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1
【学习目标】
1、通过教学,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一些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2、读懂每个句子,理解“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理解“爷爷真好,小树真好”在课文里的意思。
3、学会本课生字词,认识并会写两个偏旁:山字头、四点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难点:“衣裳、绿伞”在句子里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爷爷(yé)和小树(shù)(齐读课题)
问:课题中写了谁?写了什么?
过渡:课题中的“爷爷”“小树”一个是人,另一个是树,人和树之间有什么联系呢?我们学了课文后就会明白了。
二、初读课文,大致了解内容
1、师范读课文,生找出本课中要学的生字(用△)。
2、自己看拼音指读课文,做到看拼音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读不好的句子可多读两遍。
自由读课文──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音。
3、再读课文,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⑴指名读第一自然段。问:这一自然段有几句话?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爷爷给小树穿上了什么样的衣裳?
追问:为什么说是“衣裳!”稻草衣裳是怎样穿到小树的身上?
师:让我们读一读句子,进一步理解“衣裳”的含义。
自由练读──指名说──评议
②小树有了稻草衣裳后怎样?
师:我们在读第二句时,要突出“不冷了”。
追问:爷爷好不好呀?为什么?
指名说──评议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爷爷给小树穿上了稻草衣裳,保护了小树。几年后,小树长得怎样了?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⑴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问:这段有几句话?
指名说──评议
⑵分句学习。
①指名读第一句。
问: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撑”什么意思?
指名说──评议
追问:小树好不好?为什么?
师:我们在读第二自然段时,要突出“热”“绿伞”“不热”。
3、练习朗读(自由练读──指名读)
师:寒冷的冬天,爷爷为了保护小树,让小树茁壮生长,给小树穿上过冬衣裳,免受冻害之苦,爷爷是多么爱护小树呀!夏天来了,小树长满了枝叶,为爷爷张开绿伞,让爷爷在树下乘凉!小树也能为爷爷服务,让爷爷在大热天感到凉爽,小树多好呀!
3、习第三段:
⑴齐读第三段,部:胡几句话?
师:结合课文一、二段理解第三段的意思。
⑵看插图:问:为什么说:爷爷真好!小树真好为人师
(要观察人的神态、动作、想象爷爷会对小树说些什么?)
指名说──评议
五、学习生字的字形
冷:左右结构,左边是“冫”,右边“令”,与“令”的字形、字义比较。
衣:按笔画记字形,共6笔,最后一笔是捺。
裳:上下结构。
热:上下结构,上边是“执”,左右结构。
绿:左右结构。
伞:上下
结构,上边是“人”,下边是“中”,笔顺是“点,撇,横、坚”。
真:共10笔,中间是三横。(红、黄、蓝)
好:左右结构,左边是“女”。
组词:
冷:冷水、寒冷
衣:衣服、上衣
热:热水、热天
绿:绿伞、绿色
伞:打伞、伞把
真:认真
好:好处、好人
六、复习巩固
1、听写生字词
2、填空:
天()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
天()了,小树给爷爷撑开()。
3、从课文中找意思相反的词,写在下面。冷──热
4、照样子组词语
好:
真:
热:
5、读音节写偏旁
xiǎo
zì
tóu
sì
diǎn
dǐ
6、练习读课文──初背课文
7、指名背课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2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认识新笔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1、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指导书写。
八、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九、拓展练习
1、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十再次巩固生字
1、认读。
2、扩词。
十一、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3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2个生字。会写“了子门月”4个字。认识2个笔画和4个偏旁部首。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采取观察法和发现法。
五、教学时数: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认识十个生字,5个偏旁,理解课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爷爷和小树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小树又是如何“报答”爷爷的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3、齐读。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看图:小树在寒风中会说什么?
2、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3个偏旁。
3、爷爷在做什么?为什么?
4、、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稻草)为什么要给小树包上稻草呢?说明什么?(爷爷非常爱护小树)
5、小树的心情如何?如果你是小树,你会说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小树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变化?
