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08-20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方法2: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分数乘整数。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

师:阳春三月,同学们打算举行一次风筝制作展示活动。请看,这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风筝。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师:求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用多少布条,你会列式吗?

+++++。生2:×6。

21生3:6×。

2生l:师:①和②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都是分数乘整数。

师: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6个写成1可以2111×6,也可以写成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2221/4

【评析】分数乘整数比较抽象,小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创设现实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发掘信息、发现问题的数学素养。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师:尝试计1×6,做完后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把道理说清楚。

(2)交流算法。

1×6=×6=3(米)②×6=+++++==3(米)?66③×6===3(米)④×6=(米)212①师:你认为④正确吗?为什么?

16是3,而不是。2121师:你能联系已有知识说明×6的积为什么是3吗?

生1:因为+++++=3,所以×6=3。

生2:是1个,6个是,就是3。

2222生:6个师: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评析: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探究时空,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每一点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获得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仅在学生的疑惑处或计算的关键处给以提示或强调。这样设计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个性的算法,有效地落实了算法多样化这一理念。】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算法的初步优化。(出示:5×12)3(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全班汇报交流。)①×12=+++++++++++=202/4

②5×12=203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两种方法。生:用相加的计算方法太麻烦,师:为什么不用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计算?生:因为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转化成小数的方法不可取。3师: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看来直接相乘的方法简便,易于计算。

(2)升华计算方法。

师: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总结计算方法。

师:观察刚才的计算过程,根据讨论,你认为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师(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评析:在计算课中如何让学生既能知算理,又能晓算法,这是计算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探究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亲历5×12的计算过程,这样算法优化便是在学生计算、观察、比较3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活泼的探究舞台。】

(4)巩固。独立计算10×,×36,×21。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①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②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评析:通过基本练习,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5.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

【评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实用(8篇)

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3

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这节的内容是在已学整数乘法的意义和分数加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只是这里变成了分数。对今后求几个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解决。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过整数乘法的意义,约分和分数加法计算。学生可以利用分数加法来推导出分数乘整数时只需把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学生在刚学习分数乘法时,可能会有时想不到先约分,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加以强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和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3、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难点: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1、让学生动手做绸花,加深了学生对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用乘法来算。

2、让学生操作涂彩纸表示绸带,加强学生对分数意义的推算。

3、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认识分数乘法算式,加深理解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4、小结。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个12是多少?10个23是多少?25个70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3××3=

×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方法2: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用乘法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已有的分数加法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建构,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汇报展示、互动交流中,体验学习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感悟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领略到美。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学习目标。

1、 创设情境:同学们,谁敢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列式列得比较快?

比赛题目为:3个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6个 3/10 相加的和是多少?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分数乘整数》的数学问题?

2、提出学习目标

让学生先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

(1)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否相同。

二、展示学习成果

1、小组内个人展示

学生独立自学课本8—9页例1、例2,完成“做一做”(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重在让学生展示不同的思维方法和错例,特别是引导小组内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探讨)

2、全班展示

(1)算法展示。

生1:利用乘法与加法的关系进行计算。

2/15×4=2/15+2/15+2/15+2/15=8/15

生2:先计算出结果,再进行约分。

5/12×8=5×8/12=40/12=10/3=

生3:在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2×3/4=3/2 2与4先约分,再计算。

(2)比较三种计算方法,选择最优算法。

通过对比,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

(3)错例展示:

错例1:学生把整数与分子进行约分。 错例2:学生没把计算结果约成最简分数。

3、学生质疑问难,激发知识冲突。

(1)针对同学的展示,学生自由质疑问难。

(2)教师引导学困生提出问题:同学们,你在学习中碰到困难了吗?能把你遇到的困难说给大家听吗?那你对同学的展示有什么想法与建议吗?

4、引导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

三、拓展知识外延

1、完成课本12页练习二第1、2题。

2、生活中的数学

(1)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 4/3dm,它的周长是多少dm?

