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和意义,认识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风俗习惯。
2、与家人共同参与制作香袋和观看粽子的制作过程,增强亲子互动和家庭团结。
材料准备:
1、准备制作粽子和香袋所需的各种材料。
2、准备PPT以引入活动话题。
活动过程:
(一)观看PPT引入话题:
1、引导孩子回顾五月五日是什么节日,解释为什么中国人还要过端午节,讲解农历的意义。
2、介绍屈原的故事,以及他与端午节的关系。
3、通过PPT了解粽子、艾草、龙舟等与端午节相关的元素。
(二)与家长一起动手制作香袋和纸制三角综。
在活动开始时,孩子们和家长都迫不及待地开始装香料,制作香袋。每一个香袋都充满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用心。在观看几位家长制作粽子的过程后,孩子们在剥粽子的时候发现,不同的粽子大小和包法各不相同。有的粽子用线扎捆起来,有的则直接用粽叶穿过去。孩子们好奇地询问粽叶是如何穿进去的,这种软软的.粽叶是怎么做到的。当粽子被切成一块一块开始品尝时,他们尝试了各种不同口味的粽子。孩子们都非常开心,对端午节有了更深入的感性认识。
(三)观看家长表演包粽子,并与家人一起品尝粽子。
在活动的最后阶段,一些家长展示了包粽子的技巧,并与孩子们共同品尝了新鲜出炉的粽子。这次品尝的过程中,孩子们能够品尝到各种各样的粽子口味,进一步加深了他们对端午节的了解和认识。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2
一、活动主题
粽享欢乐、共度端午,互赠祝福
二、活动目的
通过亲自动手包粽子,让我们能更真切得去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了解更多具体的工艺,比如包粽子的方法和馅料的搭配等等,以轻松的方式进一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
三、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四、活动地点
幼儿园内
五、活动规则
团体赛评比规则:视情况而定,把孩子们分为若干人一组,在规定是时间内看哪组包的粽子多。时间结束后,由裁判统一评比,评出前3名。(奖品由园长自行决定)
要求:质量好、外观美、遵守纪律、不浪费材料且场地保持干净
个人赛评比规则:
(1)各参赛组推荐出一名组员参加个人比赛;
(2)每人再包5个粽子,以时间短、粽子大小适中、均匀、四角不露馅(不漏米)、捆扎整齐、不松线评比出前10名。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宣传:家长和小朋友们报名参加包粽子比赛
购买材料:准备好包粽子所需材料
器具准备:盛装食材容器、汤匙(均由食堂提供);棉线、剪刀等。
(二)包粽子
(三)粽子分发
活动评比结束后,各队伍所包的粽子由组长按每人若干个发放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七、注意事项
1、不要随意放置器具或是材料,以至于现场凌乱。
2、注意个人和食材卫生,不应弄混弄乱。
3、各参赛人员按时到既定地点,应预先了解包粽子的有关方法。
包粽子大法
长棕
特点:这种粽子多见广西等地,一般用粽叶包裹,粽叶非常宽大,像芭蕉叶一般,这样可以在其中放入丰富的馅心,之后用绳子捆绑,形状虽然一般,但味道绝美。
1、将粽叶平放在桌子上,折起一个边,用手压实。
2、叶子两端分别向中间折,用手压实后,叶子呈长信封状。
3、将糯米放入折好的粽叶当中。
4、将另外一边向下折,完全将糯米包裹住。
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南方四角粽
特点:南方四角棕主要是以咸味粽为最大的特色,馅料相当丰富可以是腌肉、蛋黄、干贝、冬菇、绿豆、叉烧、海米、栗子等。
1、取一片较大的粽叶,对折。
2、将双层的下边向上折,用手压实。
3、将粽叶打开,填入糯米,尽量将糯米填成一个长条形状。
4、将粽叶没有米的部分折过来。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北方四角粽
特点:北方四角棕在北方地区非常流行,个头不是很大,为斜四角形,多以小枣、豆沙做馅,也可以适当放一些果脯蜜饯等。当然也可以蒸完全的白粽,蒸后可以直接蘸食白糖。
1、取两篇粽叶,搭在一起叠压。
2、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3、在圆锥状的筒中装入糯米。
4、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为止。
5、随即用手将叶子的两侧捏下去,之后的粽叶尖端向一侧折叠。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三角粽
特点:三角粽的形状比较好看而且特别,可以制作成甜、咸两种口味,蛋黄、叉烧、蜜枣都是不错的`馅料。
1、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在圆锥的筒中装入糯米。
3、上部的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开口为止。
4、顺着三角的边将所有的粽叶都折好。
5、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塔型粽子
