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09-19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快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3、初步把握花红的原因及相关的说明常识

教学重点:花红的原因

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运动——《万花筒》,拉近师生距离

1、音乐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万花简》娱乐3分钟——选选看

(1)今天,我想送一束代表友谊的花朵,给我的新朋友。

猜猜看,我会送______

A、红玫瑰 B、满天星 C、康乃馨

(2)世界上,花的颜色,大约有______多种

A、20xx B、20000 C、200000

(3)世界上花朵的颜色很多,那么最多的三种颜色依次是___

A、白色、黄色、红色 B、红色、蓝色、紫色

C、黄色、绿色、黑色

二、新课导入

刚才,大家欣赏了经典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又在《万花筒》中,收获了一些花的常识。那么,这节课一起来进一步探究有关花的奥秘。

板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三、下面,让同学们带着好心情,走近教材P150

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起认真预习课文,扫清文章障碍,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四、预习检测,然后集体订正

1、辩眼力,字音、字形诊断

灼伤zhuó 花卉fèi 三棱镜líng 粉蕊ruǐ

萎谢 密汁 精神振奋 活力充沛

2、理解力,说说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2)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种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花朵。

(3)考听力(将你听到的有关内容中,提炼出三点信息来)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01年生于淅江海宁。早在30年代,他就发表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还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类概论》1979年他发表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五、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悟课文,师生友情互动。

1、质疑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句话在文章中共出现几次?你能从修辞角度,分析其作用吗?

(4) 仔细想想:花红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胆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呢?

(6)分析一下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你能把握吗?

2、自由研讨5分钟,然后集体释疑

3、明白:

(1)文章的体裁,事理性说明文

(2)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3)文中共出现七次,从设问的角度分析,能引起读者思考,从间接反复的角度分析能强调探究花红的原因。

(4)花红的原因 内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进化观点

外因: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5)说明方法:举例子 如(略)

作比较 如(略)

列数字 如(略)

(6)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全文,然后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体 裁: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快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3、初步把握花红的原因及相关的说明常识

教学重点:花红的原因

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运动——《万花筒》,拉近师生距离

1、音乐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万花简》娱乐3分钟——选选看

(1)今天,我想送一束代表友谊的花朵,给我的新朋友。

猜猜看,我会送______

A、红玫瑰 B、满天星 C、康乃馨

(2)世界上,花的颜色,大约有______多种

A、2000 B、20000 C、200000

(3)世界上花朵的颜色很多,那么最多的三种颜色依次是___

A、白色、黄色、红色 B、红色、蓝色、紫色

C、黄色、绿色、黑色

二、新课导入

刚才,大家欣赏了经典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又在《万花筒》中,收获了一些花的常识。那么,这节课一起来进一步探究有关花的奥秘。

板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三、下面,让同学们带着好心情,走近教材P150

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起认真预习课文,扫清文章障碍,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四、预习检测,然后集体订正

1、辩眼力,字音、字形诊断

灼伤zhuó 花卉fèi 三棱镜líng 粉蕊ruǐ

萎谢 密汁 精神振奋 活力充沛

2、理解力,说说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2)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种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花朵。

(3)考听力(将你听到的有关内容中,提炼出三点信息来)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01年生于淅江海宁。早在30年代,他就发表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还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类概论》1979年他发表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五、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悟课文,师生友情互动。

1、质疑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句话在文章中共出现几次?你能从修辞角度,分析其作用吗?

(4) 仔细想想:花红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胆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呢?

(6)分析一下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你能把握吗?

2、自由研讨5分钟,然后集体释疑

3、明白:

(1)文章的体裁,事理性说明文

(2)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3)文中共出现七次,从设问的角度分析,能引起读者思考,从间接反复的角度分析能强调探究花红的原因。

(4)花红的原因 内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进化观点

外因: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5)说明方法:举例子 如(略)

作比较 如(略)

列数字 如(略)

(6)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全文,然后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体 裁: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7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快速浏览全文,整体把握文章结构。

3、初步把握花红的原因及相关的说明常识

教学重点:花红的原因

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运动——《万花筒》,拉近师生距离

1、音乐欣赏《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万花简》娱乐3分钟——选选看

(1)今天,我想送一束代表友谊的花朵,给我的新朋友。

猜猜看,我会送______

A、红玫瑰 B、满天星 C、康乃馨

(2)世界上,花的颜色,大约有______多种

A、20xx B、20000 C、200000

(3)世界上花朵的.颜色很多,那么最多的三种颜色依次是___

A、白色、黄色、红色 B、红色、蓝色、紫色

C、黄色、绿色、黑色

二、新课导入

刚才,大家欣赏了经典歌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又在《万花筒》中,收获了一些花的常识。那么,这节课一起来进一步探究有关花的奥秘。

板书:《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三、下面,让同学们带着好心情,走近教材P150

17课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起认真预习课文,扫清文章障碍,了解作者及文体知识。

四、预习检测,然后集体订正

1、辩眼力,字音、字形诊断

灼伤zhuó 花卉fèi 三棱镜líng 粉蕊ruǐ

萎谢 密汁 精神振奋 活力充沛

2、理解力,说说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

(1)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的

(2)昆虫采蜜传粉,有一种特殊的习性,就是经常只采访同一种植物花朵。

(3)考听力(将你听到的有关内容中,提炼出三点信息来)贾祖璋,是我国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1901年生于淅江海宁。早在30年代,他就发表了《中国植物图鉴》等专著他还创作了我国最早的一部现代鸟类学著作《鸟类概论》1979年他发表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荣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五、快速浏览全文,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感悟课文,师生友情互动。

1、质疑

(1)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2)这篇文章说明的对象是什么?

