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麻风病日宣传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1
1月初,我所领导班子召开会议,研究确定本年度“世界防治麻风病日”的具体活动内容,并拟好活动方案上报市卫计局。与各区麻防机构沟通,落实慰问及宣教活动内容,要求其制定活动方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按计划组织开展麻风病日系列活动。
二、抓宣教效率,扩宣传覆盖面。
(一)利用媒体宣传麻风病核心知识,提高个各人群核心知晓率。
1. 1月23日,市皮肤病防治所与珠江时报合作做一期麻风病专题栏目。内容丰富,可读性强,除了深入浅出的介绍麻风病防治相关知识外,还针对麻风病核心知识提问题并作详细解答,同时阐明国家对麻风病的'关怀政策,使群众更全面了解麻风病。
2.市皮肤病防治所与佛山电台94.6频道合作播出麻风病宣传片段(两段),播出时间为: 1月22日-1月28日(共7天)7:45、8:15、17:45、18:15(四次/日)。
(二)开展形式多样义诊宣教活动,送医送药利群众。
1. 1月20日,市皮防所组织专家到佛山仁寿寺开展麻风病义诊、咨询及宣教活动。本次活动共为60多名群众进行义诊,免费发放100多支药膏及100多份皮肤病防治知识宣传小册子。同时,还主动向群众普及防病、治病的知识,并指导一些老年人进行自我预防及自我保健,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2. 1月23日,市皮防所开展皮肤科义诊,当天挂号费及诊金全免,共免费诊疗211名群众。
3. 1月21日和28日上午,我所义诊宣教队伍分别深入张槎文化广场和普君新城北广场开展社区义诊宣教活动,活动期间共送出价值1000多元皮肤病常用药品一批,分别完成了100多份梅毒、麻风病预防知识核心知晓率调查问卷,派发麻风病防治宣传纸巾1500多包,宣传小册子1000多本;
三、落实政府关爱政策,市皮防所到各麻风院(村)进行“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春节慰问活动。
1.1月24日,李志坚所长等参加省、市、区各级卫生、民政、财政和残联等部门以及皮肤病防治机构等组成的慰问团,到南海区红卫医院看望和慰问麻风病休养员及医务工作者。
2.2月8日,李志坚所长、防控科人员及我所志愿者到三水区沙梨园开展慰问活动。
3.2月10日,李志坚所长及防控科人员到高明区潭山医院开展慰问活动。
四、各区麻防机构积极响应,开展麻风病日系列活动。
1.南海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召开20xx年度南海区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会议暨第62届“世界麻风病防治日”节日慰问。区内50多名来自各级医疗机构防保科主任、皮肤科医生及区级专业防治机构的麻防工作者参加了会议。会上,区疾控中心黄志雄副主任现场演示了麻风病患者的.体格检查,而各医院麻风病防治专家代表先后上台讲授麻风病防治知识。
2.三水区疾病防治所组织党团志愿者,到三水区沙梨园看望和慰问麻风病休养员,为他们打扫卫生、张贴春联,送上节日的问候和新春的祝福。
3.高明区慢病站在辖区荷城广场举办了一场皮肤病、麻风病义诊咨询宣传活动。活动现场,皮肤科专家免费义诊、志愿者积极发放宣传资料、群众认真阅读图片和麻风病防治知识,同时邀请区主流媒体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进一步扩大了麻风病防治知识宣教覆盖面。另外,高明区慢病站也组织站内医生到区潭山医院对麻风病休养员开展慰问活动。
通过本届“世界防治麻风日”的一系列宣教活动,在群众中进一步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正确引导公众认识麻风病,转变观念,消除其对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的歧视和偏见,共同关心和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2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提前下达2022年中央和自治区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的通知》(桂财社〔2020〕185号)精神,为巩固《鹿寨县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实施方案(2012-2025年)》实施成果,加强我县麻风病防治工作,消除麻风病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为更好地利用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资金,及地方财政专项资金,结合我县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早发现、早治疗、早治愈,消除麻风传染源,控制麻风病流行,预防和减少麻风畸残的发生,维护人民的健康权益,巩固《鹿寨县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11-2020)》的实施成果,实现消除麻风目标。
(二)年度目标
1.早期发现麻风病人。实施麻风病症状监测,通过主动就医者检查、可疑线索上报、密切接触者检查、治愈存活者监测、疫点调查、体检筛查等措施实现早期发现病例。全年可疑症状监测人数不少于50例。
2.规范诊疗及管理病人。通过完善检查,精确诊断麻风病病例。加强对病人规范化诊疗的管理,开展DDS综合征筛查,及时给予联合化疗,并做到规则治疗。鼓励主动报告,发现病例,按有关规定给予相应奖励。对20xx年新发麻风病人实行100%报病奖励发放。对全县所有现症病例开展监测工作,通过监测现症病例的管理和治疗,减少新发畸残和原有畸残加剧。
3.通过乡村医生协助管理病人,加强患者管理,促进规范治疗和转归,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乡村医生相应补助。
4.加强麻风反应、神经炎、严重不良反应的处理。对麻风病人所出现的麻风反应、神经炎(含无痛性神经炎)以及严重不良反应给予相应的处置救助。
5.利用全国麻风病防治管理信息系统,开展网络直报、信息收集、处理、质量控制和维护等,保证资料质量。开展质量控制、信息处理、现场疫情资料收集等。
二、项目实施措施和要求
(一)项目资金:20xx年中央财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大疾病与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麻风病监测专项资金2万元。
(二)执行单位:鹿寨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执行时间:20xx年12月31日前完成。
(四)工作要求
用于全县的患者发现、密切接触者调查、病人治疗、麻风反应及不良反应处置救助、预防性服药、工作督导、健康促进、知晓率调查、人员培训、关爱及麻风病人康复训练、麻风信息系统维护、评估等麻风病防控工作领域。
