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知远网

2025-10-03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1

一、谈话导入,唤起情绪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3、生齐读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一个语文老师应该擅长穿针引线,唤起学生的已有经验,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营造出课堂的情趣。用激情的语言自然地引出新课,让学生打开久封的心门,随着这暖暖的春光在跃跃欲试中走向文本。

二、初读入文,整体感知

1、自由放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语,读通、读顺诗文。

2、指名分小节读,相机正音,帮助学生理解词语。

3、读后思考,组织交流:在每一小节诗文中,你读懂或感受到了什么

4、整体浏览全诗:全诗在结构内容上有何特点(引导感受“拟人”这一修辞手法)

[这首现代诗语言比较浅显内容不很深奥,学生初读后对诗意会有领悟。但由于文本容量较大,又有些“形散”,因此,有必要扎扎实实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惟其如此,后面的教学才能顺利展开。

三、精读入境,感悟诗韵

1、学习第一小节。

(1)指读,评读。

(2)交流感受:读着读着,有何感受

[引导学生想象向荒山野岭进军的画面。体会“踏”和“撒”字眼外的含义。

(3)感情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等。

2、学习第二、三、四小节。

(1)调动经验,体会植树的热烈场面和同学们的欢欣喜悦,思考:荒山野岭有了怎样的变化

(2)指读诗歌,感悟形象:诗人撷取了哪些景物展现给我们的

(3)再读诗歌,感悟特点:这些景物有何特点

(4)诵读想象,进入情境:边读边想,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如何通过诗歌简洁、凝练、踊跃性的语言进入情境呢这里的设计脉络分明而又过渡有序,逐层提升,通过调动经验,抓取景物,寻找特点,想象画面,引领学生在读中不知不觉身临其境。]

3、学习五、六、七小节。

(1)出示插图,引导观察重建后的绿色家园,大家有何收获与感受呢

(2)感情朗读第五、六、七小节引导体会森林的美丽景色,动物、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景。

(3)师范读第五、六、七小节,听后交流:你们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感情朗读练习:指读、评读、赛读、齐读等。

[抛开烦琐的提问和分析讲解,取而代之的是多层次、多形式、一遍又一遍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品出言中之意,悟出言中之理,感受言中之情,即丰富了语言库存,双训练了语感,陶冶了情操。

4、学习第八小节。

指名多人读后,交流:从“向荒山野岭进军”到“走遍青山碧岭”你有何感想。

对比读第一、第八小节,体会反复的修辞手法及两小节的情感差别。(如果说诗首是对诗歌主题的暗示的话,篇末则是全诗的升华和强调)

[意境是诗的核心,是诗人精神境界的艺术表现。阅读诗歌能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即能够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可以与作者心灵交汇,相互融合,产生共鸣。因此,教学这一环节时,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文字返回到原本真实的状态,让诗歌所描给的形象、声音、情感,逼真地再现出来,使学生欣赏着最美的画面,逐层渐进地进入诗歌的境界之中。

四、整体朗读,合作探究

1、配乐指读,其余学生闭眼想象画面。

2、配乐背诵,鼓励加上动作进行表演。

3、合作探究:为什么说“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音乐的辅助效果有时可以超过语言的.描述。在轻快活泼的音乐渲染中,学生美美的读,读出最真的情;静静的想,想出最美的画。驰骋在文字的世界,飞扬在想象的天地,学生的收获是丰厚的,而回归整体的合作探究,也让心灵的体悟更为清晰明朗。

五、超越文本,拓展升华

课外建议:能过阅读、绘画、观赏、描写等途径去了解森林和保护环境的作用,感悟建设绿色家园的重大意义。

[立足文本,超越课堂,回归自然,多渠道、多途径地去亲近自然、建设自然。凭借着教材,我们要把学生引向更广阔的学习生活空间,这不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与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同学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局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局部(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局部(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局部(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局部。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身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局部。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局部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局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局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示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坚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考虑: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定。)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局部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示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L1J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与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同学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局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局部(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局部(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局部(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局部。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身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局部。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局部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局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局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示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坚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考虑: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定。)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局部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示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L1J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加什么活动?(植树节活 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 处留下绿色一片 。 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 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 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 (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 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 活的美好、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 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 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精品】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3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一周周二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三月我们有什么节日 (植树节)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诗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同学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局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局部(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局部(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局部(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祖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第九册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构就是这样)。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板书:

1、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第一局部(第1节)

第二局部(第2-7节) 首尾呼应

第三局部(第8节)

第二课时 第一周周三

[教学要求]

1、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局部。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一片 。 “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身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局部。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局部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局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当时的局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示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我们”“撒一路欢笑”“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表示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的快乐、绿色的喜悦!让同学通过朗读,通过字里行间和这些植树的小朋友们共享他们的快乐。

(3)解释水土流失,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坚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考虑: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怎样的变化?

交流 (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定。)

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词语(如“林涛”“煎熬”),意象(如“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展开想象,进行情境设置,使同学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森林美丽的景色、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局部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示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 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课后反思:

全诗就是先抓住植树时所发出的声响,来折射出劳动的场景,写出人们欢快的心情,简洁而传神。然后抓住荒山的变化、小动物的高兴,河水的变清等来写,虽然只抓住了几点变化,但却生动地展现出了植树给荒山野岭所带来的巨变。

1.把主动权交换给同学,让他们自身学,自身讨论难字写法,而且还分解写字笔画教学,收到良效。

2.引导同学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感受动物们生活得无忧无虑的情景,感受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定。

3.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汇总五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6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精华】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3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加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己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宁。)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

自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附板书设计:

荒山披绿装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8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知道“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读出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壮志豪情。

教具准备: 录音机、挂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诗歌。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写生字。

(3)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词语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劳动工具。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美丽。

第三部分:(第8节)“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划较多,注意顺序、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解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名朗读,表现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颗颗树苗

(3)讲解植树造林与水土保持的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了什么变化?

交流。

板书:黄山披绿坡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对偶、拟人等手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无忧无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欢乐、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呼应开头,点名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话。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荡漾

要求:1、自拟题目。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板书:

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

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首尾呼应)

环境变美丽

青山碧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加什么活动?(植树节活 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加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读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学生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读绿线中的生字。

(3)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 彩翼 荒山野岭

裸露 咆哮 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部分?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部分(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部分(第2—7节):写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部分(第8节):写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部分。

(1)自由读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 处留下绿色一片 。 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 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一节?自己试一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部分。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部分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场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第2节,想象一下当时的`场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现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保持水土的 关系

(4)默读第3~7节,思考: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 (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 动物有家园 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 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 活的美好、安宁。)

(6)指导朗读第3~7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部分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现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现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 青山碧岭 茂密 树丛

搭窝筑巢 阵阵林涛 碧波 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推荐】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四篇

作为一名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认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通过领会诗句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体会作者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豪情壮志。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人

同学们,下星期学校要组织我们参与什么活动?(植树节活动)

我国人民历来有在春天栽花种草、植树造林的习惯,为此,专门设立了这个节日--植树节、

今天,我们学习-首描写少先队员积极参与植树活动的待歌,

出示课题:1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齐读课题)

我们的双脚怎么会被春光染绿呢?一起听课文录音。

二、初渎指导

1.听课文录音。

2.自同学字词。

(1)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2)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牛字,会渎绿线中的生字。

(3)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晤的意思:

锨镐彩翼荒山野岭

裸露咆哮枝繁叶茂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节读课文,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

荒山野岭:没有人烟的山岭。

锨镐:指劳动工具。(结合课文插图理解)

裸露:没有东西遮盖,:

枝繁叶茂:指树木长势好;

咆哮:形容水奔腾轰鸣。

4.讨论:

全文共几节?各写了什么意思?