(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句话在文章中共出现几次?你能从修辞角度,分析其作用吗?

(4) 仔细想想:花红的原因是什么?主要因素有哪些?

(5)大胆找一找,文中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呢?

(6)分析一下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你能把握吗?

2、自由研讨5分钟,然后集体释疑

3、明白:

(1)文章的体裁,事理性说明文

(2)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3)文中共出现七次,从设问的角度分析,能引起读者思考,从间接反复的角度分析能强调探究花红的原因。

(4)花红的原因 内因:物质基础,物理原理

生理需要,进化观点

外因:自然选择

人工选择

(5)说明方法:举例子 如(略)

作比较 如(略)

列数字 如(略)

(6)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六、总结全文,然后布置作业

附:板书设计

体 裁:事理性说明文

说明对象:花红的原因

说明方法: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

说明顺序:由主到次,由内到外的逻辑顺序。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4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图案》《鸟类概论》《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碎锦》。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2、事理说明文

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充沛(pèi) 蓬勃(péng) 赞叹(zàn)

柑橘(jú)萎谢(wěi)花瓣(bàn)

分泌(mì)褪色(tuì)灼伤(zhuó)

花萼(è)花卉(huì)

4、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万紫千红: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些物质。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明确: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花朵的色彩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完本文,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二)说明顺序探究

1、2—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逻辑顺序。从“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明确: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

3、第2、3、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三段都是围绕花朵颜色的物质基础——花青素来展开说明的,第3、4自然段从侧面间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对第2自然段说明的补充。

4、第7—10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1)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4)物质基础

(5)物理学原理

(6)生理需要

五、课外拓展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里面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萘乙酸等物质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植物的颜色促进着动物视觉的发展。

(节选自《人与自然》20xx年第12期,《果实,传播者的报酬》)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

明确:逻辑顺序。说明了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重点)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部分原因,作者从花儿红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挖掘出了深奥有趣的科学道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阐释得具体而明晰,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花儿的色彩。

二、自主预习

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7—10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明确:“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三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三、合作探究

(一)说明方法探究

1、“蜂争粉蕊蝶分香”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引用。引用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情景,点明了昆虫在被子植物的花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也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说明语言探究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明确:“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来愈美丽。

明确:“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

3、“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的“仅”“已”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仅”“已”突出了人工栽培时间之短、获得的成就之大。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事理说明文)内容具体多角度说明

顺序清楚逻辑顺序

(内因——外因

主——次)

语言准确修饰限制

五、课外拓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的物质基础,因为它的物理学原理,因为它的生理上的需要,你知道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吗?你知道向日葵为什么总向着太阳吗?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写一段话,跟大家说说你的发现吧!

示例: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因为它的特殊构造。暖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5

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说出花儿这样红的原因及本文的写作顺序

2、通过阅读和交流,能提取并整合文中信息解释相关自然现象

3、能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科学地解释自然现象并运用一些说明方法,从而完成片段写作。

一、导入

同学们,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探索奥秘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最为美妙的事情。之前我们在沙漠中探索了光线和声音制造的幻术,比如魔鬼的海,鸣沙,海市蜃楼等等,现在大自然又向我们敞开了奥秘之门,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道门看看吧。(幻灯片出示木芙蓉图片)你看出图中的变化了吗?

这是有名的弄色木芙蓉,早晨初开时为白色,中午为粉红色,下午又逐渐呈红色。同一种花,颜色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一日三变,多么神奇啊。其实不仅仅是这种花,大自然给更多的花儿施展了魔法,让我们一起来静心欣赏一组姹紫嫣红的花卉图片。,陶醉并徜徉在这绚丽的花海中吧。

二、观花色(万紫千红显奥秘)

大自然的花是如此万紫千红,争奇斗妍,你可曾想过,花儿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呢?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到99页,让我们一起叩响奥秘之门。

三、探花色(五彩纷呈探成因)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花儿万紫千红的原因有哪些?从文中划出关键语句。下面我们一起进入第一道魔术揭秘:把你所划的内容组织成一段话来揭示花儿万紫千红的原因。(多媒体出示要点)

2、花儿万紫千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却用一句话简洁的概括了出来:是大自然的杰作,也是人工培育的成果。(多媒体出示)刚才我们成功走过了第一道奥秘之门,接下来让我们进入第二道魔术揭秘。

作者在解释原因的时候,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说明,你能看出它们属于哪种说明顺序吗?(逻辑)——内部原因到外部原因

四、解花色(花如解语最可人)

花儿的颜色是这样丰富,其中的.原因想必是花儿自己最清楚了,但它却无法说出来,就让我们来当一朵解语花,帮它们说说其中的奥秘吧。

请仔细阅读课文,你能用文中的科学原理解释下列现象吗?

