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当阳伞,碧绿的荷叶当摇篮,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认识“诗”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认识“给”,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
(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4)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6、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跳一跳(师说那个字,生举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词语认读。
3、在儿歌中巩固识字。(屏幕出示儿歌)
五、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也希望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好吗?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口口蝌蚪,逗号
口口水泡泡。句号
口口一串水珠……省略号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2. 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 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向,确定航点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先来猜一个谜语:
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水陆都是家,唱歌呱呱呱。(打一动物)
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是它的阳伞,碧绿的荷叶是它的摇篮,它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
二、自主学习,探索航行
借助拼音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读顺句子,不会读的、难读的圈住,多读几次
三、合作交流,共享航海
1.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1)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2)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3)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4)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5)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6)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7)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①(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②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③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④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①(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②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③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④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⑤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⑥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①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②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③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④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⑤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呱呱呱。
呱呱,呱呱,呱呱呱……
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四、拓展延伸,放眼航程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板书设计:
7.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
水泡泡——句号 。
一串水珠——省略号……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3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写”等11个生字,认识偏旁:秃宝盖、四点底。
2、能正确书写“下”、“个”2个生字。
3、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出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
4、说出逗号、句号、省略号分别与蝌蚪、水泡泡、水珠之间的关联。
5、能找出逗号和句号,在朗读中体现停顿。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写”等11个生字,以及偏旁秃宝盖和四点底。
难点:读出停顿。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
1、谜语:宽嘴巴,白肚皮,头顶两只鼓眼睛,身披一件绿花衣。
2、青蛙,你了解多少?(冬眠、捉害虫)
3、今天我请来的青蛙可不一般,它会写诗哦!
4、我们今天来学习课文《青蛙写诗》
5、【识字】
写:
(1)出示字卡“写”,指导读音第三声。
(2)它还带来一个新的偏旁——秃宝盖,谁有火眼金睛,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个偏旁可像了。你有什么办法区分它们?(房顶平平秃宝盖、加个烟囱宝盖头、八人住进穴宝盖)
(3)开小火车,给它找找朋友。
诗:
(1)这里,青蛙写的是什么?——诗。翘舌音谁能读准确?
(2)你有什么妙招记住这个字?(加一加、换一换、偏旁归类……)言字旁:与语言有关。
6、齐读课题,青蛙写诗。
(二)初读儿童诗,勇闯字词关
1、读诗歌,圈出你认为难读的生字多读2遍。
2、识字大闯关,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自己练读。
3、你觉得哪个字比较难读或者容易读错的,指出来提醒大家。请你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当”、“成”后鼻音、“们”轻声
4、请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5、去掉拼音,你还会吗?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
6、标红的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它?
换一换、加一加、偏旁归类
7、全班齐读词语。(拍手有节奏地来读)
(三)再读儿童诗,寻找“小帮手”
1、生字难题都解决了,我们带着问题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吧。(谁来帮忙了?)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小节,来读一读。
3、纠正字音(小蝌蚪读得真准确。水泡泡读得也不错。一串水珠也真热心)
4、分三组:读课文
5、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四)写字
一看二写三对照
1、下:压线笔画,点从竖中线上,横中线偏上一点起笔,斜向下
2、个:一撇一捺要舒展,压线笔画是竖。
3、们:左右结构,单人旁,左窄右宽。右边的门的点要略低于单人旁。
(五)营造写诗氛围
1.出示雨天的动图,你看到什么?你仿佛听到了什么?
2.出示第一小节第一句:
下雨了,
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谁会读?
4.出示“点”:四点底就好像火,上面一个人端着锅在煮东西。(想象识字)
5.词卡:雨点儿,结合手势读儿化音。
6.【写字】雨:雨天上落下来,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均匀地分布在两边。
7.把它放回句子里,读得更好听。(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了绵绵细雨。下雨了,请你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池子里的小动物们吧。)
8.(青蛙跳出来:“我要写诗啦”),瞧瞧!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从哪儿看出来?(得意、开心的)
9.把这种心情带到朗读里面去。自信的青蛙、开心的青蛙。
(六)青蛙的诗
1、我这有两首诗,我搞不清楚哪首是青蛙的诗,你们来帮帮我(去掉逗号、句号、省略号)
2、你是怎么知道的?(因为青蛙有好多小帮手呢!)
