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气的教案

知远网

2025-08-25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冬至节气的教案(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1

活动意图: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考虑到本次活动要在室内举行,孩子人数较多,避免老师在活动中不能完全照顾全体幼儿,以及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次冬至节活动预邀请22名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一、目的: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包饺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和小朋友、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1日(周三)。下午:14:00—16:30。

三、过程:

1、播放幻灯片《快乐冬至节》,请小朋友了解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每年的12月21日或者12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2、准备阶段:(30分钟)

① 肉(已绞好的)、芹菜、鸡蛋(已炒好的)、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调味佐料、饺子皮(做好的)、案板,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具等。

②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桌一小碟子葱姜)、韭菜、萝卜、白菜分配给提前预设的桌子,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摘除菜叶,削掉皮、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3、拌馅阶段:(10分钟)

由于提前根据家长准备的材料和菜品对小朋友进行了分组,每组按照饺子馅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搅拌,每桌请一名家长把切碎的菜和肉(鸡蛋)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做好的四种口味的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个别小朋友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每个小朋友的餐具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活动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冬至节气的教案模板(精选23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冬至节气的教案模板(精选2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对朗诵诗歌感兴趣,进一步体会冬至日的节日特点。

2、体会文学作品的情景和意境,并用相应的表情、语气表现诗歌。

活动准备:

有关于冬至节的`认知与理解。

活动过程:

1、教师朗诵儿歌冬至节2—3遍:幼儿欣赏。

2、幼儿朗诵冬至节

3、鼓励幼儿个体朗诵冬至节,根据幼儿情况实施给予鼓励及表现建议。

活动延伸:

活动区时间,美工区的幼儿可以自主为冬至节儿歌配上自己想到的绘画作品。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风族习惯,激发学生包饺子的兴趣,学会包饺子的方法。

2、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学习发现研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有际交往的能力;能将自己的劳动成果通过不同形式展示与交流,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3、在活动过程中体验劳动的快乐,对自己的成果有喜悦感,成就感,感到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活动重点:

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活动难点:

在包和煮的过程中体验成功与失败的乐趣,增强学生爱生活的信心。

活动准备:

饺子皮、饺子馅、碗、筷、锅等劳动工具。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手的.卫生情况。

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1、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看谁能猜岀来。(出示谜语)

学生猜谜语。

2、师:同学们真聪明,对于饺子我们都不陌生,那么你们对饺子了解多少呢?下面就把你们课下搜集的资料交流一下吧。(各小组组长汇报资料)

3、教师:同学们搜集的资料内容很丰富,可见课下做了大量准备工作,看,老师也搜集了饺子的资料。教师课件补充饺子的资料:

《饺子的来历》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了解饺子的来历吧。

4。饺子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随着时光的变迁,勤劳的人们用双手和智慧又创造出了许多花样饺子的包法,下面就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花样饺子吧。(图片展示花样饺子图)

4、师:欣赏完了,你有什么感受,交流一下吧。(学生谈感受。)

5、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包饺子吃。好吗?板书:包饺子。

二、探究学习

(—)初步了解饺子的包法

1、师:同学们,你见过妈妈包饺子吗?妈妈都做了哪些工作我们才能吃到香喷喷的饺子?学生思考。

2、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二)课件展示包饺子的步骤

教师:让我们一起来了解包饺子的步骤吧。出示包饺子步骤图:和面——调馅——擀皮——包饺子——下锅煮

同学们,从包饺子的具体步骤可以体会出妈妈包饺子真是太辛苦了,所以,我们要对妈妈说声“妈妈,您辛苦了”。同时我们还要珍惜妈妈的劳动成果。

(三)包饺子

1。你包过饺子吗?小组交流说说你是如何包饺子的?(学生小组交流。)

2。教师: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了解如何包饺子以及包饺子的注意事项。(学生欣赏)

师:好,看完了,谁能说说该如何包饺子以及包饺子的注意事项?(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如何包饺子课件。

3学会了包饺子,好多同学已经跃跃欲试了,不过别急,在包饺子之前老师还有要求哟。

出示温馨小提示,指名读一读。

教师:好了,明确了要求,下面就请同学们动手包饺子吧。把包好的饺子放在盘子里,别忘了撒点面粉。(学生开始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创意饺子,评价。