1、高山花卉比低海拔花卉色彩艳丽

2、枫叶入秋变红

3、自然界的花中以白色、红色、黄色居多,茶色、黑色较少。

4、玫瑰花没有产生蓝色色素的基因,但是,近年,“蓝色妖姬”(蓝玫瑰)问世

要求:任选一种现象,提取文中信息,用自己的话解释原因

五、议花色(百般红紫议芳菲)

刚才同学们用自己话解释了自然界的一些现象,我留意到有些同学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其实,我们在阅读时也会发现文章也综合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比如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使得语言准确,生动。你能结合有关语句作简要分析吗?可参考示例。

“花青素在酸性液中会反射红色的光波,我们便感觉到是鲜艳的红花。同样花青素在中性液中反射紫色的光波,在碱性液中反射蓝色的光波。”

本句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花青素在不同性质的细胞液中反射的光波色彩相对照,准确地说明了花朵呈现各种颜色的物理学原理。

六、释花因(嫣然一笑释娇羞)

其实,在花儿的世界中还存在着很多怪异的现象,大家知道这是哪一种植物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资料,听我说一个关于含羞草的传说。据说,有一次,杨贵妃和宫女们一起到花园赏花,无意中碰着了含羞草,草的叶子立即卷了起来。宫女们都说这是贵妃的美貌,使得花草自惭形秽,羞得抬不起头来。从此以后,“羞花”也就成了杨贵妃的雅称了。事实真的像传说中的那样吗?让我们再次推开奥秘之门吧。请同学们拿出资料阅读(多媒体出示资料链接)看看含羞草究竟为什么会害羞。

含羞草为什么会害羞?

在它的叶柄基部有一个膨大的器官叫“叶枕”,叶枕内生有许多薄壁细胞,这种细胞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一旦叶子被触动,刺激就立即传到叶枕,这时薄壁细胞内的细胞液开始向细胞间隙流动而减少了细胞的膨胀能力,叶枕下部细胞间的压力降低,从而出现叶片闭合、叶柄下垂的现象。经过1-2分钟细胞液又逐渐流回叶枕,于是叶片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

含羞草的叶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现象,是一种生理现象,也是含羞草在系统发育过程中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因为,含羞草原产于热带地区,那里多狂风暴雨,当暴风吹动小叶时,它立即把叶片闭合起来,保护叶片免受暴风雨的摧残,因而逐渐形成了这一生理现象。

下面就让我们来向这些古人作一个科学合理的解释吧。请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片段训练。要求:

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科学地解释含羞草害羞的原因;

2、恰当地运用一些说明方法;3、语言力求准确、生动;4、100字左右。

1、片段写作(出示要求)

2、小组交流(请在交流中,结合写作要求,向你的同伴们提出一些意见,并用不同颜色的笔在原文修改)

3、代表投影展示练笔,学生评价

七、课外拓展(自然奥秘无穷尽)

自然界的奥秘无穷尽,你对于花儿或者其他植物又有着怎样的好奇心呢?课后查阅相关信息释疑,并把其中的奥秘向同学说说。1、植物界为什么没有纯黑色的花?2、为什么自然界的花不集中在同一个季节开放?3、为什么有的植物有花无果?4、荷花为什么出淤泥而不染?……

同学们,在今天的课上,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大自然是一有机会就要撒谎的。但是只要我们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一定能发现其中的科学道理,我相信,还有更多的自然奥秘在等待着我们的探索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6

一、导入(伴随音乐,播放视频和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看着这些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花朵,你是否思考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贾祖璋,探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作品开头插入一段活泼的音乐,配合花朵开放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中多处插入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文中出现的花朵。

二、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花红”的原因。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三、预习检测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1.掌握下面的词语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靛( )色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 说明文。

四、整体感知(采用结构图和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指导学生分析说明顺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被我们说明了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那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用圈点批画的方法读书。

1、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

2、将这些原因分类(分成内部原因和 外部原因)

3、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

4、2~7段、8~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第一题,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

首先第一个是物质基础。那具体是什么物质基础影响花儿的颜色呢?

(明确:色素)

第二个因素,物理原理,什么物理原理决定花儿的颜色?

(明确:是光波的反射)

第三个因素,生理原理,花的颜色对花儿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保护作用)

花儿的颜色又是如何进化的呢?进化观点中哪一种颜色是进化最成功的呢?

(明确:红色)

除了花儿自身的进化,在大自然界中,谁又推动了花儿的进化?

(明确:昆虫)花朵又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色素,比如杨花,虫媒花的颜色显眼,比如桃花。为了吸引蜜蜂采粉,所以花朵的颜色进化得越来越鲜艳,那么人工选择又起了哪些帮助呢。员工选择为花朵增添了新种,文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朵进化的进程。

2.以上是花儿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了,哪些原因是内部原因哪些是外部原因?