3、出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池塘里的水泡泡说:我要给你当个小句号。”
荷叶上的一串水珠说:我们可以当省略号。”
4、为什么他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比一比,你发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5、小蝌蚪大脑瓜、黑身子、细尾巴,像逗号;水泡泡圆圆的,而且晶莹剔透,像句号;
6、一颗水珠行不行?那一串水珠是什么样的呢?
【识字】串:欣赏古汉字,你觉得像什么,一串糖葫芦。把多个东西连贯起来。出示图片:一串葡萄、一串珍珠、一串鞭炮。
7、原来青蛙的诗里面留下了小蝌蚪、水泡泡、水珠的身影。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朗读指导:小蝌蚪刚学会游泳,没那么快呀!水泡泡没有尾巴,哪能追的上小蝌蚪呢。六个小圆点儿是排着队来听你们念诗,慢一些他们才听得清楚。
结合动作:小蝌蚪游过来,水泡泡从水里探出小脑袋,一串小水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地说:
7、拓展:我是小小翻译官
有了这么多小伙伴的帮忙,青蛙的诗也写成了。可是,诗里到底说些什么呢?请你来当当翻译官。先跟同桌说一说。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件、录音、挂图、实物、生字卡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
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创设情境,看图读词语复习生字。(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巩固生字。
4.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五名学生读课文:青蛙写诗的时候,都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
2.读读二、三、四小节,想想: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
(板书:逗号 句号 省略号)
三、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蝌蚪 水泡泡 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 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通过观察,填空 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一串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四、作业
语言文字由于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助,才更精彩,在标点符号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和同学说说。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5
一、课时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3、朗读课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标点符号的用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同学们,听“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帅气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是谁?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学生借助拼音读文。
3、我们借助拼音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现在认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全文共几小节?写的谁?它要做什么?(教师板书贴画)
2、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1)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2)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4)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5)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6)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7)变换标点位置:这些调皮的小标点跑错了位置,青蛙写的诗又不一样了,你们听!(教师范读)小青蛙们,你会做不一样的诗吗?
(8)听说小青蛙会写诗了,大家也都想写诗了?小雨点来了——
小猫咪来了——小狗来了——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6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共有五小节。作者生动地描绘了青蛙在下雨天“呱呱”地如作诗一样鸣叫的情景,形象地将小蝌蚪、水泡泡和一串水珠比作了诗歌中的逗号、句号、省略号,读来让人浮想联翩。教材内容图文并茂,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十分适于天性活泼、充满好奇的一年级学生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同时也为教师创造性教学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教学目标:
1.认识“诗”“蝌”“蚪”“给”“逗”“号”“泡”“句”“串”“珠”“以”“省”“略”“呱”14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感受儿童诗的生动形象,在读中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学重点:
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生字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孩子们,现在我们来猜一个谜语:绿衣小英雄,田里来捉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勤劳动。(打一动物)(青蛙)你知道青蛙生活在哪里,它有什么本领吗?我们去看看小青蛙,好吗?(课件出示情境图。)说说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蝌蚪、荷叶、水泡泡、水珠……)青蛙生活在美丽的池塘里,粉红色的荷花当阳伞,碧绿的荷叶当摇篮,沐浴着和煦的春风,享受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实在是太美妙了!于是它诗兴大发,向我们展示了它的又一项本领——写诗,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青蛙写诗》。(板书课题)领读课题,认识“诗”字。
二、初读诗歌
1.教师范读。学生感受诗歌的内容,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诗歌,圈画出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师讲解:几句诗之后出现了空行,这几句就是一小节。数一数,这首诗歌有几小节?标出序号。
4.练读:采取同桌分小节互助读或开火车分小节读和老师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正确。
5、在淅啦啦的小雨中青蛙要作诗了,它的'好多伙伴也来帮忙呢。都有谁来帮忙了?找一找,用直线画出来三.随文识字
1.学习第一小节。
配合情境图,引导学生体会青蛙高兴的心情,指导读好这一小节诗。
2.学习第二小节。
(1)认识“蝌”“蚪”两个生字。这是两个形声字,虫+科=蝌,虫+斗=蚪。
(2)小蝌蚪说什么了?我们来读出蝌蚪说的话。认识“给”,这里的“给”是“为、替”的意思。组词:交给、送给、还给。
(3)认识“逗”“号”这两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逗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
(4)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逗号和蝌蚪的相似。
(5)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3.学习第三小节。
(1)水泡泡帮助青蛙做什么?
