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1
这个星期,钱老师给我们发了一本书,叫做《亲爱的汉修先生》。
这里面讲了鲍雷伊二年级时读了一本名叫做《亲爱的汉修先生》,他很喜欢里面的作者汉修先生。并且经常写信给他。到了六年级,因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他跟汉修先生联系得更加密切了。
这本书里的人物鲍雷伊我非常喜欢。因为他通过和汉修先生书信来往,不但学会了如何面对生活,而且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
这本书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事就是雷伊在午餐盒里放了一个警报器。他能自己发明东西,这让我觉得他很聪明。
读完这本书之后,我感受到鲍雷伊从写信中慢慢地从一个小学生变成了一个小作家。
这个星期里老师让大家读一本小说,它就是美国著名作家贝芙莉,克莱瑞写的《亲爱的汉修先生》。
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书,他很喜欢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于是他用信和他密切联系。到了六年级为老师布置的作业,他与汉修先生联系更加密切了。在信中雷伊告诉汉修先生父母离异的实情,转到另一所学校后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信的交往,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对困难,懂得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了一手好文笔,其中一篇《卡车上的一天》使他获得了小作家的荣誉,同时也坚定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决心。
星期一早上,钱老师到图书馆借《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让我们看完写读后感。
看了几次后,我发现这本书全是鲍雷伊给汉修先生写信和他自己的作文。
在信中,雷伊说出了他父母离异的实情、自己转学后的不适应以及他内心的孤独。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我最喜欢鲍雷伊虽然他很可怜,因为他爸爸妈妈离婚了,他和妈妈住在一个破破烂烂的房子里,非常贫穷。但他非常聪明,因为他的午餐被偷,就发明了午餐警报器,如果有人吃掉他的午餐,午餐警报器就会响起来。他还有恒心,一直和汉修先生通信。他天天写作文,从起初他并不喜欢写作到后来觉得写信其实并不讨厌,而且怀念那些写信的时光,再到后来喜欢上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能够获得荣誉入围奖。
相较雷伊的生活经力,我觉得自己的生活实在太幸福了,我一定要好好珍惜自己的生活,好好学习,向雷伊那样喜欢写作,认真写作。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2
第一次准备读获得国际大奖的书,我心里未免有些激动。在一天天的盼望下,我终于等到了这本书寄到我们学校。刚拿到这本书,我看了看封面,作者是贝芙莉·克莱瑞,还有一句话:“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作文书”,看到注语我便爱不释手的读了起来。晚上做完作业后,我又坐在床上看了起来,一看就是几个小时,到了晚上九点半,我看完了。觉得这本书除了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几乎没有留下什么特别的印象。
还什么“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作文书”。真是吹牛吹破天了!一个星期后,我又不知怎么回事,有一股强烈的冲动让我翻开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次,我细细地读了一遍,感觉有点不一样了,我又读了一遍,这回感觉又不一样了。我把感受写在了纸上,然后又去书中寻找、发现,这次一个小男孩的心灵烦恼全都展现在我的眼前,鲍雷伊通过给汉修先生写信,加强了写作技巧;同时,我还得出了人物的形象、心灵以及他们的个人家庭状况。第一个人物,鲍雷伊给我印象很深刻。鲍雷伊——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学生。他父母离异,他试图在写作方面有一些“成就”。他写信给一个写了一本他很喜欢的书的作家——汉修先生。
从此开始,他按照汉修先生的建议:每天写日记,他从汉修先生提出的十个问题中真正的领悟到写作文的技巧。他的作文从以前的一句话还有错别字进步到写了七页多的日记,同时还有一篇荣获荣誉入围奖的作文;一个孩子用日记表达心情,把一天的快乐、烦恼都记录下来。仔细想想:这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第二个人物,作家汉修先生,他在鲍雷伊很大的进步中是功不可没的。
汉修先生给予鲍雷伊写作方面的提示有两点:
一、十个问题:“1、你是谁?2、你长什么样子?3、你的家庭怎么样?4、你住在哪儿?5、你有宠物吗?6、你喜欢上学吗?7、谁是你的朋友?8、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9、你有什么烦恼?10、你有什么愿望?”这十个问题可以使鲍雷伊轻松表达,并含有写人、写景等技巧可以让他自己领悟,烦恼比快乐更容易记住。
二、让鲍雷伊有写日记的习惯。写日记时,鲍雷伊不知道日记怎么写,汉修先生让他假装写信给某人,先尝试着用一个比较熟悉的开头,如:“亲爱的‘假’汉修先生”,逐步地提高写作能力。此外书里面还有许多与鲍雷伊生活息息相关的人,他们对鲍雷伊也有深刻的影响。
这是一本好书,我觉得“一本《亲爱的汉修先生》胜过所有作文书”不是吹牛的,这一本书和汉修先生的方法是一样的,让我们自己在写作的路途中自己领悟,自己消灭拦路虎,我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3
