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中秋节语言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习俗,体会过节的气氛。知道中秋节是我过传统的民间节日。
2、初步了解月亮阴晴圆缺的规律。
3、激发幼儿探索月球的欲望。
4、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5、交流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重点难点
月亮为什么有圆缺。
活动准备
月饼(若干份)、图画纸、彩色水笔、范画:月之中、月中、月末时的月亮。
活动过程
一、出示:月饼。谈话导入课题。
1、引导幼儿互相交流,说说月饼的形状和味道。
2、向幼儿介绍有关中秋节的习俗,帮助幼儿初步理解中秋节团圆的含义。
二、了解月亮的变化规律。
1、欣赏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教师节讲述故事,幼儿倾听。
2、交流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做不了衣裳?她是怎么变化的呢?什么时候变细?什么时候最圆?什么时候像眉毛(镰刀、小船、圆盘)?
3、教师小结:月亮的大小每天都在变化。月初时,月亮细细的弯弯的,像小姑娘的眉毛,慢慢的月亮越变越大,像镰刀了,像小船了.......到每个月的农历十五十六的时候,月亮最圆,像个大圆盘。接着,月亮又开始慢慢的变小,变呀变呀,到月末时又变得细细弯弯的了。
三、画一画:会变的月亮。
教师出示范画,向幼儿介绍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让幼儿了解月亮变化的规律。
幼儿操作:绘画《会变的`月亮》。画出月初、月中、月末的月亮。
教学反思
通过开展《中秋节》的活动,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例如:在活动时,有小朋友问:“老师,月亮到底是什么形状。”
如果课前我能准备月球仪或课件。这时就可以出示月球仪或课件,向幼儿展示并介绍有关月球表面的状况以及宇航员登上月球的情况。激发幼儿探索月球乃至宇宙的欲望。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 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 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2、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欢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请几个孩子来回答)
2、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儿欣赏中秋节的图画。
1、教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教师:一个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他说,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
3、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是弯弯的。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醒小朋友仔细倾听)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给幼儿提示及补充)
2、儿歌里面说中秋到,月儿圆圆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根据幼儿对儿歌的熟悉度,可重复几次。
4、幼儿集体念一遍儿歌。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四、幼儿画一画月亮。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2、幼儿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八月十五”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除了了解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习俗,还要理解月圆人圆的寓意。
2、喜欢过中秋节,体验并分享与教师、同伴共同过节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和家长共同做好迎接中秋节的准备,共同收集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及主要习俗的资料;近期与家长共同关注并观察月亮的变化。
材料准备:有关月亮的电子图片,幼儿自带月饼、各种水果,背景音乐《春江花月夜》。
三、活动过程:
1、猜关于月亮的谜语,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有时挂在树梢,有时挂在山腰,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条小船”。猜一猜是什么?我们马上要过一个和月亮有关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
2、了解有关中秋节的来历和相关传说。
提问:你知道中秋节是怎么来的吗?(幼儿根据已有经验自由讲述)
教师:中秋节还有很多美丽的传说和故事,谁来说一说?
小结:人们关于中秋的来历有很多美好的想象,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古代的人们将一年分为四个季节,八月正好是秋季中的一个月叫“仲月”,农历八月十五是这个月中间的一天,所以把这一天叫“中秋节”。
3、了解人们过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会怎样和家人一起过中秋节呢?
4、了解月饼的意义,体验月圆人圆的'寓意。
教师:小朋友都知道中秋节要吃月饼,今天大家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月饼。你们吃过月饼吗?月饼是什么味道的?你们发现这些月饼都是什么形状的呀?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为什么人们要把月饼做成圆形的呢?(引导幼儿感受月圆与团圆的关系,引申到月圆人圆又表示圆满、丰收之意。)
5、体验与同伴、教师一起过节的快乐。
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师幼边听音乐边品尝月饼、水果,引导幼儿互相说一说祝愿的话或吟诵有关中秋的诗句,体验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1、鼓励幼儿在中秋之夜与家人共同赏月,感受月圆之夜月色的美好。
2、将赏月的情景或感受画出来或描述出来,带到幼儿园与同伴分享。
幼儿园中班中秋节教学资源包
1、幼儿中班社会教案《中秋节习俗》班主题教案《中秋》3篇。
2、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快乐中秋节》。
3、中班社会公开课教案《中秋家家乐》详版。
4、中班美术中秋节教案及反思《月儿圆圆,月饼甜甜》。
5、幼儿园中秋节PPT模板3套。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5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
……师小结:原来月饼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6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
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动力系统:感受散文优美的意境和语句,体验愉快的节日气氛。
能力系统: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知识系统:学习词组“又大又亮又圆”,理解字词“钻”、“挤”、“团圆”、“欢乐”。
活动准备:
1、图片《中秋节的月亮》(PPT)
2、字卡(中秋节 月亮 镜子 团圆 欢乐 钻 挤 月饼)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什么时候是中秋节?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你和谁一起过中秋节?都做什么?
