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教案

知远网

2025-09-20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阳光》教案(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阳光》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本设计立足“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通过抽读、分段指名读、分组赛读、戴头饰演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识字、读中体会,结合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演一演、画一画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阳光的顽皮,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语感,体验成功的快乐。

教学目标

1苯柚拼音认识本课生字,正确书写生字。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阳光的顽皮,大自然的美好。

3绷系生活,大胆想象,说说阳光还会去哪里。

教学准备

教师:1薄镀呱光》歌曲。

2弊急秆艄庹赵诓煌地方的景色图片。

学生:观察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阳光下的景色,把自己喜爱的景色画下来。

教学时间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填空揭题,引入新课

1卑迨椋和缙さ模ǎ。你知道顽皮的意思吗?我们可以填进哪些词语呢?板书:阳光。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问什么问题?

2苯淌Ω据学生的意见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了解大意

1苯淌朗读或请班里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朗读课文,想一想:阳光都去了哪些地方?

2毖生练习读课文,勾出生字词,将生字反复读熟。

3弊远粱惚ā

(1)自读、开火车读生字。提醒读音:声母易错的字有“窗”、“着”、“谁”、“睡”;韵母易错的字有“进”(认识生字词还可采用闯关、当小老师等形式)。

(2)本文一共有几段?指名分段读课文,集体评议正音。

(3)课文中,阳光都去了哪些地方?板书:“窗台”、“花园”、“小河”。

三、感悟内容,朗读课文

1敝付恋谝欢危你读懂了什么?

2弊远磷晕蚩挝2~4段。

想一想,说一说,议一议:你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阳光的顽皮?

演一演:阳光在窗台上、花园中、小河里顽皮的.样子。

读一读: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有感情地读一读,看谁的朗读能让大家感受到阳光的顽皮?指读评议,齐读(还可采用戴头饰表演读、全班分组赛读等形式)。

3北嫖鲇镅浴

(1)他爬上树梢,跳上窗台。

(2)他又溜进花园。

(3)他还钻进小河里。

把带点的词换成“照进”好不好?为什么?

4庇懈星榈乩识寥文。

四、语言拓展

1比梦颐歉着阳光一起去旅行吧。课件展示阳光图片(或出示挂图,阳光照耀下的不同景色),背景音乐《七色光》。

2苯岷夏憧吹降暮湍愕幕,说说阳光还会去哪里,鼓励学生模仿课文练习说话。

五、识记生字,练习写字

1比隙寥テ匆艉蟮纳字。

2蹦闶怯媚男┓椒记住这些字的?(放手让学生说,重点指导:窗、睡)用开火车、猜一猜等方法巩固生字。认读课后第二题中的生词。

3毙醋帧

老师边范写边讲述要领。

(1)重点指导写“进”和“跳”。带走之的字,要先写中间部分,再写走之。写中间部分时,要写得窄一点,写在格子中间靠右的地方;写走之时,“横折折撇”要从横中线起笔,写得直而短,最后一捺要写得平平的,托起中间部分。写“跳”先写“”,强调“”是由“足”变形而来,最后一画是“提”。

(2)学生书写“进”和“跳”,老师巡视指导。

(3)学生读帖,描红、摹写其他字。

重点指导观察左右结构的字哪边窄,哪边宽。描红、临写。

六、实践活动

了解有关太阳的知识。

《阳光》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夏天的阳光》

2、学唱歌曲《乃哟乃》

3、表演歌曲《乃哟乃》

4、音高听辨活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与《夏天的阳光》,感受体验歌曲朝气蓬勃、欢快的音乐情绪,并能随歌曲的.旋律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听唱法学唱歌曲《乃哟乃》,学习边打拍边唱的方法,用稍快而不拖拉的速度演唱歌曲,使歌曲的演唱达快乐的效果。

3、通过自编动作表演,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编创热情。

4、通过听辨活动引导学生能初步辨别音的高低。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课件。

教学过程:

一、常规练习

1、随乐曲自编动作进室,(要求自创,无规范动作要求,但要引导学生跟随音乐节拍或节奏、。

2、复习前课内容:表演及唱。

3、小练习:音高听辨:用几组音距效远的两音组成听辨。

二、新课学习:

1、欣赏歌曲《阳光下的孩子》,

1、完整地聆听全曲,要求听出歌曲所唱情绪是“高兴”还是“悲伤”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轻声合着节奏拍手。

2、欣赏歌曲《夏天的阳光》

1、完整地聆听全曲,选择动作为“走路?跳舞?”

