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1
这是那不勒斯第二部。在这一部中,埃莱娜、莉拉和她们的朋友们走过了青春的迷茫和动乱,从不成熟走向成熟,从依赖走向独立,这里的成熟和独立不单单是经济上,更是思想上的。
这一部中,莉拉成为了富太太,逃离了父兄的暴力,但却不得不面对丈夫时不时的暴打和各种尖锐的争吵;莉拉虽然从很小很有主见,虽然她的物质生活变好了,但思想上的空虚却让她更加恐慌,面对自己的人生更加迷茫,“我是谁?我到底应该何去何从?”最终,她不得不亲手毁掉自己的生活,开启一段更加艰辛、独立,却让她更加踏实的生活。
埃莱娜接受了那么多年教育,依旧没能获得,她缺少从心底生出的自信。所以她虽然逃离了底层生活,却没能逃离底层的思维方式。她心底还住着那不勒斯城郊的那个贫民女孩。
埃莱娜不停地学习,努力地学习,最终上了大学。她以为自己彻底远离那不勒斯,通过婚姻进入上层社会。但缺少自信的她虽然逃离了底层生活,却始终没能逃离底层的思维方式。虽然她上了很多年学,却依旧没有思想,没有见识,也谈不上拥有独立人格。
当女人无法从自身获得力量,她们就无法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除了知识和财富,对于女性更重要的是独立的思想,这才能真正让女性获得自由,能让她们摆脱依附和从属的地位,能让她们拥有说走就走的自由,最后,能让她们主宰自己的人生。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2
莉拉嫁给斯特凡诺,从此以后变成了卡拉奇夫人,从婚礼开始,从蜜月开始,从去肉食店上班开始,从去度假开始,斯特凡诺已经变得模糊,变形了。莉拉悲惨的婚姻生活离不开咒骂、毒打、背叛、肆意妄为,忍受痛苦,她仍旧像小时候那个坏女孩,用自己的方式让丈夫、哥哥、母亲让所有人充满怒气,用自己独特的力量来跟一切不满意作斗争。
中途遇到了尼诺,和尼诺你侬我侬生活了不到一个月,他便离她而去,再也没出现。志趣相投,惺惺相惜,势均力敌,所以他们之间是爱情了吗?可是逃离和厌倦也是爱情的附属品吗?他离开了,她依旧前行着。最终婚姻破裂,跟儿子和恩佐又开始了贫苦艰难的生活。
爱莱娜呢,她以为自己错失了爱情,依旧拼命的学习,看书,思考,进步,不甘于人后,想逃脱有莉拉的生活,想逃脱有尼诺的生活。但她的星星点点的思想和取得的一些成就,除了莉拉好像无人可分享。在看到小学莉拉的书的时候,她几乎觉得自己那本书中所有的思想和力量都发源于那里,又去找她的朋友,看着她的油腻腻的工作环境,看着她那对生活存有的希望和充满活力的思想。我想爱莱娜更确信了,不管莉拉在哪里,她都会一直光芒闪闪。从才智到外貌,从外貌到力量。
爱莱娜笔下的莉拉太完整了,太生动了,她就像生活里的所有人,又好像那个最独一无二的人。
如果你只是追求财富,那么你可以努力工作或创新去得到财富。如果你只追求学识,那么你可以去探索研究,获得荣誉。如果你什么都不要的话,也可以庸庸碌碌过一生。但莉娜追求过财富,也追求过学识,也几乎像生活妥协过,当然,莱农也是。但她们得到后又似乎觉得不是想要的样子。匆匆忙忙生活着,朦朦胧胧梦想着,总觉得当下需要的是最重要的。有点累了,不是吗?很多人生总是会叫人觉得很累。也许当下拥有的才是最重要的呢?
