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

知远网

2025-09-08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大班体育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大班体育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 根据提供的平衡台进行游戏,并且完成一定的任务。

2. 发展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及集体的合作精神。

3.培养幼儿不怕困难、坚强、勇敢、积极向上的良好品质。

4.锻炼幼儿的团结协作能力。

5.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平衡台、擦汗毛巾、各种辅助材料、球、网球

活动过程:

一、 幼儿与教师一同做准备活动。

1.绕场跑(越过不同的障碍)。

2.自己选择平衡台做各种动作。

二、

1.故事情节:夏天到了,西瓜也成熟了,可是瓜地周围是一条小河,我们要想办法把西瓜运出来

2.进行一些准备练习:站立传西瓜(引导幼儿多种方法)

3.摆木桩进行游戏,开始运西瓜。(讲一些要求)

4.加大难度运网球

三.游戏评价。

1. 表扬有突出表现的和能大胆尝试新方法的幼儿

2. 鼓励全体幼儿要主动学会想办法克服困难。

大班体育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跨栏是竞技径赛,可以训练腿部力量、跨跳能力、提升胆量,针对我们班的幼儿协调能力较差,对体育活动较感兴趣的情况,我利用多种颜色的卡纸、牛奶瓶罐自制教具,让幼儿进入快乐的户外活动。

活动目标:

1、幼儿初步认识跨栏运动,并对此运动产生兴趣。

2、训练腿部力量,能跳过障碍物,锻炼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提高身体灵敏性。

3、能够遵守游戏规则,增强小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活动准备:

卡纸卷成的.纸棒若干,牛奶瓶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分成两队站在场地中做热身运动,活动全身。(包括头部、腰部、扩胸、腿部、脚踝等运动)

二、学习跨栏

1、出示自制器材,告诉幼儿怎样使用器材。

2、教师讲解演示跨跳的动作要领。

3、在两队中各请一位幼儿尝试跨栏,。教师在旁指导,让成功跨过跨栏架的幼儿来说一说跨栏的技巧。

4、幼儿自由练习跨栏。

三、游戏部分

1、教师分别摆放不同高度的跨栏,介绍游戏规则,运用比赛的形式把幼儿分成红黄两队,在终点摆放多种颜色的玩具,每位幼儿到终点时需找出与自己队伍颜色相同的玩具,返回时要与下一位幼儿拍手接力,并快速排到队伍后面。

2、比一比哪一队幼儿最先完成任务。(在比赛中,教师要反复强调游戏规则,告诉幼儿不能犯规,注意安全,鼓励幼儿勇敢尝试)

3、教师点评,表扬在游戏中动作规范的幼儿,批评在游戏中不遵守游戏规则的幼儿。

四、结束部分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有节奏的拍拍大小腿,有序回到教室。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通过反复练习,增强了孩子们的毅力、勇气、信心,克服了恐惧心理。通过互相交流、帮助,促进孩子们之的间合作,增 进了友谊,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融洽师生关系。师通过示范、讲解、保护帮助,提高师生亲和力、信任感。为孩子营造了一个平等和谐、友爱互助的人际环境。

大班体育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学会钻、跳过轮胎。

2.发展协调性、创造性。

3.培养勇敢、团结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轮胎每人一个、沙包若干,垫子三张,呼啦圈三个。事先在孩子的胸前贴上红黄蓝三种颜色标记。

2.已有玩轮胎的经验,知道轮胎的2--3种玩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轮胎做准备活动,(轮胎平放)坐在轮胎上做扩胸、转体、弯腰、弓箭步运动。

二、基本部分。

1.幼儿玩轮胎已有经验交流。

你们会用什么方法玩轮胎,有谁愿意来玩给大家看看?(小朋友示范2-3种玩法)

2.幼儿再次玩轮胎。(引导幼儿合作玩轮胎)

“以前是请小朋友自己玩轮胎,今天老师想请一组小朋友合作玩轮胎,(红黄蓝)看看哪一组花样多、合作得好。”(划分场地)