2、复听时,提示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伴奏。

2、教师范唱歌曲《乃哟乃》;引导学生边拍边轻声随唱,

3、歌词学习:提示式学习歌词,(边听录音边读歌词、活跃课堂气氛。

4、歌曲学习:要求同学模唱学习歌曲,教师提示式随同学唱(录音伴奏、。

5、通过自编游戏表演歌曲《乃哟乃》。动作创编(要求自创与教师的民族舞动引导相

结合、按句创编;然后从学生的自创动作中选编成歌表演进行表演;

三、课堂小结: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阳光》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棉鞋里的阳光》是一篇充满家庭温暖的短文,文章贴近儿童的生活,是儿童身边真真切切能感受到的事情。文章语言朴实纯真,深受学生喜爱。但文章散发出的浓浓亲情,关心长辈与现在独生子女的行为有一定的差距,学生一下子难以领悟。另外,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对话较多,且第一次出现了叙述语置后的形式,学生也难以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时间:2课时

过程预设: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板书阳光,指读。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师:小朋友,世界上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公公,阳光宝宝就是太阳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它给咱们带来了什么?(温暖、光明)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补充完整课题)指读、齐读课题。

3、学习生字棉。课题中的棉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刚才小朋友读得很正确,谁还能给它找一找朋友?(学生说到棉被时,学习生字被。)

4、结合被字的意思,学习衣字旁,帮助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和衣服有关的字,一般都用衣字旁。要提醒学生注意,衣字旁有两点,它是由衣字变化来的。

5、再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分别用奇怪、有趣等语气再读课题)

棉鞋里怎么会有阳光呢?咱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标一标自然段序号。

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读一读,记一记,同桌交流生字识记情况。

3、生字教学:

(1)课件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照、收、脱、躺、合、晒、盖、摆

棉被、眼睛、中午

(2)去掉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全班交流: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生字?

第一行词全部是表示动作的词,让小朋友边读边用动作来演一演,表示自己对字义的理解。

午牛区别。

谜语:①一条白毛巾,挂在木头上(棉)。②家中人一口(合)。

4、再读课文,同桌互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梳理:

关于课文人物的:小峰、妈妈和奶奶

关于课文事件的:妈妈给奶奶晒棉被,小峰给奶奶晒棉鞋。

关于课文主旨的:小峰和妈妈都很关心奶奶、爱奶奶。

关于课文知识的:晒过阳光,棉花能变得很暖和。

三、指导书写

1、今天我们要学习写好4个字,会读吗?出示妈、奶、放、收,指名读。

2、师范写这几个字,引导学生观察写这几个时要注意什么?请小老师说说该怎样才能写好?写这几个字时有什么发现?

3、师点拨:妈、奶二字都有女字旁,应指导女字旁的'写法:(1)笔顺要适当提醒一下;(2)其中的横变为提,书写时不能超出右边的撇。另外,马字的第二笔是竖折折钩及字的第二笔是横折折撇,这两个都是一笔写成的,要提醒学生注意。放、收二字中都有反文旁,要从下列几方面指导书写:(1)反文旁是4笔写成;(2)第一个撇要靠上,横的起笔处应在撇的下端;(3)第二撇的起笔处应在横的右端;(4)捺要写得舒展开。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5、请学生把自己写得最漂亮的字给大家看,互相评价。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孩子们,小区里又要举行一年一度的最尊敬老人奖的评选了。如果请你提名,你会把这个奖评给谁呢?这节课咱们就深入学习课文,也来参与评一评,好不好?