(明确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是内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外部原因。)哪个是主要原因呢,(明确内部原因)。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是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2到7段8到10段分别采用了怎么样的,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到7段采用了逻辑顺序,8到10段采用了时间顺序。)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答案。2到7段,分别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8到10段,古代,现在。时间顺序。

小结: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晰。

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吗?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五、合作探究(使用超链接)

设计意图:本文主要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使用结构图,更直观明了。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文的结构严密,思路清晰,那文章是如何将本来难懂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而又条理清晰的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文章,2到4段,这几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

明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墨菊黑牡丹的例子,真实的说明了花青素在碱性较强的情况下,花朵的颜色呈黑色。

举出菊花和天色幕芙蓉变色的特殊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花由白变红,是因为后来有了物质基础花青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特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为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三种情况来分类,分门别类的来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成红色,酸性越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将酸性液和碱性液时呈现的颜色不同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

本文主要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那通过本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功能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送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设计意图:使用超链接,提高课堂效率。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本课例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课外拓展

那你们会学以致用吗?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做了如下的分类,请同学们看表格,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答案,白花最多,黑花最少。请同学们结合本文所学知识思考,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鲜花中唯独黑色滑稽少见,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自然界中的黑色的话,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七、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请大家在课后查找资料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说给你的朋友听听吧!

八、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7

一、导入(伴随音乐,播放视频和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看着这些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花朵,你是否思考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贾祖璋,探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作品开头插入一段活泼的音乐,配合花朵开放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中多处插入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文中出现的花朵。

二、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花红”的原因。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三、预习检测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1.掌握下面的词语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靛( )色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 说明文。

四、整体感知(采用结构图和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指导学生分析说明顺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被我们说明了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那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用圈点批画的方法读书。

1、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

2、将这些原因分类(分成内部原因和 外部原因)

3、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

4、2~7段、8~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第一题,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

首先第一个是物质基础。那具体是什么物质基础影响花儿的颜色呢?

(明确:色素)

第二个因素,物理原理,什么物理原理决定花儿的颜色?

(明确:是光波的反射)

第三个因素,生理原理,花的颜色对花儿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保护作用)

花儿的颜色又是如何进化的呢?进化观点中哪一种颜色是进化最成功的呢?

(明确:红色)

除了花儿自身的进化,在大自然界中,谁又推动了花儿的进化?

(明确:昆虫)花朵又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色素,比如杨花,虫媒花的颜色显眼,比如桃花。为了吸引蜜蜂采粉,所以花朵的颜色进化得越来越鲜艳,那么人工选择又起了哪些帮助呢。员工选择为花朵增添了新种,文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朵进化的进程。

2.以上是花儿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了,哪些原因是内部原因哪些是外部原因?

(明确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是内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外部原因。)哪个是主要原因呢,(明确内部原因)。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是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2到7段8到10段分别采用了怎么样的,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到7段采用了逻辑顺序,8到10段采用了时间顺序。)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答案。2到7段,分别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8到10段,古代,现在。时间顺序。

小结: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晰。

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吗?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五、合作探究(使用超链接)

设计意图:本文主要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使用结构图,更直观明了。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文的结构严密,思路清晰,那文章是如何将本来难懂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而又条理清晰的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文章,2到4段,这几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

明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墨菊黑牡丹的例子,真实的说明了花青素在碱性较强的情况下,花朵的颜色呈黑色。

举出菊花和天色幕芙蓉变色的特殊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花由白变红,是因为后来有了物质基础花青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特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为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三种情况来分类,分门别类的来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成红色,酸性越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将酸性液和碱性液时呈现的颜色不同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

本文主要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那通过本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功能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送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设计意图:使用超链接,提高课堂效率。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本课例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课外拓展

那你们会学以致用吗?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做了如下的分类,请同学们看表格,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答案,白花最多,黑花最少。请同学们结合本文所学知识思考,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鲜花中唯独黑色滑稽少见,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自然界中的黑色的话,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七、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请大家在课后查找资料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说给你的朋友听听吧!

八、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8

一、导入(伴随音乐,播放视频和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看着这些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花朵,你是否思考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贾祖璋,探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作品开头插入一段活泼的音乐,配合花朵开放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中多处插入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文中出现的花朵。

二、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花红”的原因。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三、预习检测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1.掌握下面的词语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靛( )色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 说明文。

四、整体感知(采用结构图和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指导学生分析说明顺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被我们说明了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那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用圈点批画的方法读书。

1、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

2、将这些原因分类(分成内部原因和 外部原因)

3、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

4、2~7段、8~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第一题,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

首先第一个是物质基础。那具体是什么物质基础影响花儿的颜色呢?

(明确:色素)

第二个因素,物理原理,什么物理原理决定花儿的颜色?

(明确:是光波的反射)

第三个因素,生理原理,花的颜色对花儿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保护作用)

花儿的颜色又是如何进化的呢?进化观点中哪一种颜色是进化最成功的呢?

(明确:红色)

除了花儿自身的进化,在大自然界中,谁又推动了花儿的进化?

(明确:昆虫)花朵又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色素,比如杨花,虫媒花的颜色显眼,比如桃花。为了吸引蜜蜂采粉,所以花朵的颜色进化得越来越鲜艳,那么人工选择又起了哪些帮助呢。员工选择为花朵增添了新种,文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朵进化的进程。

2.以上是花儿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了,哪些原因是内部原因哪些是外部原因?

