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1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诱人的冰糖葫芦图),孩子们,请你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用一句话说说你的感受。(预设:糖葫芦酸酸甜甜的,我真想吃;糖葫芦晶莹剔透,非常好看;以前我也吃过,可后来大人不让买,说是不卫生……)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冰糖葫芦有关,题目叫《万年牢》。(学生说师板书)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万年牢与糖葫芦究竟有什么关系呢?打开语文书翻到22页。自己放声地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可不要马虎,如果有困难的,请举手示意,我愿意过来和你一起读。(给足够的时间让孩子读课文。)
2、张老师在读的过程中,觉得有这么几个句子比较难读。(出示句子)。这几个句子会读了,说明你真的会读了。
句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句2:小时候,我给父亲当帮手,把炉火闷好,再把一块大理石板洗擦干净,擦上油备用。串糖葫芦的竹签,由我一根根削好、洗净、晾干,然后一捆捆放在父亲手边。(这里有几个多音字,谁能把它们读准。)
句3:父亲的认真劲儿,在卖糖葫芦的人当中出了名,人称“小辫儿糖四”,因为清代父亲受过宫廷里做糖货的师傅传授,一直留着辫子提篮叫卖糖葫芦。
(同桌两人自己试着读一读。再逐句指名读或齐读。)
3、句子会读了,这几个词语对你来说自然是“小菜一碟”了。(出示词语)
走街串巷天津耽误甩出赚钱掉皮损伤晾晒竹签
自己试一试,可以请同学或老师帮忙。
齐读词语2遍。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掌握了词语和句子,你一定能把课文读得更流利了,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中有几处写到“万年牢”,把这几个句子划出来。
2、学生读,找句子,交流后出示三个句子。
句1: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句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句3: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
3、读三个句子。
四、深入研读课文
(一)、理解第一个“万年牢”。
1、出示句子。(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2、读着读着,张老师觉得很奇怪,父亲为什么给糖葫芦起“万年牢”这个名字,你再读读这个句子,能帮父亲说说理由吗?
学生交流。(一个学生交流,让他把这个句子读一遍)。
3、这种“万年牢”是怎么做出来的呢?请你读一读课文2、3、4自然段,拿起笔圈圈画画。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选料严工具好工艺好
重点研读句子1:红果、海棠去了把儿和尾,有一点儿掉皮损伤的都要挑出来,选出上好的在阳光下晾晒。
读着父亲选料的过程,你的脑海中会跳出一个什么词?
(预设:精挑细选、精细、认真、细致)
正因为父亲的这份精细,这份认真,这份细致,正因为父亲用心选料,用心做事,才有这种品质上乘的万年牢。你是从哪些词儿中体会出来的?
(去了把儿和尾一点儿都要上好)
读这个句子。
重点研读句子2:父亲甩的可漂亮了,好像聚宝盆上的光圈。
透过这个“甩”字,你可以看到什么?
怪不得父亲说,“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齐读句子。
(二)、理解第二个“万年牢”。
1、父亲做糖葫芦用心,做生意也是如此。出示句子。(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2、读了父亲的这句话,你对父亲有什么更深的了解?
结合理解“做买卖走正道”。(预设:不骗人,不掺假……)
3、再现对话情景。
师讲述:“做大买卖的老板都有套生意经,变着法儿多赚钱,父亲对老板定价太高心里不满意,对老板的行为也看不下去。他还像过去那样认真选料,一点儿不马虎。老板嫌他扔得太多,让他少扔点、掺点儿假,他不听。”
孩子们,父亲和老板之间一定会有一场不同寻常的对话,让我们用自己的智慧把他们的这场对话再现出来。不过张老师有个小小的提示,要想写好对话,读课文是前提。
4、出示对话句式(孩子每人一张):在天津南市旧日租界的一家大字号,老板()地对父亲说:“***************”
父亲()地说:“*************”
老板()地说:“********************”
父亲()地说:“***********”
(写一组对话也可以,有时间的小朋友可以写两组。)
5、汇报展示。(交流一个学生,全班一起回读第二句万年牢。)
6、为了让老百姓吃到上好的冰糖葫芦,面对老板的行为,父亲毅然辞去了这份相对走街串巷来讲比较安逸的工作,辞去了这份有稳定收入的工作,重新踏上“提篮叫卖”的日子。孩子们,父亲“提篮叫卖”意味着什么?(与店里做相比,他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孩子们,父亲走街串巷,提篮叫卖,他心里苦吗?