2、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
1、认识其中的三个生字,1个偏旁。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小树能长得那么好呢?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扩展
想一想:人们为数木做了什么?树又为人们做了什么?
七、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给同位听听。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认识新笔画。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做送信游戏,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2、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1、认识要掌握的新笔画
2、指导书写。
八、把课文内容表演一下
九、拓展练习
1、你知道为什么要保护小树吗?
2、说说你还知道哪些保护小树的做法。
十再次巩固生字
1、认读。
2、扩词。
十一、布置作业:
把学写的生字写一行,每个生字练习口头组词。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4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6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
,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8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⑴认识10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四个字。认识1笔画“乚”和五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⑵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情感目标:
⑴培养合作互爱的情感,学会与人共处。
⑵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花木。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由图片引出课题
1、贴“小树”:
请学生用“小树”一词说一句完整的话。
2、贴“爷爷”出示词语“爷爷”:
教学生字“爷”:
⑴比较爷──爸。
⑵教“父”字头。
3、在两幅图中贴上“和”,齐读课题:
你们想编一个爷爷和小树之间的故事吗?
4、出示图一、二,让学生说。(什么时候,谁在干什么?)
⑴自由说。
⑵指名说。
看课文是怎么写的。
二、读通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
2、同桌互读,检查。
3、出示词语(请学生读准“和”两种读音,以及“不”的变调):
爷爷和小树暖和不冷了不热了
4、齐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在课文中找到生字,圈出来,读读字音,看看你能记住它吗?你是怎么记住的?
2、四人一组合作:
⑴拿出生字卡片互相读。
⑵说说用什么办法记住生字。
3、教师把生字贴在黑板上,指名上台说说你认识哪个字?是怎么记住的?领读(组词读)
4、师随机出示新偏旁“刂、冫、人、灬”让学生认认、读读、记记
四、再读课文
1、四人合作一起读。
2、比赛,指名小组读。
五、游戏“当小小啄木鸟”
1、师在黑板上帖一棵“流着泪”的小树,告诉学生,小树上有许多虫子,让学生当啄木鸟医生给小树捉虫。
2、学生拿出信封里的画,树上的“小虫”上都有一个生字或偏旁,读给同桌听,读对了,就划去一条小虫,看谁捉的小虫多。
3、最后老师在黑板上贴出“有笑脸”的小树。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抽读生字、偏旁(采用开火车)
二、初步认识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自由说,及时肯定学生的新发现)
2、老师也有一个新发现:认识“自然段”。
3、教师和男女同学合作读课文三个自然段。
三、学习课文
1、出示图一:
⑴指名读相关的句子。
⑵齐读第二自然段。
⑶想想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① “暖和的衣裳”指什么?
②假如你是小树,这时你会说什么?
⑷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2、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自然段:
⑴理解“绿色的小树”。
⑵让学生想象,爷爷和小树之间会说些什么?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由读。
2、齐读。
五、读读说说(完成课后作业)
1、指名说。
2、挑选你喜欢一个,说一句完整的句子。
六、我会写
1、请学生看田字格里的生字,读一读。
2、师范写。
3、学生写。
七、课外延伸
1、人们为了保护树木做了哪些?
