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小学教学教案(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教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感受古典文学的语言特点。
3.继续练习引导学生抓住事情的前因后果。
4.理解“石猴”勇敢顽强、一心想着大家的品质,从中受到教育。
5.体会作为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的语言美和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教学重点]
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体会美猴王勇敢顽强、无私无畏的品质。
[教学难点]
读通读懂句子,培养阅读古典小说的语感。
[教学准备]
电子幻灯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你们谁看过《西游记》,在这部小说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哪个人物?(孙悟空)
2.谈谈你对孙悟空的了解。
3.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新课文,了解孙悟空变成美猴王的经过。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扫清文字障碍
1.大声读课文,把句子读通顺,读不懂的地方画出来。
2.边读边想,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三、交流自学情况
1.文章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主要解决字词问题,扫清文字障碍。)
四、自由读课文
你喜欢哪些句子,画下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并把它们有感情的读出来。
五、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并有感情地朗读这些段落。
交流时教师相机点拨,让学生领悟古典名著的语言特色。
1.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朝游峰洞之中。
(这几句写石猴活动,机灵可爱,语言对仗工整很有意思。)
2.“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这一段写石猴入洞的情景,敏捷可爱。)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一读《西游记》。
板书设计:
猴王出世——一块仙石——迸裂产石猴——成王
小学教学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叙述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表达方法。
3、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4、培养学生搜集材料,整理材料,想象作画,学写广告词,编写顺口溜等综合能力。
设计特色:
感情朗读,读中体会,搜集材料,想象作画。
学习重点:1、了解课文按空间变换顺序记叙的方法。
2、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过程 :
一 导:
(师)同学们都去过哪些地方游玩?谈谈自己的感受。
今天我们就到富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的颐和园去走一走、看一看那里的美丽风光。板书课题。
(师)快坐上小火车,向北京出发啰!(放课件:火车开啦)
二 忆:
(课件打出颐和园的平面示意图)
(师)作者重点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生)在课文中把二至五自然段每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
(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长廊 万寿山 昆明湖
三 观:
1、指导学生观看长廊的风光片。
2、指导学生谈观后感。
(过渡)师:景色美,作者的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让我们从作者的描写中再次感受长廊的`特点。
四 读: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画自己印象深刻的词语、句子。
2、与同桌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3、引导学生探究,加深感悟长廊的特点:
①此处可让学生搜集有关长廊的图片,来进一步理解长的特点,以及长廊内部和外部的特点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技艺。
②通过与自己身边事物作比较,如700米长的马路来体会作者运用数字描写的好处。
五 悟:
运用学习上一自然段学习方法去感悟一下第三、四自然段的内容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万寿山的图片资料,谈感受。
2、观看佛香阁与排云殿的风光片,谈感受。
3、自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得优美的句子,多读几遍。
4、讨论分析重点词语:如耸立、一排排、金碧辉煌、黄、绿、朱红滑过为什么不用划过。
重点句子:①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上,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②昆明湖静的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5、练习朗读,注意语调。
六 说:
学习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扮成小导游员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分组进行导游,向游客们介绍碧波浩渺的昆明湖,最后评出优秀导游员。
七 品:
学生用欣赏、陶醉、赞美的情调去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脑海里再现颐和园的美丽景观。
八 练:
1、放风光片,欣赏祖国的风景名胜,谈感受。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有关颐和园,及其他风景名胜的图片,文字资料。
3、选择课文中喜欢的一处景点进行作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4、为颐和园写一句导游词,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希望,提醒人们要保护自然环境。
5、总结:以三字经的形式总结如:颐和园、景色美、长廊长、真神奇、排云殿、面积大、万寿山、高又高、昆明湖、景色秀
小学教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画图的兴趣,渗透环保意识;
2、学会矩形、直线、橡皮工具的使用;
3、熟练鼠标的拖曳操作;
4、能够选择不同粗细的线来画直线、矩形;
5、养成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6、能够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鼠标的拖曳操作,学会矩形、直线工具的使用;
会运用不同粗细的线画不同的矩形、直线;
会在默认的路径下保存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会运用不同粗细的线画不同的矩形、直线;
正方形、水平线,垂直线、45度线的画法
会在默认的路径下保存自己的作品。
教学准备:
一幅漂亮的教学楼图片
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运用一幅漂亮的教学楼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学习画图工具的兴趣,并渗透环保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前准备一幅漂亮的教学楼,蓝天、白云、青草、绿树以及宽敞明亮的教学楼,这样的环境是大家所向往的。我们通过面前的电脑,手中的鼠标可以画出这样的情境,而实际生活中,这样的环境只有我们每个人爱护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从我做起。通过绘画这样一幅环境幽雅的图画,能激发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心与爱护之心,从而渗透环保意识。
2、矩形、直线工具的使用
在“画图”程序中,矩形工具是用的比较多的,是组成图形的基本图形,能正确使用矩形工具,为以后的绘图可以打下一定的基础;而直线工具又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粗细选择对矩形以及以后学习的椭圆、多边形的轮廓都有影响。两者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教学中也应该尽可能把两者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在学习矩形、直线工具中,掌握一定的`技巧,像正方形、规则直线的画法,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没有接触过键盘,要找到SHIFT键并运用它对学生来讲可能有一定难度。其实,矩形、直线工具的使用就是对鼠标拖曳动作的熟练操作,要时刻引导学生手腕不要紧张,可以通过多做练习来弥补这一问题。工具的选择方法一样,用鼠标单击工具箱中相应的按钮就可以了。选中以后,要引导学生观察鼠标指针发生的变化,这样既有利于更好地掌握铅笔工具的用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对后继的学习是非常有用的。
3、橡皮工具的使用
橡皮工具的使用其实就是按住鼠标并拖曳动作的的操作,关键是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并移动鼠标,直至把画错的线全部擦除为止,放开鼠标。学生往往会因为使用不熟练或手腕紧张而擦除不应该擦除的线条,这里可以引导学生多做练习。橡皮工具中的大小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改变橡皮的大小来擦除不同范围的物体。
4、作品的保存
作品的保存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要让学生明白保存作品的重要性,以及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在没有接触键盘的基础上要完成文件名的输入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及时的帮助与反馈,不要让学生觉得学电脑是一件很难的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知识回顾
1.打开“画图”程序。
2.铅笔、刷子的练习。
二、导入(出示图片)
同学们,大家希望在有蓝天、白云、青草、绿树的宽敞明亮的教学楼中上课吗?(希望)
看来,大家都希望在好的环境中生活。因此,平时要好好爱惜自己身边的一草一木。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小设计师,用“画图”程序来勾画我们漂亮的教学楼,好吗?