(三)、出示第三个“万年牢”的句子。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其实也在教导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让我们一起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生读。
相信,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会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再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阅读课文,理解“万年牢”的含义,体会做人要实在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课文、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实在?
教学难点:
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自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冰糖葫芦的图片,并配以冰糖葫芦的歌曲
(2)教师导入:听着动听的歌曲,欣赏着色泽鲜艳的冰糖葫芦图片,孩子们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做糖葫芦的艺人,去看看做糖葫芦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万年牢》。(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音乐和图片的渲染中,激起学生想吃糖葫芦的欲望,和想了解糖葫芦的制作过程,想认识做糖葫芦人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提示: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不好的句子反复读,注意读准带拼音的词语,读完后用最优美的姿势坐好。
2、检查预习情况
⑴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xiàngjīnsǔnliàngqiāndānshuǎizhuàn
巷津损晾签耽甩赚
①小组内读②指名读③开火车读
⑵抢读课件中出现的生字词
⑶出示词语:
走街串巷天津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出赚钱嫌弃掺假削好蘸
小老师领读
⑷指读多音字
把削闷
过渡:做糖葫芦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呢?课题万年牢是什么意思呢?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出示自读提示: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两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2-6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细读课文,将你的发现写在课文的旁边,找出写万年牢的句子。
1、默读课文,动笔作批注。
2、汇报。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事情,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第一部分是2-4自然段,先讲父亲,第二部分是5-6自然段,讲了父亲,从而说明父亲是个的人。
[设计意图]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为后面的探究课文内容服务。
3、找出三个含万年牢的句子,用“”画出。
[设计意图]本课的学习就是围绕理解万年牢展开的,它也是本文的一条线。
4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万年牢”的意思。
⑴明确第一个万年牢的意思。
①指名读第一个万年牢的句子。
②体会万年牢的意思。
明确:什么是万年牢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叫万年牢的糖葫芦,说明父亲的产品质量好。
③为保证糖葫芦的质量好,父亲是如何做的呢?
明确: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糖葫芦的制作过程,感受父亲做事和为人的认真和实在,也感受叙述的条理性。
④作者是如此的'清楚父亲制作糖葫芦的过程,那么,我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是什么角色呢?我做了些什么是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体验了,见证了,才会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同时,培养学生爱帮助家人的习惯。
⑤当回小助手
“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平日里大家也帮过爸爸妈妈干活,把你做的事情写写吧!
今天家里要来贵客,妈妈可忙了,又是收拾家,又是准备饭菜,看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我很心疼。所以我决定帮妈妈做家务——打扫卫生。
首先,然后,最后。
看着自己的成果,我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
[设计意图]在写作练习中,培养叙事清楚,表达有条理的写作能力。
过渡:人们都说上阵父子兵,难怪他家的糖葫芦出名。人们也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有人请了父亲,可是父亲后来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2)明确第二、第三个万年牢
①组成学习小组,研读第二、第三个万年牢的内容。
回顾学习方法:①找出万年牢所在的句子,②通过关键词、关键句体会万年牢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作业纸: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万年牢”的句子是
。
“正道”是指,这里的“万年牢”指的是万年牢。
课文中第三次出现“万年牢”,是要教导我要做个的人,的人,这里的“万年牢”指的是万年牢。
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这句中的“益的意思是()
A更加B更多C好处
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让顾客回头来,这是法宝。
B这句话说明了讲信誉对生意人的重要性。
②小组汇报。
③讨论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小结: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1、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的反馈。
2、万年牢的产品,万年牢的生意,万年牢的人品,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最重要?对人品,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论语》里是怎么说的吧。课件展示。同学们,不管什么时代都需要万年牢的人品,希望我们也做万年牢一样的人。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三、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法,自学法。
四、教学时间: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六、板书设计:
1、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2、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赢得众多回头客,生意旺。
3、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七、教学反思:
教学略读课文,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让学生根据上面的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自己的评价。
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人。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谈。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先联系上下文分别说说它的意思,再说说这中间的相互联系。这样一步步地走来,学生学会了学习,自己理解了课文内容!效果不错!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4
课前听记训练:
1、一个人只要活得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对人诚恳是不会失败的。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中彩那天》,知道了那位父亲在道德难题面前,放弃了汽车,选择了诚信,做到了以诚待人。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父亲,这位父亲做的糖葫芦非常漂亮,味道特棒,在解放前的天津很有名气,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万年牢》的作者的父亲。跟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课题)
2、加*,“*”表示什么?这样的课文学习任务在哪儿?看一看, 先讲父亲自己经营糖葫芦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再讲不满老板偷工减料、弄虚作假、欺骗顾客而辞去工作)
3、第一件事是哪些自然段?第二件事呢?
