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社会收入报告(精选8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社会收入报告 篇1
农民是国家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 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 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 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社会收入报告 篇2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形成深厚的友谊。1949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几千年来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彻底成为主人。今天,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改革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煤炭资源丰富,土地贫瘠。因此,煤炭工业一度被视为其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大量农民加入了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三大国有行业巨头旗下都有庞大的分公司。此外,许多非法小煤矿吸收了大量附近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矿开采和运输。因此,煤炭为解决山西农业人口过剩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规划不到位,加上乱采滥挖非法小煤矿,煤炭资源日益匮乏,环保重要性日益突出,原煤销量直线下降,煤炭深加工项目和企业尚未建立。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大量正式工人被解雇,临时工和合同工返乡务农,从而扩大了农民队伍。但是,土地情况并没有多大变化,人口过剩的问题又变得严重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和情况下,今年暑假,我专门调查了我的家乡平遥东部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发现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一种是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冰雹。用“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并不为过。从6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最后两个月,平遥县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下雨。这个时期是高粱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但是灌溉水的高价让农民望而却步,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庄稼干枯发黄,甚至死亡。有些农民不愿意在前期浪费时间精力成本,只好花钱灌溉施肥。这只是为了保证秋天有一点收获,根本没有利润。经过调查,我做了如下计算:一茬作物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成本是每小时14元,一般每亩灌溉一次需要4小时。这样的话,每亩水费大概115元。另外,每亩需要化肥20公斤左右,每公斤需要1.6元;旱灾和虫灾期间,每亩农药成本25元左右,每亩土地总成本180元。如果把得到的产品卖了,比如大豆,亩产150斤左右,每斤2元左右,但是收入不等于300元。耕地、种子、运输和农业税的费用不超过30元。所以,努力工作的农民基本上被视为无报酬劳动。更何况人少地少,生产出来的粮食只能自己消费,根本没有存款换钱。
近年来,林业发展迅速(主要是别墅行业)。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培育的品种无非是红星、广金、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了富士之外其他品种都很难销售。所以果农除了入不敷出的痛苦之外,还得面对“卖水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们县三分之一的地方在6月15日遭到冰雹袭击。在严重的地区,棉花、大豆等。仅用光杆殴打,在较轻的地区,水果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为因素。一些领导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上面提到的盲目开发果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品种差,质量不高,收获少。改变品种或改变农业结构需要很长时间。另外,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农民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1-2个人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形成以工养农,以商养农的格局。以下是我的调查清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的生活状况:
家庭类型调查项目的成员都是农民,包括教师、工人、农民和其他成员,农民和商人都有外债家庭比率。
月平均收入(家庭)20元500元520元
月平均支出(户)在430元、430元中为34.4元
净盈余-14.4元190元,170元
比例分别为5.2%、91.7%、3.1%和95%
其中,除了生活必需品,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子女教育,这也是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
当然,随着人们正念的改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也逐渐增加。塑料大棚和覆膜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步显著。