(2)老师从家到学校要步行10分钟, 如果每分钟步行 2/25千米,老师每天要走两个来回,每天一共要走多少千米?

四、总结反思,激励评价。

五、布置作业:

1、列式计算

(1)3个2/5是多少?

(2)7/12的6倍是多少?

(3)5/14扩大7倍以后是多少?

( 4)3/16与24的积是多少

2、智力冲浪:用12个边长都是 dm的正方形硬纸板可以拼成多少种形状不同的长方形?它们周长分别是多少?(A类同学做)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6

教学目标: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或12×5

(2)14+14+14或14×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例1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

吃多少块?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2)分析,问:块是什么意思?(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9分,

取其中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电脑演示(三层复式演示)。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

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平均分成9份取其2份。

师:(结合图)说:“那块”是多大?(边说边演示)

师:每人吃一块(出示一块),3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再翻出两个块的投影。)

问:3个块是多少呢?(边说边翻投影)

平均分9份,取6份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还可以怎么列式?(×3)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

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

×3的意义。(讨论)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就是求3个是多少。)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1)推导法则。

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如果学生写出这个步骤时,老师继续追问。

问:这道只是3个可以这样写,如果是100个或更多个,那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又可以转化成什么式子呢?因为分子2+2+2=2×3,分母9=9,所以,可以转化成。

只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上虚线框。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计算(做本上,投影反馈)

(约分数位对齐)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届所学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的题目。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通过将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引出课题。

二、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例题图示:

例题: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代数跳一下的。人跑三步的距离是代数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1)首先让学生分析题意,试着描述场景图。

(2)学生分组讨论:“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

师:我们用线段帮助我们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线段图逐步表示完整。)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开展讨论与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加法和乘法两种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计算。因为分数加法的计算学生已经掌握,重点讨论×3如何计算。

师:我们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3个加数相同)我们求3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强调: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延伸强化

教师出示例题2:,让学生先计算,再讨论。

问题: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教师总结:通过不同约分方法的比较,我们知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约分的书写格式。3=×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xx+xxx(块)

用乘法算:x×3=++xxx(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首先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和三个相同分数相同的计算方法,为学习分数乘整数做好准备。然后,通过例题,结合直观图,采用加法与乘法对照的方法,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具、学具】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刻度尺。

学具准备:画图纸、刻度尺、铅笔等相关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一)出示复习题。

1、口答:

5个12的和是多少?

10个23的和是多少?

4个0.5的和是多少?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

3、计算:

计算时向学生提问:这道题的什么特点?计算时把什么做分子?使学生看到三个加数都相同,计算时3个3连加的结果做分子,分母不变。

(二)引出课题。

象上面的题求几个相同的分数相加的和有没有简便的方法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课——分数乘法。(板书课题:分数乘整数)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个蛋糕,每人吃个,3人一共吃多少个?

指名读题。

1、分析演示:

每人吃个蛋糕,每人吃的够一块吗?(不够一块)接着出示如课本的三个扇形图。

问:一个人吃了个,三个人吃了几个个?使学生从图中看到三个人吃了3个个。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解答3个人一共吃了多少个?(教师在3个扇形下面画出大括号并标出?块)订正时教师板书:++===(个),(教师将3个双层扇形图片拼成一个一块蛋糕的图片)

2、观察引导:

这道题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使学生看到3个加数的.分数相同。教师问:求三个相同分数的和怎样列式比较简便呢?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教师板书:。再启发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相加的和。

3、比较和12×5两种算式异同: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让学生展开讨论)。

通过讨论使学生得出:

相同点: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

不同点:是分数乘整数,12×5是整数乘整数。

4、概括总结:

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二)教学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PPT出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1、推导算理:

由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导入。

表示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说出表示求3个的和。板书:++。学生计算,教师板书:。提示:分子中3个2连加简便写法怎么写?学生答后板书:(块)教师说明:计算过程中间的加法算式部分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虚线)

2、引导观察:的分子部分、分母与算式两个数有什么关系?(互相讨论)

观察结果:的分子部分2×3就是算式中的分子2与整数3相乘,分母没有变。

3、概括总结:

请根据观察结果总结的计算方法。(互相讨论)

汇报结果:(多找几名学生汇报)使学生得出是用分数的分子2与整数3下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根据的计算过程,明确指出:分子、分母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约分进约得的数要与原数上下对齐。然后让学生将按简便方法计算。

(启发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习总结、归纳,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反馈练习:

1、看图写算式。

订正时让学生说出乘法的意义各表示什么?

