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2、正确,美观地书写生字。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难点】
掌握笔画多的生字。
【教学用具】
小黑板、卡片。
【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你们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它呢?谁来说说?
3、扳书课题,解释题目。
4、齐读课题。
5、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谁?什么时候?在干什么?
2、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她是多么认真的呀!那么课文是怎么写的?
3、要求学生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再次读课文,读完课文,画出带有田字格中生字的词语。
三、教学生字
1、教学字音:
⑴要求学生借助拼音,拼读生字。
⑵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在字音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同桌讨论。
⑶带读,男女比赛读,齐读。
⑷现在老师把拼音擦掉,你们还会读这些词吗?
2、分析字形:
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会分析哪个生字,选出你喜欢的生字分析给大家听,好吗?
3、做游戏。
4、用词选句。
四、总结
1、通过这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自由回答。
2、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2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儿童诗,讲的是小朋友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表达了小朋友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这首诗充满童真、童心、童味,想象丰富、美好,是教育学生尊师、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的对话,是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对话,是一种高尚的精神生活。领悟诗歌的魅力,可以通过有感情的诵读,在读中理解诗歌蕴含的情感,在读中领悟诗歌蕴含的思想,在读中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因此,本设计重视调动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和积极性,重视读的层次性和鉴赏性,重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诵读领悟,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尊师爱师的感情。
3.在欣赏诗歌中,培养语感,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在读诗中鉴赏,在鉴赏中读诗。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
课前准备: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乐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人,启动情感
教师模仿儿童语气导入: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的窗前,明亮的灯光就照耀我心房。
(教师模仿儿童语气导入,以学习伙伴的形式出现,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尽快地进入学习情境。)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我们一块儿欣赏诗歌《一株紫丁香》。
二、诗文鉴赏,读中悟情
1.教师再次模仿儿童语气: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让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在老师窗前栽紫丁香为的是什么呢?请大家自由轻声读课文,并画出相应的句子。
(采用充满童真、童心、童味的文中诗句引导学生学习,为学生鉴赏诗文奠定了情感基础,为朗读诗文提供了一个范例。)
2.组内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合作完成口头填空:“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为的是让绿色的枝叶夜夜——;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您——;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您——;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这一环节的朗读重在引导学生大致读懂文本、了解文本,培养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
3.这些都是孩子们美好的心愿,他们多想把这些心愿送给老师啊!请用你的朗读表达出他们的心愿。
4.小组互表心愿,互相评议,比比谁读得好,选出朗读能手。
(此次赛读没有固定的评判标准,为的是让学生把“心愿”通过感情朗读表达出来,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张扬学生个性化的朗读。朗读的要求有所提高,赛读的形式调动着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5.全班交流。各组推选一名学生,选择其中一小节读给大家听。互评互议,以读代评,读评结合,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第一节:请学生做踮起脚尖的动作,用轻轻的语气读,体会不打扰老师工作,给老师送一份惊喜的情感。
第二节:读出亲切的语气、美好的祝愿。
第三节:抓住“沙沙”“唱歌”“消除”等词语,读出轻柔、亲切的语气。
第四节:抓住“盛开”“感谢”“挂牵”等词语,读出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引导学生理解“挂牵”:教师先叙说老师平时挂牵学生或家长挂牵孩子的事例,再让学生举例说,从而理解“挂牵”的意思,体悟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关爱。
小结:老师的一点一滴洒向学生都是爱,滋润着同学们的心田。你能用朗读表达出对老师的感激和赞美吗?
(利用互评互读的形式使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感激之情,实现读中赏文、品文读诗的整合和读后评价的激励,把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融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五节:教师导语引导读文:辛勤的园丁培养新一代。今夜灯光仍在亮,呕心沥血的您在改作业,高大的身影印在您窗前。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去劝老师休息?
(充满深情、如诗般的导语,启发了学生的想象,拨动了学生的心弦,进一步为学生鉴赏文本服务。)
6.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伙伴,配上动作朗读全诗。
(此环节是对学生鉴赏诗歌的检测。学生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自由选择倾诉的对象,用语言和动作抒发对老师的爱戴和赞美之情。)
7.配乐《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指名上讲台朗读全诗。
8.师生一起总结:窗前的紫丁香消除了老师的寂寞和疲倦,捎去了同学们对老师的感谢和关怀,寄托了同学们对老师的关心、热爱和尊敬。
三、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让学生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择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两项作业。
1.课内作业(必做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课外作业(选做题):
(1)读有关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诗歌。
(21写一段赞美老师、感谢老师的话。
(3)把本首诗编成歌曲唱一唱。
(设计有弹性的作业,让各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选择,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资料:
紫丁香也叫丁香花,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春季开花,花小,有白、深紫、淡紫、蓝等颜色,有香味。
宜种植于房前屋后、草坪、树林边缘,也可植于道路两旁,也可盆栽或切枝瓶插。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浓浓的师生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质疑
1.播放录像,引入课文第一小节。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群孩子窃窃私语的录像,立刻吸引学生注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资料,学生在读中找到答案。
2、欣赏丁香花,引出课题。
透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盛开在春天的紫丁香花盎然开放在秋天的课堂上,跨越时空的界限,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出示紫丁香图片)紫丁香是一种花,开的花儿较小,常有白色和紫色两种,春天盛开时有浓厚的香味,是人们庭院中常种的树木。喜欢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读文中,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老师期望你在读的时候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读好句子节奏: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3、这首诗歌分为几小节呢?(5小节)请5位小朋友来读读。(指名读)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仿佛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
三、合作读文,加深体验。
同桌再读检查是否读通顺,体会交流资料、情感。
四、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根据学生所说的资料,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小结。幻灯片:各小节资料
1、在第二、三、四小节学习中透过抓住关键词“做伴”、“疲倦”、“挂牵”等理解课文资料,再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激起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
2、播放动画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动画歌曲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师:同学们,静静的深夜里群星闪耀,老师的房间里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
2、看到这一切,孩子们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呢(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2)踮起脚尖的动作。
(3)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4)指导朗读。
原先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同学们生怕打扰老师,悄悄地栽下了紫丁香。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读好这一小节?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齐来试试。
3、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完美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课文。
4、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就应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师:老师,老师,你呼唤得那么亲切,富有情感。
你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
谁明白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一天晚上)
谁明白老师每一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是啊,老师每一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我看到了,那碧绿的枝叶闪着美丽的光泽,有这些绿叶和我做伴,我再也不寂寞了。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3小节: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1)生读。
(2)沙沙,沙沙,多美妙的声音。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响的绿叶,你想给老师唱什么歌?