二、精研人物,品析悟理

1、你觉得这个奖该颁给妈妈还是小峰?请你仔细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你的理由,把相关的句子画出来。

2、独立学习,小组交流,自读自悟。

3、全班交流。

研究小峰:你认为应该把这个奖颁给小峰的孩子们,快来说说你的理由吧!

重点句段1:

小峰问妈妈:奶奶的棉被一点儿也没湿,干吗要晒呢?

棉被晒过了,奶奶盖上会更暖和。妈妈说。

为什么呢?小峰又问。

妈妈说:棉被里有棉花,让阳光钻进棉花里,你说暖和不暖和?

(1)谁来当当小峰和妈妈,学学他们的对话?

(2)你为什么喜欢这几句话里的小峰?(爱动脑筋、关心奶奶)

(3)小峰真是个爱动脑筋、喜欢问个究竟的还孩子。谁来读出小峰有礼貌、爱动脑筋的几句话?指导朗读。

重点句段2:

奶奶睡着了。小峰想:阳光晒到的地方。

(1)指名读。

(2)根据孩子个性化的朗读进行点拨引导:

①小朋友,这六个小圆点的名字叫省略号。小峰的小脑瓜里想到了什么呢?你能联系上下文把它补充完整吗?

小峰想:奶奶的棉鞋里也有棉花。那么,我( )。

②孩子,你为什么这么轻声细语地读呢?

抓住轻轻进行探究:

小峰为什么要轻轻地把棉鞋摆到阳光晒到的地方呢?

小朋友,睁大你的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小峰怎样轻轻地把棉鞋摆到阳光晒到的地方?想象说话。

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呀!咱们轻轻地来读一读这几句话。

③你能给摆字换一个词吗?那放改成摆怎就不好呢?(师顺手从粉笔盒中捏了两支粉笔轻置于桌上)这是放,(又拿出两支粉笔,先轻放一支,又并排放一支),这是摆,整齐地放。)体会摆字中的细心、小心,尽可能让棉鞋摆放得整齐些,能得到更多的阳光的照射。

(3)多么细心懂事又孝顺奶奶的小峰呀!小朋友们怎能不喜欢他呢?来,让我们热情地夸夸小峰吧!指导朗读。

(4)下面就请一位小朋友表演一下小峰晒鞋的经过。

(一生表演,余生评议表演效果,再次体会轻轻地、摆的含义。)

研究妈妈:认为应该给妈妈颁奖的孩子们,快来发表你的意见吧!

研读描写妈妈的语言、行动的句子:

(1)指名读。

(2)交流感悟。

①晒棉被:一大早,妈妈就想着给奶奶晒棉被,多么关心奶奶!

②收棉被:奶奶要午睡了,妈妈又赶紧收了棉被给奶奶铺到床上,无微不至、细心周到。

(3)睡在妈妈晒过的棉被里,奶奶开心吗?哪个词告诉你的?

舒服是什么意思?你能用舒服说一句话吗?

读出奶奶的舒服。

4、评议:这个奖该颁给谁?

三、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1、师:请想象一下,奶奶知道小峰替她晒棉鞋会怎样说?小峰会怎样回答?同桌的小朋友分角色练习说一说。(指名两位到讲台前说)

2、师:如果你就是小峰,你还会帮奶奶做哪些事呢?(晒枕头、晒棉袄、捶背、盛饭)

3、阳光不仅仅给奶奶带来了温暖,还给奶奶带来了什么?

师总结:是啊,这是最美好的爱的阳光,是最幸福的亲情的阳光啊!奶奶怎能不高兴呢?让我们高兴地再读课题棉鞋里的阳光。

四、指导书写午、合

五、布置实践性作业

回到家里,仔细观察一下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身体健康和工作情况,想想他们需要哪方面的帮助,做个长辈的小帮手,替长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反思:

初读《棉鞋里的阳光》,首先会被课题所吸引,带着疑问读下去,觉得文章不像涌动着骨肉亲情的抒情散文那样感人肺腑,不过就是一种生活中极普通的小事:一位母亲给婆婆晒棉被,这举动濡染了小峰幼小的心灵。但文章却含而不露地给人以启示,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因此,在朗读感悟课文最后一句话小峰笑了笑,说:棉鞋里有好多阳光呢?时,为使学生理解课文的人文内涵,我又加了一句:聪明的小朋友,请你想一想,棉鞋里除了有阳光,还有什么?我的本意是想引导学生说出孩子对奶奶的爱!可是,事实证明,我的想法太天真了,学生们根本无法理解这么深奥的问题。不少学生说:棉鞋里还有棉花。也有学生说:棉鞋里还有棉布。我觉得当今倍受长辈宠爱的孩子真的很需要体会一下怎样去爱父母,爱爷爷、奶奶。

《阳光》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奶、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有关心长辈的愿望,学会体贴长辈。

在我校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活动中,我结合语文教学,挖掘传统美德的因素,通过教学这个形式,使学生认识到《棉鞋里的阳光》这篇课文中所蕴涵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样的.美德。这对现今的独生子们怎样怎样做人大有帮助。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课文。

【突出重点的方法】多种方式识字,分类指导书写,反复读文,围绕“妈妈和小峰为什么要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展开。

【教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

齐读。

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____”画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⑴小黑板出示的生字词(带有拼音):

自由读。

齐读。

⑵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⑶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

认识“衣补旁”:

跟衣服有关。

区别:

午──牛说──脱很──眠──眼清──精──情──晴

加一加:

给──合日──西──晒

出示古文字理解:

照盖合。

⑷组词说话练习。

4、再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领读──指名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课文中有哪几个人物?

(课文中有妈妈、奶奶和小峰,主要讲了妈妈和小峰给奶奶晒棉被和棉鞋的故事)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想一想:

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

(指导朗读)

同桌同学分角色读一读──指名分角色读。

你觉得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

同桌分角色读第5、6段。

指名读。

4、理解“舒服地”:

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

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同学分角色朗读──指名读──指导读。

想一想:

小峰这样做妈妈会说什么?奶奶会说什么?

你想对小峰说些什么?

7、你还有什么不懂的?

8、自己有感情地再朗读课文。

9、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

五、作业

1、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2、给生字组词,每个至少组3个。

《阳光》教案 篇5

《阳光》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和美丽。语言简洁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通过阅读继续建立句和段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通过初读、细读、品读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抒发的情感融为一体,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明明亮亮,暖暖和和;冬天停留时间短,夏天停留时间长。来到屋里,赶也赶不走,时间一到,不赶就走。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阳光。)

学课文前带领学生到室外寻找阳光,体验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课内交流收获,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描写阳光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阳光的。

(设计旨意:通过谜语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寻找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订正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以下几个字词的读音:

3、记住字形。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容易读错或写错。请你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好吗?

(设计旨意:这是学完汉语拼音后的一篇课文,教学时应落实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要求,并把识字作为重点。在生字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认识:①阳光是宝贵的;②阳光宝贵在什么地方;③阳光是大家的。可安排下面教学环节: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读第1自然段。问:为什么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太阳发出金黄色的亮光;阳光像金子一样宝贵。)

3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阳光宝贵在什么地方?(小组讨论。)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感受阳光的宝贵。

例: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果园里的苹果,因为有了阳光,更___了。菜园里的'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了。

(1)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动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

(2)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长长的锦缎。从这句话中你会想象到什么?(在阳光照耀下,山水、田园、树林、庄稼更加美丽了。)

5阳光不仅洒遍田野、高山、小河,还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家里。自由练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身上的感觉。(教师重点指导跳字的朗读,突出阳光的美好及可爱。)

阳光这么可爱,你能捉点阳光保存下来吗?(认识阳光是提不住的;阳光是大家的,它给每个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6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设计旨意:这篇课文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应回归整体,联系全文思考,感受阳光的宝贵。)

四、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1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练习说话。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

2找出课文中带日的字,读一读再组词。

早星晨春香阳晚

3学习新笔画竖折,竖提。

山和出:山的第一画是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画是竖折,第三画是竖。出字的第三画是长竖,也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共五画,不是由两个山组成。

长的第一画是撇,第二画是横,第三画是竖提,第四画是捺。

4书写山、出、长三个生字。

《阳光》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也、长、出4个字。认识两个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阳光教学设计_阳光教学设计教案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课文插图:太阳从连绵起伏的群山背后冉冉升起,由红彤彤逐渐变得亮晶晶。你们看,红红的太阳照亮了什么地方?