二、进行:
(一)出示PPT,引导幼儿观察图片。
提问:
(1)图片上有什么?(月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朋友、房子)
(2)月亮是什么样的?(教师根据幼儿回答,用“又……又……”的方式)
(3)大家都在做什么?(吃月饼、喝饮料、做游戏)
(4)每个人心情怎么样?(开心、高兴、快乐)
(5)图片上说的是什么节日?(字卡:中秋节)
(二)教师借助PPT图片朗诵散文,幼儿欣赏,初步了解散文内容。
提问:
(1)中秋节的月亮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用“又……又……”的方式回答)
(2)中秋节的月亮像什么?(字卡:镜子)
(3)中秋节是什么样的.节日?(字卡:团圆)
(4)团圆的时候家家户户心情怎么样?传出了什么样的笑声?(字卡:欢乐)
(5)谁从窗户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钻,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6)月亮还从哪进来了?怎么进来的?(字卡:挤,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
(7)月亮还洒到哪了?(字卡:月饼)月饼变成了什么?(字卡:月亮)
(三)教师带领幼儿借助字卡、图片一起跟读散文。
讨论:
(1)听完散文想想你过中秋节时是什么心情?
(2)你喜欢中秋节的月亮吗?为什么?
(四)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散文,感受散文的美。
三、结束
鼓励幼儿将散文说给爸爸妈妈听。
中秋节语言教案模板(通用5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秋节语言教案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9
活动设计背景
中秋节前,超市中各式各样的月饼琳琅满目,街上月饼加工点,浓郁的香味很远就能闻到,节日的气氛渐浓。但在孩子们眼里,这些传统节日只是放几天假,吃一些传统食品而已。幼儿对我国的传统节日了解甚少,尤其是节日中各种民俗民风形成的丰富的节日文化,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引导学生探究我国的传统节日,并借此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一、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二、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三、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四、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五、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六、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
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中秋节语言教案范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语言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活动目标
1、体验中秋节做月饼的快乐情感。
2、知道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3、尝试用团、压、切等技能,在泥团上用模具印花的方法表现月饼的花纹、图案。
活动准备
1、每人一份超轻黏土、每人自带一个月饼、泥工工具、蛋糕盘。
2、月饼课件。
具体活动方案及流程
1、你知道中国特有的节日吗?
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中秋节的由来和有关传说和习俗“嫦娥奔月”、“后羿射日”等。
吃月饼、赏月:中秋节的习俗很多,形式也各不相同,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无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小结:在中秋的时候吃月饼是我们中国的习俗,但是在平时的时候都是很少吃。
2、播放孩子们收集的月饼图片,让幼儿看一看月饼都有什么样的花纹?什么形状?然后总结在黑板上面,让幼儿再想一想月饼还有什么样的花纹?
小结:月饼的形状圆形的偏多,也有一些心形和方形的形状,花纹有很多很多,有直线的、斜线的、波浪线的等等。
3、今天我们也一起来制作一个圆形的月饼,怎么做呢?
教师演示:先搓圆再模具中压扁,再用工具刀刻画纹。
4、小组讨论:我们可以用工具刀在上面刻花纹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制作花纹?鼓励幼儿说出与别的小朋友不一样的方法。(大胆用团,压,搓的方法想象制作出各种图案在月饼上面)
5、幼儿利用各种道具创造性地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对于做的好的幼儿要及时给予表扬,并随时给其余幼儿展示,让其他幼儿学习。
6、将幼儿做好的月饼放到蛋糕盘里面,放到前面的展示桌上,进行“月饼展示会”活动,并让幼儿说一说你最喜欢哪一个月饼?为什么?
