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1
《少年鼓手》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八四把年七月二十四日,柯斯脱寨战役打响后的第一天,意大利一队步兵,六十人被派到某处去占领一座空屋,不料被奥地利二中队围攻,意军退避入空屋。危急时刻,意军大尉写下救援纸条让身旁的少年鼓手送达援军手中。少年鼓手为了完成大尉交给他的任务,为了祖国和人民,奋力奔跑。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一次又一次地站起来,连腿被子弹打中了都全然不顾,凭借着坚定的意志,终于完成了这个光荣的使命……
让一个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少年去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在今天看来真是匪夷所思。是强烈的爱国情感给予了他巨大的力量,他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勇往直前,完成任务,扭转了战局。
我最喜欢少年鼓手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当大尉用那凛然的目光命令少年执行任务时,他毫不犹豫,目光炯炯,铿锵有力地回答。情势危急,战争的成败系于一身。当副官问及少年的伤势,他只觉得负伤在身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誉,少年称得上是英雄。
和平年代,我们不需要像少年一样穿越枪林弹雨,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却不能不顾一切,我们学生共同的'使命和责任就是学习。在我学习的路上,总会有拖拉,不按时写作业,甚至不想写作业。总认为练琴、打球都是家长逼我去做。为此,我经常和家人理论,争吵,谈条件!可现在一想,这些事情与少年鼓手完成的任务相比简直不值一提。因此我为何不努力呢?我既锻炼了身体。又陶冶了情操,还能交到朋友,何乐而不为呢?
当你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一切皆有可能!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2
这是一个战争时期发生的故事。
故事讲的是一支意大利军队和一支奥地利军队在打仗,他们都要争一点据点,但是奥地利军队的人数远远超过意大利军队的人数,这样就让意大利军队无路可走了,战争打得最惨烈的时候,意大利军队的一个老上尉让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少年去叫援兵,少年带着这个光荣的使命走了,刚跑到山坡时,被敌人击中了,可是
少年还是勇敢的站了起来向援兵营跑去。这时的阵地快被敌人占领了,敌人让意大利人投降,老上尉严肃的说:“我们绝不投降。”他带领着他的部下,苦苦和敌人拼博,这时只见雾中冲出一大群意大利奇兵,敌人被消灭了,老上尉明白是少年完成的任务。过了不久少年回来了,让老上尉感到吃惊的是少年的脚由于伤势过重被截掉了。少年的一句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感动:“这是为了国家才受的伤,我感到骄傲。”
读了以后我感动极了,文中的少年很勇敢,他知道这个军队的生死就在自己手中,感到责任重大,把国家的.荣誉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要,于是坚持到了最后,这种精神是很可贵的,老上尉的精神也应值得我们学习,他没有在困难面前投降,假如他害怕死亡而投降,那么援兵来了也没用了,所以军人不怕死的精神,才能保卫祖国的安定。
我们的祖国有无数个像少年和老上尉这样的解放军叔叔,所以我们现在才能享受现在这样快乐安定的生活,在困难面前他们选择前进而不是后退。我要努力学习,长大了要做一个勇敢的人,为了祖国的荣誉那怕付出生命也不会后悔。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3
《爱的教育》中的这篇《少年鼓手》主要讲述了库斯脱扎战役打响,我军遇到敌军的疯狂反扑,只好躲进一所房屋里。大尉命令少年鼓手送一封求援信件到远处草地的部队。这位少年接受了任务。不料在送信过程中,他左腿中弹,但他一点也不怕,迅速前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并完成了任务。战役取得了胜利,但他失去了他的左腿。
从这段故事中,我体会到了这位少年鼓手的勇敢和不畏艰险。因为他不仅愿意接受这个十分艰难的任务,而且还在中弹时无所畏惧,说明了这位少年十分有勇气、有毅力、有使命感。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习这位少年的品质,学习他勇于承担责任,学习他直面困难的勇气,学习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像我们在练习团体操的时候。
我们是代表学校去进行团体操表演的,所以我们都很想表演好,为学校争得荣誉。我们从夏天练到初秋,顶着炎炎烈日,练习了一个多月,中间动作几次被修改,也遭遇过一些挫折,但我们都有勇气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取得最终的胜利。
