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麋鹿》教学设计(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麋鹿》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并能结合课文内容或者理解词语的意思。
3、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4、写法迁移,弄清作者怎样抓住显著特点介绍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学生对生动刻画一种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更为清晰。
教学重点:
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能以不同身份介绍心中的麋鹿。
教学难点:
写法迁移,弄清作者怎样抓住显著特点介绍麋鹿的外形奇特,使学生对生动刻画一种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更为清晰。
一、直接导入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麋鹿这篇课文,师生共写课题。
2、看了这课题,猜想课文会写些什么?
3、带着问题,快速进入课文,一起走进麋鹿的世界。
二、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1、出示字词:
遁入 雌鹿 跋涉 繁殖
杀戮 公爵 别墅 饲养
行动敏捷 乌邦寺 棕红色
颠沛流离 悄然无声 销声匿迹 惨遭厄运
(1)多种方式读词语
2、分小节朗读课文。(由于课文较长5—7小节可以采用学生默读的方式。)边读边交流: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麋鹿的吗?
(归纳,板书:生活环境、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3、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三、品读2、3自然段,深入感受麋鹿的外形奇特。
1、(出示麋鹿的幻灯片)用自己的话说说麋鹿的外形特征。
2、那课文中又是怎么总体形容麋鹿的外形特征的呢?
出示: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像”。
这句话告诉了我们……(指名说一说)
2、用心默读课文第3自然段,想一想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它的外形奇特?圈一圈、划一划,体会体会。
3、预设:
(1)角型:
A、学生说出角型独一无二,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B、是的,这位同学的眼光真敏锐,一下子抓住了麋鹿角型“独一无二”的特点。“独一无二”是什么意思?(只有麋鹿才有,其它鹿是没有的。)
C、对呀,麋鹿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它鹿的角尖都指向前方,这就是麋鹿的奇特之处。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2)尾巴:
A、学生说出,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B、教师小结: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么长的尾巴可以——引读。
(3)蹄子宽大:
A、学生说出,教师相机出示句子。
B、教师引导体会蹄子宽大的作用——引读麋鹿蹄子宽大,行动敏捷,它们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甚至连隆冬季节也不例外。
(4)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5)毛色变化
3、小结写法:课文先是概括地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奇特,然后从角型、尾巴、蹄子、毛色具体进行了介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在作文中,写一样物时,也可以学习这种先概括再具体的方法来写,这样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4、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做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体会麋鹿的奇特外形是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而演变成的。)
5、指导朗读
四、引读第4自然段,体会麋鹿自然繁殖力低。
1、与此同时,引读: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他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每胎仅产一仔。雄性小鹿两岁时长角分叉,六岁时叉角才发育完全。
2、这段话写了什么呢?(生活习性)
3、指导朗读。
五、迁移练说。
1、过渡:刚才我们通过课文的介绍,了解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特点和它奇特的生活习性,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麋鹿,假如你就是一只麋鹿,你会怎样来介绍自己恩?假如你是姜子牙,你骑着麋鹿上天庭,你又如何向天上的神仙们介绍你的坐骑?如果你是饲养麋鹿的饲养员,你又会怎样向来参观的客人介绍你的麋鹿?请大家自由选择一种角色,小组交流介绍。注意在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
2、同桌练习。
3、指名介绍。
4、评价
5、小结
六、布置作业
《麋鹿》教学设计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麋鹿》教学设计 篇3
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麋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记叙文,它介绍了我国珍稀野生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教学这篇课文,不仅让学生了解称为“四不像”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同时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也要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的教学要求,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的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这三个维度进行考虑,确定了以下知识、能力、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20个生字,会写其中的6个,理解部分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能力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文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学生学习课文,除了了解课文内容,还要用自己的话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传奇色彩。因此我认为本课的重难点确定为: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能结合课文内容,学着解说员的样子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传奇色彩。
3、通过课文的学习来体会我国对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二、媒体设计
我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服务教学为宗旨,在课件设计上我没有过多的花哨,只是出示一些麋鹿图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直观认识麋鹿,导入课文。再利用教学软件突出重点段(第二、三小节),再配上相应形态的麋鹿图片,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探讨、交流,帮助突破课文的重难点。
三、学设计过程
我预定三课时完成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我设想让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后检查学生学习生字和课文的预习和朗读情况,后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并学习第一自然段了解麋鹿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二课时
我通过“创设情境导入——引导深读、理解课文——我是小小解说员”等环节来学习理解课文、巩固课文。在这个过程中,最后我布置“送一份美好的祝愿给麋鹿”的作业。
第三课时
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热情,精心创设“我是小小解说员”的情景,让学生来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色彩。
接下来我重点介绍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一步:“创设情景导入”。
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动物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而我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入手,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出示麋鹿的图片、
说说你想从课文中了解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他们想了解的知识)跟着老师一起来认识“麋”字的构字结构。(复习形声字的构字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走进课文去看个究竟。
第二步:“初读感知”。
第一,我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初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内容。这样做考虑到每位学生阅读的方式不同,尊重他们自己的阅读方式,让他们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下学习,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第二,检查初读情况。检查生字的学习情况时让他们先自由读如遇到不会读或不理解的地方问问最近的同学,然后点名读。检查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落时,让学生试着说说这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什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相关的图片和内容,如麋鹿角、尾巴等,同时也取得更为直观的教学效果。