三、勾画教学楼的轮廓
1.用矩形工具画正面
A单击工具箱里的“矩形”按钮,选中矩形工具。
B鼠标指针移到画布上以后变成十字形图标,像使用铅笔一样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所需大小松开鼠标左键,画出一个矩形。
C技巧:正方形的画法。按住SHIFT键的同时拖曳鼠标画矩形。
2.直线、橡皮工具的使用
A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用直线工具画出教学楼的侧面。注意线条的粗细选择,画出的线条有什么不同。技巧:像画矩形一样,按住SHIFT的同时,画直线会产生什么情况。
B在画直线过程中,遇到画错,可以运用橡皮进行擦除,注意橡皮的大小。
C教师巡回指导,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反馈。
D教师归纳、小结。
四、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
这是你画图中创作的第一件作品,可得好好保存。(讲解保存的重要性)
教师演示保存过程。关键注意在文件名框中输入名字后要按“保存”,不要按“取消”或“关闭”。
五、学生作品的展示与鼓励……
1.开机,并打开“画图”程序。
2.学生在画布上进行铅笔、刷子的练习。
3.学生欣赏图片;渗透德育思想。
4.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练习矩形的画法。画错后可以用图像中的清除命令进行清除。
5.正方形的画法。
6.最后画成课本第17页图4.3
7.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动脑的练习教学楼侧面,注意运用线条的粗细和橡皮的大小,在不同的范围使用不同的选项。
8.给教学楼“安装”门和窗。
9.最后的效果如课本第20页图4.10
10.学生按照教师的演示步骤进行作品保存,取好名字,不要忘记。
11.学生作品的交流与展示。
12.关机、师生告别。
小学教学教案 篇4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对艺术的兴趣。
2、通过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4、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1、 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充分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2、 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美的欣赏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及一般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1、绘画 2、手工 3、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 2、范例和演示 3、游戏练习 4、语言指导
三、幼儿园的绘画教学
(一)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1、涂鸦阶段(从一岁半至三岁)
2、基本形状阶段(约三岁至四岁)
4、 初步图式阶段(约四岁至六岁)
命题画教学法
小班:1、引起幼儿画画的兴趣
2、用游戏的方式命题
3、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过程
4、教会幼儿正确作画姿势和习惯
中班:1、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
2、提供多种多样的实物、玩具、图片等让幼儿观察,培养幼儿直接观察实物作画的能力
3、丰富幼儿的色彩感,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颜色的能力
4、提供幼儿多种绘画工具,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
大班:1、扩大幼儿绘画的题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充分表达他们的想象和情感
3、综合运用各种造型手段,画画、做做、玩玩,结合发展幼儿艺术兴趣和艺术才能
自由画教学法
1、 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诱导他们确立作画题材
2、 了解幼儿作画意图,按幼儿不同能力加以帮助
3、 评价作品时要肯定幼儿的创造性
图案画教学法
1、 引导幼儿在观察大自然美的基础上观察欣赏日常用品的装饰图案。培养幼儿对装饰图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教会幼儿简单的装饰技能
3、 丰富幼儿的色彩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使用色彩的能力
4、 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技能
四、幼儿园的手工教学
泥工
1、泥工的特点、材料和工具
2、泥工的基本技能(搓泥、团圆、压扁、粘合、捏、拽拉)
3、小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4、中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5、大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6、幼儿园泥工教学的领导方法
纸工
1、折纸 2、剪贴 3、撕纸
自制玩具
1、自制玩具的内容、要求和选材
2、自制玩具的领导
五、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
幼儿园可进行欣赏的内容
1、玩具
2、图片和儿童读物
3、美术作品和美术展览
4、工艺品和民间艺术
5、自然景色欣赏
6、节日布置
幼儿园欣赏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1、有明确的目的性
2、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3、启发引导幼儿观察作品
4、分析、讲解和评价欣赏对象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
六、幼儿园美术课和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
1、学期及每个月美术教育的要求
2、教材进度的具体安排
①课题设计
②教学要求
③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课的组织领导
1、课前的准备工作
①课题的选择
②教师在物质上和教学技巧上的准备
③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2、开始部分
3、进行过程
4、结束工作
课外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课外美术活动的内容
1、泥工
2、布工
3、纸浆工
4、利用自然材料的玩具
5、利用废旧物做玩具
小学教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2.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调查、探索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能力。
3. 对学生进行不挑食的思想品德教育,树立学生们的健康生活意识。
教学重点:
利用前边所学小数乘除法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小数乘除法。
教学过程:
一、出示两份午餐
你喜欢吃哪份午餐?为什么?
