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知远网

2025-09-27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1

小豆豆是不幸的,她被退学,因为上课不专心,被老师抛弃;小豆豆也是幸运的,她遇到了巴乐园,遇到了能夸赞她“你真是个好孩子”的小林先生。而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也就是小林先生和他的巴乐园。

这位一生致力于学前教育研究的老师,他知道孩子的天性,所以努力钻研去挖掘孩子们的天赋,让他们好好发展。小豆豆就在小林先生的引导下一点点长大,在巴乐园愉快的度过了美好的童年时光。巴乐园是与众不同的,它让小豆豆的身心得到了释放,满足了她的好奇心。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学前教育所需要和推广的,不是一味的“学前指导”教育,而应在释放儿童充满想象的世界中加以肯定,给与他们支持和鼓励,让孩子们看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让他们知道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让他们学会爱自己,爱他人。教他们学会用心去感受世界,认识世界。

回望当今的教育,一套一套的练习题,每次妹妹回家,总是能看到她附带回来的“今日作业”,上面一条条列了一串,每每感叹。这样的教育方式,正无形之中慢慢磨平他们的棱角,慢慢失去每个孩子的特长天赋,这样的他们今后还有什么创新性可言呢。如今的教育,过分看重能力的重要性,而忽视创新发挥的影响。教育成为了批量生产的生产线,大同小异。忽视每个孩子个性的发挥,麻木而机械化的教育。巴乐园里,小林先生给了小豆豆最适宜的土壤,让孩子们从大自然中学习,和大自然亲近,保持孩子本真自然的性格。

《窗边的小豆豆》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个巴乐园,更是一种引人深思的教育模式,让孩子能够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懂得尊重孩子,关爱孩子,学会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去聆听孩子内心的声音,才能真正发现孩子的美。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2

《窗边的小豆豆》讲了小作者上黑柳彻子小学的一段真实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开除了,来到了一个新的学校“巴学园”。

“巴学园”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这里有电车教室;自由的上课方式;午饭时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有特别的活动……

在“巴学园”里,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那就是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是一个很伟大的人。他有独特的教学方式,如:让学生们自由上课;开展特别的活动等等。

小豆豆乐于助人的好孩子,她帮助了泰明爬树。她也是一个好奇心很强烈的孩子。像第一章:“第一次来车站”,小豆豆就有相当间谍,又相当售票员。还有一章叫“天鹅湖”小豆豆又想当芭蕾演员……自从小豆豆来到巴学院,小林校长就一直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一直鼓励着小豆豆。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巴学院起火了,巴学院里的笑声消失了,校长的梦想也毁了。小豆豆喜爱的巴学院被烈火包围着。

小豆豆在巴学院度过的童年使我难忘。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3

每晚洗漱完毕,女儿会静静地躺在床上,听我给她读《窗边的小豆豆》,我们本来说好睡前每天按目录读一小节,可每次都是在女儿的强烈要求下读了两个小节。我们每天被书中的人物感动着,期待着,全书60多个小节,我们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

小豆豆是一个一年级的小女孩,她好奇好动,在课堂上,燕子筑巢,艺人宣传…...都深深吸引着她,她和燕子说话,把宣传艺人引进教室,以至于老师无法上课……后来,她被迫退学了。

然而,巴学园却接纳了她。在巴学园里,一切都是新鲜的。除了电车教室,全校只有50多个学生,豆豆班只有9个同学。小林校长要求家长们把“山的味道,海的味道”都带来,实际上这是指给孩子带的盒饭。在这个学校里,孩子们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就连上课,也和别的学校不一样,老师会把所有的课都写在黑板上,愿意上语文就上语文,愿意学数学就学数学,想做实验就做实验。到了下午,孩子们就可以出去散步,去大自然中学习知识,感受生活。

看完这本书,女儿很期待地对我说:“妈妈,我也想去巴学园上课!我也想让小林校长教我!”是呀,这么有趣的学校,这么尊重孩子个性发展的校长,也是我这个妈妈所期待的。

本书中最让人感动的就是小林校长。第一次和小豆豆谈话,小林校长静听了小豆豆的“发言”,长达四个小时之久,这么有耐心地倾听孩子心声的,恐怕只有小林校长一人能做得到。

小豆豆的心爱钱包掉进了厕所,她就不上课了,找来了一个长把舀子,把厕所里所有的东西都掏了出来,小林校长见了,只说了一句话:记得干完后要把它们都放回去哦!正是这种尊重,给了小豆豆很大的自信心。

