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9-27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1

在这个暑假里,我又阅读了一本好书《我想长成一棵葱》,说实话,我喜欢的书并不多,可是这本书真的讲到了我的内心,读着读着我被震撼到了,作者究竟是做了多少准备才能真正了解现在的我们心里想的是什么。

“我们这些长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就是这句话让我十分信任作者,他是真正看到了现在的我们。刚开始看这本书我也十分奇怪,我什么“我”会想长成一棵葱,慢慢看我才知道“我”也就是潘春春,从幼儿园到小学成长的异常艰辛,爷爷的理想压在潘春春身上,爸爸自己的理想也压在他身上,妈妈更夸张,恨不得把所有东西都压在他身上。他们一直认为他很独特,有自己的星光。但是潘春春本人却觉得自己很普通,跟一棵草一样,也希望自己跟一棵草一样茁壮长大。

这本书再一次引起了我的深思,现在的我们并不像被捆绑在温室里,而是应该在属于我们的草原上自由的小草,不受拘束,绽放异彩。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要受到保护,会变得更好,更优秀,来实现自己未达成的愿望,可谁又曾知道,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小小梦想。有的家长希望孩子变成画家,舞蹈家,钢琴家。但是我们可不这么想,有人会相当花园主,有人想当旅行家,有人会想当职业跑酷者。在当代所有小朋友都希望自己是一颗自由自在的小草,可家长却把我们养在温室里,但是温室里的草会失去独立的能力,自制能力。

虽说是读后感,但是我觉得这本书和我的感受都是代表小学生发声,所以,如果你对现在的我们感兴趣,就寝你看看吧。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2

在暑假里,我们都看了一本两本书,而我看的是《我想长成一棵葱》。当我刚开始看到这个名字时,心里就一阵疑惑,一棵葱?居然有人想长成一棵葱,为什么呢?带着这个好奇心,我买下了这本书开始津津有味的看了起来。

原来,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平平凡凡的小男孩在学习生涯中经历的一些好玩的小故事。故事讲的是:有个男孩叫潘春春,才读幼儿园,一不小心就被家里人叫成了祖宗。在上小学时,他表演时演了一棵大树,年幼的他喜欢上了演大树。时间很快,转眼间他就上小学了,从刚开始他胆子大顶撞老师,到后来跟几个同学逃课去看“画展”,他的胆子大是不可争辩的'事实。后来,一个六年级的学生因为想做厨师,而放弃了考试,被爸爸打了之后,他离开了家,父母也找不到他。而潘春春却把他当成了心目中的偶像,他的朋友也把他当成了偶像,之后,也离开了家。

男孩主角很胆大,也很大方,读了这个故事后,我也想像主角一样幽默大方,善解人意。而他的朋友虽然话少,却一样像主角一样。作者将故事写的非常幽默,让人一直想往下去看的感觉,我以后也要向他学习!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3

"我想长成一棵葱!"带着深深的疑惑,我走入了小学五年级男生潘春春的日常生活。随着常新港爷爷机智、诙谐、幽默的叙述,我沉浸在潘春春的喜怒哀乐中,深深理解了他这个真实而又普通的理想。

"我们这些正在长大的孩子,一不小心,成了活着的祖宗。"这句话触动了我的心弦。生活中爸爸妈妈把我们当小祖宗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但是,他们也对我们寄予了深深的厚望,总希望我们出类拔萃,生活中像祖宗,学习上像奴隶,这样的'生活让我们感到压抑。

潘春春的妈妈就对潘春春有着很大的期许。比如,在全市的幼儿园六一节比赛中,妈妈做梦都想让他表演独唱。但是,由于潘春春的演唱功底实在蹩脚,最终,潘春春在舞台上表演举着一颗大树。全家人都大失所望,潘春春的想法却截然相反:他就是喜欢举着大树。因为当天上打雷起闪电下大雨时,"兔子们"挤在潘春春身边,在高举的大树下避雨时,他的心情好极了。

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福尔摩斯是我最崇拜的人,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是我最爱看的节目。当案件的迷雾被一层层剥开,凶手最终绳之以法时,我常常激动得热血澎湃。可是当妈妈知道我想当警察的理想时,常常泼我凉水。妈妈说当警察不仅辛苦,生命还会受到到威胁,她只有我这个宝贝疙瘩,长大后是坚决不会同意我去当警察的,让我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是的,妈妈说的都有道理。但是妈妈,您可曾注意我看《福尔摩斯探案》时有多么废寝忘食!你可曾注意我看"今日说法"时有多么目不转睛!在睡梦中,我无数次穿上了威风凌凌的警服……