4、我们先来看第一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体会到父亲做事认真、为人实在呢?请孩子们默读课文2—4段用笔画出来,并在旁边标注自己的感受。
A、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B、哪个小组愿意汇报?
(从选料讲究、技术娴熟、甩糖风漂亮三个方面谈感受,一边理解一边指导朗读)
提醒:写文章注意抓住动作也能把文章写具体。
过渡第二件事:
1、父亲的认真实在不仅体现在他做糖葫芦这件事上,更体现在他和一个打字好的老板做生意这件事上,请自由读第7段,提醒你看注意读好哪些词语就能表达出父亲的认真实在。
2、这篇课文重点是写父亲的,但是这一段除了写父亲,还写了老板,目的是什么?
(通过对比,更衬托父亲的认真、实在、可靠)
3、所以今后再写表现一个人的品质,也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过渡“万年牢”:
1、孩子们,这篇文章是写父亲的,可是课题却是“万年牢”,“万年牢”一次在课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在文中是什么意思呢?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相应的句子用—画出来读一读,体会体会。
2、指名答
3、齐读三句话
4、这三处“万年牢”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相机板书:做糖葫芦、做生意、做人处事)
5、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呢?请根据老师的提示想一想、说一说。
课件出示:课文三次提到“万年牢”。“万年牢”第一次本来是指父亲做的糖葫芦———————————;后来上升到了父亲做生意——————;第三次引申到做人———————。
四、随文延伸,认识作者
父亲的这一教导是作者新凤霞终生受益,有兴趣的孩子可以查找有关了解一下她的事迹。
五、思考拓展,升华主题
1、说的真好!孩子们,你们认为,现代社会,还需要万年牢吗?联系你知道的相关的故事、生活中的事情以及谈谈自己的想法。
(需要。现在有些商人只顾赚钱,卖假东西。那天我去书店买书,结果买了本盗版书,字又小,还有很多错别字。
我觉得《中彩那天》中的.父亲就是一个万年牢的人,因为他很诚实。我还觉得我的妈妈就是万年牢的人。她答应了我的事情每次都办到了。)
2、是的,无论在哪个时代,万年牢的人品都不能丢。自古至今,人们一直在赞美这种品行,让我们都来做“万年牢”!
最后,让我们以这样的名言来激励自己!(课件)
齐读:“言必信,行必果。”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板书设计:
万年牢
做糖葫芦做生意做人处事
认真实在可靠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
(1)、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合作学习
小组内交流预习第5步中不理解或未完成的问题。组长记录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讲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6、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达标测评:
1、多音字组词: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
把 闷 削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
2、结合实际谈谈读后的体会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阅读课文,理解“万年牢”的含义,体会做人要实在的道理。
3、培养独立阅读课文、合作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
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实在?
教学难点:
三处“万年牢”之间的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自读课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播放冰糖葫芦的图片,并配以冰糖葫芦的歌曲
(2)教师导入:听着动听的歌曲,欣赏着色泽鲜艳的冰糖葫芦图片,孩子们你们是怎样的心情呢?(学生畅所欲言)老师带大家去认识一位做糖葫芦的艺人,去看看做糖葫芦的过程。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万年牢》。(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音乐和图片的渲染中,激起学生想吃糖葫芦的欲望,和想了解糖葫芦的制作过程,想认识做糖葫芦人的渴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初读提示:大声的朗读课文,要求读通,读顺,读不好的句子反复读,注意读准带拼音的词语,读完后用最优美的姿势坐好。
2、检查预习情况
⑴出示我会认的生字
xiàngjīnsǔnliàngqiāndānshuǎizhuàn
巷津损晾签耽甩赚
①小组内读②指名读③开火车读
⑵抢读课件中出现的生字词
⑶出示词语:
走街串巷天津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出赚钱嫌弃掺假削好蘸
小老师领读
⑷指读多音字
把削闷
过渡:做糖葫芦与课题有什么关系呢?课题万年牢是什么意思呢?
三.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出示自读提示:
(1)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两件事?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2)从2-6自然段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
(3)课文题目“万年牢”在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几次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深刻含义?