2、口答列算式:

=()×()

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引导学生回顾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 个12 是多少?10 个23 是多少?25 个70 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

×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 不和3 相乘?

二、提出问题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解决问题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 (块)

方法2 :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 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 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 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 乘3 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五、拓展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 个 是多少? 5 个 是多少?

3、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二)综合练习

应用题

(1 )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 )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 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拓展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 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 ,4 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 (块)

答:3 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9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 个12 是多少?10 个23 是多少?25 个70 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

×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 不和3 相乘?

二、提出问题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解决问题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 (块)

方法2 :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 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 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 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 乘3 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五、拓展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 个 是多少? 5 个 是多少?

3、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二)综合练习

应用题

(1 )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 )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 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拓展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 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 ,4 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 (块)

答:3 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2页,分数乘整数。

教材简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数乘法,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计算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学内容属于分数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这些知识不仅可以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而且也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知道“求几个几分之几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初步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探索性思考,并进行分析和归纳。

3.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探索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算理和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出示情境图。

师:阳春三月,同学们打算举行一次风筝制作展示活动。请看,这是小明同学制作的风筝。仔细看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探索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揭示课题。

师:求制作这个风筝尾巴用多少布条,你会列式吗?

+++++。生2:×6。

21生3:6×。

师:①和②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生:都是分数乘整数。

师: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是相同的,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6个写成1可以2111×6,也可以写成6×。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数与整数相乘。(板书课题:分数与整数相乘)2221/4

【评析】分数乘整数比较抽象,小学生学习起来容易感到枯燥。创设现实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了学生发掘信息、发现问题的数学素养。

2.算法交流,分析比较。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师:尝试计1×6,做完后小组内交流,交流时要把道理说清楚。

(2)交流算法。

①1×6=×6=3(米)②×6=+++++==3(米)?66③×6===3(米)④×6=(米)212

师:你认为④正确吗?为什么?

16是3,而不是。2121

师:你能联系已有知识说明×6的积为什么是3吗?

生1:因为+++++=3,所以×6=3。

生2:是1个,6个是,就是3。

2222生:6个

师:在方法③中,为什么分母2不变,单单只把分子1和6相乘呢?(课件演示方法③的计算道理。)

【评析: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探究时空,放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探究计算方法,每一点知识都是通过学生的'主观努力获得的。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教师仅在学生的疑惑处或计算的关键处给以提示或强调。这样设计极大程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中产生了许多富有个性的算法,有效地落实了算法多样化这一理念。】

3.沟通优化,促进发展。

(1)算法的初步优化。(出示:5×12)3(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后全班汇报交流。)

①×12=+++++++++++=202/4

②5×12=203

师:请同学们评价一下这两种方法。

生:用相加的计算方法太麻烦,

师:为什么不用转化成小数的方法计算?生:因为5不能化成有限小数,所以转化成小数的方法不可取。

师:这两种方法在计算中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看来直接相乘的方法简便,易于计算。

(2)升华计算方法。

师:能不能在原有方法的基础上,想办法使计算再变得简单一些?(课件出示简便算法:先约分再计算。)

(3)总结计算方法。

师:观察刚才的计算过程,根据讨论,你认为分数与整数相乘,可以怎样计算?在小组里交流。

师(小结):分数与整数相乘,要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不变,计算时,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

【评析:在计算课中如何让学生既能知算理,又能晓算法,这是计算课教学的关键所在。在学生探究得出几种不同的计算方法后,让学生亲历5×12的计算过程,这样算法优化便是在学生计算、观察、比较3的基础上自然生成的,从而真正把学生推向主动活泼的探究舞台。】