确实是大胆深入和全面的在描写两个女人的友谊,一起成长,互相汲取的故事。到了后半生,两个人的生活际遇又出现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如果真的存在这么一个人,那生活里一定是痛苦和快乐永远缠绕着了!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3
埃莱娜,一个来自贫困家庭天赋不高但是关键时候总是可以做到极度自律、努力的人,在几次面临升学考试,决定命运走向的时候她能让自己从与莉拉的混沌世界中抽离出来,所以她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好的未来。
但她始终不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好的人生,她内心深处佩服莉拉勇于斗争的个性,很多个时候她甚至觉得莉拉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面对斯特洛凡对她的变态行为的抗争与忍受,还是放纵自己、背叛丈夫的跟尼诺在一起享受激情与爱。埃莱娜觉得莉拉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而自己只是一个为了与莉拉一样有着丰富生活经历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和不爱的人安东尼奥谈恋爱;在海滩上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一个让自己觉得恶心的老男人;她做的太多错误的决定和行为都是源于内心与莉拉的对比。她从小就在莉拉的世界迷失自己,这是可悲的。
一方面她为自己考上大学,离开那不勒斯那个封闭的城区走进比萨而感到新生,另一方面她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又回想起了莉拉,觉得那个城区里莉拉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一个人该真正体验的人生。
她成长的过程在别人的影子里被反复推敲、揉碎又重新拼凑。这一切都源于她始终不知道该如何做自己。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4
《新名字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讲述两个女孩16—19岁的故事,一个嫁人成为人妇之后遭遇爱情,另一个坚持学业同时憧憬爱情。即使你没有看过讲述她们出身以及童年的第一部,也可以单独看这部。《新名字的故事》估计取意莉拉的婚后名字以及埃莱娜成为作家的新笔名,秉承第一部细致心理活动的刻画,这种碎碎念对于女性读者来说可能保持着实在感引起共鸣。饱满的心理活动令人物形象细腻生动,几乎让人忽视了人物之间的对白,故事节凑感同样保持着顺畅,这种碎碎念很容易让人感觉流水账从哪一页翻读都可以看得下去,每一章节都是如同日记一般,对女性心理的把握入木三分。
学生时代,老师让我写日记,总觉得是件很难的事,不会描述。待到认识了很多的词汇,已经忘记了发生的事情。所以,那不勒斯四部曲写下的不仅仅局限于一城两人,而是众多女性白驹过隙的时光,某个羡慕嫉妒恨、酸甜苦辣的百味生活片段,或者让人想起很多曾经遗忘的小伙伴的影子。换句话来说,那不勒斯四部曲是一个成长故事,一个青春的故事,两个普通(鉴于我没有看到后面两本,不知道她们会不会干出什么大事)女子的故事,一个通过学业以及个人圆滑处事摆脱出身摆脱贫困的故事,一个刚烈女子摆脱家庭宿命活出自我的故事,两个女人精神上相互竞争相互扶住的友谊的故事。也许有人会觉得私人小说的意味浓厚,然而绝大多数的人生都是平淡生活。
《新名字的故事》讲述莉拉的婚后生活,老公与老婆相互出轨的故事,爱情与婚姻到底有多少的重合度才能叫幸福,如果不幸福那么是不是成为放纵自我率真而活的理由?人生漫长,谁都希望无悔,然而不可避免的犯错,而犯错之后呢依然坚强的活着。即使人类可以登月,然而依然无法探究别人内心的宇宙。爱我的人却不是我爱的人,我爱的人却伤害我最深……很多爱情故事似乎都是这个道理。埃莱娜看着莉拉的出轨,我觉得她的第一次多少带着竞争的意识,下意识地要去尝试即使她对对方无感,只有不反感就可以,这对于大男子贞洁观而言无疑是相当大的冲击。普遍男子婚恋观点主导的现代文学,出轨成了吹嘘的添头,如果书写者是女性呢,就如同金莲写出轨日记……我们对爱情了解多少?对男子是风流倜傥年少轻狂,对女子呢,何来水性杨花?