(1)小组展示评选出创意饺子。

(2)全班展示

(四)煮饺子

教师:你会煮饺子吗?怎样煮饺子?指名学生说一说。

课件展示煮饺子步骤:

师生共同煮饺子

用煮饺子的时间视频播放花样饺子的包法。生欣赏后谈感受。

盛饺子,各小组组长端一盘,小组共同品尝饺子。

学生吃完谈感受:此时此刻,你想说什么?你学会了包饺子,最想送给谁?为什么?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总结: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我们掌握了一种劳动技能,了解了关于饺子的资料,学会了包饺子。课下请同学们以“饺子”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看谁设计的手抄报内容丰富,样式新颖,好不好?下课!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4

冬至,是我国重要的气节之一,也是传统节日之一。为了让幼儿园的小朋友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传承传统饮食文化——包饺子。冬至临近,许多幼儿园开始着手准备着冬至包饺子的亲子活动。

一、活动主题:

“温暖过冬至热闹吃饺子”主题活动。

二、活动目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家庭生活越来越好,孩子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为了让他们体验妈妈及家人劳动的.辛苦,培养孩子爱妈妈的情感,教育孩子学会感恩,特开次活动。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开展包饺子的主题活动,让幼儿了解认识我国传统的冬至节,知道冬至的由来。

2、通过活动知道冬至是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在劳动部过程中动手实践,掌握包饺子的程序和技巧,

3、在活中动,体验劳动的快乐,营造节日的热闹、快乐气氛。深刻对祖国的认识,知道我国是一个有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四、活动时间:

xx

五、活动准备:

通知信息、汤匙、盛放饺子托盘、馅料、面粉、一次性桌布等

六、活动地点:

各班教室

七、活动流程:

今年的12月22日是冬至。说到冬至节,不是每个中国的小孩都知道的。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太快了,一些隆重温馨,丰富有意义的传统节日习俗正在被人们淡忘和简化。因此通过开展此活动,进一步让孩子了解了中国的传统习俗。各班老师将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制定适合本班幼儿的教学方案,通过讲故事、放视频、说儿歌等方式了解冬至的由来,为什么冬至要吃饺子,饺子怎么包等,让孩子感受到冬至的节气。

八、注意事项:

1、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卫生。

2、因地制宜,安排好幼儿座位。

3、场地整理。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过年包饺子的风俗,体验“包饺子”游戏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游戏的意识。

3.让学生了解节日的习俗。

4.让幼儿了解节日的由来,感受节日欢乐的气氛,一起欢度节日。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包饺子图片,饺子皮头饰,饺子馅贴纸

2.经验准备:

(1)课前教师出示包饺子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2)课前熟悉资料部分儿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包饺子的过程。

提问: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教师为幼儿简单讲解包饺子的过程。

小结: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儿――然后把饺子捏好。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饺子馅儿的种类。

提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馅的饺子啊?(萝卜、芹菜、豆角、肉等)

3.师生一起玩游戏“包饺子”。

提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今天要来客人,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给客人吃吧”。

游戏基本玩法:

(1)教师给幼儿发饺子馅及饺子皮贴纸,先让幼儿认识一下自己是饺子皮还是馅,是什么口味的馅。

(2)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边说儿歌边向一个方向走动。

(3)儿歌结束后,教师指导带“饺子皮”头饰的'幼儿牵或抱“饺子馅”幼儿,站在一起。

(4)教师和未带头饰的幼儿一起走上前,问一问他们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闻闻香不香,然后一口“吃掉“它。

备注:如果头饰不够就让幼儿轮流带,但是全体幼儿一起围圈说儿歌尝饺子等,确保幼儿集体参加。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进行头饰更换,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资料:

儿歌:过年喽!过年喽!擀饺子皮呀,和饺子馅,大大的饺子香又鲜,我来抱住你,包个大饺子。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6

