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亡羊补牢》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1
这两天我读了一本寓言故事书,其中有一则寓言故事对我的启发很大,名字叫《亡羊补牢》,
以前在语文课上我们也学过这个成语--亡羊补牢。这个故事讲的是:从前,有个牧羊人养了一圈羊。一天早晨,他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间狼进来,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窟窿吧﹗他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第二天早上,他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故伎重演,把羊叼走了。牧羊人很后悔,于是就赶紧堵上了窟窿,把羊圈修好了。从此狼就再也不能钻进来叼羊了。看到这里,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个人连续丢了两只羊呢?因为他开始没有听别人的劝告,所以连续丢了两只羊,幸亏他后来补好了羊圈,不然他还会丢更多的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我就是其中一个。比如我写字不规范,老师也总提醒我,如果写字不规范,很容易在考试的时候吃亏,扣了不该扣的分,影响成绩。我总是为所欲为,想怎样写就怎样写。看了《亡羊补牢》的'这个故事,我想,如果我听了老师对我的劝告,养成写字规范的好习惯,也就不会因为书写不规范而影响我的考试成绩了。
我想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要听别人的忠告,要不然就会一错再错下去。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2
在《世说新语》有一个关于周处的故事:传说在某个地方有“三害”,一是指虎,当地有猛虎伤人,为人痛恨;二是指蛟,当地有蛟藏于水中,时常翻船伤人;三是指周处,他是当地的无赖少年,力气很大,有一身好武艺。后来射虎斩蛟,除掉了“二害”,人们以为周处会与那“二害”同归于尽,没想到周出竟然“胜利归来”。等周处回来以后他自己也是“三害”之一,才翻然悔悟,于是决心痛改前非。后来勤奋好学,当上大官,并且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赢得人们好评。
从周处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人不管曾经怎样,只要努力改正以前所犯的错误,同样可以从新来过,正所谓:“浪子回头金不换。”
化学史上有名的“格式试剂”的`发明者格林尼亚,年轻时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浪费了许多大好时光。一天,他在一个宴会中被一位女伯爵侮辱道:“离我远点儿,我不想见到像你这样的花花公子。”在听到这句话以后,他陷入深深的自责当中,他决定重新振作。后来,他拜师苦读,终于补上了原来所差下的功课,并且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经过一番努力和研究,有所成就。后来,他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格林尼亚有一位“花花公子”变为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正式由于他知耻,改正以前的缺点,最终有所成就。
像周处与格林尼亚这样的人,就是西班牙人塞万提斯所说的那样:“今日跌倒在地的人或许明天还会站立起来。”人最大的悲哀不是失败,而是在失败面前不能够站立起来。
那位养羊的人,虽然被狼吃了几只羊,但是在邻居的劝告下,补上了那个洞,狼也不能再吃圈里的羊了。正如这样,不管一个人曾经犯过多大的错误,只要他努力去改,也为时不晚。
丢了几只“羊”不算什么,只要去“补”,未为迟也。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3
今天,我们学了《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的大概是:从前有一个养了几只羊。有一天早上,养羊人发现他的羊少了一只。原来,是羊圈破了一个窟窿,狼在夜晚叼走了一只羊。街坊劝养羊人赶快把窟窿补上。可是养羊人并不在意,没有去修补羊圈。第二天,他去放羊时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他很后悔,赶紧把窟窿弄得结结实实。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亡羊补牢》这则寓言通过从前有一个人养了几只羊,羊丢了两次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了一道理:一个人如果做错了什么事,只要肯接受别人的意见,知错就改,就不算晚。
我不是一个“亡羊补牢”的'养羊人。我过6岁生日那一天,我跟我的姐姐去我的老姨家玩,到了老姨家,我们就开始放烟花炮,我点着了火,放慢了炮,然后我甩中间就把手弄伤了,当时我哇哇不哭,里面的大人听见了我大叫一声,就赶快跑出来看我咋了。爸爸看见了,告诉我以后放炮时炮一点着就赶快扔!听了爸爸的话,我就按照爸爸说的方法放炮,从此,我放炮再也没有伤过手。