第三,在了解课文在向我们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色彩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分段。
第四,学生在初读后能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了,然后引导学生去学习第一自然段。
第三步:“细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解决的问题来过度:原来麋鹿俗称“四不像”,它的经历也充满了神奇色彩,这让我们越发想深入的了解它,跟它去交个朋友,是吗?想要了解它,首先就必须知道它所处何地,环境如何。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跟同桌交流一下麋鹿的生活环境?交流时要引导学生体会黄海滩涂的静谧、美丽,体会大丰自然保护区的确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最后引导学生齐读。
第四步:最后为学生留有五分让学生抄写本课的生字或认为自己值得抄写的词语。再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这样是为了改变单一的抄写,激发学生抄写的兴趣,张扬学生的个性。
四、板书设计:
外形特点
麋鹿黄海滩涂生活习性
《麋鹿》教学设计 篇4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
麋鹿一课属说明文范畴,它介绍了我国珍稀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素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根据《语文课程标准》“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的要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明白文章要点,掌握课文内容,从而加深理解,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文章怎样有条理地介绍知识,理解基本说明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放养与饲养”、“陆续与相继”等词语的细微差别。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四、教法和学法:
本课采用网络环境下教学,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要教学方式。上课时学生在老师发引导下根据教材与网络资源进行自学、交流、学习,达到知识的巩固与深化。学生们通过网络论坛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看法,真诚地交流自己的思想,促进了学生间的相互交流合作,交流的氛围特别浓厚。通过展示与交流,学生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通过交流与分享,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策略,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也有利于学生探究的成功。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
(一)、复习生活环境,导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麋鹿哪些方面的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生活环境。)
3、麋鹿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关键的.词语。)
(二)、了解外形、生活特点:
1、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学课文,从书中找找描写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句子,体会一下麋鹿的外形奇特在什么地方?再感受一下麋鹿的外形与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还可以点击网络资料看看,体会体会麋鹿的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找到了哪些生活习性的句子?指名学生读出句子。并指名学生说说从句子中体会到的内容。并要求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出麋鹿的生活习性,
3交流完书本上了解的知识后,再指导学生说说从网络上了解的资料,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既让学生了解麋鹿更多的知识,也可以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习途径。
(三)了解传奇经历
麋鹿的经历传奇在什么哪儿?请学生从书本中找出有关的词语,进行讨论。主要要求学生自学,并从书本语句中找出关键词语,再用这些关键的词语概括麋鹿的传奇经历。学完书本语句后,指导学生读读网上拓展三(关于课外有关麋鹿经历的资料。)再指导学生说说你从网络资源中了解到的有关资料,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与解说的能力。
(四)总结课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提问后不要学生急着回答,而是一改常态让学生打开网上博客,上传自己的感想,这样同学之间就有互相学习的机会,差点的学生也能清晰地明白其他学生的想法供自己学习。
六、教学过程与分析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知道课文主要给我们介绍了麋鹿哪些方面的知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外形、生活习性、传奇经历、生活环境。
3、麋鹿的生活环境有什么特点?
4、从哪儿可以看出它环境的舒适?
二、了解外形、生活特点:
1、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2、自学课文,从书中找找描写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的句子,体会一下麋鹿的外形奇特在什么地方?再感受一下麋鹿的外形与生活习性有什么特点?
3、指导交流:
(1)、麋鹿的外形奇特在什么地方?
(学生读出句子,找出关键的词语说明麋鹿外形的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它集中了四种动物的特点。
体重250千克左右:体重重
角型各枝尖指向后方:独一无二
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长尾巴来。
蹄子宽大
毛色变化
(2)、你找到了哪些生活习性的句子?指名学生读出句子。
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学生说说体会。
(3)、用一个词语概括它的生活习性,你觉得应该是什么?
与众不同、教师板书
(4)、你从网上了解到什么知识?
三、了解传奇经历
1、麋鹿的经历有什么特点?
充满传奇色彩
2、“奇“在什么哪儿?从书本中找找有关的词语。
3、交流:你从哪儿看出它的经历传奇?
4、读读网上拓展三
你从中了解到什么?
用一句话表达
四、总结课文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打开网上博客,上传。
3、指名交流。
(七)、板书设计:
17、麋鹿
生活环境 舒适
外形特点 奇特
生活习性 与众不同
经历 传奇色彩
指名学生回答。
指名学生朗读句子,找出关键的词语。
可以点击网络资料看看,体会体会麋鹿的外形与生活习性的特点。
指名学生概括语句说。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课文内容。
网上博客,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七、教学反思:
采用网络教学,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探讨、学习网络资源。教学时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由他们自学、探讨,了解更多的知识。
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的特点与传奇经历作为课文的两个重要内容。要让学生完全都在一堂40分钟的课中完成,学生是学不到多少知识的,而且也照顾不到个性差异。课堂中精读、浏览速度快的同学能在老师规定的时间中完成自学、探讨的过程,但这毕竟是少数学生,更多的学生不能准时完成学习的任务。
如若分组自学、探讨的话,学生又只能读懂、读深某一方面的内容,而另一方面只能作为次要内容了解或不学,那么学生学习的知识又有些偏颇。所以要照顾学生的差异,怎样做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个难点。
我想我们不应该要求学生在一堂课中完成所有的内容。如果一课时完成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的教学,另一课时完成麋鹿传奇经历的学习,也许就能照顾学生的差异。
《麋鹿》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知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学生交流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认读麋,知道是鹿的一种,出示麋鹿的图片。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片详细介绍麋鹿的课文。
这是六年级的一篇课文,我们五年级同学有信心学好它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出示自读要求:
1、A、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遍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词句反复来回地多读几遍。B、思考一下本文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麋鹿的。
2、学生自读课文
三、初步感知,随文识字。
1、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正音;或者提醒那个词读时需要注意。(悄无声息)
从课文第一小节写的是什么呢?(生活场景)麋鹿生活的环境可以用文中那些词来描述下。
2、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注意“坐骑”的读音和姜字的写法
这一小节又告诉了我们什么呢?(外形)麋鹿的外形怎样?这样的外形让我们感觉这麋鹿怎样?交流,齐读外形。
3、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指名生读。正音。读的时候,还有哪些词语要注意。“跋涉”“哺乳”相机理解。跋涉这个词是你是怎么理解的?
这一段中你又了解了些什么?从文中那句话了解到的,读给大家听听。
相机进行“沼泽”的理解
这一段告诉有关麋鹿方面的知识真多,其实这些都是与麋鹿的什么有关?
