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09-15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祁黄羊教学设计(精选1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

作者:商洛市镇安县大坪中心小学李德琴

获奖说明:20xx年获省级二等奖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

3、体会祁黄羊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高尚品质。

设计理念:

抓关键词句来落实阅读教学的三个重点学习项目。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这课。

二、学习过程:

1、学生正确、流利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晋悼公赞美祁黄羊的一句话,读一读,并画下来。

2、祁黄羊是怎样做到“外举不避仇”的呢?学生默读课文1—7段,然后思考:

(1)中军尉的职务有什么重要性?我们从晋悼公让祁黄羊推荐人才可看出什么?

(2)祁黄羊推荐解狐时是怎样说的?我们从“郑重”一词可以想到什么?

(3)祁黄羊的家人及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让学生(分别模仿同朝的官员、亲人及其他人)说一说。

(4)讨论:大家为什么不赞成他举荐解狐?

(5)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他为什么还要推荐解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祁黄羊怎样的高尚品质?

3、祁黄羊又是怎样做到“内举不避亲”的呢?默读课文8—11段,然后思考:

(1)祁黄羊推荐祁午时是怎样说的?我们从“又郑重”一词又可以想到什么?

(2)祁午的本事就地解狐一等吗?祁黄羊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举荐祁午呢?1

(3)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他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别人说闲话吗?为什么?我们从中又可以体会到祁黄羊怎样的高尚品质?

4、祁黄羊这种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让晋悼公非常大加赞赏,让我们都当一回晋悼公,也用这句话来赞美赞美他吧。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1)自由练习读。

(2)学生比赛读。

(3)集体读。

5、总结全文:

祁黄羊真是一位好臣子,有这样一心为国。办事出以公心的人才是晋悼公和晋国人民的福气。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晋悼公的这句话吧!“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6、发散思维:

(1)解狐和祁午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任选一种角色,发挥想象写下来。

(2)祁黄羊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以后怎么做?

板书设计:

祁黄羊荐才外举不避仇一心为国

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教学反思:

《祁黄羊》这篇课文讲的是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祁黄羊是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由于常年征战,腿脚落下毛病,行军打仗很不方便,于是他就向晋悼公提出辞职。在辞职之前,晋悼公要求他举荐一个能替代他的人。祁黄羊第一次举荐了他的杀父仇人——解狐,第二次举荐了他的儿子,这让晋悼公深感意外。他惊讶地问祁黄羊为什么要推荐自己仇人和自己的儿子。祁黄羊说:“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报仇”,做事出于公心的精神。故事是非常简单,但怎样让学生来理解祁黄羊在国家面临危急的关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于公心的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于是在课堂上,我直接奔向问题的所在,让学生找出反映他品格的一句话“外

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内自不必说,人吗,总是会有私心的吗?这一点任何人都能理解。但是举荐自己的仇人这一点是学生们不能理解的。于是在讲述晋悼公和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时,我让学生充分阅读了人物的对话,并思考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当晋悼公提出让祁黄羊举荐中军尉的时候,我让学生来模仿当时的现场:老师模仿晋悼公,一名同学模仿祁黄羊,其余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来扮演和祁黄羊同朝做事的官员,另一组来扮演祁黄羊的老母、妻儿老小以及他家的仆人。”这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同学们,我们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上经过深思熟虑的,是非常严肃、认真、慎重的。那么和他同朝做事的官员们,当你们听到他举荐的是自己的杀父仇人时,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学生们有的说:假如你选解狐的话,恐怕连你的亲人也不会认你啦!有的说:老兄啊,你为什么要选他呢?要是你选了他,就不怕他恩将仇报杀了你们全家。有的说:祁兄啊,解狐是你的杀父仇人,你看我不是也挺强壮的吗?平时和你关系也不错,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推荐我呢?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扮演父母妻儿的说:大哥呀,你怎么会推举咱们的杀父仇人解狐这样无用的小人呢?你不怕他灭了咱的九族吗?有的说:黄羊哥呀,你难道忘了是谁杀死咱的父亲了?如果你让解狐担任了中军尉,那你就是祁家不孝的子孙!有的说:黄羊啊,你这不孝子,你连杀父之仇都能忘记,养你这样的儿子有何用!

接着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大家为什么都不赞成他的举荐呢?而祁黄羊是从哪些方面考虑推荐了与自己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解狐呢?为什么晋悼公一开始也感到惊讶,但是后来也同意了他的举荐呢?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学生们这时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无论是从分析问题上,还是从朗读技巧上,他们都非常地投入,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喜欢参与此事的讨论,他们很喜欢这样充满争论的课堂。

在解狐去世后,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事!”看来祁午和解狐的水平是基本相当的,为什么一开始祁黄羊不举荐自己的儿子,而举荐了自己的仇人呢?难道祁午的本事真的低解狐一等吗?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是最后还是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祁黄羊不想让人背地里议论他偏心眼儿,说他有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舍弃小家利益,而要顾全大家利益。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人用的对了国家就兴,人民们从此安居乐业;人要用错了,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因此他从国家大局出发,不考虑是他的仇人还是他的亲人。

随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对祁黄杨的认识,已有感性上升到理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让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对祁黄羊赞美的句子,让祁黄羊的人格魅力再次陶冶学生。

最后,我布置了两道发散思维题:(1)解狐和祁午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任选一种角色,发挥想象写下来。(2)祁黄羊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以后怎么做?让祁黄羊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灵的土壤深深地植根。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交流展示:复习第一部分。

1.指名读,思考:这一部分告诉我们什么?

