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卫生委员述职报告(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大一第二学期,在同学们和辅导员的支持下,我很荣幸的担任了卫生委员和心理健康委员这两个职务。回望自己走过的路、留下的或深或浅的足迹,同时也使我学到了很多感受到了很多。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工作的积极配合,对此我非常感激大家这一学期对我工作的支持。我现就本学期的工作情况向老师作如下汇报:
工作伊始,我便以积极的态度名对这一职务,从自身的责任做起。首先,接受同学们的建议,完善自己的不足,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改正自己的工作方式;其次,培养自己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协同班委和辅导员带领全班共同建设良好的学风班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毕竟刚刚担任这一职务,很多事情还不懂如何实践,在同学、班委和辅导员的帮助和支持下,渐渐使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提高;最后树立团体意识和集体责任感,对待自己分内的每一件事情、每一项班级工作都认真负责,积极落实自己的任务,做到为同学们服务,保证全体同学的利益。
1、在卫生方面
对于卫生的管理是我只要的责任之一。在我任职卫生委员期间,班委和同学们都积极配合,本学期的卫生工作除了在人员调度方面欠缺实践经验和少数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外,进展比较顺利。在本学期中,班级考核截止到十七周(第一周于第十周未评比),班级总评在系部共取得了5次系部第一,1次系部第二,3次系部第三,2次系部第四,2次系部第五,1次系部第八的成绩。在院宿舍内务评比中,我们班共取得了取得了院二等奖一名(男生238宿舍)、院三等奖一名(女生234宿舍)得好成绩。
2、心理健康活动
对于同学们的心理健康方面,是属于我的主要职责之一。所以,在心理健康方面我只有格外的注意,才能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进行必要的沟通以及在心里方面进行引导和暗示。为了做好上述工作,进行必要的以及何种活动来引导就成了非常关键的事情。为开阔同学们的视野和引导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在与班委、辅导员的积极配合组织下,举办了如增加兄弟班级友谊、促进同学交流的'班级联谊活动“辩论赛”;以“励志”为主题,以“放飞希望放飞梦想”为标题的“放飞活动”;为缓解考试压抑气氛丰富课余生活而组织的“操场户外活动”;以“自尊、自爱、自重”为主体的“女生专题报告会”,还有其他一些活动,如:“模拟面试大赛”“普通话演讲”“共青团知识讲座”“文明板报设计”,以及科技文化艺术节中的一些活动,这些活动很好的的解决了同学们的一些心理问题,引导了同学们的心理发展方向,并有效的改善了同学们的价值观和对生活的态度。
3、在生活方面
在生活中,我时时刻刻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无论何时何地,我都奉行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信条,并切实地遵行它:待人热情诚恳,讲求诚信;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助人;与同学发生矛盾、误会时,能首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并主动与对方进行沟通。我很高兴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他们,相对的,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同学也无私地向我伸出了援手;尊师重道,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与很多老师成为了良师益友;经常自我反省,宽容他人,使我多了很多的朋友。
4、在学习方面
在开展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组织、领导、协调能力的同时,我严格要求自己,一定要学好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找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同时,我也深知如果一个班委没有相当好的学习成绩,是不能让同学们信服的。本着这样的思想,我抓紧一切工作之余的时间来学习,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现在也加大了英语学习的力度,以顺利通过不久以后的英语过级考试。但这对我来说还远远不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要向那些工作出色又能拿一等奖学金的学长学姐们看齐!
5、政治方面
在政治上,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刚进大学之初,我就真诚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在之后的课余时间,我一方面加强自身的政治理论学习,另一方面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知识讲座。通过学习,加深了对党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坚定了我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与此同时,能多向周围的同学、老师学习,从他们身上找差距,找自身的不足,不断端正入党动机,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已光荣成为优秀共青团员。
这学期,由于任职时间比较短以及我个人原因,没能做到很好地亲近大家,以至于大家对我这个心理健康委员还不够信任,可能大家有些想法不方便与我交流。作为心理委员,这一点做的确实不好,我感到很惭愧。在新学期的工作中,我一定认真开展自己的工作,提出一些新的思路,更好服务同学,使自己担当起这项重任。
感谢xx高分子班给我这个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的平台。在此,我衷心的希望我们可以携手共进,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向“优秀班级”进军;同时,我也希望每个同学都可以从xx高分子班,从潍坊职业学院这个新起点,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天空,创造辉煌!
