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猫教案

知远网

2025-09-03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幼儿园猫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幼儿园猫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熟悉歌曲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游戏歌曲。

2、通过听故事、看木偶演示等活动,创编游戏动作,学会游戏的玩法。

3、能遵守游戏规则,体验游戏诙谐、幽默的愉快情趣。

【活动准备】

木偶道具:老鼠、猫、一条肉、一担鱼,磁带、圆舞板或木鱼。

【活动过程】

一、出示老鼠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你们看这是谁?”,“噢小老鼠告诉我它准备去干一件事,它要去干什么去?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根据歌词操作木偶讲故事,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熟悉歌词。(木鱼伴奏)

1、讲故事前半部,提问:“小老鼠去干什么呀?”“他送的什么礼?一手?一手?”“你们猜猜它送礼给谁?”“我们接着往下看”。

2、讲故事中间部分,提问:“它送礼给谁?它为什么要送礼给小花猫?它怎么说的?”说完18小节提问:“猜猜猫会怎么说呢?”

3、讲故事后半部分

三、带幼儿有节奏地念儿歌。“看完了,我们一起来说说”。

四、创编动作,通过动作帮助幼儿记忆歌曲内容。

“我们和小老鼠一起去送礼好吗?”

1、“小老鼠的礼物准备好了你们的呢?”引导幼儿做边拎肉边挑鱼的动作。

2、“你是小老鼠你怎么求小花猫?”“它求的时候心里怎么样?”(表情),引导幼儿创编老鼠求猫的样子。

3、创编猫得意的动作。

4、完整地用动作表演一遍,钢琴轻声伴奏。

五、学唱歌曲。

1、“刚才的旋律你会哼吗?我们一起用La来哼唱一遍。”幼儿哼旋律。

2、“请你们把刚才的.故事加到这旋律里,我们来试一试。”幼儿和教师一起唱。

3、重点掌握“它求小花猫呀别再吃自己”等附点的节奏。

六、游戏。

1、手指游戏:(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

2、在座位上游戏:同座两人游戏两遍,一人当猫,一人当老鼠。“在音乐的什么地方抓老鼠?”(唱到最后一个字―‘你’)请猫抓老鼠的手,老鼠将手背在身后。

3、教师当猫,幼儿当老鼠,歌词唱到“它求小花猫别再吃自己”时,老鼠要走到猫面前,歌词唱到最后一个字―‘你’时,老鼠才能跑回家。

4、教师当猫或请一名幼儿当猫,其余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

5、请3―5名幼儿当猫,其它幼儿当老鼠,进行游戏。引导幼儿做小花猫得意的样子。

七、活动结束(小结或在游戏尾声中走出活动室)

幼儿园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理解、学习童谣,感受童谣的有趣和幽默。

2.尝试创编动作并与同伴共同表演童谣,感受表演的`乐趣。

活动准备:

童谣的相关图片一幅。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初步感知、理解童谣的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1)自由观察,讲述图片内容。

指:你看到了什么?轻轻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2)集体交流,初步感知、理解童谣的内容。

2.欣赏和朗诵童谣,感受童谣的有趣和幽默。

3.尝试创编动作并与同伴共同表演童谣,感受表演的乐趣。

资料链接:

老鼠和猫

八只老鼠抬花轿,

两只老鼠放鞭炮。

四只老鼠来吹号,

“嘟勒哇啦”真热闹。

老猫听到来贺喜,

一口一只全吃掉。

幼儿园猫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练习轻轻的走和跑。

2、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准备一个老猫头饰一个,小猫头饰若干。在场地周围放些障碍物供幼儿躲藏。活动前学习游戏中的儿歌。

活动过程:

1、导入:教师带领幼儿岁音乐做模仿小猫走的动作。

2、展开:

(1)教师讲解游戏玩法,组织幼儿进行游戏。

(2)游戏中教师应指导和提醒幼儿走和跑时角邀轻轻落地,以免被老猫听见。

(3)幼儿熟悉游戏后请幼儿轮流扮演老猫。

3、结束:带领幼儿散步。

教学反思:

小班孩子的游戏具有灵活性和机动性。作为老师应该有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机动的应变能力来应付突发的意想不到的事情。如:游戏时顾正浩总喜欢横冲直撞,跑来跑去,听到“猫妈妈”的.召唤,总是跑回位子,不到妈妈身边来。刚开始时我还提醒他“轻一点”,然而这种干涉并没有起作用,于是我就不支持、不限制、不关注。现在想一想,孩子的行为总有自己的理由,孩子既然乐在其中,就可以顺其要求,巧妙利用:“看,那只调皮的小猫一定是最快跑到妈妈面前来的。”这样既满足了他的要求,又间接影响了他。

幼儿园猫教案(1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猫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画面,根据图片的关系排列顺序,并讲述理由。

2.学习运用"惊慌""喝醉"等词句,讲述角色的动作、表情与心理活动。

3.能安静倾听同伴发言。

二、活动准备

1.《贪嘴的猫》图片4幅,醉猫手偶一个。

2.幼儿用书。

三、指导要点

1.活动重点:能根据图片的关系排列顺序展开联想和讲述。

2.活动难点:能用一定的词句、连贯完整的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3.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角色的动态、表情,根据事情发生的前后经过排列图片,并进行讲述。

四、活动过程

1.出示手偶,激发兴趣老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客人,是谁呀?(猫)看一看今天的猫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猫醉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呀?

1.出示图四,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这张图讲了一件什么事?(幼儿自由讲述)(2)老鼠不是很怕猫吗?怎么敢在猫的眼皮底下窜来窜去,还敢偷吃鱼和鸡蛋呢?

(3)猫怎么会睡着的呢?猜一猜,瓶子里装的是什么?

(4)猫喝醉了,躺在地上打呼噜,睡得又香又熟。那么,这瓶酒又是从哪里来的?是谁放在那儿的呢?为什么?

2.观察图二(1)这张图应排在哪里?前面还是后面,为什么?

(2)老鼠为什么在桌上放酒和鱼呢?

3.观察图一(1)这张图应排在哪里,为什么?

(2)洞外的老鼠被猫抓住了,洞里的老鼠心里觉得怎样?从哪里看出它们很惊慌?它们可能在商量什么?

小结:一群小老鼠经常从墙洞里钻出来偷东西吃。可是,主人养了一只大花猫,老鼠一不小心就会被猫给捉住。这天,大花猫又抓住了一只老鼠,躲在洞里的老鼠看见了非常惊慌,它们说:"这可不行,咱们可不能在这等死,要马上动脑筋想办法对付大花猫。"(3)它们想办法对付猫,猫会上当吗?

4.观察图三排图:这张图应排在哪里,为什么?(申诉理由)启发提问:

(1)猫看到一大瓶酒和鱼会高兴地说什么?它是怎样喝酒、吃鱼的?

(2)猫喝着酒,啃着鱼骨头。这时候,墙洞里的老鼠心里会怎么想?为什么发笑?

(3)猫怎么会上老鼠的当?你认为这是一只怎样的猫?

5.按顺序编讲故事。

这四幅图讲得是贪嘴的猫上老鼠的当的故事。请小朋友把这件事的开始、经过和结果,连起来编个故事,并把猫和鼠是怎么想、怎么讲、怎么做的`,用已经学过的好听的词句编到故事中去。

(1)幼儿阅读幼儿用书,互相提示及编讲。

(2)请个别幼儿示范讲述。

(3)教师评价--鼓励用词恰当,编讲时有情节、有对话、有心理活动的幼儿。

6.教师示范讲述。

五、评价要素

1.能否理解图片内容找出其中的前后关系进行排图。

2.能否对角色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进行联想,并用连贯的、好听的词句编讲故事。

六、活动建议可把图片放置于语言区中,供幼儿进区时练习排图讲述。

幼儿园猫教案 篇5

一、教材简介:

《我们家的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育: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养: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3、学习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发展: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自学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听老师范读,思考:这只猫有什么特点?你对它有什么印象?