(生活习性)
课文中除了这一段外,还有没有其它自然段与麋鹿的生活习性有关
4、指名读第4自然段,理解“繁殖”
5、第5—7自然段学习。
找出时间的`定性词,按时间指名学生读,相机纠正难读的字词和
随文对“颠沛流离”的理解。
四、整体回归,概括指导
引导学生根据板书整体回归课文内容,并指名学生对课文进行概括。
教师进一步指导概括方法。
板书:麋鹿
外形奇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教学评价:
阮开芳:教师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始终,坚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去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王薇:《麋鹿》一课,文章内容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很适合孩子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张老师充分遵循学生学习的规律,在第一课时教学中以读为主导,灵活机智地引导学生随文识字。
杜海:教师引导学生在充分感知课文的内容的情况下,利用多种方法指导学生对词语的理解,体会词语在文中的表达的思想情感。
王桂芝: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耐心引导组织学生读好难读的字词语,切实指导学生学习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让语文第一课时教学更扎实有效。
侯成果:课堂教学永远是门遗憾的艺术,我个人认为张老师的这第一课时教学的教学模式还比较墨守成规,固守地按照逐段朗读方式来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主选择权和主体地位还没有真正得到体现,教学机智和策略需进一步提高。
《麋鹿》教学设计 篇6
学习目标:
1.通过课文的学习,知道麋鹿是我国的一种珍稀动物,能说出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从麋鹿多灾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去保护他们。体会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视,激发热爱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
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以及它的传奇经历。
学习难点:
从麋鹿多舛的命运,领悟到野生动物的命运往往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学习准备:
搜集有关麋鹿的资料课件
学习流程:
一、学情调查
(1)检查生字词语:
难读的`生字就藏在这段文字里了,请试着读一读。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
麋鹿也是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2.课文是围绕()、()和()来向我们介绍麋鹿的。
(设计意图:这两个内容是对学生上节课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一方面是检查生字词,一方面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做衔接。)
二、质疑探究
(一)学习课文2——4自然段,了解麋鹿的生活习性和外形特点。
1.麋鹿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生活习性又是怎样的呢,请仔细阅读第2——4自然段,用“ ”画出描写外形特点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生活习性的句子。
2.在小组中交流找到的句子。
(设计意图:通过勾画句子,让学生阅读文本,走进文本,准确认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二)自主合作学习“传奇经历”
1.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自读课文第5-7自然段,边读边画出有关时间的词,并思考在那个时间段里麋鹿有着怎样的经历?(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也可以用文中的词句概括)
(温馨提示:先读课文自己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写在展板上)
2.用心再去读一读5—7自然段,看看哪段经历吸引着你,并牵动着你的心,画下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通过入情入境的朗读,感受麋鹿的坎坷经历。)
(三)有感情朗读第一自然段,了解麋鹿的生活环境麋鹿回归祖国,回归大自然,开始了新生活。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想想这个“新生活”是什么样的生活呢?
(四)结合麋鹿的传奇经历,说说麋鹿的命运与什么有关?
(设计意图:渗透思想教育,使学生产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情感。)
三、达标检测
本文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和(),让我们认识了麋鹿奇特的外形:()()()();独特的生活习性:(),();从麋鹿的传奇经历,我们明白了麋鹿的命运与()的命运息息相关,我们应该()。
四、拓展延伸
我国还有许多珍稀动物,请搜集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
《麋鹿》教学设计 篇7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8分钟)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12分钟)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习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贝,干吗要让它回来呢?)(15分钟)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4、听说2008奥运会也选中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引导学生说,体会麋鹿的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看起来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不呀。)
五、深化延伸,升华感知(5分钟)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六、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习:
3、同桌练习:
4、班级交流
七、总结课文:
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八、作业:
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麋鹿》教学设计 篇8
一、感知“麋鹿的生活天堂”(8分钟)
在上课之前我们随便聊聊,就给大家讲个故事好吗?这个故事发生在3000年前,相传有一天,姜子牙正在为自己的坐骑所发愁,因为别的神仙都有自己的动物坐骑了,像美丽高雅的仙鹤、凶猛有力的狮子、老虎等都被人家选了,他在想,我该选什么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也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找找吧,他这么张眼一望,看到了什么?(生:麋鹿),在哪啊?我怎么看不到啊?
1)学生用第一节的内容来回答
2)然后指导朗读
3)看视频(看过后谈体会:你觉得这怎么样?)
二、认识麋鹿:(12分钟)
(过渡:你真的认识麋鹿吗?请你看看图,再看看书,然后辨认一下,哪头是麋鹿?说话要有依据。)
1、课件展示几头鹿的图片。学生结合图片和课文进行对照,寻找辨别的依据。
2、小小组交流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3、班级交流认识和体会。(课件随机展示图片)
4、最后处理“四不像”
三、帮姜子牙解说麋鹿。
1、姜子牙从人间找到了麋鹿,带回了天庭,向各位神仙夸耀它,他可以怎么说呢?请大家好好想想,然后小组同学练习一下,再举手。
2、学生练习
3、学生班级交流自己想的演说稿。(教师重点提示说清楚麋鹿独特的特征)
四、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麋鹿曾经是姜子牙的`坐骑,但是后来它的经历却充满传奇色彩。你们是如何理解“传奇”的呢?麋鹿的命运和什么有着密切的联系呢?(或者说:麋鹿就让他在外国呆着贝,干吗要让它回来呢?)(15分钟)
1、你们可以先看书,有什么感想,感受,或想说些什么,先与你的同桌交流一下,然后再起来交流一下。
2、班级交流
3、总结:麋鹿传奇——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4、听说2008奥运会也选中麋鹿作为吉祥物,这就更体现人们对麋鹿的热爱。你们能说一下为什么专家们一致推荐麋鹿为吉祥物呢?