(3)你们的歌真是太美了,听着这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师也不觉得疲倦了。
(4)让我们一齐来唱响这支动听的歌吧!(齐唱)
(5)师深情诉说:老师您听见了吗?风吹绿叶的声音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用歌声来消除您一天的疲劳!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4小节: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1)生读。
(2)引说:你们张开笑脸,是想感谢……
幸福的孩子们,你们以前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3)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窗前。但是,那满树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
(5)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1)生读。
(2你也想说说吗?说话练习:老师,我想对您说——
5、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但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的房里灯光仍然亮着,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
6、为什么老师的梦准是又香又甜?(孩子爱)
五、迁移运用,升华情感,
学生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有了文字积累、生活再现、情感积蓄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在舒缓的钢琴曲声中齐读这首诗歌,祝福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深情的配乐朗读既是一种对课文资料的回顾,又是学生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
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
感谢挂牵-爱-睡梦香甜
消除疲倦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4
课前透视:
《一株紫丁香》是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当你正伏案备课的时候,可曾想到: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布满全株,那就是一张张学生的笑脸在向你致意。一阵微风吹来,伴随着浓浓的花香,同学们真诚的爱送进了你的心田。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课后练习设置,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的积累。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设计在《参与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操作》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反馈与交流、质疑与解惑、自主设计、活动激发等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让自主与和谐充满整个课堂。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1个生字,会读课后词语,会写8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重难点把握:认读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课前准备:学生搜集资料;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教师用深情的语言导入:
“老师像一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汗水;老师像一艘航船,
载着我们驶向知识的海洋。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丁香,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文《一株紫丁香》。”
2.板书课题:5一株紫丁香。齐读课题认识“株”。
3.出示课件,介绍紫丁香树。(学生汇报收集的资料)
(设计意图: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础。学生汇报课前查阅的资料,培养学生观察收集资料的能力。)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①大声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画出生字,生词,多读几遍;
③把不理解的词句或问题标出来。
2.同桌互助自学生字、生词。
①拿出自己准备的生字卡片,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互相帮助。
②两个人读一读课后的新词。
③学习完毕,同桌相互评议学习情况。
3.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猜字谜的方法来识记:“牵”,牛儿躲在屋顶下,抬头看天少一画;“困”,四四方方一间房,一根木头放中央。
②“倦、困、踮”可能是读音的难点,“倦、困”比较拗口,“踮”要防止学生读成“diàn”。可用下面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巩固认读的生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
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
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2)巩固生字。(做摘紫丁香花的游戏)
(3)朗读展示,读自已喜欢的小节。(相机引导评议)
(设计意图:自主读书与交流读书结合,引导有目的的读书活动,提高学生的朗读效果。在自学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加深印象,探讨交流识字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利用识字情境,促进巩固识字。)
三、细心观察,指导写字。(课件出示生字)
a、让学生观察生字的笔画、偏旁、部件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b、说说哪些是上下结构,哪些是左右结构,哪些是左中右结构。
c、小老师讲经验:各类字该怎么写?
d、重点指导:“棋”和“琴”
e、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注意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生字较多,教师不可能逐一范写,选择两个有代表性的、学生易混易错的字来示范和提醒,其他的字让学生自己去临摹,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细心观察的习惯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推荐作业
1.朗读课文。
2.积累词语
第二课时
一、播放歌曲,引入诗境。
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谈听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把学生带到了诗的意境。通过学生谈感受,把学生引入到浓浓的师生情之中。)
二、制定学习目标。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学懂了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我想学什么?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
三、品读课文。
(一)教师引导学习第一小节。
(1)谁喜欢第1小节?指名同学读第一小节。
(2)老师正在安静的小院里备课,你去送花,你会怎么进去呢?谁来
表演一下。大家一起来试试。
(3)你们为什么要踮着脚尖走呢?
(4)那我们应该怎么读呢?试着读一读。
(5)齐读第一小节。
(设计意图: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达到读得正确、有感情的效果,为下节朗读感悟作铺垫。)
(二)自主选择学习二──四小节。
A、小组合作,探究新知。(自己选择学习伙伴,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方法。)
出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懂请提出来?
*用最美的语言再读自己喜欢的小节。
B、全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自己选择喜欢的小节进行小组学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C、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二、三、四节。
(1)老师有感情地配乐范读第二、三、四节。
(2)学生就老师的朗读进行评议,再自己揣摩朗读。
(3)品味词语。
口头填空:“绿叶沙沙”像(),“盛开的花儿”像()。
将“疲倦”换成“疲劳、劳累”,将“挂牵”换成“挂念、牵挂”,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到“疲倦、挂牵”读起来押韵。
(设计意图:教师配乐范读课文,使学生沉浸在课文情节之中,通过学生对老师朗读的评价,更多的学生有了读书的兴趣和比的意念,激起了学生读书的欲望。)
(三)学习第五小节
(1)(打开课件看课文插图)夜深了,连星星都困得眨眼,这位老师还在写教案,你想对她说些什么?
(2)师生讨论应怎样读第五小节?
(3)指名读第五小节,大家评一评。
(设计意图:巧妙凭借插图,训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四、赏读课文,指导背诵。
1.配乐齐读课文。
2.练习背诵。(喜欢哪一节,就记住哪一节,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3.表演背诵。
五、小结课文,感情升华。
1.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
2.教师小结。
(设计意图:在学生体会出师生情感的基础上,形成个性化的朗读。在赞美老师的歌曲声中,学生谈自己的收获,达到感情的升华。)
六、作业超市(以下作业任选两题)
1.把课文背给爸爸妈妈听。
2.收集赞美老师的诗句,抄写下来。
3.学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曲。
4.把最想给老师说的话写下来,制成卡片送给老师。
(设计意图:作业超市的设计,使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教学感悟:
在《一株紫丁香》的教学中,我用创新的课程、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方法,让学生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使学生形成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学习行为上,既有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能力,又有自主设计学习方式的能力。
一、进行自主选择性学习
1.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学习活动开始前让学生参与学习目标的制定:“我想学什么,我还有哪些地方不懂?”师生共同拟订学习目标。这样订出的目标反映着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程度学生的`意见,因而是最能“面向全体”的,由于目标是学生自己设定的,他们在学习时积极探讨,力求达到,学生学习兴趣浓,效果好。
2.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课文难度都不大,教师完全可以大胆放手,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研读。在《一株紫丁香》一课教学中,我让学生从二、三、四这几个小节中,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节欣赏揣摩。因为是自己最喜欢的,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由于有权决定学自己爱学的、能学的,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同书上的语言文字结合起来,学得有滋有味,讲得绘声绘色,把对老师的爱描述得淋漓尽致,找到了“我是学习小主人”的感觉。
3.自主选择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方法。在学习《一株紫丁香》时,我建议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展示学习成果,于是,有的朗读,有的讨论,有的写心得体会,学生们兴趣盎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的体验和感受,个人的特长也得到了发挥。学生针对自己的实际学习水平和特长自己设计学习方法,能读的读,能说的说,能写的写,课堂成了学生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展示才能的舞台。
4.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前后桌四人一组讨论的学习方式,这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协作能力、评价能力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打破了传统的课堂组织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选择学习伙伴,讨论、解决问题。这样便于沟通、交流,便于情感相融,便于切磋互补及调动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责任感。
二、布置选择性作业
做作业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手段之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习惯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因学生的认知水平各不相同,“一刀切”的统一作业不但难以照顾到这一差别,还容易使学生负担过重,引起厌倦情绪。因此,我设计了作业超市,作业超市具有阶梯性的特点,由易到难,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练习的数量上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选择,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的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材分析重点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具1、学生预习: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2、学生自制生字卡片。3、教师准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批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引言,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争香斗艳,紫丁香也张开了笑脸。你见过紫丁香吗?
2、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静静的夜晚,老师正伏在灯下用心备课。
3、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师窗前有一株紫丁香呢?
