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为了庆祝教师节的到来,培养学生的感恩心和责任心,学校特开展为期一周的教师节感恩周活动,以搭建师生沟通的平台,引导学生用心感受到教师的辛勤耕耘、无私奉献,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老师的敬意和感恩。
二、活动主题:
老师,谢谢您!
三、活动时间:
9月7—14日
四、活动安排:
1、主题宣传活动(总负责人:x)
通过各种宣传渠道和手段,营造热烈、隆重的'庆祝教师节的节日氛围。
(1)学校网站宣传:负责人:x
要求:在学校网站设置教师节庆祝活动专栏及画面,宣传学校优秀名单、照片、事迹,庆祝教师节活动动态,各级各类尊师寄语或故事等。(9月9日完成)
(2)学校标语宣传:负责人:x
要求:校园内悬挂横幅:热烈庆祝第37个教师节!校内悬挂横幅:“感恩师德,祝福老师!”。9月9日完成。
(3)学校广播宣传:负责人:x
要求:利用课间时间,播放尊师歌曲、老师寄语、学生及家长贺词信件等。(9月9—14日)
(4)学校板报宣传:负责人:x
要求:利用学校一、三楼两块公用黑板制作宣传教师节板报。(9月9日完成)
(5)黑板报宣传: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要求:各班出一期庆祝教师节的黑板报。9月12日学生处组织检查评比。
2、学生感恩活动(总负责人:x)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的祝福与感恩之情的活动。(负责人:各班班主任)
(1)各班班主任做好感恩宣传动员工作;
(2)学生需要感恩的对象应包括:曾经教过自己的老师、现在正在教自己的老师、自己的启蒙老师(父母)、其他帮助过自己的人……
(3)学生可采用的感恩方式:打个电话、发条短信、QQ留言、送出贺卡或利用假日亲自拜访等,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感激和祝福。
(4)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行动填写感恩记录表,以班级为单位上交学生处。
(5)要求七年级全体学生认真回忆一下小学的美好时光,牢记小学班主任老师们陪伴自己成长的点点滴滴,用发自内心的感动书写一封《给小学班主任/老师的一封信》,由学生处统一下发信纸、信封、邮票,学生写好后,交由学生处统一寄发。(信件上交时间:9月9日中午12:00前)
3、“向教师献礼”教师节庆祝晨会(总负责人:x)
9月10日早晨升旗仪式举行全校性的教师节庆祝大会。
(1)升国旗、奏国歌;
(2)国旗下讲话;(x、x)
(3)“向教师献礼”现场送祝福活动。
4、“教师,我想对您说”实践活动(总负责人:x)
(1)9月10日,每节课前,各班同学起立向老师问好、送出节日的祝福。(负责人:各班班长)
(2)9月9——14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老师,我想对您说”的校园留言活动。将自己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写在形状不同的小卡片上,贴在放置在相应的宣传板上。(负责人:x)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教师节是专属于老师们的节日,幼儿能积极参与幼儿园教师节活动。
2、幼儿能够知道教师的由来,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对老师的尊敬和敬爱。
3、引导幼儿在本次教师节活动方案中了解老师们工作的辛苦和工作的意义,学会尊重师长、懂得感恩!
二、活动准备
1、各班级制作一张“老师您辛苦了,教师节快乐”横幅
2、布置活动场地,装饰和教师节特点相呼应的活动室环境
3、教师和幼儿们平日里的生活照片
三、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很多照片,看看这里面都有谁呢?
2、图中的老师和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喜欢老师吗?为什么?
3、引导幼儿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和体会老师们的辛苦。
4、有一个小朋友哭了,你知道这位老师在干什么吗?
5、介绍教师节,引导幼儿学唱歌曲《老师您辛苦了》。
四、活动总结
老师们非常关爱小朋友,为了小朋友能够成长,老师们付出再多的辛勤劳动都很愿意。因此,我们更要好好感谢感恩老师们、尊敬敬爱老师们。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第xx个教师节的来临,xx幼儿园的全体教职工们举办第xx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主要以不同形式向全体较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使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庆祝活动,增进教师们之间的情感。
2.借助节日机会,进xx步促进教职工的凝聚力。
3.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开展xx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准备:
1、“互敬互爱”活动负责人:
2、“心系开幼”公益活动负责人:
3、“诉说心声”教师座谈会活动负责人:xx年级组长
4、教师节活动新闻、拍照负责人:
四、参加对象:
xx幼儿园全体教职工
五、活动时间:
xx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
六、活动内容:
第xx项活动:
开展“互敬互爱”活动,以园长为首,组织教师、保育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在教师节期间,举行“张张贺卡传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的.真情问候活动,让教职工之间的友情在这里释放,让我们xx起怀念、xx起感谢、xx起关注、xx起祝福!为自己崇高的幼儿教育事业喝彩。
第二项活动:
开展“心系开幼”我为蔚斗新园所添彩的公益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美化和打扮新园所,从而激发教职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项活动:
开展“诉说心声”的教师座谈会活动。x幼儿园全体教职工xx起喝茶聊天,买xx些零食在幼儿园进行座谈。首先、让本学期新加入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其次,让全体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吃边自由畅谈、诉说心声,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下xx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活动经费:
以班级为单位确定数额,xx个班级100元,共7个班级700元。
备注:所有经费开支需要有正规发票,消费后的发票到工会报销。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道每年的9月10日是教师节,了解教师工作与自己的关系及教师节的意义。
2、能运用已有的美工经验,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向老师表达感激之情。
3、参与节日游戏。
4、愿意积极参加教学,感受节日的快乐。
教学准备
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印章、毛根、胶水及双面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1)参观"幼儿园的老师"照片展。
师:照片上是谁?你认识她吗?她是哪个班的什么老师?她们工作辛苦吗?老师这样工作是为了谁?(幼儿互相交流)(2)引出教师节话题,了解教师节的`由来,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谢意。
师:今天是什么节日?每年的。几月几日是教师节?
