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9-29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1

我读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蜜蜂认为自己做得很多,可得到的蜂蜜却很少,它觉得大家对它不公平,忘记了它的功劳。但别的蜜蜂认为,大家都是公平的。那只蜜蜂决定一走了之,看看别的蜜蜂还能做什么。

我觉得可笑,这只蜜蜂似乎太狂妄,太注重自己的功劳,觉得自己走了,别的蜜蜂救活不成。故事没有留下结局,或许,他走了之后,蜜蜂们还能正常的生活,并且过得更好,他们可以减少一只蜜蜂的伙食,自己得到更多的蜂蜜,也不用在天天听那只蜜蜂的抱怨。

可是,这样,在我们看来可笑的错误,却常常会在我们的身上发生。这种错误来自心灵深处,一种狂妄自大,一种斤斤计较,更是一种虚荣。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一个下午,我路过一家酒店,听见里面传来了一阵吵闹声,三五成群的人围在一起,与一个小伙子争吵起来。我怀着好奇心走上前,想看看他们争吵什么,只听那青年大叫:“你这个奸商,我一天到晚做了那么多事,你却只给我和他们一样多的工资,这是什么道理?”一个穿着西服,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你的活和别人是一样多的,就叫你端个盘子,就要加工资?我给你在这里工作,已经是你的荣幸了。”一边一个穿着白色厨师服的小伙计探过头来说:“是呀,不就是整理桌子,洗洗盘子,谁也没有比你少干呀!”大家七嘴八舌,乱作一团,有的还大打出手,幸亏有好心人劝架,才平息了这场“战争”。

理一理头绪,事情的起因就是因为那个青年觉得自己做得比别人多,希望老板多给工资,而老板觉得大家都是公平的,没有必要加薪,所以引起了纠纷,显然,青年的做法不合情理,没有任何人可以证明他做得比别人多,而且对于别人也不公平。连大人都犯这样的错误,何况小孩呢?

我想,每个人都有虚荣心,关键就是看你能否控制它,不让它膨胀,一旦膨胀,它就会想潮水一般,淹没你善良的心灵。虚荣是一个致命的东西,一只蜜蜂,因为虚荣离开了往日要好的同伴,那位青年,因为虚荣,可能会失去原有的工作,那么,生活中的你,是怎样看待这样的事呢?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2

在《一只离群的蜜蜂》一文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只自以为能干的蜜蜂和其它蜜蜂产生了意见。这只小蜜蜂说:"我在这里干的活不算少,但为什么吃的分的最少,这算个怎么回事?你们应该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其它蜜蜂异口同声地说:"你可能没有看到其它蜜蜂的工作,你看到那只蜜蜂吗?她比我们任何一个的工作量还多,但当分食物时,它总是把自己的食物给比自己年纪小的吃,而自己则吃的很少。"最后,这只蜜蜂一气之下离开了这群蜜蜂。

通过这篇文章,我觉得这只蜜蜂太骄傲了,它只看见了自己劳动的成果,却没看到其它蜜蜂劳动的成果。

我记得有一次:我刚打完篮球回来,很累,不想动。我就对妈妈说:"妈妈我想吃西瓜,你帮我切好。"然后妈妈说:"自己不劳动,哪来的甜头吃啊!"听了这句话,我不禁脸红了。于是,为了吃到西瓜,我就自己去切西瓜了。最后,吃到了甜甜的大西瓜。

蜜蜂和人是一样的。生活中总有那么些人抱怨:自己劳动的多,可得到的酬劳还少。那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比自己努力千倍、百倍的人。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的社会,所以我们不应该盲目自大。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3

这篇文章讲了一只蜜蜂特别的自以为是。因觉得自己做的工作很多,努力的劳动比别的蜜蜂多,可是吃的蜜太少,它就抱怨大家对他不公平,忘记了他的功劳。于是,它非常得气愤,就离开了这个地方,说:“好,我离开,看你们做得出啥。”