特点:宝塔粽子主要是广东地区的特色粽子,体型庞大,可以说是粽子中的霸王粽,由于可以装非常多的东西,因此也形成了甜和咸两种口味。甜馅主要是豆沙,而咸馅则是用腌制好的鸡肉来做。
1、取两片粽叶十字交叉,形成一个窝状。
2、将糯米填入其中。
3、再取两片粽叶分别加入左右两边,完全把糯米包裹住。
4、再取一片粽叶,将顶部盖住。
5、之后将两边的粽叶,分别向中心折。
6、再将另外两边的叶尖向内折,用手捏住将整个塔粽翻过来。
7、用线绳将粽子对角缠好。
锥形粽子(牛角粽)
特点:牛角粽在广东的河源等地比较流行,尖尖的像极了牛角,粽子古代的时候叫做“角黍”,这可能是和古代粽子最相像的一个品种了。
1、取一片宽大的粽叶,卷成一个圆锥状。
2、用手在圆锥筒中旋转一下,让锥筒更加细长。
3、在锥筒中填入糯米。
4、将没有米的那端,将粽叶的两侧分别向内折。
5、之后顺势将粽叶向下折,直到完全盖住糯米口为止,多余的粽叶反复折收在口上。
6、用线绳将粽子捆绑结实即可。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的来历和习俗,如: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
2、了解粽子的各种口味。
3、乐于参与端午节的活动。
4、知道端午节是几月几号。
二、活动准备
插艾草、划龙舟的图片,各种粽子图片。
三、活动过程
(一)出示划龙舟的`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出示图片:小朋友,你们知道图片上的人在干什么吗?什么节日人们会举行划龙舟比赛呢?(让幼儿知道是端午节。)
(二)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与习俗。
1、你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
2、请幼儿说一说。
3、讲述屈原的故事,让幼儿了解端午的由来:端午为什么要划龙舟呢?老师讲述划龙舟的来历。
4、展示艾草图片,让幼儿初步了解插艾草的原因:你们知道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之外,还有什么风俗习惯吗?
5、带领幼儿学习简单的端午儿歌:五月五,端午到,吃粽子,插艾草,划龙舟呀真热闹。
四、结束活动
表扬上课认真的幼儿。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及风俗习惯。
2、积极参加包粽子、制香包等活动,体验节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端午节故事的视频及儿歌。
2、做香包的材料:布、艾草、干花、针、线等。
3、包粽子的糯米、苇叶、针线、剪刀、盆等。
活动过程
一、老师播放端午节的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儿童了解端午节涉及到的人物、相关物品。
老师:“看了动画片,小朋友们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有没有小朋友知道它的'传说?在端午节这天,人们都有哪些活动,为什么进行这样的活动?”幼儿分组进行相互交流,然后请每组选1名幼儿在集体面前发言。给孩子简述一下端午节风俗涉及相关物品的含义:
1、粽子。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苇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据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不让鱼类吃掉其尸体,故向江内投之以粽子。习俗相沿,变成了人吃粽子,后又带上了时令色彩。
2、香布袋。用布做成小布袋,向药铺索要或买五味中药药面,装在小布袋里缝严。戴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驱邪避瘟。
3、长命缕。长命缕亦称“缠五色丝”。农历五月初五,妇女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或绒线,拴在儿童手臂、手腕(男左女右)等处;或悬挂于儿童胸前、蚊帐、摇篮。据说,五色丝象征五色龙,可以免除瘟病,使人健康长寿。
……
教师小结:端午节人们会进行许多活动,如吃粽子、系长命缕、赛龙舟、挂菖蒲、佩香囊等。
二、包粽子、吃粽子。
老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粽子是怎么包的,观看完了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包粽子喔。”
老师:“小朋友们,看看那你们前面都有哪些材料,现在我们就要用这些材料包出又香又甜的粽子。大家一起来。老师先给大家示范一下。”观看完视频后,老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完成洗叶、装米、压米、扎线等包粽子动作,并随音乐合拍地进行表演。
(提醒幼儿注意安全使用剪刀。通过视频学习及老师的示范,部分幼儿能自己摸索着包出一个大概,对于还不会或者无从下手的幼儿采用同伴帮助及老师指导,确保每个幼儿都参与到活动中)
老师:“哇,xx包的粽子真好看,大家快向他学习,看看他是怎么包的,怎么才能包的又好又快。”包完粽子后,老师们把孩子包的粽子分开来煮,让孩子能够吃到自己包的粽子,让他们体验包粽子的乐趣、享受成就感。孩子们也可以相互向小伙伴分享一下自己包的粽子或把粽子带回家。