全文可分几局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交流:第一局部(第1节):写"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局部(第2-7节):写"我们"用双F为荒山披绿装,使动物有家园,让环境更美丽。

第二局部(第8节):写"我们"有绿化机国的决心和豪情。

文章首尾呼应:

三、指导写字

鼠:笔画较多,注意笔顺、间架。

描红、临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

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二、精读训练

1.出示第一局部。

(1)自由渎

(2)讨沦:你读懂了什么?

(3)想象:同学们是怎样来到荒山野岭进行植树活动的?

(4)"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行诗句,你是怎么理解的?

(插放动画,画面思示:少先队趴在荒山边走边植树,所经之处留下绿色-片。"我们"的到来,使荒山变得一片翠绿,使野岭变得春光无限)

(5)怎样读好这-节?自身试-试。

(读出愉快、自豪的语气)

2.第二局部。

(1)自山读第2~7节,想一想:这局部写了哪方面的内容?

(热闹的植树局面,美好的遐想)

(2)指名读笫2节,想象-下当时的`局面。(热火朝天)

指导朗读,表示出同学们劳动的干劲。

锨镐/丁丁当当,

奏响了/植树歌谣;

清水/哗哗流淌,

滋润着/棵棵树苗。

(3)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简要讲解植树造林与坚持水土的关系

(4)默读第3-7竹,考虑:

植树活动给荒山野岭带来丁怎样的变化?

交流(相机板书:荒山披绿装动物有家园环境变美丽)

(5)讨论:

你觉得哪些诗句写得好?为什么?

(引导学牛体会对偶、拟人等于法的运用,写出了荒山换新颜的喜人景象.写出了动物们牛活得无忧尤虑的情景,写出了人们生活的美好、安定。)

(6)指导朗渎第3~?节:

听课文录音。

自由练习。

"开火车"朗读。

评议。

3.第三局部

(1)齐读。

(2)这节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呼应开头,点明主题,深化中心)

哪一个词呼应了开头,写出了荒山的变化,表示出植树意义之大?

(板书:青山碧岭--荒山野岭)

指导感情朗读,表示出劳动者的欣喜,体会劳动者的豪情。

三、练习背诵

1.引读助背。

2.跟录音轻声背,

3.配乐齐诵。

四、作业

默读课文,想象荒山植树后的美好景象,写一段活。

枝繁叶茂青L1J碧岭茂密树丛

搭窝筑巢阵阵林涛碧波荡漾

要求:

L白拟题日:

2.层次清、语言美,尽量用上所提供的词语。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11

一、教材分析与设想:

1、苏教版的教材从中年级开始,每一册的开始都是以一首现代诗歌打头,非常有新意。孩子们也爱读。第十册的第一篇课文也是一首现代诗歌《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它主要描绘了植树活动给荒山带来的巨变,表达了少年儿童以实际行动改造荒山野岭的决心。

全诗共有八个小节,分三个部分来写:

第一小节为第一部分,主要讲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

第二至七小节为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我们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使动物有了家园,让环境变得更加美丽。

第八小节为第三部分,主要写了我们踏着春风向荒山野岭进军,显示出了我们要绿化祖国山山岭岭的决心和情怀。

题目《春光染绿我们双脚》富有诗意,我们可以说正是因为植树让荒山野岭变成了绿色的天地,改善了环境,到处都有春天的脚步,春意才会如此贴近我们,我们的双脚才会被春光染绿。但是我们读完全诗,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感受,正是有了这群可爱的小小植树员,春光才被他们的辛勤染绿了呢?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首诗歌和以往的诗歌存在着不同点,它的意象比较明确,语言的跳跃性不大,没有使用一些比较深奥的修辞手法,这就为理解带来了方便。但是诗歌的教学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诗歌的意思。在这篇诗歌的教学中,应该抓住重点词语(如林涛煎熬),意象(如小鸟、松鼠、小兔、小猴)展开想象,进行情境设置,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森林美丽的景色、小动物们快乐的生活,动物与自然、人与自然、动物与人和谐相处的美好氛围。