(2)认识“泡”字。认读生字卡片,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三点水加包就念泡。氵+包=泡。组词:水泡、气泡、泡沫、肥皂泡、泡茶、灯泡……哪些字长得和“泡”很像?(抱、跑、炮、袍……)
(3)水泡泡想怎么帮忙?出示“句”字卡,学生认读。板书“句”字。强调音节中“ü”的变化。说说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4)“勹”这个偏旁叫包字头。带包字头的字还有哪些?(包、勺、勾、匀。)认读词卡“句号”。句号用在句子的末尾。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句号和水泡泡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4.学习第四小节
(1)在那碧绿的荷叶上有一串水珠,它们也来帮忙了。指名学生朗读第四小节。
(2)出示字卡,认读“串”字。利用课件展示“串”字的字理演变过程。“一串”用来说连贯在一起的某些东西。还可以说一串什么?(一串灯笼、一串珍珠、一串辣椒、一串羊肉……)。
(3)认识“珠”字。拆字,去掉“王”你认识吗?组合:王+朱=珠。组词:珍珠、珠子、眼珠、泪珠、汗珠、露珠、珠宝……
(4)认识“以”“省”“略”三个生字。认读生字卡片。组词。认读词卡“可以”,用“可以”说一句话。省略号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5)观看课件,引导学生感受省略号和一串水珠的相似。
(6)指导学生朗读这两行诗句。
5.学习第五小节。
(1)现在我们来看青蛙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朗读第五小节。
(2)课件出示青蛙写的诗。你发现什么了?青蛙的诗很有趣,一直在重复一个“呱”字。
认识“呱”字。形声字。口+瓜=呱。“呱呱”是青蛙的叫声,这样的词叫拟声词。你还知道哪些拟声词?(汪汪、喵喵、嘎嘎、叽叽、喔喔、嗡嗡、沙沙、哗哗……)
(3)青蛙的诗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是有了伙伴们的帮忙,这诗就有了停顿,有了好听的节奏。逗号的停顿时间短一点,句号的停顿时间稍长一点。自由练读青蛙写的诗。老师领读(活泼轻快地),注意节奏。
(4)孩子们,我们来猜一猜,青蛙在诗中想说些什么呢?(引导学生借助课件中的情境图大胆想象。)
6、回读全诗
在小伙伴们热心地帮助下,青蛙的诗终于写成了。它高兴极了!我们也为它感到高兴,是吧?让我们再一齐读一读这首《青蛙写诗》。
四、练习巩固
1、游戏:跳一跳(师说那个字,生举起卡片跳一跳)。
2、大屏幕出示词语认读。
3、在儿歌中巩固识字。(屏幕出示儿歌)
五、全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老师也希望你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创作出自己的诗歌,好吗?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口口蝌蚪,逗号
口口水泡泡。句号
口口一串水珠……省略号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7
一、教学内容:
人教2011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青蛙写诗》。
二、教材分析:
《青蛙写诗》是一首轻快、活泼儿童诗。作者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它们生动准确地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三、学情分析:
学生刚学完拼音可以自己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字音,老师重点纠错即可。小孩子模仿力强,老师的师范就显得尤为重要。刚入学的孩子,对新鲜的事物一定很好奇,所以动画就能吸引他们,通过视频孩子很容易认识逗号和句号。他们的表演欲望也强,分角色朗读很适合他们。
四、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两个偏旁;会写“下、雨”两个字。
2、正确有感情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视频中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五、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认识逗号和句号。
六、教学难点:
读好儿化音;会写雨。
七、教学准备:
课件,卡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孩子们,你们看过中央电视台诗词大会这个节目吗?你们心目一定有自己喜欢的儿歌或古诗对吧?谁能给大家背诵一首?有一只小青蛙也要写首诗送给你们,想看一看吗?(由学生感兴趣的电视节目入手,引起学生背诵儿歌或古诗的兴趣。
2、板书课题
认识课题中“写诗”两个字,认识秃宝盖。
过渡:齐读课题,看了这个题目你有没有什么问题啊?那我们接下来看看是不是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呢?(给学生埋下问题的种子)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师范读全文,生评价。师指导读“点儿”的儿化音。强调“们”轻声的读法。
2、生学老师的样子练读,读准字音。
2、生读课文中圈出来的生字。
3、读带音节生字。
4、读去音节生字
交流识字方法,认识偏旁四点底。师点拨“串”是象形字,展示演变过程;“们”形声字,右边的门表示声旁,汉字中绝大多数是形声字,这种识字方法很方便。
5、新语境识字。(及时复习刚学过的生字,换环境是为了更好巩固生字)
6、学习书写“下雨”。
观察动画“下雨”笔顺。
书空(记忆笔顺)。
观察每一笔的位置。
师范写。
生描一个写一个。
投影展示学生作品,生评价。
对照展示的字修改,再各背写一个。
律动:青蛙跳舞。
(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认识逗号和句号
1、学习第一小节。
出示“淅沥沥”、“沙啦啦”。
问:这是两个拟声词,你知道是模拟什么声音吗?是大雨还是下雨?该怎样读?