(明确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是内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外部原因。)哪个是主要原因呢,(明确内部原因)。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是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2到7段8到10段分别采用了怎么样的,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到7段采用了逻辑顺序,8到10段采用了时间顺序。)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答案。2到7段,分别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8到10段,古代,现在。时间顺序。

小结: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晰。

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吗?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五、合作探究(使用超链接)

设计意图:本文主要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使用结构图,更直观明了。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文的结构严密,思路清晰,那文章是如何将本来难懂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而又条理清晰的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文章,2到4段,这几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

明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墨菊黑牡丹的例子,真实的说明了花青素在碱性较强的情况下,花朵的颜色呈黑色。

举出菊花和天色幕芙蓉变色的特殊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花由白变红,是因为后来有了物质基础花青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特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为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三种情况来分类,分门别类的来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成红色,酸性越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将酸性液和碱性液时呈现的颜色不同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

本文主要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那通过本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功能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送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设计意图:使用超链接,提高课堂效率。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本课例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课外拓展

那你们会学以致用吗?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做了如下的分类,请同学们看表格,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答案,白花最多,黑花最少。请同学们结合本文所学知识思考,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鲜花中唯独黑色滑稽少见,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自然界中的黑色的话,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七、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请大家在课后查找资料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说给你的朋友听听吧!

八、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4篇

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9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图案》《鸟类概论》《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碎锦》。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2、事理说明文

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充沛(pèi) 蓬勃(péng) 赞叹(zàn)

柑橘(jú)萎谢(wěi)花瓣(bàn)

分泌(mì)褪色(tuì)灼伤(zhuó)

花萼(è)花卉(huì)

4、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万紫千红: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些物质。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明确: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花朵的色彩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完本文,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二)说明顺序探究

1、2—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逻辑顺序。从“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明确: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

3、第2、3、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三段都是围绕花朵颜色的物质基础——花青素来展开说明的,第3、4自然段从侧面间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对第2自然段说明的补充。

4、第7—10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4)物质基础

(5)物理学原理

(6)生理需要

五、课外拓展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里面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萘乙酸等物质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植物的颜色促进着动物视觉的`发展。

(节选自《人与自然》20xx年第12期,《果实,传播者的报酬》)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

明确:逻辑顺序。说明了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重点)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部分原因,作者从花儿红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挖掘出了深奥有趣的科学道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阐释得具体而明晰,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花儿的色彩。

二、自主预习

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7—10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明确:“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三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三、合作探究

(一)说明方法探究

1、“蜂争粉蕊蝶分香”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引用。引用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情景,点明了昆虫在被子植物的花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也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说明语言探究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明确:“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来愈美丽。

明确:“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

3、“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的“仅”“已”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仅”“已”突出了人工栽培时间之短、获得的成就之大。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事理说明文)内容具体多角度说明

顺序清楚逻辑顺序

(内因——外因

主——次)

语言准确修饰限制

五、课外拓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的物质基础,因为它的物理学原理,因为它的生理上的需要,你知道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吗?你知道向日葵为什么总向着太阳吗?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写一段话,跟大家说说你的发现吧!

示例: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因为它的特殊构造。暖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10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以本文为例,了解事理说明文的基本特点。

2、学习以逻辑顺序安排事理说明文的结构,并从多角度说明事理的方法。(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你漫步花园,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像一把钥匙,为我们解开了这个奥秘。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贾祖璋(1901-1988),著名的生物科普作家,浙江海宁人。主要著作有《中国植物图案》《鸟类概论》《鸟与文学》《动物珍话》《生物学碎锦》。本文最早发表于1979年《光明日报》副刊上,曾获新长征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

2、事理说明文

以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介绍科学道理为主的说明文称作事理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主要回答“为什么”的问题。

3、朗读课文,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

充沛(pèi) 蓬勃(péng) 赞叹(zàn)

柑橘(jú)萎谢(wěi)花瓣(bàn)

分泌(mì)褪色(tuì)灼伤(zhuó)

花萼(è)花卉(huì)

4、理解词义。

烂漫:颜色鲜明而美丽。

充沛:充足而旺盛。

柑橘:果树的一类,指柑、橘、柚、橙等。

万紫千红:形容花的颜色丰富。

萎谢:(花、草)干枯凋谢。

灼伤:火烧伤。这里指被强烈的阳光晒伤。

分泌:从生物体的某些细胞、组织或器官里产生出某些物质。

杰作:超过一般水平的好作品。

5、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你能说说本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吗?

明确:本文以花朵呈现万紫千红为重点,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各种花色的成因,科学地说明花朵的色彩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工等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读完本文,你能理清文章的结构吗?

明确:按设疑——解释——总结的方式安排材料,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自然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

第二部分(2-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第三部分(11自然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作概括。

(二)说明顺序探究

1、2—6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从哪些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明确:逻辑顺序。从“物理基础”“化学和物理学”“植物生物学”方面说明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作者从这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说明,我们追寻作者的思路,这六个方面的先后安排有没有他的用意?