2、树木为人类做了哪些?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9
一、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认字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写字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课后“读读说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演课本剧。加上爷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启发谈话: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揭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
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爷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认识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认识其中的7个生字;
2、理解“暖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认识其中的3个生字;
2、理解“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指导朗读。先读第三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认记生字(选部件拼字)。
2、完成课后的“读读说说”。
(七)指导写字
(八)扩展活动
演课本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10
一、教学要求
1比鲜10个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1种笔画“”和5个
偏旁“父、刂、冫、人、灬”。
2闭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倍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二、教材说明
课文以图中孩子的口吻讲述了爷爷和小树之间的事情:冬天,爷爷为小树御寒;夏天,小树为爷爷遮阳,表现出人与树之间的关系多么亲密、和谐。
教学重点是认记生字、理解重点语句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笨善闯杀究魏咸遄值钠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两个头饰,“棵、穿”的猜字图。
2币求学生观察校园、路边、生活小区的树木,了解人们为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情。
(二)认字、写字
1比献
生字中,注意读准“穿、伞、暖、冷”的字音。要认识的10个生字多为单音节词,适宜随课文分散认字。从字形上看形声字居多,本课要随生字认识“父、刂、冫、人、灬”5个偏旁。根据生字的特点,也可从偏旁入手,相对集中认字。如,先复习“、日、纟、”4个偏旁,再认本课5个新偏旁,并适当说明“冫、灬、刂、父”所表示的意思。然后让学生到生字表里找找9个偏旁分别藏在什么字里,借助拼音,看看课文,想想怎样记住它。在学生议论中会发现有的用熟字换部件,有的用事物的样子(伞)就可以记住字形。教师在讨论中可提示学生:
(1)看图猜字。“棵”(左边画棵树,右边画个果子)。“穿”(上面一个洞口,下面一排牙齿)。(2)记个大概印象。对难字如“暖、热”可以不一步到位,先记个大概,随着阅读、复现,逐渐巩固。为了精确辨认生字,可安排两项练习。(1)选偏旁、部件卡片组成字读一读。
(2)比一比,组词:爷——爸、棵——课、穿——窗。
2毙醋
本课要认识笔画“”,巩固先里头后封口的笔顺规则。教学时重点指导两个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三)词句
本课要求理解“暖和的衣裳”和“绿色的小伞”各指的是什么。教学中可运用插图让学生明白:“暖和的衣裳”指包扎在树干上的稻草或草帘;“绿色的小伞”指枝叶茂密的树冠。还要联系上下文,从它们的作用:预防小树被冻坏、遮挡夏日炎热的阳光,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这样说。
文中有一对反义词:冷——热,可在阅读中点一点。
本课首次出现自然段,可先从另起一行、开头空两格这样的行文方式上让学生感知,再通过一段一段地读,逐步知道一个自然段说一个意思。
(四)朗读
朗读时要提示学生,读完一个自然段要停顿一会,停顿的时间比句号长一些。
本课重点指导第二、三自然段。句中要适当停顿,如:爷爷给小树/穿上/暖和的衣裳。小树/不冷了。语气中要表达出互相关心的喜悦之情。
(五)实践活动
1笨魏蟆岸炼了邓怠笔且导学生学习和积累词汇。练习时可先读读左边的部分,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再仿照说说。指导的重点是扩大积累,运用恰当。可先同座或四人小组练说,再用四张填空卡片变换顺序开火车口头填空,比比哪一组说得恰当而不重复。
2毖菘伪揪纭<由弦爷与小树的动作、对话把第二、三段的内容演一演。这是第一次演,如学生有困难,就教师帮助编,由两个同学演给大家看,意在激发兴趣。经常演演,学生也就会自编自演了。
(六)教学时间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一)谈话引入
1逼舴⑻富埃喝嗣俏保护树木做了哪些事?
2苯沂究翁狻
(二)自读课文
要求:1倍磷甲忠簦读通课文;2彼伎迹阂爷为小树做了什么?
(三)检查朗读
1敝该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2比鲜蹲匀欢巍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比鲜镀渲械7个生字;
2崩斫狻芭和的衣裳”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
(五)学习第三自然段
回忆第二段的内容、学习过程,学习第三段。
1比鲜镀渲械3个生字;
2崩斫狻奥躺的小伞”指的是什么。
3敝傅祭识痢O榷恋谌段,再读全文。
(六)巩固练习
1比霞巧字(选部件拼字)。
2蓖瓿煽魏蟮摹岸炼了邓怠薄。
(七)指导写字。
(八)扩展活动。
演课本剧。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11
教学目标:
1、认识爷、棵、到、给、穿、暖、冷、开、伞、热10
个生字,会写不、开、四、五4个字。认识一种笔画
和5个偏旁父、刂、冫、人、灬。
2、能通过观察两幅图,小组合作学习等理解课文内容,培养看图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了解人和植物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可拼成本课合体字的偏旁、部件卡片,爷爷和小树的头饰。棵、穿、伞的猜字图。
2、学唱歌曲《小松树》
预设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看图猜想,激发兴趣:师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两幅图大概讲了什么事?