(引导学生说,体会麋鹿的的命运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看起来麋鹿今天的幸福也是来之不易不呀。)
五、深化延伸,升华感知(5分钟)
1、学到现在,老师有一点还不明白,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
2、引导学生尽可能说,然后教师补充:
【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
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
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六、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来想大家介绍麋鹿。
1、要求:
请你选定一个解说员的角色,向同学或者是外宾,或者是老师介绍麋鹿。(课件展示要求)可以是麋鹿的一个方面的特点,比如为什么叫“四不像”、也可以是麋鹿的外形和生活特性、也可以是麋鹿的传奇经历,也可以综合讲。
2、自己练习:
3、同桌练习:
4、班级交流
七、总结课文:
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八、作业:
把你向人们介绍的关于麋鹿的演说稿用笔写下来。
《麋鹿》教学设计 篇9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3.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对学生渗透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那些珍贵的野生动物?
2.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
板书课题:11
麋鹿
3.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可能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画出生词,边读课文边认,注意读准字音。
(2)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2.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词。
(2)理解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教师相机点拨。
3.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把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弄清楚,在想想哪几个自然段是围绕课题直接写麋鹿的,写了哪些方面,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关于麋鹿的经历的,写了哪些事。
(2)讨论分段。
第一段(1):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2—4):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5—7):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4.小结。
三.书写指导
1.分析字形。
2.描红、临写。
四.作业
1.抄写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可以分几段,各写什么?
二.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
(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
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
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三、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板书:
鹿科动物
繁殖能力低
11.麋鹿
外形奇特 (“四不象”)
传奇经历 回归故土
《麋鹿》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麋鹿》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麋鹿》教学设计 篇10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珍惜动物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全文共7个自然段,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层次清楚,在朴实的说明中注入浓浓的情趣,极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2.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23个生词,其中16个只识不写,学习多音字“悄”,理解词语的意思。
3.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弄清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麋鹿的资料。
2.相关图片和文字投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出示图,交流自己了解的麋鹿。板书17麋鹿
二.自学课文。
1.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2.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想想作者介绍了麋鹿的哪几个方面。
3.用一句话或一段话介绍麋鹿。
4.交流。(1)生字词的音形。(2)交流读书情况,纠音。(3)回答上面的问题。
5.可根据问题分分段。
三.学习第一段。
1.读这一小节,你看到了什么,指导朗读。
2.结合看图,了解这里是麋鹿生活的理想场所。
四.精读训练
1.学习第二段。
(1)观察第二幅插图,默读课文,想一想:这段课文可以分为几层? 各写了什么内容?
(2)理解第一层内容。
①指名读。
②为什么说麋鹿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③“更”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说“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④齐读。注意重读“更”。
(3)理解第二层内容.
过渡思考:第一层已经为我们描述了麋鹿的外形特点,为什么作者 还要接下去写第二层呢?
①指名读。
②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 画。 (角型、尾巴、蹄子、毛色)
③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④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还介绍了什么? (生活习性) ⑤麋鹿的外形和它的生活习性有关系吗?为什么?
⑥讨论:有了第一层的介绍,我们懂得了麋鹿的外形特点,第二层写实不是有点多余,为什么?
⑦引读练习
(4)理解第三层内容
①默读第三层,思考 课文是从那几点来说明“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的?
②交流。
2、学习第三段,过渡: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而且还有传奇的经历。
(1)指名读课文
(2)出示“传奇”,齐读 说说“传奇”的意思。
(3)为什么说“麋鹿的经历充满传奇色彩”呢?再读课文。
(4)讨论交流,指导朗读。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第三,1986年,麋鹿重回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5)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3.让学生在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的过程中,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内容的.要点,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和传奇经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配乐朗读第二、三段
2.复述课文。
3.简单说说麋鹿的外形和传奇的经历。
二.精读训练第一段
1.轻声读第一段。
2.画出描写麋鹿在黄河滩涂自由活动的句子,结合第一幅插图说说对在 晨雾中活动的麋鹿有什么印象。
3.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通过课文的第二、三两段的描写,我们对麋鹿已经有了比较全面充分的了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第一段,可以去掉吗?
5.有感情的朗读的一段。
三.课堂练习
1.出示课文后第5题:默读课文要点,再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2.交流复述方法。
(1)结合插图,抓住麋鹿的角、蹄、尾、毛色等几个部分的特点,介 绍它的体型及生活习性。
(2)参照“麋鹿的传奇经历”表介绍它的经历。
3.练习复述。
(1)同桌互相复述。
(2)举行“大风麋鹿自然保护区讲解员”选拔赛。
(3)师生评选。
四.作业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3、4。
3.收集国家级保护动物的资料并开展活动。
教学反思:
《麋鹿》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理清课文脉络层次。
4、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抓住麋鹿的特点,辨认麋鹿,介绍麋鹿。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同学们看过《封神榜》这部电视剧吗?认识剧中的人物姜子牙吧。话说在3000年前,有一天正是王母娘娘的寿日,众神仙纷纷纷纷挑选自己喜欢的动物坐骑赶去天庭拜寿,有的选美丽高雅的仙鹤,有的选凶猛有力的老虎,有的选忠厚老实的牛,有的选高大矫健的骏马。姜子牙有点发愁了,他想,我该选什么动物坐骑呢?选狗选猫?太没面子了吧,我可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神了,应该有一种特别好的动物来做我的坐骑。他冥思苦想,忽然抬头一看,有了,就是它——麋鹿(课件出示麋鹿的图片)这么美丽的动物,大家想不想去了解了解?
2、今天,就跟老师走进17课,去认识这种珍稀的'野生动物—麋鹿。(板书课题:17麋鹿指导正确书写“麋”)
3、学生齐读课题。
4、课前老师已经布置预习了,大家对麋鹿有什么认识呢?(指名说)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一)检查字词,感知内容。
1、预习的时候你读了几遍课文?这篇课文生字很多,通过预习,你们有信心通过老师的检查吗?