其次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诗歌的对比因素,进行对比教学。诗歌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形式上是相似的,起到首尾呼应的效果(第九册的《去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的结构就是这样)。但是从向荒山野岭进军到走遍青山碧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明显的变化,抓住这一个突破口,我们就可以为文章的教学抓住了一条主线。诗歌中也有这样的对比点,如咆哮与轻抚。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植树者身上的对比,植树不是一个轻松的活,可是我们却是撒一路欢笑锨镐丁丁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是什么力量支撑了他们?是春光的温暖、丰收的`展望、劳动的快乐、绿色的喜悦!让学生通过朗读,通过字里行间和这些植树的孩子们共享他们的快乐。

二、课文解读:(摘录于网络)

轻轻地读着这些诗句,边读边跟着诗句想象,我们仿佛来到了植树的现场,听到了掀镐丁丁当当的歌谣,清水哗哗作响的乐曲,看到了少先队员们有的挽起袖管,用力的挥动着铁镐,有的抱着小树苗来回穿梭,还有的拎着水桶忙着给树苗浇水一派欢快的景象。

转眼间,光秃秃的山岭,成了绿色的海洋,山岩也躲进了绿荫,再也不被烈日暴晒,群山到处郁郁葱葱。一阵风吹过,群山起伏,犹如阵阵海涛,那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小鸟起来了,又是搭窝又是筑巢;松鼠、小兔、小猴更是在绿色的大伞下,茂密的树丛中快乐地玩耍。山下的河水也不再浑浊了,碧绿碧绿的秋天到了,山上的果园散发出阵阵清香,一派丰收的景象。

全诗就是先抓住植树时所发出的声响,来折射出劳动的场景,写出人们欢快的心情,简洁而传神。然后抓住荒山的变化、小动物的高兴,河水的变清等来写,虽然只抓住了几点变化,但却生动地展现出了植树给荒山野岭所带来的巨变。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两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意思。

4、通过朗读、想象,感受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体会到植树带来的好处,和诗歌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植树的快乐。

教学重点:抓住植树前后的巨大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对比、想象等方法,感受到自然的和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一、导入:

1、春天来了,我们久封的心门也随着这暖暖的春光被打开,总是希望能够出去走走、看看。大家能不能告诉我,如果出游,你会选择哪里?

2、大家说的地方不少,可是我们都可以用几个词语来概括它们的特点。(春色满院、桃红柳绿、姹紫嫣红、春意盎然)去这样的地方游玩,我们的心也醉了,那里的风是那样的柔、水是那样的清,那里的春光也格外明媚。让我们和一群植树的孩子一起出发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二、初读课文:

1、这又是一首诗歌,读诗歌的要求是什么?(除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外,还要把诗歌的节奏读出来。)

2、自由读,教师巡视。

3、开火车读教师出示的词语,教师注意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

歌谣绿袍裸露煎熬寂寞松鼠叽叽支撑锨镐

4、齐读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读好裸露(边音)撑(后鼻音)

5、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错误。教育学生在同学读书的时候不要打断,有问题先用铅笔在书上轻轻地画上记号。

6、学生点评。

7、听了大家的读,我们把许多隐藏的地雷挖了出来。请大家再朗读课文,在读之前,想一想刚才的哪些问题是需要我们注意的。想好了再读,希望能够比刚才有一个提高。

8、有进步吗?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由于时间关系,选择一个自然段,向大家展示。

9、指名读,评价。

三、初步学习第一、第八自然段。

1、请一、二两组的同学读第一自然段,三、四两组的同学读第八自然段,我来读课题。读完,你们发现了什么?(第一、第八自然段结构相似,前后呼应,有点题的作用)

2、想一想上学期学的《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再读一读,想想有不同的地方吗?