读了这篇文章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不光是你一个人出的力度多,其他蜜蜂也跟你一样呀!一样得疲劳,一样得负责任,一样得努力。你分到的蜜很少,可其他蜜蜂分到的蜜也跟你差不多,多到哪里去。就算是你走了,离开了这个地方。但我相信,少了你一个,其他蜜蜂也可以的,很努力得工作,采到的蜜也不少的。你太自以为是了。我觉得另一只蜜蜂质问你的时候也不对,它应该用语言好好说话,去安慰你,让你留下来继续工作。

在生活中,我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次周末,我和妹妹在帮妈妈打扫卫生,妈妈就给我俩分配了任务。她说:“乐乐、瑶瑶,你们一起打扫我的房间,打扫完我就给你们做水果沙拉吃。”我们开始收拾打扫了,大约过了二十多分钟,终于打扫完了。我和妹妹两个人都累得精疲力尽了。过了一会,妈妈过来检查了,手上就拿着一碟水果沙拉过来。东看看,西看看,看完后说:“你们真是太棒了,以后要多多努力,天天帮妈妈做家务。快吃吧!我看了一下我的和妹妹的,发现妹妹的比我多,我就气愤地对妈妈说:“为什么妹妹的比我的多?明明就是我做的事情最多诶。”我打抱不平。妈妈说:“你看看你妹妹劳动了没有?毕竟她比你小。于是,我就愤怒地走出了家门,到小姨家去了。心里觉得自己特别的委屈。

不仅是这件事,还有好多好多像我和那只离群的蜜蜂发生的事情。我们太自以为是了,觉得自己比其他人付出的多。今后,我一定会改掉这个毛病的。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4

读完《一只离群的蜜蜂》的短短几行文字,眼前又浮现起那只愤愤离群的小蜜蜂形象。它让我明白了许多,就像一颗融化在嘴里的糖,先是淡淡的,我明白了不能像这只蜜蜂那样自以为是;甜味渐渐弥漫,我明白了要学会和别人合作,团结一致;甜味愈发醇厚,我猛然想到了自己——以前自己不就是那只小蜜蜂吗?

时光飞逝,虽然那件事已经成为回忆,但仍让我记忆犹新。四年级时,我有几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一起玩时,好的就像亲姐妹,可不知不觉中我却变得如那只小蜜蜂一样。仅仅是因为一次游戏,因为我的自以为是,我失去了让人羡慕的友情。清晰地记得我们玩的是跳绳比赛,我们分为两组进行两分钟连环跳,哪组跳得多哪组就赢。比赛开始!我在的一组一路过关斩将,一个接着一个如流水通畅的小溪,那绳儿甩的飞快,只见我们如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蝶儿穿梭在绳子的中间,闪烁的白光伴着有节奏的脚步,我们组赢了!可这是,我们却为功劳争了起来。她们都说自己出的力多,我不服气便大声喊道:“我出的力才是最大的!”但别人纷纷指责我:“你功劳大,我们没功劳?”这句话可让我生了气,我一时没了理智:“我不好,你们从不让让我!那我们绝交,我就不信离开你们我还做不成事了!”说完,我就气冲冲的走了。可一晚过后,我便后悔了。我想和她们和好了,可我一走进她们,她们就远远的走开了,再也不理我了。我后悔了心里的苦水不断涌出来,这一切都是因为我。

我失去了朋友也明白了得更深:人生之路漫长,总会与别人合作,只靠自己总会有做不成的事。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许多人团结在一起,那力量便是无穷的。一滴水的力量是微弱的,可它汇聚成长江便可推动新的时代;一个音符的声音是单调的,可它汇聚成一片乐章便可奏出动听的乐曲;一棵树的力量是微弱的,可它汇聚成一片树林便会造福人类!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5

