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知远网

2025-09-16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1

每天,昼和夜,不知疲惫地重复交替着。黄昏是媒介,以自己沙尘般的暗黄天幕,遮住夕阳绚烂而无边的霞光,遍地绿油的屏障上洒满灿烂金光,屏障后的红光渐渐消逝——-一天到此结束,黯然黑幕笼罩长空。

夕阳,它多想再看一眼世界,再把泛黄的云朵染成五彩,可是黄昏不许——-有些事你无法决定自己,就如人类的生死。12岁的我们,正是年少气盛的时候,大概没有人会去认真地考虑生与死这个残酷的问题,但,我们不得不去面对。

《约伯记》里说:“海水中的水绝尽,江河消散干涸。人也是如此,躺下不再起来,等到天没有了,仍不得复醒,也不得从睡中唤醒。”这就是死亡,死了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没有了,包括生命和时间。死亡其实随时都在人类的身边。那种昏暗的感觉,你甩不掉,而稍不留神,它就夺走了你的生命。舟曲的泥石流、伊春的空难、还有一些意外的交通事故,有多少生命毫无预兆地消失了。书中的主人公——和我们同样年纪的哈里,也就是在出门的时候随口对家人说了一句气话:“你们走着瞧!我这次算是恨上你们了,我再也不回来了!”结果真成了永别,死神派卡车把他撞了。那是一句无心的、赌气的话。他在说这句话的时候,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从此会远离他至爱的'爸爸妈妈、朝夕相处的姐姐、可爱的同学和朋友们。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他走了,永远地离开了生的世界。

他去了“天国”排队,去了另一个世界。可是他还有心愿末了,他试图回到活着的世界。在阿瑟的帮助下,他回到了他的学校、家庭,重新回到了爸爸妈妈、姐姐和朋友们的中间。他用他仅存的力气和意念向姐姐表达了谦意,向爸爸妈妈表达爱意,向他不舍的朋友们告别……。那是一段艰难而温馨的“生命”旅程。最后,他在那轮夕阳的召唤下,了无牵挂地走向“天蓝色的彼岸”,成为另一个生命的一部分,重回广阔的天空。

读到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被哈里与家人间那份浓浓的亲情感动了,他是多么不愿意死,多么不愿离开自己的家啊!“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人的生命如夏秋两季的过渡一般,如此短暂而脆弱。有人说,人生如灯火,生命不复返。你永远不会知道你自己什么时候会死,属于你的那盏灯什么时候会灭。“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哈里看着别人快乐是快乐的,但也不得不承受心中的一份无奈。他怀念风的感觉,那是“幽灵”的体会,活着的人也许根本没有享受过这自然的提示——“你还活着,你有感觉”。也许你有无尽的感激想对亲人倾诉,有深深的爱要向他们述说,有许多的歉意要向他们表达。可是你一旦离开了这个世界,什么都来不及了,所有关于你的一切都会消失,而你留给亲人朋友的只有无尽的悲痛和惋惜。

可是,这就是人生,一切都不可能重新来过。想起一本科幻小说主人公说过的一句话:“也许正因为凡人的阳寿短,所以才显得更珍贵美丽。”所有人最大的不同大概正是对于生与死的态度。贪生怕死,是人的本能,而实际上对死亡的恐惧并非软弱,只是人之常情。死亡到底是什么呢?是终结?是虚无?还是永远的离别?当哈里平静地走向夕阳下天蓝色的生命海洋时,我想他的心中已经没有黑暗和恐惧了,他的心被爱填满了。所以,死绝不是终结和虚无,那轮温暖的夕阳带给我们光明与希望,哈里永远活在那些爱他和他爱着的人心里,“你并没有死!”。

合上书,我的眼前一直晃动着那轮绚丽的夕阳。那余晖即不明亮刺眼,又不漆黑一片,散发着对生命的渴望和爱的温暖。“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吧,请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用自己的方式珍爱家人、感恩老师同学和朋友,给他们灿烂的笑容和温暖的问候吧。只要你我的心中有那份爱的牵挂,那轮夕阳就一定会在心中永恒,永远不会西沉!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2

这本书是英国的希尔写的,张雪松翻译的。这是一本感人至深,触动灵魂人性的寓言。这本书主要写了一个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正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但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却又不知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了歉意和爱……

这本书真的很感人,用童话解说了死亡,生动地描绘了死后灵魂从了断尘缘到走向新的`生命轮回的过程。它告诉我们:死不是绝对的终结和虚无。它教导我们:要珍惜生命,但也不畏惧死亡。