交流展示: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祁黄羊的身份。

2.用“之所以……是因为……”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

板书:辞职

设计意图:此环节交流展示学生上节的学习成果,提高学生上课积极性,通过交流展示共享学习成果。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既然祁黄羊辞职了,那么他又向悼公推荐谁担当此重任呢?

板书:荐贤

1.引读体会悼公与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

从悼公的话中,体会悼公对祁黄羊的重用及高度的信任。

从祁黄羊的“想一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2.导读第二次对话。

读好反问句、疑问句。

小练笔: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体会祁黄羊的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品德。

3. 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4. 合作交流讨论:

解狐听到祁黄羊举荐他,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祁黄羊的亲朋好友听说此事又会怎么想呢?

板书:外举不避仇

5.自读第8-12自然段,你体会到什么?

6.讨论交流:

从“只有”“想了想”“郑重”中体会祁黄羊举荐自己的儿子是既无奈而又慎重的决定。

从悼公的惊讶神态和反问中,体会祁黄羊的举荐是出人意料的。

小练笔: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7.指导感情朗读,分角色朗读对话。

8.祁午听到这番话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呢?那些不了解黄羊的人又会怎么想呢?

板书:内举不避亲

9.那么当时的人们又是怎么看待他的呢?朗读第13自然段。

板书:钦佩 出以公心

设计意图:此环节要求学生通过互动探究,分角色朗读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这句话的意思。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并予以明确。

三、纠正反馈:

(1)复述课文,按课文内容填空。

人们称赞祁黄羊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是指祁黄羊举荐了( )解狐和( )祁午从此可以看出祁黄羊做事确实是( )为( )着想。

(2)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矫正加深对课文内容以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理解。

四 、迁移应用:

通过本课学习你一定对祁黄羊有了深刻的`认识你能够用一些学过的词语形容一下他吗?

大公无私 不计前嫌

一心为国 光明磊落

正大公明 公私分明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置主要为丰富学生词语的积累。

五 拓展阅读:

1.阅读《毛遂自荐》

六、 板书:

辞职

外举不避仇

9.祁黄羊 荐贤 出以公心

内举不避亲

钦佩

七、布置作业:根据课文内容创作课本剧吗,自由合作演一演。

教材简析:

这是一个历史故事。课文主要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和想象,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意思。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卡片、磁带、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主要板书计划:

3祁黄羊

因病辞职

两度荐贤出以公心、正直无私

举荐受赏

作业设计、安排:

课内:

1抄写词语;

2组词;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5按原文填空;

6听写词语。

课外:阅读一段话,并完成练习。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语,理解词语意思。

3、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画出词语,理解意思;

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情况。

①生字卡片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从哪儿写到哪儿?

指名朗读。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生字词。

2、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

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5、学习课文对话写法,联系课文情境写一段人物对话。

品析:目标1为工具性目标,指向识字写字,这是阅读教学的底线目标;目标2指向“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的形式是依据文本表达的特点定,这一目标为朗读训练;目标3指向“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形象和优美的语言”,“把握”、“复述”的条件是根据课文的顺序,训练的方法是概述;目标4指向“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目标5指向写的实践,这个训练一定不能脱离文本的环境,要做到语言运用与文本内容的完美结合。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词语,了解事件

教师逐步出示三组词语:

1、中军尉 职责重大 兴亡 安危

2、推举举荐 郑重 慎重 合适人选 担次重任

3、祁黄羊 晋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师引导学生逐组朗读:

1、读后引导学生说话,谁能连起来说几句话?

2、点拨:推荐和举荐是近义词;郑重和慎重意思不同,郑重是严肃认真,而慎重是谨慎小心。

3、联系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品析:

(1)此板块训练点:主训练点为课文重点词语,辅训练点为说话训练;

(2)重点词语将近义词作为教学重点;

(3)词语组块出现,为复述提供了支架

(4)此板块按照阅读教学的层次看,属于低级层次——认知性阅读。

板块二:读课文,概述课文

这四人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人物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教师指名读课文8、11、12自然段。

概述课文。

品析:

(1)训练点为概述能力训练,概述及时概括能力,又是表达能力;

(2)此板块为阅读教学的认知性阅读层次。

板块三:读对话,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人物对话很多,要读好人物对话,老师介绍几条经验:

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语。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黄羊说话时候是想了想,郑重地说。读得时候要严肃认真。谁来读?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晋悼公深感意外,要读出疑惑的语气,谁来读?第9、10、12自然段照此练习。

没有提示语的,可以揣摩人物心理,把自己当做这个人物,就可以体会到人物的内心,就能读好了。我们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标点来理解朗读。学生可以结合老师的提示做练习,而后进行角色朗读练习,即两个同学一组练习。教师可以指名朗读,引导其他同学点评。

品析:

(1)此板块训练点为朗读;

(2)朗读训练的载体为角色朗读;

(3)朗读需要指导,训练需要指导。指导的点为抓提示语,先进行“点“的指导,然后推广到所有对话;

(4)角色朗读要有层次感,首先要有”点“的指导,然后在”点“上抓落实,接着自由练习,同桌练习,同桌展示,学生评价。这样的朗读有方法,有层次,有实效。

板块四:读段落,理解句义。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学生自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祁黄羊的两次举荐谈谈他一心为了国家的兴旺和安危。

板块五:创设情境,学习写对话

据说,解狐在听到祁黄羊举荐他的时候,与晋悼公的使者也说了这样的话。请你想像一下,解狐与使者的对话,写一段人物对话。其中解狐有一句是这样的:“祁黄羊真是一个……,我不如他啊!”