二、初读感知:
1、自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3、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4、学生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提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5、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重点正音:“株、除”都读翘舌音;“踮”读第三声。
6、讨论并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7、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给伙伴听。
8、朗读展示:指名读或小组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9、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三、指导写字:
1、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2、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歌、您、牵”。
3、练习书写“休、伸、甜、院、除、息、困”。教师检查学生书写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朗读课文。
a.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b.全班齐读,看谁的表情最丰富,读得最有感情。
2、读写词语。
a.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b.鼓励学生向书上的“学习伙伴”学习,抄写会写的词语。
二、朗读感悟:
1、教师范读或指名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2、学生怀着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朗读课文。
3、指名领读,生领:“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齐声:“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窗前。”生领:“老师,老师,”齐声:“就让它绿色的枝叶……”生领:“老师—”齐声:“在风里沙沙……”生领:“老师—”齐声:“满树盛开的花儿……”生领:“夜深了星星在眨眼,”齐声:“老师,休息吧……”
4、分小组体会读。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在朗读中体会“夜夜和伴”,“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那是我们的笑脸”,“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等重点体会那一株紫丁香就是代表着同学们对老师的一份深情厚谊。
5、学生选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6、小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7、全班饱含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三、书写指导:
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甜、歌:左右两部分宽窄差不多。“甜”字左高右低。“歌”字左低右高。
牵:上面的“大”字要写小一些,变点;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宽一些。
困:方框在填字格里要居中。里边的“木”字变点。
四、说说背背:
1、说说此时次刻,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话。
2、看着画面,和同桌一起练习背诵。
3、表演背诵。
五、拓展活动:
学唱一首歌诵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
通过学文,引导学生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布置作业读生字、读课文、写生字;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我会认:株、踮、院、除、疲、倦、牵、困
我会写:休(休息)伸(伸手)甜(甜美)
歌(唱歌)院(院子)除(除法)
息(消息)您(您好)牵(牵挂)困(困难)
课后小结
通过有感情朗读,分角色,表演朗读,使学生充分体会诗歌意境,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同时,通过书写指导,使学生注意到字形的区别和书写特点,收到如期效果。.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6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娃娃,(课件出示生词:脚尖儿、一株、消除、绿叶、挂牵、载、疲倦)同学们是不是都还记得它们呢?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
(个人读——小组读)
2、我们二一班的同学真棒,教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作为你们的奖赏,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歌曲,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一段)
2、好听吗?知道这是写给谁的歌吗?(这是写给老师的歌。人们称赞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是吐丝的春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老师却很欣慰——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同学,看着你们的成长,老师由衷的高兴。)
3、这么?今天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天老师把它来来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韵律美和诗情诗意
1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一张电子贺卡打开,里面是一株盛开的紫丁香,字幕:教师节、9月10日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2、播放配乐诗朗诵《一株紫丁香》贺卡上诗歌由下而上的滚动播放。
3、这会知道老师收到的礼物是什么了吧?对!是一份制作精美的电子贺卡。在这张贺卡上不仅有教师喜欢的紫丁香,他还将我们课文中的《一株紫丁香》这首诗做成电子声音录在上面呢!
4、出示示紫丁香图片,介绍紫丁香,学生读课文
我真是很高兴!瞧,这就是紫丁香。(师操作课件)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树上就开满了一朵朵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小花,一阵风吹来,那淡淡的香气向四周弥漫,嗯,真香啊!小朋友你们喜欢吗?那还等什么呢?快打开课文美美地读读吧!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1、选择自己的方式读全诗
看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老师都被感动了!现在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老师听一听呢?(学生举手)嗯——有这么人想读啊!怎么办呢?这样吧,老师有一个建议,想读的一起站起来读,你喜欢读那节,就读那节!你不喜欢的小节你可以轻声在心里读。同学们说好不好?
2、细读诗文在朗读理解和感悟诗情诗意
(1)读悟每一节
——真棒!老师完全被陶醉了!谁能告诉老师:读过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呢?(一群孩子把一株紫丁香送给老师)
——那么孩子们是怎样把紫丁香花送给老师的呢?那位同学愿意读读第一节?
——一生读,学生评。根据学生读评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踮起脚尖儿……”为什么要读得轻轻呢?(因为踮起脚尖走路很轻;很轻的走路是为了不打扰老师,给老师一个惊喜)
——踮起脚尖儿怎么能走?谁来表演一下。
——咱们踮起脚下尖儿读读这一节诗文。
——教师评价:你们也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们读得可真好啊!谢谢你们!
(2)读悟二——四段
a、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上一株紫丁香呢?谁愿意读读第二节?
——希望用紫丁香日夜陪伴着老师。
——陪伴着的是这株紫丁香,其实是我们的一片心。指导学生朗读这节,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一片真情。
b、那么,我们想通过紫丁香对老师表达什么样的心意呢?请读三、四两节诗。——诗中绿叶、小花是指谁?(我们)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我们要感谢老师,是因为什么?那么我们怎样感谢老师呢?如果是你,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学生可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累了;老师休息会儿吧!我爱您老师……)
——“你听,你听,绿叶在风中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我们的感谢都化成一首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的感谢。如果是你,你会给老师唱支什么歌呢?(发散)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除了唱歌,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呢?(发散、拓展)
——教师评价:谢谢同学们,老师记住了你们的歌声,记住了你们的感激,记住了你们的心意。谢谢你们,老师为有你们而骄傲!
c、扮角色读二、三、四段。
谁想领读?
生领:“老师,老师”
男女生齐:“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生领:老师——
男生齐“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生领:“老师——”
女生齐:“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3)读悟第五段
——同学们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直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呢?还在干什么?(放课件)你看到了,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什么?(让学生自由的发挥)
——诗中是怎样说的?(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这是让老师休息!“老师——休息吧!”谁来说说?(深情地说)
——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五、再读课文、总结
1、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教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出示准备好的心型花,贴在课题下)
2、老师我知道你们的心愿。教师节的时候,我就收到了许多的礼物,美丽的百合,那是你们想让老师永远年轻漂亮;清美的日记本,是希望老师记下你们成长的足迹;一张活泼的卡通画那是你们希望老师成为你们的朋友……还有今天老师收到的电子贺卡,那是你们对老师我的期待,期待我给你们最好的教育和爱。这些礼物老师都非常喜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节课,老师又意外的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就是你们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你们的智慧、你们的真诚,你们热情的目光,老师要说:二一班的同学,你们真的棒极了!老师喜欢你们,老师爱你们!
3、《一株紫丁香》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再读一遍,再听一遍,可以吗?(配上音乐,全班包含对老师的深情读(背)全文)
六、拓展听歌,闭上眼睛,再次欣赏音乐
(旁白)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作为您好的学生,我有很多心里话要说,就让这美丽的一株紫丁香捎去我的祝福。
音乐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二段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7
教材分析
《一株紫丁香》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二组“校园生活”中的首篇课文。这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表达了孩子们对老师的问候和感激。一株紫丁香,不仅仅是孩子们送给老师的一份珍贵礼物,更是一首值得吟诵的师生情谊的颂歌。通过学生的反复诵读感悟,让学生体会师生之间浓浓的情谊,并树立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
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学文过程中先引导学生质疑课题让他们带着问题进入文章的学习,同时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以读为主,引导学生在读中学、思中悟。
2.教学中利用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调动学生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发挥学生想象力,真正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
3.《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本课的教学中让学生比较朗读,体会诗歌语言押韵的特点,初步感知这一语文知识。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及词语,能正确书写10个汉字。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培养学生尊敬教长的思想。
教学重难点
1.认读本课生字、词语,正确、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株、踮”等八个生字,会写课本“休、伸”等十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紫丁香这种植物。
教学重难点
1.识记本课生字、词语,能规范书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1.刚刚过去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同学们精心制作的小花、贺卡这些表达对老师问候的小礼物,这节课我们要去看看育才小学的同学们给自己的老师送上了怎样的问候。
【课件示紫丁香的图片】
2.介绍紫丁香的相关知识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读课文,标注小节。
2.课件示生字,指名请学生拼读。【教师及时指正学生读好两个翘舌音“株、除”和“踮”的声调】
3.扩词练习【指名让学生扩词,其他学生跟读,扩大学生词汇量】
4.课件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自读、同桌互读、领读、齐读。
一株花踮起脚医院消除疲倦挂牵困难休息伸手香甜唱歌您好
5.识记生字
(1)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已经掌握的识记生字的方法。
【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减一减、利用形声字的特点】
(2)同桌交流自己的识记方法。
(3)集体交流
6.同桌互读课文,读准字音。
7.展示读文:指名读【引导学生倾听,并对同学的朗读做出评价】
8.齐读课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内容?
