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1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体观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性,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兴趣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们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水平一阶段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对篮球技能初次接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造成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以简单化的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动作,提高学生活动兴趣,在实践中增长学生运球能力,采用游戏练习和竞赛练习、小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进一步参与篮球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2.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技术,让85%左右的'学生掌握该动作技术要领;3.多样性练习提升篮球原地运球时的兴趣,培养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地运球动作要领难点:对球的掌控能力
五、设计思路:
进一步熟悉篮球的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技能,在多样化的练习中体检篮球运动的乐理。开始部分的“布置任务与热身”,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践与提高部分通过让学生熟悉球性的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也为主教材做好铺垫,接下来的的讲练结合,多样性运球实践环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结束部分的小游戏,利用比赛竞争的方法回收器材的同时激发学生游戏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设计思路
形式要多: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练习时间长了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希望通过运球方式、组织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上合理及时的评价,使得篮球运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有效。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跨度必须合理,跨度太大容易打不成目标,跨度太小容易失去兴趣,因此采用跨度大增时间、跨度小增形式的方法,确保快乐效果双丰收。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2
学习目标:学会篮球的基本技能;培养对学习篮球的兴趣。
学习内容:篮球(球性和原地的运球)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小游戏《截住空中球》。教师布置好场地,分好,分发器材。
2参加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去。激发学生的热情。
3.进行巡回指导。纠正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指道下分组,领好游戏器材。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2.在游戏中注意要遵守游戏的规则。注意传球的准确性。
3.在游戏中要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组 织:
四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知道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运用的方法。
难 点:能运用掌握的篮球知识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
1.分发篮球,教师讲解一些简单的篮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及时让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活动:
1.积极的听的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2.按照教师示范和讲解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经验。
3.在练习时注意动作的正确运用。
组 织:
散点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片、篮球20个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3
队情分析: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练习篮球,参加过20xx年学区篮球赛,基本功比较扎实。
训练时间:
20xx7月1日——23日,周1、3、5早上8时至9点30,周2、4下午3点30至5时。
每天必练:
1、大操场5圈或球场20圈,跑前做简单热身
2、热身操:压腿、膝、踝关节是重点。
4、三步上篮:左、中、右和0度上篮各进10球,其中0度擦板与空心各进5球,所有队员都完成投篮后才可以轮换到下个点,先完成的队员仍需陪练。
周一
1、运球计时:低运球、“V”型运球×100次(侧、前单手和双手)
2、全场10次计时上篮×3组,必须投进。
3、踝关节柔韧和力量:台阶踮脚50×5、盘腿。
4、“抢断球”游戏。
周二
1、双人行进间传接球×10:进球少于1个或中途掉球需重新开始。
2、“8”字传球×10:后5次在传球队员回来时需上去两个防守队员。
3、俯卧撑15×6。
4、1分钟绕球比赛。
周三
1、听指挥做动作:各种步法+原地快速跑。
2、一对一攻防练习。
3、快速往返跑30×6。
周四
1、观看篮球视频。
2、小型比赛。
3、踝关节力量:台阶踮脚50×5。
周五
1、运球过障碍上篮:变向、转身、急停起×5
2、战术练习:传切、掩护、突破传球。
3、仰卧起坐30×6。
4、悬挂。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5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
教学器材:
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6
学习目标:学会篮球的基本技能;培养对学习篮球的兴趣。
学习内容:篮球(球性和原地的运球)
学习步骤:
一、情景导入
教师活动:
1.教师组织小游戏《截住空中球》。教师布置好场地,分好,分发器材。
2参加积极的参与到游戏中去。激发学生的热情。
3.进行巡回指导。纠正游戏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活动:
1.在教师的指道下分组,领好游戏器材。积极的投入到游戏中去。
2.在游戏中注意要遵守游戏的规则。注意传球的准确性。
3.在游戏中要尽情的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组 织:
四组分成原形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重 点:知道一些篮球的基本技能运用的方法。
难 点:能运用掌握的篮球知识进行练习。
教师活动:
1.分发篮球,教师讲解一些简单的篮球技能的方法并示范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3.及时让同学们把自己学会的动作展示给同学们。
学生活动:
1.积极的听的教师的讲解,看教师的示范动作。
2.按照教师示范和讲解进行练习并相互交流经验。
3.在练习时注意动作的正确运用。
组 织:
散点
** ** ** **
** *** ** **
** ** ** **
场地器材:
篮球场一片、篮球20个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7
队情分析: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练习篮球,参加过20xx年学区篮球赛,基本功比较扎实。
训练时间:
20xx7月1日——23日,周1、3、5早上8时至9点30,周2、4下午3点30至5时。
每天必练:
1、大操场5圈或球场20圈,跑前做简单热身
2、热身操:压腿、膝、踝关节是重点。
4、三步上篮:左、中、右和0度上篮各进10球,其中0度擦板与空心各进5球,所有队员都完成投篮后才可以轮换到下个点,先完成的队员仍需陪练。
周一
1、运球计时:低运球、“V”型运球×100次(侧、前单手和双手)
2、全场10次计时上篮×3组,必须投进。
3、踝关节柔韧和力量:台阶踮脚50×5、盘腿。
4、“抢断球”游戏。
周二
1、双人行进间传接球×10:进球少于1个或中途掉球需重新开始。
2、“8”字传球×10:后5次在传球队员回来时需上去两个防守队员。
3、俯卧撑15×6。
4、1分钟绕球比赛。
周三
1、听指挥做动作:各种步法+原地快速跑。
2、一对一攻防练习。
3、快速往返跑30×6。
周四
1、观看篮球视频。
2、小型比赛。
3、踝关节力量:台阶踮脚50×5。
周五
1、运球过障碍上篮:变向、转身、急停起×5
2、战术练习:传切、掩护、突破传球。
3、仰卧起坐30×6。
4、悬挂。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8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体观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性,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兴趣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们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水平一阶段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对篮球技能初次接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造成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以简单化的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动作,提高学生活动兴趣,在实践中增长学生运球能力,采用游戏练习和竞赛练习、小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进一步参与篮球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2.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技术,让85%左右的学生掌握该动作技术要领;3.多样性练习提升篮球原地运球时的兴趣,培养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地运球动作要领难点:对球的掌控能力
五、设计思路:
进一步熟悉篮球的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技能,在多样化的'练习中体检篮球运动的乐理。开始部分的“布置任务与热身”,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践与提高部分通过让学生熟悉球性的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也为主教材做好铺垫,接下来的的讲练结合,多样性运球实践环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结束部分的小游戏,利用比赛竞争的方法回收器材的同时激发学生游戏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设计思路
形式要多: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练习时间长了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希望通过运球方式、组织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上合理及时的评价,使得篮球运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有效。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跨度必须合理,跨度太大容易打不成目标,跨度太小容易失去兴趣,因此采用跨度大增时间、跨度小增形式的方法,确保快乐效果双丰收。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9
队情分析:
从四年级下学期开始练习篮球,参加过20xx年学区篮球赛,基本功比较扎实。
训练时间:
20xx7月1日——23日,周1、3、5早上8时至9点30,周2、4下午3点30至5时。
每天必练:
1、大操场5圈或球场20圈,跑前做简单热身
2、热身操:压腿、膝、踝关节是重点。
4、三步上篮:左、中、右和0度上篮各进10球,其中0度擦板与空心各进5球,所有队员都完成投篮后才可以轮换到下个点,先完成的队员仍需陪练。
周一
1、运球计时:低运球、“V”型运球×100次(侧、前单手和双手)
2、全场10次计时上篮×3组,必须投进。
3、踝关节柔韧和力量:台阶踮脚50×5、盘腿。
4、“抢断球”游戏。
周二
1、双人行进间传接球×10:进球少于1个或中途掉球需重新开始。
2、“8”字传球×10:后5次在传球队员回来时需上去两个防守队员。
3、俯卧撑15×6。
4、1分钟绕球比赛。
周三
1、听指挥做动作:各种步法+原地快速跑。
2、一对一攻防练习。
3、快速往返跑30×6。
周四
1、观看篮球视频。
2、小型比赛。
3、踝关节力量:台阶踮脚50×5。
周五
1、运球过障碍上篮:变向、转身、急停起×5
2、战术练习:传切、掩护、突破传球。
3、仰卧起坐30×6。