其实我们的午餐也很有学问,你们想不悳知道到底有什么秘?
二、分析比较
请同学们看一个11岁左右的儿童,午餐大约需要蛋白质33克,脂肪13克,碳水化合物120克,以及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
你有什么想法?
让我们看一看我们所吃的食物当中各个成分的含量是多少?
出示:每100克食物中各种成分的含量
三、计算两份午餐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比较一下哪份午餐达到了标准?
那么怎样计算呢?请你说一说。
动笔计算。
四、总结
看来我们真的不要小看我们的午餐,要想健康的成长就不要挑食,要合理营养配餐。
五、作业
计算自己的午餐,向家里提出合理化建议。
小学教学教案 篇6
1、以读促情,读中感悟
我主要采用以读为主,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理解音乐大师信守了十年前的诺言,是以一种奇妙的方式,把无比珍贵的礼物送给了女孩,这份礼物让达格妮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教学中,我抓住达格妮收到礼物后心情变化的句子,通过范读、领读、分组读、对比读、男女生赛读、齐读、引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达格妮的心情变化,通过补充爱德华的资料使学生明白达格妮听完乐曲后为何有“竭力抑制住呜咽”及“眼泪流满了双颊”的反应,同时也使得此处描写的引读得以水到渠成的层层升华。最后,在浩渺的大海画面下,在抒情的浪潮乐曲中,深情引读文章结尾的一句话“生活啊!我爱你!”课上到此结束,课境全出,课堂气氛也燃到了沸点。
2、抓住主线,理清思路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情节描述非常有亮点,以达格妮参加音乐会时的心里变化为线索贯穿全文。教学中,我抓住文中表达达格妮心情变化的句子来组织教学,我请学生找出描写达格妮收到礼物时的心情的句子,八岁的达格妮期待礼物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的句子,达格妮听完乐曲后的心情的句子,通过品读感受达格妮初收到礼物的惊讶之情,期待礼物过程中的愉快、怀疑、失望之情,以及听完乐曲后激动、感动的心情。以礼物为线,以心情为珠把整篇文章串联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一气呵成。
3、层层铺陈,情感共鸣
“十年后的礼物”应有双层的含义:既指具体的礼物-——动听的乐曲,更指“诚实守信”的高尚品质,所以“礼物”在最后升华为高贵品质——“诚信”之后,为了凸显礼物的珍贵及音乐大师的伟大人格,我在设计中采用换位思考及层层铺陈的方法,如在格里格允诺十年后送给达格妮一份礼物时,我问学生:“一份礼物要等到十年后才能送出,假如是你,会怎么想?”在感悟达格妮等待礼物的复杂心情事,我这样
引导:“假如你是达格妮的话,一年过去了,你心里();两年过去了,你心里();五年过去了,你认为();九年过去了,你认为().........”在理解达格妮收到礼物时激动得“眼泪流满了双颊”“竭力抑制住呜咽”的心情时为了使学生与达格妮能达到情感共鸣,我适事地补充达格妮听完乐曲后,听说爱德华在不久前去世的资料,接着对这一重点句子进行引读,使得课文授完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感受时得以真情流露,情感得以淋漓尽致地流泻。
10月份我参加了省骨干教师跟岗学习,来到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宋鹏君名师工作室。二十天的跟岗培训紧张而有序,按省教厅规定:跟岗学员必须上课,思考再三,我决定再上一次这篇课文。经过小组集体备课之后,我对原教案进行了删改之后就草草登场了。课上完后我很郁闷:我上得干涩,孩子学得无味,我也懵了,问题在哪呢?虽说本次上课思路跟以往有异,但也不至于自己走不进课堂,学生走不进文本吧?我不得其解。幸亏宋老师给予我及时的指点: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采用抓重点句子体会人物情感的方法已是破坏文章的整体美感,同时文本解读不到位,局限于体现“信守诺言”上。宋老师说:假如是她上《十年后的礼物》的话,她准备这么上:首先板书“礼物”,从孩子谈礼物入手(如收到礼物的心情,为什么送别人礼物,是为了表达什么)引入对课题十年后这个时间的探究:有一份礼物大家肯定不曾收到(出示格里格的《献给守林人的女儿达格妮》,让孩子倾听该乐曲,并出示大音乐家格里格相关资料),接着让孩子品读文章,了解格里格要在十年后送出礼物的原因,同时理解是什么原因让达格妮对生活充满了热爱。由此告诉孩子:音乐的`灵感来自生活,也能唤起人们对生活的热爱。起初我还有些不解,仔细想想,对啊!我们平时都说要跳出文本,不为文本、不为教参所禁锢,不为单纯的考试而上课,却偏偏犯了这样的毛病,宋老师的思路
正是以孩子的体验入手,她的一番评课解开了我的千千结:音乐家为什么要在十年后才送达格妮礼物?那是因为十年后达格妮已是十八岁,才能从乐曲中感受音乐家对她的美好的祝福;音乐家创作的灵感是什么?是生活,是美好的生活,在课文中,确切一点说,是达格妮:十年前在林中遇到一个提着篮子采野果的金发小姑娘,那么活泼可爱、那么纯真的小姑娘给了他创作的灵感,就如贝多芬创作《月光曲》一样,而达格妮又为什么会对生活充满热爱呢?那是她从乐曲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乐曲表达的情感让她产生了共鸣,是音乐家感染了她,也就是说,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才是我们所要向孩子传达的。在豁然开朗之后,我准备返校后再备一次课。
透过几次上课,终使我明白:要上出一节语文味和情感味都很浓的课,必须很好地把握教材,正确地解读文本,同时得下一番功夫,做到可不厌改。循着教学之路,我将继续追寻属于语文、属于教育、属于孩子成长的信仰与梦想。
小学教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能听说读写单词: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 sixteen seventeen eighteen nineteen twenty orange(s)pineapple(s)egg(s)cow(s)bird(s)frog(s)these those they
2、能熟练指认新学名词,进一步熟悉名词复数形式,拓展数词到20以内。
3、熟练掌握句型:What are these?
What are those?
Theyre frogs.
Are those eggs and oranges?
Yes, they are.
4、能熟练运用单数或复数句子谈论事物。