2.板书课题,学习阳字,认识偏旁。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配乐)

2.指5名同学逐段试读课文,评议。

3.同桌读。

三、识字

这些生字娃娃排着队走遍了阳光照射的第一个角落。现在我们看看它,它们藏在课文的什么地方?

1.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读一读。

2.同桌互读生字卡片。

3.交流:哪个生字最难记?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游戏:登山看日出。

四、学习1~4自然段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读句子,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运用电教手段演示阳光像金子的录象,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

·理解洒遍一词。

b.指导朗读

2.学习2、3、4自然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自读后,选择大家喜欢的段落进行学习、讨论、交流。

c.汇报、展示、质疑。随机出示句子:

田里的禾苗,绿了。山上的小树,高了。

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

·小组派代表说说对句子的理解,其他同学可以补充。

·小组派代表朗读,其他组可以竞争朗读,评议。

·指导朗读。

河面闪着阳光,小河就像长长的'锦缎了。

·小组代表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汇报、评议,指导朗读。

早晨,我拉开窗帘,阳光就跳进了我的家。

·指小组读,说说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指导朗读。

谁也捉不住阳光,阳光是大家的。

·齐读句子。

·小组派代表质疑解疑。

·指导朗读。

五、有感情地朗读1~4自然段。

六、扩展练习

说说阳光可爱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认读生字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1~4自然段。

二、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3.指学生朗读,评议。

4.小组讨论: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交流、评议。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1.齐读课文,注意有感情。(配乐)

2.评选朗读能手。(老师与各小组的一个代表参与)

3.背诵全文。

a.出示课文插图,教师指插图,指导背诵。

b.想象画面,同桌互背、指正。集体背诵。

四、表演唱《七色光》

太阳,太阳,给我们带来七色光彩,照得我们心灵的花朵美丽可爱。今天我们成长在阳光下,明天我们去创造七彩世界。来来来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七色光,七色光,太阳的光彩,我们带着七彩梦,走向未来!

五、指导写字

5.出示我会写。学生观察后,自由说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其他同学补充。学生示范写、评议。

6.展示学生作业,点评。

六、读读说说

1.开火车认读有日字旁的字。

2.教师随意点击一个字,学生组词,比比谁是组词大王。

七、扩展活动

画一幅画,表现阳光的美好。

《阳光》教案 篇7

《阳光》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和美丽。语言简洁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设计思路

通过阅读继续建立句和段的概念,引导学生在读中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通过初读、细读、品读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抒发的情感融为一体,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明明亮亮,暖暖和和;冬天停留时间短,夏天停留时间长。来到屋里,赶也赶不走,时间一到,不赶就走。大家猜一猜,这是什么?(阳光。)

学课文前带领学生到室外寻找阳光,体验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课内交流收获,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描写阳光的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阳光的。

(设计旨意:通过谜语导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再通过让学生寻找阳光、感受阳光的美好,为学习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在语言环境中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听读,订正字音,读通句子,注意以下几个字词的读音:

3、记住字形。这些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哪些字容易读错或写错。请你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好吗?

(设计旨意:这是学完汉语拼音后的一篇课文,教学时应落实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的要求,并把识字作为重点。在生字教学中,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讨论,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再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教学这篇课文,应引导学生认识:①阳光是宝贵的;②阳光宝贵在什么地方;③阳光是大家的。可安排下面教学环节: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引读第1自然段。问:为什么作者把阳光比作金子?(太阳发出金黄色的亮光;阳光像金子一样宝贵。)

3阅读第2自然段,说说阳光宝贵在什么地方?(小组讨论。)