2、我把课文的生字都结合在屏幕上的这三小段文字里边了,请你按照自己的速度响亮地读一读。
(多媒体课件出示):
麋鹿俗称“四不像”,其角、尾、蹄、毛等独具特色,传说中它是姜子牙的坐骑。
麋鹿是一种草食性哺乳动物,胎生,孕期长,生长慢,喜欢生活在气候温和、林茂草丰的沼泽环境中,常在水中觅食。
麋鹿曾因在战乱中惨遭杀戮,在故土销声匿迹。后来,在颠沛流离并几乎要灭绝于欧洲时,英国的贝福特公爵深明大义,收养了世界上仅存的18头麋鹿于自己的私人别墅──乌邦寺,由于饲养得法,麋鹿生长良好,并迅速繁殖。1986年8月,39头麋鹿结束在海外的漂泊生活,经过长途跋涉,回归故土,回归自然。至今,麋鹿总数估计已逾千头。
3、结合以上这段文字,指导读准生字字音,指导书写跋涉、殖、沛等重点生字,(教师在黑板范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颠沛流离”“跋涉”等词语,区别形近词“放养、饲养”。
4、指名说一说三小段内容分别写了有关麋鹿的什么内容?老师一边引导学生说一边板书,再请学生读出与之相对应的段落。(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5、这三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呢?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6、小结:有时候要把课文读长,有时候也要把课文读短,短到这样的程度,有助于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麋鹿的外形、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
(二)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学习第一段。
1、这是一篇说明文,作者按照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一一向我们介绍,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并试着给课文分段。(指名回答)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并请学生说说本段写了什么?(板书:生活的环境)什么样的环境才适合麋鹿生活呢?读了这一段,你有什么感想?
三、辨别麋鹿,了解外形。
1、课文的第二部分详细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老师考一考大家的眼力,(多媒体出示一头鹿)判断是否是麋鹿?
2、请举手说“是”的同学解释一下,为什么认为它是麋鹿?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件理解“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3、表扬学生善于抓住事物最主要的特点进行辨析,但是认错了,图中的这个动物,人们也称它为“四不像”,角似鹿非鹿、面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但它不是麋鹿。请你再仔细观察一下这头鹿和读一读这篇课文,从文章中寻找它不是麋鹿的理由,找到一条,请简要地记录一条。
4、小小组交流,形成小组意见。
5、指导全班汇报交流。(多媒体课件出示)
角——站着的时候,各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中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6、你们所说的这些理由,都是麋鹿区别于其他鹿的显著特点,作者紧紧抓住这些特点来写了。这头很像麋鹿的鹿叫“驯鹿”,看看驯鹿与麋鹿的区别吧。(多媒体课件出示驯鹿与麋鹿的对比图。)
四、图文结合讲解,了解麋鹿习性。
1、想看更多的麋鹿吗?但有一个交换条件,你看了以后,要像一个讲解员一样上台来介绍麋鹿的主要特点,行吗?(多媒体课件出示几幅麋鹿图)同桌先合作练习,再请同学上台介绍其外形特点。
2、提出讲解要求:讲解员应该具备很多素质,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能应付游客的提问。谁愿意当高级讲解员?
3、您能告诉我麋鹿为什么就能适应沼泽生活呢?
4、您能告诉我麋鹿有哪些特点,可以用“最”字概括给我们听吗?
5、为什么麋鹿的自然繁殖能力很低呢?
6、提问结束后集体朗读第二部分内容。
五、总结质疑,布置作业。
1、学了课文的第一、二部分,你知道作者在介绍麋鹿时按什么样的顺序写的?(教师小结,进行写法指导。)
2、美丽的野生动物麋鹿从曾经的频临灭绝到现在在大丰自然保护区自由自在地生活,它有怎样传奇的经历呢?下节课,我们一起走进它传奇的经历中。
3、当一个小讲解员向家长或其他小朋友介绍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
4、抄写课文生字。
《麋鹿》教学设计 篇12
一、目标点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3、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了解麋鹿的传奇经历,体会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解析
1、课文解读:《麋鹿》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介绍了我国珍贵动物麋鹿外形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体现了国家对保护野生动物的高度重视。
2、麋鹿介绍及图片展示:麋鹿属偶蹄目、鹿科、麋鹿属,俗称“四不象”。角似鹿非鹿,脸似马非马,蹄似牛非牛,尾似驴非驴。中国有鹿科动物16种,麋鹿是鹿科动物中最奇特的一种。