2、师出示课题爷爷和小树,请学生读准爷爷。
3、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爷字的?
4、师出示爷爷、爸爸,学生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认识偏旁父。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爷爷和小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
(一)读课文,读准字音。
1、提示读课文要求: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也可以向周围的小朋友请教,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
2、请小朋友找一个自己读得最好的句子,读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听一听谁读得最正确。
3、指名分段读课文,及时纠正字音。
4、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课文。
(二)自主识字。
1、师课件显红课文中的生字,学生说说自己认识这些生字吗?在哪儿见过?(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
2、教师随机点击生字,学生练读。
3、小组里说说自己的识字方法,并选择好的方法,向全班介绍。师随机进行偏旁教学。
4、找朋友游戏:四人小组里学生分别准备好偏旁或部件的卡片,教师报一个字,就请学生找到小组里的朋友组成字,看看谁最快。
5、猜字游戏:
(1)一个学生指字,另一个背对着黑板猜。其他同学当裁判。
如:一个学生指冷,另一个同学如果猜的是冷,其他同学就说:冷冷猜对了,请你快快回到座位上。如果猜的是暖。同学们就说:暖暖猜错了,请你想一想
(2)看图猜字。师出示穿、棵、伞三个字的图,学生集体猜字。随机请学生说说自己会穿什么或今天穿了什么;自己知道哪些伞。
三、细读课文,理解句子。
(一)学习第一段
1、听老师范读,你听出什么了?
(教师范读时把我、门口、小这几个词读得突出些。)
2、学生自己练习读。
3、同桌互读,相互纠正。
4、指名读。
5、你能用上我家门口有-------------说话吗?
6、再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教师课件出示冬天刮北风的景象,请学生想象北风中的小树感到怎样?
2、看到小树冷了,爷爷做了什么?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3、指名说说句子的意思。
4、板书:穿衣,不冷。
5、教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教师范读时,突出暖和的衣裳。)
6、看看图,说说暖和的衣裳指什么?有什么用?你还知道暖和的--------?
7、指导读第二段,读出爷爷的关心和小树的高兴。学生练习读,同桌同学互读。8、指名读,其他同学听听哪儿读得好,哪儿读的还不够。
9、小树不冷了,它会对爷爷说什么话?引导学生分别戴上头饰开展口语交际。
10、演一演第二段。
(三)第三段。
1、在爷爷的精心照料下,小树安全地渡过了寒冷的冬天,到了夏天,小树变样了。(教师出示课件:夏天枝叶茂盛的小树)
2、你发现小树的变化了吗?
3、夏天到了,小树是怎样回报爷爷的呢?板书:撑伞,不热
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读后评议,哪读得好,哪儿读得还不够,应该怎样读。
5、看图说一说,夏天,绿色的小伞指的是什么?你还知道绿色的------?
6、爷爷在树下乘凉心情会怎样?爷爷会说些什么呢?小组进行讨论。
7、演一演第三段课本剧。
四、连读全文、背诵。
(1)看着填空练习背诵。
我家()小树。
()天到了,()给小树穿上()。小树不冷了。
()到了,小树给爷爷()。爷爷()了。
(2)教师出示图画,让学生看图练习背诵。
(3)试着独立背诵。
(4)同桌互背,相互纠正。
(5)指名背诵,背下来的奖励一朵小红花。
五、学唱童谣。
爷爷和小树
下雪了,
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小树不冷了,
大热天,
小树给爷爷撑开绿伞
爷爷不热了,
爷爷,真好!
小树,真好!
六、拓展说话:春天和秋天,爷爷和小树之间会发生什么事?