细读课文,将你的发现写在课文的旁边,找出写万年牢的句子。
1、默读课文,动笔作批注。
2、汇报。
课文讲述了一位父亲真诚地为人、做事的故事。故事是围绕父亲做糖葫芦事情,分两部分讲父亲做事认真和实在的。第一部分是2-4自然段,先讲父亲,第二部分是5-6自然段,讲了父亲,从而说明父亲是个的人。
[设计意图]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读书习惯,为后面的探究课文内容服务。
3、找出三个含万年牢的句子,用“”画出。
[设计意图]本课的学习就是围绕理解万年牢展开的,它也是本文的一条线。
4小组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交流“万年牢”的意思。
⑴明确第一个万年牢的意思。
①指名读第一个万年牢的句子。
②体会万年牢的意思。
明确:什么是万年牢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的糖葫芦叫万年牢的糖葫芦,说明父亲的产品质量好。
③为保证糖葫芦的质量好,父亲是如何做的呢?
明确:选用最好的材料,讲究制作的工艺,手艺高超和保证产品质量。
[设计意图]学生了解糖葫芦的制作过程,感受父亲做事和为人的认真和实在,也感受叙述的条理性。
④作者是如此的清楚父亲制作糖葫芦的过程,那么,我在这个制作过程中是什么角色呢?我做了些什么是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体验了,见证了,才会写出条理清楚的文章。同时,培养学生爱帮助家人的习惯。
⑤当回小助手
“我”是爸爸妈妈的小帮手,平日里大家也帮过爸爸妈妈干活,把你做的事情写写吧!
今天家里要来贵客,妈妈可忙了,又是收拾家,又是准备饭菜,看妈妈一个人忙里忙外,我很心疼。所以我决定帮妈妈做家务——打扫卫生。
首先,然后,最后。
看着自己的成果,我虽然很累,但是很有成就感。
[设计意图]在写作练习中,培养叙事清楚,表达有条理的写作能力。
过渡:人们都说上阵父子兵,难怪他家的糖葫芦出名。人们也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就有人请了父亲,可是父亲后来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2)明确第二、第三个万年牢
①组成学习小组,研读第二、第三个万年牢的内容。
回顾学习方法:①找出万年牢所在的句子,②通过关键词、关键句体会万年牢的含义。
小组合作学习完成作业纸:
课文中第二次出现“万年牢”的句子是
。
“正道”是指,这里的“万年牢”指的是万年牢。
课文中第三次出现“万年牢”,是要教导我要做个的`人,的人,这里的“万年牢”指的是万年牢。
读下面的句子,按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
1“父亲的教导使我一生受益”这句中的“益的意思是()
A更加B更多C好处
2“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的理解正确的是()
A能让顾客回头来,这是法宝。
B这句话说明了讲信誉对生意人的重要性。
②小组汇报。
③讨论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
启发学生懂得:这三处“万年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系。万年牢的产品质量赢得了生意的万年牢,万年牢的生意靠的是诚实、守信的“万年牢”的人品。
小结:三处“万年牢”由做糖葫芦到做生意到做人,一环紧扣一环,叙事清楚,很有条理。我们要学习这种按一定线索写事情的写作方法。
四.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1、谈收获。
[设计意图]对本节课所学的反馈。
2、万年牢的产品,万年牢的生意,万年牢的人品,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最重要?对人品,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论语》里是怎么说的吧。课件展示。同学们,不管什么时代都需要万年牢的人品,希望我们也做万年牢一样的人。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4、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时间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
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见教材35页)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万年牢的产品质量:工艺高、质量好
万年牢的生意:好的产品受信赖 赢得众多回头客 生意旺
万年牢的人品:诚实、守信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8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
(1)、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合作学习
小组内交流预习第5步中不理解或未完成的问题。组长记录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讲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6、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达标测评:
1、多音字组词: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
把 闷 削
______ ( ) ______ ( ) ______ ( )
2、结合实际谈谈读后的体会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预习任务:
1、自读课文最少三遍,尽量做到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三遍正确流利。
2、画出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或问同学解决。
3、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再读,思考,在书上圈点批画:
(1)、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3)、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合作学习
小组内交流预习第5步中不理解或未完成的问题。组长记录全组都无法解决的问题。
我展示: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决不理解的'词语。
3课文讲了哪几件事。用自己的话说说。
4、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5、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
6、课文中三次提到“万年牢”,分别指什么?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达标测评:
1、多音字组词:
______() ______()______ ()
把闷削
______() ______()______ ()
2、结合实际谈谈读后的体会
学习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延伸: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精华】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万年牢”在文中的多层含义。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气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什么叫万年牢?