犄角奇特麋鹿犄角的分枝朝后和朝外伸展,这与它的栖息环境和性情有关,朝后伸展的枝杈有利于缠绕长草。
尾巴长麋鹿的尾巴像驴的尾巴,长到脚踝。沼泽环境中蚊蝇、虻虫多,长尾巴有利于驱赶它们,防止被叮咬。
蹄子宽大麋鹿的蹄子像牛蹄子,宽而大,最奇特之处是两个着地蹄之间还有像鸭子蹼一样的瓣膜,只不过较小罢了。这样的蹄子有利于麋鹿在泥沼中行走,不易陷下去。
头脸长宽麋鹿的脸像马的脸,从正面看麋鹿的头像倒梯形;鼻子和唇部较宽,长有长而硬的刚毛,所有这些特点都与麋鹿喜欢采食水生植物的习性有关。麋鹿能将整个头部伸到水中去取食水草,唇部的触毛起到感觉作用。
栖息环境麋鹿生活在平原沼泽环境中,即使在人工环境中也不愿到林地中活动。
分布广古代麋鹿的分布很广,辽宁以南到长江以北、山西以东到我国东部沿海滩涂的平原沼泽地区都有麋鹿的分布。从商周开始麋鹿的分布区由于人类的活动开始逐渐减少,到了元朝麋鹿的主要分布区就在华北和江苏的个别地区了,清朝时期只有北京南海子地区的一群了。现代的麋鹿大多为人工种群,已分布到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饲养地点。
食性窄麋鹿的食物是禾本科和豆科的草本植物,尤其喜食水生植物,不食或很少采食树叶。在人工圈养条件下,由于食物不能选择,也表现出对所有植物都食的现象。
性情温顺麋鹿是鹿科动物中比较温顺而又胆小的一种。观察现代圈养的麋鹿行为,即使在它的繁殖期也很少出现像其它鹿科动物那样的攻击人的现象。脱角长茸早麋鹿在冬季最寒冷的1月份脱角长茸,为了不冻伤新角(也叫茸),就在新角的外表长有比其它鹿都厚密的绒毛来保护它。
孕期长麋鹿的怀孕期为9个多月280天左右,从夏季的8月到第二年的4月,是鹿科动物怀孕期最长的。
产仔早麋鹿的产仔期比其它鹿都早。3月份开始产仔,有的年份,仔麋鹿在雨雪交加的时候降生。现在,麋鹿也在适应气候的变化,产仔期正逐渐推迟。
俗称“四不像”的麋鹿
占地8.7万公顷的大丰国家级麋鹿自然保护区
江苏大丰湿地保护区麋鹿园里的麋鹿
麋鹿回家
2、麋鹿的百年沧桑
麋鹿,俗称“四不象”,是中国特有的一种鹿科动物。它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还作为生命力旺盛的标志和升官发财的象征。
1865年秋季,法国博物学家兼传教士阿芒大卫在北京南郊进行动植物考察,经过南苑皇家猎苑,发现了一群陌生的鹿。次年初,大卫以20两纹银买到了一对鹿骨鹿皮。不久,法国驻大清代办亨利狄白龙聂又设法弄到了一对活鹿,其中雄性死后送给了大卫。大卫于1866年4月将这3只麋鹿标本寄到巴黎自然历史博物馆,经过动物学家米勒艾德华馆长的鉴定,这不仅是从未发现的新种,而且是鹿科动物中的独立的一个属。
1894年,京南永定河泛滥,洪水冲垮了南苑的围墙,许多麋鹿逃散出去成了饥民的果腹之物。1900年秋,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北烧圆明园,南掠皇家猎苑,麋鹿从此在中国本土灭绝。流落于异国他乡的麋鹿,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化越来越少。这时出现了一位使麋鹿绝处逢生的人:英国十一世贝福特公爵,一位酷爱动物,特别喜爱鹿科动物的人士。1898年起,他出重金将原饲养在巴黎、柏林、科隆、安特卫普等动物园的麋鹿,共计18头悉数买下,这成为地球上奄奄一息、香火仅存的惟一一群。到1983年底,全世界的麋鹿已达1320头,均为当初18头麋鹿的后代。遍及亚、欧、非、美、澳各洲,但唯独没有回到它们世代生息的故里中国。
中国是麋鹿的老家,随着祖国的强大、稳定,许多中国动物学家呼吁让海外游子麋鹿还家。1984年3月,乌邦寺主人塔维斯托克侯爵委托英国牛津大学动物学家玛娅博依德女士来华调查情况,选择好回放地点。最后决定赠送20头麋鹿给中国,重新放回南海子。
1985年8月24日,一架满载着中英两国人民友谊的飞机,将22头麋鹿(其中两头给了上海)从英国乌邦寺运抵北京,当晚运至南海子麋鹿苑,终于实现麋鹿百年回归的夙愿。
麋鹿失而复得的命运和不幸中万幸告诫我们:爱护动物吧,它们是我们的朋友!
3、课文主要内容
外形特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生活习性常伫立水中,潜游,觅食;繁殖力低
传奇经历3000年前-1865年-1900年-国外-1986年
4、总结课文:热爱麋鹿,保护麋鹿,保护一切野生动物。
5、写作特色:这是一篇说明文。文中运用了大量的说明方法。列数字:体重250千克,120头,已经超过20xx头。作比较: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而其他的鹿角尖都指向前方。尾巴是动物中最长的。麋鹿的'期比其它鹿类药长,超过九个月,每胎仅产一仔。学习使用过渡句。(我们介绍了麋鹿的外形特点和它的生活习性,你能用一个过渡句把这两方面的内容连接起来吗?)
三、重点筛选
1、牢记生字字音:多音字“骑”在文中的正确读音,“墅”是翘舌音,“饲”是平舌音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跋涉:爬山趟水,形容旅途艰苦。
厄运:困苦的遭遇。遁入:藏入
滩涂:河流入海处沉积的泥沙形成的浅海滩。
沼泽:水草茂盛的泥泞地带。
传奇:本课指麋鹿的经历离奇,不同寻常。
销声匿迹:不再公开讲话,不再出头露面,形容隐藏起来或不公开出现。
教师适当讲解:饲养放养陆续相继飘泊不定、颠沛流离
3、感悟探究
〔1〕、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介绍麋鹿的外形特征?读读、想想、画画。(角型、尾巴、蹄子、毛色)这几个部分各有什么特点?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2〕、体会麋鹿的传奇经历:
重用----与姜子牙有关
灭绝----与国家被列强欺负有关
国外----与人们喜爱才生存下来
回归----与国家强盛有关
〔3〕、从麋鹿多舛的命运,你领悟到了什么?
