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案

知远网

2025-10-01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小学书法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书法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笔法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目的: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毛笔。

2、通过蘸清水的各种笔法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和掌握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3、认识和运用各种笔法。

过程与方法:讲解法、演示法、比较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书法艺术是我们民族的一块瑰宝。

活动重点

1、掌握中锋用笔

2、体会和控制笔毫在点画中的各种变化

活动难点:藏锋、回锋的讲解和掌握

活动用具:干净的毛笔一支,清水一杯,米字格毛边纸

活动过程:

一、执笔

1、对毛笔的认识

我们谁都见过毛笔。在我国,创造毛笔的历史已经有五六千年了。据文物考证,在殷商时期就出现了毛笔。现在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的毛笔实物,是1954年在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的战国楚墓中出土的'毛笔。毛笔的笔头一般都是兽毫做的,柔软而有弹性,它能写出轻重浓淡、干湿枯润、方圆多变的笔画来,也正因为如此,毛笔书写才富有魅力。

(1)毛笔的种类

根据笔毫原料及性能,毛笔可分为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硬毫笔主要是用黄鼠狼尾毛或兔毛等制成(又叫狼毫、紫毫),特点是弹性大、硬度强,写出来的笔画劲利挺健。软毫笔主要选用羊毛或鸡毛制成(又叫羊毫、鸡毫),特点是弹性小、柔软湿润,写出来的笔画丰满而富有变化。兼毫笔在一支笔内兼用了软硬两类笔毫,其性能介于硬毫笔和软毫笔之间,刚柔相济,软硬适中(如白云笔)。

按笔头的大小来分,毛笔可以分为大字笔、中字笔和小字笔。比大字笔大的还有提笔、斗笔、揸笔等。

依据笔毫的长短,毛笔还可以分为长锋笔、短锋笔。

毛笔有大小,笔毫有长短,种类繁多,要根据不同的字体和写字的大小,以及个人习惯进行选择。

(2)毛笔的构造

毛笔由笔杆和笔头组成。笔头细分起来又分笔锋、笔腹、笔根三个部分。这三个12

部分在书写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笔画中最细的部分和出尖儿的部分是笔锋写成的,笔画中等粗细的部分是用笔腹写出的,笔画最粗的部分是用笔根写出的。

(3)毛笔的选择

无论什么种类的毛笔,都要求质量要好,选料制作精良。衡量毛笔质量的标准是四个字,即:尖、齐、圆、健。“尖”指锋颖尖,笔锋收得拢。“齐”是指笔毫化开后,捏扁起来看锋颖齐整。齐说明选毫纯净,制作精良。“圆”指笔头圆锥体规整饱满。圆则笔毫能聚中,可八面出锋。“健”指笔锋劲健,富有弹性。

具有以上四种特质的笔就是好笔,所以“尖、齐、圆、健”被称为毛笔“四德”。

(4)毛笔的“四面八方”——如米字格中“米”字所指的八个方向。

笔毫为锥体,分“四面八方”——习字本或毛边纸中的米字格正好能反映它的“四面八方”。

(5)毛笔的使用与保养

新毛笔要用温水浸泡,让它慢慢化开。不可性急用蛮力捏开。每次用后必须洗干净,吸去一部分水分,将笔锋理齐顺,使锋颖聚拢中正,然后套上笔帽或者悬挂起来。毛笔保养得好,利于书写,延处长使用寿命。

2、执笔法

人们普遍采用的执笔方法是五字执笔法。五字执笔法也叫“拔镫法”。它的特点是五指齐力,既可紧执笔管,又舒适自然,便于书写。五字执笔法将执笔的方法及五个指头的职责作用概括为五个字,即:L、押、钩、格、抵。

L,即用大拇指指肚贴住笔管左侧,与食指相对用力。

押,食指中关节上突,指尖下倾,用指头的指肚处触管,与拇指相对用力。

钩,中指弯曲,与食指轻轻相并,指尖下倾,指肚触管,钩住笔管向掌心方向用力。

格,无名指爪肉交界处抵住笔管,用力与中指基本相对。

抵,小指自然弯曲,贴在无名指旁边,辅助无名指用力。

五字执笔法适合拿一般大小的毛笔写字。如果是用提笔、斗笔写擘窠大字,那么执笔方法又有所不同。执提笔、斗笔要将笔管靠在虎口或者食指根部骨节处,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散开在前后左右包抓住笔管。