三、生字书写
1.课件示本课生字,学生拼读。
2.指名请学生读拼音、数笔画、说结构、认偏旁。
3.学生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示范,学生书空。
【教师重点指导“歌、您、牵”三个字的书写】
4.学生练写,教师指导
【注意对学生书写姿势的提醒,观察学生生字书写情况及时指导】
四、生字、词语巩固
1.指名请学生读课本27页的词语。
2.学生自选词语进行造句练习。
五、作业
把自己看到课题后最想知道的内容写在课本25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课文,体会一株紫丁香是孩子们对老师的一片心意,是对教师的问候和感激。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紫丁香传递出的师生之间的深厚情谊,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思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课前复习
1.学生开火车读课文中相关词语。
疲倦小院枝叶休息唱歌安静盛开感谢牵挂消除眨眼又香又甜脚尖儿花儿
【强调儿化音的读法、“又_又_”式的词语训练】
2.出示本课生字组成的句子,指名读。
(1)桌子太高了,我要踮起脚尖才能拿到上面的东西。
(2)我牵着妈妈的手,来到新种的一株小树旁。
(3)今天妈妈很疲倦,一到家就困得睁不开眼了。
(4)奶奶住院了,家里除了我没有别人。
3.齐读课文,读准字音。
二、学文过程
1.课题质疑
(1)教师板书,学生对课题质疑。
(2)课件示:a、谁种的?b、为什么要种?
2.学习第1小节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株紫丁香是谁种的?【板书“我们”】
(2)同学们是怎样走进小院栽种的?他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
(3)学生汇报、交流。
(4)指导学生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孩子们踮起脚尖轻轻种下紫丁香想给老师带来一份惊喜的情感】
3.学习2—5小节
齐读课文2—5节,学生思考:他们为什么要种紫丁香?
(1)学习第2小节【板书“陪伴老师工作”,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夜夜”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b、指名朗读第二小节。
(2)学习第3小节【板书“消除老师疲倦”,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疲倦”是什么意思?
b、你们觉得老师的工作辛苦吗?那就为老师唱一支歌吧!【男女生分别读】
(3)学习第4小节
在春雨的滋养下,丁香花吐露花苞,绽放了美丽的笑容,感谢老师对同学们的挂牵。【板书“感谢老师挂牵”,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a、理解词语“挂牵”,说说自己和老师之间发生的小故事。
b、教师说一说自己在假期对学生的挂牵。
c、教师范读。
(4)学习第5小节
a、课件示插图,学生根据教师提示描述图中的内容。
【什么时间?谁在做什么?】
b、是啊,夜已经深了,老师仍然没有休息,此时你看到这样的场景会对这位老师说些什么呢?
c、文中也有一小节内容是同学们对老师想说的话,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板书“伴随老师梦乡”,指导学生做好批注】
(5)领读—接读课文【此环节可由一名学生领读,其余学生接读,也可由男女生配合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感悟文章浓浓的情感】
领读:“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
接读:“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领读:“老师,老师,”
接读:“就让它绿色的枝叶……”
领读:“老师—”
接读:“绿叶在风里沙沙……”
领读:“老师——”
接读:“满树盛开的花儿……”
领读:“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
接读:“老师,休息吧……”
(6)教师小结:课文学习完了,这株紫丁香带着对老师的感谢、祝福种在了每个人的心中。其实不仅仅是语言可以表达情感,音乐同样可以歌颂美好的事物,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体会音乐带来的美妙声音。
4.指导背诵
(1)课件示课文内容并指名请学生回忆填空。
我们栽下一株紫丁香,
让绿色的'枝叶夜夜和老师做伴;
让沙沙的绿叶儿声帮老师消除疲倦;
让满树盛开的小花感谢老师挂牵;
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伴随老师梦乡。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填空,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抓重点进行背诵,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2)学生根据课件提示试背课文。
三、语文小知识
1.教师介绍押韵这一语文知识。【诗歌中,某些句子的末尾一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
2.课件示文中词语并请学生拼读。
【窗前做伴疲倦挂牵又香又甜】
3.引导学生自主找出相同的韵母“an”。
4.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押韵的作用。
四、作业
1.四人小组为单位有感情地背诵《一株紫丁香》。
2.以“谢谢您,老师”为主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老师的感情。
课后反思
1.语境中的生字复习。在学文之前进行的复习打破让学生仅仅认读生字卡片或文中词语的作法,而是让生字组成不同的句子,在语境中重复出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
2.渗透诗歌语言特点。在反复的朗读中向学生渗透诗歌语言的特点及语文知识“押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3.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在识字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掌握的识记方法学习汉字,这是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
(2)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提醒学生良好的坐姿,这是对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
(3)虽然课标对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做出学习批注的要求,但在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作出批注不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可以帮助学生进行课文复习。
4.在学生的朗读指导上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采用各种形式让学生深入文本,让学生走进课文,感受课文,从而联系自己的生活经历,把这种文章中的真情融入自己的生活,做到情从心发,言从心声。在朗读指导上教师可进行一定的示范,引导学生更好地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厚感情,在教师范读中要注意全诗第五小节中 “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一句中“啊”的变调【应读“nga”】,此处不需要向学生讲解,但应该正确范读。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8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感受师爱:
1、教师节刚刚过去,有个小朋友给老师送来一支歌曲,听!(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每当我们轻轻地走过您的窗前,您地灯光彻夜明亮,那是您在批改作业,认真备课。敬爱的老师,您辛苦了!让我们为您栽下一株紫丁香夜夜陪伴着您,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消除一天的疲倦,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株紫丁香 》。
(教师充满激情的导语,把学生带入了温馨的师爱之中。)
二、整体感知,走进师爱:
现在请听老师来读一读这首优美的诗歌。
(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细读课文,感悟爱意:
(一)、读悟第一小节:
1、指名读。
请一个小朋友读一读课文第一小节,其他小朋友一边听一边思考: (1)我们要把紫丁香栽到哪里?
(2)我们为什么要垫起脚尖走进来呢?
2、小朋友们是怎样走进老师的小院的呀?(踮起脚尖儿,走进静静的小院)谁来做做踮起脚尖儿的动作?(学生做动作)你为什么要踮着脚尖呢?(不能打扰老师)原来是这样,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评、读: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起来试试。
我们一起踮起脚尖读一读这一小节。
(学生悄悄地小声地读,恐怕惊动、惊醒了老师,用这样的语气,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深情的爱。)
(二)、我们踮起脚尖,悄悄地走进安静的小院,把紫丁栽在老师窗前,为什么要栽下紫丁香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小节,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呢?
你们为什么要栽下紫丁香呢
做伴是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要和老师做伴呢?