4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句式练习说话,进一步感受阳光的宝贵。

例:田里的禾苗,因为有了阳光,更绿了。山上的小树,因为有了阳光,更高了。果园里的苹果,因为有了阳光,更___了。菜园里的____,因为有了阳光,更____了。

(1)从这几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动植物生长离不开阳光。)

(2)小河在阳光的照射下像长长的锦缎。从这句话中你会想象到什么?(在阳光照耀下,山水、田园、树林、庄稼更加美丽了。)

5阳光不仅洒遍田野、高山、小河,还来到了我们每个人的家里。自由练读第3、4自然段,边读边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身上的'感觉。(教师重点指导跳字的朗读,突出阳光的美好及可爱。)

阳光这么可爱,你能捉点阳光保存下来吗?(认识阳光是提不住的;阳光是大家的,它给每个人带来了光明和温暖。)

6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设计旨意:这篇课文采用前后照应的写法,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应回归整体,联系全文思考,感受阳光的宝贵。)

四、识记字形,理解词义

1朗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选择其中的一个词语练习说话。阳光像金子、田野、更绿、更高、河面、长长的锦缎、早晨、拉开、跳进。

2找出课文中带日的字,读一读再组词。

早星晨春香阳晚

3学习新笔画竖折,竖提。

山和出:山的第一画是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画是竖折,第三画是竖。出字的第三画是长竖,也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共五画,不是由两个山组成。

长的第一画是撇,第二画是横,第三画是竖提,第四画是捺。

4书写山、出、长三个生字。

《阳光》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

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5—6段)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知道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扩展: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阳光》教案 篇9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12个生字,会写两个字“也、长”。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识字、写字

导学过程

一、激趣定标

1、猜谜:大圆球,天上挂,他的本领可真大。又发热、又发光,万物生长都靠它。谜底()

2、引出课题,板书课题:《阳光》

3、展示学习目标。

二、自学互动(适时点拨)

互动:一

(一)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

2、我们要认识的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

3、指名读、开火车读。

(二)初步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什么?

2、接力读:师生每人一句。

3、说说阳光像什么?

互动:二

写字(出示生字)“也、长”

1、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描红。

三、测评训练

1、写一写“也、长”各写一遍。

2、配乐朗读。

四、小结

阳光像(),阳光比金子更()。为什么说阳光宝贵呢?

《阳光》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妈、午、放、合、收”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懂得关心老人。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1、师板书“阳光”,你知道哪些关于阳光的知识?

2、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关于阳光的课文《棉鞋里的阳光》,齐读。学习“棉”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

二、感知性阅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

2、再读课文,用“0”圈出文中的生字。

3生字教学:

(1)小黑板出示本文的生字词(带有拼音),自由读,齐读。

(2)擦拼音,同桌互读,指名读。

(3)小组合作:读读生字卡片,想想怎么记。“午”—“牛”区别。

4、再读课文,选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

5、读了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三、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名读第1--4段,课文写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在干什么?”

2、小峰是怎么说的?妈妈又是怎么回答的?(指导朗读)

3、小峰知道了这个“棉花被阳光晒了会变暖和”的'知识,他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5—6段)

4、理解“舒服地”,用“舒服”说话。

5、奶奶起来发现了什么,她是怎么说的?

出示:“咦,棉鞋怎么这么暖和?”

6、“咦”说明奶奶怎么样?奶奶奇怪什么?朗读时,要读出奇怪的语气。

7、总结,知道从小要关心老人。

四、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你还有什么不懂的?(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五、指导书写

六、布置作业:

回家替爷爷奶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七、扩展:

除了棉被、棉鞋里,哪些地方还可以钻进阳光

《阳光》教案 篇11

(一)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读课文,画生字。

2.借助拼音读生字。

3.整体感知生字的字形。

4.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二)交流讨论,识字写字

1.识字。

(1)出示生字卡,让学生挑选自己会认的字读给大家听,并介绍识记的方法。

(2)听的'同学说说自己记住了哪个字,是听谁的介绍记住的。

(3)老师总结提示。

2.写字。

(1)请各组派代表在黑板上听写。

(2)生字笔画书空。

(3)出示田字格纸或小黑板,学生临写,看谁写得最到位。

(4)自由练写(重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妈、奶、放、收)。

(三)自主尝试,朗读课文

1.朗读接力赛。(一人读一句,如正确,下一人接着读;如有错,下一人再读,直到读正确为止)

2.你能读对、读通哪一段,就请大胆地试一试。

3.读妈妈、小峰、奶奶说的话。

4.分角色朗读全文。

(四)提问讨论,理解课文(分大组围坐)

1.分大组抢答老师的提问(组员没答完整,同组人可补充)。如:

(1)小峰做了一件什么事?他是向谁学的?