明确:这六个方面是按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由花儿的自身条件到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

3、第2、3、4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明确:这三段都是围绕花朵颜色的物质基础——花青素来展开说明的,第3、4自然段从侧面间接说明花朵呈现红色必须具备一定的物质基础,是对第2自然段说明的补充。

4、第7—10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

明确:时间顺序。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1)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2-4)物质基础

(5)物理学原理

(6)生理需要

五、课外拓展

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

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有关,里面主要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等,色素的含量与种类不同,果实所呈现的色泽也不相同。通常较强的光照与充足的氧气,有利于花青素的形成,果实向阳的一面往往着色较好。此外乙烯、萘乙酸等物质也可促进果实的着色,而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能使果皮保持绿色,推迟上色。植物的颜色促进着动物视觉的发展。

(节选自《人与自然》20xx年第12期,《果实,传播者的报酬》)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说明了什么?

明确:逻辑顺序。说明了果实的色泽与果皮中所含色素的关系。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分析文章运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重点)

2、品味文章准确、严密的.说明语言。(重点)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部分原因,作者从花儿红这样司空见惯的现象挖掘出了深奥有趣的科学道理,并从不同的角度将抽象的科学知识阐释得具体而明晰,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到花儿的色彩。

二、自主预习

花红的原因有很多,课文7—10自然段从哪些方面进行说明?

明确:“进化理论”“自然选择”及“人工选择”三个方面对“花红”的成因作了科学、生动、有趣的说明。

三、合作探究

(一)说明方法探究

1、“蜂争粉蕊蝶分香”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明确:引用。引用这句诗形象地写出了昆虫给花传粉授精的情景,点明了昆虫在被子植物的花的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既增添了说明文语言的文学性,也很自然地引起下文。

2、“例如牡丹,由自然选择费了亿万年造成的野生原种,……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运用三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红的进程,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显著成果。

(二)说明语言探究

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特点,体会下面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有些白花,例如菊花,萎谢之前微呈红色,表示它这时也含有少量的花青素了。

明确:“有些”限制“白花”,表示不是所有的白花都会变色,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变色的一个特殊例子是添色木芙蓉,早晨初开的时候是白色,中午变成淡红色,下午变成深红色,一日三变,愈来愈美丽。

明确:“特殊”修饰“例子”,表示添色木芙蓉是极个别的。

3、“人工栽培的历史仅二三百年,却已有上千种形状、颜色不同的品种”一句中的“仅”“已”能否去掉?为什么?

明确:不能。“仅”“已”突出了人工栽培时间之短、获得的成就之大。

四、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事理说明文)内容具体多角度说明

顺序清楚逻辑顺序

(内因——外因

主——次)

语言准确修饰限制

五、课外拓展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因为它的物质基础,因为它的物理学原理,因为它的生理上的需要,你知道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吗?你知道向日葵为什么总向着太阳吗?天空为什么会下雨?写一段话,跟大家说说你的发现吧!

示例:暖瓶为什么能保温?因为它的特殊构造。暖瓶中间为双层玻璃瓶胆,两层之间抽成真空状态,并镀银或铝,真空状态可以避免热对流,玻璃本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镀银的玻璃则可以将容器内部向外辐射的热能反射回去。反过来,如果瓶内储存冷液体,这种瓶又可以防止外面的热能辐射到瓶内。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自学:自主了解作家、说明方法等常识。

互学:阅读课文,掌握主要内容。

综合:学会运用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并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特点。

一、导入课堂

展示图片,导语:大自然的花,万紫千红,争奇斗妍。同学们,当 你尽情享受着春之兰,夏之荷,秋之菊,冬之梅赐给你的绚丽、芬芳时,你可曾想过:这些花为什么这样红?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事理说明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共同来探求这个奥秘。(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认定目标:

提问:学习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

明确: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三、自主学习

1、在自主学习开始之前,先检查同学的预习情况: 作者与文章结构

贾祖璋(1901年-1988年),浙江海宁人。1920年毕业于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曾任商务印书馆、开明书店编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 编辑兼编辑室主任、科学普及出版社副总编辑、福建省科协顾问、福建省出版工作者协会顾问、中国科普创作协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等职。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赞叹红花的鲜艳美丽,由此提出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引出下文,科学地解释这一疑问。

第二部分(第2~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原因。这是文章的主体部分。

在这一部分,作者分别从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展开了科学的说明。这六个方面的共同特点是,都以设问领起,接着用一句话总括,然后具体说明。这六个方面之间也有顺序,是按从主到次,由花朵自身条件到 外部因素的顺序排列的。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第 2~7自然段):花朵呈现红色是由各种内部原因决定的,首要因素是“物质基础”。

第二层(第8~10自然段):说明花朵呈现红色的外在原因。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原因加以概括说明。

2、问题引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是一句歌词,在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设问)那么,“红”是什么意思呢?(指花儿万紫千红的色彩)

3、自主学习: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阅读课文,思考:

(1)本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依据是什么?