而在整个团体操表演过程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入场的这个动作。这个动作要求我们在老师挥动红旗的.时候,两百多人同时举起花球、向前跑。因为是最后学习的这个动作,所以大家练习了很多次才步调一致。在正式表演比赛时,我们这个开场非常震撼,一下子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而这个动作的成功正是因为我们所有同学同心协力、坚定信念、不畏困难、勇于前进才获得的。通过这件事,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4
今天我读了《爱的教育》里面的一篇文章——《少年鼓手》,深有感触。
一个祖国的胜利是用多少人的生命换来的呀?而那些人死而无怨。我虽然不是意大利人,但我被意大利那个14岁的小男孩的一举一动所深深打动了。
故事是这样的:1848年7月24日。意大利军约60人被敌人包围在一座小楼里。就在上尉无可奈何的时候,就问身旁的少年鼓手:“你有勇气接受挑战吗?”“有,上尉!”小鼓手坚定地回答。上尉把小鼓手拉近窗口,说:“山下那座房子附近有刺刀的光,那就是我们的部队。你拿着这张纸条从窗口下去,跑到那儿,把这张纸条交给你遇见的第一个军官。”小鼓手立刻行动起来,不料被敌人发现了,中了一枪。不过小鼓手又顽强地爬了起来,坚持把纸条交出去了。没过多长时间,军队得救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小鼓手那一句坚定的话语。那句话可以看出,小鼓手非常果断,非常勇敢。他那天真的'脸上闪者光芒,脸上似乎写着:上尉,我太开心,我能去为祖国做事了,你把这件事交给我做,说明你信任我;小鼓手水汪汪的眼睛上似乎看见了:路上自己遇到了许多的坷坷坎坎,自己迷路啦,被敌人的枪击中啦……他的心里想着,我一定要成功,我一定要把纸条给送到军官手里,我一定要胜利……小鼓手的心里只有三个词,那就是:勇敢、胜利、坚持。
还让我印像深刻的是:当上尉张开双臂,把小鼓手紧紧地拥进自己宽大的怀抱中。可以看出上尉被小鼓手舍身忘死的精神感动了。他觉的:自己并不是上尉,小鼓手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英雄,如果没有小鼓手的话,自己和祖国就不会有今天,祖国就不会胜利,祖国不会是欢声笑语的了。上尉也想赞赏小鼓手,一个14岁的孩子,腿被子弹打中后,能继续行走,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但他还能坚持把纸条交给军官,说明这个孩子很坚强。
在一个14岁孩子心中,祖国是多么的伟大,他愿意为祖国牺牲自己的生命。在其他孩子还在享受着金色童年的时候,一位14岁的少年鼓手却失去了一条腿。虽然他失去了一条腿,不能奔跑,不能追逐,不能嬉戏,但是他非常的骄傲,因为那条腿失去得值得,它能换来祖国的胜利,它能换来祖国的明天,它能换来人们的欢声笑语……
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告诉人们:祖国把我们培育成一个个强健、善良、勤奋的人。今后不管你们成就多少伟业,游历多少国家,都不能忘记你们的祖国,那儿是你智慧萌发的地方,它将令你终生难忘。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5
这几天,我读了一本好书,叫《爱的教育》。里面有许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少年鼓手》,讲了柯斯脱寨战争的第一天,意军一支约六十人的步兵联军被派到一个高地去占领一间空房子。意军刚到那里,就遭到了奥军的疯狂袭击。子弹像雨点一样朝意军打去,意军不得不丢下伤亡的'战士回到空屋。后来意军的首领怕抵不住奥军的攻击,就派一个十四岁的鼓手给意军的驻地带信请求援助。这个少年在经过奥军的层层包围的时候,他的左腿被打中了,但是他没有放弃,强忍着疼痛走到了意军的驻地,把援军带到了这里,意军大获全胜。
读着这个故事,我深深感受到做什么事只要坚持,就能成功。
我不由得想起了上次的科学小实验——用筷子把装满米的纸杯提起来。一开始也不知是怎么回事,我怎么也提不起来,但是我没有放弃,一次次对照要求重新做实验,一次次尝试,最后我终于把杯子提了起来。
还有我刚学跳大绳的时候,总是跳不好,我都快要放弃了,妈妈鼓励我说:“儿子,你一定能行,你是最棒的。”就这样在妈妈的鼓励和陪伴下,我又反复练习,终于学会了跳大绳,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只要坚持,就能成功。我坚持,我成功,我快乐!
《爱的教育》之《少年鼓手》读后感 篇6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为了保卫祖国,人们不得不去参加。为了战争的胜利,无数英雄在枪林弹雨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在这些可敬可爱的人中间少不了机智、勇敢、坚强的小英雄,他们的故事更让我们感动。
这篇文章写了一个少年鼓手为国而受伤。当他们的队伍陷入困境时,焦急的大尉写了张纸条,把这个艰难的任务交给了少年鼓手,少年鼓手闯过枪林弹雨,但脚受伤了,大尉非常担心,远远望着他,他倒下了,但他依靠爬最后完成了任务。他的脚受了伤,最后不得不截肢。这是他英勇为国的.标志。大尉探望他,并对他说:“我只是个大尉,而你是英雄啊!”
是啊,他真的是英雄!这样的艰巨任务他受伤后靠爬来完成。他的坚强和毅力让人叹服。我敬重他,敬重他那为国的英勇行为;我敬佩他,敬佩他那大无畏的精神;我崇拜他,崇拜他是英雄。他那小英雄形象,激发了我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对英雄的崇拜缅怀之情。他让我懂得了任何时代国家都需要英雄,英雄就是时代的楷模,他们以大无畏的精神,以超乎凡人的意志,以卓越的智慧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和利益而愿意奉献自己的一切。
英雄——是至高无上的荣耀。
我们也要学做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