活动意图: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考虑到本次活动要在室内举行,孩子人数较多,避免老师在活动中不能完全照顾全体幼儿,以及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次冬至节活动预邀请22名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一、目的: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包饺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和小朋友、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1日(周三)。下午:14:00—16:30。

三、过程:

1、播放幻灯片《快乐冬至节》,请小朋友了解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每年的12月21日或者12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2、准备阶段:(30分钟)

①肉(已绞好的)、芹菜、鸡蛋(已炒好的)、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调味佐料、饺子皮(做好的)、案板,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具等。

②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桌一小碟子葱姜)、韭菜、萝卜、白菜分配给提前预设的桌子,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摘除菜叶,削掉皮、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3、拌馅阶段:(10分钟)

由于提前根据家长准备的材料和菜品对小朋友进行了分组,每组按照饺子馅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搅拌,每桌请一名家长把切碎的菜和肉(鸡蛋)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做好的四种口味的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个别小朋友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每个小朋友的餐具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活动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过节包饺子的风俗,体验“包饺子”游戏的乐趣。

2、初步培养幼儿与他人合作游戏的意识。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儿歌《包饺子》,包饺子图片,饺子皮头饰,饺子馅贴纸

2、经验准备:

(1)课前教师出示包饺子图片,让幼儿了解包饺子的'过程。

(2)课前熟悉资料部分儿歌。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回顾包饺子的过程。

提问:饺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教师为幼儿简单讲解包饺子的过程。

小结:擀饺子皮――包饺子馅儿――然后把饺子捏好。

2、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饺子馅儿的种类。

提问:小朋友们最喜欢吃什么馅的饺子啊?(萝卜、芹菜、豆角、肉等)

3、师生一起玩游戏“包饺子”。

提示: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幼儿对游戏的兴趣:“今天要来客人,小朋友们一起包饺子给客人吃吧”。

游戏基本玩法:

(1)教师给幼儿发饺子馅及饺子皮贴纸,先让幼儿认识一下自己是饺子皮还是馅,是什么口味的馅。

(2)幼儿手拉手围成圆圈,边说儿歌边向一个方向走动。

(3)儿歌结束后,教师指导带“饺子皮”头饰的幼儿牵或抱“饺子馅”幼儿,站在一起。

(4)教师和未带头饰的幼儿一起走上前,问一问他们包的是什么馅的饺子,闻闻香不香,然后一口“吃掉“它。

备注:如果头饰不够就让幼儿轮流带,但是全体幼儿一起围圈说儿歌尝饺子等,确保幼儿集体参加。

4、教师根据本班幼儿情况进行头饰更换,此游戏可反复进行。

资料:

儿歌:过年喽!过年喽!擀饺子皮呀,和饺子馅,大大的饺子香又鲜,我来抱住你,包个大饺子。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8

活动意图: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考虑到本次活动要在室内举行,孩子人数较多,避免老师在活动中不能完全照顾全体幼儿,以及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次冬至节活动预邀请22名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一、目的: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包饺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和小朋友、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1日(周三)。下午:14:00—16:30。

三、过程:

1、播放幻灯片《快乐冬至节》,请小朋友了解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每年的12月21日或者12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2、准备阶段:(30分钟)

① 肉(已绞好的)、芹菜、鸡蛋(已炒好的)、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调味佐料、饺子皮(做好的)、案板,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具等。

②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桌一小碟子葱姜)、韭菜、萝卜、白菜分配给提前预设的桌子,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摘除菜叶,削掉皮、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3、拌馅阶段:(10分钟)

由于提前根据家长准备的材料和菜品对小朋友进行了分组,每组按照饺子馅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搅拌,每桌请一名家长把切碎的菜和肉(鸡蛋)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做好的四种口味的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个别小朋友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每个小朋友的餐具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活动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9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冬至的由来;

2.通过这次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领略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3.让学生懂得去珍惜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二、教学重点:

了解冬至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

三、教学难点:

领略祖国的传统文化——冬至的的无穷魅力, 意识到在生活中能够懂得珍惜与家 人团聚的'时间,并以实际行动减轻父母的负担。

四、活动形式:

朗诵、讲故事、游戏、吉他、小品、歌唱等

五、活动过程:

1、宣布主题:主持人宣布“情暖冬至,洋溢青春”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2、节日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1)请听朗诵诗词《小至》和优美诗句;

(2)讲述冬至的传说和习俗:如冬至吃饺子、狗肉和混沌等。

3、冬至是一个开心的节日,接下来一起来玩游戏“模仿秀” ;

4、在冬至这天,家人都会团聚一起吃汤圆,接下来请倾听吉他《卖汤圆》 ;

5、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幽默又搞笑的小品《卖汤圆》 ;

6、冬至是家人团聚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减轻父母的 负担。接下来请听朗诵《歌颂母亲》 ;

7、在这欢乐的节日当中,每个人心中都有愿望,下面请听歌曲《许一个愿望》 ;

8、伴随着歌声,学生畅谈自己的愿望。

9、班主任总结。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10

活动目的:

1、了解元旦的由来,感受元旦欢乐的气氛。

2、积极参与元旦的环境布置,初步有空间审美能力。

3、通过元旦庆祝活动,幼儿参与包饺子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了解饺子的制作过程,以及过节吃饺子的习俗。

活动准备:

1、收集有关《元旦》的故事、歌谣、儿歌。

2、收集有关《元旦》布置装饰品、食品、卡片、图片等。

3、播放“早安新年”音乐,准备包饺子用的食材。

活动过程

1、老师讲解元旦的由来,及过元旦的'风俗习惯,引出装饰室内和包饺子,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请幼儿相互交流自己对元旦的经验,说说为什么喜欢元旦。

3、介绍饺子的由来,让幼儿了解有关元旦吃饺子的习俗。

4、师幼共同听音乐“早安,新年”。

5、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各自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6、生活老师把切碎的菜和肉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 食欲)

7、生活老师和班级老师进行分工,擀面杖,切成小面团。老师先示范,请小朋友依次摁成面片并成擀饺子皮。(开始前,请班级老师给小朋友们洗手)

8、把准备好的食材弄好后,准备开始包饺子。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酒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包的又快又好的小朋友给予奖励,包不好的给予鼓励。

9、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在小朋友的碗里,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猜猜看:碗里有多少饺子,都是谁包的饺子?)

冬至节气的教案9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节气的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11

活动意图:冬至(天冷,这是全年中白天最短、夜间最长的一天。由此,白天开始一天天变长,夜间开始一天天变短。),是冬天真正来临的日子,这一天,全国人民都要吃饺子“以防天冷冻掉耳朵”,为让小朋友既感受到冬至的节气,又能感受到自己动手包饺子的气氛和乐趣,培养小朋友集体生活的乐趣,我们特举行了本次集体活动。考虑到本次活动要在室内举行,孩子人数较多,避免老师在活动中不能完全照顾全体幼儿,以及不必要的安全事故,此次冬至节活动预邀请22名孩子和家长共同参与。

一、目的:

1、通过活动锻炼幼儿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孩子爱劳动的`好习惯。

2、通过包饺子活动,让幼儿了解饺子的文化,产生包饺子的兴趣。体验劳动的快乐。

3、让孩子学会分享劳动成果,体验和小朋友、家人一起过节的快乐。

二、时间:

冬至日,12月21日(周三)。下午:14:00—16:30。

三、过程:

1、播放幻灯片《快乐冬至节》,请小朋友了解关于冬至的由来、习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知道每年的12月21日或者12月22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冬至。

2、准备阶段:(30分钟)

①肉(已绞好的)、芹菜、鸡蛋(已炒好的)、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调味佐料、饺子皮(做好的)、案板,小碗若干、小勺若干、盛馅盆、淘菜盆、锅具等。

②小朋友在老师的指挥下,在教室用桌子组合操作台,小朋友分坐在操作台的四周。小朋友们表演手指操《包饺子》,为即将开始的包饺子活动营造气氛。

③生活老师把芹菜(每桌一小碟子葱姜)、韭菜、萝卜、白菜分配给提前预设的桌子,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摘除菜叶,削掉皮、淘洗干净。(此过程老师应组织得有趣。)