3、书写方法

(1)用腕法——枕腕法、悬腕法、悬肘法

(2)发力法——运指法、运腕法、运肘法

(3)执笔——执笔高的字飘逸,适宜定行草或草书,但易浮滑;执笔低的字沉稳,适宜写篆、隶、行、楷,但易呆扳。

(4)身法——坐势、立势

4、墨色的分类

墨分五色——浓墨、淡墨、枯笔、涨墨、渴笔

小结: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低年级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板书设计

毛笔的种类——硬毫笔、软毫笔和兼毫笔

毛笔的构造——笔锋、笔腹、笔根

毛笔的选择——尖、齐、圆、健

执笔法——L、押、钩、格、抵。

书写方法——用腕法发力法执笔

小学书法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木字旁及带有木字旁的字的写法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灵活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巩固正确“双姿”和运笔方法,激发学生写字的热情。

教学难点:

木字旁的写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总第5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字?“双mu不是林”(相)

2、师今天带来了一些其他的字,同学们仔细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

出示(机、杨、板)

3、呀,他们的左边都有一个木字,我们把这个偏旁叫做木字旁。

二、新授

1、比较木和木字旁有什么不一样?

2、、木字旁怎么写才漂亮呢?

(1)木字旁有哪些笔画组成?(横、竖、撇、点)

(2)它们是怎样排列的?(左伸右缩竖画挺直撇要舒展点要收紧)

3、拼字游戏

你发现了什么?

三、念儿歌

左伸右缩往上斜中竖粗重要有力

左撇轻快要舒展上尖下圆往下掉

木字谦让有礼貌左右穿插要记牢

四、练习

指导书写

小学书法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硬笔书法的笔画及基本规范;

2、了解笔画的基本构成结构;

3、能够简单自如地用硬笔书写常见字;

4、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点:

1、掌握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

2、学习常见字的硬笔书法。

三、教学难点:

1、掌握常见字的硬笔书法;

2、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内容:

第一课:硬笔书法基础知识及基本笔画。

1、学习硬笔书法的历史和特点;

2、学习硬笔书法的基本笔画(横、竖、撇、捺)。

第二课:独体字书写。

1、介绍独体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单个独体字(如“人、山、日”等)。

第三课:组合字书写。

1、学习简单组合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简单组合字(如“上、下、左、右”等)。

第四课:常用词汇书写。

1、学习常见汉字的`构成;

2、练习常用词汇的书写(如“人、山、水、花”等)。

第五课:带点字书写。

1、学习带点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带点字(如“省、目、看”等)。

第六课:带横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横折的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带横折的字(如“心、忘、思”等)。

第七课:带竖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竖折的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带竖折的字(如“木、本、术”等)。

第八课:带撇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撇折的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带撇折的字(如“半、西、教”等)。

第九课:带捺折的字书写。

1、学习带捺折的字的构成;

2、练习书写带捺折的字(如“天、千、万”等)。

第十课:小学生常用词语书写。

1、练习书写小学生常用的词语;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手写能力。

第十一至十六课:综合训练。

1、练习各种笔画结合的字的书写;

2、提高学生的笔画结构感知能力。

第十七至十八课:成语、名言警句书写。

1、练习书写常见成语、名言警句;

2、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想道德意识。

第十九课:书法艺术鉴赏。

1、讲解书法艺术的基本概念;

2、通过欣赏书法作品,培养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第二十课:总结和展示。

1、展示学生作品;

2、 总结学习成果和收获。

五、教学方法:

1、教师讲授+学生模仿

2、观摩欣赏+学生感性认识

3、讲解演示+实操训练

六、教学手段:

1、录像或图片展示书法教学内容;

2、课件展示字形结构、基本笔画;

3、训练工具包(硬笔、毛笔、宣纸等)配备。

七、教学评估:

1、分级测试并记录学生练习笔画的收获;

2、根据学生练习作品,评估学生的书写水平和美感。

八、教学实施时间:

20周,每周1—2课时。

小学书法教案 篇4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提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提的写法,提的出锋。

教学准备:教学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时间讲述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课题:第十课:提的写法。出示提的写法挂图。 请学生观察提的特点: (一) 像一把刀的尖。 (二) 其在斜线上。 (三) 由粗到细。 提的写法:先左上,向下按,提笔转锋向上,边行边提(要稳),出锋。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十课作业,老师引导学生说出范字“江、抖”的笔顺及用图形分析这两个字。硬笔练习部分可提醒“三点水”的写法。以音乐伴学生练习,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师范,纠正错误。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号召学生课下多练习。

小学书法教案 篇5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 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 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 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 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小学书法教案 篇6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点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捺的写法、捺角捺尖的'写法。

教学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格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讲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

老师出示挂图。请学生看图,这一笔象什么,老师出示课题,第七课捺的写法

请同学观察“捺”的特点:

1、它象一把笤帚;

2、上细,下粗,出尖

3、在斜线上

捺的写法:先左上,转锋斜下行,边行边按,把笔毛铺开,到捺角处,慢提平出锋,(由于此笔划较难,老师讲述要准确,演示要稍慢,让同学看清楚)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七课作业,范字的要求可在黑板上出示:

1、园行;

2、笔顺;

3、在田格中的位置。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硬

笔字要求捺画出锋自然。老师巡视行间,给学生示范,纠正书写是的一些毛病。

五、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希望同学们课下多练习,老师要了解课下练习的实例,以多种办法表扬,促进同学们的进步。

小学书法教案 篇7

教学时间:

1课时(总第7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呼应

2激发兴趣

什么叫呼应呢?为什么要呼应?

二、新授

(一)什么叫呼应

1书写汉字时,要求笔画与笔画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写下一笔时,需和上一和有连续的运笔动作,这种方法叫呼应。

2出示带有呼应关系的字,让学生观察,体会什么叫呼应。

3根据例字讲解:

前一笔的.收笔和后一笔的起笔为一呼应。

除运笔的方向外,笔画的位置也是呼应的重要内容。

4让学生琢磨一下例字有哪些笔画呼应。

(二)怎样呼应

1出示例字“小”

2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小”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小“字的竖钩和左点是一呼应,左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3出示“心”字

4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心”是怎样呼应的?

全班交流:

“心”字的左点和卧钩是一呼应,卧钩和中点是一呼应,中点和右点又是一呼应。

(三)呼应关系明显的字

通过“九”和“源”体会笔画的呼应关系。

(四)笔画未能呼应的字

这些字哪些笔画没有呼应?可以怎样处理?

三、练习

写一写

练习书写心、源、九等字,体会笔画呼应的关系。

四、小结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第8课避让

小学书法教案 篇8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写字习惯。

教学重、难点:认识米字格和笔画名称。

教具准备:书写用具、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 检查书写用具摆放的位置、坐姿、站姿和执笔。

三、 讲授新课。老师:四四方方一座城,四条公路穿城中,两条最长,两条最短,看看四条公路组成一个什么字? 黑板上贴有一张方白纸,标出中心,用四张红纸条,请同学贴出。 老师出示挂图,同时板书:第二课:米字格(后半部分待讲到时再添上)。老师和同学一起给米字格起名:1.横竖中线;2.两条斜线;3.左上格、坐下格;4.右上格、右下格。 老师可采用抢答方式,让同学说出米字格的各部名称。老师出示“永”字挂图,同时补课题。和同学一起按顺序说出它的名称(横画和挑画应适当加辅助虚线,帮助同学认识,如图)。为了使同学的'思路清晰,先在图上表好数字: 1. 点2.横3.竖4.钩5.挑6.撇7.短撇8.捺 老师可采用指哪个笔画让同学说哪个笔画,由慢到快,待同学熟悉后可进行比赛。

四、 总结米字格和笔画名称,完成硬笔部分的作业,可提出要求:1.临得像;2.要有起笔和收笔;3.捺要写得自然。学生书写时伴以音乐。老师巡视行间,发现优点,纠正错误,以利总结。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号召同学课下练习写字。