1.项目范围:全县所有人群。
2.项目内容
(1)开展早期发现病例工作:可疑麻风病人线索报告及调查工作、全县治愈存活麻风病人及家属等密切接触者调查工作、活动性疫源地调查工作;
(2)开展现症病例治疗、监测工作,对重症病人、麻反、不良反应进行救治;
(3)开展现症病例及愈后存活者康复指导;
(4)开展重点人群及公众知晓率调查;
(5)开展疫情监测及现场资料收集工作。
(6)加强麻风病网络直报、信息收集和网络维护等;
(7)加强麻风病健康教育及业务培训工作;
(8)开展接触者预防性服药工作;
(9)开展对麻风病人的关爱活动。
三、项目组织实施
(一)病例发现
1.可疑麻风线索筛查。加大发现病人的力度,深入开展麻风病线索调查,发动乡村医生和群众寻找和报告麻风可疑线索,专业医生及时排查可疑线索,做到早期发现麻风病例。各乡镇卫生院每季度要求报告的麻风病可疑症状病例任务数为上年底常住人口数的2.0/10万以上(具体见附表);全县排查麻风可疑线索人数≧50例。
2.密切接触者检查。直接接触是麻风病传播的主要途经之一,麻风病人家属以及近邻等密切接触者是高危人群。在全县范围内对所有现症病人所在地开展密切接触者调查,要求调查每个病人(包括已判愈者)的'家属及邻居。通过专业医生现场调查,对麻风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问诊及医学检查,实现早期发现病例。
3.治愈存活麻风病人、活动性疫源地调查。开展调查及时发现复发及新发病例,重点监测新的畸残发生,及时给予畸残康复救助;采集治愈存活者的基本生活工作状况信息,及时发现有困难的治愈存活者,在各乡镇政府的协助下,联合县红十字会、县残联和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按有关规定给予救助。
(二)诊断、治疗和管理
通过完善检查,规范化对诊疗的管理,开展DDS综合征筛查,对新发现病例及时给予联合化疗并按有关规定发放报病奖励。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麻风病监测方案》对新病例和现症病人进行检查和随访,分析判断疗效,及时发现和处理麻风反应及严重不良反应。
充分发挥农村基层麻风病防治网络的作用,促进乡村医生报告病例、参与麻风病的治疗,实现确诊一例,管理一例,治愈一例,最大限度地控制并消除麻风传染源,最终实现基本消除麻风病和减少麻风畸残发生的目标。检查治疗效果,乡村医生要积极报告病例,做好病例的治疗管理。对协助管理病人的乡村医生,根据相关规定给予其相应补助。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将病人检查、治疗、监测情况上报。
坚持推行麻风报病奖励和工作补助制度,按照中央补助麻风病防治项目的补助标准和工作的难易程度及成本计算给予适当补助。乡村医生深入偏远、艰苦地区,主动开展线索调查,对主动提供可疑麻风病线索的工作人员,按50元/例的标准给予可疑麻风报病补助费,对可疑麻风病线索及密切接触者开展医学检查者80元/例,专业医生核查病例时交通、食宿及补贴120元/例;报告的可疑线索经专业机构检查确诊为麻风病,按2000元/例的标准给予麻风报病奖;直接参与麻风病人管理和疗效观察的,病人完成疗程判愈后给予工作补助1200元/例,对提高农村居民公众知晓率和接触者知晓率有贡献者给予工作补助10元/份。
(三)严重不良反应处置
因麻风病患者的治疗时间长且机体对麻风杆菌抗原会产生急性或亚急性超敏反应,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和麻风反应,出现该情况时接诊的医疗机构应免费提供药品和相关医学检查服务,专业医生应根据不良反应的类别赴现场进行不同频度的检查,预防畸残发生及避免病人死亡。每次检查后将检查结果详细记录在治疗档案。
(四)康复、预防性服药、关爱
1.麻风病主要损害的是皮肤和神经,易发生畸残及残疾后遗症,为了避免畸残发生须定期指导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2.根据《全区麻风病预防性服药工作方案》对麻风病患者居所内的接触者进行化学药物预防,并定期开展随访工作;
3.为了消除对麻风病的歧视及动员全社会对麻风病人进行关爱,每年在麻风节期间与县红十字会、县民政局联合组织慰问、关爱麻风现症病和治愈存活者;
(五)疫情监测
按照《麻风疫情监测方案》,收集、分析和整理数据,其中包括以下工作内容:
1.规范疫情监测报告,麻风病报告要求及时、完整、准确、逻辑好、规范;
2.推进报病奖励制度。在全县范围内逐步实行可疑线索报告制度,进行主动监测。向全县发现麻风病人的医务人员以及其他报病人员给予报病奖励。
3.不定期地加强对疫情监测薄弱地区的现场技术指导;
4.对病例诊断、治疗和严重不良反应处置进行监测;
5.对现场疫情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汇总,形成文字材料,并及时上报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四、项目监督和评估
(一)接受上级部门对我县的项目实施和经费使用情况以及实施效果的考核和评估。
(二)项目活动结束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完成评估报告和总结,并及时报送市卫生健康委和自治区皮肤病防治研究所。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3
1月29日是第64个“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今年宣传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为进一步宣传普及防治知识,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日前,南浦、南门、莲池、双屿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组织,联系各社区,紧紧围绕宣传主题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主题宣传活动。
1月27日上午,南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下吕浦二区春秋社区公园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公卫科相关人员共5人参加活动。在现场,医务人员向过往群众宣传了党和政府防治麻风病的政策以及麻风病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等基本知识,还开展了面对面咨询、测血压等。本次活动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00余份,群众咨询30多人次。