(2)奶奶感到幸福吗?为什么?

2.分组讨论,提出一两个认为重要的问题。

3.大组互问,同组人合作解答。

方法:每组派代表站在前面,向下一组提问,下一组的组员共同解答,老师裁判评分。

目的:通过提出问题、解答问题来理解课文内容。

(五)看图读文,解说图意

1.看图找出对应的段落来读。

图一:男生看,女生读

图二:女生看,男生读

2.看图解说,评优秀解说员。

评价标准:(1)态度大方、热情;(2)语言生动;(3)配上相应的动作。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联系实际,夸夸家里人

1.你家都有哪些人?他哪方面值得你夸奖?

2.你有过关心家里人的事吗?说出来,让我们大家学习学习。

《阳光》教案 篇12

教学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了解动词,能正确地使用动词。

4.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知道阳光无处不在,世界因为充满阳光才绚丽多姿。

重点难点

1.识字、写字。

2.读中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了解阳光无处不在。

课时划分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读中感悟阳光的顽皮可爱。

重点难点

读中体会阳光的顽皮可爱,了解阳光无处不在。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太阳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5)

1.小朋友们,你们抬头看天都能看见些什么东西呢?

2.猜谜语游戏。

3.今天呀,老师带你们去认识一个顽皮的小弟弟,它是谁呢?(出示太阳图,板书课题)

4.知道读题,认读生字“阳”。

二、设疑导读,自学生字(15)

1.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

2.出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自由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

把生字拼一拼,读一读。读给同桌的小朋友听,看谁读得好。交流一下自己是记住这些生字的`?

3.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纠错,集体读。

全部开火车读。

学生自由地说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

4.检查读文的情况。

(1)教师范读后,学生评议。

(2)让学生学着老师的样自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

(3)指名反馈读,学生评议。

(4)小组读。

(5)全班小朋友齐读。

三、自读课文,感知理解(10)

1.出示“阳光像个顽皮的小男孩。”

2.你知道怎样的孩子是顽皮的吗?

3.对呀,咱们班就有不少这样的小朋友,顽皮可爱。这多讨人喜欢呀,小朋友们咱们就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4.激趣导读:你们想知道太阳是怎样调皮的吗?

那就快读课文吧,读后给你的同桌,给你的小组的学习伙伴说一说,太阳他怎么调皮了。

四、读文,整体感知(10)

1.刚才,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小朋友读得可认真了,这回你们一定比刚才读得好!再读一遍给老师听一听,好吗?

2.谁来说说,你们觉得太阳怎么顽皮了?

3.你们喜欢太阳吗?

五、布置作业(5)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3.顽皮的阳光

《阳光》教案 篇13

课前透视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和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

信息资料

1、生字卡片、.课件或挂图、乐曲磁带、《种太阳》歌曲磁带。

2、丝绸被面或围巾。

3、课前布置学生观察阳光,充分地感受阳光。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1、游戏:找朋友。(给生字宝宝找到它的拼音朋友。)

2、开火车读全文。

读悟

1、引读第一自然段。问:你读懂了什么?“金子”该怎样读?

2、太阳出来了,它有什么作用呢?(指名说)在阳光的照射下万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呢?(播放.课件或出示挂图)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小组讨论)

(1)、汇报。

(2)、从“更绿了、更高了、长长的”这几个词中,你知道了什么?这几个词该怎样读?