掌握are/is,these/those/they的区别和用法。
教学重点:
1、四会单词的掌握。
2、- What are these?
- They are
- What are those?
- They are
教学难点:
1、进一步掌握一般名词复数形式的构成及应用。
2、初步掌握一般疑问句Are these/those?及回答Yes, they are.。
3、单数句子和复数句子的`灵活运用。区分these,those,they的用法。
教学过程:
Step Ⅰ Review and introduce
1、Lets sing: Whats this?
2、T: Today we are gong to learn lesson eleven.(Teach eleven.)
3、Review one to ten. 4复习名词及其复数形式。
Step Ⅱ Presentation
1、Look at the picture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T: Whats this? S: Its an orange.
T: How many oranges?
S: Eleven. Teach other words in the same way.
2、Listen, look and say
(Ⅰ)
A: What are these?
B: They are______.
A: How many______ you have?
B: I have_______.
3、Listen, look and say
(Ⅱ)
A: Are those ______ and ______?
B: Yes, they are. / No, they arent.
A: How many ______ and _______ do you have?
B: I have______ and _____.
讲解these,those和they的区别和不同these这些those那些they他们,它们
Step Ⅲ Practice
1、Lets practice .
2、Make up a dialogue in pairs.
3、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peat.
4、Lets play. Can you find the numbers?
5、Read and choose.
()1 What are these?
()2 How many eggs do you have?
()3 How old are you?
A I have two.
B They are cows.
C Im nine.
Step Ⅳ Homework
1、Exercise book: Page 55. Ⅵ Ⅷ
2、Recite the dialogue.
3、Preview lesson 12.
小学教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借助观察年历卡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有关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各多少天,平年、闰年的天数,掌握判断闰年的方法。
2、能与生活联系起来,熟练地运用年、月、日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二)能力目标: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时间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使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培养学生乐于探求知识的情感,结合有关时间给学生以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
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掌握其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
记住各月的天数及闰年的判断方法。
教学具准备:
年历卡及表格,课件
导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同学们,从一年级入学到现在,你们在这所学校上学大约多长时间了?那你们记得大约有多少个月吗?你们知道大约有多少天了吗?
2、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用到时间单位年、月、日。现在,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努力来探究年、月、日的知识。
3、关于年、月、日,你知道些什么?教师板书相关内容。
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集中反馈解决问题
(一)总结年、月、日的有关结论
1、从20xx年到20xx年,在这近三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们每天、每月、每年都在快乐地成长,都在收获知识。让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走过的那些快乐的日子。愿不愿意把这些快乐的日子数一数记录下来呢?请同学们拿出20xx—20xx年的年历卡,把这三年1—12月份的天数填在表中,并计算出你喜欢的一个年份的全年的天数。怎样做既节省时间又高效呢?谁有好主意?
2、两人合作,全班汇报填写情况。
3、仔细观察表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把你的发现告诉给同桌同学。
3、汇报发现,教师相机板书。介绍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
4、这么多月份,很容易把天数记混,怎么记住每个月的天数,谁有什么好办法?全班交流。
5、练习:儿童节、国庆节所在的月份是大月还是小月?
(二)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
1、计算20xx---20xx年三年的天数,发现天数不同的原因在2月份。查阅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填表二。仔细观察表二,从表中记录的情况,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说给你的小组同学听。
2、汇报。
3、根据所学知识判断20xx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4、出示资料,读后你知道了什么?