山西作为中国相对落后的省份,包含了平遥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严格来说,上述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有很多感触。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我深深体会到了农民常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但是,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社会收入报告 篇3
目前,农民的收入主要来自粮食作物的交换。小麦、玉米、大米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他们同时被出售必须留出一半甚至一半以上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指花生种植较多的地区)。粮食收入后,农民卖本该卖的,留本该留的,可以赚四五千。
副业也是农民收入之一。在农村,除了牛、羊、鸡等家禽之外,几乎每个家庭都养两三头猪。这些卖了以后,大部分都有两三千元的收入,所以农村每年的毛收入是六七千元。在种植中,种子、肥料、灌溉等方面都被去除了。养殖中,除去种苗、饲料、家禽的'医药费,农民年纯收入也可以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可观的。
但是农民对钱不是很满意,然后钱就拿出来了。到年底,村里要统筹规划,每年都要留出。家里给孩子们添置了一些新衣服。拖拉机的大轮子已经用了好几年了,应该换了。剩下的要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过年可能还要借有些人希望有一个美好的一年。
万一闹饥荒,天气不好,又没有粮食。交了公粮恐怕不够填饱肚子。家里有人生病不借钱恐怕不是个好主意。借了这个,家里就债台高筑了,每年还要攒钱,少吃好饭,少穿新衣服,还钱才能放松。
农民的收入,除了开销,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遇到天灾人祸,他们要借钱,但不是这样。借的钱要还。孩子读书花的钱最多,还要赶上一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就更惨了。
国家政策整天都在呼吁减轻人民负担,但农民还是不堪重负。政策的关键是执行。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入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下降,使农民收入减少,支出没有太大变化,农民负担将更加沉重。
社会收入报告 篇4
调查显示,20xx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成都、重庆、武汉、青岛、杭州、西安十大城市涉及16类行业和11类职业的网民的平均年薪为27060元人民币。其中,9.1%的人年薪在5000元以下; 13.7%的人年薪在5000~10000元; 19.4%的人年薪在1万~2万元; 15.3%的人年薪在2万~3万元; 13.6%的人年薪在3万~4万; 7.4%的人年薪在4万~5万; 8.2%的人年薪在5万~6万; 3%的人年薪在7万~9万; 0.8%的人年薪在9万~10万; 3.1%的人年薪在10万以上。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低收入者的`比例远远大于高收入者,两端人数均较少,而大部分人收入基本在中间档次,从1万~5万元的收入者占55.7%。
薪资收入排名前10位的行业中,it业年薪排在第一,其值为29948元。20xx年是it业寒冷的冬天,其行业排名却是第一,可见冬天来了,春天将会更辉煌。排在第二的是媒体/广告业,其平均年薪是28239元,后面行业及其平均年薪依次排行为金融/保险(28218元)、商业/贸易(25840元)、咨询/法律(24404元)、建筑/房地产(23049元)、医药/保健(22799元)、教育/研究(19746元)、机械/仪表(19379元)、其他类行业(19041元)、政府/公用事业(19023元)、石油/化工(18945元)、矿产/冶金(13931元)、餐饮/旅游(11613元)、纺织/服装(11181元)、交通/运输(9250元)。
经营管理者收入最多
调查显示,从事经营和管理类的职业年薪为最高,其平均值为41208元。其次分别为技术(36220元)、销售(35965元)、编辑、记者、翻译(23598元)、律师/法律工作者(10340元)、公关/市场/广告(21360元)、后勤/物流(13756元)、财务/审计(13223元)。
按城市划分,从事销售工作的,深圳的平均年薪为最高,高达68000元。经营和管理工作者,广州排名第一,约为63083元 ,深圳紧跟其后,为62083元。公关/市场/广告职业者,广州以50833元胜于北京(35050元)。编辑、记者、翻译职业者,北京当仁不让,其年薪为56000元,第二名深圳被甩到30000元。财务/审计的高薪收入还是产生在经济中心上海市,其平均年薪为43333元。
各城市收入差距大
此次调查深圳和上海分别以52630元和50215元的平均年薪分列前两名,北京则以47356元身居第三位,广州(43362元)名列第四位。而其余6城市均低于4万元。
在被调查者最多的四大城市中,各城市最高收入的行业不一样。北京地区收入最高的行业为it业,平均年薪为50125元;上海地区“咨询/法律”行业高居榜首,平均年薪水平为53254元;广州薪金排在首位的律师/法律工作者行业的年薪超过50000元。在深圳,薪水最高的行业是“教育/研究”和“医药/保健”业,其年薪平均高达60000元以上。
社会收入报告 篇5
"农民”这个特殊的称谓,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与土地形成深厚的友谊。1949年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改变了几千年来被剥削被压迫的地位,彻底成为主人。今天,随着改革开放,农民的政治地位和生活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巨大的改革成就,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省,农民生产人口严重过剩,煤炭资源丰富,土地贫瘠。因此,煤炭工业一度被视为其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大量农民加入了煤炭工人的行列。大同矿务局、阳泉矿务局、汾西矿务局等三大国有行业巨头旗下都有庞大的分公司。此外,许多非法小煤矿吸收了大量附近的农民就业,从事煤矿开采和运输。因此,煤炭为解决山西农业人口过剩做出了巨大贡献。
由于前期开采规划不到位,加上乱采滥挖非法小煤矿,煤炭资源日益匮乏,环保重要性日益突出,原煤销量直线下降,煤炭深加工项目和企业尚未建立。因此,煤炭工业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大量正式工人被解雇,临时工和合同工返乡务农,从而扩大了农民队伍。但是,土地情况并没有多大变化,人口过剩的问题又变得严重起来。
