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稻谷飘香,鱼肥蟹壮遍地金黄。一台台收割机发出隆隆的声响,奔驰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每到这个时节,便会勾起我童年的回想。
当我还在读小学的时候,到了三年级就会放秋忙假,秋忙假一般放两个星期左右,老师们全部分到学校周围的生产队参加劳动,时髦的说法叫支农。而我们小学生则回到各自的家中,帮助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你别小看我们这些农村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大,但做的事却不少。那时每家每户都养着鸡鸭猪羊,平时寻羊草、割猪草、喂鸡鸭,差不多都是我们小孩子干的活。到了农忙时,更是家里大人们的小助手,有时简直忙得不可开交。
大人们下地干活了,我们在家烧茶煮饭,洗锅抹碗,一天三顿根本不用大人操心。早饭中饭做好了,我们把饭送到田头,让大人们安心吃饭,节省了来回的时间,好集中精力抢割抢收。尤其是天要下雨的时候,这些事更加重要。
吃过早饭,我们就得赶紧背上草篮,去田头、地边、坟滩上寻羊草、割猪草。嫩嫩的青草羊最爱吃,而那些锅巴草、毛毛头、野秧草才是猪最好的饲料。那时候可不比现在,地上的青草几乎在农闲时全被大人们割去做了肥料,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要想寻到一篮子草,还真的很不容易。
吃过中午饭,就到了收稻把子的时候了。在农村呆过的人都知道,那时农村基本没有农业机械,农民们一般都是天不亮下地用镰刀手工割稻。割稻的规矩是按栽秧的行子,六棵的位置一直往前,镰刀每割六棵往地上一放,一行割到头就可以看到一排笔直整齐的稻铺子。割下的稻子在晴天一般当天不收,遇到天可能要下雨,中午十二点前后必须翻铺,把朝泥土的那一面翻过来让太阳晒,到下午两三点开始收把子。收把子前先由妇女捆把子,后由男人们挑到生产队晒场上堆起来,现收现脱的可以不堆。
稻把子一收,我们小孩子的活来了,三五成群地挎着笤箕竹篮,开始下地拾稻穗。风趣的生产队长则会用担绳勾子敲着扁担喊道:"秋收季节稻谷如金,各家各户鸡鸭小心!"意思是说,每家每户要看好散养的鸡鸭,不要让它们偷吃集体的稻谷。和我们学校放假时,校长开会时说的"颗粒归仓,寸草归堆"是同一个意思。
拾稻穗看起来轻松,其实也挺累,为啥呢?因为妇女们在捆把子的时候,早已把散落的稻穗拾了一遍,所以留给我们的只剩下极少数的漏网之鱼。有时跑几步、十几步也拾不到一根。这时就到了我们比眼力、比速度、比运气的时候了。
在这一点上,我好像比别的孩子精明一点,因为我发现了一个小秘密,在靠近界岸边和沟头岸坎的地方,由于割稻子难度稍大,所以大人们一般割得不太干净,梱得也不太干净,往往会遗留不少散落的稻子,让我有了第二次收获的机会。掌握了这个诀窍,我每天下午拾的稻穗总比别人多,有时一个下午要多出好几斤。
大人们把稻把子收得差不多了,我们小孩子拾稻穗的活也接近了尾声。我们挎着装满稻穗的笤箕篮子来到晒场上,让生产队会计过称记工分,心里充满了劳动的乐趣。
随后,我们又争先恐后地往家里奔,奔回家赶鸡鸭进圈,接下来还得烧火煮晚饭……每天的晚饭总是我们先吃,大人们要忙到八点钟左右才能进家,而我们有时早已支持不住,趴在饭桌上,呼呼地进入了梦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