3.幼儿集中,请部分幼儿示范合作玩轮胎的过程。(滚、钻、爬、跳、在轮胎上走等)

4.学习新玩法:跳轮胎。

①老师示范动作,并讲解动作要领。

“刚才有小朋友想到跳轮胎,我们一起来学习跳轮胎,看老师怎么跳。”将轮胎平放在地上,然后双脚并拢,用力跳进轮胎中心,前脚掌轻轻落地,用同样的方法再跳出来。(老师在不同的`方向正、侧、背面示范)

②请部分幼儿演示正确的跳法。“谁来试一下?”老师及时纠正幼儿的动作。

5.游戏:“寻宝历险记”

①来到另一块布置好的场地。(垫子做草地,在两边贴上草的图片;轮胎做小河,贴上小河图片,宝藏放在呼啦圈内。)

②介绍玩法:我们刚才学会了这么多的本领,想不想做个小小探险员?对面的宝藏。谁能想办法拿到呢?(请一名幼儿尝试自己的方法)

教师及时点评,并说出游戏的规则:我们分成红、黄、蓝队。先爬过草地(垫子),再跳过小河(轮胎),拿到宝箱(轮胎),把宝箱滚到有宝藏的地方,将宝藏放在里面,然后把宝箱按照原路滚回来。把宝藏放进篮子,和第二个幼儿击掌,下一个小朋友去找宝藏。游戏有序进行,速度快、动作规范,找的宝藏多的一组为胜。(老师请两个幼儿示范,评价。)

三、结束部分。

①放松运动。坐在轮胎上甩手、转动肩关节、捶腿等。

②小结幼儿活动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幼儿给予贴花奖励,对能力弱的幼儿给予贴花鼓励。小朋友们都是能干的探险员,找回这么多的宝藏,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给最多的那组奖励贴花。其他组的小朋友合作也很棒,下次加油。

③收轮胎:请小朋友把轮胎滚回原处。

大班体育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激发勇敢自信的品质。

2、起跳屈膝、落地要轻,发展幼儿的`弹跳能力及动作的灵敏性。

活动准备:

1、竹竿10根,高矮不同的竹筒若干(10-20厘米)。

2、动感音乐“大家跳起来”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准备活动

1、热身跑步:变速、变向、绕障碍跑。

2、竹竿舞:教师舞动竹竿,幼儿模仿,活动关节。

3、跳竹筒:幼儿练习从不同方向跳过竹筒,引导幼儿前脚轻轻落地。

二、基本部分

1、跳竹竿。师生共同布置场地,引导幼儿选择高度合适的竹筒搭竹竿。

(1)幼儿自由跳竹竿。

教师:“谁跳过去了,他跳得怎样?”

(2)请1-2名幼儿自由跳竹竿,启发幼儿进行评价。

(3)教师示范跳竹竿,讲解动作要领。

(4)幼儿练习,教师指导。

(5)增加竹筒高度。

教师:“现在,竹筒变高了,看看谁还能跳过去?”

①幼儿自由跳竹竿。教师与个别幼儿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跳过去的?你开心吗?

②引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高度的竹筒搭竹竿,助跑起跳,跨跳过不同高度的竹竿,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③教师小结,鼓励幼儿相互交流,分享跳竹竿的经验。

2、游戏:站竹筒。

幼儿自由在有障碍的竹筒中跑动,听到哨子声,就站上竹筒做一个自己喜欢的大作。

三、结束部分

1、放松运动。

2、教师进行小结,组织幼儿收拾器械、场地,愉快地结束活动。

大班体育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学习双脚轻松自如地在花竿中跳进跳出,增强动作协调性。

2、尝试与同伴合作进行游戏,遵守游戏规则。

活动准备:

欣赏过少数民族跳花竿(傣族跳花竿)的录象。

2、花竿若干。

活动过程:

1、欣赏过少数民族跳花竿今天张老师带来一样好玩的东西,这个是少数民族的游戏,我们先来欣赏一下是什么好玩的。、这个是我们傣族的游戏叫跳花竿,今天我们也来玩一玩。

2、热身活动:上肢、下蹲、踢腿、体侧、体转、腹背、脚部踝关节放松等。

3、师幼6人合作示范跳花竿的方法,引导其他幼儿发现动作技巧。

(活动前可以选几个节奏感较强的幼儿与教师配合跳花竿,然后现场示范)跳竿者与握竿者之间动作协调一致。

握竿者可采用语言提示法,如“分分、合合”的口令,达到动作协调一致。

提醒握竿者的.花竿要放得低、贴近地面移动。

4、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取两根花竿进行练习。

两人分别握住花竿的两端蹲下,有节奏地(分分、合合)移动花竿,使其并拢或分开。另一人按照节奏双足在花竿中跳进跳出。三人轮换进行游戏。

5、个别幼儿在教师指挥和带领下跳花竿,其他幼儿欣赏。

(在结伴游戏时,可播放一些节奏明显的民族乐曲,增添活动的气氛。

大班体育教案 篇6

活动目的

让幼儿联系听信号原地转向和改变方向跑。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

一、 活动指导

1、 热身,入场;

2、 引题,介绍玩法;

让一半的幼儿做地道,让他们站成四列纵队,然后两臂侧平举手拉手,则横队和横队之间的通道即为地道,其余的幼儿则为穿地道者。游戏开始时,穿地道的幼儿分散地在各条“地道”上随意跑动,教师发出口令:“向左(右)――转!”组成地道的幼儿立即放下手臂,同时向左右转身。然后再侧平举,手拉手地组成新地道。穿地道的幼儿继续在新地道中任意跑动。反复转身数次后,让两组幼儿交换角色,然后继续进行游戏。

3、 交代注意事项

教师要指挥穿地道的幼儿统一跑的方向,以避免他们互相碰撞。

4、 幼儿游戏,师参与游戏,玩中指导。

5、 整队,休息。结束。

二、 分组活动:球类、毽子、跳绳、球拍;

活动目的

练习新玩法,提高幼儿身体的灵敏性。

活动指导

1、 让幼儿在班级规定的场地内活动,进行各种器械活动。

2、 天气转凉,提醒幼儿增减衣服,小心受凉。

分小组活动,若要轮换器械,有秩序地进行。

大班体育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练习双脚站立由高35—40厘米处往下跳,增强幼儿的跳跃能力。

2、培养幼儿遵守纪律的品质和自我保护意识。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小椅子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幼儿随音乐做操。

动作:上肢运动-下蹲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跳跃运动-整理运动。

2、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双脚从小椅子上跳下来,并讲解动作要领:准备好跳的姿势轻轻跳下,前脚掌轻轻落地,保持身体平衡。

(2)教师:“今天小朋友来做伞兵,老师做指挥员,大家一起来学跳伞的本领。”;本文幼儿一起年儿歌:“我们都是小伞兵,个个勇敢练本领。“幼儿边念儿歌边反复练习从椅子上跳下。重点指导幼儿落地时要前脚掌着地,膝部微曲,两臂前平举保持平衡。

(3)介绍情节和游戏动作。教师:小伞兵本领练好了,可以上飞机跳伞。指挥员说“起飞”,小伞兵就两臂伸开平举,模仿飞机在天空自由飞翔,指挥员命令“飞过高山,飞过大海,准备跳伞”。小伞兵就快飞到椅子边并站到小椅子上做好跳伞的准备动作,听到跳伞口令,小伞兵双脚并拢跳下,最后指挥员说“集合”,小伞兵在椅子后面站好。

3、结束部分。

小伞兵从天空中慢慢落下,并随音乐跳起优美的.舞蹈。

教后感:次活动锻炼了幼儿的跳跃能力,而且从活动中让幼儿了解了,玩游戏要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和自我保护的意识。

活动反思:

《小伞兵》是一个体育健康活动,虽然由于天气原因,没有在操场上开展,但是活动室中却并不影响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本次活动在目标达成度上,通过多次的“跳伞”运动,较好地锻炼了幼儿协调、平衡及跳跃的能力,同时进一步培养了幼儿遵守纪律的品质及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大班体育教案 篇8

设计意图: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经常带领孩子们做一些游戏。我发现孩子们在做每一个游戏的时候都是那么认真,那么开心。幼儿处在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我便想设计一个既能让孩子们玩的开心,又能锻炼身体的游戏。使孩子们从中找到快乐,又能强键体魄。

目标:

1、发展幼儿跑、跳、钻、攀登、走平衡木、投掷等基本动作

2、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培养表演的兴趣。

准备:

沙包、大型器械滑梯、桌子、塑料盆、跳绳、呼啦圈过程:

一、开始部分1、将幼儿分两组。今天我们玩一个游戏"采蘑菇比赛"。

2、介绍游戏的玩法。两组采蘑菇,哪一组采得多,哪一组获胜。

二、基本部分1、第一组幼儿一起排队跨过小溪(跨越),钻过山洞(钻圈),走过小桥(过平衡木),翻过山坡(攀登),采一只蘑菇扔到盆里(投掷)。

2、然后第二组开始游戏。

3、比较哪一组幼儿采的蘑菇多,哪一组幼儿获胜。

三、游戏结束

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体育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不再是原有的被动接受式学习,而是围绕情景“准备过冬食物”这一主线,进行游戏,并自由地表达与表现,教师只需要适时、适宜、适度地予以支持、引导。在活动的实施中,关注幼儿的多元化智能的表现,关注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状况。 在本次活动中,我也看到自己不够的方面: 活动中自己的语言提示过多,阻碍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在采蘑菇游戏中,要是能把幼儿分组进行采蘑菇比赛也会很好。

大班体育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运动知觉,练习屈体(前俯、后仰)、转体(左转、右转)动作,掌握粗浅的平衡知识技能。

2、使幼儿能喜欢和同伴游戏,培养幼儿坚强的品质和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体验人多力量大,同伴间应该相互合作的情感。

4、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跳跃能力,让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

活动准备:

红布两条、音乐一组

活动过程:

导入:我们今天来当一名小小的士兵,登上钓鱼岛,保卫我们中国的领土,登岛之前我们要加强锻炼,增强自己的航海技术。你们看,我这里有条红布,这条布可神奇了,它能变成好多好多东西,来帮助我们训练,现在我们请它帮我们变成一条长龙。怎么变呢?请士兵们排成两队,两手抓住红布两边,举得高高的。哇!长龙变出来了,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前面有个小山洞,让我们蹲着走,又要经过一条小河啦,把我们的脚垫起来走。;现在又要经过一座大山啦,让我们跨步前进吧!看,我们来到一片大海边,让我们休息一会吧!

一、涌动的"海浪"

1、幼儿手持红布组成一条红龙,绕场行进。

2、幼儿站立于红布两侧,手握红布,根据教师语言动作指示,完成下列不同频率,不同幅度的上肢练习。

(男兵用两手抓住红布靠左边站,女兵两手抓住红布右边靠右边站,记得轻轻地拉住红布。)

微风--快速高频率抖动手腕:肘关节,令红布形成微风吹过水面的感觉。(听,一阵微风吹过了海面,轻轻抖动我们的手腕。)

大风--大幅度上举,下摆红布,并依据口令节奏顺序,准确定位手臂位置

努力的用肩关节带动肘关节,手腕上下运动。

(风,越来越大,我们高高举起红布,把红布举到最高。好,放下,记住不要弯腰。)

狂风--上下大幅度,高频率的快速摆动红布,提示幼儿运用腰腹部力量,

配合肩关节,肘关节,手腕运动。

(风越来越猛了,变成狂风啦!把红布高高举过头顶,然后俯下,腰要用力…风停啦!)

