知远网整理的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1
《爱的教育》——这真是一本能够感动任何人的书!
当你看完这本书后,你就会深刻反省自己曾经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是否造成过不好的影响;是否破坏了与他人珍贵的友谊;是否不珍惜父母那温馨的关怀
像最后的每月故事《海难》中写道:“要那个小的(小的指小男孩,即马里奥)!船已经超载了,要那个小的!”马里奥不是没有生存的机会,但当他看到朱莉埃塔胸前的血迹时,他也被震撼了,想到了朱莉埃塔在自己受伤时给自己包扎的那一幕。因此他在生与死的选择中放弃了生存的机会,他将死亡留给自己,把生存送给同伴。因为马里奥知道,别人也许比他更需要生存。
即使已经过去了四十四年,恩里科的父亲也不忘他的小学老师,还专程来看望他,并像小时候那样爱戴他、尊敬他。这是多么好的一位父亲!我顿时觉得恩里科很幸福,它拥有如此博学多才、温文尔雅的父亲!
恩里科的同学们也很团结。正直的卡罗内、勤劳的柯莱蒂、用功的斯塔尔迪、勇敢的罗贝蒂、可爱的小泥瓦匠、品学兼优的德罗西,这是一群多么友善的好伙伴啊!
我现在想把这本书珍藏起来。希望在多少年之后,我还能把它找出来,重新阅读这本书,重新感受由这本书中透露出对国家、对朋友、对亲人、对任何人的爱!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2
《爱的教育》是一本可以让亿万读者感动的伟大作品,是意大利著名作家亚米契斯用多年的心血创作的结晶。读完后,我最大感触就是爱。
这本书通过小学生的日记形式,记录了孩子们一年里学习、生活的点点滴滴。每个故事既通俗易懂,又那么的感人、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一篇是《灾难》。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叫罗伯蒂的小男孩在上学的路上,看见一位一年级的少年,那位少年从他母亲那儿跑开,因为少年跑得太快了,他摔倒在了马路中央。就在这时,几步之外有一辆马车向少年极速驶来,眼看,马车就要撞上少年了,罗伯蒂勇敢的冲上前,一把推开那位少年,那位少年得救了,可罗伯蒂因躲闪不及,车轮轧到了他的一只脚……读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流下了眼泪,轻轻地合上书本,心想:罗伯蒂不顾自身的安危,去解救他人的高尚品质不正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吗?
《爱的教育》这本书,让我懂得了爱的真谛:爱就是尽自己的所能,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指引我日后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人。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3
今年假期里,我读了一本书,叫《爱的教育》。读完后,我深有感触。
《爱的教育》是一个叫安利柯的小学生的日记,但他写出了人间最朴实,最平常,最感人的真情,让我对爱有了更深的理解。书中有安利柯的许多同学,有助人为乐的卡隆,有学习优秀的代洛西,无赖的弗兰谛,可怜的贝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助人为乐、保护弱者的卡隆,因为卡隆乐于助人,不求回报,我们要学习卡隆不求回报,乐于助人,保护弱者的精神。生活中,有许多人十分可怜无助,像有困难的同学,为了孩子乞讨的母亲,他们是多么的痛苦,我以后要多多伸出援助之手,即使就给人一句安慰,一块钱,别人也会万分感激你。我不由地想起文圣孔子的一句名言:爱人者人人爱之,敬人者人人敬之。这句话是多么的有道理啊!我还喜欢卡隆的行为,我对他十分敬佩。书中有一段关于卡隆的故事:弗兰谛欺侮克洛西,笑话他的母亲驼背,克洛西忍无可忍,飞起墨水瓶砸向弗兰谛,没想到打中了老师。老师生气地问谁干的,卡隆竟然站起来为克洛西顶错。多么高尚的行为!一般我们犯错,都是不肯承认。而他舍己为人,为克洛西顶错,这是常人所做不到的。所以我喜欢卡隆。
从这本《爱的教育》中,我悟到了真爱,让我感受到人们是多么需要相互关心、相互理解、相互帮助!多奉献一点爱吧!让更多无助的人感受到爱的温暖!我要抱有一颗爱心,对痛苦无助的人多一点关心,对他人多一点诚心。这是我读《爱的教育》的体会。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4
