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值得》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9-27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人间值得》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1

封面上的话让我沉思了很久,现在的人的节奏太快,看着都是在光芒四射的环境中奔走的人们,仿佛就自己一个人是生活一堆乱糟糟,在一片无人知晓的孤岛上独自抱膝叹息。

封面上有行字:“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地接受每一天。”我想了很久,其实也是一种道家思想,顺其自然而为之,不因以外界事物的变化莫测而失去了本心,也不必为了与他人在一样的生活水平上而用力过度去争取。人的一生啦,就一堆堆的坎坷。所以,我们只需要对自己交代,如何去生活,去过怎样的人生。而不是一定要听从谁的,过着谁希望的生活。

我很认真的看完全书后,我有点不明白恒子奶奶的真实想法,因为从字里行间我并没有看出真的什么叫做人间值得的想法。一切的一切,犹如我们身边经历了一些颠簸流离再回归平常生活的老人家的人生体验。

第一,恒子奶奶并没有自己真是的想法,很多东西很多事情都是在不经意间由他人所决定或是推动的,无论是一开始的去读书,再去工厂劳动,最后面本家叔叔资助去读医生,实习期的无薪,再到朋友推荐去当了精神科医生,结婚也是别人说他人好,结果婚后问题多多,两个孩子的管教问题,父母的强势入住导致夫妻问题更加突出却无法做决定,同事以及病人之间的问题采用的是消极面对。我就想问问,有哪件事是恒子奶奶自己积极面对的。

都是别人推着走,但是始终都是一如既往地平静对待,无喜无悲。丈夫婚后的喝酒不管家,生子之后父母的强势掌权,工作上的不愉快,心理上远离不想面对的人和事,严重的物理上隔离。说的直白点就是胆小怕事,不喜欢惹是生非呗。

第二,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为了钱,但我们一旦可以满足自己基本生存后或是达到财务自由后,是可以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和工作。恒子奶奶活得好人缘,一是技术能力强,二是不拒绝。不然,我就想问,一个包子一样的性格会不会受人欺负。

最后,人生的鸡汤,喝喝就好了。学习、工作、婚姻等等,都要耐心的去面对,用良好的心情去解决。毕竟,我们都是凡心,在这人间,还是要好好的过活。

最后说一句: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务必珍重待之!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2

《人间值得》这本书的作者是日本心理医生中村恒子,90多岁仍未退休,一直都在坚持工作。这本书不是很厚,小小的一本。书中写了作者的人生经历,还写了对生活、工作、人际交往、家庭的感悟等等。每章的篇幅都很短,文字浅显易懂,读起来给人常给人轻松自在的感觉,至真至纯的文字总能治愈我的内心,让我在生活中少一些浮躁,多一点快乐。

我们常常因为困难,把“人间不值得”挂在嘴边,那是因为我们经常被负面情绪束缚着,没有把心态调整到好的状态,久而久之便觉得乏味,失去享受生活,难以享受工作的情趣。可是这本书却教会我们:失望的隔壁住着希望,被践踏的小草才会长高。

长大以后我们才知道,人生好像很长,其实很短暂。时间于我们而言是多么的宝贵啊,将生活过得平淡自在又是多么的重要。现实中的我们被各种原因牵绊,难以活成自己想象中的样子,我们见到的自己是忙碌,是疲倦,是难过,是各种各样的抱怨,然后生活的热情逐渐被日常的琐碎消磨殆尽。

就拿自己来说吧,我常常因为工作上的问题感到紧张、焦虑。时常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当下的工作,思来想去,问题还在,压力和烦恼却只增不减。中村奶奶说:“在思考这份工作不适合我之前,还不如先试着挑战一下,因为不那样的话,人就会止步不前”。每当我一直在想怎么办时,我就已经失去了享受工作的机会,更无法专注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之后留下的就是无限的迷茫感。其实只要我们放下令大脑感到混乱的想法,想着“不妨先试着去做”或者“如今到了大显身手的时候”,心里就会更加坦然的去接受。这样,就会积极面面对工作,效果也能令自己满意,心情自然就会轻松一些。

其实,如何把生活过得有味道,如何积极地工作,把自己变得更好,这些都是选择题,而这些答案就在日常的细节里。有人曾说:简单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最好的东西一定是简单的。我想,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就是将问题简单化,不要对未知的结果,存在太多复杂的想法;不要期待过多,对生活中的小事心存感激。这样才不负生活。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3

《人间值得》是一本读起来很轻松的书,我读着还是很受启发的。

书的作者是已经90岁仍未退休的精神科医生中村恒子和她的同事奥田弘美。

恒子奶奶把自己的很多观点用简单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对自己的生平也是点到即止。从自己二十来岁写到了八十八岁。