小林校长要求家长“请让孩子们穿最不好的衣服到学校来吧!”,这样,孩子们再也不用担心会把好衣服弄脏或者弄破而受妈妈们的责备了,可以无拘无束地玩乐,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

在这所学校里,孩子们得到的都是肯定、宽容和鼓励,就连小豆豆,她也得到了小林校长这样的评价:豆豆真是个好孩子呀!在这里,知识不是最主要的,心灵、健康、人格、情感、友爱才是最重要的。这也是感动每位家长、老师、学生的动人之处。这个在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在这里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并由此奠定了她一生辉煌的基础。

几乎每个孩子都有异想天开的童年时光,但顽皮和淘气一直是我们教育中想要“纠正”的问题。在阅读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为小豆豆单纯可爱又勇敢无比的冒险举动震撼着——譬如她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譬如她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耳朵,譬如.....看到这些,我常想,如果我的孩子是这个样子,我该如何面对?爱的方式是教育与管理?还是宽容与顺从?

我曾经信誓旦旦说:一定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不给她任何压力。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既想要孩子快乐,又想要孩子不比别的孩子落后,做起来也是相当难的,我常常徘徊在“学习”和“快乐”之间,举步艰难。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指出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的困惑和痛苦的根源。我们有没有遵循孩子成长的客观规律?有没有尊重孩子个性的发展?有没有倾听孩子的真实心声?有没有伤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爱,究竟是什么?这本书很明确地告诉了我们:爱,更多的是尊重,是宽容和顺从。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4

暑假,我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

《窗边的小豆豆》真实的记录了作者黑柳切子在小学时的一段故事。小豆豆因为淘气一年级就被退学了,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呵护下,原本让人觉得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得让大家可以接受。在巴学园的生活里,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正是这些事让小豆豆变得更善良、守规矩。

读了这本书,我觉得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位好的母亲和一位好的校长。小豆豆的母亲并没有在一年级时就告诉小豆豆退学的事。如果,母亲在她还很小的时候就骂她被退学了,小豆豆就不会那么快乐了。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先生也没有因为小豆豆淘气就放弃对她的教育。而是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小豆豆,让她不会感到自卑。可以想像,如果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她可能永远都是别人眼中的“坏学生”,她也就不会有现在的成就。

和小豆豆一样,我们也是幸运的。父母照顾我们,老师教我们知识,让我们快乐成长。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5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我一口气读完了它,然后我的人生观就被颠覆了,原来教育孩子还可以这样啊。

老实说,里面的孩子太常见了,普通的、有残疾的、顽皮的、性格特立独行的,要是在一般情况下,老师或者父母最喜欢说的或者做的还是让孩子保持安静,学习,同情并照顾下肢体有残疾的孩子,可是巴学园不一样,巴学园里有电车教室,校长室一个智慧而慈祥的人,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真幸福。

我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场景吗?你们是否因为调皮被呵斥过?是否在因为摸玩新奇事物而被责骂?是否因为不小心闯了祸而被责罚呢?都有过吧。

读《窗边的小豆豆》有感 篇6

暑假,妈妈给我买了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当我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被吸引住了。这本书讲述了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读了这本书,让我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在巴学园里,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学园的学习方法让我很向往。

“巴学园”的教室没有固定的座位,你可以想坐在哪儿就坐在哪儿,在那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可以按你的喜好来选择先上什么课,可以上午完成作业,下午就去散步、游戏,还可以整天泡在图书室里,看自己喜欢的图书。你也可以光着身子在游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与众不同的方式让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所以巴学园的孩子们放学不愿离开这里,在家更想早早来到学校。

在巴学园里,孩子们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无论做对还是做错,老师都会真心实意地理解你、鼓励你。巴学园让孩子们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宽容、真诚与爱心。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主人公小豆豆为了找到掉进便池里的漂亮钱包,把便池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是说了一句:“弄完以后,把这些全都放回去。”在平时,校长常对小豆豆说:“小豆豆,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让小豆豆相信了自己就是一个好孩子,变得更加自信。

我真羡慕那些曾在巴学园上学的孩子们,拥有巴学园这样特殊的校园和那些个懂孩子的好老师,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人带来幸福和快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