④生活老师把收集上来淘洗干净的芹菜、韭菜、萝卜、白菜、葱姜进行切碎。班级老师请小朋友逐个观看切菜的过程。

3、拌馅阶段:(10分钟)

由于提前根据家长准备的材料和菜品对小朋友进行了分组,每组按照饺子馅的不同进行不同程度的搅拌,每桌请一名家长把切碎的菜和肉(鸡蛋)放进盛馅盆并依次加入盐、味精、五香粉、饺子调料、酱油、鸡蛋等,进行搓和、拌馅。请小朋友依次参观。(并说明鸡蛋的用途为增强黏度,酱油为调色,好看、增强食欲)

4、包饺子阶段:(50分钟)

生活老师把饺子皮分给小朋友(2个/人次),班级老师把做好的四种口味的饺子馅分别放在小朋友的饺子皮上,然后,班级老师进行示范,小朋友依示范进行包饺子。(评出包得又快又好的饺子,对小朋友进行奖励,奖小礼品一份)

5、水煮阶段:(30分钟)

生活老师集中包好的饺子,放进开水的锅里。水煮开添凉水一勺,共三遍,至直饺子熟透。请个别小朋友参观。回班后讲给小朋友们听。

6、吃饺子阶段:

生活老师把煮熟的饺子分发到每个小朋友的餐具中,请小朋友们品尝自己包的饺子。(此阶段气氛应更为活跃:这是谁包的饺子?盛的数量?)

四、回顾:

活动后,请小朋友们进行讨论包饺子的过程,老师总结。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12

活动设计背景

在我国,吃饺子是一种风俗习惯,尤其是到了冬天,一盘热腾腾的饺子,可以驱散所有的寒意,所以对于中国人来说,饺子的意义是不一样的,教师们通过让幼儿自己动手包饺子可以让幼儿自己了解饺子。

活动目标

1、让幼儿能感受到过节的喜悦气氛。

2、使幼儿体会到自己动手的过程。

3、互相有爱团结

教学重点、难点

1、包饺子所需要的材料和用具

2、包饺子的过程

活动准备

饺子皮,调好的各种饺子馅,勺子,面板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现在我们要自己动手包饺子了,因为过年的时候我们家家都要包饺子,吃饺子来欢庆新的一年到来,今天呀,我们大班的小朋友也要一起包饺子吃,因为小朋友还都不会和面,那老师已经帮小朋友把饺子皮和饺子馅都弄好了,这样呀,我们就可以直接包饺子了,大家看,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两种饺子馅,有肉馅的和素馅的,小朋友喜欢吃哪种馅的饺子就包哪种,在包饺子之前,小朋友要先把小手洗干净,我们的手干净以后老师就开始教大家一起包饺子喽。

2、首先,小朋友先拿起一个饺子皮放在手心上,把它放平,然后我们拿起小勺在你喜欢的饺子馅里取出一些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我们在把小勺放在原处,接下来我们就用另一只手把放好馅的饺子对折捏到一起,看,饺子包好了,下面我们一起加油,把所有的饺子都包上。

3、嗯!小朋友们真能干,饺子都包好了,我们大家一起拿着自己包好的饺子,去煮饺子吃好不好呀。看看我们自己包的饺子想不想。

幼儿园包饺子教案,饺子是一种比较传统的食物,有很多孩子喜欢吃饺子,但是也有很多孩子不喜欢吃饺子,通过让小朋友们自己包饺子这个办法可以让孩子们喜欢自己动手制作的饺子,解决他们挑食的坏毛病。

冬至节气的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冬至节气的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冬至节气的教案 篇13

一、设计初衷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同时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每年的冬至家家户户都有吃汤圆、吃麻糍来表示全家团聚、庆丰年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化的厨具却很难做出口味地道的麻糍了,很多人对其传统的制作过程也已全然不知。冬至即将来临,利用现有的资源让幼儿亲身体验制作麻糍,不仅能让幼儿感受节日的气息,了解麻糍的制作过程,同时也让幼儿感受劳动的快乐,激发幼儿对传统工艺的兴趣。

二、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至与麻糍的意义,掌握制作麻糍的基本常识及制作技能。

2、能独立或与人合作制作麻糍,体会劳动的快乐,激发爱劳动的情感。

三、客座教师

章良忠(以下简称“章”)

四、活动对象

大班

五、活动准备

1、与客座教师联系,把制作麻糍的工具准备好。(糯米、芝麻、黄豆、红糖)

2、联系车辆。

六、活动过程

(一)教师交代活动目的及注意事项。

1、师:过几天就是冬至了,我们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吃麻糍,你们知道麻糍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幼儿:不知道)那今天老师就要带你们去参观麻糍作坊,好吗?