最后,再次感谢老师的青睐和同学们对我的支持!我的述职完毕,谢谢大家!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2
各位领导:
为保障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绛县城镇三项集中整治工作的要求,绛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于7月份起对全县餐馆。早、夜市餐饮流动摊点进行了专项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20余人次,检查饭店224户,早点20户。夜市摊点70户,发放《流动摊点食品安全承诺书》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承诺书》300余份,为广大从业人员减免体检费20xx余元。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周密部署
为确保这次专项整治取得实效,成立了领导组,召开了动员会,要求全体执法人员要进一步提高对这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这项工作作为中心任务,树立全局意识,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要周密部署,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切实加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这次工作任务全面完成。
二、强化培训,提高素质
为了保障这次专项整治活动的顺利开展,提高全体执法人员的业务水平,我们对一线卫生监督执法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组织学习了相关法律适用条款,重点对《食品安全法》和《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进行了讲解,使卫生监督员掌握了工作要点和法律依据,为本次专项整治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法律保证。
三、加大力度,集中整治
在这次专项整治活动中,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餐饮服务许可管理办法》、《餐饮服务食品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要求,重点对证照不齐全,无证经营,索证索票管理不规范,餐具消毒不严格等存在安全隐患的.餐饮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通过整治,绝大多数餐饮单位都达到了证照齐全,消毒制度健全,消毒设施完好,操作程序规范,有防蝇、防鼠、防尘、防潮设施。
由于早、夜餐饮市摊点数量多,分布广,流动性大,各摊点普遍存在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持证率不高,个人卫生意识差,环境卫生差等因素,整治难度较大,为实现预期整治目标,我所卫生监督执法人员早出晚归,早上六点上班,晚上11点下班,针对存在问题,向经营户发放《流动摊点食品安全承诺书》,要求经营人员增强个人卫生意识,着工作服上岗,不留长指甲、长头发,不佩戴首饰,对餐具消毒不到位的经营户限期改正,要求使用符合卫生要求的食品包装纸或包装袋。
通过检查,一是摸清了夜市摊点底数,做到底数清楚,目标明确;二是摊点基本符合《食品安全法》要求,业主做出了食品安全承诺,无健康合格证明的要经过健康检查,并责令其取得健康合格证后方可上岗;三是各夜市摊点基本做到从业人员着装统一,车灶干净,按位摆放,垃圾进筐,污水进桶。
在这次监督检查工作中,全体卫生监督员在执法过程中统一着装、文明用语、亮证监督,做到了文明执法,公正执法,严格执法,树立了卫生执法人员的良好形象。通过专项整治,规范了从业户经营行为,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健康权益。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3
一、主要工作状况
(一)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组织管理状况
一是高度重视,仔细组织实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重庆市卫生和安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报告工作,于20xx年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实施方法》,全面深化推动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主动开展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参照卫生监督中心有关文件,制定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安排,根据安排主动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二是加强《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的培训和督导。20xx年12月举办了《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暨系统管理员专题培训班,对新版全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卡中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解读,强调了填报信息的细微环节要求和留意事项,确保全市监督员适应新的调查制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同时加强对区县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督导,20xx年组织对全市32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20xx年组织对全市29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700余人次;20xx年,截止6月,已组织对全市8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状况通报。20xx年8月,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综合监督工作状况的通报》,总结全市20xx年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行动等综合监督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状况的通报》,对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通报。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人员管理。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均确定了专(兼)职的报告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负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指定3名固定工作人员作为省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运用培训、权限维护、统计分析、数据通报、网络培训平台维护等相关工作。
(二)被监督单位报告状况
目前,通过国家系统查询,我市有效的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共计49590张,无重卡现象,质控错误数量为0,自动监控信息错误率为0。
(三)常常性监督、监督监测报告状况
1.常常性监督。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常常性卫生监督共户次,监督覆盖率63.51%,监督合格率99.16%。全市38个区县监督机构全部开展了常常性卫生监督,36个区县常常性监督覆盖率达到或超过30%;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根据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安排开展工作,注意信息录入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未发觉突击补报状况。
2、监督监测。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监督监测产品类样品7102件,监测合格率94.54%,监督监测非产品(用品)类样品9690项,监测合格率96.17%。
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遵保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真实性原则,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无虚报谎报状况。
(四)案件查处报告状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共上报查处案件942件,惩罚金额1873250.00元。
(五)机构、人员卡信息报告状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全部监督机构均按时上报了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卡,其中省级1张,区县级38张;全市实时填报和维护卫生监督人力基本信息卡共计988张。 (六)数据质控工作状况
经过各区县监督机构长期以来对数据库中重复、错误、失效数据进行整合、补正和注销,全市上报卫生监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质量限制退回的`错误数据也大大削减。截止20xx年6月,全市无质控错误数据。 (七)数据分析利用工作状况