二、坐"船"去

(一)师讲解示范引导幼儿练习屈体和转体动作

幼儿盘腿坐在红布中间,用手臂拉起布两侧,形成一条船,并随着海浪的起伏,用自己的身体表现海浪的变化。

(这条红布又要开始变魔术啦!这次啊,它要变成一艘大船,带我们到钓鱼岛上去守卫我们的国土,怎么变呢?现在让我们把红布整齐的放在地上,请小士兵坐在布中间,两腿盘在一起,用双手拉住布的'两端,坐稳了吗,好我们航行去吧!)

微风拂面--幼儿轻轻摇摆身体。

(我们航行在海面,微风吹来,我们的身体轻轻摇摆。)

海浪涌动--幼儿随海浪涌动方向,用身体完成前俯、后仰、左转、右倾等屈体和转体动作。

(风越来越大,海浪涌来,我们的身体向前倾,让我们的下巴贴到前面一个士兵的。我们的身体向后仰,后脑勺靠到红布上,用我们的右脸去亲亲右边的地板,再用你们的左脸去亲亲左边的地板。刚才海浪真大,让我们从这边看看后面的士兵有没有危险,来,往这边看看。)

(二)再次引导幼儿练习屈体、转体动作

师:大海中央大风吹来了,大浪扑过来,往前、往后、往左、往右(直接指示)

三、浪来了

幼儿准备登岛,顶着风(教师用红布兜住四个幼儿,用力拉住他们)的阻力,努力向前走完成任务。

(哇!终于到了,士兵们准备下船登岛吧!不好啦,大风来啦。风停啦!刚才大风来时,我们差点都被风吹倒了,那下次遇到大风时,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可以抱在一起,团结一致,克服困难。现在我们分成四组,看看哪对的小士兵最快到达岛上啊!对了,刚才我发现有队队员知道喊口令前进;还有队队员知道步伐一致前进。对了,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等会儿,我们返航时看看哪队的队员会做得更好。准备,返航啦!)

四、风平浪静

幼儿四散盘腿坐在"岛"上,放松后,开船回班上。(我们终于顺利返航啦!开心吗?)

教学反思:

此次活动圆满结束!活动前我为幼儿创设了宽松自由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轻松获得锻炼与提高。活动过程中,幼儿表现的积极主动,都能用较完整的语言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能主动与同伴交流。

大班体育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练习助跑跨越跳过40cm以上的距离。

2、发展动作的协调性,灵敏性。

活动准备:

1、自制各种动物的头饰每人一个,装“粮食”的小袋子6个。

2、垫子、平衡板、拱形门及场地上画有6组40cm宽的平行线。

活动过程:

一、随着音乐先个别自由的模仿,再集体模仿下列动作。

猫:舔毛(颈部)、伸懒腰(上肢)

大象:抬粗腿(踢腿)、甩鼻子(腹背)

老鼠:上蹿下跳(跳跃)

二、示范讲解:练习跨越动作。

1、设置故事情节:“有一批粮食,要送到很远的地方去,礼尚会有许多的小沟、小桥、小坡、山洞,你们能把粮食运过去吗?”

2、老师(或请1名幼儿)示范过小沟,并讲解动作要领。

3幼儿分组练习跨越动作,并请个别幼儿示范后再次练习。

三、接力游戏“小动物运粮”。

1、游戏玩法

(1)每6人为一组接力,认真过每一个障碍,动作要正确。

(2)幼儿游戏2—3遍,表扬过障碍迅速、动作协调的幼儿,并给大家示范。

(3)再次游戏

四、小动物运粮归来,跳集体舞以示庆祝。

大班体育教案 篇11

目标:

1、积极运用拼接组合的双色板创造性地进行走、跑、跳等各种动作练习。

2、能主动与同伴一起探索双色板的各种连接方法,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乐意与人合作,敢于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和合作的愉悦。

准备:

1、场地四角分别放置若干双色板、平衡木和箭头及标线。

2、红蓝双色板60块(每块大约长40厘米,宽20厘米),走、跑、跳、爬等运动标志,擦汗用的小毛巾等。

3、展示板,记录用的双色板标志。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随着强节奏音乐手持双色板跑进场地。

2、幼儿跳双色板健身操。

二、探索在双色板上进行运动

1、引导幼儿探索在红蓝双色板上可进行的运动,并分散练习。

(1)说一说:这块板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2)讨论:在这块板上能做什么运动?

