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品格的力量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1
品格如同树木,名声如同树阴。我们常常考虑的是树阴,却不知树木才是根本。这是读完《品格的力量》一书后,我最深的感受。《品格的力量》是英国塞缪尔·斯迈尔斯所著,此书被誉为“文明素养的经典手册”。
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品格在人生过程中的巨大价值。他提醒我们应该从那些高尚伟人的人生经历中吸取对我们的人生有益的东西。全书共分为11个章节,每章的内容都是由一个个意味深长的故事集合而成的,告诉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人的交往中,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品格,应该表现出怎样的气度与修养,作者分别从女性、劳动、勇气、爱情等方面论述了品格的精神力量。作者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出来,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
一个人的一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挫折。这时,只有一样东西能够赋予我们一种巨大的力量去战胜困难,那就是一个人内在的优秀品格。优秀的品格如藏在人身体内的宝藏,它比任何金银财宝更有价值。恐慌失败时,不会影响它的存在;困苦挣扎时,它会出来拯救你。如果我们在失意时陷入黑暗,最后我们还是得依靠它来获取光明!一个用优秀的品格来支撑聪明才智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人,否则,就是愚蠢之辈!有些人,很多时候,为了自己的私利和对己有利的目的,算尽机关,最后事情虽然成功了,但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损害别人的基础之上,建立在失去信誉的基础之上,他们害了别人,自以为聪明、机灵,其实很是愚蠢。他们根本没有明白“优秀的品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更可悲的是他们自认为自己是聪明人,自己占了便宜,殊不知他们得到是“小利”,失去的却是“大利”,他们的目光完全被自私蒙蔽!像这类“聪明人”到最后,“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品格素质虽然是个人的事,但它的影响却是深远的,它关系着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当今社会,不少父母把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了孩子的智力和知识上的培养。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将来的社会中,具备非凡的竞争力,然而,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取决一个人成败,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有生活细节,它就是一个人的品格。社会需要的不仅仅是专业技术人才,更需要一个善良、正直、诚实、勇敢、宽厚、自信、有责任心的综合素质人才。
人只有智能是不够的,智能加上品格才是真正的教育。知识上的缺陷将来还可以弥补和挽救,而性格上的缺陷几乎无药可就。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性格形成就很难改变。好的品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从小培养的。父母和老师要担负起品格培养的任务。一定要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导向,积极培养孩子的生活目标、价值观、人际关系及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培养品格是一种行动,而不是一项计划。好的品格是从榜样中学到的,而不是看书看到的。榜样是人人皆懂的语言,因此,父母和教师的示范作用是很重要的。因为是示范品格,而非教育品格。只有显示了好的品格,才能有效地鼓励别人,培养出好品格的孩子。
总之,品格是一个人真正的本质。有了它,你便拥有了善良、诚信、宽容、仁爱、正直。虽然社会上存在虚伪、存在狡诈,善良有时收到欺辱,诚信有时候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2
“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
《品格的力量》出自英国十九世纪伟大的道德学家——塞缪尔·斯迈尔斯之笔。可以说,这是一本超越时空的伟大著作,对于身处当代中国的你我而言,依然值得深思领悟。
品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源泉。高尚的品格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出人生的价值,是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同样,一个国家伟大与否并不取决于它的疆域的大小、财富的多少,而取决于人民的品格。 作者在此书中,力图把那些曾在人世间生活过的最优秀的男女的高贵而壮丽的人生图景展示在年轻人面前,给人以心灵上的强烈震撼。他从女性、老师、劳动、勇气、自律、职责、性情、风度、爱情、苦难等方面,娓娓道来,讨论了品格之中所蕴含的巨大的精神力量。全书通俗生动,亲切自然;例证恰到好处,论述精辟准确,二者完美结合,给读者带来无比美好的精神享受。
“才学总是博寻人们的赞佩,而品格则必定会赢得人们的尊敬。前者更多是智力的产物,而后者,则是心灵的果实。”诚如斯迈尔斯先生在《品格的力量》中所说,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当今社会飞速发展,有些人往往容易忽视品格的塑造、培养。他们盲目追求才学、名利,却淡漠了精神价值。其实,才学、荣誉并不是真正的品格——天才更多的是理智的产物,而品格则是心灵的力量,从长远来看,正是心灵指导着人们的生活。天才人物凭借自己的智力获得社会地位,而品格高尚的人靠自己的良知赢得社会声誉。天才是人们羡慕的对象,品格高尚者则是世人敬重的楷模。人类失去了品格,那就等于失去了万物之灵长的属性。诚然,社会上存在虚伪、狡诈、邪恶,善良有时受到欺辱,诚实有时遭到伤害,但真、善、美永远是人类永恒的追求,品格仍然是人类生生不息的力量之源、快乐之源、幸福之源。