在这样的背景和情况下,今年暑假,我专门调查了我的家乡平遥东部和南部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状况,发现困扰农民的两大因素。
一种是自然灾害,主要是干旱和冰雹。用“十年九旱”来形容我们晋中地区(山西中部,包括平遥、祁县、太谷、榆次)并不为过。从6月下旬到8月中旬的最后两个月,平遥县的大部分地区都没有下雨。这个时期是高粱等作物生长的关键期。但是灌溉水的高价让农民望而却步,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庄稼干枯发黄,甚至死亡。有些农民不愿意在前期浪费时间精力成本,只好花钱灌溉施肥。这只是为了保证秋天有一点收获,根本没有利润。经过调查,我做了如下计算:一茬作物至少灌溉两次才能成熟,成本是每小时14元,一般每亩灌溉一次需要4小时。这样的话,每亩水费大概115元。另外,每亩需要化肥20公斤左右,每公斤需要1.6元;旱灾和虫灾期间,每亩农药成本25元左右,每亩土地总成本180元。如果把得到的产品卖了,比如大豆,亩产150斤左右,每斤2元左右,但是收入不等于300元。耕地、种子、运输和农业税的费用不超过30元。所以,努力工作的农民基本上被视为无报酬劳动。更何况人少地少,生产出来的.粮食只能自己消费,根本没有存款换钱。
近年来,林业发展迅速(主要是别墅行业)。由于缺乏市场经验和战略眼光,培育的品种无非是红星、广金、国光、富士等老品种,除了富士之外其他品种都很难销售。所以果农除了入不敷出的痛苦之外,还得面对“卖水果难”的尴尬。尤其是今年,我们县三分之一的地方在6月15日遭到冰雹袭击。在严重的地区,棉花、大豆等。仅用光杆殴打,在较轻的地区,水果也遭受“创伤”。8月初,冰雹再次来袭,农民损失更加严重。
困扰农民的另一个因素是人为因素。一些领导决策失误也给农民留下了不可挽回的损失。上面提到的盲目开发果树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品种差,质量不高,收获少。改变品种或改变农业结构需要很长时间。另外,很多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严重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以上两个因素导致农民人均收入极低,入不敷出现象严重。所以一般家庭1-2个人出去打工或者做生意,形成以工养农,以商养农的格局。以下是我的调查清单,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农民的生活状况:
家庭类型调查项目的成员都是农民,包括教师、工人、农民和其他成员,农民和商人都有外债家庭比率。
月平均收入(家庭)20元500元520元
月平均支出(户)在430元、430元中为34.4元
净盈余-14.4元190元,170元
比例分别为5.2%、91.7%、3.1%和95%
其中,除了生活必需品,85%以上的家庭将大部分收入用于子女教育,这也是大部分家庭负债的原因。
当然,随着人们正念的改变和文化水平的提高,农业科技投入也逐渐增加。塑料大棚和覆膜技术正在逐步推广。在土地资源稀缺的岳壁乡,两项技术的普及率达到90%以上,进步显著。
山西作为中国相对落后的省份,包含了平遥这个相对落后的地方。严格来说,上述情况并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是,通过这次调查,我有很多感触。作为一个农民的女儿,我深深体会到了农民常年劳作的艰辛、痛苦和无奈。但是,我坚信,随着农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农民的生活会一天比一天好。
社会收入报告 篇6
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
社会收入报告 篇7
我国农民数量如此之多,要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要带领农民奔小康,要带动我国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对策是我们调查的根本,落实完成辽宁科技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关于“调查社会某一阶层经济收支情况”这一社会实践活动任务。进一步增强同学们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互帮互助精神。使同学们在享受假期生活的同时更好的认识社会和接触社会。
辽宁省农民收入情况调查:
辽宁省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全省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达1720元,比上年增长14.7%。其中,农民外出务工人数同比增长4.8%,务工收入增长21.7%;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受粮食丰收和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共同影响,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实现快速增长。全省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达2592元,比上年增长17.3%;三是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大幅度增长。得益于粮食直补、提高离退休养老金、土地征用补偿等优农、惠农、利民政策,农民转移性和财产性收入比上年大幅度增长。全省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达282元,比上年增长26.5%;转移性收入人均达179元,同比增长18.4%。
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XX年黑龙江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206元增长7.2%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对全省224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显示:XX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6.8元,同比增加351.2元,增长7.2%。政策调控成效显现,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继续增长。XX年我省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人均为1019.6元,首次迈上千元台阶,同比增加102.9元;农村居民人均打工劳务收入达到818.3元,同比增长11.8%。现金纯收入占纯收入比重提高。XX年我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960.