三、解释与应用
1、判断下面的年份是平年还是闰年?
19xx年19xx年2400年1800年
2、思维训练
小明过了4个生日,他今年可能几岁?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说点什么?
五、作业布置
解答我们在这所学校学习了多少个月,多少天的问题,并写在数学日记中,也可以写一写其他与数学有关的事情。
六、板书设计:年月日
大月(31天):1、3、5、7、8、10、12
小月(30天):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是闰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七.附件如下:
表一:20xx年至20xx年各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更多的收获。
表二:1997---20xx年2月份的天数记录表
识,和你的同桌说一说吧!
仔细观察表二,你一定可以有新的发现、收获新的知
教学后记:
本节课我力求体现以下教学理念:
一、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观察比较
二、注重学生学习的实效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三、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开放性的练习题
《年月日》教学教学反思
两次教学《年月日》,相同的'教学内容,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课堂,教学效果亦不相同。根据两次课堂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教学中这些方面需要改进:
一、提高课堂驾驭能力,及时调控课堂,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情况,及时调控课堂教学,严格把握好教学时间,在教学重点、难点处,要合理安排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在重点、难点处给予点拨、引导,但教师不能引导过多,适可而止。
二、重合作过程也要重合作后的结果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思考后,合作交流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了解学生的交流情况,予以点拨,交流后有所收获,注重交流后得到的结论。
三、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思考
在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时间思考,不能提出问题后就急于找同学回答,这时回答问题的同学都是反应较快的同学,要注重学生的不同差异,面向全体同学。
四、习题训练量不足
要想使学生的知识得到巩固,要加强练习题的训练,设计不同梯度的练习题,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得以深化。
小学教学教案 篇9
一、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掌握学校、上学、今天、为什么、一样、关心等词语。认识班、静、悄、亲、切、集、体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王宁选自己的目的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二、教材说明
这篇课文讲的是班上的劳动委员李小青转学了,补选劳动委员时,王宁提出选自己,并说了选自己的原因,同学们热烈地鼓掌表示同意。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学会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明白王宁为什么要选自己。
三、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二)识字、写字教学
1.识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班今林亲心的韵母是前鼻音,名让静响的韵母是后鼻音,呢是轻声,要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指导学生分析识记以下几个字。
今:今下不能加一点。
话:右边是舌,不是古。
要联系课文中的有关句子,了解字、词的意思,有的字还可以采取扩词的方法帮助了解字义。
2.写字教学
让说话响左窄右宽。今的人字头撇捺起笔相接,开口度大,下面的点在横中线与竖中线的交点处。为的笔顺是为为为为。
(三)词句教学
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在想,静悄悄是一点声音都没有。要让学生明白大家对补选劳动委员是很认真的。
王宁说我选我,大家都愣住了。愣住的意思是遇到没有想到的情况,呆住了。大家愣住的原因是王宁的发言出乎大家的意料,因为一般选举总是选别人,难得有选自己的。
王宁说:我和李小青是好朋友这段话讲了王宁为什么选自己的原因,是课文的重点,要让学生多读,体会王宁说的话,一是王宁想学习朋友爱劳动、爱集体的优点,二是王宁有信心,有决心,能做到像李小青那样热爱劳动,关心集体。
王宁的话刚说完,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要让学生体会到,掌声表示全班同学十分佩服王宁自己选自己的行为,相信王宁一定能当好劳动委员。
(四)朗读指导
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不同的语气。如选谁呢?要读出思考的语气。我选我要读出坚定的语气。老师的.话要读得使人感到和蔼可亲。王宁说的选自己原因的那番话,要读得很诚恳,表示他选自己是为了向李小青学习,为大家服务。
(五)练习提示
课后练习第一题,可在讲读课文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理解王宁说的话,用自己的话回答。
第四题是比较句子的练习。每组中的第二个句子都比第一个句子说得更具体,更清楚。可让学生读一读,自己比较体会一下。
(六)扩展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从小就有关心集体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班级小干部如班长、学习委员、体育委员等可采取竞选的方法,并且定期轮换。在竞选时,每个人都要说一说自己有哪些长处,为什么要当这个小干部。
(七)课时安排
教学本课可用23课时。
四、教学设计举例
课题说到了选举中的新鲜事选自己,教学可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去阅读、思考,得出答案。
(一)揭示课题
用选举实例引入,激发阅读兴趣。
板书我选我,提问:读课题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让学生带着上面提出的问题,借助汉语拼音自读课文,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把每句话读通顺,想想你想知道的问题明白了没有。
(三)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评议
(四)交流:我知道了什么?