4、悬挂。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10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学习、实践为主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体验的过程中学习运动技能、参与体育活动。体育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体观课堂教学的手段多样性,积极创设符合学生身心、兴趣特点的体育教学课堂氛围,为教学目标服务。
二、教材分析:
篮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们的奔跑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身体灵敏性;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合作意识、竞争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终生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
三、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水平一阶段学生,大部分学生对参与篮球活动的积极性很高,但是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知识了解的不多,对篮球技能初次接受,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造成学生学习状况的差异性。因此在教学中我重点以简单化的各种方式的原地运球动作,提高学生活动兴趣,在实践中增长学生运球能力,采用游戏练习和竞赛练习、小组练习……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篮球运动的乐趣,培养他们进一步参与篮球学习与锻炼的积极性。
四、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使学生熟悉篮球的球性;2.学习原地运球动作技术,让85%左右的'学生掌握该动作技术要领;3.多样性练习提升篮球原地运球时的兴趣,培养与同伴合作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原地运球动作要领难点:对球的掌控能力
五、设计思路:
进一步熟悉篮球的球性,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技能,在多样化的练习中体检篮球运动的乐理。开始部分的“布置任务与热身”,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实践与提高部分通过让学生熟悉球性的同时达到热身的效果,同时也为主教材做好铺垫,接下来的的讲练结合,多样性运球实践环节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能力。结束部分的小游戏,利用比赛竞争的方法回收器材的同时激发学生游戏参与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六、设计思路
形式要多:由于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练习时间长了容易失去兴趣,因此希望通过运球方式、组织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加上合理及时的评价,使得篮球运球教学变得生动有趣而且有效。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是完成教学目标的关键,内容与内容之间的跨度必须合理,跨度太大容易打不成目标,跨度太小容易失去兴趣,因此采用跨度大增时间、跨度小增形式的方法,确保快乐效果双丰收。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6篇
作为一名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11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6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体育篮球原地运球教案 篇12
教学内容:
1、趣味小篮球(行进间运球)
2、运球接力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行进间运球的动作方法。
2、通过练习能够基本掌握行进间运球的重、难点。
3、在练习的过程中提高运球的.熟练性及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习惯。
5、培养良好的组织性、纪律性,提高小组长的管理能力。教学器材:篮球
教学过程:
一、教学常规2分钟
1、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教师宣布本课教学内容、目标并提出教学要求。
3、安排见习生。
二、8分钟
1、韵律球操3分钟
A、教师向学生讲清要求。
B、学生随着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韵律。
组织:四列体操队形
2、熟悉球性练习5分钟
A、运球报数
B、高抛球击掌
组织:同上
三、12分钟
1.运球互指。
在一块长、宽各5米左右的篮球场上,里面站三至四人,每人一球。在此场内运球,运球的同时去击拍别人的球。
A、教师向学生讲解游戏的方法、规则并提出游戏的注意事项。
B、教师找学生配合一起示范。
C、学生自由结合在规定的区域内进行游戏。
D、教师巡回指导。
E、找学生示范,并点评。
F、学生相互交换进行游戏。
2.抢运球。
把整个球队分散在球场内,先指定二至三名队员担任徒手“抢运球者”,其余人每人一球。游戏开始,持球者在场内任意运球,在运球过程中要躲闪“抢运球者”的抢球,“抢运球队者”则利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打球,一旦打掉运球者的球,两人互换。
游戏规则:
(1)“抢运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违者抢到球不算;
(2)如果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持球移动或二次运球等违例等情况,则按被打掉球论处。
A、学生明白游戏方法规则。
B、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参与其中。
四、运二球接力12分钟
在一个篮球场进行。将球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组,分别以纵队形式排至端线外,排头各持二个球。中线处放几个旗竿,每队对一个旗竿。游戏开始各排头每只手运一球前进,到中线后绕过旗干回端线,把球交给下一个队员。除了用运球方式外,也可用两手推滚前进,然后再推回,但必须使两球同时到达目的地。先完成队为胜。
A、教师向学生讲清游戏的方法、规则。
B、组织学生进行运球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1)运球时,必须两手运两只球,不能一只手运球,一只手推滚球;
(2)如是推滚球时,规定双手都不能离开球,要做到人球一起到达;
(3)违反以上规定者,重做一人次。
五、6分钟
1、放松整理活动
2、学生交流学习体会,教师进行讲评。
3、师生再见
组织:自然围坐在教师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