学生写对话,然后交流

品析:

(1)课堂需要有“动笔“的练习;

(2)写的训练要结合课文情境;

(3)写的训练要整合语言文字运用(对话的迁移运用)和文本内容和情感的体验;

(4)写话需要教师提供支架帮助(“祁黄羊真是一个……,我不如他啊!”);

(5)写完后要有展示和反馈点评。

总评:

(1) 教学设计的理念要直接对应课标的相关理念,主要是语文课程的特点,语文课程的目标,语文教育的特点和年段教学的目标。

(2) 教学设计的特色要依据文本的表达特点,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

(3) 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要依据年段目标的要求和课后习题的要求。

(4) 教学板块的确定要建立在对文本整合、提炼的基础上。

(5) 板块需要以训练为中心,训练有主训练点和辅助训练点。

(6) 板块需要以学生的实践活动来展开。

(7) 板块内部要目标明确,任务清晰,活动充分,反馈及时。

(8) 板块外部要呈现逐步推进的.态势。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是返璞归真,将教学的重心真正落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掘教材文本中的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概括、复述、仿写等基本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品析:设计理念的依据:

(1)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言文字运用包括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

(2)语文课程的目的决定的。语文课程的根本目的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其基本内涵包括: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概括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发言、读书、写字等);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

设计特色

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价值,创设朴实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能力。

品析:设计特色的依据:语文课程的特点决定的。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是多元的,同时要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因此薛老师设计的仿写练习就是基于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统一的训练。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这种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也主要是语文实践。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练习默读课文。

3、体会祁黄羊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高尚品质。

设计理念:

抓关键词句来落实阅读教学的三个重点学习项目。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地直接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这课。

二、学习过程:

1、学生正确、流利地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晋悼公赞美祁黄羊的一句话,读一读,并画下来。

2、祁黄羊是怎样做到“外举不避仇”的呢?学生默读课文1—7段,然后思考:

(1)中军尉的职务有什么重要性?我们从晋悼公让祁黄羊推荐人才可看出什么?

(2)祁黄羊推荐解狐时是怎样说的?我们从“郑重”一词可以想到什么?

(3)祁黄羊的家人及周围的人如何看待这一问题?让学生(分别模仿同朝的官员、亲人及其他人)说一说。

(4)讨论:大家为什么不赞成他举荐解狐?

(5)解狐是祁黄羊的杀父仇人,他为什么还要推荐解狐?我们从中可以体会到祁黄羊怎样的高尚品质?

3、祁黄羊又是怎样做到“内举不避亲”的呢?默读课文8—11段,然后思考:

(1)祁黄羊推荐祁午时是怎样说的?我们从“又郑重”一词又可以想到什么?

(2)祁午的本事就地解狐一等吗?祁黄羊为什么不一开始就举荐祁午呢?1

(3)祁午是祁黄羊的儿子,他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怕别人说闲话吗?为什么?我们从中又可以体会到祁黄羊怎样的高尚品质?

4、祁黄羊这种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让晋悼公非常大加赞赏,让我们都当一回晋悼公,也用这句话来赞美赞美他吧。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最后一段,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读得有感情?

(1)自由练习读。

(2)学生比赛读。

(3)集体读。

5、总结全文:

祁黄羊真是一位好臣子,有这样一心为国。办事出以公心的人才是晋悼公和晋国人民的福气。让我们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晋悼公的'这句话吧!“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6、发散思维:

(1)解狐和祁午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任选一种角色,发挥想象写下来。

(2)祁黄羊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以后怎么做?

板书设计:

祁黄羊荐才外举不避仇一心为国

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

教学反思:

《祁黄羊》这篇课文讲的是春秋时代的历史故事。祁黄羊是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由于常年征战,腿脚落下毛病,行军打仗很不方便,于是他就向晋悼公提出辞职。在辞职之前,晋悼公要求他举荐一个能替代他的人。祁黄羊第一次举荐了他的杀父仇人——解狐,第二次举荐了他的儿子,这让晋悼公深感意外。他惊讶地问祁黄羊为什么要推荐自己仇人和自己的儿子。祁黄羊说:“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报仇”,做事出于公心的精神。故事是非常简单,但怎样让学生来理解祁黄羊在国家面临危急的关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于公心的精神是本节课的难点。

于是在课堂上,我直接奔向问题的所在,让学生找出反映他品格的一句话“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举内自不必说,人吗,总是会有私心的吗?这一点任何人都能理解。但是举荐自己的仇人这一点是学生们不能理解的。于是在讲述晋悼公和祁黄羊的第一次对话时,我让学生充分阅读了人物的对话,并思考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来体会人物当时的心理。当晋悼公提出让祁黄羊举荐中军尉的时候,我让学生来模仿当时的现场:老师模仿晋悼公,一名同学模仿祁黄羊,其余的学生分成两组,一组来扮演和祁黄羊同朝做事的官员,另一组来扮演祁黄羊的老母、妻儿老小以及他家的仆人。”这时我提出问题让学生来思考:“同学们,我们从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上经过深思熟虑的,是非常严肃、认真、慎重的。那么和他同朝做事的官员们,当你们听到他举荐的是自己的杀父仇人时,你们怎么看待这件事?”学生们有的说:假如你选解狐的话,恐怕连你的亲人也不会认你啦!有的说:老兄啊,你为什么要选他呢?要是你选了他,就不怕他恩将仇报杀了你们全家。有的说:祁兄啊,解狐是你的杀父仇人,你看我不是也挺强壮的吗?平时和你关系也不错,你怎么就没想到要推荐我呢?你这个没良心的东西!扮演父母妻儿的说:大哥呀,你怎么会推举咱们的杀父仇人解狐这样无用的小人呢?你不怕他灭了咱的九族吗?有的说:黄羊哥呀,你难道忘了是谁杀死咱的父亲了?如果你让解狐担任了中军尉,那你就是祁家不孝的子孙!有的说:黄羊啊,你这不孝子,你连杀父之仇都能忘记,养你这样的儿子有何用!