求学、工作、结婚、生子等等。

我相信,恒子奶奶一生的经历,如果写成小说,恐怕可以写上厚厚几本,拍成电视剧,恐怕可以不下五十集。

然而,恒子奶奶却没有把自己的经历都摊开来,她不去渲染自己的苦难,仅仅是为了阐明观点,轻轻的淡淡的说一下自己的故事而已。

可是,越是这样,越可以看出,恒子奶奶是一个坚强的人。

恒子奶奶把很多人一生可能会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想明白了。诸如工作、期待、人际关系、自己的内心、平衡生活和工作的关系、父母和孩子的相处、逆境、比较等等。

这本书的优秀之处就在于,恒子奶奶专门开章节去说心的平静之道,我想这是因为恒子奶奶是精神科医生,她七十一年的工作经验,使得她理解很多人内心的苦楚。所以,她单独去写这个题目,恰恰是恒子奶奶对人们的关爱。

我对恒子奶奶说的一句话印象很深:我很辛苦,原来你也是这样。

世人谁不苦啊,恒子奶奶却可以用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做出了概括。我想这不是因为恒子奶奶读了什么高深的哲学,而是因为她用这一生所历,可以感同身受了。

恒子奶奶最让我感动的,是她回首一生,竟可以这样平静,可以无嗔无怨。

书的内容,我就不多剧透了,这本书很短,而且也适合碎片时间阅读。非常适合现在快节奏的生活,可以随时拿出来读上一两句的。而且这本书很小巧,也很精美,连书名都非常治愈。

我相信每个人都能够从中获得或多或少的启发。

总而言之,恒子奶奶写这本书,是为了让大家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道。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4

这周读了《人间值得》,我有几个感受:

一是关于工作。恒子奶奶认为,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是理所应当的事,非常了不起。也不要把自我价值全部建立在工作上,带着为身边人略尽绵力的想法去工作,或许会更好。就我自己而言,我认为工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可以发挥我们的聪明才干,让我有价值感,获得感,也会更有自信。但是,工作带给我的绝不仅于此,更多的是在和人的相处过程中,面对不那么友好的环境和较为复杂的人际关系,慢慢学会看淡,学会不计较,看清自己的价值,不因别人的评判而改变对自己的看法。

二是关于幸福。恒子奶奶认为,不要试图通过改变他人来获得快乐,而是想“自己如何做才会快乐”或“怎么努力让自己在这里心情愉快地度过”,也不应该对任何人,事情抱有期待,应该认清我们始终是一个人。我非常认同她说的,对别人有太多期待,除了让自己增加痛苦和抱怨外,实际上得不到任何有意义的东西。不如看清,多做点让自己愉快的事,取悦自己,从生活中去感悟一切美好,感恩自己拥有的,越是要的少,越是容易幸福。

三是关于死亡。恒子奶奶说,孤独得死去非常好,担心死亡的方式毫无意义。或许我还年轻,但对于死亡这个终极问题,我思考过很多次。如果人生是一次旅程,死亡就是终点站,不管如何害怕,恐惧,我们终归会到站,也不知何时到站,不如趁着还在旅途中,平静得,愉快得享受我们拥有的,我们能做到的,我们想去做的,如此这般,甚好。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5

这是一个90岁的心理医生恒子奶奶写给生活的哲理小书。

“人生不必太用力,坦率的接受每一天。”这里的不必太用力不是说让你得过且过,随波逐流,而是说不要太较真,不要太强求幸福,不要总想着得失,凡事想开点,别和自己过不去,无论何时都坦然的接受每一天。

关于工作,她说“为了钱而工作,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我认为是非常了不起的。”步入社会之后,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如果刚好遇到自己理想的工作,那就再好不过了。但这是可遇不可求的运气。对工作而言,首先是为了赚钱,其次才是理想。所以不管做什么工作,喜欢不喜欢不重要,能解决自己当前的生活才重要。就不要总是把“这不是我的理想工作”挂在嘴边,“人生价值”“自我成长”是要等自己立足安稳后的闲暇考虑的问题。人的一生会有很多时间思考这些。

关于婚姻,她说“用尽千方百计,耗费几年或者几十年想要改变他人,只会让自己陷入麻烦之中。”婚姻中,常常因为对方的各种习惯观点而引发争吵,都想让对方认同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对方。然而,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其实对于两个人来说,互相尊重对方的观点,不强求对方做不愿意的事情就是最好的相处之道了。

关于人际交往,她说“我会尽量抛弃‘我才了不起’的想法,这样的话自己感到轻松,周围的人也会轻松。”恰到好处的人际关系在于心灵的沟通,倾听对方的内心世界。哪怕不能给出很好的建议,认真的听,用心的回应,真诚的对待每个人就是最好的。