漆黑的夜晚,我们让紫丁香陪伴老师度过漫漫长夜,大家是多么热爱自己的老师啊,
老师也想来读一读,小耳朵竖起来,听听老师读的'怎么样?
水能品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呢?
谁也来读读这几句话。
我们一起来试试背。
(三): 让紫丁香为老师做伴,我们来学习3、4小节,同桌在一起来学习你喜欢哪个小节就学习哪个小节。
汇报一下学习结果
1、你喜欢那个小节,读一读,你能告诉大家我们为什么要把……
2、谁能把疲倦换成一个别的词语呢?你能让紫丁香沙沙的绿叶消除老师的疲劳,心灵多美阿。谢谢你!
3、我们来做紫丁香的绿叶,你是绿叶儿,你的声音这么动听,你要为老师唱些什么、说些什么呀?(指名说)
那就请你来读读这一节?谁能读得更美?
4、一起来试试。
(读第这段时,我放录音风吹树叶的声音,说:“老师您听见了吗?风吹绿叶的声音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用歌声来消除您一天的疲劳!”这样学生完全进入了清境感情非常深厚。)
(四):你们的绿叶唱得多好听啊!老师身上的疲倦顿时消失了,谁选择了第四小节呢?能不能讲一讲为什么要把紫丁香送到老师的窗前呢〉?
1、挂牵可以换成什么词呀?(牵挂,关心)
去年我们班陈XX不小心摔着胳膊了,老师就很挂念他。这就是一种――挂牵。谁能用挂牵说一句话呢?
2、老师每时每刻都把小朋友牵挂在心,小朋友,你们心里对老师有怎样的感情呢?谁来读读这一节,表达出你对老师的感谢。
3、赛读:
谁先来读给大家听?(指名一生读)
读的真亲切呀!老师想请一个小朋友到前面作动作读,其他同学轻声读,也可以作动作好吗?
(五)、大家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都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还在那灯下工作着,
1、你们说老师辛苦不辛苦?你能劝劝老师,让她早点休息吗?
也可以用课文中的话。(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板书:飘进梦里)
2、谁也来读读这一小节,劝我们的老师快快休息。
指导朗读:
是啊,夜深了,老师也该休息了,让我们再来轻轻地读一读最后一小节。
听着你们读的这么美,老师好像闻到了花香,陶醉了
我们再来读一读课文这一小节。
(把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让绿叶和老师做伴、为老师消除疲倦,用盛开的花儿来感谢老师的挂牵。学生通过朗读和表演,走进绵绵的爱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爱,这是爱的回报.)
四、拓展练习,表达爱意:
我们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让绿色的枝叶为老师做伴,让沙沙的绿叶给老师唱歌,让满树的花儿感谢老师对我们的关爱,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我们请紫丁香捎去我们对老师的爱,老师的梦变得更香更甜。
书上的小朋友用这首优美的诗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爱,对老师的感谢,
在教师节这天,老师也收到了我们班级小朋友写的诗歌,我把它发表在我们学校的网站上了,我们一起来看看。你们还知道哪些赞美老师的诗句?(学生交流)课后,大家可以赞美老师诗句写的在自己做的卡片上,送给老师,还可以把自己的心里话对老师说说,好吗?
1、看周琳的作文,感受身边同学对老师的爱。
2、做贺卡,表达对老师的爱。
(通过欣赏身边小朋友的作品来感受对老师的爱,通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贺卡表达对老师的爱,这是爱的升华。)
五、小结课文,升华爱意:
小朋友是多么的爱老师啊,诗写得多美阿,让我们带着对老师爱回过头再来看看这株紫丁香,觉得它怎么样?(觉得更美,更香了)(板书:美)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连起来读好这篇课文。(齐读课文)
(在爱中饱含激情的朗诵,师爱得到了更高的升华。)
板书设计:
一株紫丁香
枝叶——陪伴
绿叶——唱歌
花儿——感谢
花香——陪伴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3、树立起尊敬老师的心愿。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朗读体会课文。
教学流程:
导入
开火车游戏。(教师手拿生字卡片随机抽出一张指给学生)师:火车火车开起来。生:火车开到我这里。(给教师出示的生字组词,造句。)
初读
1、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谈感受。
2、学生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尊敬之情。
3、教师范读。(体会师生间的真势感情。)
4、学生自由读。
5朗读全诗。把对老师的爱表现出来。
再读
1、小组内再读读课文,想一想,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一株紫丁香?
2、指读第三小节。引导学生: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这一句中你能体会到什么,或者联想到什么。
3、如果让你去陪老师你会为老师做点什么?(让学生充分回答)
(实现课内外的'结合,由对课文的理解延伸到现实生活,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感悟,激发学生的尊师情感。)
背诵
1、说出你想对老师说的话。(学习自由说)现在就让紫丁香为我们做这一切吧!
2、自己练习背诵。
3、小组表演背诵。
4、全班汇报。
(背诵是学生积累的好方式,采用辅助手段,激发兴趣,学生乐于参与。)
练习
出示课后我会读中的词语。
1、同桌互相读一读,要读正确。
2、全班开火车读。
3、学习伙伴说这些词语会写的她都要写一写,你们会写哪些也写一写吧。写后同桌展示一下。
(利用我会读将文中的词语进行复现,让学生进行记忆与巩固。注意引导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
写字
1、出示甜、歌、牵、困四个字。读字音,认字形。
2、观察教师范写,点评。
3、学生练习。同桌展示。互提建议。
(展示成果,互相评价,体验快乐,发现不足,又能互相促进。)
拓展
交流自己积累的赞美老师的词语、名言、诗句等
(促进学生积累,感受教师的伟大与辛苦,树立爱师情怀,加深与教师的情感。) 反思 本节课的课堂效率很好,学生能够根据老师的引导,初读课文,在老师的示范下,标准的朗读课文,再读课文,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理解课文,并会回答问题,学生在轻松地气氛中,阅读课文,学会写字,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本节课的中心思想。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生字娃娃,(课件出示生词:脚尖儿、一株、消除、绿叶、挂牵、载、疲倦)同学们是不是都还记得它们呢?谁来跟它们打打招呼?
(个人读——小组读)
2、我们二一班的同学真棒,教师想送你们一首歌,作为你们的奖赏,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歌曲,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1、播放多媒体课件,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一段)
2、好听吗?知道这是写给谁的歌吗?(这是写给老师的歌。人们称赞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的蜡烛,是吐丝的春蚕,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老师不知花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但老师却很欣慰——因为有你们这些可爱的同学,看着你们的成长,老师由衷的高兴。)
3、这么?今天的教师节,老师收到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今天老师把它来来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播放多媒体课件)
三、欣赏诗歌,初步感受诗歌韵律美和诗情诗意
1 、播放多媒体课件:
一张电子贺卡打开,里面是一株盛开的紫丁香,字幕:教师节、9月10日亲爱的老师节日快乐
2、播放配乐诗朗诵《一株紫丁香》贺卡上诗歌由下而上的滚动播放。
3、这会知道老师收到的礼物是什么了吧?对!是一份制作精美的电子贺卡。在这张贺卡上不仅有教师喜欢的紫丁香,他还将我们课文中的《一株紫丁香》这首诗做成电子声音录在上面呢!