过渡:“听,淅沥沥、沙啦啦,雨下起来了,青蛙说“我要写诗啦!”(青蛙的'话齐读)
看图体会青蛙心情,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一节。
过渡:青蛙说写就写,瞧,它的诗写成了。课件展示无标点的14个“呱”字。生自读,谈感受。(通过读不带标点的诗,感受读没有标点的句子很累。)
过渡:听说大家不喜欢这首诗,青蛙的三个好朋友要来帮忙,是谁呢?打开书找一找。
指名回答,师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2、学习第二节
问:小蝌蚪要怎么帮忙?找一找、读一读。板书“逗号”生看视频,(小蝌蚪游到诗中,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形象直观地认识逗号)。师生共同圈出青蛙诗中的四个“,”。
师板书“,”。师小结:逗号是一种标点符号,读书时遇到它要停顿一下。
师范读青蛙的诗。(师范读时遇到逗号右手握拳向下拉一下,让学生形象地感受读书遇到逗号时要停顿一下。)生跟读。生再谈感受。(学生通过读有标点古诗和无标点古诗初步感受标点的作用)
过渡:小蝌蚪帮上忙了,它高兴吗?带着高兴的心情读第二小节。
3、学习三四节
“水泡泡”和“水珠”要怎样帮忙?找一找,读一读。
板书“句号”、“省略号”。学生独立圈出“。”看视频(水泡泡、水珠游到诗中)认识“。”
汇报:指名到大屏幕上圈,说出理由。
集体订正,板书“。”
小结:读书遇到逗号和句号时要停顿,不过句号停顿时间要比逗号稍长一点。
师再次范读青蛙的诗,生跟读。(这次范读握拳向下拉两次)
“水泡泡”和“水珠”也帮上忙了,有感情读三四小节。
过渡:青蛙的诗因为有了三位朋友的帮忙变得更完美了,你们喜欢他们吗?让我们扮演一下它们吧!(通过分角色朗读,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四、回归全文,情感升华
1、配乐读全文。(回到整体,了解青蛙的诗就是它的叫声。)
2、还记得刚上课时大家的问题吗?现在有答案了吗?
3、小结:是啊,青蛙“呱呱呱”的鸣叫声,在作者心中就是一首美妙的诗,这多有趣啊!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这样的声音,也有各种各样美丽的风景,它们在你心中又是什么呢?下节课我们一同分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继续学习本课的欲望)
五、作业:
从课外书中找到一首小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九、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十、教学反思:
1、整堂课以青蛙为主线,青蛙带着新语境词语从河对岸过来,学生读完,青蛙来到教室同学生一起学写字。学生累了,在同大家一起律动。接着给同学写诗。开始没带标点,学生不喜欢,因为有三位朋友帮忙,学生又喜欢上了这首诗。
2、教学中在识字环节主要是学生自学,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形声字和象形字方法在今后生活中认识更多汉字。
3、通过学生读有标点和无标点诗感受标点的作用。
4、在认识逗号和句号环节,通过动画演示小蝌蚪、水泡泡、水珠一点一点游到青蛙的诗中,让孩子形象地认识逗号和句号。并且由师生共同圈出逗号过渡到学生独圈出句号,顺理成章。
5、读有逗号诗时,老师右手握拳向下拉一次,遇到句号时,向下拉两次,学生通过直观的动作,明确了句号停顿时间比逗号长。
6、学生第一次读文是在老师的范读之后,模仿老师读,小孩子最爱学老师,这激发了孩子读文的兴趣。之后三次朗读都是在理解了课文之后,带着感情朗读。最后一次是配乐朗读,孩子们的情感达到了高潮。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8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一年级学生的认字、识字能力不强,而本课识字量较大,对于学生来说有些困难。为了突破这一难点,依据儿童心理特点,本课教学设计采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抓住各种机会主动识字,做到识用结合。同时依据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活泼形象的特点,结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富有情境的图画,多种形式的朗读为载体,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发展学生的语言,启迪孩子的灵性!在教学中体现三个结合:把阅读和巩固识字相结合,阅读和培养语感相结合,阅读与促进学生的发展相结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课文内容,拓展学生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造力。
【教学资源】
充分利用课件、录音、挂图、实物、生字卡片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生字
1、出示小青蛙(图片),和小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创设情境,看图读词语复习生字。(课件演示)
3、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认读巩固生字。
4、去掉拼音,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
二、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五名学生读课文:青蛙写诗的时候,都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小蝌蚪 水泡泡 一串水珠)
2、读读二、三、四小节,想想:他们都帮了青蛙的什么忙?