2、师:外出活动应该注意什么呢?(幼儿自由讲述:注意安全、要排好队伍、讲礼貌,等等)

教师小结:外出时除了讲礼貌,还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到『糍店,那儿人很多,很挤,小朋友要注意安全,还要跟好队伍,并要在老师指定的地方参观,不能随便乱跑。

(二)谈话,激发兴趣。

1章:小朋友吃过麻糍吗?幼:吃过,很好吃。

2章:你们还记得麻糍是什么样的?幼:圆圆的,软软的;黏黏的,外面还有粉;特别软,粘牙……

章:看来小朋友很喜欢吃麻糍,说得很棒。

3章:谁知道麻糍是用什么做的?幼:我奶奶说是糯米粉做的;可能是面粉做的,要搓圆……

4章:今天,我就带小朋友去看一看麻糍到底用什么做,要用到哪些工具?了解麻糍的制作材料、工具及程序。

1、捣米

(1)章:小朋友,这是什么呀?有什么用呢?幼:好大的石头,中间有个大口,是用来盛水的吧!章:这叫捣池,是用来捣米的。我们做麻糍先要将米蒸熟,再倒入捣池中反复捶捣,直到米粒全都一起为止。

(2)幼儿观看捣米操作情况。

(3)幼儿尝试、脑沁。

(4)幼儿说说淘米的感觉。幼:好重,抬不动;太累了,我们两个人也抬不动…章:捣锤是用石头做的,有几十斤重!这些米就是谌着重的.作用才能融在一起。

2、癍团曾

(1)章:我们要将捣成的米团捏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麻糍。谁知道怎么把米团变成麻糍?幼:用手搓;就像搓汤圆一样,先搓圆再压扁……章:到底是不是,我们一起来看一举

(2)章沸黯碰:锄一部分米团矽人手中,捏出小块拉断。好吗?

(3)幼儿操作

幼:这米好黏,手都粘住了,很难捏;刚开始辖出夹垦圆圆的,可是拉也拉不断,所以就变得长长的了;米团软软的像棉花,就是太粘手了……

3、滚豆沙

(1)让幼儿区别滚过豆沙和没滚过豆沙的麻糍的呸道。

章:你们来尝尝自己捏出来的麻团。

幼:淡淡的不怎么好吃。

章:这个好吃吗?(幼儿品尝)

幼:又香又甜。

章:所以做麻糍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滚上豆沙,这样味道才好,但豆沙不能滚太多,也不可太少,还要滚得均匀。

(2)观看客座教师滚豆挲。

(3)师幼共同尝试滚豆觊

4、幼儿品尝。

(三)小结。

师:小朋友,伯伯为我们做的麻糍好吃吗?

幼:好吃!

师:但是做出这么好吃的麻糍要付出很辛苦的劳动,你们刚才也看了章伯伯在捣米的时候流下的汗水,可见我们的粮食来的是多么不容易!我们不仅要爱惜粮食,而且要尊重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

(四)延伸活动(回幼儿园尝试做麻糍)

师:小朋友,我们观看了制作麻糍的过程,现在我们也来做麻糍,让我们跟着厨房阿姨一起来做吧!

1、幼儿尝试制作麻糍。

2、幼儿品尝。

七、活动成效

孩子们在了解制作麻糍的过程中感到兴奋、新鲜好奇,表现得非常积极,每一环节都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他们认识传统工具,在体验到劳动快乐的同时也感受到取得成果的不易。吃着亲手制作的麻糍,节日的气氛已悄然走进每个孩子的心里,今年的冬至对孩子来说一定意义非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