潘春春的妈妈还很喜欢拿潘春春和别人比较。潘春春上幼儿园的时候,妈妈就老是唠叨别人家的孩子能把一篇古文倒背如流。拿潘春春和别人比,拿潘春春和他自己比,拿成绩高于潘春春很多的人和他比。无尽的攀比让潘春春只想尽早结束这场竞赛,把裁判妈妈罚出场外。

我和妈妈也因为这个问题爆发过战争。一次考试,我错了两题口算,妈妈怒发冲冠,狠狠"熊"了我一顿;"粗心,也是能力缺失的一种表现!你怎么考试的时候总是犯这种低智商错误?人家孩子怎么那么仔细!"我不敢顶嘴,低着头不吭一声,但是心里十分不服气,暗暗嘀咕:我已经在尽力改正了,您还拿我和别人比!如果让您来做题,您能不能保证每次都丝毫不马虎呢?我怎么从来不拿您和别的妈妈比。人家妈妈会织漂亮的毛衣,您会吗?人家妈妈会用米饭做成可爱的小熊,您会吗?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我们有自己不同的爱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有自己独立的人生。我的人生,请让我做主!或许我会碰到困难,或许我会碰到挫折。但是,有多少伤痛,就有多少成长!

"我想长成一棵葱!",一棵自由、洒脱、快乐的葱!我的人生,请让我做主!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4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常新港的长篇小说《我想长成一棵葱》,它让我懂得了不少道理。

这本书的主人公叫“潘春春”在他成长的路上十分“艰辛”全家人都把自己的理想压在了他的身上,全家人也认为他是一个奇葩。在“我”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的父母想让“我”有一次表现自我的机会,于是让我一个人在舞台上唱歌,便去找姚迪老师申请。当姚迪老师听到我的歌声便立刻拒绝了父母的要求,说因为“我”跑调跑的.太离谱了。即使让“我”去合唱,也可能把其他人带到沟里去。但是爸爸妈妈还是在帮我争取机会。老师见了,帮“我”安排了一个戏份,演一棵大树,“我”十分开心。回家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但他们反对“我”去演一棵没有任何语言没有任何动作的大树。但是“我”并没有理会他们,还继续坚持演一棵大树。最“我”成为了舞台上演大树的那个人……

这本书里有一句话让我想了很久才想明白,那就是“小祖宗,别老吃垃圾食品。”平时很多家长会对自己的孩子说这样子的话,我也不例外。当家长对我说这句话时,我会觉得他们很啰嗦,为什么呢?因为像肯德基、麦当劳里面的东西外国人都在吃,而且身体非常健康。但是在中国人眼中却是垃圾食品,我们一吃家长就开始啰嗦了。后来,我想了好久,终于知道为什么了。因为这些都是外国人的主食,他们吃习惯了,我们却不习惯。从小到大,我们吃的最多的就是米饭了,所以这并不是我们中国人吃的东西。在外国人眼中,米饭也应该算垃圾食品。所以爸爸妈妈只是想让我们的身体更加健康而已。

是这一本书让我懂得了做人要有理想要,宽容大方。学会从不同角度看每一件事情。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5

《我想长成一棵葱》讲的是一个五年级男孩潘春春的成长小故事,我仿佛能从每一个故事中找到自己的影子。我的爸爸妈妈也总把我爱吃的东西叫做“垃圾食品”,我的爷爷奶奶也经常鼓励我“你行,你就试试!”……相似的经历让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

然后,我终于明白了潘春春为什么想长成一棵葱了。这是他的梦想,他不想成为卑微的小草,也不想成为在温室中长大的鲜花,他只想做自己,做一棵平凡的葱。我也是一个平凡的男孩,我也跟春春一样希望做好自己。可是,在我的身边,总有一名强劲的对手——别人家的孩子,在大人的口中,他永远比我聪明,比我好,将来他一定会长成参天大树。爸爸妈妈也用大树的标准来要求我,可是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爸爸妈妈和我都不开心。班里许多同学的字写得像印刷出来的一样,可我怎么写都像蚯蚓爬,每次妈妈看了都火冒三丈,把别人家孩子的范本扔在我面前,我在妈妈的骂声中战战兢兢,可还是写得歪七扭八。数学考试我的聪明题部分总是一片空白,回家后妈妈总是恨铁不成钢地对我大吼大叫:“你怎么连这都不会!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就能全对呢?……”可是我真的努力了,还是做不出来。每当这些时候,我都非常失落沮丧,无比痛恨那“别人家的孩子”。