小学书法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2、正确、规范地书写含有竖折、竖提笔画的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竖折、竖提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横撇、横钩的写法,激发学习兴趣

二、学习竖折、竖提的写法

1.师边讲解边示范:

竖折:竖尾连横,折处稍顿,竖正横平。

竖提:竖画直而正,竖尾先顿后提,提向右上。

2.学生练习书写笔画。

三、书写汉字

1.出示汉字:忙忘跟以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忙:竖心旁长而直,右点偏上,“亡”上横伸于竖心旁右点之上。

忘:字形上窄下宽,上下两部分对正靠紧。

跟:足字旁稍短,偏上,右边部分竖提的'竖画长而正、直。

以:字形略扁。左边较短,右边撇稍长微弯,伸向左下。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4.描一描,写一写

牙根

5.比一比,改一改

很出

四、总结

小组内评一评谁的字写得漂亮。

教学反思:

竖折和竖提比较容易区分,大部分同学掌握得好,而且这一课写的字不是左右结构就是上下结构的字,占格位置占得比较好。

小学书法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了解目字旁和酉字旁的造字规律,结构原则。

2.根据所学偏旁的变化规律,写好课本例字。

教学重点、难点:

同学们在写目字旁这个笔画时,能够做到目字旁内部的短横收笔处与横折的折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检查课前准备情况。

2.进入新课题。

二、讲授新知识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是:目字旁、酉字旁。并示范两个字。提示:“目”字做左偏旁时,形态窄长,“目”中的短横均匀分布。

2.教师示范书写“睁”,边写边讲解书写要领。

3.学生在方格本上用钢笔书写“睁、睡、瞪”三个字各四遍,体会结构特点。(放音乐)。

4.教师巡视辅导, 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讲评优秀作业,鼓励大家刻苦学习,课余时间应主动安排书写练习。

第二课时

一、自主学习酉字旁

1.学生读文中说明性文字,观察例字。

2.学生演示 由几名同学上台演示“配、酸”。

3.引入:全班同学开始写这几个字,四个小组进行比赛,看哪个组的代表写得最好。注意观察,随即在书本上描红出该字。

4.修正:由同桌上台再写一次同样的字。

5、比较:全班同学来看一看,比一比,两个同样的,哪个写得好,为什么?

二、学生评价

三、课堂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总结:

1.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2.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加练习。

第二课 小字头、春字头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并掌握小字头春字头的写法。

2.学会并掌握两种偏旁在结字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讨论,学生找出小字头的写法特点,小字头中的三个笔画在田字格中都有相应的具体位置。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授:

1.谈谈起名的原因(缓解情绪紧张)

2.做运腕操。(竖掌、执笔绕圈,画十字、画圆等顺、逆时针方向画)

二、新授:

观察“党”字。引出课题。

1.田字格出示“小字头”。

2.观察笔画特征、摆放位置。(两点:左边挑点,略低;右边撇点,略高)

3.师:字如其人,讲究对称、和谐,相互呼应;笔断意连,情如一家。

4.小字头书写要领:

短竖粗直在中间,

挑点撇点护两边。

左低右高相响应,

穿插避让兄弟情。

5.练习书写。

6.出示《写字姿势歌》。

写字之时身坐稳,

肩平背直头摆正。

胸离桌沿要一拳,

眼离桌面要一尺。

手握笔杆中下方,

两脚平放有精神。

7.生练习书写。师范写并点评。挑点撇点应响应,中间短竖位置较正,

8.比较含“小字头”的诸字特征:尚、党、裳,注意:两点间距离应由字形整体特征来决定

三、练习书写“赏”字。

1.先观察字形,整体呈三角形。

2.提笔书空,揣摩笔意。

3.学生练习,互评。原则:先优点,后缺点。

小学书法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和名家作品。

2.在交际过程中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著名书法家的一些情况。

教学难点:

感受书法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

课件(书法家及书法作品图片)

教学设计:

一、出示图片导入

1.出示图片

【课件2】一组古代书法家作品图。

2.教师谈话:书法是中国古典艺术的一朵奇葩,在世界各国文字书写中,没有任何其他文字的书写,像汉字的书写一样,最终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且源远流长,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

3.今天我们口语交际的主题就是:聊聊书法(板书)

二、认识书法名家

1.小组内同学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古代书法家以及他们的故事。

2.谁知道王羲之,能和大家说一说吗?