教师介绍教师节的由来。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向老师表达自己的问候和谢意。
2、"小小贺卡"。
(1)出示材料,引导幼儿制作谢师卡。
儿童节是我们小朋友们的节日,教师节是我们可爱的老师的节日,小朋友们可以自己制作漂亮的卡片送给老师,祝福老师节日快乐。
教师出示卡纸、油画棒、水彩笔、贴画、剪刀等制作材料,引导幼儿按自己的想法,或画画或剪贴图案或用印章和毛根装饰,制作谢师卡。
(2)集体幼儿制作。
师:小朋友们仔细想一想你要给老师画什么样的卡片,我们比比看谁画得最漂亮。
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创造性地制作谢师卡。教师予以适当的协助和指导,并提醒幼儿保持桌面与地面干净。
3、"感动的祝福"。
教师根据幼儿所说,帮助幼儿写上一句表达感谢的话和祝福语。
4、"您辛苦了"。
幼儿分别向全园老师赠送谢师卡。
教师引导幼儿在送给老师贺卡时对老师说:"老师,您辛苦了!"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5
一、目标:
1、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初步学会朗诵诗歌的技巧。
2、尝试迁移句式,在自己制作的过程中仿编一段诗歌。
3、激发幼儿热爱自己的老师。
二、准备:
幼儿已有折纸、涅泥、绘画和搭积木等经验,美工角展示老师的'作品。
三、重点:
了解诗歌的内容结构
四、难点:
尝试迁移句式仿编一段诗歌
五、设计思路:
老师在幼儿心目中是神圣的,老师的手很巧,孩子们喜欢模仿老师做事。时值教师节来临之际,选用这首琅琅上口的诗歌来赞扬老师,并在教学中让幼儿掌握诗歌的结构,为仿编作准备,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流程:
活动导入――学习朗诵――仿编诗歌
七、过程:
(一)活动导入
1、展示老师的各种作品,大家一同欣赏。
2、老师引导幼儿讨论这些作品都是老师的手变出来的,老师的手很能干,很灵巧。
(二)学习朗诵
1、老师朗诵诗歌,幼儿倾听。
2、分段学习诗歌,了解每一段的句式。
3、幼儿学习完整地朗诵诗歌。
(三)仿编诗歌
1、出示操作材料,提出仿编要求:老师能干的手还会叫什么呢?
2、幼儿边操作边模仿,老师观察指导。
3、把幼儿编的诗歌用录音机录下来。
大班教师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目的
教育学生尊敬老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学生尽快全面健康发展。
二、活动的主题
感激老师,用心体会他们的辛苦。
三、活动准备
1.提前安排学生在班会上给老师一句话作为节日礼物。
2.在网上下载歌曲《每当我在你窗前走过》和老师的赞美诗。
3.黑板设计美术字和图“谢谢您,老师!”
4.邀请各班老师。
四、活动过程
1.播放歌曲“每当我在你窗前走过”,音乐结束后,导入班会主题,宣布班会开始。
2.主持人引导学生回忆他们的老师。
请上台讲讲关于你老师的故事,最好讲讲你自己的故事。师生的掌声。
两三个人发言后,主持人建议所有人都站起来说:“谢谢老师!”
3.主持人超越话题,从自学的老师到现在的老师,扩展到全国所有的老师,引导大家理解和尊重老师。
转向诗歌阅读。
背诵,电脑配乐。
4.主持人推广活动,从夸老师到节日里给老师一句话。所有的学生依次站起来,给老师说了一句话。
5.主持人总结了自己的发言,要求大家把对老师们的`感谢和祝福转化为今后的实际行动。遇到老师,要注意听课,勤于学习,勤于提问,尊重老师的劳动,让十六中丰富的教师资源为学生插上实现远大理想的翅膀。
6.请班主任发言,给学生献上希望。
7.班主任发言。(作为移动内容排列)
8.在班会结束时,所有的学生都唱了“每当我走到你的窗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