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95.3%,比上年提高9.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显示出农村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从事生产经营的方式更加趋向商业化、市场化。我国“粮仓”黑龙江省的农民收入去年继续增加。据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抽样调查显示,XX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206.8元,比上年增加351.2元,增长7.2%,连续两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调查显示,XX年黑龙江省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达到4960.2元,占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到95.3%,比上年提高了9.6个百分点。农民收入货币化程度的提高,显示出农村市场经济正逐渐走向成熟,从事生产经营的方式更加趋向商业化、市场化。XX年东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0951元,工作总结成为我省首个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的县(市)。
近年来,我的家乡东宁县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依靠栽培黑木耳及烤烟、果菜等特色产业,做大境外农业,做强劳务经济,农民纷纷鼓起了腰包。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从事第一产业人均纯收入7703元,占70.3%;劳务(含境外农业)收入2537元,占总收入23.2%。有着“全国黑木耳第一县”美誉的东宁县,采取资金、政策和服务支持,扶强做大黑木耳产业,带动农民快速增收。XX年全县种植黑木耳7.02亿袋,总产量达2.8万吨,总收入12.8亿元。仅此一项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542元,占总收入52.3%。目前,黑木耳产业已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
山西省晋中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晋中市认真贯彻国家、省一系列惠农政策,持续加大“三农”投入,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农村经济运行呈现出质量提高、结构优化、效益改善的良好局面,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创历史新高,收入增额与增速实现新的突破。据全市88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全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首次突破4000元大关,达到4206.7元热门思想汇报,比上年增加558.8元,同比增长15.3%;高出上年5.3个百分点,高于全省0.1个百分点;绝对额居全省第五,增幅居全省第三。XX年晋中市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0xx.5元,比上年增加234.5元,增长12.8%。工资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达49%,对农民纯收入增长贡献率为42%,拉动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一是随着近年引资力度加大和产业结构步伐加快,本地新增企业和规模进一步扩大,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明显增强,使农民在本乡地域内就业获得的劳动报酬明显增加,人均达到了1778.7元,占工资性收入的86%,同比增加249.3元,增长16.3%。二是随着《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若干意见》、《山西省农民工维权条例》的全面贯彻落实以及农民工素质提高工程的有效实施,农民工就业非农产业的环境明显改善,素质有了新的提高,报酬水平明显上升。
XX-XX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使我们深刻了了解了农民爸妈不易,我们大多来自农民家族。我觉得提高农民收入就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进结构战略性调整。
2、充分挖掘农业内部潜力,加快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
3、拓宽农民增收途径,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
4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为农民增收创造良好的体制环境。
社会收入报告 篇8
农民是国家的主要载体,然而现在农民收人主要来源于粮食作物的兑换。小麦、玉米、水稻等是农民的生活资料,在卖出的同时—定要留下一半甚至一半以上作为—年的口粮。花生、芝麻等经济 作物自然是农民经济的主要来源(主要是指花生等种植较多地区)。粮食收入以后,该卖的卖,该留的留,农民便可有四五千元的收人。
副 业养殖也是农民的收入之一,在农村几乎每家都养两三头猪,此外还有牛、羊、鸡等家禽,这些卖掉以后大多又有了二三千元的收人,所以农村一年毛收人在六七千 元,在种植上除去种子、化肥、灌溉等方面,在养殖上,除去幼苗、饲料以及家禽的医药费等,农民一年净收入也能有四五千元。这个数字还是可观的。
可是农民拿着这些钱并不是很开心,接下来钱就要向外拿了。到了年底每年必不可少的是村统筹、提留。家里孩子增几件新衣服,那拖拉机的大轮子用了好几年了也该换了。剩下的要全部给孩子来年的学费、生活费,或许到了春节还得借—些才能过个好年。
要是遇上了灾荒,天气不好,收不到粮食。交完公粮,剩下的恐怕填肚皮都不一定够。要是万一家里有个人生病,恐怕不借钱是看不好了。这借来借去,家里就欠债了,以后的每年得节约,少吃几顿好饭,少穿几件新衣服,还了钱,才能松口气。 农民收入除去支出,剩下的只能维持简单的生活,万一有了天灾人祸就得借钱,可这也不是办法,借了钱总得要还,孩子读书开支最厉害,要赶上了某些乱收费的学校,农民更是苦不堪言。
国家政策整天在喊减轻人民负担,减来减去农民还是被压的喘不过气。政策关键要落实。随着中国将加人世贸组织,外国粮食将进人中国市场,粮食价格将大幅度下降,这样农民收人减少而支出不会有多大变化,农民负担将会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