(板书:逗号 句号 省略号)
三、感悟课文,随文识字
1、思考:在青蛙写诗的过程中,都有谁帮了它的忙?
板书:蝌蚪 水泡泡 水珠
思考:它们是怎样帮助青蛙的呢?
(1)蝌蚪要当小逗号。板书:逗号
学生自由朗读第二小节。
小蝌蚪游过来说:“我能给你当个小逗号!”
学习“蝌蚪”、“给”的多音字(ɡěi jǐ)、“逗”的结构(半包围结构)、学习“号”的多音字(hào háo)教学生正确书写“号”字。
思考:小蝌蚪为什么能当逗号呢?
蝌蚪的外型大脑袋,甩着长长的尾巴,很像逗号。
(2)水泡泡要当小句号。
思考:水泡泡为什么能当小句号?
因为水泡泡是圆的。板书:。
老师今天带来了泡泡,老师来吹一吹,你来观察,看看是不是圆的?
教师吹泡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出示“泡”生字卡片,学生随机读。教写“泡”。
(3)请两名书写又快又好的同学到前边来为同学们吹泡泡。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吹出的泡泡是什么样的,并帮助老师把屏幕上的空填上。
通过观察,填空 一(串)泡泡
学习“串”字:两口子,一条心。
出示“串”的字理图,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能用一串()表示?
一串香蕉、一串葡萄、一串水珠……
看到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这么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串红红的灯笼。
在青蛙写诗的时候还有一串水珠来帮忙,它们做了什么?
水珠当省略号。认识“省略”。板书:省略号
你认识省略号吗?快在这篇诗歌里找找用笔画下来,查查它是由几个小点组成的?板书:……
2、青蛙在这么多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完成了它的诗歌,你快来欣赏一下青蛙的作品吧!边读边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1)都是一个“呱”字。
学习“呱”:象声词,左右结构,形声字,左口右瓜。
(2)用上了我们今天学习的逗号、句号、省略号。
虽然整首诗都是一个“呱”字,但是由于好朋友的帮忙,才使青蛙的诗有了停顿。逗号表示句子中间较小的停顿。句号用在句子结尾,停顿比逗号稍长一些。你愿意当个小青蛙,读读自己的诗吗?要带着什么样的语气读呢?(自豪、高兴、感激的心情读)
(3)思考:这里的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省略了青蛙说的话,其实青蛙还有很多话要说呢,可是天空下的雨越来越大,它只好告别了好朋友回家去了。
四、作业
语言文字由于有了标点符号的帮助,才更精彩,在标点符号大家族中,你还认识哪些?和同学说说。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9
一、课时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3、朗读课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标点符号的用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同学们,听“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帅气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是谁?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学生借助拼音读文。
3、我们借助拼音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现在认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全文共几小节?写的谁?它要做什么?(教师板书贴画)
2、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1)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2)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4)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5)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6)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你想说——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7)变换标点位置:这些调皮的小标点跑错了位置,青蛙写的诗又不一样了,你们听!(教师范读)小青蛙们,你会做不一样的诗吗?