(3)请幼儿找空地分散活动,可以单独活动,也可以与同伴合作活动。

(4)引导幼儿用语言和动作交流自己在板上做了什么运动。

2、引导幼儿以不同方式连接双色板,并据此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

(1)出示展示板,和幼儿讨论双色板的不同连接方法,共同设定在板上进行的运动方式并贴上相应的运动标志。

(2)鼓励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讨论结果连接双色板并进行对应的运动,要求幼儿每练习一种运动就在展示板上贴上相应的运

动标志。

(3)鼓励幼儿把双色板连接成不同的路段,进行走、跑、跳、爬等各种动作练习。

(4)简单小结,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每种运动方式。

三、练习通过每组连接的双色板路段,并尝试通过富有挑战性的障碍物

(1)设置危险路段,引导幼儿大胆尝试,练习走30~40厘米高的平衡木。

(2)鼓励幼儿大胆通过障碍,并不断提高动作练习的难度。

四、放松运动

(1)幼儿互相表达成功的喜悦,做放松运动。

(2)教师和幼儿一起收拾双色板,结束活动。

反思:

在活动中,孩子们积极投入,表现出自主探索、乐意合作、挑战自我的精神。回顾这个活动,我觉得有两个特点:

1、相信幼儿的能力

只有充分相信幼儿的能力,给予他们自主探索的机会,他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我在引导幼儿探索利用双色板进行运动和拼接双色板的过程中,提出了一个很开放的问题:在这块板上可以做什么运动呢?你找个空地试一试,可以单独玩,也可以与小朋友合作玩。如此,幼儿探索了不同的'运动方式,也探索了不同的合作方法。我还鼓励幼儿合作拼接双色板,并根据不同的双色板组合设定不同的动作。在此后的双色板游戏中,我又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以提示自己已进行了哪些运动,还可以进行哪些运动,这对幼儿小组合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同时便于我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

2、体现男教师的优势

在活动中,我给幼儿创造了一个大胆挑战自我的空间,也体现了我作为男教师在组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优势。如,在幼儿能基本轻松完成动作的基础上,我及时设置了由长凳组成的独木桥,并且层层递增,这对幼儿提出了挑战,他们的活动热情随着独木桥高度的提升而提升。在活动中,我通过真诚的表扬、积极的鼓励、细心的保护,使幼儿时时体验到挑战自我成功的快乐。

评析:

该活动给人的总体印象是设计巧妙,过程自然,活动效果好,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亮点一:材料简单有创意。首先,木板源于自然,而且有一些重量,适合幼儿进行体能锻炼;其次,这些双色板可以随意拼接、组合,富于变化。孩子们不仅能利用双色板连接成不同色彩特点的路段,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还能自然而然地学习协作。这些材料虽然朴素,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

亮点二:目标定位正确、恰当,符合太班幼儿的年龄特点。目标一是针对幼儿的能力发展提出的,鼓励幼儿积极运用双色板的特点进行创造性的拼接,并利用不同的路段进行多种多样的动作练习。目标二是针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情感发展提出的。在大班阶段引导幼儿尝试合作,与同伴协商,勇敢地挑战自我,充满信心地面对对困难,是非常必要的。

亮点三:设计巧妙,整个活动把双色板与运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首先,教师让幼儿利用自己的双色板进行个性化探索,接着引导幼儿自由合作拼接双色板,并根据不同的拼接结果设计不同的运动。如此,孩子们自主拼接双色板,自由选择运动方式,充分感受到自主和合作的乐趣。另外,教师还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记录,这_方面有利于幼儿形成团队意识,明确要在组内每个小朋友都完成一个运动项目后才能改变魔板的图形,另一方面便于教师了解每组幼儿的活动情况,有效调节幼儿的运动量和运动密度,避免有些幼儿运动量过大。

