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知远网

2025-09-21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精选7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1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先生的名著。

这篇文章最美的句子是: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多么优美的排比句呀!

我从这篇文章中知道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突然听见有人叫他,只见有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向他一笑,隐约走开去了,他自然很高兴。但竟然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妖气,一定是碰见了美女蛇了;这人首蛇身的妖物能唤人姓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人肉的。

鲁迅先生说:这个故事使我觉得做人之险。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鲁迅先生小时候常在百草园捕鸟、逗蟋蟀、寻蝉、喂蚂蚁——长大了还有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到书塾里去。”一句话就从百草园转到了三味书屋,我希望可以学习这种写作技巧。

鲁迅先生小时候上学很会做小动作。有一次,先生说:“人都到哪去了!?”大家便一个个走回去,一同走回去也不行的。可见先生是多么的严厉!

这篇文章写的是鲁迅先生童年的回忆。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2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本书主要介绍了鲁迅先生的生活。其中最让我感受深的是《阿长与山海经》长妈妈鲁迅的隐鼠弄死了,鲁迅很气愤。鲁迅很想拥有一本《山海经》,长妈妈给鲁迅买了《山海经》,鲁迅感到很惊喜,对阿长充满尊敬和感激,就没有跟长妈妈计较隐鼠这件事了。鲁迅先生写了他童年时和长妈妈相处的情景,表达了鲁迅先生对长妈妈的爱还有《风筝》,讲了了鲁迅干涉弟弟制作风筝的往事,当鲁迅看的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他才知道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从而无法受到弟弟的宽恕,表达了鲁迅的自责和忏悔心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一篇前半部分写了鲁迅在童年时期百草园无拘无束玩耍时的快乐生活,接着线了鲁迅在三味书屋枯燥的学习生活,表达了鲁迅对童年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

从这本书中,我知道了鲁迅是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让我更进一步了解鲁迅的生活。我还学到了鲁迅写作的一些方法。

我要向鲁迅先生学习。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3

鲁迅先生以一个天真活泼的小孩子的视点,描述了百草园里长着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有在树叶里长吟鸣蝉,有伏在菜花上的肥胖黄蜂,有忽然从草间直窜云霄里去轻捷的叫天子。

在三味书屋,虽然有寿先生严厉的教诲,却仍耐不过学生们心中的孩子气,当他读书读得入神时,却没发现他的学生正在干着各式各样的事,有的正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优质戏,而鲁迅正聚精会神地在画画……

鲁迅先生用笔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幅令人神往、充满童趣的乡村画。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是那份天真烂漫的感情,是对童年生活浓浓的思念。随着那百草的摇动,金蝉的长鸣,思绪把我也带回以前只要学校一放假,爸爸就带我去奶奶家乡玩的场景。

奶奶的家乡在古运河畔的一个村庄。踏上弯弯的村道,穿过浓绿的枇杷园,沿着那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小路,绕过一个大大的清水塘,看到三颗高高的枣树时,小竹林左边那白墙黛瓦,屋顶爬满南瓜藤的农舍,便是奶奶的家了。

奶奶慈祥地、笑眯眯地看着我和小伙伴们在田头奔跑、在荷塘摘莲、在树下打枣、在门前堆雪人。我们顽皮的身影、欢乐的笑声在奶奶家的房前屋后环绕。

美好的童年,带给我们的是:浓浓的思念。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4

我不禁回想起了我的童年生活。还记的那时我在我姥姥家中,邻居家的小孩找到我对我说:“走,我们一起去树林里找知了壳吧!有人专门收知了壳,说不定还能换点糖吃!”“什么是知了壳啊?”这对于我一个城里的孩子完全没有一点概念!“走吧,我们告诉你!”接着他们带着我来到了一片林子中,他们拿着长干把知了壳敲了下来,我也第一次见到了知了壳。不一会儿,我们就找到了二十多个,我们带着战利品换到了一把糖。我们开心的分着那些糖,别提有多高兴了。

玩累了,我们便躺在了草地上。仰望着蓝天,这时一个小伙伴说:“不如我们到河边洗个澡,说不定还能抓到鱼呢!”我便跟着他们来到了河边,他们就像一个个泥鳅一样跳进了河里,在水中溅起了一个个小水花,看他们玩的那么开心,我也便跳了下去。这时一个小伙伴大叫“我抓到了一条鱼,我们来吃烤鱼吧!”“好!”他们找来了一些泥糊在了鱼身上,并把放在火堆里。等到泥烧了,我们剥去鱼身上的泥,争先恐后的吃了起来。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5

今天,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后,我懂得了很多。

首先,说说在这课我学到的词语吧,确凿,菜畦,轻捷,臃肿,鉴赏,人迹罕至,无从,人声鼎沸等。好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英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话的写法很好,运用从低到高写静物从高到低写动物。这种写法以后在写作中很有好处。

其次,是本文表达的主旨,虽然在写三味书屋时,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但主要是想写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

最后,是动词用的好,如:“扫开一片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这段话运用一系列动词,准确而细致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同时也写出了儿童的兴奋,惊喜之余,我也可以写一段如:他推开门,径直走进来,拿起桌子的书,转身走向他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翻开书,认真地读了起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写很好,大家可以去读一读哦。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6

最近学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本文是记录鲁迅先生童年的文章,文中的百草园是鲁迅童年时期过的最快乐的地方,里面有着紫红的桑葚,有又酸又甜的覆盆子,还有着有趣的等等——这些都是所有的小朋友所都向往的,可见他在百草园里的生活是如此的快乐啊。

而下文中鲁迅的童年生活发生了转折,他的家人把他送到了全城中最严厉的私塾,他从此永别了他的“虫子朋友们,植物朋友们”开始了严厉的私塾生活,不过也不缺乏生活中的小趣味。他和同学们在后园里折腊梅话,寻蝉蜕。在下问中他是多么的向往着以前在百草园里的快乐生活啊!

这就是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字里行间透出了他对快乐生活的向往,热爱大自然和对私塾教育的不满。童年生活的点点滴滴,不管是百草园,还是到三味书屋,给鲁迅先生的童年生活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们读者留下了一个非常美好的想象空间!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读后感300字 篇7

这个周末,我又重温了一遍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于1926年写的一篇反映童年妙趣生活的回忆性散文,被收入《朝花夕拾》。文章主要讲述了鲁迅小时候在私塾上学的故事,描绘了色调不同,情韵各异的两大景片: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作者写百草园,以“乐”为中心,采用白描手法,以简约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奇趣无穷的儿童乐园,其间穿插“美女蛇”的传说和冬天雪地捕鸟的故事,动静结合,详略得当,趣味无穷。

三味书屋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作者逼真地写出了三味书屋的陈腐味,说它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儿童在那里受到规矩的束缚。但作者并未将三味书屋写得死气沉沉,而是通过课间学生溜到后园嬉耍,老私塾先生在课堂上入神读书,学生乘机偷乐这两个小故事的叙述,使三味书屋充满了谐趣,表现了儿童不可压抑的快乐天性。

读过文章之后,我们会明白,其实鲁迅在对当时的社会教育情况做出批判,他认为学习不应该只是光读书,死背书,更要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才能唤起儿童的学习趣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