1月28日,南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了“”宣传活动。活动由中心主任王芬亲自带领,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活动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咨询台,共计发放宣传单300张,宣传标语1幅,前来咨询群众达50余人。医护人员针对麻风病的.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及如何预防治疗等进行了详细讲解,使对群众对麻风病知识有进一步了解。
1月28日上午,莲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开展“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麻风病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的传染病,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慢性皮疹、局限性麻木和周围神经粗大等,通过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较长,通常为3-5年。此次前来参加活动居民有80余人,发放宣传小和小礼品80余份。
1月28日上午,双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围绕主题在鞋都文化广场开展麻风病知识宣传活动。活动包括设立宣教零距离咨询点、发传单、挂横幅、宣传栏出刊等多种形式,加大力度宣传,切实推动《全国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实施,传播“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等科普知识,提高知晓率,消除公众对麻风病人的歧视和偏见。
此外,黄龙、洪殿、临江、南郊、藤桥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世界防治麻风病日”宣传活动。
通过各单位活动的开展,广大居民对麻风病相关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居民对麻风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让全社会形成了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4
20xx年1月29日是第64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暨第30届“中国麻风节”,宣传主题是“创造一个没有麻风的世界”。麻风病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传染性皮肤病。它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早期病人皮肤出现局部斑疹伴有麻木,晚期可能引起畸残。
1月23日,我镇围绕着宣传主题,以标语、板报、发放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开展了宣传。主要针对麻风病的感染途径、方式、感染后的表现、如何预防治疗,以及我国目前的`麻风病防治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麻风病是能够治愈的,早发现、早治疗,是控制麻风流行,防止麻风畸残最好手段。活动中共制作电子屏标语1幅,发放宣传150余分,板报1期,健康咨询50余人。
此次活动向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增强了群众的麻风病防治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让全社会形成容纳麻风病人,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5
20xx年1月31日是第68届“世界防治麻风病日” 暨第34届“中国麻风节”, 为进一步加强麻风病防治工作,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面消除麻风危害,共同走向文明进步。”结合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要求,我院紧扣宣传主题,充分利用门头、大厅Led屏幕、宣传版面、宣传彩页等形式,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宣传。
1月31日上午,我院在微信平台发布了“关于麻风病的重要事实”等文章;利用院前电子屏幕滚动播放麻风病宣传内容;并在我院预检分诊处分发宣传彩页;最后组织3名公卫人员在我院病区广泛宣传麻风病的危害、感染方式、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为在我院就诊病人及家属普及麻风病防治知识。活动时间内,共接受宣传150余人,接受咨询80余人次,免费发放图册和相关宣传彩页共300余份。
此次活动向社会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控、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增强了群众的麻风病防治意识,提高了广大群众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让全社会形成容纳麻风病人理解、关心、支持麻风病防治事业的良好氛围。
麻风病日宣传方案 篇6
根据中央、省、州、市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部署及第十九届国际麻风会议关于“未竟事业—终止传播,预防残疾,促进融合”的主题要求和国家、省、州、市《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确定的目标任务,为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最大限度消除麻风病危害,结合我市健康扶贫工程、精准扶贫工作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全市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的组织领导,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文山市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导小组。其成员如下: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卫计局,由张邦荣兼任办公室主任,张恩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全市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按年度组织召开协调会,及时协调解决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成员若有变动,由成员单位自行调整,报领导小组备案,不再另行发文。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如下:
发改部门:负责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依据国家有关规划和要求支持有关业务用房建设。
教育部门:负责在各级各类学校开展麻风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落实麻风病患者子女的入学工作,保障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子女公平享有入学的权利。
公安部门:依法打击侵害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及家属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落实麻风病患者的身份证和户口本办理工作。
民政部门:为符合条件的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提供基本生活和医疗救助,做好流浪乞讨麻风病患者救助工作;为住在麻风村(院)内的康复者和村外孤、残、老麻风康复者缴纳新农合参合费;将居住在麻风村(院)内的康复者纳入城镇低保,散居在麻风村(院)外的麻风病畸残康复者和麻风病现症患者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将其纳入城镇或农村低保,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
财政部门:要将麻风村(院)的运转经费、住麻风病村(院)康复者的生活和医疗等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经费纳入每年的财政预算给予保障。
人社部门:负责按规定将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纳入医疗保障范围,提高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让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病有所医。
宣传部门:每年组织广播、电视、报刊、新闻网等公众媒体开展30次以上的麻风防治知识公益宣传。
卫计部门:牵头协调有关部门制订麻风病防治规划、政策、策略和措施;层层签订市、乡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责任目标书,按年度进行考核;继续将麻风病防治工作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根据工作量适当增加防治经费。稳定防治队伍,保障县级防治专业机构人员数量,加强麻风病防治科人员配置,市皮防站按每人负责1个乡(镇)的标准配置麻风病防治科人员,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有麻风病防治专职人员负责辖区内防治工作;积极开展麻风病治愈者随访,家属健康检查,在10年内麻风病疫村组织开展皮肤健康体检,做好麻风病人的治疗工作,提高麻风病人发现率、治愈率和康复率。
残疾人联合会:为所有麻风病II级以上畸残者办理《残疾人证》,为符合条件的患者安装假肢、矫形器,发放轮椅、拐杖,及时维护和更换。
红十字会:积极筹措款物,开展对麻风病患者慰问等人道救助活动。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辖区内消除麻风运动组织、协调、宣传、动员工作,将辖区内麻风病贫困人群纳入低保,解决因疾病、孤寡、残老等生活不能自理病人养老问题。组织乡、村广播站(室)开展麻风科普知识宣传,消除社会对麻风病的歧视。
二、目标任务
根据《文山州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要求,20xx年底全市麻风患病率控制在0.1/万以下,达到消除麻风病危害目标。20xx年6月向州级申报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考核验收,20xx年10月前通过省级达标考核验收。
三、工作要求
(一)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将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纳入市、乡(镇)人民政府和消除麻风病危害成员单位年度工作目标,层层签订责任目标书,并按年度进行考核。领导小组每年至少要组织召开1次部门协调会,协调解决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其他各部门要在领导小组的统一组织和领导下,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共同做好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
(二)强化部门协调,提高工作效率。各级消除麻风病危害成员单位要建立协调沟通机制,齐抓共管,及时解决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居住条件、医疗救助、生活救助、《残疾人证》办理、假肢安装、肢具维护、子女入学和畸残康复等社会民生问题,提高麻风病患者和康复者的生存、生活质量,消除社会歧视。各单位要安排本单位工作联络员,协调解决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三)强化监督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
1.年度考核。由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牵头,每年对各乡(镇、街道)、市直有关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和考核,并形成书面报告向文山市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2.达标验收及终期评估。由市消除麻风病危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云南省消除麻风病危害达标考核验收方案》(云卫疾控发〔20xx〕56号)要求认真开展自检自查,并向州卫生计生委申请达标考核验收,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积极配合领导小组办公室做好考核验收工作。同时,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按《消除麻风病危害规划(20xx—20xx年)》及国家、省级安排开展终期评估要求,于20xx年6月前完成自查工作,10月接受上级组织的终期评估。
3.责任追究。对因贯彻落实决策部署行动迟缓、措施不力影响全市消除麻风危害进程的乡(镇、街道)、部门和个人,按规定严肃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