亮点四:过程体现层次。在鼓励每个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基础上,教师能根据不同幼儿的发展状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创设不同的活动情景,使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升。在活动中,教师较好地把握了循序渐进与大胆挑战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相结合的尺度。在幼儿分组练习后,教师鼓励他们把拼接好的几个路段整体连接,然后让金体幼儿鱼贯练习。这样,活动更具游戏性和挑战性,孩子们的练习密度也更大了。另外,为了给每个幼儿提供获得成功的机会,教师及时设置相应难度的障碍,让幼儿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路段,体验成功。

大班体育教案:一棒接一棒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体育教案:一棒接一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体育教案 篇12

案例背景:体育游戏是一种娱乐活动,也是一种有组织活动。它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每一个参加者按特定的内容、情景、形式和规则进行活动。可以促进体力、智力和能力的良好发展。体育游戏能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身的兴趣及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有利于培养竞争、合作和创新等意识,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全面发展。

幼儿期是幼儿心理发展旺盛的时期,也是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积极引导幼儿在多种活动中发展创造力,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实践中如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许多人有很大的困惑。我们在近年的工作实践中体会到:体育活动由于极富动感,有角色扮演,情节发展等特点,是幼儿较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发展幼儿创造力的有效途径。

案例描述:

活动开始,听《小猴子》音乐,做热身运动。

分析:优美欢快的音乐,加上老师有趣的动作,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活动做了很好的铺垫。

游戏:带领幼儿进入情境:让妈妈想想小猴不吃香蕉,喜欢吃桃子吗?(喜欢)瞧,前面就有一颗桃子树,但是桃子树上有什么?(毛毛虫)原来桃树上爬满了毛毛虫,难怪桃子长不出来。我们小猴子帮桃树把毛毛虫去捉掉。小猴们去捉毛毛虫的时候必须先跳过土坑,钻过山洞,来到桃树下捉掉毛毛虫。

1、幼儿游戏:给树捉虫。交代游戏规则。

集中教师做简短的小结:桃树上的毛毛虫被我们都捉光了,桃树快乐的长呀长呀,长高了,也结出了大大的桃子,我们能跳起来碰到桃子吗?

2、提高难度游戏:碰桃子。

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猴们去碰桃子的时候必须和刚才一样钻过山洞,跳过小土坑。来到桃树下屈膝蹬地跳起碰到桃子,在原路返回。

3、比赛游戏:摘桃子。

介绍游戏的玩法:小猴们肚子饿了吗?我们去把桃子摘下来。这次我们来比赛哪一组的小猴子摘得桃子又快又好。规则和我们刚才碰桃子的方法一样,先钻过山洞,跳过土坑。来到桃树下屈膝蹬地跳起摘下桃子。拿着桃子再原路返回。

表扬胜利的一队。

分析:教师用巧妙的过渡语,通过三个游戏过程:给树捉虫——碰桃子——摘桃子,不仅激发幼儿玩的兴趣,也在三个游戏中,使幼儿练习了纵跳摘物,发展了幼儿的弹跳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三、活动结束:桃子摘完了,小猴子们高不高兴?那就让我们一起随音乐跳起来,来表示一下我们高兴的心情吧。

分析:最后环节的梳理,既为今天的活动做一个简短的小结,也在优美的音乐中放松了身体。

案例反思:

一、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幼儿想象创造的兴趣。

兴趣,是创造的源泉。幼儿的学习过程依赖的是幼儿对学习活动的兴趣以及活动本身的吸引力。幼儿只有对自己需要的或喜爱的活动感兴趣,才可能主动参与。因此,教师应尽量做到将体育活动游戏化,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努力创设一种适宜幼儿想象的空间,使其萌发创造的意念。比如:学习蹦跳触物时,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猴摘桃的游戏,教师自己扮演猴王。小朋友扮演淘气的小猴。随即进入一种游戏情景:孩子们,花果山的水蜜桃熟了,跟猴王一起去摘桃好吗?噢,太棒了!孩子们欢呼雀跃,参与活动的兴趣以下高涨起来。猴王接着引导:摘桃要先练本领,下面我们一起练习猴操,音乐伴奏下的体育游戏,有张有弛,有急有缓,将体育活动目标寓于既有情节又有角色扮演的集体游戏中,幼儿玩的开心,游戏化的体育活动,极大地吸引了幼儿,幼儿由要我做变为我要做,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兴趣的同时,为幼儿在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下产生创造的欲望奠定了基础。