感悟《品格的力量》,让人受益匪浅。正如《时代周刊》评论道:“在当今这个只追求器物的时代,我们绝不能忽略了思想的价值。在给年轻一代传授技术信息的同时,绝不应该忘记:还应当教育他们成为有高贵思想的、诚实而敢说真话的男女。在培养他们的能力的同时,绝不应该忘了:还应当培养他们高贵的人格品性。这是一本能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益处的有价值的书。”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3
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才可显出非常的气节。
----莎士比亚林浩,映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我们可爱可敬的小班长,汶川大地震中的小英雄。一个9岁半的小朋友被埋在废墟中,并用歌声鼓励同伴要坚持,等待获救。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的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自救成功。但是,9岁的林浩没有惊慌失措,年幼的他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智慧。不顾自己的头部和上身多处受伤。还成功救出了两名同学,并交给了校长。
知道林浩事迹之后,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9岁,还在父母面前撒娇的年龄,却在这样大的灾害面前,临危不惧。处变不惊。他表现的是那样镇静自若。令我们这些比他大的哥哥们羞愧难当,事后,当大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因为我是班长。”多么铿锵有力的五个字。而它是那样地坦然。也许他并不知道,这份使命的背后,死神狰狞的注视着。有什么会比用生命诠释的这五个字更高尚。“不抛弃,不放弃”林浩,----我们永远的班长。你是我们永远的骄傲。也是一面明亮的镜子。照亮我们前进的路。
与林浩相比,我才发现自己有太多的不足。我做为班里的一名小组长,平时,在班里对各别不遵守班级纪律的同学,视若无睹,不能及时制止,有时还幸灾乐祸地附和着。责任心呢?看看林浩,再看看自己,无视自己肩上的责任,更辜负了老师的信任,同学们的爱戴,我真是羞愧难当。无地自容了。每当我遇到一点小小的困难时,比如:作业有时比较多,考试前复习紧张,测验多就开始抱怨,叫苦叫累,想来是多么地不应该啊!但“知耻而后勇”。我相信,明天,不,今天。又一个崭新的我。
从林浩的身上,我读懂了什么是真正的勇敢。什么是非常的气节。妈妈常在耳边唠叨“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未来扛在你们的肩上” ,现在才开始明白母亲琐碎的唠叨中诠释着我们做人的基本品格。责任,使命。让我们伸出我们热情有力的手,向小英雄林浩致敬,向我们有了明确的目标鼓掌!
请相信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4
由保罗·图赫编著的《品格的力量》一书,真的是一本很烧脑的作品,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研读,方能找到通往成功的路径。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和实验数据,从多方面论证了一个道理:成功并不偏爱那些从幼儿园入学考试到高考都成绩优异的孩子,那些与品格有关的品质,才是成功最主要的基础。
这些品质包括坚毅,好奇心,责任心,乐观精神,自控力和专注力。
这本书将改变我们对童年的理解,让我们逐渐改变养育儿女的方式和学校的教育方式。读书期间,恰赶上高中同学聚餐,观察身边朋友的现状,对于一个人具备的非认知技能,对成长发展的影响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和认识,更加信服品格的力量。
我是1986年高中毕业,当时大学的录取率不足10%,我们班56名同学,考上大学本科,专科的有8个同学,中专4个,相比今天70%甚至80%的大学录取率,那时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一点都不为过。如今我们年年有聚会,虽然大家职业不同,平时也几乎没有交集,但还是可以从各人的专业水平,行业名气,社会地位等方面了解到每个人的发展情况。
当我们50多岁的时候,再去回望、思考每个人毕业后30多年走过的路,就会发现,即便当年两个人同等水平,甚至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毕业,今天的状况也有很大差别。甚至还有高中时学习成绩数一数二,也考了不错的学校,后续发展却不尽人意的。
专科的积极进取成了专家,本科的却落后不前,“泯然众人”。追溯各人的成长轨迹,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个人从学校出来以后能不能仍然保持一种持久的学习动力,足够的上进心。
更震惊的是不仅个人发展有落差,连他们的孩子也有不同:
那些一直勤奋学习,努力向上的同学,对孩子无疑起到了言传身教的作用,今天看来,孩子发展的也不错。那些上进心不强,事业平平的人,大概率上,孩子的学业也一般般。
这个结果挺扎心的,从遗传角度来考量,那些孩子的智商完全没有问题,应该说,大部分是优于那些没有受过大学教育家庭孩子的,之所以学无所长,家长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
所以,我在做家庭教育分享时常常这样提醒家长们:你以为自己甘于现状,不思进取,耽误的只是你自己吗?不是!
你会影响到你的孩子和整个家庭的提升。你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你平凡,孩子就会平庸,你上进,孩子就会优秀。所以家长应该时刻保持一种旺盛的学习能力,强烈的好奇心,紧随时代前进步伐,尽己所能,为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我们就是要用行动告诉孩子:我也许不聪明,我就是起点低,我也有不擅长的方面,但是我一直在努力,在学习,希望自己做的比昨天好一些,比过去好一些。
我非常欣赏书中象棋教练施皮格尔老师的做法,她要求象棋比赛的学生必须学会反思自己参加过的每一场比赛,看看到底错在何处。她提示学生:学会慢动作,多思考。
这让我想起一个故事来。有一个导师晚上到实验室,看见他的学生还在做实验,他就问:“你在做什么?”“我在做实验。”“你白天在做什么?”“白天我也在做实验。”导师就问那个学生:“那你什么时间思考呢?”是啊,什么时间思考呢?没有思考,如何知得失?没有思考,如何辨优劣?