板书:古怪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性格特点?

板书: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2、再读课文,用不同的线段划出文中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3、作者喜欢猫吗?找出有关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

4、你最喜欢猫的哪种性格?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有关画面)

把你喜爱的性格读出来,怎样理解就怎样读。

5、引读这段,读出感情。

(三)自学第二自然段。

1、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自学。

A、初读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B、细读划出猫的各种动静

C、品读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D、赏读读出喜爱之情

2、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3、比较句子: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在文中再找一些例子。

4、赏读这段。

(四)同样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作一首小诗送给大花猫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13我们家的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勇猛

幼儿园猫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感受歌曲节奏。

2、通过音乐游戏感受老鼠与猫相见时的情绪。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音乐节奏

活动难点

根据音乐创编动作 在游戏中感受歌曲的节奏。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在森林里小老鼠们散步的时候,经常会有危险的猫出现,当猫出现时小老鼠要马上逃跑,可是有的时候啊逃已经来不及了,一定要拖延时间找机会逃跑。

二、创编动作,初步感受音乐节奏

师:“当猫做出很威武的动作时,小老鼠也做出很威武的动作猫会做出什么威武的动作呢?”(请用动作告诉我)老师示范动作请幼儿跟做,并清唱“我的样子很威武”这么威武,猫看到老鼠这么威武,她的身体就往后退缩,声音也变轻了,开始变得很不自信(师轻声范唱:我的.样子很威武)引导幼儿学小老鼠 小老鼠一边后退,一边想做出猛兽雕塑的样子想吓跑猫,如果是你,你会变成什么呢?(请幼儿自由做动作)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学一个小朋友的动作,并说出“我的样子很威武”

引出歌曲: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一首关于老鼠和猫的音乐,我们一起来玩一玩。在音乐前提要求:一会小朋友们告诉我猫一共出现了几次威武的动作?(请小朋友准备手上的动作跟着音乐做律动)

音乐结束,师总结动作,示范两次威武的动作:两次很威武,两次退缩的动作。四次动作一样吗?请幼儿说出并示范。

邀请小朋友来玩一玩,师及时总结夸张和退缩时的动作,请音乐加快再来一遍,重复故事情节,带幼儿回顾歌词,再唱一遍。(感受音乐节奏)

三、角色扮演

老师和幼儿分角色表演:老师——大猫,幼儿老鼠。请幼儿自己感受节奏。(师总结动作要求,请小朋友来尝试扮演不同的角色,感受音乐)

游戏要求,请小朋友做猛兽雕塑时保持动作不要动,动的小朋友会被猫识破并抓走。

第二次游戏。邀请幼儿总结想办法如何救回自己的伙伴。

第三次游戏:请幼儿分角色扮演,老师配配合表演并总结。

四、活动结束

幼儿园猫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互相协作的精神。

2.发展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能力。

3.指导幼儿练习躲闪跑和钻的动作。

活动准备

1.音乐:猫

2.猫头饰每人一个,老鼠头饰若干,录音机和磁带,鼠洞(替代物)。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听《猫》的音乐学猫走来到活动场地,四散站立。

二、展开

1. 听音乐做上肢运动(猫理胡子),

手腕和脚腕活动(磨爪子),

下蹲后跳起活动(捕鼠)。

2.做两个模仿动作:大象走和小兔跳。

3.快乐的小老鼠

引导幼儿利用场地上的“老鼠洞”,练习钻和跑。

提示幼儿在跑的过程中知道躲避,不和其他小朋友碰撞。

4.游戏《猫捉老鼠》

(1)教师讲解示范“猫捉老鼠”游戏的玩法:

老鼠钻在洞里,猫在洞外的家里。

听到游戏开始的信号后,

老鼠要钻出洞到外面偷东西,不能一直躲在鼠洞口。

被捉到的老鼠立即站在边上。

(2)部分幼儿(10人左右)戴上老鼠头饰,然后游戏开始,同时播放音乐。

教师巡回观 察、指导,随时提醒幼儿注意安全。

游戏一遍结束后,教师讲评游戏情况,请2名幼儿示范钻的动作,

并指出游戏中应改进的事项。

(3)调换角色,由原扮猫的扮老鼠,进行第二遍游戏,

教师巡回指导。

5.每次游戏结束,教师小结:鼓励姿势正确、钻得迅速、跑得灵活的幼儿。

三、结束

教师进行讲评:小猫的`本领练得真好,天快亮了,我们捉了一个晚上的老鼠,现在要回家休息了。让我们把精神养得好好的,下次捉更多的老鼠。

幼儿园猫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喜欢朗诵绕口令。

3.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

2.每人一份《猫和包》的图标(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图标的底板。(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将绕口令《猫和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面有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摆放图标如、当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教师就将标题图标“猫和包”放在自板上;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还有小猫”.教师就将“小宝”和“小猫”的图标摆出来。以此类推,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

二、集体欣赏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师: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想不想听一听?

2.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并加快速度,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三、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3遍,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师: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让幼儿反复念一念,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

2、教师小结: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大家练习发音。绕口令有节奏感,可以越念越快,十分有趣。

四、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记忆绕口令。

1.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

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练一练,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

2.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教师注意巡回倾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

五、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人节奏练习,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秀”: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4.师: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

幼儿园猫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10以内的序数,并会从不同的方向辨别数序,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鼓励幼儿大胆的讲述自己的发现,要求声音响亮,口齿清楚。

3、让幼儿体验数学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图片:动物之家(设计为6层,每层为10间房,住着各种小动物)

猫捉老鼠(设计一幢楼,猫、老鼠分别活动的图片)

2、幼儿操作材料:对对卡(画着各种动物的图片)

找房子(画有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的房子10间,并排列整齐)

3、背景音乐《动物之歌》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出示小动物,,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二:基本部分

1、出示“动物之家“,引导幼儿看一看,数一数、说一说动物的家在哪里?

师:你能很快的找出小鸡、小鸭他们的家在第几层楼,第几间房间吗?你用的是什么好办法?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

请幼儿说出:XX 动物的家在第几层、第几间。

2、出示“猫捉老鼠”,组织幼儿玩猫捉老鼠的游戏。

师:小动物的`房间里住着老鼠呢?我们请小猫来帮忙,抓住它,好不好?不过,我们要告诉小猫,老鼠住在哪里,这样小猫才能很快的捉住老鼠。

引导幼儿找一找老鼠在哪里,猫到哪里捉老鼠,要求幼儿说出第几层,第几间。游戏可反复进行几次。

3、幼儿操作活动

1) 玩对对卡游戏,两人结对玩,把若干画有相同物体的卡片打乱,再整齐排成行,上下对齐,每人每次翻两张卡片,如两张卡片相同,可取走;不同,则放回原处(学着记忆第几排、第几张),两人轮流,看谁拿的卡片多。

2) 找房子,让幼儿找找XX颜色的房子或XX的房子在第几间,并用印数字的方式表示出来。

幼儿可自选活动,并交换玩。

三:结束部分

请幼儿讲讲,你是怎么玩的?

活动延伸:

1、幼儿操作材料继续放置于数字角内,并不断增加难度,提高要求。如:对对卡的数量增多,提高游戏难度。

2、在日常生活中贯穿10以内序数的学习。如XXX你排在第几排、第几个?等等。

幼儿园猫教案 篇10

一、教材简介:

《我们家的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育: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养: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3、学习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发展: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自学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听老师范读,思考:这只猫有什么特点?你对它有什么印象?