七、正确规范地书写生字。
1.学生打开书按笔顺描红,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占格位置。
2.仔细观察重点笔画位置,请同学说一说。
3.在书上田字格中把每个生字写一遍。
4.让学生提出难写的字。(不、四)
(1)教师指导书写不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中的不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第二笔撇在竖中线右边一点起笔;撇变绿色。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上边出一点小头,竖变橘黄色。点击鼠标,闪2下。最后一笔点要与左边的撇对称。撇和点变绿色,点击鼠标,闪2下。
③学生说位置,,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写后与范字进行比较。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⑤展示学生书写的不字,进行评改。
(2)教师指导书写四字。
①电脑出示带田格的四字。
②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观察后说一说:四的第一笔在竖中线的左边,行笔向下略向右倾斜。电脑竖变成红色。
第四笔是竖弯,教师问:这是什么笔画,教学新笔画。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电脑:竖弯变成绿色,闪2下。?
③教师范写,学生观察。
④学生独立书写
⑤同桌同学互评并修改。
⑥展示书写优秀的字,共同欣赏。
5.同样指导写好五字。
6、将书上田格中不、开、四、五4个字各写一遍。
八、巩固练习
1、成生字本上的作业
,每个生字写3遍。
2、后练习3,读一读,说一说。
3、唱一唱《小松树》
九、课外延伸:
1、演一演《爷爷和小树》
2、读一读:树1
树是一座吹不倒的凉亭,
农夫们累了,
就会跑到他那里休息,
他从未嫌弃过谁。
树2
树有很多手
他想捉天上的云
他想捉天上的星星
树的头发很多
不怕动物的袭击
却怕暴风雨的来临
板书设计:
穿衣
不冷
爷爷
和
小树
不热
撑伞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爷爷和小树 篇12
一、教学目标:
1、会认“排、中”等12个生字,会写“口、日、中”3个生字。会人种笔画:横折、横折钩和3个偏旁:山、木、艹。
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江南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生字和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生字、生词卡片。
四、教学方法:
采取朗读法和情境法授课。
五、设计思路:
为了让学生有感而读,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形象性、鲜明性的特点,蒋形、声、色、义、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悠扬的民乐声中,欣赏优美的江南风光动画,借此理解课文内容,并产生情感共鸣。
安排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会认12个生字,3个偏旁。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二、教学过程:
一、看动画、揭示课题:
1、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演示课文动画。
2、板书课题后由学生质疑。
(1)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3、课件演示竹子捆在一起形成竹排的动画,认识“排”字。
二、初读课文:
1、看书听老师示范读。
2、自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试读课文,评价。
三、认识生字:
1、在文中找出生字,做上记号,读一读。
2、小组开火车读,纠正字音。
3、游戏“运西瓜”教师:西瓜丰收了,让我们帮忙把西瓜运上车,送到城里吧!不过每个西瓜上都有字,要想办法记住它。
(1)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2)指名汇报,将西瓜放上汽车。
四、创设情景,指导朗读:
1、自由读,在小组内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
2、指名小组合作学习,读文、展示、质疑。
3、学生边看懂画,边朗读课文。
4、小结:江南鱼米乡多项一幅美丽的图画,小小竹排就像在画中游。
五、指导朗读。
1、自由练读,读出喜悦、欢快、赞美之情。
2、指名读,小组度,齐读、
3、看课件、引读指导背诵。
六、布置作业:
将课文背给同桌听,会背的奖励一颗星。
第二课时
一、教学内容:
练习说话,教学生字。
二、教学过程:
一、读儿歌(出示要掌握的字词)
1、自由认记
2、拿下自己认识的字带全班同学读
3、同位交流认字情况,互相帮助,认识生字
二、练习用“ABB的什么”格式说词语
三、指导学生写字
1、教学基本笔画“横折”
2、老师示范书写,学生说笔顺
3、学生跟着老师在田字格写字
注意“日”的第二笔是横折钩
四、做“我在画中游”的游戏
请同学出示所拍相片,说说自己游览的地方的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