(一是要保护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是祖国更加强大、繁荣。)
(4)、为什么说大风自然保护区“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土地广阔、气候温暖、林茂草丰)
4、探讨问题
(1)我们人类花那么多的精力与金钱保护这些动物,有什么价值呢?补充:【在亿万种生命之中,我们人类受到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成为万物之灵长。然而,我们并没有和动物们友好相处。许多几年前、十几年前还随处可见的生物,转眼间已成珍稀;一些近年来才发现的新种,刚一露头便已濒临灭绝;而科学家们相信,还有很大一部分物种甚至还末被人类所认识,就已经绝尘而去。要知道,一个物种的演化、发展需要几十万年甚至几百万年以上的时间,而它们的消失,也许就在弹指一挥间。一个生物种的灭亡,将会导致若干种依附于它的植物毁灭。当渡渡鸟灭绝以后,人们发现当地的大栌榄树也慢慢地消失了,原来,这种乔木的种子必须经过渡渡鸟的消化才能萌发。生物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奇妙。也许,当你正在尽情享受野味的时候,可能又有一种动物正在告别地球,走向灭绝。假如人类注定只是像恐龙一样路过这个世界,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与有缘和我们同处一个时代的生灵携手而行呢?】
(2)麋鹿为什么会销声匿迹?今后这些麋鹿会不会有"销声匿迹"的可能?【麋鹿减少甚至到即将消失,关键于人,因为人们没有爱惜它,任意去狩猎,去残杀。麋鹿不仅是先人狩猎的对象,也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祭物。特大的洪水带来的灾难。得出研究结论:人类给麋鹿带来了灾难。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使他们在我们国土繁衍后代,茁壮成长。国家开辟许多麋鹿自然保护区。中国在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得出研究结论:国家重视,不会悲剧重演。】
四、拓展联想
1、我们通过课文的介绍,了解了麋鹿的奇特的外形特点和它奇特的生活习性,但还有很多人不了解麋鹿,假如你就是一只麋鹿,你会怎样来介绍自己?假如你是姜子牙,你骑着麋鹿上天庭,你又如何向天上的神仙们介绍你的坐骑?如果你是饲养麋鹿的饲养员,你又会怎样向来参观的客人介绍你的麋鹿?请大家自由选择一种角色,小组交流介绍。注意在介绍的时候要注意有一定的顺序。
2、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介绍我国其它的珍贵的野生动物及它们的传奇故事。如: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等
3、创设情景学习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五、课堂流程
第一课时
名言诵读:希望的眼眸不只你拥有,大自然中的生命亦拥有。
1、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⑴、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谁能说说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学生回答)
⑵、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稀有的野生动物——麋鹿。展示麋鹿图形,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顺势板书课题:17麋鹿
⑶、请大家围绕课题猜猜,课文会介绍哪些有关麋鹿的知识。
2、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出示《快乐导航》---《自主学习一》
自学生字,读准字音、辨析字形、解字义,组词描红。初读课文,理解重点词语。③精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3、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4、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第3、4流程交替使用)
对子或组员间合作完成:
一、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要求:⑴标出自然段,划出生字词。
⑵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⑶标出难读的地方。
二、学习本课生字
1、根据课后生字表的注音,学生自学生字读音。
小黑板出示:
遁入跋涉厄运滩涂沼泽传奇销声匿迹颠沛流离
2、指名读,随读随纠。
注意:遁dùn沛pèi销xiāo
3、学生自由练习,对子互相检查。
4、再指名读。
5、全班齐读。
三。指导分段。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了解每段的意思,在讨论的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写出段意。
(2)讨论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大丰自然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麋鹿群。
第二段(第2~4自然段):具体描述麋鹿的外形和生活习性。
第三段(第5~7自然段):记叙了麋鹿的传奇经历
四、感知课文大意
1、整体通读课文。
2、思考:从文中你知道了什么?
5、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a、完成《快乐导航》中《自主学习一》的内容。
b、对子互查,组长反馈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1、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导入:麋鹿,姿态奇特,命运坎坷。让我们走近它,了解它。
2、自主学习,多元选择。
完成《快乐导航》中的《自主学习二》:
1、读第一自然段,体会麋鹿的活动的场面,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麋鹿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呢?自读第二段,圈画出有关的词句。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3、除了介绍麋鹿的外形,第二段还写了什么?相机理解词语“跋涉”。
4、请同学们自由读5—7自然段,理解词语“悄声匿迹、厄运、杀戮、颠沛流离。”同时边读边画出有关时间的词,并思考在那个时间段里麋鹿有着怎样的经历?(生按要求自读,并完成下表。)
时间
经历
5、从麋鹿的命运中,你领悟到了什么?
6、你还知道哪些麋鹿的传奇故事?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珍异动物,它们的传奇故事知道吗?(大熊猫、金丝猴……)
7、尝试当当小讲解,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
3、合作探究,帮扶训练。
小组合作完成《自主学习,多元选择》中的问题。
4、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一、学习第一段
1、看图,说说这种场面可以在哪里看到?
2、读第一自然段,体会麋鹿的活动的场面。
3、如果你是这里的讲解员,许多游客到这里看到这么多的麋鹿,你很想对它什么做介绍呢?(样子)
二、讲读课文。
(一)学习第二段
1、麋鹿的外形有哪些特点呢?自读第二段,圈画出有关的词句。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多读几遍。
2、全班交流。朗读相关内容。
请班上画画好的孩子用彩笔勾勒出外形:(四不像;角、面、尾巴、蹄子)
角——站着的时侯,个枝尖都指向后方。
师问:(面的特点作者有没有写?为什么?)生讨论后回答
尾巴——鹿科动物最长的。
蹄子——宽大、在沼泽中行动敏捷。
那么麋鹿还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
毛色——夏季棕红色、冬季棕灰色。
3、处理介绍麋鹿外形,还写了什么?(生活习性)。找出有关内容读一读。
(1)“它们常常在水中站立、跋涉、潜游和觅食,辨认哪幅图是在站立?哪幅是在跋涉、潜游和觅食?
(2)理解“跋涉”
(3)麋鹿的外形与它的生活习性有联系吗?为什么?(学生讨论理解)
小结:麋鹿的生活习性与它的外形有着密切的联系。
(4)“……自然繁殖力很低”读课文理解麋鹿少与繁殖有关
4、自由读一读第二段。
5、说说你还知道麋鹿的哪些特性。
6、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介绍麋鹿,可以用课文中的语句,能恰当地用上课外收集的资料更好。
7、小小讲解员比赛。
(二)学习第三段。
1、麋鹿不仅有奇特的外形,与中不同的生活习性,还有着传奇的经历。
2、理解“传奇”
3、麋鹿的经历究竟“奇”在哪呢?自读课文。
4、四人小组交流,并共同填写表格。
时间
经历
5、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第一,麋鹿在我国出现最早,但后来竟销声匿迹了。(用惋惜的语气读)
第二,1865年后,特别是1900年麋鹿惨遭侵略者的偷盗、杀戮。(用愤怒的语气读)
第三,1986年,麋鹿重归故乡,并在祖国的土地上茁壮成长。(用自豪、喜悦的语气读)
6、从麋鹿的命运中,你领悟到了什么?(一是要保护好野生动物。二是野生动物的命运也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我们长大了要建设祖国,使祖国更加强大。)
7、你还知道哪些麋鹿的传奇故事?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珍异动物,它们的传奇故事知道吗?(大熊猫、金丝猴……)
8、朗读第三段。
9、小讲解员介绍麋鹿的传奇经历。
10、总结本课时:
a)本课时我们学了些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b)把麋鹿的外形及传奇故事介绍给别人。
5、达标测评,反馈矫正。
a、完善《达标测评》中所有的内容。b、对子间互查学习情况,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麋鹿》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24个生字,绿线内的15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漂泊”、“销声匿迹”两个词造句。
2、能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注意文章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麋鹿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的了解,懂得去保护野生动物。
教法学法:借助图片,观察想象,品词析句,读写结合。
教学准备:挂图,小黑板,制作好有关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珍贵的野生动物吗?