我们要知错就改,做一个好孩子,不要第一次做错,第二次还做错。同学们,你们是“亡羊补牢”的养羊人还是一个不“亡羊补牢”的养羊人呢?大家一起讲一讲吧!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4
牧羊人给羊圈补好后,觉得木头围的羊圈不牢固,所以拿出手机来订购了一套自动铁电网。
自动铁电网的快递到了,牧羊人给羊圈围上,便放心地回家了。可过了几天后,牧羊人觉得辣日下还要来照顾羊群,实在太麻烦了。于是,他用手擦了擦额头上的汗说:“不行,夏天太热了,得订两个自动机器人来照顾羊群才行,不然非累死我不可。”说着,他又拿出手机订了两个自动机器人。从此,牧羊人就在家里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
可好景不长,因为大灰狼已经好几天没吃上东西,便来偷羊。可恶的.大灰狼刚来到羊圈边,就被电触得嗷嗷大叫,皮开肉绽,看着惨不忍睹。大灰狼用尽了办法,却始终没偷到羊。大灰狼气得直跺脚,它叉着腰大声骂到:“牧羊人,你给我等着,我老狼也不是吃素的,我一定会回来的。”骂完便飞速地跑向它的山洞,开始做偷羊的计划。
原来,大灰狼想制做一件隐身衣,让机器人看不到,也让铁电网感应不到。经过大灰狼三天三夜地研究,隐身衣制做好了,大灰狼再次去偷羊时,果不其然,大灰狼成功偷到了羊。下午,机器人数羊时,发现羊少了一只,便去汇报给牧羊人。牧羊人听后,皱着眉毛敲着头自言自语道:“看来,不给机器人加工一下,这只狡猾的大灰狼是不会善罢甘休的。”晚上,牧羊人给机器人装上了红外线扫描的视网膜。第二天,大灰狼再次来偷羊,被机器人打得鼻青脸肿。这时,大灰狼说了句:“算了,我还是去另外找一家没有这么多高科技的人家偷羊吧。”
说完,大灰狼灰溜溜地走了。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5
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突然狂风大作,天又下起了倾盆大雨。这场雨下了三天三夜,如今,羊圈经过风吹雨打,栅栏已经破了一个大洞。羊儿们惊恐万分,生怕大灰狼会趁现在吃掉他们。
“咩咩咩,”“咩咩!”羊儿的叫声传遍了每个角落,牧童紫洲听见了,觉得肯定有什么事发生,便两步并作三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紫洲到羊圈以后,目瞪口呆:栅栏破了,羊而少了许多。他看到这个情景后,嘴巴都变成了O型,他疑惑不解,想:羊儿为什么少了许多?
紫洲边走边想,全神贯注,一不小心撞倒了一位老伯伯,老伯伯并没有生气,而是问他:“小朋友,你在想什么呀,走得这么快,很着急吗?有什么事需要我帮忙吗?”紫洲满怀歉意地对老伯伯说:“不好意思,老伯伯。我在想。。。。。。”老伯伯了解情况后,便对他说:“小朋友,修栅栏是很简单的,只要把掉下的木板跟栅栏绑在一起,弄牢固一点,绑紧一点,就行了。你按照我的话去做,因为“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紫洲高兴地说:“谢谢老伯伯,再见!”说完,就去修羊圈了,
过了几天,紫洲终于把羊圈修好了。“咩咩咩,”“咩咩!”羊儿的`叫声又传遍了每个角落,这次不是害怕的叫声,而是快乐的叫声。
《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羊圈破了就要马上去修,否则就会失去更多的羊。其实生活上、学习上也是这样,犯了错误,遭到挫折,这是常见的现象,只要能认真吸取教训,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就可以避免继续犯错误,遭受更大的损失。
《亡羊补牢》读后感 篇6
暑假里,爸爸给我买了本叫《短小文言文》的书。我在里面读到了一篇叫做《亡羊补牢》的故事,故事很简单,说是羊圈因为破了,里面的羊也给狼叼走了,牧羊人发现后把破了的羊圈补了。
故事告诉人们,发生了问题,要及时作出补救。初读这个故事,觉得很有道理,可是仔细一想,便感到还有问题。在故事里,虽然牧羊人及时把羊圈补好了,但同时建好的羊圈,既然这个地方破了,也就无法保证别的地方一定固若金汤。破一处,补一处,再多的羊,也会死得光光的.。所以我想,如果我是那个牧羊人,要对羊圈来一个全面的加固才好,或者干脆拆了,重新建一个更加好的、更加牢固的羊圈。想起我家对出去的那条马路,今天一个坑,明天就有工人给补上;但后天却又出现了一个更大的坑。
及时补修,应该说是件好事。但如果满足于缝缝补补,我认为是永远弄不好的。经常从电视新闻里看到这个地区发生了矿难,那个地区又发生了矿难,悲剧发生后,总会听到有些人说要去补救,这就和人们常说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一样,你头痛了,有可能是你身体的别的部位引起的,要去做全面检查,对症下药,这样才可把病完全医好。话又得说回来,能够做到亡羊补牢,还是很不错的,这也是这个成语一直从遥远的过去传到今天的原因。但是比起这个成语来,我还是更喜欢未雨绸缪,它的意思是,尽管还没有下雨,但不妨先爬上屋顶把茅草盖厚实了,把门窗加固好了。
只有事事预先想个周全了,准备工作到位了,才能避免问题出来后手忙脚乱、跌煞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