未来岁月漫长,依旧值得期待。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6

《人间值得》这是日本一位90岁高龄老人的自述,从事70年的心理医生工作,相信她在她的专业领域所总结的心得体会,没有什么人会想反驳吧,当然反驳也不要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如果你能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那不光是对你自己值得,也对她分享极具意义。

这本书中没有很多的方法总结,只有平淡生活中理解出的轻松的人生信条。你可能觉得人活到90岁,人生应该从1岁开始,而这位老人先告诉你关于工作得失去留。实际上整本书都在讲怎样在自己经历的生活轨迹中调节自己的身心。人需要和他人沟通,也需要和自己沟通,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句话:每当你觉得为什么你这么倒霉遇到这样的事时,都反过来问自己这件事让你学会了什么,你立刻就会觉得世界都变了。

工作可能不是你最喜欢做的,爱人也许也让你不尽满意,人际关系你也处理的抓耳挠腮,很多时候都是考虑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你看到的是事情并不圆满的一面,大道理你可能读的不少,鸡汤也干过几碗。这本书也可以当做是一本鸡汤,因为无论你在社会上遇到任何的事情都是和人有关的,你需要在沟通的过程中让别人知道你的诉求,同时也要在了解别人诉求的同时去思考这其中是否有你不能理解的部分。我很推荐你在低谷的时候来读这本书,你可能会很安静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人际关系分很多方面,对每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我想应该是家庭,家庭里的人是自己最亲近的人,而正是最亲近的人往往会忽略沟通的重要性,把自己最不好的一面展示给家人,而讨好外面的生人,不能说外面的人不重要,但家人必然应该是最重要的,孟非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如果我死了,真正会难过的人不会超过10个。我认为这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话,对于你的离开并不能给大多数人带来很多的不开心,那么为什么要在意他们的想法,真正照顾好身边的人,也是我们生活的大乐趣之一。医生的老公也是个医生,并且酗酒,这在结婚之前她不知道,曾经想离婚的她也经历了很强烈的思想斗争,最终继续维持了婚姻。她说服自己去看更好的一面,而且为了孩子,为了家庭和睦,这好像很多家庭剧的情节,但医生的考虑任何一个角度都只是一方面,如果你的家庭也正遭遇类似的问题,那么建议你读读这本书,相信一定会受到启发。

之前也读过一些日本人的书,并不很多,但也许是巧合,又或者是翻译的问题,总是觉得日本人可以把事情描述的很平和,似乎再大的困难都没什么大不了。没有什么惊涛骇浪,只是微风吹掉了树上的叶子,那样轻飘飘的落在地上。

医生也很看重自己的孩子,这在中国的文化中也是很重要的一环,但只是重要在孩子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养育孩子真正是培养起一个独立的人格,让他能够独自在外面经历风雨,而这种果敢的心,正是由于他有一个优秀的父母,很多父母做不到,这是超级难题,大家都是第一次做父母,谁能比谁更有经验,即便你能有几个孩子,优秀的经验也不会跟着数量积累。

在她经历了一生以后,总结出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和事,这才是一个丰富的生命所应该拥有的东西,能够在自己擅长的范围内帮助更多的人,真正贡献了自己的价值,也要庆幸拥有90年这么长的人生让她可以比别人经历更多悲欢离合。也许只有到那个时候才能明白所有的财富荣耀终究都是自我实现的过程,真正的自我实现是自己对自己的肯定,是家人对自己的肯定。我想我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希望你能有更好的见解一起分享。

《人间值得》读后感 篇7

我个人是非常喜欢闽南,喜欢闽南的建筑风格,就是那种弯弯的屋檐,泉州红的墙壁,给人很暖暖的感觉,喜欢闽南小吃,烧肉粽,很实质很好吃,特别喜欢闽南歌曲,每次听都给人一种很有韧性的感觉。今天这首就是一首欢快的闽南乡村风格的歌曲,希望屏幕前面的你,听到这首歌,看到我写的这篇文章,心情也能好好的。

十月是桂花飘香,十月是秋高气爽,十月是浪漫的月份,十月也是我出生的月份。今年我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说,我衣食无忧,物质上并没什么所缺,所以今年想要的生日礼物就是书,邀请了好多家人朋友为我挑选一本书,送给我当生日礼物。

第一份生日礼物来自我的大学室友雨润姐(化名),相识11年了,每年生日都第一个给我送祝福,每次在我冲动的时候给我泼冷水,在我没钱的时候,二话不说给我打钱,情感细腻,落落大方的一名山东宝妈。