板书:古怪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性格特点?

板书: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2、再读课文,用不同的线段划出文中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3、作者喜欢猫吗?找出有关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

4、你最喜欢猫的哪种性格?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有关画面)

把你喜爱的性格读出来,怎样理解就怎样读。

5、引读这段,读出感情。

(三)自学第二自然段。

1、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自学。

A、初读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B、细读划出猫的各种动静

C、品读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D、赏读读出喜爱之情

2、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3、比较句子: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在文中再找一些例子。

4、赏读这段。

(四)同样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作一首小诗送给大花猫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13我们家的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勇猛

幼儿园猫教案 篇11

一、教材简介:

《我们家的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的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全文字里行间流露了对猫的喜爱之情。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教学效果。

二、教学目标:

教育: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养:1、学习本课9个生字,并掌握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3、学习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发展:学习抓住事物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四、教学方法:

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自学法

五、教学媒体:

多媒体教学课件

六、课时安排:

两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略)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一)听老师范读,思考:这只猫有什么特点?你对它有什么印象?

板书:古怪

(二)精读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性格特点?

板书: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2、再读课文,用不同的线段划出文中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3、作者喜欢猫吗?找出有关的句子进行品读、体会。

4、你最喜欢猫的哪种性格?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演示有关画面)

把你喜爱的性格读出来,怎样理解就怎样读。

5、引读这段,读出感情。

(三)自学第二自然段。

1、总结方法,出示提纲,小组自学。

A、初读了解猫的古怪性格

B、细读划出猫的各种动静

C、品读朗读理解你喜爱的动静

D、赏读读出喜爱之情

2、检查自学效果。(让学生读出体会最深的句子,从读中理解、感悟。)

3、比较句子:①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②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个脚印。

哪个句子写得好,好在哪?在文中再找一些例子。

4、赏读这段。

(四)同样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三、小结。

1、读了这部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2、作一首小诗送给大花猫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第一课时)

13我们家的猫

说它老实可是贪玩

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

什么都怕勇猛

幼儿园猫教案 篇1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绕口令的特点,能在图标的帮助下熟练地朗诵绕口令。

2.尝试根据自己的学习方式逐步减少图标记忆绕口令,喜欢朗诵绕口令。

3.提高对语言表达技巧的兴趣,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4.引导幼儿细致观察画面,积发幼儿的想象力。

5.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根据绕口令内容自制教学图片。

2.每人一份《猫和包》的图标(图标后面贴上双面胶)、贴图标的底板。(放在幼儿的座位下面)

活动过程:

一、教师引导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

1.教师将绕口令《猫和包》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帮助幼儿理解。

2.教师逐步提问故书内容:故书的名字叫什么呀?故事里面有谁呢?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3.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摆放图标如、当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叫《猫和包》,教师就将标题图标“猫和包”放在自板上;当幼儿说到“故事里有小宝,还有小猫”。教师就将“小宝”和“小猫”的图标摆出来。以此类推,根据幼儿的回答增加图标,并有意识地根据绕口令的格式将图标摆放出来。

二、集体欣赏绕口令《猫和包》,了解绕口令的主要特点。

1.教师:你知道吗,这个故事还可以用另外一种方法来念,想不想听一听?

2.教师示范朗诵绕口令1一2遍,并加快速度,使幼儿初步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三、幼儿练习朗诵绕口令2~3遍。,引导幼儿感受绕口令的特点。

1.教师:你在念绕口令时有什么感觉?你发现这个绕口令中有哪些容易混淆的字? (根据幼儿的回答把这些图标特别指出来,让幼儿反复念一念,感知这些字词的发音特点)