接着让学生们带着问题:大家为什么都不赞成他的举荐呢?而祁黄羊是从哪些方面考虑推荐了与自己有不共戴天的杀父仇人——解狐呢?为什么晋悼公一开始也感到惊讶,但是后来也同意了他的举荐呢?读读他们的第二次对话。学生们这时已经完全进入了角色,无论是从分析问题上,还是从朗读技巧上,他们都非常地投入,可以看出他们非常喜欢参与此事的讨论,他们很喜欢这样充满争论的课堂。

在解狐去世后,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事!”看来祁午和解狐的水平是基本相当的,为什么一开始祁黄羊不举荐自己的儿子,而举荐了自己的仇人呢?难道祁午的本事真的低解狐一等吗?围绕这两个问题,学生们进行了激烈的争论,但是最后还是形成了共识——那就是祁黄羊不想让人背地里议论他偏心眼儿,说他有野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只有舍弃小家利益,而要顾全大家利益。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兴亡,人用的对了国家就兴,人民们从此安居乐业;人要用错了,有可能导致国家灭亡,因此他从国家大局出发,不考虑是他的仇人还是他的亲人。

随着对课文的深入学习,学生对祁黄杨的认识,已有感性上升到理性,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于是,我让学生饱含感情地朗读课文中对祁黄羊赞美的句子,让祁黄羊的人格魅力再次陶冶学生。

最后,我布置了两道发散思维题:

(1)解狐和祁午听到这个消息后会怎么想,怎么说,又会怎么做?任选一种角色,发挥想象写下来。

(2)祁黄羊荐才不避亲与仇的做法对你有什么启发?你以后怎么做?让祁黄羊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灵的土壤深深地植根。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6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明确目标:(见教师目标)

3、效果预期: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细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祁黄羊是什么样的人?

2、自主学习:学生默读第一段;轻声读二、三段。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任务二(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2、自主学习

回忆课文各段大意。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

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精忠报国(岳飞 ) 凿壁偷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乐不思蜀(刘蝉) 入木三分(王羲之)。

指鹿为马(赵高)。

2、结果反馈:

(1)同桌互查。

(2)读范文。

3、反思导结:

(1)修改。

(2)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师小结。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7

设计理念

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教材文本中确有教学价值的因素,设计简便有效的教学活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尤其是概括、复述、仿写等基本能力,实现有效的教学。

设计特色:

充分发掘教材的语言文字训练价值,创设朴实有效的语文实践能力,切实锻炼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词。

2、 能根据人物特点分角色朗读课文对话。

3、 能根据课文顺序有条理地概述课文。

4、 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

5、 学习课文对话写法,联系课文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词组,了解事件

教师逐步出示三组词语:

(1)中军尉 职责重大 兴亡 安危

(2)推荐 举荐 郑重 慎重 合适人选 担此重任

(3)祁黄羊 晋悼公 解狐 祁午

教师引导学生逐组朗读:

(1)读后引导学生说话:谁能连起来说几句话?

(2)点拨:推荐、举荐是一组近义词:郑重与慎重含义不一样:郑重,严肃认真;慎重,谨慎小心。

(3)联系课文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以此了解事件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板块二:读课文,概述课文

这四人之间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特别注意课文中人物的对话。

学生自由读完课文后,教师指名朗读课文第八、十一、十二自然段。

概述课文。

板块三:读对话,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人物的对话特别多,要读好人物的对话不简单。老师介绍几条经验:1.要注意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动作,也就是要注意提示语。比如:第四自然段,祁黄羊说话时是想了想,郑重地说。读时就要做到严肃认真。又比如:第五自然段,晋悼公深感意外,要读出疑惑的语气。

2.没有提示语的,可以揣摩人物的心理,把自己当作这个人物,就能读好了。比如:第三、六、七、十一自然段。当然,我们还可以根据相关的标点符号来理解、朗读。

学生结合老师的'讲解进行角色朗读练习。

板块四:读段落,理解句义

出示课文最后一段,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学生自己朗读第十一自然段,然后说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祁黄羊的两次举荐来谈他一心为了国家的兴旺和安危。

板块五:创情景,学会对话

据说,解狐在听到祁黄羊举荐他担任中军尉的时候,与晋悼公派去的使者也说了这样的话。请你想象一下当时解狐与使者对话的情景,写一段人物对话。其中解狐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祁黄羊真是一个 的人,我不如他啊!