一只蜜蜂,认为自己干得多,但吃的蜜少,于是不满地便离开了大伙。

这是它离家出走的第一天,它飞得来天南海北都分不清了,肚子得得咕咕叫。它飞到一处花开正艳的油菜花上收集花粉,可正准备飞时,却想起自己不会酿造蜂蜜啊!这有何难?我可以去学。于是它准备悄悄地去别人的蜂房偷窥别人酿蜜。没想到门口有“重兵把守”,于是灵机一动,想浑水摸鱼进去。它来到门口前,对门卫说:“各位大哥,我是请来的工蜂,请让我进去。”然后门卫却不领情,必须要有人来接它才可以进去。门卫硬生生地将它拒之门外。它想:“浑水摸鱼不行,就来一个声东击西。”它去找了一些反光的东西,放在蜂窝的上方,引起火灾,门卫一查看,他趁机冲了进去。不出所料,它顺利进到了蜂窝里。但这里跟它原来住的地方的布局完全不同,它在这里绕得团团转。这一转,直接转到了蜂后的房间,工蜂们认为是刺客上门了,直接向他冲过去,想将他活捉。它用尽了所有的逃生本领,也无法脱身。保卫蜂巢的士兵们前后围堵,让他插翅难逃,前有伏兵,后有追兵,它也无路可逃,便假装用力撞墙寻死,让别人以为他真的死了。士兵们抬着“死去”的小蜜蜂向门外空地上一扔,它赛神仙似的飞了起来,才得以逃命。

连续几天的奔忙,风餐露宿,忍饥挨饿,他变得无精打采。突然,天降蜂蜜,它垂涎三尺,一下子就吃光了。它十分纳闷,是谁掉的蜂蜜啊?他四下环顾了一番,没有发现。它一路走都还一路纳闷着,根本没顾前方有危险。突然,它感觉到了什么东西来粘住了它,它越挣扎拉得越紧,原来,它掉进了一张蜘蛛的陷阱。果然,一只可怕的蜘蛛从网的另一边出现了。它绝望了,闭上眼睛,准备死亡的来临。但是,它听到的却是蜘蛛的惨叫声,原来大家一直在寻找他,有一只蜜蜂找到了便跟踪,边飞边告知亲人们来劝导他回去,没想到他会遇到麻烦,大伙儿正好救了他。大家打败了蜘蛛,小蜜蜂终于获救了。

这时,蜜蜂才明白:家是最温暖的。众人拾柴火焰高,只有团结,才营造更幸福的生活,光靠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

一只离群的蜜蜂读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名字叫作《一只离群的蜜蜂》。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一只自以为能干的蜜蜂与蜂群闹了意见,它抱怨大家对它不公平,就去创造自己的天下。可过了几天,它无力地回到蜂群,发现没有它的几天,工作照样进行得很好,便深有感触地说:“无论怎样,‘我’总是不如‘我们’的!”

这个故事充分说明了集体力量的重要性。动物的世界尚且如此,人类社会当然也是一样。

去年的暑假期间,省城合肥举行了一场省级大赛——“琼花杯”古筝大赛。我与我的许多好朋友在古筝老师刘老师的支持下报了重奏。那段时间的练习实在是太紧张了,大家常常是头天晚上在活动中心排练到十点多,第二天上午继续去和同伴们排练一上午……就这样,一天一天过去了,不知弹断了多少根弦,不知讨论了多少遍,也不知翻破了多少琴谱,一曲优美动听的《绿岛小夜曲》在我与同伴们的共同努力下,弹奏十分美妙悦耳了。在比赛时,我们八个人齐心协力的演奏,最后获得了“琼花杯”古筝大赛一等奖!

可在这次比赛中,因一位同学不满队员们的安排,硬是让刘老师把她转到独奏去。可结果却如那只离群的蜜蜂遇到的一样,我们重奏的队伍并没有受她的影响,还是取得了好成绩,而她却……看到她失落的目光,我想,如果她参加了重奏,与大家融为一体,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一份力量,也就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所以说,集体的力量总是强于个人的力量。我们要牢记:“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话告诉我们,融入集体事业,发挥自己的力量,就能收获到许多东西,明白很多道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