(4)巩固。独立计算10×,×36,×21。

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1)学生独立完成“自主练习”第1题。

①学生审题,并按要求填空。

②集体订正,并要求学生说出从加法算式到乘法算式的根据。

(2)学生完成“自主练习”第2题。

订正时让学生说说题意并列算式,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并口算出结果。

【评析:通过基本练习,既巩固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运用,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把课堂的知识和生活紧密结合,达到了巩固知识、培养技能、激发兴趣、发展思维的目的。】

5.课堂总结,交流收获。

师:时间过得真快,一节课就要结束了,大家有什么收获?

【评析: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

(一)下面各题怎样列式?你是怎样想的?

5 个12 是多少?10 个23 是多少?25 个70 是多少?

(概括:整数乘法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计算下面各题,说说怎样算?

+ + = + + =

说一说,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请你自己试一试。

同学之间交流想法: + + = = =

×3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教师板书: + + = ×3=

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 不和3 相乘?

二、提出问题

(一)出示例1 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 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解决问题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 : + + = = = (块)

方法2 : ×3= + + = = = = (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 + + = ×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 个 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 ×3 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 个 的和是多少?

+ + = = = = ,用分子2 乘3 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 = ×3= 和 + + = ×3= ,说明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计算方法:用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能约分的先约分。

五、拓展应用

(一)基本练习

1、改写算式

+ + + = ( )×( )

+ + + + + + + = ( )×( )

2、只列式不计算:3 个 是多少? 5 个 是多少?

3、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 ×6 ×21 ×4 ×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二)综合练习

应用题

(1 )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 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 )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 张画是边长 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拓展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 千米,4 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 ,4 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 块,3 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 + + = = = (块)

用乘法算: ×3= + + = = = = (块)

答:3 人一共吃了 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分数乘整数教学设计 篇12

教学目标: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分数乘以整数的算式题。

2.渗透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的推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问:怎样计算?(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1)5个12是多少?

(2)3个14是多少?

列式:

(1)12+12+12+12或12×5

(2)14+14+14或14×3

题中的两个式子哪个简便?(12×5,14×3)

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呢?(5个12是多少?3个14是多少?)能用一句话概括这两个乘法算式的意义吗?(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这是整数乘法的意义,它对于分数乘法适用吗?

二:讲授新课

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2.出示自学题纲,让学生自学课本。

(1)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是什么?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2)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它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3)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例1小新和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

吃多少块?

(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第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2)分析,问:块是什么意思?(把一块蛋糕平均分成9分,

取其中2份。)

听回答,老师边重复边电脑演示(三层复式演示)。

把一块蛋糕(出示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覆盖平均分的9

份),取其中2份(覆盖2份是红色的)。平均分成9份取其2份。

师:(结合图)说:“那块”是多大?(边说边演示)

师:每人吃一块(出示一块),3人一共吃了多少块?(再翻出两个块的投影。)

问:3个块是多少呢?(边说边翻投影)

平均分9份,取6份

(3)根据图意列出算式。

问: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三个加数相同。)

问:还可以怎么列式?(×3)

问:为什么?(三个加数相同)

问:这个算式你们学过吗?它是什么数乘以什么数?(分数乘以整数。)

师: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分数乘以整数。(板书课题)师:分数乘以整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观察上面两个算式,并说出

×3的意义。(讨论)

(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3就是求3个是多少。)

3.分数乘以整数的法则。

(1)推导法则。

我们了解了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你想知道怎样计算吗?

a.导出计算方法。

你会计算吗?看哪些同学不用老师讲解就能依据转化思想把分数乘以整数这个新知识转为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来进行计算。(可以互相说互相看。)

如果学生写出这个步骤时,老师继续追问。

问:这道只是3个可以这样写,如果是100个或更多个,那该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讨论得出:

又可以转化成什么式子呢?因为分子2+2+2=2×3,分母9=9,所以,可以转化成。

只是为了说明算理,计算时省略不写。(边说边加上虚线框。

b.归纳法则。

通过以上几个式题的计算,想一想分数乘以整数怎样计算呢?师:比一比,看哪个组的`同学总结的语言准确又简练。小组讨论,总结出法则。

分数乘以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板书)

c.应用法则计算。

计算(做本上,投影反馈)

(约分数位对齐)

讨论,这两种方法哪种简单?为什么?