(8)听说小青蛙会写诗了,大家也都想写诗了?小雨点来了——
小猫咪来了——小狗来了——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熟读课文,培养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感情。
2、理解逗号、句号、叹号、省略号的作用,并会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恰当运用。
3、运用多种方法,识记7个要求会写的字,14个要求会认的字。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课文,理解几个标点符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
正确运用几种标点符号。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大家喜欢听诗歌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非常优美的.诗歌,名字叫《青蛙写诗》,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汉语拼音,请教同学、老师等办法读准字音。
2、师范读,生画出要求会写的字。
3、指名读,比比谁读得最好。
三、多种方法认读生字
1、媒体出示带汉语拼音的生字,学生认读,师纠正读不准的字音。
2、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认读生字。
(1)注意多音字“给、句、泡、号”。
(2)“串”可采用字理识字法。
(3)学习“句”时引导学生学习“包”字头儿,可列举几个这样的字:勺、勾、旬、包。
(4)注意“号”的构字比例,口是扁口。
3、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三、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齐读课文,说说文中提现了几个标点符号。
2、生上黑板写定这几个标点。
3、读课后练习二的一句话,注意标点的用法。
四、作业
1、熟读课文。
2、书写要求会写的字。
3、查找资料,了解逗号、句号、省略号等标点符号的用法。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生字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
2、做练习。
3、读读要求会认的字。
二、熟读课文并背诵
1、指名朗读。
2、在小组内读。
3、同桌合作读。
4、练习背诵。
5、理解课文,说说青蛙到底写的是什么诗。
三、学习标点符号的用法
1、汇报自己查找资料所了解到的有关标点的知识。
2、老师总结标点的用法。
3、做书后练习三。
4、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标点符号说一句话。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谁最有创意
五、课后作业
1、背诵课文。
2、用逗号、句号、省略号、叹号各写一句话。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集锦7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1
一、课时目标:
1、识记11个生字,书写4个生字。
2、能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不同用法,会在田字格中正确书写三种标点。
3、朗读课文,感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标点符号的用法。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巩固生字
1、同学们,听“沙沙沙·····,下雨了,一位帅气的王子想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他是谁?要做什么事情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青蛙写诗》。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2、学生借助拼音读文。
3、我们借助拼音认识了好多词语宝宝,现在认读这些生字。(出示课件认读词语)
(二)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1、全文共几小节?写的谁?它要做什么?(教师板书贴画)
2、学习第1小节——感受雨天的美。
你们听!(播放雨点落下的声音)你想说——
(1)教师:张秋生爷爷把雨点儿的声音写得可美啦!
(2)指导朗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3)雨点儿还落在小青蛙身上了,小青蛙们,你想干什么?
(4)雨点儿落在这只小青蛙身上,你们瞧——小青蛙说(指名读句子)
(5)看看图,想一想,小青蛙会怎么说呢?
(6)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天呀!教师导读——下雨了,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读第2~4小节。
(1)青蛙写诗都有谁来帮忙了?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一读课文2—4小节,再用笔圈一圈。
(2)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随着学生回答板书:小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号。)
(出示句子):我要给你当个小逗号。
现在你们就是一群可爱的小蝌蚪,你们是怎样过来的呢?(游过来)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请一位小朋友来演一演。
教师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好“,”,逗号要写得小小的,圆圆的脑袋,还要拖着一条小尾巴,就像小蝌蚪一样,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水泡泡能当句号呢?(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我觉得它不但圆,还透明,很漂亮!)
(出示句子)我能当个小句号。
指导学生朗读:多有趣啊!快大声地读一读水泡泡的话。
除了水泡泡外,还有什么也能当个小句号呢?
引导学生认识句号:刚才小朋友们说了这么多西瓜、皮球、珍珠都能当句号,你觉得谁说得最恰当呢?为什么?(你真是个会读书的好孩子。)
再一次强调:“小”句号的“小”字。
指导学生写好句号:句号要写得小小的,要写在田字格的左下格,学生练习写一个。
为什么要一串小水珠才能当省略号?
教师范读第四小节,故意将“一串”读成“一颗”。
学生指出老师的错误,教师故意质疑:为什么一定要一串小水珠呢?
数一数,当省略号的`这串水珠有几个?
指导朗读:这串水珠们多团结啊!请六个小朋友站起来大声地读一读。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里写一写省略号:省略号一共有6个小圆点,要写在两个田字格中,请小朋友们练习写一个省略号。
4、教师:课文2—4小节可有意思了,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吧!分角色表演。
5、学习第5小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你们看,青蛙的诗写好了吗?
(1)(出示青蛙写的诗)
(2)学生指出呱呱呱太多了,这么多呱写也写不完,怎么办呢?
(3)了解省略号的作用:你们瞧,只要一个省略号就把这个问题给解决了!现在你喜欢这首诗了吗?(还是不喜欢,连在一起。)
(4)(出示诗歌)小蝌蚪,水泡泡赶紧来帮忙!
呱呱,呱呱,
呱呱呱。
呱呱,呱呱,
呱呱呱……现在这首诗写好了吗?赶快把这首诗里的逗号和句号都圈出来吧!(学生圈出诗里的逗号和句号。)
(5)这首诗应该怎么读呢?教师范读,注意停顿。你发现了什么?(教师:句号时要停顿长一些。)
指导朗读:你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首诗读得美美的吗?(把高兴读在脸上,高兴还可以加个动作呢!)自由读,指名读。
(6)教师小结:有了逗号、句号、省略号的帮忙,小青蛙的诗变得多有意思啊!逗号、句号、省略号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标点符号。
(7)变换标点位置:这些调皮的小标点跑错了位置,青蛙写的诗又不一样了,你们听!(教师范读)小青蛙们,你会做不一样的诗吗?
