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1
下面根据我多年从业的经历,就高坠的表现、原因及对策谈一点肤浅的认识,权作抛砖。
一、高处坠落的表现
(一)临边作业高处坠落。
脚手架跟不上;头层墙面超过3.2m二层楼面的周边,以及无脚手架高度超过3.2m的楼层周边未加安全平网;临边高处作业未系安全带;油漆或其它工种在外架已拆除的窗口作业;建筑物之间的高层通道不设防护栏杆,地面上方未安装防护棚。例如,某工地油漆工黄某在楼与楼通道上行走时,从约3m高处坠落,当场死亡。
(二)洞口作业高处坠落。
洞口未作防护;复式阁楼内楼梯洞口未作防护。
(三)采光井、电梯井高处坠落。
电梯井无防护,采光井无防护造成高坠。
(四)吊栏、接料台高处坠落。
吊运长料时吊栏安全门被拆除,个人行为失误,失足坠落;吊栏安全门拆除后未恢复,吊栏安全门联锁损坏,吊栏升上,安全门不回位,接料台安全门无联锁装置,工人误操作。料台无安全门,或安全门未关闭,都能引起高坠事故。
(五)屋面施工高处坠落。
屋面施工无安全防护,作业人员不系安全带,个人行为失误,导致高处坠落。
(六)挖孔桩高处坠落。
人工挖孔桩洞口无防护,防护不牢或防护被损坏,导致高处坠落。例如某工地民工蔡某与另一民工搬运空压机时,由于搬不动,于是将桩孔盖板做垫板,因不知是盖板,致使蔡某一脚踏入桩孔内,坠落身亡(桩孔深27.6m,孔径为0.9m),直接原因是盖板未固定,且违章搬动。
(七)攀登作业高处坠落。
简易的脚跳板不稳定,安装用的各种梯子质量不符合要求,门型脚手架不牢固,移动式操作平台重心偏离而倒塌。
(八)违章行为的高处坠落。
违章从外翻越单元与单元间墙,翻越墙头,一个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窗户翻越,都是违章高坠的表现。如某工地油漆工刘某在六楼从一单元向另一个单元翻越,由于安装的塑钢窗未固定,致使其坠落地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高处坠落的原因
根据《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理解与实施》危险源的分类: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危险物质而发生事故为第一类;导致能量和危险源物质约束/限制措施破坏失效的多种因素为第二类;第二类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情形:
(1)物的故障;
(2)人的`失误;
(3)环境因素。
高处坠落事故属于第二类危险源,因此,高坠的原因应从物的故障、人的失误、环境因素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物的故障。
高处作业的临边没有防护,防护不严;脚手架未超出在建工程的形象进度;洞口未作防护,或防护的强度不够;防护不稳固易移动;吊栏式人货电梯楼层出入口,未作防护,防护不严;电梯井(采光井)未按要求进行内、外(内张网、外设门)防护;防护设备陈旧老化等等。今年在合肥发生的七起高坠事故中,就有两起因使用了不合格的安全网所造成的。
(二)人的失误。
近年来各地区也把防高坠作为专项治理来抓,为什么仍发生许多高坠事故?我认为:我们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现在什么制度都不缺,就是缺少了“落实”!综观所有的高坠事故,都是典型的责任事故。为什么有禁不止,有令不行?就是因为各级管理人员,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对责任认识不够。制度往往是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是未落实到行动上。
1、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三违”行为是祸首。例如在某工地,许某和汪某站在组装高度约9.8m的金属脚手架进行屋顶防火涂料粉刷时,违章作业,从一个工作面结束后,没有架子上下来,就要求地面人员帮其推移,导致架体倒塌两人从架子上摔下,许某抢救无效死亡,汪某摔成重伤。还有绑扎高柱子钢筋,无防护措施未系安全带导致坠落,木工边模无可靠的立足点而坠落。
2、工人的操作失误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某工地安装工周某在钢网架上安装玻璃时,误踏网架,失足从天井处坠落。
3、注意力不集中,不注意周边环境误进入危险部位。例如,某某工地民工顾某在六层接料台运送建筑垃圾,当其从吊蓝将空车推到接料台后,吊栏升至七层,此时,顾某未注意,在没关闭料台安全门情况下推拉劳动车,由于紧靠料台外侧,不慎从料台坠下(坠落高度约15m),身亡。
4、管理方面的缺陷。如制度规程不健全,未对工人进行教育、交底,安全检查制度不落实,对查出的隐患未及时整改,放任自流,侥幸心理也是发生高坠的主要原因。
(三)环境因素。
作业使临边洞口,操作平台等安全防护设施受到自然腐蚀,人为损坏频率增加,隐患也随之增加,强风、高温、高寒,雨雪天气,夜间作业等环境也是产生高坠的原因所在。
三、预防高坠事故的对策
高坠事故的表现多种多样,原因也是千差万别的,但是,它们也是有一定规律的,是完全可以预防的,我想,预防高坠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把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有关规定等落实到实处。
我国已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针对高坠频发的安全生产形势,建设部2003年出台了《建设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若干规定》,所以治理高坠,重点是“三抓落实”,即“一抓标准的落实、二抓规范的落实、三抓制度的落实”。切实做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特别是要把安全的检查制度、奖惩制度落实到位,把各种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二)加大事故处理成本,对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一追到底。