还记得二年级时,我第一次在我家书柜里发现《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当时我只是觉得这个书名挺有趣的,就翻开看了起来。刚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里面的故事一点意思都没有,就是写信、写日记,写信、写日记……而且这些信和日记写的都是平平常常的事情,就像一杯白开水。可这次当我再看这本书时,我却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原来我觉得平淡无味的语言,现在读着觉得特别真实,鲍雷伊的喜怒哀乐都展现在我的眼前。书中“午餐袋之谜”让我觉得有趣;鲍雷伊父母离婚后,他爸爸来看他的场景让我感动;书信中鲍雷伊每一次署名的变化,又让我觉得特别有意思。
在这本书里,我很佩服汉修先生,他让鲍雷伊通过写信的方式,爱上了写作。我更加佩服鲍雷伊,虽然他开始也不太情愿写日记,但还是坚持下来了,一直坚持以假装自己在和“假”汉修先生写信的方式写日记。
鲍雷伊不但在写日记这件事上坚持不懈,在“午餐袋之谜”中也让我看到他的坚持。他的午餐袋里总有些好吃的东西,可常会被别人偷走。这让鲍雷伊很气愤,他想了很多办法:如上学途中就把午餐吃掉,但是到了下午就很饿了;在午餐袋上写个假名,不久也被识破了;更夸张的是他用大捆胶带把午餐袋封起来,最后差点连自己都没吃上饭……虽然这些办法都没有成功,但他没有放弃,继续想办法做防盗警报器……
这学期谢老师让我们写“侃侃”,每天记录生活中的小事。一开始我总觉得没有东西可写,没写几句就没话可说了,好几次还拖拖拉拉没有完成。看到别人的“侃侃”写得那么真实生动,还有些同学坚持写了一段时间,得到了爆炸星,直接升级为班级小写手,我可羡慕了!
我也想升级,我也希望自己的作文得到老师的表扬。妈妈说,你看鲍雷伊是怎么做的?我恍然大悟,我也找一个假汉修先生给他写信,把文字写在纸上,就有种跟远方的朋友对话的感觉,那一定是件很好玩的事情。鲍雷伊能坚持下来,我也要努力坚持下来。
好几次写侃侃我都感觉无从下笔,妈妈说我没留心生活。于是,上体育课时,我细心观察身边的同学;午餐时,我也在搜寻写作素材;课间,我会回忆一天中哪一点最值得记录……
就像《犟龟》中的那只意志坚定、不达目标决不言弃的小龟一样,我每天都认真完成侃侃随笔。渐渐地,我写侃侃的时候不再需要抓耳挠腮了,文笔也越来越流畅了。坚持真的很难,但坚持的魅力也是无穷的。也许在追寻理想的过程中,会遭遇讥讽,也会有热情的挽留,有不屑一顾的眼神……但只要“一直在路上”就会离梦想越来越近。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4
《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我读了整整两遍,我觉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写的故事都很朴实,但让人身临其境,我在阅读时一会儿为书中写的一些有趣的事哈哈大笑,一会儿又为鲍雷伊的家庭叹息,一会儿在心里又大骂那个偷午餐的贼,真希望早点把他抓住。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男孩——鲍雷伊。他鼻子大大的,耳朵也大大的,虽然成绩一般,但很聪明。照片上的他还对着我笑呢!他的爸爸妈妈离婚了,自己跟着妈妈,住在斯比亚。他非常爱他的爸爸和妈妈,他多么希望他的爸爸妈妈能重新在一起。他也很善良,说幸好没抓到偷午餐的“小偷”,否则会很尴尬。他的午餐袋里的东西经常被人“偷走”,他于是发明了警铃,他又帮好多同学做警铃,交到了朋友。他的聪明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而且午餐从此以后就没被偷走过。我想说不定他也能成为发明家呢!
书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汉修先生,他留着一把小短胡子,平常穿得很简朴,住在阿拉斯加,是一个幽默的作家。记得有一次,他在信上写道:我没有小孩是因为不想养像山羊一样的动物等之类的话。读后让人忍俊不禁。
汉修先生答复鲍雷伊时给他出了10个问题,这10个问题对我们也很有用。我已经想到暑假写日记的好思路了。我计划按照这10个问题展开,也给“假”xxx写信。我想我的日记也会写得越来越好。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5
记得我第一次看《亲爱的汉修先生》是在四年级上学期,我一口气就把它看完了。这个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下,我又细细品味这本书,它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一本课外读物,他很喜欢那本书的作者汉修先生,便写信同他联系。通过和汉修先生的书信往来,雷伊不但学会了应该如何面对生活,理解了父母无法共处的原因,体会到了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还练就了一手好文笔——一篇描写他和爸爸坐卡车出游的文章,使他获得了小作家征文荣誉入围奖,同时更加坚定了他要成为名作家的决心。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以下几个人物让我深受感动和启示:
一是文章的主人公——鲍雷伊。雷伊是个安静内向的人,他并不是超常生,也没有特殊才艺,是个普通平凡的人,他渴望父爱,渴望别人的注意,渴望朋友。他从起初并不喜欢写作,到慢慢觉得写信并不太讨厌,而且怀念那些写信的时光,再到后来喜欢上写作,每天坚持写日记,到最后能获得荣誉如入围奖,这一步步的成长与转变,让我发现我自己也是这种人。我觉得现在很多的家长和老师都只是关心我们的学习成绩,凭学习成绩的高低来给予我们学生奖与惩,却很少关心我们内心的想法,这使得我们这些孩子产生了对家长和老师的畏惧与恐慌,便很少与老师和家长沟通,这样对我们是不公平的。这是雷伊给我的启示。
二是作家汉修先生。汉修先生不仅是一位作家,也可以说是一位高明的教育家。他给雷伊出的十个问题,都是与他生活紧密相关的:
1、你是谁?