7、给幼儿播放展示各种不一样的月饼图片,比如:小鱼的、愤怒的小鸟的、多啦A梦的。
教师小结:月饼的图案还有很多很多,回家的时候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想一想还可以做出什么不一样的月饼?做出来,带到幼儿园我们一起来欣赏。
8、分享品尝:月饼圆又甜。
教学目标:
1、尝试用团圆、压扁的方法制作“月饼”,并用辅助材料印出花纹。
2、愉快地参与活动,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准备:
1、油泥、泥工板、塑料娃娃各一个,小盘子六只。
2、幼儿玩超市游戏用的货架。
3、幼儿认识过月饼。
教学过程:
1、由故事导入课题,引起制作“月饼”的兴趣。
2、迁移已有经验,交流和讨论。
导语:我们都见过月饼,谁来说说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么做出来的呢?
3、观察教师制作“月饼”,了解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制作的过程。
(1)认识材料,知道使用的方法。
(2)观察老师示范,了解制作的过程。
4、自由尝试制作月饼。(教师巡回指导幼儿掌握团圆和压扁的方法,提醒幼儿压时不要过于用力,花纹要清楚。)
5、欣赏自己做的“月饼”,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形状好、花纹清晰的“月饼”,并请幼儿把“月饼”送到“超市”。)
活动目标
1、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积极参与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彩色纸杯若干,一次性纸杯两只,红线若干,剪刀,胶水或双面胶,雪糕棍,红色颜料和水粉笔。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来历
1、通过讨论月亮的变化,让孩子们知道农历的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
2、介绍中秋节的来历,让孩子们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3、了解人们在中秋节的活动。
指导语:你喜欢过中秋节吗?你们知道中秋节要吃什么吗?
二、制作纸灯笼(灯笼的创作形式班级自己制定)
1、导入活动
教师:为了迎接中秋节,我们一起来做一些灯笼来装扮教室吧。
2、讲解示范:
(1)提问:你看到过什么样的灯笼?
(2)灯笼的制作方法
取一只纸杯,沿纵向条纹均匀剪开成一个个条状。
平齐剪掉多余的杯边。
修去宽边,因为杯子的杯口是宽些的。
一根根向外牵拉一下纸条,成内卷状。
取另一只纸杯,只保留上端一部分,其余剪去,为和刚才的条状对接做准备。
先在两个底部的中心钻孔穿红线,然后将两只纸杯的条状对应粘接好,灯笼就基本成形了。在上下底部用彩纸包边,底部中心挂上灯笼穗子,会更有感觉。
可以用颜料将灯笼涂成喜庆的红色。
教学目标:
1、知道月饼是中秋节的食品,通过观察和品尝,知道月饼有各种各样的。
2、能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与感受。
3、体验和同伴一起分享月饼的快乐。
教学准备:
1、幼儿每人一块月饼(自带、品种不一)。
2、教师准备苏式和广式月饼,水果刀一把。
教学过程:
1、自由观察盘子里的月饼,并和同伴进行交流。
导语:盘子里有什么?它们是什么样子的?闻起来感觉怎么样?
2、观察月饼的馅儿,知道月饼是有各种各样的。
(1)猜猜月饼的馅儿,激发进一步活动的'兴趣。
(2)观察切开来的月饼,知道月饼的馅儿是各种各样的。
导语:①仔细看看月饼里面是什么样的?②你们有没有吃过这些口味的月饼?说说它是什么味道的。
3、拓展经验,介绍自己见过或吃过的月饼。
导语:你还吃过什么样的月饼,向我们大家介绍一下。
4、品尝月饼,体验和同伴分享的快乐。(引导幼儿知道月饼是中秋节人们喜爱吃的食品。)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简单了解中秋节的来历,知道中秋节又叫团圆节。
2、了解中秋节人们的活动,通过幼儿品尝月饼、和家长一起制作灯笼、学习和欣赏歌曲、手工制作,绘现等形式,体验过节的快乐,感受中国传统的文化习俗。
二、活动准备
__
三、活动形式
班级集体活动、幼儿园集体活动
四、活动内容
(一)环境创设
1、各班和幼儿一起布置教室、公共活动场所,其中有月亮的变化、灯笼等。
2、各班悬挂灯笼、水果图案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
3、幼儿在节日前观察月亮,绘制月亮的变化图。(各班事先发起记录表)
(二)艺术
1、绘画:中班提供图片或实物水果,供幼儿画水果。小、托班涂色练习:好吃的水果
2、泥工:供幼儿制作月饼。
3、制作灯笼:用空瓶、彩带、色纸、粘贴素材等做灯笼。
4、唱有关月亮的歌曲。《小白船》、《爷爷为我打月饼》等
(三)语言
1、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嫦娥奔月(小、中、大班,小小班视情况定)
2、儿歌《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过节啦,吃点心,吃点心,吃些啥?清明节,吃青团,中秋节,吃月饼,重阳节,吃块糕,端午节,吃粽子,元宵节,吃汤圆……中国的节日多,中国的点心真不少!