教师小结:“哇!小朋友们真是能干,包的粽子让老师忍不住要流口水啦。这下老师不用担心没法招呼客人了。”
三、共制香包。
老师:“下面我们再来一起制作香包吧,小朋友们可要帮助老师一起制作喔。”老师要一步一步演练制作香包的方法步骤。在操作过程中通过语言描述,对不会操作的孩子进行一对一指导。(提醒幼儿安全使用针线和剪刀。主要指导孩子做香包需要哪些材料?怎样使用这些材料来做香包?做香包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制作结束后幼儿相互赠送香包,大胆向同伴说一句祝福的话。
四、学习端午节的儿歌。
①五月五,是端阳;龙船双双闹长江;两边坐着划船手;中间坐着打鼓郎;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
②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③五月五,过端午,赛龙舟,敲锣鼓,端午习俗传千古。
④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端阳处处祥。
⑤雄黄酒,洒庭户,小孩头上画老虎。一、二、三、四、五,家家户户过端午。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香包,了解香包的制作方法和作用。
2、通过动手操作掌握制作香包的基本要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能力及同伴间的合作能力。
3、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
1、前期准备:幼儿和家长收集各种各样的香包。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已有过使用针线的基础。
2、教具准备:制作课件:端午节的由来
3、学具准备:制作香包的39;香料,各种材质的布(纯色、花色),针线,棉花,彩色缎带,剪刀,各种彩纸,糖纸、包装纸
三、活动过程:
1、教师演示课件,幼儿观看《端午节的由来》,导入课题。
a、提问:“端午节是哪个国家的传统节日?”“每年的几月几号是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
端午节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大多数传说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来的,渗透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b、端午节都有哪些习俗呢?
幼儿讨论,请个别幼儿将课前了解到的端午节的习俗讲给大家听。(带香包,喝雄黄酒、长命缕、吃粽子、绿豆糕、炸油糕等)
2、教师请幼儿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桌上放置的`各种各样的香包。
提问:“你看的香包是什么样的?用什么制作出来的?有什么味道?佩戴香包有什么用呢?”
3、教师出示制作香包的材料,示范香包的简易制作过程:
a、剪布料——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缝制——绑丝带
b、选择纯色布料剪成自己要的形状——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剪彩纸为各种形状粘贴装饰香包——绑丝带
c、糖纸或者包装纸——填充棉花及香料——收口——扎眼——绑丝带
教师对幼儿正确使用针线提出要求(如不用的针要插在针线包上,放置在针线筐内)并进行剪刀的安全教育。
4、幼儿自由选择组制作香包,鼓励幼儿合作制作,互相帮助,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收口,特别注意提醒幼儿针线、剪刀的使用和放置。
5、将幼儿制作好的香包悬挂在教室内,幼儿共同欣赏,发给幼儿佩戴在身上分享成功的喜悦。
四、延伸活动:
教师和幼儿共同收集全国各地有关端午节习俗的有关图片,布置端午节的主题墙,让幼儿在看一看,说一说的过程中感受祖国的悠久文化。
幼儿园端午节活动方案 篇6
一、活动:
活动要求:
老帅拿出道具,由小朋友说出端午节关于这个道具的用处及关于这个道具的故事。
活动意义:
了解端午节的传说及人们在节日中的习俗。培养幼儿的言语表达力。
活动道具:
粽子、艾草、蒜头、鸭蛋网等。
二、活动:画出自己的`“端午节”
活动要求:
根据幼儿自己已有的经验,想象并表现端午节的快乐。
活动意义:
发展幼儿的想象能力和绘画能力。
活动准备:
准备画笔、画版等。
三、活动:端午节我要制作龙舟
活动要求:
1、让孩子们模拟制造龙舟。
2、让孩子们互相评价别人的龙舟作品,与同伴共同分享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
1、准备制作龙舟模型的各种材料。
2、组织幼儿参观别人制作的龙舟。
活动反馈:
1、幼儿对制作龙舟活动有浓厚兴趣,他们喜欢各种结构材料。在颜色搭配、牢固程度等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幼儿在制作龙舟时,特别是在制作龙舟龙头时比较难,所以在活动中要重点引导幼儿如何制作龙头或是引导幼儿用其它的办法来解决如:用纸张画出龙头来,然后贴在积塑上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