2、你长什么样子?
3、你的家庭是什么样子?
4、你住在哪里?
5、你有宠物吗?
6、你喜欢上学吗?
7、谁是你的朋友?
8、你最喜欢的老师是谁?
9、你有什么烦恼?
10、你有什么愿望?
这十个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让雷伊很自然、顺畅地表达,这是他觉得“写信并不讨厌”的根本原因。还有,当雷伊第一次写日记遇到困难时,汉修先生建议他假装自己在给某个人写信。这个办法效果很好。
三是雷伊的妈妈。雷伊的妈妈令我十分感动,她让雷伊客观的理解和看待父母离异的问题,乐观地面对人生的挫折,让人肃然起敬。“我每次望着海浪,都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有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妈妈对人生坚强的态度对小雷伊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且,在家里,妈妈给了雷伊足够的慈爱和尊重,使他逐渐懂得爱、理解和宽容。
此外,文中还有一些人物让我感动和敬佩的,如时刻关注雷伊提醒雷伊的法兰德林先生、把汉修先生的新作第一个给雷伊看的图书管理员、校长、雷伊的爸爸、欣赏和鼓励雷伊的女作家,正是他们使雷伊逐步成熟和自信,使他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梦想。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 篇6
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本书时,觉得它并不是一本好书。全文都是日记和书信的格式,我简直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随便翻了翻,也就不看了。不过,有一天,爸爸无意间翻看了这本书,并引导我进入了这本书中的世界,我发现了许多好玩又有趣的故事。
书中给汉修先生写信的鲍雷伊是故事的主人翁。在鲍雷伊二年级的时候,他读了汉修先生写的《狗儿快乐的秘诀》这本有意思的书,鲍雷伊便开始天天给汉修先生写信,让人惊奇的是汉修先生竟然每次都会回信。在鲍雷伊的班上,同学们给许多作家写信,可那些作家都没有回信。我从中体会出了汉修先生不居高临下,和蔼可亲的优秀品质。
鲍雷伊在书中是个倒霉蛋。他刚刚转学的班上,每天都有人偷他的午餐,害得他中午都吃不到午餐,下午的时候都饿晕了。为了这,鲍雷伊在饭盒上安装了一个报警器,可那一天报警器给鲍雷伊自己弄响了,虽然没抓到小偷,但是自报警器响过以后,鲍雷伊的午餐就再也没有被偷过了。也许鲍雷伊是故意把报警器弄响的,他并不想真正抓到那个偷他午餐的人,让他从此抬不起头,他只是想用警报器警告那个偷他午餐的人,让他不要再做不好的事情了。我喜欢鲍雷伊的宽宏大量和善良。
鲍雷伊还是可怜的孩子。鲍雷伊的爸爸妈妈离婚了,他跟着妈妈生活,他每天都希望爸爸可以给他打电话,但是父子俩在一次通话中,鲍雷伊偶然听到爸爸和另外一个阿姨在一起,还有个小孩对爸爸说:“叔叔,我们什么时候去吃披萨啊?”鲍雷伊伤心极了,他挂断了电话,在床上小声抽泣起来。当他得知他的狗“土匪”在一个雨雪的天气中跟爸爸走丢了时,鲍雷伊更伤心了。鲍雷伊最大的愿望就是爸爸可以开着大卡车送他上学,虽然这个愿望,对于我们来说都不算个愿望,但是对鲍雷伊却是个难以实现的愿望。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同时,我们还要伸出爱心的手,帮助那些像鲍雷伊一样可怜的孩子,让他们感到生活的美好与温暖。
正是这样的环境,鲍雷伊通过书信将自己的寂寞和无助向汉修先生倾诉了,幸运的是,汉修先生是个伟大的人,他不厌其烦地与鲍雷伊这个无名小辈通信,并通过让鲍雷伊回答十个问题来引导不善表达的鲍雷伊,告诉鲍雷伊写作要多看多练多写,帮助鲍雷伊提高了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后鲍雷伊写的《卡车上的一天》还获得了小作家征文的“荣誉入围奖”,获得了与好多大作家见面和交谈的机会。
我特别替鲍雷伊感到高兴,生活也许对鲍雷伊不是很好,但是,就像鲍雷伊妈妈说的那样:“我每次望着海浪,都会觉得不管事情看起来多糟,人生还是可以走下去的。”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这样积极面对生活,也许美好就在前面不远处等着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