学生写人物对话,然后交流。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8

一、教学理念及教材简析

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上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这样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应用于学生。

本单元3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学生了解不多,需要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精讲8课,把9,10课作为略读课文来教学,重点在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训练重点,《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将讲述历史故事作为重点,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概括主要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关历史故事,能分享收获。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讲述历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能力。

四、教法学法:

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入手,引出问题,而后引出对话重点段落。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具体的事情,进一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祁黄羊是一个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在此基础上,引导课外读书,交流收获。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在“三步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课堂策略,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出以公心”,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祈黄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的时候,配以分角色朗读最后深入感悟祈黄羊那种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充分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完成预习学习单。

2、查阅资料,了解春秋时期、悼公、祁黄羊、中军尉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的越王勾践,()的林则徐。上一课中,我们又认识了()的刘备和()的诸葛亮。

今天,老师再给你们引荐一位我国春秋时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晋国的中军尉,名字叫“祁黄羊”的人。

2、师板书课题,提醒“祁”的写法。相机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民主导学

(一):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小组合作:

1、自由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交流后,做好展示准备。

(二):品读对话,感悟品质

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呢?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提示: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提示语,感受人物内心,重点词语用“ΔΔ”标出)

2、组内交流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定一组展示:

组长主持: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外举不避仇”的部分,祁黄羊辞去中军尉的职位后,他首先举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我们先来交流认识。

再换一组展示:

组长: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内举不避亲”的部分,祁黄羊举荐解狐后,不料解狐却得了大病,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悼公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那这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我们来读一读8—12自然段。生轮读。

组长: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三):交流故事,分享收获

小组合作:

1、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分享收获。

2、各组选一名代表做好交流准备。

展示交流,并总结故事特点,

三、导结推荐

看来大家真不愧是读书小达人。这里我也要给你们推荐几本好书:《史记》《上下五千年》,我国更多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大集结,等着你们去了解。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我相信在下一阶段的读书交流会上,一定能分享到你们的读书成果。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9

一、教学理念及教材简析

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上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这样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应用于学生。

本单元3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学生了解不多,需要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精讲8课,把9,10课作为略读课文来教学,重点在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训练重点,《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将讲述历史故事作为重点,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概括主要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关历史故事,能分享收获。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讲述历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能力。

四、教法学法:

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入手,引出问题,而后引出对话重点段落。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具体的事情,进一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祁黄羊是一个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在此基础上,引导课外读书,交流收获。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在“三步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课堂策略,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出以公心”,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祈黄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的时候,配以分角色朗读最后深入感悟祈黄羊那种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充分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完成预习学习单。

2、查阅资料,了解春秋时期、悼公、祁黄羊、中军尉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 )的`越王勾践,( )的林则徐。上一课中,我们又认识了( )的刘备和( )的诸葛亮。

今天,老师再给你们引荐一位我国春秋时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晋国的中军尉,名字叫“祁黄羊”的人。

2、师板书课题,提醒“祁”的写法。相机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民主导学

(一):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小组合作:

1、自由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交流后,做好展示准备。

(二):品读对话,感悟品质

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呢?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提示: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提示语,感受人物内心,重点词语用“ΔΔ”标出)

2、组内交流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定一组展示:

组长主持: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外举不避仇”的部分,祁黄羊辞去中军尉的职位后,他首先举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我们先来交流认识。

再换一组展示:

组长: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内举不避亲”的部分,祁黄羊举荐解狐后,不料解狐却得了大病,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悼公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那这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我们来读一读8—12自然段。生轮读。

组长: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三):交流故事,分享收获

小组合作:

1、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分享收获。

2、各组选一名代表做好交流准备。

展示交流,并总结故事特点,

七、导结推荐

看来大家真不愧是读书小达人。这里我也要给你们推荐几本好书:《史记》《上下五千年》,我国更多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大集结,等着你们去了解。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我相信在下一阶段的读书交流会上,一定能分享到你们的读书成果。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0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课

1、昨天我们初步学习了祁黄羊这篇课文,通过初读你知道了什么?祁黄羊几次举荐?

2、作者写这一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二、精读课文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初读感知

多媒体出示:看画面,听录音,熟悉课文内容。

、细读感悟

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中军尉及其职责的重要性。

(3)多媒体出示:这么重要的职责,祁黄羊为什么要辞职?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原因。

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自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祁黄羊举荐的是谁?你从那些内容知道的?

(2)多媒体出示人物对话,抓重点词句理解。(想了想、郑重、十分惊讶)

(3)带着你的理解读人物的对话。

(4)合作探究:祁黄羊推举解狐的事被他家族的人知道,他们是怎么说的?祁黄羊是怎么说服家人的?

3、学习课文第三部分

(1)祁黄羊顶着巨大的压力推举的将才却出现了意外,到底是什么意外?他又推举了谁?默读课文8——11自然段思考。

(2)师生交流

(3)多媒体出示人物对话,抓重点词句理解。

(4)合作探究:当祁黄羊推举自己的儿子时,有些卑鄙小人开始说坏话了,他们说什么?祁黄羊是怎样说的?

(5)同学们来夸一夸祁黄羊。

4、学习课文第12段,晋悼公是怎样夸他的?

(1)生读文思考

(2)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处以公心”

(3)小结:你认为祁黄羊是怎样的人?

、拓展思考

1、祁黄羊为什么不现推举推举他儿子,而是推举解狐?

2、当解狐、祁午知道祁黄羊的推举,会怎样想怎样说?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1

一、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读通课文,分清层次。

2、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3、了解时代背景及中军尉职责的重要。

二、 教学重难点:

了解文中人物间的关系,学习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

三、 教学用具:

简单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一则历史故事——祁黄羊,听故事,看课文,听准字音。

(二)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1、认读生字词。

解狐 落下毛病

偏心眼儿 压根儿 替代

征伐 晋悼公 举荐 安危

召 慎重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2、自读课文,读准音。

3、课文中有几个人物?分别是谁?