(大熊猫、金丝猴、东北虎、丹顶鹤、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藏羚羊)
2、师:你们了解得真多,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去认识一种跟大熊猫齐名的珍稀动物——麋鹿。板书课题老师这儿有一段关于麋鹿的影片,请欣赏。(播放课件)(解说词:这是一方神奇的土地,它有着亚洲东方最大的一片湿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湿地上,生存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人与多种动物和谐共处,创造着美丽而宁静的生态环境。)
3、看了影片,你想说些什么?(指名叫2~3人说一说)
二、初读课文。
1.师:想对麋鹿有更多的了解吗?课文对麋鹿作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预习,你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麋鹿的吗?
2.生自由说,师对学生回答进行归纳,板书: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三、了解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
1.今天这堂课我们着重研究麋鹿外形与习性方面的特点。课文哪几自然段介绍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2~4自然段)
2.读2~4自然段,看看麋鹿的.外形特点与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3.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4.集体交流。
(1)我们首先来交流一下麋鹿外形方面的特点。(课件出示麋鹿图片)关于麋鹿的外形,课文有一句较为全面的介绍,你能找到吗?
A、学生找到句子:.“麋鹿是鹿的一种。它的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为“四不象”。我国古代……更增添了它的神秘。
课件出示: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
师:你看它,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课件出示)麋鹿的外形真奇特,而有幸成为姜子牙的坐骑则更增添了它的神秘(齐读句子)
你能具体地介绍麋鹿外形各方面的特点吗?
B、“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两年脱换一次。”
(这一段话用到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从这些数字中你体会到什么?麋鹿重……麋鹿到底有多重呢?我们可以作一个比较——抓住“重250千克引导学生与自身体重进行比较体会麋鹿的“大”。像我们这样将麋鹿体重与同学体重进行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你能为这句话再添上作比较的方法吗?
像这类说明性的文章,还要做到科学,大家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吗?)
C、.“麋鹿的角型是鹿科动物中独一无二的——站着的时候,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麋鹿没有角,体形也较小。”
师:介绍体重的时候课文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儿又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你体会到什么,读出你的体会。(指导朗读)
师:听了你的朗读,我们真的感受到麋鹿的角型是独一无二的,多招人喜爱的动物呀!我们一起来读。
D、.“麋鹿的尾巴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尾似驴
E、“麋鹿蹄子宽大,行动轻快敏捷。——这对应了“四不象”中的……蹄似牛
F、“麋鹿的毛色在夏季是棕红色的,冬季脱毛后变成棕灰色。”
师:你们看,麋鹿像我们人一样,还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换衣服呢!多可爱呀!(指导朗读。)
(2)创设情景学习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
长得“四不像”的麋鹿受到人们的青睐,还成了姜子牙的坐骑。可鹿类不高兴了。有一天阿,鹿王就批评麋鹿了:麋鹿啊麋鹿,你怎么长了个四不像!除了角跟我们有点像,你看看自己哪还有些鹿样,长了个马面,牛蹄,驴尾,多难看!快坐个整容手术,恢复鹿面。你觉得鹿王批评得对吗?麋鹿会怎么说?
A、蹄的作用
(1)学生说蹄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有如此奇特的蹄原来是因为它——在水中活动(板书)
B、尾的作用
(1)学生说尾的作用……你是从哪句话了解到的?(出示句子)
(2)麋鹿长这样的尾巴与它……生活在沼泽有关(板书)
师:听了麋鹿的辩解,我们发现它有着“在水中活动,在沼泽生活”的生活习性
在生活习性方面,麋鹿还有些什么特点呢?
C、“麋鹿的自然繁殖力很低,雌鹿的怀孕期比其它鹿类要长,超过九个半月,且……才发育完全。”
师:这句话中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从中你体会到什么?(朗读句子)
D、草食性哺乳动物
(3)你觉得麋鹿是一种怎样的动物?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学习第一段。
2.过渡:麋鹿是一种奇特,珍稀的动物,因此必须加以保护。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是麋鹿的生活的天堂——出示第一自然段
3.读第一自然段,为什么说这里是麋鹿野生放养的理想场所?
(1)学生回答
(2)理解土地广阔、林丰草茂、气候温和
(3)导说:你看,天刚亮,麋鹿就悄无声息地向水塘进发了。可能是好奇的游客打扰了麋鹿的进食,它们遁入草丛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是在大丰出现的一幕,这里还可能出现哪些情景呢?
(4)像这种让麋鹿自由觅食、自由活动的喂养方式就叫——放养
3.总结:
18年来,在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这块理想的土地上,麋鹿已茁壮成长,发展到600多头,繁殖速度居世界首位。
有了麋鹿,大丰成了无数游人向往的地方,他们迫切地想了解麋鹿,你能当一回讲解员,给游客介绍一下麋鹿外形和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吗?
五、作业:
学着讲解员的样子说说麋鹿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惯。
(1)小组交流
(2)台前交流
六、麋鹿有着怎样的传奇经历呢,我们下堂课再学习。
布置作业(习字本)
七、板书
麋鹿
外形特点生活习性传奇经历
体重(250千克左右)草食性哺乳
角(独一无二)繁殖力低
蹄(宽大)在水中活动
尾(最长)在沼泽生活
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