(3)、你见过锦缎吗?(出示.课件和锦缎,让学生说说感觉。)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4)、男女生赛读第二自然段。

3、自由练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闭眼想象阳光跳进家里,照在你身上的感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创设情境,让他们充分地体会阳光,在读中悟出阳光的美好。)

4、阳光这么可爱,请你捉点阳光保存下来。(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熟读

1、多种方式练读课文,边读边相互指出优缺点。(集体读、个人读、分组读、领读、对读、当小老师读……)

2、配乐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以读为本,读中悟情,读中积累,读中评议。)

背诵

1、闭上眼睛想象课文的情景和阳光照在自己身上的感觉,边想象边练习背诵。

2、加上自己的理解和体验,带动作表演。(配乐)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说说,自由练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口头组词。

3、你还认识哪些“日”字旁的字?

写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字“山、出”。引导观察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2、学习新的笔画“竖折”,书空。

3、范写。(“山”的第一笔是“丨”,要写在竖中线上;“出”字的第三笔是长竖而不是由两个“山”组成的,也要写在竖中线上。)

4、描红,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5、展示学生作品。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教会学生写字的方法,加强个别指导,让学生在写字中体会到汉字的美。)

实践

1、讨论:题目是“假如没有阳光,世界将会怎么样?”鼓励学生课下想办法搜集材料,利用班会时间展示、交流。

2、绘画:用自己的彩笔描绘阳光。(播放歌曲《种太阳》)

(这两项活动在教学中可任选其一。)

伴教锦囊

太阳

太阳,太阳系的中心天体,是行星的光和热的源泉。它是银河系中的一颗普通恒星,太阳是一个直径约1.4×106公里的气体球,表面温度约6000K,密度极其稀薄。在太阳表面温度最低的区域有少量的分子,但绝大多数物质以原子的形式存在。在太阳中心高温、高压、高密度的环境中,发生着氢变为氦的热核反应,释放出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主要以辐射的形式稳定地向空间发射,其中约22亿分之一的能量到达地球,是地球上的生物所需的光和热的主要来源。太阳是除地球以外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天体,而且是唯一的可以详细考查其表面结构的恒星,所以对太阳的研究人们历来十分重视。太阳的寿命估计为100亿年,目前已度过了约50亿年。

阅读在线

儿歌《太阳公公》

太阳公公起得早,

他怕宝宝睡懒觉,

爬上窗口瞧一瞧,

咦,宝宝不见了!

宝宝正在园子里,

一二三四做早操,

太阳公公咪咪笑,

宝宝是个好宝宝。

《阳光》教学设

《阳光》教案 篇14

【活动目标】

1、摆放感知物体的远近关系,并能尝试用水粉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2、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通过观察、初步积累写生经验

3、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4、培养幼儿的观察、操作、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及创新意识。

【活动重点】

表现阳光下的树林。

【活动难点】

理解近的物体清晰,远的物体模糊,能初步表现。

【活动准备】

1.各种树模板(清晰和模糊两种)

2.深绿、浅绿、黄色、橘黄、咖啡、黑色皱纸碎片。

【活动过程】

一、观察:感知各种树,初步感知物体远近关系。

师:你们看见了哪些树?它们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二、摆放:理解远近关系。

1、实物摆放

(1)师:这里有许多树,请你们来摆摆看,哪些放在前面,哪些放在后面,为什么?

(2)幼儿分组摆放。

(3)师总结:近的树叶子清晰放在前面,远的树模糊放在后面。

2、皱纸表现树

(1)师:树有哪些颜色?(幼儿边回答,教师边出示皱纸。)这么多颜色呀,那么我们先用皱纸来试试看,做一幅阳光下的树林。

(2)师生共同撒皱纸

边撒边小结:近的'树颜色对比强烈、笔触小,远的树颜色相近、笔触大。

三、自由创作

师:你想画哪些树?哪些在前,哪些在后?还有些什么?

这些树可以用什么笔触来画?

四、欣赏交流

师:谁的树林最美?

【教学反思】

让学生亲自到阳光下体验光和影子的变化,并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很快就掌握了光和影子有密切关系。阳光下物体都有影子,影子的长短、方向会随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傍晚太阳在西影子在东。光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