晋悼公 祁黄羊 解狐 祁午

4、默读课文思考这几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交流。(解释:中军尉 主公)

5、填空:

(谁)向 (谁)举荐 (谁)担任中军尉。

(谁)向 (谁)举荐 (谁)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 )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 )祁午担任中军尉。

6、归纳课文主容

(抓住课文中人物,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也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一种方法。)

6、再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想法?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

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三)进一步学习课文。

1、祁黄羊先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后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中军尉这个职位重要吗?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

(国家安危、兴亡,征伐)

2、晋国军事力量强大,可见祁黄羊是个有军事才能的人,如今,这个有才能的人由于多年的征战,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此时他会想————所以,他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听了祁黄羊的请求,晋悼公会想————这才有了后面的'祁黄羊荐贤。

3、默读课文,思考:哪几小节写了祁黄羊先向晋悼公举荐仇人解狐担任中军尉,哪几小节写了祁黄羊向晋悼公举荐儿子祁午担任中军尉?

4、大声读课文,小组讨论:祁黄羊为何举荐仇人担任中军尉,仇人死后,又为何举荐儿子担任中军尉?

5、由此得出祁黄羊荐贤的标准是什么?再读课文找答案。

(四)祁黄羊如何向晋悼公荐贤的,人物心里又是怎么想的,下节课再深入学习。

五、字词的复习巩固。

1、生字分类,指导书写:

伐 悼 慎

避 适

晋 召 荐

2、、描红。

板书设计:

9、祁黄羊

荐贤

才能

刘蓉 发表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重点读准“祁黄羊中军尉晋悼公解狐压根儿落下了毛病”;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以课文中心句“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为支点,通过分段,理清课文脉络;

4、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这一单元里,沿着历史的足迹,我们认识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刘备,我们认识了大智若愚、拒收礼物的公仪休。他们犹如夜空的星辰、始终照耀着我们,感动着我们。今天,我们学习又一篇感动人心的课文——(板书并要求学生书空)祁黄羊。

师:这篇课文同学们一定读过。能读准这些词吗?

出示:祁黄羊中军尉征伐落下毛病

晋悼公准许辞职合适接替推荐举荐郑重慎重

教师引导逐组朗读——1、纠正不准的读音;2、点拔:“推荐”与“举荐”是一对近义词,“郑重”与“慎重”不一样。(慎重,小心谨慎地思量,深思熟虑,侧重于内。而郑重是严肃认真,多指表情凝重,侧重于外)。

二、初读(课堂上的初读,而不是也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初读”)

师:这些“拦路虎”都读准了,再来读课文也就容易了。下面请同学认真地读一篇课文,读了完课文,把书放下,要养成一个“掩卷沉思”习惯,思考这篇主要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并把它画出来。然后再思考,根据这句话,课文可以分成哪几段。在书上作个记号(双斜线),明白吗?开始读——

教师巡视,点拔,提示学生分段没有统一的答案……

三、读书、交流

师:课文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们是怎么分段的?

a1—2;3—11;12

b1—2;3—7;8—12。

c1;2;3—7;8—12(学生说出段意即可)

师:这则故事不像《三顾茅庐》那样具有扣人心弦的情节,它就是由简单的人物对话构成的,但听同学们的分段,我忽然发现它也有一个清晰的过程。有起因,有发展,有波折而且还一波二折呢?

师:谁来读‘事情的起因’

师:谁接着读‘波折中的第一波’。(鼓励学生多读一句——读到不久就去世了)

师:可是一波未平,又起一波,谁着读。

(注意随机指导学生读好书——注意人物的语气等!)

四、在感情朗读的基础练习并指名复述

师:飞将军李广因为卢纶的一首诗《塞下曲》而妇孺皆知,三顾茅庐的刘备因为罗贯中的笔而家喻户晓,与他们相比,祁黄羊的知名度可差远了,怎样才能让更多的人知道祁黄羊,领略他那种“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无私精神呢?只能*我们同学一而十,十而百地讲,绘声绘色地讲给别人听,大家愿意自己试试吗?

五、指导生字书写布置家庭作业(课后习题3)

重点指导:伐(斜钩挺直)、晋(中横拉长、托上盖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研读人物对话,感受祁黄羊一心为公的形象。

2、深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含义

3、对祁黄羊这一历史人物有自己的评价。

一、导入:

课前板书:(四个历史人物——祁黄羊、晋悼公、解狐、祁午)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祁黄羊》这篇课文,课文里一共出现了四个历史人物,谁大声地读读。祁黄羊与他们分别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的`故事是围绕一件什么事展开的。

(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板书——中军尉!)

师:这则历史故事是在对话中展开的。落在纸上的对话,是没有语调,没有表情,甚至也是没有感情的。所以,记录的人想出了一些补救的办法,那就是提示语和标点。

下面,就让我们默默地在想象中倾听他们的对话,注意人物的提示语,注意句子中的标点,或许你会发现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体验地别人错过的一份情,感受到他们那颗跳动着的心——别忘了用笔留住你的发现!二、默读批注

师巡视、点拔

1、悼公的两段话始终是:?+!(细细体会其中的情义)

2、郑重(表情严肃)

3、就照你的意见办!(无限的信任)

4、如此出以公心(如此就是“这样”,哪样呢?“如此”可以去掉吗?加强了语气)

5、看来(为解狐不能接任中军尉一职而感到深深遗憾、惋惜)

6、只有(非祁午不可)

7、压根儿没想(仇敌、父子关系不复存在,那此时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三、交流、练读

师:从?!可以看出悼公的语速、语调是富于变化的。从这种变化里,你能感觉到什么?