4、出示示紫丁香图片,介绍紫丁香,学生读课文
我真是很高兴!瞧,这就是紫丁香。(师操作课件)每当春天来临的时候,丁香树上就开满了一朵朵紫色的、白色的、红色的小花,一阵风吹来,那淡淡的香气向四周弥漫,嗯,真香啊!小朋友你们喜欢吗?那还等什么呢?快打开课文美美地读读吧!喜欢的地方多读几遍。
四、细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
1、选择自己的方式读全诗
看同学们读得那么投入,老师都被感动了!现在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老师听一听呢?(学生举手)嗯——有这么人想读啊!怎么办呢?这样吧,老师有一个建议,想读的一起站起来读,你喜欢读那节,就读那节!你不喜欢的小节你可以轻声在心里读。同学们说好不好?
2、细读诗文在朗读理解和感悟诗情诗意
(1)读悟每一节
——真棒!老师完全被陶醉了!谁能告诉老师:读过这首诗,你知道了什么呢?(一群孩子把一株紫丁香送给老师)
——那么孩子们是怎样把紫丁香花送给老师的呢?那位同学愿意读读第一节?
——一生读,学生评。根据学生读评的情况引导学生理解诗句。
——“踮起脚尖儿……”为什么要读得轻轻呢?(因为踮起脚尖走路很轻;很轻的走路是为了不打扰老师,给老师一个惊喜)
——踮起脚尖儿怎么能走?谁来表演一下。
——咱们踮起脚下尖儿读读这一节诗文。
——教师评价:你们也给了老师一个惊喜!你们读得可真好啊!谢谢你们!
(2)读悟二——四段
a、我们为什么要在老师窗前栽上一株紫丁香呢?谁愿意读读第二节?
——希望用紫丁香日夜陪伴着老师。
——陪伴着的是这株紫丁香,其实是我们的一片心。指导学生朗读这节,体会同学们对老师的.一片真情.。
b、那么,我们想通过紫丁香对老师表达什么样的心意呢?请读三、四两节诗。——诗中绿叶、小花是指谁?(我们)
——“你看,你看,满树盛开的小花,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你时时把我们挂牵”我们要感谢老师,是因为什么?那么我们怎样感谢老师呢?如果是你,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些什么?( 学生可说:老师您辛苦了;老师您累了;老师休息会儿吧!我爱您老师……)
——“你听,你听,绿叶在风中沙沙地响,那是我们给你唱歌,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我们的感谢都化成一首歌,歌声最能表达我们的感谢。如果是你,你会给老师唱支什么歌呢?(发散)
——同学们唱得可真好听!除了唱歌,你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对老师的感激呢?(发散、拓展)
——教师评价:谢谢同学们,老师记住了你们的歌声,记住了你们的感激,记住了你们的心意。谢谢你们,老师为有你们而骄傲!
c、扮角色读二、三、四段。
谁想领读?
生领:“老师,老师”
男女生齐:“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你做伴。”
生领:老师——
男生齐“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生领:“老师——”
女生齐:“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3)读悟第五段
——同学们读得多么有激情呀。夜深了,连那星星困得直眨眼睛,可我们的老师呢?还在干什么?(放课件)你看到了,你想对你的老师说什么?(让学生自由的发挥)
——诗中是怎样说的?(老师,快放下手中的教案吧,让花香飘进你的梦里,那梦呀准是又香又甜。)
——这是让老师休息!“老师——休息吧!”谁来说说?(深情地说)
——我们美美地、甜甜地,让芬芳的花香把老师带进香甜的梦里,请同学们带着这种感情读第五节。
五、再读课文、总结
1、总结:多美的紫丁香啊!多么美的诗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美好的愿望!同学们在教师窗前栽下仅仅是一株紫丁香吗?对!同学们栽下的是自己的一个心愿,是自己对老师的一片爱心。(出示准备好的心型花,贴在课题下)
2、老师我知道你们的心愿。教师节的时候,我就收到了许多的礼物,美丽的百合,那是你们想让老师永远年轻漂亮;清美的日记本,是希望老师记下你们成长的足迹;一张活泼的卡通画那是你们希望老师成为你们的朋友……还有今天老师收到的电子贺卡,那是你们对老师我的期待,期待我给你们最好的教育和爱。这些礼物老师都非常喜欢,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节课,老师又意外的收到了一份不同寻常的礼物——就是你们今天在课堂上的表现,你们的智慧、你们的真诚,你们热情的目光,老师要说:二一班的同学,你们真的棒极了!老师喜欢你们,老师爱你们!
3、《一株紫丁香》这首诗真是太美了,老师也想再读一遍,再听一遍,可以吗?(配上音乐,全班包含对老师的深情读(背)全文)
六、拓展听歌,闭上眼睛,再次欣赏音乐
(旁白)亲爱的老师您辛苦了!作为您好的学生,我有很多心里话要说,就让这美丽的一株紫丁香捎去我的祝福。
音乐起《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第二段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
制定依据
1、资料分析
《一株紫丁香》是一首活泼清新的小诗,诗词朴素易懂,字里行间吐露出孩子们对老师的浓浓问候与感激。“一株紫丁香”代表的是孩子们得诚挚得心愿,是对老师的问候与感激,抒发了少年儿童赞美老师,热爱老师的一片真情,唱响了一曲尊师爱生的动人赞歌。全文用孩子的口吻说话,富有童趣,感情真挚,语言生动,意象优美,资料浅显易懂,富有想象空间。
2、学生实际
(1)认知:学生透过预习,已经基本能认识生字词,并能读通课文,对课文的资料和表达的情感有大体上的了解。
(2)情感:学生对老师平时的工作状况比较熟悉,看到老师工作的辛苦,已有必须的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情感因素。
教学过程
一、欣赏歌曲,谈话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这首歌好听吗?你明白它是写给谁的吗?
4、出示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
5、小结并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2、指名说
3、说说老师平时的工作
4、谈谈看完后的感受
5、齐读课题:《一株紫丁香》
用歌曲营造氛围,用真实的例子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初读课文
1、老师提出自读要求:课文中的每个字都要读准,每个句子都要读通顺。
2、检查生字词语:(分两次出示)
1、学生自读课文
2、学生朗读词语
第(1)块的词语要读准第
第(2)块的词语要读准,还要读出意思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由读或交流读,到达读得正
3、鼓励学生再次练读课文。
3、再次练读课文,要读通顺、流利。
确、流利的效果,为下面的朗读感悟作铺垫。
三、精读课文
第1段:
1、(出示图)语言创设课文描述的情境
1、齐读第一段,注意“踮起脚尖儿”轻一点。
采用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多读课文,
让学生去喜欢语言,进入语言,从而理解语言,透过朗读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构成个性化的朗读,到达“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第2――5段:
2、我们为什么要踮起脚尖去栽紫丁香呢?我们的愿望是什么?