(五)学生提出不懂的词句。师生共同抓住重点难点读议讨论
(六)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七)复习巩固生字词
1.出示生字卡片,齐读,开火车读,指名读。
2.启发学生分析识记生字。
(八)用田字格指导学生写字
(九)课堂练习(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和第四题)
小学教学教案 篇10
一、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和任务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意义
1、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发展幼儿的审美情感和对艺术的兴趣。
2、通过美术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通过美术活动,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
4、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发展幼儿的个性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任务
1、 在观察的基础上,以充分表现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
2、 初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及美的欣赏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及一般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内容
1、绘画 2、手工 3、欣赏
幼儿园美术教学法的一般方法
1、观察法 2、范例和演示 3、游戏练习 4、语言指导
三、幼儿园的绘画教学
(一)幼儿绘画发展特点
1、涂鸦阶段(从一岁半至三岁)
2、基本形状阶段(约三岁至四岁)
4、 初步图式阶段(约四岁至六岁)
命题画教学法
小班:1、引起幼儿画画的兴趣
2、用游戏的方式命题
3、培养幼儿观察的兴趣和过程
4、教会幼儿正确作画姿势和习惯
中班:1、提出较为广泛的主题
2、提供多种多样的实物、玩具、图片等让幼儿观察,培养幼儿直接观察实物作画的能力
3、丰富幼儿的'色彩感,培养幼儿正确使用颜色的能力
4、提供幼儿多种绘画工具,提高幼儿作画的兴趣
大班:1、扩大幼儿绘画的题材,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充分表达他们的想象和情感
3、综合运用各种造型手段,画画、做做、玩玩,结合发展幼儿艺术兴趣和艺术才能
自由画教学法
1、 结合幼儿生活体验,启发诱导他们确立作画题材
2、 了解幼儿作画意图,按幼儿不同能力加以帮助
3、 评价作品时要肯定幼儿的创造性
图案画教学法
1、 引导幼儿在观察大自然美的基础上观察欣赏日常用品的装饰图案。培养幼儿对装饰图案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2、 教会幼儿简单的装饰技能
3、 丰富幼儿的色彩情感,进一步培养幼儿使用色彩的能力
4、 充分运用自然材料,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技能
四、幼儿园的手工教学
泥工
1、泥工的特点、材料和工具
2、泥工的基本技能(搓泥、团圆、压扁、粘合、捏、拽拉)
3、小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4、中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5、大班泥工教学的要求和内容
6、幼儿园泥工教学的领导方法
纸工
1、折纸 2、剪贴 3、撕纸
自制玩具
1、自制玩具的内容、要求和选材
2、自制玩具的领导
五、幼儿园的美术欣赏活动
幼儿园可进行欣赏的内容
1、玩具
2、图片和儿童读物
3、美术作品和美术展览
4、工艺品和民间艺术
5、自然景色欣赏
6、节日布置
幼儿园欣赏活动的组织与领导
1、有明确的目的性
2、选择合适的欣赏对象
3、启发引导幼儿观察作品
4、分析、讲解和评价欣赏对象
幼儿园教师必须具有的艺术修养
六、幼儿园美术课和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幼儿园美术教学工作计划的制定
1、学期及每个月美术教育的要求
2、教材进度的具体安排
①课题设计
②教学要求
③教学方法
幼儿园美术课的组织领导
1、课前的准备工作
①课题的选择
②教师在物质上和教学技巧上的准备
③幼儿的知识和心理准备
2、开始部分
3、进行过程
4、结束工作
课外美术活动的组织领导
课外美术活动的内容
1、泥工
2、布工
3、纸浆工
4、利用自然材料的玩具
5、利用废旧物做玩具
小学教学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1、能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2、能错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3、能根据课文内容想象画面,复述故事。
4、能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并尝试运用。
教学重点:
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教学难点:
感悟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二、图片导入,揭题解题:
1、这节课,我们学习另一则寓言,出示图片,指图示意生读课题。
2、板书课题,理解"株"和题目的意思。
(1)伸出小手一起写课题。
(2)理解词义及题目:"株"什么意思?指图,这就是树桩。
守株待兔什么意思?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守株待兔》是谁写的?(韩非子,姓韩名非,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战国末期的哲学家、政治家。)
4、了解学生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指课题,在此之前,谁听过、看过这个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你能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吗?
二、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
你真会讲故事,生活中处处能学习语文。今天啊,我们学习的是文言文。请你回忆一下,文言文学习哪三步曲?
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
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
想象画面复述故事感情道理
请大家打开书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读好句读,读出韵味。开始:
1、易读错的句子。
会读了吗?考考大家。
出示:
(1)折颈而死
过渡:谁来读?
(指名读,评价"颈"字读得很规范,再指名读,齐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怎么读?(指名读)有没有不同的读法?指名说,适时评价,听了来了吗?他是这样断句的。
读好断句。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应该这样读,自己试试。练习读——指名读——补充读——齐读。
过渡:为什么这样读,一会理解了咱们就明白了。像老师这样,在书上做好记号。
过渡:这句话谁来读?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指名读)
这里面"为"是多音字,想一想,这个字在句中什么意思?
小结:我们读音的时候啊,可以结合字意来读。知道怎么读了吗?再读一遍。
过渡:把这三句放到文中,好好地读一读。
2、读出韵味
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理解句意,感悟道理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好好读读这个小故事,请你轻声地读课文,要求:借助注释来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好,开始。
1、轻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句意
2、交流理解
交流第一句:
(1)谁读懂了第一句话?指名说:先读原句,再说意思(评价:非常正确)
过渡:在这句话里啊有个"走"出示
(2)巩固“走”的`意思
出示:兔走触株,折颈而死
“走”是什么意思?(跑)
百兽见之皆走读百兽见之皆走,走什么意思?
儿童急走追黄蝶,读儿童急走追黄蝶,走什么意思?