不仅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而且要追究监理单位、以及相关单位的责任。我们从合肥市建管局处理的几起高坠事故的通报中看到,发生高坠事故,不但处罚施工单位,也处罚监理单位,对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重罚,情节严重的处以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罚得你心惊胆颤,罚得你出了事故赔不起,起到了杀一儆百的效果。
(三)严把技术措施关
1、落实“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三宝防护措施。进入现场要带牢带好安全帽,登高高处作业系好安全带,高处作业占的下方必须设安全网。大量事实证明:如果每个工程在张设安全密目网的同时,按照规定再张设安全平网的话,高坠事故至少可以减少50%以上,特别是在后期的装饰阶段,密目网拆除后,效果更加明显。
2、落实好“四口”防护措施。凡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必须设围栏或盖板;在建施工建筑物所有出入口必须搭设防护棚。
3、落实“五临边”防护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尚未安装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屋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跑道(斜道)两侧边、卸料台的外侧边等必须设置1.2m高的双层围栏或搭设安全网。
4、严把“架子关”。对架子的材质、栏护、上下、连结、悬挑、验收等环节。
5、加强屋面、天棚的防护措施。在天棚和轻型屋面上操作行走十分危险,稍踏偏楞木,就会坠落伤亡。因此,凡在此上操作,必须在上面搭上挂板,或在下方张安全网等措施。
6、施工的楼面周边的防护措施。外架必须超过形象进度至少1.2m,外架立杆与建筑物间距超过15cm要有防护措施,外架搭设要符合规范要求。
7、安装用的梯子、操作平台必须牢固。
高坠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严峻。但只要我们各施工企业高度重视施工安全,切实加强管理,落实责任,加强安全培训教育,确保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到位,齐抓共管,严防死守,高处坠落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要高处坠落事故减少,建筑业安全形势就会有一个根本好转,安全生产也一定会出现新局面。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2
一、总则
1、编制目的
为及时、有效、迅速地处理由于机械伤害造成的人身伤亡事件,避免和减轻因机械伤害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以及总结安全生产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明确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问题和工作重点,提出预防事故的思路和办法,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救援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预案。
2、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及本省相关规定。
3、使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企业在生产中发生机械伤害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
二、危险分析
在机组检修、设备改造,日常生产维护,对外承接检修工程及机械加工工作中,因执行制度不严、安全技术措施不认真落实、少数员工安全意识淡薄,自我保护不强、习惯性违章时有发生等原因均有可能造成机械伤害。
三、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职责及成员
组 长: 电话: 成 员(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技术人员):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姓名: 电话: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主要职责:
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负责制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针对重点作业岗位制定应急处置方案或措施,应急救援预案报当地主管部门备案并通报有关应急协助单位;按规定建立应急设施,配备应急装备,储备应急物资并经常性的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可靠;组织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并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修订、完善应急预案,改进应急管理工作。企业发生事故后,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应立即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积极开展事故救援。
四、应急处置
1、应急处置程序
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报告。
(1)最早发现机械伤害事故的人员应立即拨打120并通知部门负责人。
(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接到通知后,应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3)救援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应根据事故状态和程度作出相应的应急决定,同时展开积极的救援方法,保证救援工作的及时性。