(8)听说小青蛙会写诗了,大家也都想写诗了?小雨点来了。
小猫咪来了、小狗来了。
三、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教师小结:哇,小小的标点符号让一首诗变得那么有趣,给我们带来了那么多的快乐,让我们再来读读《青蛙写诗》这篇课文,把这些标点牢牢记在心里的。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2
【知识与技能】
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诗歌内容,拓展思维,发展语言,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增强热爱自然的感情和审美情趣。
重点
1、认识生字。
2、感悟诗歌内容,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老师:准备生字卡片和相关多媒体课件。
2课时
第一课时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学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一、情趣导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发展孩子的语言。
孩子们快看:(出示课件)我们的黑板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叶、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这时候,从池塘里跳出一只大青蛙。忽然,天空下起了小雨……(大屏幕显示课文第一节)
2、师引读第一节,指导学生读出青蛙写诗那种愉悦的心情。
3、青蛙到底写了一首什么样的诗呢?今天我们来学习《青蛙写诗》,教师板书,学生举手书空,齐读课题。
4、学习“写”“诗”两个字。
二、初读课文,感知生字词。
1、教师范读课文,生感知生字词读音。
多有趣的一首儿童诗呀!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你圈画的生字词的读音。
2、生自由读课文,感知生字词读音。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三、检查朗读,创设情境,随文识字。
1、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学习的方法认读生字。
2、进行扩词、说话练习。
3、生字回文,与阅读再次结合。
(1)师出示生字,齐读,检查读。
(2)放回课文里你们会读吗?自由练读,分节检查读。
四、写字。
练习写“下”“个”“雨”“们”。
1、引导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及它们的主要笔画。
2、师逐一示范书写。
3、生练习写。(师提醒书写姿势)
第二课时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感悟诗歌内容,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一、创设情境,复习巩固生字词。
1、(课件出示)(小青蛙图)学生和青蛙交流,打个招呼。
2、看图,借助拼音认读生字词。(出示词语:写诗蝌蚪逗号水泡泡句号一串水珠可以省略号呱给)自读、小组内读、全班汇报读。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开火车”读生字词。
二、生字回文,整体感知课文。
听——淅沥沥,沙啦啦,下雨啦!雨点儿落在荷叶上,落在水里,落在小青蛙的笑脸上。于是呀,这只小青蛙就在一个美丽的雨天,利用这些生字作了一首诗,你们想看吗?大家快打开书自由地读一读吧!要读准音,注意停顿,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教师注意指导第五节的停顿处理)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三、创设情境,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一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出示课件)快听:滴答,滴答……什么声音?(下雨了)是啊!哪句话写的呀?指名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你感受到什么?(雨下得很小)从哪感受到的?(通过朗读,在语境里理解词语“淅沥沥”“沙啦啦”)
小雨点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叶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诉大家。
(雨点儿落到绿绿的荷叶上滚来滚去的。)
主要是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及发展语言的能力。
2、如果你是小青蛙,想想小雨点落到小青蛙的'身上,它会是什么感觉?(它会感觉凉凉的,痒痒的,很好玩!)
3、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你会怎么样啊?(高兴极了;觉得景色太美了)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句“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快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5、所以它高兴地说——齐读最后一句:我要写诗啦!
(二)学习第二至第四节。分角色朗读对话,感悟童趣。
1、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瞧瞧谁来帮忙啦?
(板书: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你从哪几节知道的?(2、3、4)
2、自由读并思考:它们都帮了什么忙?
(板书:小蝌蚪图片——逗号水泡泡图片——句号一串水珠——省略号)
3、看板书并总结:为什么它们能当逗号、句号、省略号呢?