强调:能约分,要先约分;结果是假分数一定要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三)巩固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题。

(四)回顾整理: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届所学的内容。

(五)布置作业

自主练习的题目。

教学目的: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分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先约分再相乘”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5个12是多少?

用加法算:12+12+12+12+12

用乘法算:12×5

问:12×5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被乘数和乘数各表示什么?

2.计算:

问: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应该怎样计算?

教师总结:整数乘法的意义,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被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的个数。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法则是分子相加作分子,分母不变。通过将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引出课题。

二、情境引入新课

1.教师出示例题图示:

例题: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代数跳一下的。人跑三步的距离是代数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1)首先让学生分析题意,试着描述场景图。

(2)学生分组讨论:“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相当于”?

师:我们用线段帮助我们理解:画一条线段,表示袋鼠跳一下的距离。“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要把袋鼠跳一下的距离即这一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离。求“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将线段图逐步表示完整。)

(3)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独立思考,开展讨论与交流。(基础好的学生可以提出加法和乘法两种解决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与讨论如何计算。因为分数加法的计算学生已经掌握,重点讨论×3如何计算。

师:我们观察加法算式的特点,3个加数有什么特点?(3个加数相同)我们求3个相同加数的和还可以怎样列式?

引导学生列出乘法算式。得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分母不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

强调: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

(4)让学生自主总结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用比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来。

2、延伸强化

教师出示例题2:,让学生先计算,再讨论。

问题: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你是怎样约分的?有没有不同的方法?

教师总结:通过不同约分方法的比较,我们知道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约分的书写格式。3=×3这个算式表示什么?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教师板书:++=×3=

二、自主探索(一)出示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1.读题,说说块是什么意思?

2.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列式计算

三、交流、质疑

(一)学生汇报,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方法1:++===(块)

方法2:×3=++====(块)

(二)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联系:两种方法的结果是一样的.

区别:一种方法是加法,另一种方法是乘法.

教师板书:++=×3

(三)为什么可以用乘法计算?

加法表示3个相加,因为加数相同,写成乘法更简便.

(四)×3表示什么?怎样计算?

表示3个的和是多少?

++====,用分子2乘3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提示:为计算方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然后再乘.

四、归纳、概括:

(一)结合=×3=和++=×3=,说一说一个分数乘整数表示什么?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二)分数乘整数怎样计算?

用分子和分母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五、巩固、发展

(一)巩固意义

1.改写算式

+++=()×()

+++++++=()×()

2.只列式不计算:3个是多少?5个是多少?

(二)巩固法则

1.计算(说一说怎样算)

×4×6×21×4×8

思考:为什么先约分再相乘比较简便?

2.应用题

(1)一个正方体的礼品盒,底面积是平方米,要想将这个礼品盒包装起来,至少需要多少包装纸?

(2)美术馆要进行美术展览,有5张画是边长米的正方形的,如果为这几幅画配上镜框,需要木条多少米?

(三)对比练习

1.一条路,每天修千米,4天修多少千米?

2.一条路,每天修全路的,4天修全路的几分之几?

六、课后作业

(一)的3倍是多少?的10倍是多少?

(二)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米,它的周长是多少米?

(三)一种大豆每千克约含油千克,100千克大豆约含油多少千克?1吨大豆呢?

七、板书设计

分数乘整数

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小新、爸爸、妈妈一起吃一块蛋糕,每人吃块,3人一共吃多少块?

用加法算:xx+xxx(块)

用乘法算:x×3=++xxx(块)

答:3人一共吃了块.

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