(王羲之,字逸少,汉族,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他的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广采众长,自成一家,影响深远。风格平和自然,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王羲之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王羲之路过山阴城的一座桥。有个老婆婆拎了一篮子六角形的竹扇在集上叫卖。那种竹扇很简陋,没有什么装饰,引不起过路人的兴趣,看样子卖不出去了,老婆婆十分着急。王羲之看到这情形,很同情那老婆婆,就上前跟她说:“你这竹扇上没画没字,当然卖不出去。我给你题上字,怎么样?” 老婆婆不认识王羲之,见他这样热心,也就把竹扇交给他写了。王羲之提起笔来,在每把扇面上龙飞凤舞地写了五个字,就还给老婆婆。老婆婆不识字,觉得他写得很潦草,很不高兴。王羲之安慰她说:“别急。你告诉买扇的人,说上面是王右军写的字”王羲之一离开,老婆婆就照他的话做了。集上的人一看真是王右军的书法,都抢着买。一箩竹扇马上就卖完了)。

3.谁还知道其他书法家,到讲台前来给大家说他一说。(板书:王羲之 柳公权)

三、欣赏书法作品

1.出示古代名家书法作品。

【课件3、4】欧阳修、柳公权、颜真卿、赵孟頫的作品。

学生欣赏,说一说自己欣赏后的体会。

四、交流学习感受

1.你学习过书法吗?把你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同学们交流一下。

2.指名书法好的同学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示例1.学书法,如果真的投入当中的话,你可以感受很多的乐趣。我们起初接触到的是篆书,然后过渡到隶书,接下来是楷书,每种书法字体都有它的特点。我觉得篆书的笔画是非常优美的,隶书是比较柔和的,而楷书是挺拔有力,有气势的。而且我个人比较偏爱楷书,特别是颜真卿的楷书,因为我能感受到它的神,所以每次我写的时候,都能胸有成竹的写好每个笔画的形,写的时候注意起笔、顿笔、提笔和收笔,但只要心中有它的形就比较容易掌握了。

示例2.我觉得学好书法,也得有一定的审美要求,写出来的作品要有美感。要在追求美的风格中不断超越自我。在书法学习和创作中,追求美的风格,看一幅书法作品美不美,既要看每个字的形体结构,也要看整幅作品中是否有变化,结体、点划不雷同,肥瘦适当,肥而能秀,瘦而能腴,风姿潇洒,达情尽性,神采飞扬。由于每个人爱好和审美观的不同,必然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要求和追求。由此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风格,从某种意义上讲,形成了个人的艺术风格,不断地超越别人、超越自我,才能从容地走进这一人类书法艺术的殿堂。)

(板书:感受乐趣 超越自我)

五、畅谈学书益处

1.学生小组内自由发言,谈一谈自己感受到的学习书法的好处。

2.教师总结:

(1)培养耐力和自信心

(2)开发智力,培养协调性

(3)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4)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六、总结交际要领

1.学生讨论,本次交际活动要注意什么?

2.教师总结,出示:【课件5】

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点说明。

对感兴趣的话题深入交谈。

3.课后搜集一些名家书法作品图片带到学校,和同学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聊聊书法

王羲之 柳公权

感受乐趣 超越自我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的目的有二:一是学生在交际过程中,学习有条理地表达,如可以分几点来说明,也可以清楚地分开层次来说明;对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可深入交谈,让别人听懂自己了解的内容。二是聊一聊关于书法的话题,在交流中了解我国古代的一些著名书法家以及他们的一些传说或故事;欣赏一些书法作品,从感官上感受书法作品的美;谈一谈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和学习书法的好处。

在教学中,我感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是对书法知识了解的不太多。整节课当中,对书法知识的指导过多,对交际的指导少了一些。

小学书法教案 篇12

第一课

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教学目的:

1、掌握铅笔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2、能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做到书写时精神集中。

4、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在习字过程中渗透审美教育。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学生欣赏几幅硬笔书法作品,激发学习书法的兴趣。

2、说说自己的感受。

3、师:一笔好字看了以后,令人赏心悦目。但是要写好字必须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今天我们学习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4、板书课题,第一课,铅笔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二、写字姿势

1、出示正确的写字姿势图。

请学生说说图中的学生是怎样坐的?