3、小班:古诗《静夜思》
中班:吟唱《枫桥夜泊》《泊船瓜洲》(有关中秋节诗词自选一到二首,附后)
(四)社会
1、中秋节是什么时候成为固定节日?(唐朝初年)中秋节有什么风俗习惯?
2、中国的三大传统节日?(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了解有关月亮的传说、神话故事的名称。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朱元彰月饼起义、唐明皇夜游月宫许多故事流传至今,月亮上的嫦娥姐姐、小玉兔、桂花树
(五)科学
了解太阳系中九大行星的名称: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
(六)猜灯迷游园活动:各班按分工悬挂灯笼并贴上迷面。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 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
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 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11
活动目标
1、听故事,了解中秋节的起源、日期及月饼的来历。
2、理解故事内容,可用自己的语言说明中秋节的起源等相关问题。
3、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4、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
活动准备
1、节日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2、日历。
活动过程
1、讲述故事《中秋节的起源》:
我们的祖先以种田为生。他们每天清早很早就要到田里工作,有时翻松泥土,有时灌溉农作物,有时要除虫、施肥,真的很辛苦啊!一直忙到太阳下山,他们才能回家。
他们每年在春天播下种子,到了秋天便是收获的好日子,大家都高兴极了。一家大小分工合作,有的人到田里收割稻谷,有的人到果园摘水果,小孩子也会帮忙,把一束束的稻子搬回家,或者在树下收拾大人摘下来的果子。
到了农历八月十五,已是秋天了,秋高气爽,晚上的月亮又大又圆,家家户户会在一起庆祝丰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晚饭,饭后就在屋前摆放大桌子,上面放满水果,聚在一起谈天赏月,品尝美食。后来,农历八月十五日成为了中国人的重要节日,相传这就是中秋节的起源。
至于吃月饼的习俗,传说和蒙古人当了中国皇帝有关。那时蒙古人非常野蛮和残暴,常常欺负老百姓,有时会强抢人们在路边摆摊要卖的东西,不肯付钱,又随便打人,老百姓的生活很苦!
于是,老百姓计划在中秋节那天赶走蒙古人。为了要通知其他人一起行动,他们想出用饼来传递消息这个好方法。他们先在纸条上写上“中秋节晚上赶走蒙古人”,然后把纸条放在饼里,送到家家户户去。结果,大家在吃饼时都发现了纸条,于是便在中秋节这天合力赶走了蒙古人。从此以后,人们互相赠送月饼,便成为中秋节的习俗。
2、与幼儿讨论:
农作物到什么季节才会成熟呢?那时人们又忙碌些什么呢?(秋天。收割稻谷和摘水果。)
丰收的`时候,人们的心情怎样呢?会怎样庆祝呢?(高兴。全家人一起吃饭。)
人们选定了哪个日子庆祝丰收呢?这个习俗成为了什么节日?(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你认为在月饼里藏字条的方法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呢?(自由回答。)
3、出示一个日历,请幼儿说出中秋节的日期,并请一位幼儿在日历上指出农历八月十五。
活动评价
能较长时间专心听故事。
能说出中秋节的起源。
能说出中秋节的日期。
能说出传说中月饼的来历。
活动建议
活动后可以和幼儿一起制作月饼,分享月饼。
活动反思
幼儿在体验中加深对中秋节的认识,了解一些有关中秋节的基本知识,幼儿对此活动较感兴趣,在活动中,发现我为幼儿提问的资源不够丰富。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12
设计意图:
由于很多中班幼儿生活经验的缺少,不了解中秋节的内涵与来历,只有部分幼儿了解中秋节要吃月饼。为了提高幼儿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与兴趣,加深对祖国悠久历史文化和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热爱之情。由此,我开展了此主题。
活动目标:
1、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及有关习俗。
2、积极参与表达与交流怎样过中秋节。
3、体验中秋节家人团聚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实物: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及图片、八月十五字卡、月饼若干。
2、经验准备:了解有关中秋节的传说。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中秋节的由来,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1、播放关于中秋节的视频。幼儿欣赏。
师小结:嫦娥为了保护后羿才吃了仙丹,结果呀他们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只能远远地互相对望,互相思念。人们呀非常敬重嫦娥,为了纪念她,人们就把月亮又圆又大的那一天订位中秋节。
2、知道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师:你们知道是哪一天吗?对!是农历八月十五(出示字卡)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节?