读完了这本关于天蓝色彼岸的书,我觉得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区别,其实是他们对待死亡的态度。他们如何面对死亡的问题,决定了他们会如何选择对待生命的方式。

现在请大家欣赏一个片段:但是,现在他处在另一个世界,等着去天蓝色的彼岸。他不知道如何传达他的心声,直到他碰上了阿瑟……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一个道理: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浪费生活的时间!我心想着: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自己的生命,时间是由自己操控的,自己干什么也是由自己决定的,时间永远不会逆转,也不会偏心于任何一个人,生命的一分一秒,都是由爸妈给予我的,一定要珍惜生命,珍惜时间,享受爸爸妈妈和自己之间的快乐吧!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3

这本《天蓝色的彼岸》真的让人捉摸不透,感觉都很梦幻,但又有着很多哲学的问题。

首先,这本书的大概内容是:一个名叫哈里的小男孩经常和他姐姐吵架,有一回就因为吵架后骑自行车买东西时被卡车撞死了,然后变成了幽灵。之后,他十分后悔对家人和姐姐所做的事,当然,他是去了学校后才这样的'。最后,他道了歉后终于放下了心中的石头,之后就投胎了。他在“他乡”(灵界)还结交了阿瑟,乌哥等朋友。

看完整本书,我感到最真实的就是哈里回学校这个场景。因为我爸的一个亲人,朋友(忘了,太久了)之类的人死了,我爸连一点悲伤都没表现出来。因为别人想干什么是他们的事,而不是我们的事,我们没有资格改变别人。

总的来说,我还是比较喜欢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没有像其它书一样逃避生死,而是直面生死,我反而觉得这样写能更好的让我面对生死,看透生死。

我是一个比较怕死的人,不敢面对生死,因为我还没有在世间做有意义的事,还没有看透生死,活得不够自在。希望这样《天蓝色的彼岸》能让我看透一切,看透生死。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4

《天蓝色的彼岸》这本书是英国的作家——艾利克斯·希尔所著。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改变了我的某些看法,我认为这是一本值得大家去品读、去感悟的书。

本书的主人公是一个叫“哈里”的小男生,他因一时发脾气和姐姐赌气而离家出走,却不幸的遇上了车祸而永远的离开了人世。他死后变成了幽灵,对于自己的行为,他感到十分后悔——因为他还挂念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姐姐、老师和同学们。然而,令他更加懊悔的是他对姐姐的伤害——“我们走着瞧!我这次可算是恨上你了!我再也不会回来了!……你会后悔的”这是哈里在出车祸前对她姐姐所说的,然而现在他真的死去了。姐姐也正如他所说的的那样,沉浸在无尽的懊悔与悲痛中,但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结局。尽管他懊悔到了极点,但也只能带着无限的遗憾跟人间说:“拜拜”了。读到此处,让我不禁想到了自己。我也有一个姐姐,我脾气也不好,也爱和姐姐吵架。但我从未想过,有一天我也可能会带着无尽的.遗憾离开这个世界。如果我也像哈里一样遭遇这一切,也许我也只能流下无尽悲痛与后悔的泪水吧!

然而,哈里还是算比较幸运的,因为在去天蓝色的彼岸的路上,他碰上一个叫阿瑟的幽灵。阿瑟带着哈里偷偷溜回人间,来向亲人和朋友们告别,并向他们表示歉意和爱……

回到了人间的哈里来到他曾经熟悉的学校,熟悉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多么的令人向往!可是,他死了,他什么感觉也没有——不会累、不会饿、更不能触碰到这他所熟悉的一切。他怀念以前的生活,他想像往常一样捉弄同学,想爸爸能够像往常一样轻轻地牵着他的小手一起回家——虽然他以前认为和爸爸牵手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但现在他却做不了了。我可以想象:哈里的爸爸轻轻的牵着他的小手,走在两边都长满绿茵而中间铺满石子的路上,那是一个多么幸福而温馨的画面。然而现在,哈里想去触碰一下他爸爸的手也再也不可能了,哪怕只是轻轻地一下。