20xx年6月,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启动了卫生监督信息应用探讨项目,通过制度化、体系化收集、统计、分析卫生监督信息,目前已完成了卫生监督信息数据的初步分析利用工作,相继完成并向全市发布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汇编230张、各类统计报告和分析报告5册约17万字。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编印发布,有效的反映了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状况,引起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改进了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监督信息工作滞后,难以适应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须要。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卫生监督信息工作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存在计算机网络设备陈旧、配置差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的须要,制约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是卫生监督信息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职能调整等缘由,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报告人员变动较大,信息报告人员业务素养参差不齐。
三是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区县未将全部被监督单位纳入信息报告系统,被监督单位底数不完整;部分区县存在常常性监督监测数据迟报漏报的现象;部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与日常工作上报数据存在不一样的状况,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计算机网络等硬软件设施建设,提升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化专业队伍,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并保证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稳定;加大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和报告系统运用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报告相关人员专业素养,适应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须要。三是进一步规范卫生信息报告工作,杜绝信息错报、虚报、谎报、迟报、漏报,确保被监督单位基础数据、日常监督监测及案件查处等信息的精确、完整。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4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组织管理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报告工作,于20xx年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实施办法》,全面深入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参照卫生监督中心有关文件,制定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按照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二是加强《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的培训和督导。20xx年12月举办了《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暨系统管理员专题培训班,对新版全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卡中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解读,强调了填报信息的细节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全市监督员适应新的调查制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同时加强对区县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督导,20xx年组织对全市32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20xx年组织对全市29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700余人次;20xx年,截止6月,已组织对全市8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通报。20xx年8月,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综合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总结全市20xx年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行动等综合监督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的通报》,对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通报。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人员管理。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均确定了专(兼)职的报告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负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指定3名固定工作人员作为省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使用培训、权限维护、统计分析、数据通报、网络培训平台维护等相关工作。
(二)被监督单位报告情况
目前,通过国家系统查询,我市有效的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共计49590张,无重卡现象,质控错误数量为0,自动监控信息错误率为0。
(三)经常性监督、监督监测报告情况
1.经常性监督。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经常性卫生监督共59011户次,监督覆盖率63.51%,监督合格率99.16%。全市38个区县监督机构全部开展了经常性卫生监督,36个区县经常性监督覆盖率达到或超过30%;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按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注重信息录入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未发现突击补报情况。
2、监督监测。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监督监测产品类样品7102件,监测合格率94.54%,监督监测非产品(用品)类样品9690项,监测合格率96.17%。
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遵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真实性原则,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无虚报谎报情况。
(四)案件查处报告情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共上报查处案件942件,处罚金额1873250.00元。
(五)机构、人员卡信息报告情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所有监督机构均按时上报了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卡,其中省级1张,区县级38张;全市实时填报和维护卫生监督人力基本信息卡共计988张。
(六)数据质控工作情况
经过各区县监督机构长期以来对数据库中重复、错误、失效数据进行整合、补正和注销,全市上报卫生监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质量控制退回的错误数据也大大减少。截止20xx年6月,全市无质控错误数据。
(七)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情况