3、提出同桌自学要求:(1)找全愿望(2)读好愿望
4、指导群众交流
板书:感谢挂牵
花香入梦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夜夜作伴
消除疲劳
5、配乐引读2――5四个自然段
2、快速默读2――5段找找愿望
3、同桌互相交流
4、交流反馈
(1)分四段分别交流找到的愿望
(2)练习感情朗读
(3)说话:老师关心帮忙我的小故事
(4)试着用四个字的词来概括第1、2个愿望
5、跟读
四、课外拓展:
1、出示:我想送给老师______,期望____________________。
2、鼓励学生表达情感
3、播放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爱米兰》、《好大一棵树》
4、教师总结课文
1、练习用句式说说
2、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情
3、唱歌表达情感
试图顺应孩子的情感发展曲线,等到学完课文后,再次让学生畅谈真情实感,同时用音乐来渲染氛围,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布置作业:
从以下几项作业中,有选取地完成自己感兴趣的1~2项。
讲一个老师爱学生的小故事。
给老师做一张贺卡。
唱一首赞美老师的歌。
读读、写写几句赞美老师的诗句。
阅读作业
反思重建:
第一次读《一株紫丁香》这首小诗,觉得很美,美在语言清新自然,美在宁静的意境,更美在一种纯真的情感,所以我选取了这篇课文。备课时我认真读过课文,根据我们学生的特点,我制定的学习目标是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透过对课文的吟诵领悟,展开合理的想象,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激发崇敬老师的感情。任何美的东西都要靠人去发现,课文的美靠什么去发现呢?就应是靠读。在初读课文时,我引导学生反复读,同时穿插词语的检查,表扬读得好的,鼓励读得还差一点的,正确、流利的目标很好地完成了。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体会本课中学生对老师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这样互融的情感,我遇到了一些困难,试教时,在引导学生的深情朗读中,我觉得有所欠缺,情感始终激发不起,老师的深情朗读带动不了学生的激情,因此在朗读教学这一环节中,整个课堂氛围不是很好,学生不够投入,显得有点乏味。到底该如何去引导学生的朗读呢?再次读课文,我发现课文中孩子们为什么要把紫丁香送给老师,那是因为老师的.工作的辛苦和对我们的关心帮忙。于是根据这两个重点,我采用了这样的教学方法,首先学生的困难在于对老师工作的辛苦没有真实的了解,于是我把老师一天的工作状况表呈现给学生,加深了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确很辛苦的这种情感。其次再朗读“挂牵”时自然而然的献身说法,用自己的故事引发学生的回忆,这样的真实故事是能打动孩子的,他们说的故事也很感人,这样既理解了“挂牵”一词的内涵,也加深了整篇课文的情感。朗读有了真情,发言也有了实感。由此,我想,对于人物情感比较浓厚的文章,要学生朗读有情,感悟到位,就应先找到学生对这篇课文有足够理解,到达产生共鸣的程度。感情朗读的目标基本达成。
在最后课外拓展一块,我设计的问题是课文中的孩子送给老师一株紫丁香来表达对老师完美的愿望,如果是你,你会送给老师什么?又会有怎样完美的愿望呢?由于我没有很好的点拨引导,学生说话的资料基本局限于好的成绩、鲜花等,使这种爱显得很狭隘。使问题显得不是很有效。
在让学生仿照老师的样貌来归纳自然段的资料时,由于预设的不足,没有把学生的学习潜力和水平思考充足,学生显得有些困难,同时在学生用“风沙唱歌”归纳时,这个错误我没有完全的否认,可能会给学生一个模糊的概念。
另外,在指导感情朗读时,要更具开放意识,少用可具操作性的语言,比如:重一点,轻一点等,而要采用合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就整堂课来说,师生间的互动较多,而生生间的互动较少,同时学生学会倾听他人发言,并能提出自己的观点的学习潜力还有所欠缺,以后的教学中要强化这一方面的训练。
重建:
1、用小标题归纳四个愿望这一块能够省略,利用更多的时间来让学生充分的朗读。
2、老师的工作量表在开头使用效果并不是很大,而且给学生的概念老师就是很辛苦而已,理解的面就狭隘了。可能把这块资料放在理解老师的疲劳一块上更有效果。
3、“我送给老师——,期望——。”改成“我想——,期望——。”这样的问题更具开放意识。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2
课前准备
①学生预习:读读课文,画出生字词,了解紫丁香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
②学生自制生字卡片。
③教师准备词语卡片、教学挂图。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①教师引言:春天来了,百花齐放,争香斗艳,紫丁香也张开了笑脸。你见过紫丁香吗?
②出示图画,指导学生观察:静静的夜晚,老师正伏在灯下用心备课。
③齐读课题,引导学生提问:为什么老师窗前有一株紫丁香呢?
初读感知
①自由初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②学生拿出自备的生字卡,自主认读。
③小组长带领学习生字词,个人读、开火车读、齐读。
④学生汇报学习生字情况,揭示学生用下面的句式来汇报:我会读xx这个词,请大家跟我读。
⑤开火车检查生字。教师重点正音:“株、除”都读翘舌音;“踮”读第三声。
⑥ 论并汇报: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⑦学生自由练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选出自己喜欢的小节读结伙伴听。
⑧ 读展示:指名读或小组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⑨全班齐读,整体感知。
指导写字
①小黑板出示10个要写的字。让学生认读后观察字形特点,教师提示书写注意事项。
②全班交流书写方法,教师相机进行书写示范。重点指导“歌、您、牵”。
③练习书写“休、伸、甜、院、除、息、困”。教师脑学生写字姿势是否端正,书写的字是否正确。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朗读课文
a.分小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练读。
b.全班齐读,看谁的表情最丰富,读得最有感情。
②读写词语。
出示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词语,学生认读。
鼓励学生向书上的“学习伙伴”学习,抄写会写的词语。
朗读感悟
①教师范读或指名范读,指导学生读出对老师的崇敬与热爱之情。
②学生怀着对老师的热爱之情朗读课文。
③指名领读,生领:“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齐声:“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生领:“老师,老师,”齐声:“就让它绿色的枝叶……”生领:“老师—”齐声:“绿叶在风里沙沙……”生领:“老师——”齐声:“满树盛开的花儿……”生领:“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齐声:“老师,休息吧……”
④分小组体会读。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引导学生结合图画,在朗读中体会“夜夜和您做伴”,“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那是我们的笑脸”,“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等重点语句,体会那一株紫丁香就是代表着同学们对老师的一份深情厚谊。
⑤学生选读。选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来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⑥ 组挑战读。看哪一组读得最有感情,能使老师感动。
⑦全班饱含对老师的深情朗读全文。
书写指导
写“甜、歌、牵、困”四个字。
甜、歌:左右两部分宽窄差不多。“甜”字左高右低。“歌”字左低右高。
牵:上面的“大”字要写小一些,捺变点;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宽一些。
困:方框在四字格里要居中。里边的“木”字捺变点。
说说背背
①说说此时此刻,最想对老师说的一句心里话。
②看着画面,和同桌一起练习背诵。
③表演背诵。
拓展活动
学唱一首歌颂老师的歌曲。要求自主读歌词,遇到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3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生字,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观念。
4、正确书写生字。
学习重点:
书写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1、背诵课文,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树立起尊敬老师的观念。
2、正确书写生字。
学习过程:
一、游戏读字,复习生字。
1、“开火车”游戏。(课件出示生字,学生给生字组词,造句)
2、读顺口溜巩固识字。
踮起脚尖,走进小院,放下书包,给树除草。
牵牵小手,唱唱儿歌,笑声甜甜,不觉疲倦。
学生自主朗读——小组合作朗读——指名读——生齐读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悟
1、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教师检查朗读情况。
教师指名读诗歌——边检查边指导朗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3、配乐朗读全诗。要求读出对老师的爱。
三、品读诗歌,感悟情感
1、学习第一节
看文本插图,谁在哪儿干什么?
A、指名读文,从文本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能通过读表现出小院的安静和学生悄悄地向老师表达的`心意吗?
B、学生练读——学生评议——学生再读——学生齐读
2、学习第二节
A、学生轻声朗读第二节,边读边想:诗中的学生怎样呼唤老师,和老师说话?
B、从哪些词语可以感受到学生们对老师的关心?