小结:这些走啊都是跑的意思,看来这个字古今古今意思差别很大很大。
(3)想象画面
我们想一下,当这个种田人捡到兔子以后,是怎么做的呢?(指名读句子,问什么意思),这里面有个“复”字,“复”什么意思?小结:看来看工具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出示:因释其耒而守株
种田人为了什么放下手中的农具而守在树桩子旁边?指名说(侥幸得到兔子)
小结:正是这个原因,种田人才放下了农具,正是这个原因,所以,因的后面要停顿。一起读读。
看看书中插图,仔细这个种田人眼神和动作,展开想象,想象一下,当他白捡到一只兔子以的,会怎么想?
指名说——补充说——补充说
小结:要是一直有兔子,那该多好啊!追问:他会怎么做?
指名说,提示观察一下他眼神怎么做的?(死死盯着)
——指名说(恐怕把兔子错过去)
引读:正是这样的原因,他才: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导读: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这个种田人还是——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一个星期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这时候他的庄稼已经——,可是,他却依然——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白日做梦)
教师板书:白日做梦痴心妄想坐享其成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4)交流第三句:
他这样,结果会怎样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适时板书:一无所获为宋国笑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追问:笑是什么意思?谁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自己先练练。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3、感悟道理
(1)生谈自己的理解
出示格言等引导理解:想到我们平时积累的格言、歇后语之类的话了吗?出示:
生自由读读,瞎猫碰到死耗子——碰巧了
不劳动者不得食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可以用上这些格言。
(2)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其一:做事不能不能不努力就希望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正所谓: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板书: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其二: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
四、背诵课文,活学活用
指导背诵:懂得这么深刻的道理,我们通背诵下来吗?自由背,齐背(提醒,别把韵味丢了)
五、总结作业:
1、回家把《守株待兔》这个小故事绘声绘色地讲给你的家人听。
2、回家找来《曾子杀猪》《老马识途》这两则寓言读一读
小学教学教案 篇12
教材简解:
《水上飞机》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下的一篇科学童话。课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海鸥看到,听到的,写出了水上飞机的外形及特点;通过小海鸥与水上飞机的对话,形象地写出了水上飞机的广泛用途。课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目标预设:
(1)认知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用究竟,渐渐地造句。
(2)技能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情感目标:了解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重点难点:
(1)重点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水上飞机的种类和主要作用。
(2)难点是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
设计理念:
本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正是加强语言训练,增强朗读感悟的好题材。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不同形式的读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为此,在导读时我创设情境,以读为本,将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使每一遍读具有目的性,层次性和指导性。
对新事物具有一定的好奇,探索精神,这正是小学生的特点,我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在合作中了解水上飞机,带着好奇心,探求心去试着设计你心中的水上飞机,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文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感悟,体验,运用与提高。
设计思路:
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集众人之智慧取长补短,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以小组讨论,互相评价,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来学习。引导学生带着好奇心跟随小海鸥一起认识水上飞机,,带着自信心介绍自己了解到的水上飞机的主要作用,带着探究心设计水上飞机,让他们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以次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一开始先让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谈谈自己看到的感受,在揭题后,简单对水上飞机的历史作一下介绍,然后提出读了这个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对课题进行质疑:飞机怎么会在水上呢水上飞机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作用
让学生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检查认识新字新词,逐段指导朗读,帮助学生读准句子,读通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的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指读课题《水上飞机》。
2,下面的这些词你还认识它吗逐行出示词语,指名学生读准词语。
3,水上飞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跟随小海鸥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思路:学生的识字需要一个反复记忆的过程,在课前帮助学生复习字词可以起到巩固的作用,也能尽快的唤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去理解课文。
二,创设情境,探究学习。
(一)指导学习第一段。
1,出示茫茫的大海上,有只小海鸥的画面,边看老师边叙述:在茫茫的大海上,有一只小海鸥,来,让我们张开双臂,做一只小海鸥,跟它去大海探索吧!