(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

说明文常用的说明顺序有时间、空间、逻辑三种,其中逻辑顺序包含由原因到结果、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分析文章的说明顺序应从这几方面考虑。

解答 从现象到本质:现象——“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本 质——造成花朵呈现红色的各种原因。

从主到次,从内到外:介绍花朵呈现红色的六方面原因时,从“首先由它的.物质基础”到“还需要……”“还有……”等相对次要的原因;从花朵自身条件(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 、进化观点)到外部的因素(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

时间顺序:例如介绍自然选择时,从“亿万年前”的裸子植物,到后来出现的被子植物,以时间顺序说明昆虫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

(2)本文是采用什么结构来进行说明的? “总——分——总”的结构

4、分组学习,讨论并整理。

四、探究学习

1、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试从课文中找出例子并分析。

明确: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和分类说明

2、本文语言的运用上有何特点?试举例说明。

明确:生动、准确、严密

五、小结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结构,运用逻辑顺序,通过生动而准确的语言,对花儿呈现各种色彩的原因作了生动形象的说明。对说明文的阅读,我们一定要注意把握它的对象、特征、顺序、结构、说明方法及语言。

六、测评反馈:

1、本文的作者是现代著名科普作家 。

2、说明文常用的写作顺序有 、 、 三种。

3、注音。三棱镜()萎谢( )灼伤()蜜腺()分泌()并蒂()蒲班克()裸子植物()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12

一、导入(伴随音乐,播放视频和图片)

请同学们欣赏一组美丽的画面。看着这些姹紫嫣红,五彩缤纷的花朵,你是否思考过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跟随贾祖璋,探索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奥秘吧!

设计意图:作品开头插入一段活泼的音乐,配合花朵开放的视频,和图片,吸引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课件中多处插入图片,便于学生了解文中出现的花朵。

二、出示目标

请同学们齐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1.了解“花红”的原因。

2.明确本文的说明顺序。

3.掌握本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

三、预习检测

首先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屏幕上的这些字你们会读吗?

1.掌握下面的词语

灼 ( )伤 裸( )子 蜜腺( ) 分泌( ) 花萼( )

花卉( ) 虞( )美人 三棱( )镜 靛( )色

2.按说明对象和说明目的的划分,说明文可分为 说明文和 说明文。本文是 说明文。

四、整体感知(采用结构图和思维导图)

设计意图: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难点,采用思维导图,思路清晰,一目了然,指导学生分析说明顺的'方法。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被我们说明了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那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呢?请同学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读课文,注意用圈点批画的方法读书。

1、花儿五彩缤纷的原因有哪些?

2、将这些原因分类(分成内部原因和 外部原因)

3、哪些原因是主要原因?

4、2~7段、8~10段分别采用了什么样的说明顺序?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第一题,其他同学写在自己的课堂笔记上。

首先第一个是物质基础。那具体是什么物质基础影响花儿的颜色呢?

(明确:色素)

第二个因素,物理原理,什么物理原理决定花儿的颜色?

(明确:是光波的反射)

第三个因素,生理原理,花的颜色对花儿起什么作用呢?

(明确:保护作用)

花儿的颜色又是如何进化的呢?进化观点中哪一种颜色是进化最成功的呢?

(明确:红色)

除了花儿自身的进化,在大自然界中,谁又推动了花儿的进化?

(明确:昆虫)花朵又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风媒花的花色素,比如杨花,虫媒花的颜色显眼,比如桃花。为了吸引蜜蜂采粉,所以花朵的颜色进化得越来越鲜艳,那么人工选择又起了哪些帮助呢。员工选择为花朵增添了新种,文人工选择大大加快了花朵进化的进程。

2.以上是花儿呈现五彩缤纷的原因了,哪些原因是内部原因哪些是外部原因?

(明确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是内部原因,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是外部原因。)哪个是主要原因呢,(明确内部原因)。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是由内到外,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2到7段8到10段分别采用了怎么样的,什么样的说明顺序?(2到7段采用了逻辑顺序,8到10段采用了时间顺序。)

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答案。2到7段,分别是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8到10段,古代,现在。时间顺序。

小结:本文主要采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说明,使说明条理清晰。

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最后一段,这一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你们能画出文章的结构图吗?同学在黑板上画出本文的结构图。

五、合作探究(使用超链接)

设计意图:本文主要用了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学生第一次接触,使用结构图,更直观明了。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本文的结构严密,思路清晰,那文章是如何将本来难懂的知识,讲得浅显易懂,而又条理清晰的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文章,2到4段,这几段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呢?

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

明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列举了墨菊黑牡丹的例子,真实的说明了花青素在碱性较强的情况下,花朵的颜色呈黑色。

举出菊花和天色幕芙蓉变色的特殊例子,具体的说明了,花由白变红,是因为后来有了物质基础花青素,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作用是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特殊”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科学性。严密性。

分类别的说明方法,分为花青素,胡萝卜素,无色素三种情况来分类,分门别类的来说明,更有条理性。

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成红色,酸性越强,颜色愈红,当它是碱性的时候,呈现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将酸性液和碱性液时呈现的颜色不同作比较突出说明了,花朵呈现红色,源于自身的物质基础花青素。

本文主要用举例子分类别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那通过本节课,大家都学到了什么呢?