2.教师小结:绕口令是将一些发音相近的字和词放在一起,帮助大家练习发音。绕口令有节奏感,可以越念越快,十分有趣。

四、引导幼儿借助小图标朗诵、记忆绕口令。

1.请幼儿把椅子下面的图标和贴图标的底板拿出来。

教师:请小朋友自己看着图标读一读,练一练,注意把那些容易念错的字念准确。

2.鼓励幼儿自己看着小图标朗诵绕口令。教师注意巡回倾听,及时帮助幼儿解决问题。

3.幼儿尝试根据自己学习的进度逐步减少图际记忆绕口今。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先去掉两个图标进行练习,然后逐渐去掉多个图标,直到最后鼓励幼儿不使用图标进行练习。

五、引导幼儿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绕口令比赛。

1.加人节奏练习,如让幼儿一边拍手一边朗诵绕口令。掌握绕口令的节奏。

2.引导幼儿尝试加快速度朗涌绕口令并进行比赛。

3.“绕口令秀”:鼓励幼儿朗诵自己掌握的绕口令,增加幼儿对绕口令的兴趣。

4.教师:你们回去学一些绕口令,我们再开一个绕口令表演会。

小百科:猫,属于猫科动物,分家猫、野猫,是全世界家庭中较为广泛的宠物。家猫的祖先据推测是起源于古埃及的沙漠猫,波斯的波斯猫,已经被人类驯化了3500年(但未像狗一样完全地被驯化)。

幼儿园猫教案 篇13

【活动目标】

1、教幼儿练习双脚立定跳远,要求跳过30厘米宽的距离

2、在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跳跃能力和动作的协调性。

3、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一些当作粮食的雪花片片若干。

2、场地布置:画两条距离为了30厘米的线作河。

【活动过程】

一、进入场地。

进入场地之前,教师用铃鼓指挥幼儿由一路纵队练习走、跑交替,提醒幼儿注意间隔距离。进入场地后,教师整理队伍,锻炼幼儿的反应能力。(这个环节一定要让幼儿按规则来站队)

二、身体活动准备。

整理队伍之后教师带领幼儿进行活动的身体的准备。

师:请你们跟着老师来做动作。(扭一扭腰,转一转头,踢踢腿,手臂上举,前平举,打开放到两旁,侧平举,蹲下、腹背运动)我们的骨头和胫骨都打开了,你们感觉怎么样啊?那我们就来做个游戏吧!

三、游戏进行。

师:今天我们要玩的游戏的名字叫猫和麻雀。游戏要怎么样玩呢?那你们要怎么样做呢?(提醒幼儿要安静听老师讲玩法)

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小麻雀饿了,所以他就要到粮仓里找食吃,可是粮仓外面有一道沟,小麻雀要用双脚向前跳过去,可别掉进沟里了,粮仓里面有一只猫在睡觉,它被吵醒了就会捉我们,大家要赶快跳出沟来。

师:先看看老师扮演小麻雀怎么样去偷食物,(教师示范游戏,在做立定跳远的时候教师要重复几次,以便幼儿记住动作的.要领)

让幼儿练习立定跳远:老师让幼儿在圆圈旁边的两条一组的横线上进行分散练习立定跳远,提醒幼儿屈膝,两脚用力蹬地跳起,轻轻落地保持身体平衡。

游戏《猫和麻雀》。请一个幼儿戴上头饰小猫,蹲在家里,其余的幼儿扮小麻雀,围在大圆圈外蹲下,教师扮麻雀妈妈,说:猫醒了,我们快去找食吃吧!带领幼儿双脚站立,向前轻轻跳进粮仓作吃粮食状。一会儿麻雀妈妈说:猫醒了,我们快走吧!扮猫的幼儿站起来去追捉“小麻雀”。小麻雀跳出圆圈后蹲下,“小猫”就不能再捉。

整理队伍。教师带领幼儿做放松身体活动。

【结束活动】

我们都累了,我们就回去休息一下好吗?

老师讲评游戏活动情况,表扬做得好的幼儿,带领幼儿做放松整理活。

幼儿园猫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猫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