师:与悼公相比,祁黄羊说话时的语速、语调有什么特点?(不慢不变、平缓)

师:如果说悼公是因为“深感意外”,是因为“十分惊讶”而表现出这种语速、语调,那是什么让祁黄羊始终保持着一种“语速、语调”呢?(内心平静,问心无愧——读他的话)可是在别人眼中他是问心无愧的吗?愧对父亲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可谓不忠;愧对自己徇私情可谓不忠。

师:(结合板书,“天平”)掂量的是什么?(军事才能)托举的仅仅是一个中军尉吗?(他托举的将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仿佛不能有丝毫的误差。天平的指针始终对着谁?(君、国)

师:在古代历史的长河中,许多可敬可爱的英雄,他们一心为公,唯才是举,为国家推荐优秀人才,让国家走向了强盛。祁黄羊只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今天,我给同学们推荐一位同样可敬的历史人物,他的名字叫毛遂——课后请同学们读读他的故事。我相信你一定会有许多感动,许多收获,有兴趣的可以把你的收获写成一篇读书心得。

祁黄羊教学设计(必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祁黄羊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用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祁黄羊大公无私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

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

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

(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词语,理解意思;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按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圈画。

2、检查自学情况。

①出示小黑板正音。

“适、召、慎”是翘舌音;

“晋、选、荐、慎”是前鼻音。生读准生字的正确读音

②分自然段指名读,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理清课文层次。播放课文录音

①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想课文写了哪些内容。

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

③他第一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解狐)(第3—7自然段)

指名男生读。

理解词语:人选、兴亡、举荐、合适。

④他第二次举荐谁?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祁午)(第8—11自然段)

指名女生读。

理解词语:召、慎重、避。

⑤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

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

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

第三段(第8—11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写字。

教师可以作必要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通过比较形近字、找一找这些生字容易写错的地方等组织学生学习生字,在书写上要对个别学生进行笔画和结构方面的指导。

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

2、讨论生字的写法。

“祁、尉、慎”为左右结构。

“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练习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互赠名言,诱疑导读

1、最近同学们都读了不少书,积累了一些名人名言。大家能送几句给老师吗?

2、来而不往非礼也,老师也送一句给你们。出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3、范读;相机教学“避”。

4、读了这句话,你产生了什么疑问?

5、想解决这些问题吗?怎么解决呢?我们的办法是——认真读书。好好读课文,多读一遍就会多一份收获。

二、研读对话,加强感悟

1、读完了课本,你一定对这句名言有了一定的了解。把你的收获告诉大家。

2、祁黄羊推举的一个是仇人解狐,一个是亲人祁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噢,老师明白了,祁黄羊一定是个非常不负责的人。想说服老师吗?

3、请大家好好读课文,找出可以充分体现祁黄羊很负责、态度慎重的词句来证明,这样老师才会相信。

4、汇报,相机出示研读对话一:(推荐仇人解狐的对话)

(1)初读对话,品味关键词句。

A、哪些词表明祁黄羊态度很郑重?

B、谁能通过朗读让我们感受到祁黄羊对待这件事情的“郑重”?学生感情朗读这句话,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和语调。

(2)再读对话,走进人物心理。

A、引读:祁黄羊想了想。质疑:那么他到底在想些什么呢?

B、交流。(学生可能回答:这么一个重要的职位,谁才适合呢?或只有真正有军事才能的人才能胜任或中军尉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解狐最有军有才能,他是最佳人选等等)

C、原来祁黄羊想了这么多,真可谓深思熟虑,他郑重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引读):“我看解狐就不错。”

(3)感情朗读,加深体验感悟。

A、当晋悼公听到祁黄羊居然推荐仇人解狐时,会有什么反应?

指名学生读:“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

B、谁来做一回祁黄羊,有力地回复一下悼公的疑惑呢?

C、悼公听了祁黄羊的话。顿时——?你能用我们学过的一个成语来形容一下他的感受吗?(说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等)谁能把他的这种感受读出来。用深感意外的语气来读读悼公的话

(4)角色扮演,提升

A、同桌分角色朗读。要求语气、神情的变化要符合人物的心理。

B、指名两同学表演。其余同学做导演,可提出个人意见。

C、教师点评,鼓励为主。

5、学法迁移,自主学习“内举”部分。

A、刚才我们学习外举部分主要采用了什么方法?出示学法。

B、请大家运用刚才的方法自主学习内举部分的对话,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学得更好。

6、交流汇报自学情况讨论指导朗读。

7、交流中设疑:为什么不先推选祁午而先推选解狐?

8、带着感情体会再读。(大公无私、出以公心等)

三、交流分享,升华体验。

1、你认为祁黄羊是个什么样的人?用名言或成语来夸赞他一下。

2、是啊,这么高贵的品质令我们佩服,更令当时的悼公感动(引读最后一段)。

3、这就是“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由来。

在教师指导下齐读最后一段

四、参与实践,延伸拓展。

1、阅读有关祁黄羊的史料记载。

2、自由选择伙伴将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3、搜集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出以公心”的故事。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4

一、激情导课

1、导入课题:讨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2、明确目标:(见教师目标)

3、效果预期:大家有信心吗?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细读课文,从哪些地方看出祁黄羊是什么样的人?