今天的家长被各种焦虑情绪挟裹着,随波逐流,匆匆的脚步,烦躁的心情,几乎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忘记了我们最初对孩子的那些美好祝福和希望。请静下心与自己对话,做一次深刻反思:回想一段时间内生活,工作,家庭等等各个方面,哪些做得不错,可以继续发扬;哪些做得不好,甚至可能发现是错误的,必须马上改正或者停止;哪些行为和言语对孩子产生了影响;这些影响能否帮助孩子树立良好的品格,陪伴孩子实现梦想?
教育没有“实验”,我们不可能对某件事情、某个做法先去做一个实验,得到一个经验或者教训,再回过头来把这些东西应用到孩子身上。所有的家庭教育中,家长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我们只能依据自己认为比较正确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式去养育孩子。究竟选择哪一种模式,取决于家长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修养。
如果家长是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角度去看待社会,审视教育或者是孩子一生的发展,可能会少走一点弯路;如果家长本身就处在“认知洼地”,他不可能有纵观全局的那种能力。
因此,家长努力学习,不断反思,了解最前沿、最科学的教育理念,去寻找,鉴别,尝试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帮助孩子更健康地长大,培养优秀品格,逐渐走向成功!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5
在《品格的力量》这本书中所提到的,品格的培养是一种内隐的学习,是一段潜移默化的身心历程,这似乎又是影响和塑造我们年轻一代高尚情操与美好心灵的内醒途径。
人生在世,生活百态。然而作为年轻一代的80后,尤其在当今时代,我们到底有多大的本事和作为呢?恐怕不是海阔天空的夸夸其谈,抑或是像唐吉柯德式的白日做梦那样就可以创造美好未来的。
我坚信:人的一生,应该用自己的品格和才智照亮前程。
”个人修养“—— 塑造高尚的人格品性
一直以为,注重个人修养,应该从”孝道“开始,当我们懂得感恩之时,才有更大的能量去回报社会。一个善于容忍、懂得体谅的人,一个心地善良、内心豁达的人,一个具有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的人,总能找到生活中的幸福,或者说,一个人的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这些善良、忍耐和体贴人的品格,使别人幸福的人他自己也一定能收获幸福。
”勤奋博学“——拓宽人生的视野
知识分子是中国文化的携带者,传播者,更该成为发扬者。80后,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我们又何以扛起如此重任?正如作者在书中所言:”在人的一生中,几乎全部的基础知识都是从书本获得的。
没有了这个朋友,人便没有了一个能随时帮助自己、告诫自己、充实自己的盟友。“且只有不断学习的人,善于从多种途径学习的人,方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方能够拓宽人生的视野,方能改变自身的.素质。
”人格魅力“—— 赢得幸福的婚姻
”生活,如果只有晴空丽日而没有阴雨笼罩,如果只有幸福而没有悲哀,如果只有快乐而没有痛苦,那么,这样的生活根本就不是生活——至少不是人的生活。“阅读此段文字的过程,是呼唤自己的身心一次破茧而出的重生。
80后的我们,总该在这该有的年纪做该做的事情,面对爱情、面对婚姻,是向左走,还是向右走?全凭心的抉择,或者说对一个人的认同感,抑或人格魅力。
有人格魅力的男人和女人都是人中的蛟龙,可遇而不可求。他们拥有本真的善良、坦荡的胸襟、沉稳的思考、坚定的责任心和浩然的正气。他们如山,内敛敦厚让人安全,细心呵护让人踏实;他们在外辛苦拼搏,在家尽孝疼子爱妻;他们有千回百转的侠骨柔肠,也会有沮丧失落与担心。或许这就是生命中的共鸣,一种男女相吸的磁场。他们用心灵,用文化,用品质,用人格的魅力弹拨所爱的人的心弦。
人生是一趟有去无回的列车,我们都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沿途风光无限,也只能尽收眼底,带不走,留不住。那么做这样一个人吧:一个思想纯粹、人格高尚的人。
品格的力量读后感 篇6
暑假的一天,我在家里读了一篇故事《品格的力量》,读了这篇故事,我受益匪浅,感慨万分。
故事讲述的是一位父亲决定卖掉自己的美国收音机,而这收音机总是常常出问题,不免要修,所以父亲要把他卖了。在路上,他一再嘱咐女儿要和服务员说是被修过的,不然买主是要受到伤害的。父亲跟服务员说了又说,十分对不起人的恐惧在他脸上浮现。因为他知道,不诚实是极为可怕的。结果,收音机只卖了6元钱,这就是诚实的代价。
读了这篇故事,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要诚实,要做到诚实守信。就像我以前,撒一个谎,说我没有拿完成的钱买玩具,妈妈就相信了我,而我的内心却深感愧疚。这件事就在我的脑海久久没有忘怀。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做一个合格的诚实小公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