20xx年6月,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启动了卫生监督信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制度化、体系化收集、统计、分析卫生监督信息,目前已完成了卫生监督信息数据的初步分析利用工作,相继完成并向全市发布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汇编230张、各类统计报告和分析报告5册约17万字。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编印发布,有效的反映了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引起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改进了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监督信息工作滞后,难以适应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卫生监督信息工作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存在计算机网络设备陈旧、配置差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制约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是卫生监督信息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职能调整等原因,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报告人员变动较大,信息报告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区县未将所有被监督单位纳入信息报告系统,被监督单位底数不完整;部分区县存在经常性监督监测数据迟报漏报的现象;部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与日常工作上报数据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计算机网络等硬软件设施建设,提升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化专业队伍,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并保证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稳定;加大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和报告系统使用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报告相关人员专业素质,适应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需要。
三是进一步规范卫生信息报告工作,杜绝信息错报、虚报、谎报、迟报、漏报,确保被监督单位基础数据、日常监督监测及案件查处等信息的准确、完整。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5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组织管理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报告工作,于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实施办法》,全面深入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参照卫生监督中心有关文件,制定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按照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二是加强《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版)》的培训和督导。12月举办了《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版)》暨系统管理员专题培训班,对新版全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卡中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解读,强调了填报信息的细节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全市监督员适应新的调查制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同时加强对区县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督导,组织对全市32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组织对全市29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700余人次;,截止6月,已组织对全市8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通报。8月,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上半年全市综合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总结全市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行动等综合监督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下发了《关于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的通报》,对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通报。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人员管理。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均确定了专(兼)职的报告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负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指定3名固定工作人员作为省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使用培训、权限维护、统计分析、数据通报、网络培训平台维护等相关工作。
(二)被监督单位报告情况
目前,通过国家系统查询,我市有效的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共计49590张,无重卡现象,质控错误数量为0,自动监控信息错误率为0。
(三)经常性监督、监督监测报告情况
1.经常性监督。
截止6月,全市上报经常性卫生监督共59011户次,监督覆盖率63.51%,监督合格率99.16%。全市38个区县监督机构全部开展了经常性卫生监督,36个区县经常性监督覆盖率达到或超过30%;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按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注重信息录入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未发现突击补报情况。
2、监督监测。
截止6月,全市上报监督监测产品类样品7102件,监测合格率94.54%,监督监测非产品(用品)类样品9690项,监测合格率96.17%。
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遵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真实性原则,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无虚报谎报情况。
(四)案件查处报告情况
截止6月,全市共上报查处案件942件,处罚金额1873250.00元。
(五)机构、人员卡信息报告情况
截止6月,全市所有监督机构均按时上报了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卡,其中省级1张,区县级38张;全市实时填报和维护卫生监督人力基本信息卡共计988张。
(六)数据质控工作情况
经过各区县监督机构长期以来对数据库中重复、错误、失效数据进行整合、补正和注销,全市上报卫生监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质量控制退回的错误数据也大大减少。截止6月,全市无质控错误数据。
(七)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情况
6月,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启动了卫生监督信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制度化、体系化收集、统计、分析卫生监督信息,目前已完成了卫生监督信息数据的初步分析利用工作,相继完成并向全市发布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汇编230张、各类统计报告和分析报告5册约17万字。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编印发布,有效的反映了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引起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改进了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监督信息工作滞后,难以适应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卫生监督信息工作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存在计算机网络设备陈旧、配置差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制约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是卫生监督信息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职能调整等原因,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报告人员变动较大,信息报告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区县未将所有被监督单位纳入信息报告系统,被监督单位底数不完整;部分区县存在经常性监督监测数据迟报漏报的现象;部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与日常工作上报数据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计算机网络等硬软件设施建设,提升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化专业队伍,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并保证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稳定;加大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和报告系统使用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报告相关人员专业素质,适应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需要。