因为哈里是一个幽灵,亲人看不到他,也听不见他说的话。尽管他一遍遍地大声喊着他们的名字,一遍遍地说:“我爱你们!我爱你们!”,可惜他们不可能听到。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集中所有意识竭尽全力让圆珠笔写出话来,对他姐姐说句对不起。尽管他有千万般不舍,但他还是得离开人间,离开他无限挂牵的地方,去往"天蓝色的彼岸"。最后,他深情地呐喊:"再见,妈妈。再见,爸爸。再见,雅丹。我想你们,我爱你们大家。我爱你们所有的人。我非常、非常、非常地爱你们。比我能说出来的还要爱。”

故事到这里已经结束,但我还想给大家分享书中的一句话: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你睡觉前,决不能生气或敌视任何人,特别是不要敌视你所爱的人,因为你有可能今天晚上一躺下,明天早晨就再也起不来了……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会尽力做到——不在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你能做的到吗?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5

假期里,我读了一本关于生命和死亡最深刻的寓言——天蓝色的彼岸。

主要内容是:小男孩哈里因车祸去了另一个世界——天蓝色的彼岸。在哪里,他碰到了一个叫阿瑟的幽灵,他们两个结伴偷偷留下了凡间,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事情……变成幽灵的他去了他的学校,看到了同学们,也看到了同学们为他种的树和贴在黑板上那满满的祝福,也知道了平日里和他是死对头的杰菲竟然那么想和他做好朋友,他被深深地感动了。阿瑟赶上了去往天蓝色彼岸的最后一班车,可哈里还是不愿回去,他回了家,看到了全家人为他伤心的样子,他坚定自己的信念,用自己坚定的'信念来对平日里最不合的姐姐深深地道歉。他把一切做完后,踏上了彩虹桥,通往天蓝色的彼岸。

哈里因为在出门前对姐姐说了仇恨的话,在另一个世界一直处于抱歉和自责中,知道以特殊的方式说出了自己的抱歉,心灵才得以宁静。世界上没有后悔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要珍惜自己现在的生活,如果你是哈里,就会感觉,或者是一件特别美好,特别快乐的事情。不要总以为我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挥霍,不要再死亡逼近的时候才懂得亲情的珍贵。

生命是珍贵的,是脆弱的,也是短暂的,珍惜在世界上的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学会在生的时候,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你不在了,但生活还在”生活不会因你而改变,不要自己总是把自己当做主角、世界的中心,地球不可能没了你就不转,“决不要在你怨恨的时候让太阳下山”也许当人们时刻意识到自己在今晚躺下,明天早晨再也起不来的时候,才会觉得生命如此珍贵。

这本书用诗一般的语言说出了很深刻的哲理,给我很深的启迪。作文

读《天蓝色的彼岸》有感 篇6

写一本好书,谁都不曾想到用已逝的人的角度来描写,可是英国作家希尔却用“死亡”这个角度来描写一种美,一种淡淡的美。这是一场忧伤的童话,但绝不寒冷,捧在手中,反而觉得温暖,一种属于生命的暖意。

活着的人在迷茫,在为工作奔波;死去的人依旧在苦恼,在苦恼无聊的时光。“生命”的路铺向“死亡”,“死亡”的路铺向“彼岸”,谁也不知道“彼岸”是不是这条路的尽头,或许他也只是一块站牌而已。

生活是由危险构成的,没有了“危险”,那也没有了“生活”。只有“生”与“死”在孤寂地交替,有些人或许会觉得枯燥,而另外一些人,依旧过着日子,迎接死亡的洗礼。

人们都在想象死亡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是一种怎样的“被迫”。“但它是这样缓慢,寂静,或者突兀,直接和粗暴。”——前言中说道。然而,这只是表面,就像你看见海面的平静,然而不知道海底那弱肉强食的规则。

“死亡”是“生存”在镜中的倒影,没有太大的差异,有的'只是一些不知“真像”的人的悲哀,你的葬礼上或许落满了眼泪与哀伤,但你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哪些人参加过,因为你永远不能出席你自己的葬礼!虽然没有参加过牧师催人泪落的悼词演讲,但你也会有悲哀,突然间,那个以往活蹦乱跳的身体被囚锢在一个狭小的盒子中,而你,却隔着一层泥沙看着。或许会有些许恐惧,但是就像你已逝的老祖母,不会从地下伸出手来拉你的脚后跟,生前的她是多么的和蔼。死去的人不可能永远是那么恐怖。

在写作过程中大家在开头要简单的介绍一下这本书的内容概括,一定要简洁,把这本书最打动你的地方找出来,把自己内心的声音呼喊出来,只有这样,大家在写作过程中才不会逻辑混乱,切忌写成记流水账的形式,一定要结构严谨哦。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