(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路,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叫正道?(凭良心做买卖)
(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谦、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8个生字。
2.能力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
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教学重难点:
理解“万年牢”在文中的多层含义。
教学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2.检查字词:
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
(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3.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气段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我的糖葫芦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1)为什么叫万年牢?
(2)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3)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2.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路,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1)什么叫正道?(凭良心做买卖)
(2)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谦、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3.第三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4.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四、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12
学习目标
①认识本课8个生字。
②通过课文的研读,体会父亲做事认真,做人实在。
课前准备
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A案
●揭示课题:《万年牢》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万年牢是什么意思?万年牢指什么?)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读通课文,读准生字。
②检查字词:多音字:把(bà)、闷(mēn)、削(xiāo)
词语:走街串巷、掉皮损伤、晾晒、竹签、耽误、甩糖风、掺假、赚钱(能认读,并结合句子理解词义)
③课文三处写了万年牢,分别指什么?找出有关语段读一读。
●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①第一处的万年牢指什么?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出示句子:“我的糖葫芦糖蘸得均匀,越薄越见功夫,吃一口让人叫好,蘸出的糖葫芦不怕冷不怕热不怕潮,这叫万年牢。”
a.为什么叫万年牢?
b.这种糖葫芦,父亲是怎么做出来的?
(读第二小节,体会父亲十分讲究选料;读第三、四小节,体会父亲在制作糖葫芦中对蘸糖、甩糖风等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c.小结:正是因为父亲做糖葫芦认真仔细,所以他的.糖葫芦才能经久不衰。
②第二处的万年牢指什么?
“公平买卖走正道,顾客点头说声好,回头再来这是宝,做生意讲实在是万年牢。”
a.什么叫正道?(凭着良心做买卖)
b.父亲是怎么走正道的?(抓住“不满意、看不下去、不听、嫌、辞去工作”体会父亲做生意认真实在)
③第三处的万年牢又指什么呢?
“父亲教导我做万年牢,就是要做个可靠的人,实实在在的人。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认真,讲究实在。”
体会父亲教导我做人要做可靠实在的人。
④这三处的万年牢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懂得:产品质量好才赢得顾客,做事讲认真、讲实在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深入体验
你是怎么理解父亲说的做人的道理的?结合具体的生活事例来说明。
●交流“做事认真,讲诚信”的故事
语文四年级下册《万年牢》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和中心思想。
知识与技能:
1、认识8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3、学习作者叙述清楚,有条理的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
学习独立阅读课文、培养自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做人要认真,讲究认真,讲究实在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想想课文围绕父亲做的糖葫芦将例如哪几件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亲做事认真、实在,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体会。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课文前面的提示语,了解阅读的要求,明确学习本文的目的要求。
二、独立阅读课文,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默读课文,边读边动笔做记号,画出课文围绕父亲做糖葫芦讲了哪几件事?并在书上做简单的批注,读后根据自己的批注进行交流。
三、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说说那位父亲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对父亲的言行作出评价。
四、围绕学生对“父亲”的评价再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从具体的描写中感受父亲是个办事认真、实实在在、讲究商业道德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关键词句进行深入体会,而不是脱离文本的空洞地谈。着重抓住下列语句体会父亲的商业道德高尚。
1、“早晨起来,父亲去市场上买来红果……”说明父亲采购当天最新鲜的果品作为材料,对买来的材料又经过严格的挑选……“……有一点儿……”这些都反映了父亲做生意是那么认真和实在。
2、对于制作工艺更是一丝不苟,闷火、洗石板、串葫芦、拉丝、蘸糖的均匀,“吃一口让人叫好”不怕冷、不怕潮。
3、父亲的手艺出了名被一家老板邀请去当伙计,每月有工钱,由于父亲看不惯老板变着法儿赚钱的生意经,不到一年就辞去了这份工作,反映了父亲凭着良心做买卖,不做亏心买卖的商业道德。
五、对文中的三处“万年牢”分别进行体会。
1、联系上下文说说它的意思。
2、说说三处“万年牢”中间的相互联系。
六、讨论父亲受雇于老板这件事。
老板的这种生意经好不好?他这样做会带来什么结果?联系生活实际发表各自的看法,以提高认识能力。
七、拓展阅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读一篇与本文内容相关的文章
八、小结。
九、作业: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