2、自主学习:学生默读第一段;轻声读二、三段。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1)默读第一段,讲解时代背景。

①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如秦国(今陕西中部,甘肃东部)、晋国、鲁国(今山东)等。

征伐:讨伐挑起战争,攻打别国。

②讨论:举荐人选是由什么事情引起的? (祁黄羊辞职)

(2)各自轻声读第二、三段。

①揭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

a.提问:“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

(推荐外边的人不避开仇敌)

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口述)

b.“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

(推荐家里的`人不避开亲属)

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指名口述)

c.什么叫“出以公心”?

(从国家的、公众的利益考虑)

②即兴表演祁黄羊两次举荐人选的情况。

a.朗读课文,记住有关内容。

b.分配角色:祁黄羊、晋悼公、使者。

c.充实下述内容: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孤。没想到解“…去世了。悼工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个能接替他的人。

d.当众表演(两组),表演后评议。

⑶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

(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画出有关语句,讨论所画内容,指名朗读有关语句,要求有感情。

任务二(见学习任务)

1、任务呈现:谁能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祁黄羊两次荐贤,要说得详细。

2、自主学习

回忆课文各段大意。同桌互说,教师巡视。

3、展示交流:

同座互相检查复述情况。 指名当众复述、评议。

三、检测导结

1、目标检测:

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叙写了春秋时期,晋国中军尉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私家恩怨,不避个人亲仇),即(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你知道下列成语的主人公吗?

例:三顾茅庐(刘备)。

卧薪尝胆(勾践) 破釜沉舟(项羽)。

精忠报国(岳飞 ) 凿壁偷光(匡衡)。

负荆请罪(廉颇) 完璧归赵(蔺相如)。

乐不思蜀(刘蝉) 入木三分(王羲之)。

指鹿为马(赵高)。

2、结果反馈:

(1)同桌互查。

(2)读范文。

3、反思导结:

(1)修改。

(2)学生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教师小结。

祁黄羊教学设计 篇15

一、教学理念及教材简析

新语文主题阅读,就是以教材主题为主线,将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在一起的阅读方法,由课内习得迁移到课外应用,让阅读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教学上是以单元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用“单元主题”统帅整个教学流程,这样教师不仅着眼于教材,同时关注课程更应用于学生。

本单元3篇课文都是历史故事,学生了解不多,需要收集跟课文有关的资料,精讲8课,把9,10课作为略读课文来教学,重点在大致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突出训练重点,《祁黄羊》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讲了春秋时代晋国的中军尉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了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思想境界,塑造了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行事光明磊落的人物形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让学生认识祁黄羊是一个一心为国、做事出以公心的人,并能将讲述历史故事作为重点,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了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能概括主要内容。

2、能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的高尚品质;

3、阅读有关历史故事,能分享收获。

三、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段,反复诵读,认真体会,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

教学难点:

讲述历史故事,激发阅读兴趣,在交流中生成新知,提高能力。

四、教法学法:

在一篇带多篇的教学中,我先从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的把握入手,引出问题,而后引出对话重点段落。让他们到文中去找具体的事情,进一步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并从中感悟到祁黄羊是一个公私分明、不计前嫌,以国家利益为重的人。在此基础上,引导课外读书,交流收获。

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在“三步导学,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引领下,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展示,交流”的课堂策略,抓住课文中的中心词:“出以公心”,让学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祈黄羊做事出以公心的地方,在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受的时候,配以分角色朗读最后深入感悟祈黄羊那种一心为国,出以公心的可贵品质。在学生充分读、充分交流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五、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读课文,完成预习学习单。

2、查阅资料,了解春秋时期、悼公、祁黄羊、中军尉的相关资料。

六、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1、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很多的历史人物,比如( )的越王勾践,( )的林则徐。上一课中,我们又认识了( )的刘备和( )的诸葛亮。

今天,老师再给你们引荐一位我国春秋时响当当的历史人物,晋国的中军尉,名字叫“祁黄羊”的人。

2、师板书课题,提醒“祁”的写法。相机介绍春秋时代的背景。

3、齐读课题,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

民主导学

(一):检查预习,感知内容

小组合作:

1、自由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组内交流后,做好展示准备。

(二):品读对话,感悟品质

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的对话,边读边思考: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祁黄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做事出以公心”呢?在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提示:通过人物的语气、语调、提示语,感受人物内心,重点词语用“ΔΔ”标出)

2、组内交流后练习分角色朗读

指定一组展示:

组长主持: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外举不避仇”的部分,祁黄羊辞去中军尉的职位后,他首先举荐了他的仇人解狐,我们先来交流认识。

再换一组展示:

组长: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展示“内举不避亲”的部分,祁黄羊举荐解狐后,不料解狐却得了大病,不久就去世了。于是,悼公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那这次祁黄羊举荐了自己的儿子。我们来读一读8—12自然段。生轮读。

组长:大家还有什么补充?

(三):交流故事,分享收获

小组合作:

1、小组内交流自己阅读的有关历史人物的故事,分享收获。

2、各组选一名代表做好交流准备。

展示交流,并总结故事特点,

七、导结推荐

看来大家真不愧是读书小达人。这里我也要给你们推荐几本好书:《史记》《上下五千年》,我国更多历史故事在这本书中大集结,等着你们去了解。看到大家期盼的眼神,我相信在下一阶段的读书交流会上,一定能分享到你们的读书成果。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