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9-24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1

去年,妈妈从新华书店里买了一本《三国演义》,我回到家一口气把它看完了,好看极了。它主要讲了蜀、魏、吴三国争霸的故事,后来蜀、吴两国相继灭亡,从此,二国都归于魏国。

我最喜欢的人是关羽,他太忠义了!他当年“降汉不降曹”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的武力也很棒,斩了许多魏、吴国的大将,连曹操都想得到他呢!诸葛亮也不错,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这一点让我十分敬仰他。刘备、张飞、赵云……他们也个个都是英雄好汉,为了国家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是我,我宁可躲得远远的。武有刘备、关羽、张飞,智有诸葛亮,这个国家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所向无敌!

可是,这么强大的国家为什么灭亡了呢?当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死后,魏国又一次进攻蜀国。许多大臣都做好了誓死保卫蜀国的打算,可是刘备的儿子——刘禅却软弱无能,竟领着大臣们投降了!唉!谁让他是皇帝呢?如果他不投降,还有许多英勇善战的大将军呢,蜀国怎么会灭亡?

读完《三国演义》我的心情非常复杂。但书中英雄人物的品质在我心中却并不复杂,因为他们都是两个字——英勇!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2

妈妈给我买了一套《三国演义》,这本书太好看了,我看得都入了迷,吃饭和睡觉前都要抓紧看几页。

我觉得三国里有许多英雄,但也有一些骄傲自大的人,看到许攸献计破冀州时,感觉这个人很可悲。

许攸向曹操献计破了冀州。曹操领众将进入冀州城时,许攸骑马跑在前面,用鞭子指着城门向曹操喊道:“阿瞒,没有我,你怎么能入得此门?”‘阿瞒’是曹操的小名,他竟敢在众人面前如此称呼曹操,曹操听后大笑,但他手下的人心里都愤愤不平。

一天,有一个大将骑马来到东门碰到许攸,许攸说:“你们这些人没有我能进入这个城门吗?”那个大将听后大怒,并且想到以前许攸说的'许许多多的大话,于是拔剑杀了他,然后去见曹操,说许攸无礼,仗着自己和曹操是从小就认识的朋友,就没大没小,连曹操的小名都敢叫,还有破袁绍是曹操很多将士的功劳,他却到处说是自己的功劳,因此杀了他。

我觉得许攸很可怜,有点功劳就到处说,虽然有才华,却不把别人放在眼里,骄傲自大,得罪了许多人,终于招来了杀身之祸,所以做人要学会尊重别人,不要骄傲。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3

在这个快乐的暑假中,读《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我最大的乐趣。

这本书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空城计”。故事是这样的:蜀军的街亭失守,魏军就在这时候开始全面攻打街亭。而蜀军力量薄弱,与魏军硬拼肯定失败。怎么办呢?孔明站在围城上,轻摇鹅毛羽扇,突然计上心来。他下令全城士兵及百姓不能发出任何声音,然后把城门打开,等魏军来。魏军的大队人马来了,看见城门大开,孔明悠闲地坐在门口弹琴,心想城内肯定有大军埋伏,魏军怕中埋伏,于是就不敢入城攻打,也就只好退兵了。孔明不费一兵一卒让兵力强大的魏军退兵,真是足智多谋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胜利最重要的是要用脑。 怎么样,这则故事好听吧,要是喜欢的话,你也可以去看看,里面还有“草船借箭”、“火烧赤壁”、等等精彩的故事,保证你一看就会喜欢上这本书。 看完这本书,还可以学到许多历史知识呢!以后我还要读更多的课外书,学习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4

在暑假里,我看了很多课外书: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有《窗边的小豆豆》,有《长袜子皮皮》......这些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我看得津津有味。

《三国演义》描写了自东汉末年至西晋统一全国这段历史时期,以曹操、孙权和刘备为首的魏、吴、蜀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争斗。在这一时期,农民运动风起云涌,天下纷争,英雄辈出。在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中,有重情重义的关羽,有英勇善战的赵云.......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从舌战群儒到空城计,他的各个计谋都使用得非常巧妙。在草船借箭中,周瑜要求诸葛亮在三天内打造十万支箭。诸葛亮前两天都没有动静,但是仍然胸有成竹。等到最后一天,他率领二十艘草船来到曹营。曹操的部下连忙射箭,所有的箭都落在稻草上。过了半个时辰,诸葛亮撤退,同时带回了十万支箭。这就是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每个男孩都崇拜英雄,更希望自己也成为英雄。我非常希望自己能够成为像诸葛亮、姜维这样智勇双全的英雄。

《三国演义》不愧为四大名著之一。同学们,你们也来看看吧!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5

这个假期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书里明争暗斗中藏着智慧,刀剑来往里闪着智慧,胆色里透着智慧,理智里显现着智慧。期中《失街亭全军撤退》的故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主要讲了诸葛亮要马谡守住要塞街亭,喊他扎营在路边,并派王平陪他去。可马谡认为诸葛亮过于小心,自作主张,把大营扎在山上,王平劝阻马谡不要把大营扎在山上,马谡不听,结果被魏军截断了水源。蜀军渴极了,纷纷下山投降,丢失了街亭。诸葛亮接到布阵图,大惊失色,他用了一计,魏军才撤回去。最终马谡被诸葛亮挥泪而斩,诸葛亮也降了三级。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鲁莽,善于听取别人的劝告。这使我想到,在生活中,我也有不听劝告吃苦头的事。有一次,我踢足球,爸爸喊我不要做危险的动作,我做了一个,结果摔了一跤,这让我体会到,不听别人的劝告,吃苦的是自己。

古往今来,人们总是能从《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学习到做人、处事的方法,把它变为一生的宝贵财富。《三国演义》不愧是一本名著呀!

小学作文《三国演义》读后感 篇6

在《三国演义》中,其实是美化了诸葛亮和关羽,丑化了曹操。今天就来说一说关羽。

关羽这个人物忠、义、勇、谋、傲的化身,分别表现在,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他是五虎上将之首,三国时期武艺第二高的,第一是吕布。

关羽自从与刘、张桃园三结义,就对刘备忠心耿耿,哪怕是降曹,也是为了保护两位嫂嫂,而且身在曹营心在汉。哪怕是被吴国抓住,临死之前还不忘大骂孙权。可见他的忠义。

但是关于最大的缺点就是他的傲,他老了以后就有点居功自傲了,这个傲可是很要命的。关羽说他的女儿是“虎女”说孙权的儿子是“犬子”,惹怒了孙权,要不然孙权也不会杀他。关于就是因骄而败,因傲而死的。

骄傲是个很不好的东西,它会把一个很成功人“拉下去”,而且如果不赶紧把骄傲“赶走”,这个人就会一败不起,也没有人想帮助他,所有人都会烦他。面对成功,千万不能骄傲,因为骄傲就是失败的前奏,一旦失败,想再次崛起真是很难。

不能骄傲,历史上因骄而败的人不在少数。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