二、知道中秋节是全家团圆的日子。
1、师:前几天我们小朋友也都调查了中秋节想和谁过,怎么过,现在请你去和好朋友说一说吧!
2、集中交流。
师:现在请你说一说,中秋节你和谁一起过?感觉怎么样呀?
师小结:哦!原来中秋节呀是一个团圆的日子,全家人在一起团团圆圆,快快乐乐。
三、了解中秋节的有关习俗。
1、了解本地中秋节吃月饼的风俗。
师:那你们想怎样过中秋节呢?你吃过什么月饼呢?你还知道月饼的馅是什么做的,还有什么馅的月饼呢?谁吃过和他们不一样的月饼?……师小结:原来月饼
的馅不同,那月饼的味道也(不一样)。
师:你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呢?甜甜的月饼表示什么呀?还吃过什么味道的月饼?
师小结:恩!现在呀!还有各种各样口味的月饼呢!那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为什么月饼做成圆圆的呢?
师幼:表示一家人(团团圆圆、幸福的在一起)。
2、了解赏月、猜灯谜活动。
师:中秋节还会干什么呢?中秋的月亮看上去怎么样呀?还有什么活动呢?师小结:中秋的月亮呀特别圆,特别亮,全家人团团圆圆在一起欣赏月亮,真幸福呀!中秋节还有有趣的猜灯谜活动呢!中秋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它。
四、庆祝中秋节。
1、跳舞庆祝中秋节的到来。
师:中秋节的活动真丰富呀!中秋节就要到来了,我们也来提前庆祝中秋节,围成圆圈一起来跳月吧!
五、结束活动。
刚才我们小朋友还带来了月饼呢,我们一起去教室品尝月饼吧!
关于中秋节语言教案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中秋节语言教案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秋节语言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知道月亮是会变化的,中秋节的月亮是圆的。
2、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学习围绕主题“月亮”进行谈话。
3、喜欢与同伴交谈,并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活动准备:
1、不同造型月亮的图片(弯月、圆月)。
2、有关中秋赏月的1幅图画。
3、幼儿用书、教学挂图、磁带、CD、练习册。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孩子们昨天在家里有没有吃月饼呀!月饼是什么样子的呢?昨天为什么要吃月饼呀?(请几个孩子来回答)
2、因为昨天是8月15中秋佳节,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圆圆的月饼吃,圆圆的月饼又香又甜真好吃。
二、幼儿欣赏中秋节的图画。
1、教师:你们见过月亮吗?图画里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你见到过的.月亮是什么样子的?(请几个小朋友回答)
2、幼儿分组讨论,教师参与指导,提醒幼儿安静地倾听同伴说话。
教师:一个小朋友在说话的时候,其他小朋友要安静地听他说,等他说完以后再补充。
3、教师边出示月亮的图片边请幼儿回答:月亮有时候是圆圆的,有的时候是弯弯的。
4、教师完整地朗诵一遍儿歌。
教师:今天老师还带来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提醒小朋友仔细倾听)
三、幼儿学习儿歌。
1、教师:儿歌里说月亮是什么样子的?什么时候变成圆圆的呢?(请几个小朋友来回答,老师给幼儿提示及补充)
2、儿歌里面说中秋到,月儿圆圆庆国庆,那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
3、教师:我们一起来念一念这首儿歌。根据幼儿对儿歌的熟悉度,可重复几次。
4、幼儿集体念一遍儿歌。
小朋友们真棒!我们知道了中秋节的时候,月亮是圆圆的,圆圆的月亮就像我们的小圆脸。
四、幼儿画一画月亮。
教师:请小朋友们在练习册上画一个你喜欢的月亮
2、幼儿传书(老师继续教孩子学习传书)
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