这是一篇科普性事理,说明文文章从不同角度介绍了有关花朵为什么这样红的科学知识,重点说明花朵的红色是它自身的各种条件和需要,以及自然人功能因素对它的作用而形成的结果。送了人类创造性的劳动。

设计意图:使用超链接,提高课堂效率。赏析句子太多,如何根据学生要赏析的句子,及时切换到相应幻灯片,本课例采用超链接,随机应变,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六、课外拓展

那你们会学以致用吗?有人统计了4197种花的颜色,做了如下的分类,请同学们看表格,说说你的发现。学生答案,白花最多,黑花最少。请同学们结合本文所学知识思考,白色的花为什么多呢?鲜花中唯独黑色滑稽少见,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自然界中的黑色的话,应该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呢?

七、作业布置

生活中还有很多奥秘,需要我们去探索发现,请大家在课后查找资料请把你最感兴趣、觉得新奇的,说给你的朋友听听吧!

八、板书设计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了解花红的原因。

2、学习本文严谨自然的结构及逻辑顺序。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观察社会的兴趣,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教学设想:

1、重点:①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②理解花红的本质③分析文章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2、难点:学习课文怎样运用逻辑顺序从不同角度说明事理。

教学思路:

这是本单元第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学生接触的首篇事理说明文。因此,在教学中,要

学生在回顾事物说明文的基础上,了解事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本文阐明事理较难,涉及知识面较广,课前须鼓励学生多动手操作实验、查阅资料,理解花红的原因。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探索精神。

教学时数:

2课时本堂课是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第二课时)

一、情景导入

多媒体课件播映几个红花的图片,并配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首歌。同学欣赏完后,老师适时引导:这些是老师精心挑选的一些花的图片,你们欣赏完后有没有发现,这些花多数是什么颜色的?同学们在欣赏这些美丽的红花时,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否去寻求过科学的解释呢?“花红”的具体原因是什么呢?作者采用什么说明顺序从哪些角度来说明这个事理的呢?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二、复习旧课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熟悉了课文,复习了说明文的相关知识,理清了文章的段落层次,那么下面我再提问同学: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作者怎样来安排这个结构的?作者从哪几方面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课文在说明这六个方面的原因时,分别安排在哪些段落?请同学们把表明这几方面的重点语句勾画出来。

三、引出花红的原因,重点讲第一方面。

1、讨论第一方面原因

齐读第二段。思考:对花红起决定作用的东西是什么?它会怎样起变化?

2、第二自然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第二自然段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说明酸性花青素这一物质基础对花朵呈现红色所起的决定作用。还有举例子说明墨菊、黑牡丹等细胞液是中性时,呈现紫色。

3、第三段“添色木芙蓉”例子有何作用?为什么将变色花放在白色花之后来说明?

“添色木芙蓉”例子是继说明红色、黄色、橙色、白色的.三类花的物质基础之后的,显示了说明文的周密性。将变色花放在白色一节讲,是因为它初开时是白色的,从大范围可列入白色。

四、分析逻辑顺序

这部分作者从花儿的物质基础、物理学原理、生理需要、进化观点、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六个方面对“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了科学的说明。这六个方面都以设问句领起,紧接着用一句话总结,然后再具体说明。那么这六个方面原因的顺序能不能调换呢?为什么?

明确:不行。作者是按照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排列的,不能任意颠倒。“物质基础”是造成花儿色彩繁多的基本条件,理应先说。紧接着就从光波反射的原理说明为什么含有不同色素的花儿会给人不同的色感;接着进一步说明不同颜色的花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是由于花儿自身的生理需要;然后从物种形成的角度说明花红是长期进化和自然选择的结果;而人工选择必须在最后说,一方面因为人工选择比起漫长的自然选择来,是晚起的事情,另一方面因为人工选择结束了缓慢的自然选择进程,为人类改造生物的品种展示了美好的前景。所以这六个方面是环环相扣,不能任意颠倒的。这六个方面可分成两层,作者是按照由主到次,由内(自身条件)到外(外部条件)的顺序排列,这种说明顺序就是逻辑顺序。逻辑顺序就是按照各种事物事理,以及某一事物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逻辑顺序还包括由原因到结果,由现象到本质,由整体到局部等等。

五、阅读欣赏

本文曾获得全国优秀科普创作一等奖。通过前面的分析,你认为本文的成功之处在哪些方面?你最欣赏的是什么?请从本文的文体特点(如语言、结构、说明方法、拟题等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六、延伸拓展

过渡:生活中,自然界里有许许多多“为什么”,贾祖璋给我们回答了“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问题。那么,你一定也知道自然界里的许多“为什么”,下面的时间留给你们,请把上节课老师布置的你们查找到的你最感兴趣、最觉新奇的“为什么”讲给同学们听听。可借助图片、实验或板书,要求语言准确简练有条理。

总结:刚才,同学们对自然界里的这些“为什么”作了科学的解释,让我们增长了很多知识。但自然界是奥妙无穷的,需要我们运用智慧去解秘去探索。所以我们要学会探索自然、观察社会,培养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意识,在语文实践中培养我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

七、布置作业

模仿本文先设疑再解释后总结的结构,把你所了解的自然界的“为什么”整理成一篇说明文。写前必须认真观察,还可以去图书馆或网上查找有关资料。

要求:

1、以“为什么”为题

2、采用逻辑顺序

4、恰当使用说明方法

5、字数字300字左右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