同桌讨论——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C、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3、学习第三、四节
学生根据第二节的学习方法,自学三、四节,然后汇报交流。
A、边想象边思考:
“绿叶在风里沙沙”是多么得动听,我们会给老师唱什么歌呢?
“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我们高兴地围在老师的身边,会说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交流。
B、全班汇报交流
C、让我们通过读感受学生对老师的关心以及老师对学生的关怀,学生再次读文。
指名读——评议——教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学生再读——
——指名读——齐读
4、学习第五节
A、夜深了,老师还在干什么?引导学生看文本插图说一说,指名读文。
B、想一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又以什么样的语气祝愿老师进入又香又甜的梦乡?
学生自由说,互相评析。
C、教师指导学生读出亲切请求、真诚祝愿的语气。
学生练读——指名读——教师范读——学生再读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四、心怀激情,背诵诗歌
1、说一说: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
学生自由说。
2、学生看板书,练习背诵。
3、同桌之间练习背诵。
4、全班汇报。(配乐背诵)
5、指名背诵诗歌。
五、识记生字,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观察字形,说要点。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书空,组词识记,教师根据学生说的词语,选择其中的几个词语进行说话练习。
3、学生描红,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六、抒发情感,升华主题
文中的学生让一株紫丁香带去了他们对老师的关心和尊敬,那么你能仿照本文的形式写一首诗歌吗,表达你对老师的爱?
板书设计:
5一株紫丁香
枝叶——夜夜相伴
绿叶——给您唱歌
花儿——我们笑脸
花香——飘进梦里
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 篇1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写三个生字。
3、体会小学生赞美和感激老师辛勤奋劳动的真挚情感,懂得要尊敬老师,热爱老师的道理。
教学重点:
认识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体会老师工作的辛苦,表达对老师的赞美和感激之情,感悟浓浓的师生情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释题质疑
1.播放录像,引入课文第一小节。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群孩子窃窃私语的录像,立刻吸引学生注意,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然后课件出示第一小节资料,学生在读中找到答案。
2、欣赏丁香花,引出课题。
透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使盛开在春天的紫丁香花盎然开放在秋天的课堂上,跨越时空的界限,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美。(出示紫丁香图片)紫丁香是一种花,开的花儿较小,常有白色和紫色两种,春天盛开时有浓厚的香味,是人们庭院中常种的树木。喜欢吗?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让学生在读文中,运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把课文读通顺。
1、学生认真朗读课文。老师期望你在读的时候尽量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词语:踮起脚尖儿、安静的小院、绿色的枝叶、盛开的花儿、
消除疲倦、时时挂牵、困得眨眼、又香又甜
读好句子节奏: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
3、这首诗歌分为几小节呢?(5小节)请5位小朋友来读读。(指名读)
4、读了课文,你仿佛看到一群小朋友在干什么?
(仿佛看到了几个小伙伴踮起脚尖走到老师的窗前,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芳香四溢的淡紫色小花,那微风吹来的浓浓的花香,无不把孩子真诚的爱送到了老师的心田。)
三、合作读文,加深体验
同桌再读检查是否读通顺,体会交流资料、情感。
四、精读课文,悟情明理
根据学生所说的资料,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小结。幻灯片:各小节资料
1、在第二、三、四小节学习中透过抓住关键词“做伴”、“疲倦”、“挂牵”等理解课文资料,再结合多种方式的朗读,培养语感,使学生体会到老师工作的辛苦,激起学生的尊师爱师之情。
2、播放动画歌曲《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
动画歌曲欣赏《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利用欣赏歌曲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激起儿童情感上的共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感悟师生之情。
师:同学们,静静的深夜里群星闪耀,老师的房间里彻夜明亮。每当我轻轻走过你窗前,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啊,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
2、看到这一切,孩子们商量好,要送给老师一份特殊的礼物,是件什么样的礼物呢(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是一株紫丁香)
第1小节:踮起脚尖儿,走进安静的小院,我们把一株紫丁香,栽在老师窗前。
(1)你看到这几个同学了吗?他们是怎样走进那安静的小院的?
(踮起脚尖儿,轻轻地)
(2)踮起脚尖的动作。
(3)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想想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样走为的是――不影响老师工作
(4)指导朗读。
原先是这样,真是个好孩子。请你把这一节读一读。
同学们生怕打扰老师,悄悄地栽下了紫丁香。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你会怎样读好这一小节?
能不能再轻一点,谁再来试试。我们一齐来试试。
3、一株小小的'紫丁香被孩子们悄悄地栽在了老师窗前,寄托了同学们许多完美的心愿。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多少话儿想对老师说呀!孩子们想对老师说些什么呢?小声读读课文。
4、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2小节:老师,老师,就让它绿色的枝叶,伸进您的窗口,夜夜和您做伴。
(1)生读。
(2)紫丁香传递着你们的心声,就应怎样读,才能表达出同学们的深情呢?
一句话,一份情,看谁的朗读能使老师感动。
师:老师,老师,你呼唤得那么亲切,富有情感。
你为什么要让绿色的枝叶伸进老师的窗口?
谁明白夜夜是什么意思啊?(每一天晚上)
谁明白老师每一天晚上都要做哪些工作啊?(是啊,老师每一天晚上都在备课,学习,多辛苦啊!谁再来读读这一节,读好“夜夜”这个词,把这个意思读出来。)
我看到了,那碧绿的枝叶闪着美丽的光泽,有这些绿叶和我做伴,我再也不寂寞了。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3小节:老师――绿叶在风里沙沙,那是我们给您唱歌,帮您消除一天的疲倦。
(1)生读。
(2)沙沙,沙沙,多美妙的声音。如果你就是那片沙沙作响的绿叶,你想给老师唱什么歌?
(3)你们的歌真是太美了,听着这一首首动听的歌曲,老师的头不再痛了,腰不再酸了,老师也不觉得疲倦了。
(4)让我们一齐来唱响这支动听的歌吧!(齐唱)
(5)师深情诉说:老师您听见了吗?风吹绿叶的声音代表我们的心,我们用歌声来消除您一天的疲劳!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4小节:老师――满树盛开的花儿,那是我们的笑脸,感谢您时时把我们挂牵。
(1)生读。
(2)引说:你们张开笑脸,是想感谢……
幸福的孩子们,你们以前受到老师怎样的牵挂?
(3)夜深人静,只有紫丁香陪伴在老师窗前。但是,那满树盛开的花儿是那么美丽,真像孩子们的一张张笑脸。花儿对着老师,仿佛孩子们围着老师微笑着说话呢!同学们猜一猜,“笑脸们”会说些什么呀?
(5)张开我们的笑脸,用我们的朗读把感谢送给敬爱的老师吧!(生齐读)
引读:孩子们想对老师说――
第5小节:
夜深了,星星困得眨眼,老师,休息吧,让花香飘进您的梦里,那梦啊,准是又香又甜。
(1)生读。
(2你也想说说吗?说话练习:老师,我想对您说――
5、是呀,孩子们还有太多太多的话想对老师说,但是,夜深了,星星都困得眨眼,老师的房里灯光仍然亮着,我们的老师还在辛勤地工作。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些什么?用怎样的语气劝老师休息?
6、为什么老师的梦准是又香又甜?(孩子爱)
五、迁移运用,升华情感
学生配乐朗读,升华情感。
有了文字积累、生活再现、情感积蓄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在舒缓的钢琴曲声中齐读这首诗歌,祝福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深情的配乐朗读既是一种对课文资料的回顾,又是学生感情的升华。
板书设计:
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
感谢挂牵-爱-睡梦香甜
消除疲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