雨润姐送了我好多本书,涉猎颇广,我答应她,一定好好看,看完来写读后感,不辜负她的美意。

昨天就挑了一本《人间值得》,这是日本一位90岁的精神科医生写的哲理小书,非常简短,我的阅读速度很快,读了两天就读完了,现在就来交作业啦。

作者是一位90岁高龄的日本心理医生恒子奶奶,向读者分享一些自己的人生感悟,其核心我理解的就是,人生还是需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两句话,其一是,“不得不努力的时刻,一定会到来。所以,如果不是这样的时刻,就无须太过努力。”

关于人应不应该努力这个问题,我也有过困惑。一方面,不知道是因为受西方思想的影响,还是因为危机意识,在成长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被植入了一种观念,努力是好的,不努力就是不好的,向上是好的,不向上就是不好的,就是感觉人生只允许一种主旋律,就叫积极向上,勇敢直前,不断进取,永不停歇,好像与此偏离的都是罪无可赦,离经叛道,甚至有时候觉得肆意享受美食,享受美景,享受电视剧的时光,是罪恶的。

另一方面,又认为应该要张弛有度,可持续发展,不能总是在奔跑。常常陷入纠结中,挺矛盾的。

看见这句话,让我突然想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此拼命地奔跑到底是为了什么?物质的保障?永远的竞争力?心中的安全感?

首先,对物质的保障,这个理解,我之前看《瓦尔登湖》这本书的时候,我就挺赞同作者说的,其实能够满足人活下去的基本物质需求是很低的,只要有个能遮蔽的场所,有热汤热饭就可以了,而现实生活中压着人喘不过气来的所谓的物质保障,也不过是虚荣和虚空的结合体而已。

其次,永远的竞争力,到底什么才是我的核心竞争力呢?其实我也常常这么问自己,尤其是从事了6年税务专业咨询工作以后,换工作,干了一份与专业咨询几乎无关的工作。经常有人问我,放弃了专业的工作经验,你会觉得可惜吗?我也这么问自己,我想偶尔还是会有失落的,但是,不会可惜。

原来没换工作前,我总以为,我只能干财税工作,不然我的CPA没用了,我的项目经验就是浪费了,这也就是所谓的机会成本,所以我很焦虑,同时,找工作的时候,选择也很窄。但是,我在新的工作岗位,工作了一段时间我改变了我原来的想法。

用自己熟悉的领域的知识和自己惯有的逻辑思维去认知世界,去与人沟通交流,去解决问题是本能。但当你跨界,你面对的人群,所面临的问题涉及的领域都变化时,你如何从容不迫地去获取信息,从何渠道去获取帮助和资源,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成本去解读问题,这真是个巨大的挑战。

我的新工作是在基层机关,按照我的理解,基层机关的每个岗位都是管理岗位,而且是综合管理岗位,需要面临的问题是比较全面的,可能涉及社会运行的方方面面,例如,民生,经济,安全等等。跟原先的特定领域的专业强的工作性质,完全不一样。作为一名专业咨询师,我需要的是专精特新,而综合管理,我需要的是,灵活机动。

说回竞争力,我认为自己最大的竞争力是沟通协调能力强,学习能力强,心态乐观。以年薪百万来作为目标来要求自己保持竞争力,那我肯定是不合格,但如果是以养活自己作为目标来考察自己的竞争力,我觉得我有手有脚,一定可以,这么想我就不是很焦虑。

最后,心中的安全感,我越来越明白,安全感这个东西,是自己给自己,当内心坚定时,不努力也很有安全感,当内心冲突时,狂奔也是不安全的。大概是回到来家乡,我现在觉得很有安全感。

其二是,“有多种选择的时候我们往往左右瞻顾,当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反而会意外地突破现状。如果你意识到人地强大,你的心情也许会轻松一点。”

年少的时候,我是一个不到黄河心不死,撞了南墙还想把南墙撞穿的小姑娘,非常固执,非常任性,非常主观,还不听劝。还特别喜欢向高难度挑战,为此,也收获了不好意外的惊喜,但付出了更多惨痛的代价。

我总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幸运的女孩,生命中出现了好多巧合,有时候也会想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人为意念的影响,也就是所谓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想这本书说的,人生只要能够照亮某一个角落就可以了,应该想表达的意识,想照亮多大的角落由自己说了算,哪怕是再伟大的人,他照亮的最多也是世界上的一个角落,而那怕再渺小的人,至少他的影子也要照亮世界上的一个角落。

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以自己喜爱的方式去生活,坦率地接受每一天!

晚安,屏幕前的你,愿你有个好梦,梦里能够倾听到自己的内心深处的声音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