(4)对现场受伤人员采取急救措施,同时有关人员配合医务人员将伤者送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救护和观察直至抢救完成。
(5)发生事故的部门要迅速查明机械伤害事故发生的原因及过程。
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本应急处置方案的首要任务是抢救受伤人员,使受伤人及时脱离事故现场并进行救助。
(2)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必须对应急人员自身的`安全问题进行周密的考虑,包括现场安全防护措施、个体防护设备、现场安全监察等,保证应急人员免受事故的二次伤害。
(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小组在事故现场周围建立警戒线,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伤员家属等进入事故现场妨碍伤员救治,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员疏散等的交通畅通。现场作业人员应配合医疗做好受伤人员的紧急救护工作,应做好现场的拍照、事故调查等善后工作。
(4)骨折--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或木棍、竹竿等将断骨上、下方两个关节固定。也可利用伤员身体进行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以减少疼痛,防止伤势恶化。开放性骨折,伴有大出血者,先止血再固定,并用干净布片覆盖伤口,然后速送医院救治。切勿将外露的断骨推回伤口内。疑有颈椎损伤,应使伤员平卧后,用沙土袋(或其它代替物)放置头部两侧使颈部固定不动,必要时进行口对口呼吸,只能采用抬颈使气道通畅,不能在将头部后仰移动或转动头部,以免引起截瘫或死亡。腰椎骨折应将伤员平卧在平硬木板上,并将腰椎躯干及两侧下肢一同进行固定预防瘫痪。搬动时应数人合作,保持平稳,不能扭曲。
骨折固定和注意事项:
骨折固定应先检查意识、呼吸、脉搏及处理严重出血;骨折固定的夹板长度应能将骨折处的上下关节一同加以固定;骨断端暴露,不要拉动。
(5)颅脑外伤
应使伤员采取平卧位,保持气道通畅,若有呕吐,应扶好头部和身体,使头部和身体同时侧转,防止呕吐物造成窒息。
(6)创伤急救
创伤急救原则上是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并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污染。需要送医院救治的`,应立即做好保护伤员措施后送医院救治。急救成功的条件是:动作快、操作正确,任何延迟和误操作均可加重伤情,并可导致死亡。
抢救前先使伤员安静平躺,判断全身情况和受伤程度,如有无出血、骨折和休克等。外部出血立即采取止血措施,防止失血过多而休克。外观无伤,但呈休克状态,神志不清,或昏迷着,要考虑胸腹部内脏或脑部受伤的可能性。
为防止伤口感染,应用清洁布片覆盖。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口,更不得在伤口内填塞任何东西或随便用药。
搬运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腰部束在担架上,防止跌下。平地搬运时伤员头部在后,上楼、下楼、下坡时头部在上,搬运中应严密观察伤员,防止伤情突变。
(7)止血
伤口渗血:用较伤口稍大的消毒纱布数层覆盖伤口,然后进行包扎。若包扎后仍有较多渗血,可再加绷带适当加压止血。伤口出血呈喷射状或鲜红血液涌出时,立即用清洁手指压迫出血点上方(近心端),使血流中断,并将出血肢体抬高或举高,以减少出血量。
用止血带或弹性较好的布带等止血时应先用柔软布片或伤员的衣袖等数层垫在止血带下面,在扎紧止血带以便使肢端动脉搏动消失为度。
高处坠落、撞击、挤压可能有胸腹内脏破裂出血。受伤者外观无出血但常表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气促,冷汗淋漓,四肢厥冷,烦躁不安,甚至神志不清等休克状态,可给伤员饮用少量糖盐水。置伤员于空气新鲜、安全清静的环境中。防止伤员休克,特别要保护伤员心脏、肝、脑、肺、肾等器官的功能。
(8)事故现场处理完毕后,转入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3
1、目的
在抚顺伊科思新材料有限公司施工现场,一旦发生施工人员起重机械、索具伤害的情况下,为了能够快速有序进行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伤员生命安全,最大程度地减少国家财产的损失,把事故的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规定了起重机械、索具伤害事故应急预案的程序和要求。
本预案应用于施工现场起重机械、索具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响应管理。
3、起重机械、索具伤害事故的.应急实施程序
(1)发现人员起重机械、索具伤害后,最先发现的人员应大声呼救,同时发出急救信号通知现场应急抢险小组。
(2)现场应急小组立即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周围员工保护好现场。
(3)现场应急抢险小组根据受伤情况采取必要的救护,同时作出决定采取那种应急急救措施。
(4)现场应急抢险小组立即联系就近的医院,通报伤者情况和发生时间,医院做好急救准备及派遣救护车。
(5)现场应急抢险小组向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汇报情况,必要时请求援助。
(6)医生和现场应急抢险小组成员随车辆送伤者前往医院急救,途中不得放弃救治。项目部应急领导小组和现场抢险小组时刻保持联系同时项目应急领导小组还要向高一级医院联系,以便在当地医院无法处理时及时转治。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4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时应急响应的途径,以保证当高处坠落、机械伤害事件发生时,采取积极的措施保护伤员生命安全,减轻伤情、减少痛苦,最大限度的减轻所带来的伤害。