三是进一步规范卫生信息报告工作,杜绝信息错报、虚报、谎报、迟报、漏报,确保被监督单位基础数据、日常监督监测及案件查处等信息的准确、完整。
卫生委员述职报告 篇6
一、主要工作情况
(一)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组织管理情况
一是高度重视,认真组织实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重庆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高度重视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报告工作,于20xx年制定下发了《重庆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实施办法》,全面深入推进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积极开展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参照卫生监督中心有关文件,制定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按照计划积极组织开展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
二是加强《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的培训和督导。20xx年12月举办了《全国卫生监督调查制度(20xx版)》暨系统管理员专题培训班,对新版全国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卡中的更新内容进行了介绍与解读,强调了填报信息的细节要求和注意事项,确保全市监督员适应新的调查制度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同时加强对区县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的督导,20xx年组织对全市32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800余人次;20xx年组织对全市29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700余人次;20xx年,截止6月,已组织对全市8个区县卫生监督机构进行了现场督导培训,累计培训100余人次。
三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通报。20xx年8月,市卫生计生委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综合监督工作情况的通报》,总结全市20xx年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卫生监督专项监督检查行动等综合监督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下发了《关于20xx年上半年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的通报》,对各区县卫生监督机构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进行了专项通报。
四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报告人员管理。目前,我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均确定了专(兼)职的'报告管理员和系统管理员,负责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指定3名固定工作人员作为省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管理员,主要负责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系统使用培训、权限维护、统计分析、数据通报、网络培训平台维护等相关工作。
(二)被监督单位报告情况
目前,通过国家系统查询,我市有效的被监督单位信息卡共计49590张,无重卡现象,质控错误数量为0,自动监控信息错误率为0。
(三)经常性监督、监督监测报告情况
1.经常性监督。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经常性卫生监督共59011户次,监督覆盖率63.51%,监督合格率99.16%。全市38个区县监督机构全部开展了经常性卫生监督,36个区县经常性监督覆盖率达到或超过30%;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按照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注重信息录入的实时性和真实性,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未发现突击补报情况。
2、监督监测。
截止20xx年6月,全市上报监督监测产品类样品7102件,监测合格率94.54%,监督监测非产品(用品)类样品9690项,监测合格率96.17%。
通过系统核查,全市各区县监督机构严格遵守卫生监督信息报告真实性原则,填报信息均有档案对应,无虚报谎报情况。
(四)案件查处报告情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共上报查处案件942件,处罚金额1873250.00元。
(五)机构、人员卡信息报告情况
截止20xx年6月,全市所有监督机构均按时上报了卫生监督机构信息卡,其中省级1张,区县级38张;全市实时填报和维护卫生监督人力基本信息卡共计988张。
(六)数据质控工作情况
经过各区县监督机构长期以来对数据库中重复、错误、失效数据进行整合、补正和注销,全市上报卫生监督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质量控制退回的错误数据也大大减少。截止20xx年6月,全市无质控错误数据。
(七)数据分析利用工作情况
20xx年6月,市卫生计生委卫生监督局启动了卫生监督信息应用研究项目,通过制度化、体系化收集、统计、分析卫生监督信息,目前已完成了卫生监督信息数据的初步分析利用工作,相继完成并向全市发布卫生监督信息汇总表汇编230张、各类统计报告和分析报告5册约17万字。通过信息数据的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编印发布,有效的反映了全市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情况,引起了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卫生监督机构的重视,改进了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方式,促进了卫生监督工作的发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卫生监督信息工作滞后,难以适应卫生监督事业的发展需要。长期以来,由于投入不足和重视不够,卫生监督信息工作底子薄、基础差,部分卫生监督机构存在计算机网络设备陈旧、配置差等问题,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卫生监督工作的需要,制约了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发展。
二是卫生监督信息人才匮乏,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因职能调整等原因,部分区县卫生监督机构信息报告人员变动较大,信息报告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
三是卫生监督信息报告数据质量有待提升。部分区县未将所有被监督单位纳入信息报告系统,被监督单位底数不完整;部分区县存在经常性监督监测数据迟报漏报的现象;部分信息系统报告数据与日常工作上报数据存在不一致的情况,数据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强卫生监督信息系统建设,加大投入,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加强卫生监督机构计算机网络等硬软件设施建设,提升卫生监督信息化工作整体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信息化专业队伍,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工作,并保证从事信息化工作人员稳定;加大卫生监督调查制度和报告系统使用培训力度,提高信息报告相关人员专业素质,适应卫生监督信息报告工作需要。
三是进一步规范卫生信息报告工作,杜绝信息错报、虚报、谎报、迟报、漏报,确保被监督单位基础数据、日常监督监测及案件查处等信息的准确、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