爱,就像春日里的细雨,绵绵的滋润着大地;爱,就像清晨的阳光,暖暖的照亮着心房;爱,就像黑夜里的灯塔,为我们指引着方向。
《爱的教育》是用日记形式写成的,一篇篇文章利用最朴实的语言叙述着一个个故事。像启禄那个小男孩,父亲因病入院,母亲要照看小儿子,不得不让仅有十一岁的启禄去照顾父亲,而他又阴差阳错的照顾了一个陌生人,最后不但没有跟亲生父亲回家,还一直照顾着那个陌生人去世。还有卖菜妇女、铁匠的儿子、石匠的儿子、带病上课的老师等等,虽然他们只是平凡的小人物,却因为心存爱而变得无上伟大。
读着这本书,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仿佛就站在我的面前,感动着我,影响着我。看看他们,再反思反思自己,我感到羞愧不已、无地自容。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一个身穿破烂不堪衣服的老人在大街伸手乞讨,而我却冷漠地从他面前走过。和他们一比,我感到自己是多么残忍,多么渺小啊!虽然尽即使我上前掏尽所有零钱给他,也无法改变他那残酷的现实生活,但至少可以给他灰冷的心送上一丝光明吧。我们日常生活中有无数件事,只要你用心去对待,用爱去呵护,相信你会有一份惊人的收获。
爱,像空气,每天环绕在我们身边。因为它无影无形,所以常常会被我们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却不能缺少它。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5
我是一个小书虫,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我看过许许多多的书,如:《大林和小林》、《宝葫芦的秘密》、《长袜子皮皮》······其中《爱的教育》让我受益匪浅。
《爱的教育》作者亚米契斯,写了一个叫恩利科的小朋友,四年级的小学生活。在那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小故事背后,让我感受到的却是满满的爱。我们三年级书中的《争吵》,就选自《爱的教育》。
这本书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幸事件》。这个故事,讲了一个叫罗伯弟的小朋友,他上学路过托拉·哥罗萨大街时,看见一位一年级的小学生离开送他的妈妈往学校跑,因为跑得太快,跌倒在马路中间。这时候,离他几步远的一辆马车正好向他驶来。眼看他就要遭殃了,罗伯弟奋不顾身地跑过去,一把抓住了这个小孩。孩子得救了,而罗伯弟由于躲闪不及,被车轮轧断了一只脚。罗伯弟舍己救人的好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在生活中,我要向罗伯弟学习,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孩子。
是的,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就是美好的春天。
名著《爱的教育》读后感 篇6
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恩里科在一个学年里的记事,构成这部作品的只要内容,其间穿插着老师每个月给学生讲述的一则则美好和真实的“每月故事”。一个小学生的世界活泼泼的呈现在我们面前。作者通过一件件平凡、细微的事情,娓娓的记叙师生之情、父子之爱、朋友之谊、展示人性的善良与纯洁,讴歌爱祖国、爱社会的精神。
整部作品并不刻意讲究修辞和结构,语言也异常朴实、晓畅;但由于它包含了作家对在社会中下层艰辛度日的大众的深沉的关爱,对普通人纯真心灵的热忱赞颂,由于它洋溢着博大的人道精神和温馨的人性之美,使作品于细微出见真情,平凡中寓崇高;我看完全书,激荡与胸怀的感情波澜久久难以平息。不妨说,作者用爱的钥匙,打开了人们的心扉。不过,德亚米契斯认为,借助学校教育、借助博爱、谅解的精神,可以变革现状。他特别重视学校教育,因为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新一代成员的使命。这也是德亚米契斯倾注心血于写作《爱的教育》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爱的教育》在我国获得了久远的、广泛的传播,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家喻户晓的外国文学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