①出示小蝌蚪图片,你们发现什么啦?(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为什么小蝌蚪能当逗号。识字与识文相结合,同时训练语言)
②师请孩子吹泡泡,你们发现什么啦?(水泡泡圆圆的,很像句号。)通过动手操作来理解。
多有趣啊!快来读一读。指名读。
③师(板书……)认识省略号,出示图片,理解“一串水珠”,为什么不说一个水珠呢?(省略号是六个点,一个是不行的,我觉得一串排一起才像省略号。)还能说一串什么?(训练语言)
师引读:快把你的想法读出来。指名读,齐读。
4、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快试着小组内分角色有感情地读一读。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比赛读)
6、多有趣啊!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们的生活联系多紧密呀!师引领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7、拓展延伸,训练语言。
多有趣的诗歌呀!快根据课文内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什么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①圆圆的,当句号。
②一串,当省略号。
③圆圆的、带小尾巴的,可以当个小逗号。
(三)学习第五节。美读诗文,启迪灵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快来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青蛙作的诗很有意思,只有一个字——呱。这个字是拟声词、形声字。再读,读出不同的语气。
2、“呱呱,呱呱”是小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做个小翻译,给大家解释一下青蛙的诗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发挥想象,启迪孩子的灵性)
3、教师引读小青蛙的诗。
①就像你们所说的,小青蛙用它的诗赞美美丽的大自然,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②小青蛙用它的诗感谢帮助它的朋友,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③小青蛙用它的诗抒发内心的喜悦,它大声地朗诵:呱呱……
(四)再读诗歌。
1、再次看图。雨天的景色多美呀!小青蛙的朋友们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作出这么美的诗,我们再带着这种喜悦的心情来读全文。
2、老师希望有一天能够读到你们写的诗,好不好?
四、全课总结。
青蛙写诗
小蝌蚪逗号,
水泡泡句号。
一串水珠省略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年级语文《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篇13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轻快、活泼的儿童诗。作家用丰富而又合理的想象,把池塘里的美丽景物“蝌蚪、水泡泡、水珠”拟人化,并把他们准确的想象成逗号、句号和省略号,从而组合成了一首生动有趣的小诗。借助这样生动、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标点,富有情趣,适合儿童学习。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天真可爱,易于接受直观形象的事物。因此,教学时要选择适当的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
1.认识“写、诗”等11个生字和秃宝盖、四点底2个偏旁;会写“下、个”等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生动有趣。
3.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重点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难点
读好儿化音;会写“雨”;认识逗号、句号、省略号。
教法
朗读法、图片教学法、引导点拨法
学法
朗读法、练习法、圈点法
教学资源
课件、图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秃宝盖和四点底两个偏旁。学写生字“雨”。
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具体事物认识逗号和句号。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1.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池塘里一只青蛙蹲在荷叶上说“我要写诗啦”。它写成了什么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青蛙写诗》。齐读、板书。
2.出示“写、它”,比较认识秃宝盖。
二、复习巩固词语
1.开火车读生字,齐读生字。
写诗点要过给当串们以成
2.抽读词语,齐读词语。
诗歌诗人以前以后你们他们
写字写作业成了一个雨点儿只要
过路给了一串
三、创设情境,感知课文
1.师范读课文,学生想象画面。
2.学习第一小节——创设情境,激发想象,感受雨天的美。
(1)在美丽的池塘里,你听有什么声音?雨大吗?
(指生读:下雨了,雨点儿淅沥沥,沙啦啦。)
(2)读“雨点儿”,学习点儿的儿化音,点的部首四点底。
(3)学写生字“雨”,学生组词、观察它的占格,师范写,生练写,师巡视评价。
(4)同学们看这幅美丽的图片,雨点都落到了哪儿呢?如果你是小青蛙,雨点落在你身上,你会是什么感觉?如果你是小青蛙,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心情怎样啊?齐读第一节。
3.学习2~4节——分角色读诗,体会童趣。
(1)女生齐读2至4节。听到小青蛙要写诗啦,谁来帮忙了。他们都帮了什么忙?
(2)为什么他们能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3)是啊,多有趣的'对话呀!多好的朋友哇!我们来扮演小蝌蚪、水泡泡和小水珠说话。
(4)多有趣的诗歌呀!想想大自然中还有谁可以当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4.学习第5节——想象开启智慧。
(1)有这么多好朋友帮助小青蛙,它终于把诗写完了,我们赶快看来读一读,男生齐读,你发现了什么?
(2)虽然都是同一个字,但有了伙伴们的帮忙,就有了停顿和节奏。你说说这一节用了哪些你认识的标点符号?师领读(活泼轻快)
(3)“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语言,你能不能当个小翻译,说说青蛙在诗中说了些什么?
5.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多团结呀!所以小青蛙才能写出这么美的诗。让我们再次大声齐读诗歌。
四、小结
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五、作业
回家把这首诗歌读给你的父母听。
板书设计:
青蛙写诗
小蝌蚪图片逗号
水泡泡图片句号
一串水珠图片省略号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