3、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这仅仅是文字上的不同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学习生字。

1、谣、袍、裸、寞、叽想一想他们有没有同胞兄弟?他们和他们的兄弟区别在哪里?把他们的特征记牢。

2、和学生共同书写鼠,帮助学生摆好间架结构。

3、描红。

4、写《习字册》

第二课时

一、整体感知:

1、上节课,我们找出了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荒山野岭,一个是青山碧岭,你们说老师应该分别用什么样的粉笔来书写这两个词呢?

2、看到荒山野岭,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那青山碧岭呢?

4、让我们打开书本,看看诗人用他手中的笔为我们描绘出一幅怎样的青山碧岭画面吧!

二、学习三-七自然段:

1、自由读。告诉大家,我们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哪些场景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或者是你的感动、或者是你的快乐!

3、学生朗读,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教师点拨。

①煎熬

什么是煎熬?如果你是裸露的山岩,你来诉说自己的痛苦吧。

②林涛

什么像波涛一样上下翻涌?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把你感受到的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心中有图画,脑中放电影,你就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了。

③小鸟、松鼠、小兔、小猴

我来问问你:小鸟,你为什么到这里搭窝筑巢?小松鼠,你快活得叫什么呢?小兔、小猴你们呢?谁来读读,把这种快乐、安全、衣食无忧的感觉读出来,你们现在就是小鸟、松鼠、小兔、小猴的代言人。

④浑浊碧波,咆哮轻抚

读一读这两对词语,给你怎样的感受?

4、诗人给我们描述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呀!齐读。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从荒山野岭到青山碧岭,是谁的功劳?一起读第二自然段。

2、锨、镐的声音是多么单调,可是为什么是歌谣?

3、齐读。

四、再次学习首尾自然段:

1、我们因为什么而快乐?

2、春光特别喜欢我们,染绿了我们的双脚,我们以自己的行动让春光更加美丽!

五、朗读全诗:

1、齐读。

2、尝试背诵。

板书: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裸露、煎熬 林涛、动物的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 篇12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少先队员们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改造自然的决心。

3. 学习植树造林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 难点:领悟诗歌中“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的含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讨论交流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展示春天美丽的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提问:春天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春天?

引出课题《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让学生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2. 初读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

让学生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3. 精读课文

学习第一部分(第 1 节)

指名朗读第一节,思考:这一节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荒山野岭”“裸露”等词语的意思,感受荒山的荒凉。

体会“我们”去植树的急切心情。

学习第二部分(第 2-7 节)

自由朗读第二部分,思考:“我们”是怎样用双手为荒山披上绿装的?

引导学生抓住“踏一路春风,撒一路欢笑,向荒山野岭进军,春光染绿我们双脚”等句子,体会少先队员们植树的热情和决心。

学习“锨镐叮叮当当,奏响了植树歌谣;溪水哗哗流淌,滋润着棵棵树苗”这句话,感受植树劳动的欢快场面。

学习“我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披上绿袍,千年裸露的山岩,结束了烈日的煎熬”这句话,体会植树带来的变化。

学习“寂寞多年的荒山,如今已枝繁叶茂,当风儿吹过的时候,便涌起阵阵林涛”这句话,感受荒山变绿山的喜悦。

学习“小鸟抖动彩翼,来这里搭窝筑巢;松鼠有了美丽的家园,快活得叽叽直叫”这句话,体会小动物们对新环境的喜爱。

学习“撑起绿色的大伞,小兔再也不怕天上的老雕;在茂密的树丛中,小猴开心得又蹦又跳”这句话,感受小动物们在新环境中的快乐生活。

学习第三部分(第 8 节)

齐读第三部分,思考:这一节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理解“青山碧岭”“丰收的果园”等词语的意思,感受植树带来的美好景象。

体会“我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4. 总结升华

让学生谈谈学习这首诗歌的收获。

引导学生体会植树造林的意义,增强环保意识。

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再次感受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五、作业布置

1. 背诵全诗。

2. 写一篇关于植树造林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

荒山野岭——青山碧岭

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改造自然

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集合5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春光染绿我们双脚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