莉娜很聪明,她可以做到讨大家喜欢,可是她心里不高兴。即使父亲曾经把她扔出窗外,即使面对丈夫的暴力,依然如故,她似乎没法逃离自己的宿命,她憧憬着侃侃而谈的文化沙龙,她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埃莱娜身上,刺激她好好学习。她骄傲,对于埃莱娜的出书,把自己的童年记事本扔进火中……我们看到匕首一样的人被爱情、生活挫伤挫钝,沦为大众。毫不妥协的她可以预见紧张的人际关系与生活困境,她依然愿意选择她喜欢的方式去活着,莉拉内心这种疼痛感通过埃莱娜的视角展现在我们眼前。
当然,小说里其他人的形象显得克制,然而男人的面子、男人的歇斯底里心理还是在这本女性主义小说中狠狠的展露无遗。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5
断断续续把整本电子书看完,讲述俩个女生青春的友谊感情和不同的人生路程,期间有爱,嫉妒,挣扎,背叛……女生间细腻情感描写特别真实,感同身受。俩个女生在那不勒斯城并不富裕的家庭长大,因为不同成长的环境,不同人生的选择而走了截然不同路。我想表达的是每个人的言行,散发的能量都会影响到身边的人,无论是积极的或是消极,如果莉拉的父母能够支持她学习,或许她并不需要这么快嫁人,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如果莱农的老师没有帮助她,提供比萨学校的资料,或许她也不能上大学,接受良好的教育,所以,请珍惜你身边的人,好好对待的自己的生活,尽可能多的给予别人帮助,给予别人正能量,或许有一天你所给予的会以另一种方式回来。
《新名字的故事》的读后感 篇6
许多天之前,有个妹子在这里推荐我去读一本叫做《新名字的故事》的书,她说这个故事的主角和我一样,自卑而敏感。
其实我待读的书单已经很长,经常有朋友会给我推荐“一定要读读看的”好书。可是在读完上一本书之后,我直接让《新名字的故事》插队了,因为我很好奇“和我很像”的故事主角是怎样的,我也很想以旁观者的身份去看看那些自卑且敏感的人的故事。
在微信读书里找到这个小说的时候,我有点困惑,因为我发现这不是一部独立的小说,它是一个三部曲系列中的第二部。我从来没见过有人推荐读物会从系列中推荐缺头少尾的中间一本的。勉强开始阅读之后更是觉得有点搞不懂为什么自己要看这样的一个故事,里面有莱农和莉拉两个女主角,但她们的生活背景处事习惯都和我太不一样了,我看不出来哪一个是像我的主人公。
幸运的是我没有当时就放弃,而是带着疑惑把这个故事看了下去。随着故事的展开,人物心理描写的增多,莱农这个角色形象慢慢清晰丰满起来。我很意外地发现她真的很像我,虽然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家庭出身和童年际遇,我们的生活轨迹毫无共同点,但我和莱农在思考方式上很惊人地相像。
这让我在看小说的后半部分的时候经常觉得寒毛竖立,我感觉莱农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不为人知的情绪,都是我在她的境遇里会做出的同样反应。我身边没有一个特定的莉拉,但事实上我的每个朋友对我来说都是莉拉。就像莱农对莉拉的感情一样,我爱她们却又想超越她们,我在意她们却又苛责她们,无论她们是过得比我好还是远远不如我,我对着她们永远有一种不为人知的自卑感。社会和人际关系对我来说是很大很大的一个难题,因为我无法相信自己,我知道自己太过于渺小,所以对于别人,我无法去分辨他们的批评是出于好意还是恶意,我也无法分辨别人的赞扬是出于对我的喜爱或者是图谋。我一直知道自己的内心有某个部分像是沼泽地一样泥泞且混乱,但阅读这本书给了我机会稍微清醒一点地去了解这些混乱的源头和表现,也给了我机会从旁观察摆脱这片沼泽的可能性。
对于真正有所感触的书,我很少能写出好的读后感,因为感触太多太深,反而无从说起。对于这本书,也是一样。我不能说这是非常值得推荐大家都去阅读的小说,但这个故事的的确确是触动了我心底最深处的一些东西。我很懒,没有去翻找究竟是哪个妹纸给我推荐的了,总之,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