二、幼儿创造力的发展不仅依赖幼儿的兴趣和愿望,更需要幼儿的胆识、勇气。

幼儿的发展是有个体差异的,组织体育活动,教师更应清醒地认识到:幼儿走、跑、跳、平衡等基本动作的发展不可能在同一水平线上。因此,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并充分观察了解幼儿动作水平发展现状,做到心中有数,努力为幼儿提供多层次的活动材料,使每个幼儿都有主动获得成功的机会。如:在组织幼儿练习助跑跨跳动作时,教师可为幼儿准备一条由窄到宽的小河,不同能力的幼儿可随意选择适宜自己的宽度练习。跳过点的幼儿再到点练习,点跳过去的幼儿再尝试跳过点。,一个内向的小姑娘站在点上迟迟不敢过河,教师走过去亲切地说:来,老师拉你一起过河!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中,小姑娘跳过了河,脸上露出了灿烂的微笑。让幼儿总是处在成功的起点上,又同时看到更高的目标,主动为自己确定努力的方向。一刀切和整齐划一的教育是难以使每个儿童都得到充分发展的。我们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幼儿,应努力创设适宜不同儿童的教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面向全体。这样才能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水平上发展,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总之,教师要相信幼儿的潜能,尊重他们的创造,发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让他们在愉快的游戏中,笑得更灿烂,唱得更动听,真正成为快乐的小天使!

大班体育教案 篇13

活动目的:

1、发展幼儿的平衡、跳跃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2、培养幼儿克服困难的精神以及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3、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4、愿意参与体育游戏,体验在游戏中奔跑、追逐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椅子若干把(同幼儿人数);一块较宽敞的场地。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拿一把小椅子进入场地,四散站立。

2、幼儿站在椅子上,在音乐伴奏下,师幼一起做热身操。

3、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各种椅子游戏。

今天我们一起骑马去郊游吧!这椅子就是我们的马,我们上马!

骑马。引导幼儿将椅背朝前跨坐在椅子上,手持椅背向前上方跳起,模仿骑马动作在场地内来回行进2~3次。

②马术。鼓励幼儿模仿马术做各种动作,如站在椅子上跳下、站在椅子上分腿越过椅背跳下、单脚站在椅子上等等,鼓励幼儿合作游戏。

③爬山。引导幼儿两人一组将椅子纵向并排放置成"小山",进行"爬山"练习,即踏上椅面→跨过椅背→踏上另一椅面→跳下。然后将所有的椅子排列起来,引导幼儿一一跨过所有的"小山"。

④走独木桥。引导幼儿自由组合将椅子横向并排当作独木桥,进行"走独木桥"的练习。,练习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将所有椅子并排放置在一起,练习走"长独木桥"1~2次。

⑤走脚印。引导幼儿将椅背着地,把椅背与椅面之间的空间当成马蹄印,沿"马蹄印"行进1~2次。

4、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放松活动。

①我们玩得真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慢慢骑马回家吧!(幼儿做放松活动。)

②下面我们把马牵回马厩吧!(幼儿每人拿上小椅子回活动室。)

教学反思:

活动中放手让幼儿尽情抒发、表现自己对活动的体验。因此,对于幼儿在各项活动中的.表现,哪怕是粗糙的、随性的,我都以表扬、鼓励为主,保持、强化幼儿对参加活动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积极性都很高,通过情境活动,幼儿完全融入到活动中。可见,情境教学对于一幼儿教学的确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但前提是我们教师必须从教学目标出发,合理地设计、利用它。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