看了这本书,我想对爸爸妈妈说,请你们宽容一些,放低一点要求,给我时间慢慢进步。虽然我的字写得不好,但我的作文还不错;虽然我的聪明题做得不好,但我已经在进步了。我不一定能让你们在人前人后有面子,但我一定会做最好的自己。

即使我是一棵葱,我也能为大地添上一抹绿色;即使我是一棵葱,我也能为饭菜增加一丝清香;即使我是一棵葱,我也会做一棵有贡献的葱。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6

在这一个充实而又快乐的暑假中,我满怀着高兴的心情读了著名大作家常新港写的一本书,名字叫做《我想长成一棵葱》。我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因为它像磁石一样紧紧的吸引着我,使我爱不释手,可真想一口气就读完。

这是一本关于励志成长系列的书,是一部反映现代孩子成长的长篇小说。它里面讲的是:一个名字叫做潘春春,他从幼儿园到小学五年级,路途是十分“艰辛”的。爷爷把他一生的理想加在了他身上,爸爸把他一生的理想也加在了他身上,妈妈加在他身上的“东西”就更多了。大人们把他们的理想都强压在了这个男孩身上,所以导致他的`成长路程特别的“艰辛”。家长们都认为他是一朵奇葩,觉得在他身上有着他们遗传给他的“星光”。而潘春春的理想就是想长成一棵葱,他只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平静而又自由自在的生活下去。

读了这个故事之后,我感觉到现在的家长把孩子管得有些太严了,太重视孩子了。在各个方面都关注着孩子,看着他(她)的一举一动,观察他(她)的心情,什么事都管着他(她),不让他(她)去做,孩子会受不了的,也会透不开气的。不过,有些时候,家长也是关心我们,为了我们好,为了我们着想,我们也不要去惹他们生气,这样也是不对的。

有一次,在一个很平常的夜晚,我因为好几道数学题弄得心里十分烦躁,而且心急火燎。正在这时,妈妈推开门慢慢地走了进来,看到我正在这儿费尽心思而又绞尽脑汁地想时,便轻轻地说:“孩子,你这样做是不对的,做题既要有思路,还要有窍门”。还没等妈妈说完,我就没好气的说:“说什么说,我知道!”说罢,我便一下把妈妈推了出去。事后,我觉得自己做的很不好,其实妈妈也是好心的,我的心里是无限的后悔和内疚。

啊!妈妈,对不起。不过,我想对您说:我已经长大了,是一个大姑娘了,您不要为我太操心了,我也更懂事了,请您给我更多的空间让我自由自在的生活着吧!

《我想长成一棵葱》的读后感 篇7

最近抽空,看了一本书,名叫《我想长成一棵葱》。这故事里的主人公名叫潘春春,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子,所以全家都极其宠爱他,他是别人眼里的名贵花卉,但是春春却总是说自己是一棵错养在花盆里的草。春春在他的成长路上遇到了各式各样的人和事,比如学校里的同学、神秘的画家、失踪的朋友……这些经历让潘春春更渴望能独立,他想长成一棵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葱!

看完这本事,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懂得了虚伪就像一种龇牙咧嘴的动物,藏匿在每个人的身体里,看准时机咬人一口,还不露痕迹,所以很多人都没有感觉到它的存在。在成长的过程里,我们总有许多不顺心的事,每个人表达情绪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有些人会破口大骂,有些人会报复别人,也有些人会选择烂在心里,将它遗忘,那你呢,你会选择什么方式?

人们在选择做大事和做小事上,下意识会选择做一件大事,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却觉得每件小事就好比螺丝钉,大机器即使有了雏形,没有螺丝钉,也没办法运作,少一个小环节,都成不了大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面临的最直接的“天敌”就是父母。全天下的父母仿佛都有一个愿望,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渴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出色的人,所以在很多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采用疯狂的举动,报没完没了的兴趣班,布置堆积如山的课外作业…可是家长们你们曾经也被你们的父母要求着,你们有成为人中龙凤吗?你们的孩子也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孩子也应该有选择的空间和机会,我也想长成一棵葱,因为葱不需要跟别人争美,因为葱有一种顽强的韧性,孤芳自赏却勇敢向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