总结:正确的写字姿势要求: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全班学生练习正确的坐姿,师巡视纠正不良坐姿。

三、执笔方法

1、老师讲解执笔方法

2、老师示范,学生学习执笔,同桌互相检查是否正确。

四、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学生练习写“三、九、中、元”

老师巡视,重点指导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五、课间活动

手指操,活动手腕,促进手指和谐操作。

六、学生用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练习写字。

七、小结

同学们,学了这课,我们懂得了书写时只有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正确,才能做到正确、整洁,有速度,希望同学们多写多练,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二课

横和竖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横和竖这两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两种基本笔画的字“十”、“三”、“工”等,注意生字中横、竖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请了两位嘉宾,看哪位同学能认出他们?

2、师范写:—、

3、学生评议,起笔、收笔的轻重。

4、思考:横、竖的书写有什么特点。

5、揭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

(一)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横的行笔方向稍向上行。

3、全班练习写三个“—”

(二)指导书写长横、短横。

注意:长横起笔、收笔较重。

短横起笔较轻 。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长横、短横各写三个。

三、指导书写带有横的字。

1、指名读:一、二、三。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四、指导书写“一”。

1、师范写,生观察结构,琢磨如何写重笔。

2、指名写,评议指出临帖要领,竖的行笔方向稍向下。

3、全班练习写三个“一”

(二)指导书写垂露竖、悬针竖。

注意:垂露竖起笔、收笔较重。悬针竖起笔较重、收笔较轻。

1、指名板演:评议

2、全班练习垂露竖、悬针竖各写三个。

五、指导书写带有竖的字。

1、指名读:十、土、士、干、上、王、工、止、正。

2、引导观察占格。

3、生仿例写字,同桌评议。

六、行款练习.学生抄写第十八页的一段话。

七、小结

第三课 撇的写法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撇这种基本笔画的书写方法,包括起笔、行笔、收笔。

2、写好带有这种基本笔画的字“千”、“开”、“左”等,注意生字中撇的写法。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先读帖,再临帖,后评品。

4、继续培养良好的握笔姿势, ,坐姿。

教学准备:

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两个笔画朋友,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个。

2、出示“”,同学认读。

3、师范写“”,请同学评议。

4、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指导书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

1、老师指导学生观察斜撇、平撇、竖撇、弧撇的不同。

注意:行笔方法不同。

2、指名在田字格中写斜撇、平撇、竖撇、弧撇,指导学生结合习字要点进行评议。

3、全班练写,老师巡视辅导。

三、指导书写带有撇的字

1、指导名读“千、午、牛、开、升、生、左、天、”。

2、引导观察“千、开、左、天”四个字中撇的写法。

3、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一个,与例字比较,同桌评议。

4、总结:行笔方法不同,形成各种撇。

5、全体学生练习写这些字

四、练习行款

抄写一段话。

五、小结

小学书法教案 篇13

教学目的:

激发学生对写字的兴趣;初步学会竖的写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竖的写法,笔画中的提按。

教具准备:

书写用具、挂图、米字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

二、用几分钟讲一个书法家刻苦学习的小故事。

三、讲授新课。老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图,说出这节课老师要讲什么,出示课题:第四课竖的写法。请学生观察垂露竖的特点:1.像一根骨头(学生说出别的也可);2.在竖中线上;3.两头粗,中间细。垂露竖的写法:先左上,转笔坐下按,转笔下行(边行边提,边行边按,变化细微)顿笔,捉笔左上回锋。(演示时的全过程让学生看得真切。)悬针竖的`写法:让学生总结出悬针竖的写法。

四、巩固练习:完成第四课作业,要求学生一描到底,不要像画画那样一点一点的添墨。老师行间巡视,纠正坐姿、执笔姿势及描红时出现的错误。硬笔书写仍强调提按。

五、 总结:展示作业,给予表扬,指出全班性的问题。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