高处坠落、机械伤害急救必须分秒必争,立即采取止血及其他救护措施,并尽可能使伤者保持清醒,同时及早地与当地医疗部门联系,争取医务人员迅速及时赶往发生地,接替救治工作。在医务人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救治人员不应放弃现场抢救,更不能只根据没有呼吸或脉搏自判断伤员死亡,放弃抢救。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对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发生时采取的应急准备与响应的控制措施。
3.职责
3.1质安部负责
3.1.1公司的应急和响应的管理,组织编制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等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急和响应方案,制定应急演习计划,并组织实施与评审,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符合性。
4.工作程序
4.1急救中心的`联络方式
电话号码:120
联络原则:选择离事故发生地距离最近,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抢救。
4.2公司急救指挥部:设在质安部
组长:
(总经理)
副组长:
组员:工程部:
质安部:
行政部:
财务部:
4.3现场急救、联络急救中心及报告有关领导的工作程序
4.3.1步骤
立即停止现场工作,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救护员对伤者进行止血或其他救护措施,组织实施现场急救→现场负责人联系救护中心→向公司领导报告→保护事故现场→公司指挥部门立即赶赴现场,并安排后勤保障→开展事故调查与处理工作
4.3.2具体急救方案
4.3.2.1高出坠落、机械伤害事故发生后,立即停止现场作业活动,将伤员放置平坦的地方,现场有救护经验的人员立即对伤员按照《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附录八或DL-409-91附录六)中“紧急救护法-创伤急救”实施紧急救护;
4.3.2.2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作为现场的救护指挥员,指挥现场救护工作,在现场的伤员得到急救的同时,立即使用手机或其他通讯方式拨打“120”电话,与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要求紧急救护,(注:应说清伤员的伤情及相关情况,之后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及质安部,同时要保护好事故现场)。
4.3.2.3质安部接到报告后,问清楚救护中心地点,与救护中心取得联系,落实后勤保障工作,确保伤员能立即得到救护,不能因后勤保障不到位而影响急救,并向公司的总经理汇报情况。
4.3.3应急指挥者、参与者的责任和义务
4.3.3.1在事故发生后,现场的最高负责人为现场的指挥人员,要保持冷静的头脑,有序的指挥现场救护工作,确保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护,保护好事故现场,并在事故后报告事故发生的经过。
4.3.3.2现场参与救护工作的人员,应积极参与急救工作,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与调动,有救护经验的人员要及时赶到事故现场,参加对伤员的救护,其他人员应保持现场的秩序,配合救护人员的工作,事后配合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
5.相关/支持性文件
《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和DL-409-91)
6.记录
事故报告卡
应急相应评审记录(包括所引起的文件事故记录)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5
一、目的:为了使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全面处于环保,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导下的良好运行状态,充分发挥设备效能,预防和减少因机械化设备事故可能产生的后果,确保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二、适用于本现场重大机械化设备事故及其他突发性机械伤人事故。
三、事故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专门小组
1、事故指挥组负责人:
2、事故现场抢救组负责人:
3、事故现场清理组:
4、事故抢救组负责人:
5、事故原因调查处理组负责人:
五、职责
1、事故指挥组:全面负责事故处理的指挥、协调工作,向上级部门及相关部门及时报告,如机械设备事故损坏了,供电通信相关部门的设施,组织抢救。
2、事故现场抢救组:负责突发机械事故现场伤员抢救。同时应切断电源、火源(晚间除留必要的照明)施救,以快速送往就近医院救治,如来不及疏送,应立即拨打“120”急救中心求救。
3、事故现场清理组:负责在第一手资料收集后,开展对事故现场的清理、排障工作,并尽快恢复生产原貌。
4、事故抢救组:负责伤者送医院,家属接待等工作。
5、事故原因调查处理组:负责对突发机械设备事故现场进行第一手资料取证、搜集,在获取各小组第一手资料后,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分析,分清责任大小,拿出处理意见,并召开扩大的事故分析会,宣传处理结果,最后封储备案。
六、应急电话
公司领导:
市急救中心:120
电信抢修:112
供电抢修:
有线电视抢修中心:
煤气抢修中心:
自来水抢修中心: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篇6
一、危险特征:
1.违章操作包装机、机械手;
2.开关不灵活
二、目前控制情况:
1.操作人员对操作规程不熟悉
2.加防护照
三、情景假设:
将手伸到包装机内送摸,不慎将手指割伤。
四、应急:
1、立即发出应急呼救,应急组员迅速进入值班主任室拿医疗器械、包扎伤口。
2、通知各部门主管组织应急人员送医院处理伤口。
3、车间主管填写事故发生(年、月、日、班次)经过。
4、上报总经办。
5、查找事故发生根源。
6、对出产不安全行为的典范身分作出分析。
7、针对安全出产注意事项在班前班后会上进行强调,加强员工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