2,突然,它发现了一条奇怪的大船,这条船奇怪在什么地方呢谁来读读句子
3,来看看这艘船吧。出示图片:普通的船是怎样的而这艘船的船体两边却长了——两个大翅膀。真是与众不同。
4,小海鸥,看到这样的船,你心里会怎样你会想些什么呢
5,是呀,小海鸥心里充满了好奇,你能用好奇的语气读好这句话吗出示第二句,指导读好句子。
6,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应该怎么办呢是的,于是,小海鸥飞过去,想问个究竟。
7,这里的究竟是什么意思你能换个词,意思不变(清楚,明白)
8,你能用究竟说句话吗指导究竟练习说话。
9,真是一只聪明,好学的小海鸥,一起来读好这一小节。
设计思路:小学生对小动物都是十分喜爱的,我创设情境,让学生成为一只飞翔的海鸥,跟随课文中的小海鸥一起去发现,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加深了情感,以情促读,更好地训练了朗读。从中也学到了小海鸥不懂就问的学习方法。
(二)指导学习二至六段。
过渡:小海鸥是怎么问的奇怪的大船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请你自由读读课文的二至六小节。
1,这艘奇怪的大船是谁呀(水上飞机)
2,下面请你和同桌合作,演一演小海鸥和水上飞机,分角色读好它们的对话。
3,谁愿意来做小海鸥,水上飞机,读读它们的对话,再请一位同学读好提示语。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指名学生评价。(提示:对话时注意要有礼貌,读时引导学生从提示语中了解小海鸥的惊讶,和水上飞机的和善。指导学生边读边加上动作,表情)
4,我是谁呀(板书:海上救护机)船只在海上遇难了,为什么不用船去救,而让水上飞机前往救援呢谁能通过你的朗读告诉大家答案(突出迅速)
5,谁愿意来做做海上救护机,向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样子和作用(板书:救援船只)
6,小海鸥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自我介绍,你有什么感受,你想说什么
7,是呀,海上救护机的本领真大呀,小海鸥挺佩服他的本领的
8,男女生分角色练读对话。
设计思路:通过分角色朗读对话,从对话中了解海上救护机的作用,以小海鸥的视角去体会对海上救护机的敬佩,加深了体验,也促进了学生的朗读。让读有了情感的奠基,让情感有了抒发的平台。
(三)指导学习第七段。
过渡:还有更让小海鸥吃惊和佩服的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第七自然段。
1,水上飞机向我们介绍了他的许多兄弟。请你为他的兄弟取个名字,再向大家介绍一下他们各有什么本领
2,分小组交流,介绍。
3,谁愿意来做救护机的兄弟,说说自己有什么本领
板书: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4,水上飞机的兄弟真多呀,除了这些,还有吗你从哪里知道的(省略号:还有许多各有作用的水上飞机)板书:……
5,真是了不起,用你的朗读来赞美这些了不起的`水上飞机吧。指导朗读。
设计思路:三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所以这一段我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合作,通过自我介绍,来了解水上飞机的其他家庭成员,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学习上得到了互补,借鉴。
(四)指导学习第八段。
引读:正当他们谈得高兴的时候,海上的风浪——突然大了起来。水上飞机的机舱里响起了求救警报。……
1,出示句子:对不起,东南海面有渔船遇险,我得马上出发,前去救援!谁能读好这句话指导朗读:他说这句话的时候,是什么心情,我们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2,出示句子:他告别了小海鸥,便迅速地滑行起来,机身的两旁随即溅起了雪白的浪花。水上飞机渐渐地离开海面,向遥远的天边飞去。
(1)渐渐地是什么意思(结合:迅速,随即等词,引导理解:表示海上救护机离开水面时有一个过程,慢慢上升,飞行时比在水面滑行更快了。)
(2)你能用渐渐地说句话吗
(3)想象:海上救护机可能怎样救护遇险的船只呢
(4)指导朗读句子。
3,一起有感情地读好这一段。指导朗读。
设计思路: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帮助理解课文中重点字词的意思,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朗读,真正做到以读为本。
三,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今天,我们听了海上救护机的介绍,了解了水上飞机,其实水上飞机还有许多种,(出示组图)一起去看看。
2,如果让你长大后造水上飞机,你还想让它发挥哪些新的作用呢现在让我们设想一下,二十年以后,你成为了一名科学家,你造了什么功能的水上飞机
课后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或画图或写作文来设计一种水上飞机。
3,课后举行成果展示,交流。
4,总结:同学们,要想实现你的这些理想,就必须从小好好学习,掌握科学本领,用科学造福人类,你说是不是!
设计思路:每个学生都富有奇思妙想,给孩子一个展现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让学生走进文本的同时又走出文本,走入生活,进而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
附:板书设计:
水上飞机
海上救护机救援船只
海上战斗机参加战斗
海上运输机输送物资
海上灭火机扑灭大火
……
设计思路:板书是一篇课文的精华,这样设计,简洁明了,对水上飞机的种类,作用,学生一看就很清楚,而且下面的这些水上飞机名称是学生自己给取的名字,学生看后会有一种亲切感,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题性,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小学教学教案 篇13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2、知道健康四大基石及含义。
3、列出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4、认同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选择并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掌握健康的概念,知道怎样获得健康。
难点:
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范晓萱主唱的一段健康歌。
2、提问学生这是什么歌?歌词中都唱了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导出学习内容(生活方式与健康)。
(二)提问讲解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阶段学习的健康知识,结合自己生活经验,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回答什么是健康。
2、学生举手回答。
3、结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讲解健康概念及组成部分。
4、教师小结。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人的一切都以健康作为载体,健康不仅承载着我们的智慧和品格,还是我们健康成长的基础。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三个部分。那么我们怎么获得健康呢?
(三)活动一
怎样才能获得健康
1、活动目的。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过程中,在教师指导下,知道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对健康的重要性。明确获得健康要树立“健康四大基石”的信念,知道“健康四大基石”的含义。
2、活动形式。自学,分组讨论,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学生按要求自学教科书中“健康四大基石”内容,并进行分组讨论。
(2)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
(3)小组推代表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教师小结。获得健康是每位同学的权利,也是责任,更是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要学会判断、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生活中哪些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呢
(四)提问讲解
1、教师组织学生阅读教科书中林军一天生活方式表现图;要求学生判断林军的生活方式哪些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并说出理由。
2、学生按要求做出选择,并阐述理由。
3、教师及时补充讲解与学生互动。
4、教师结合事例(如不注意睡眠、运动,导致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讲解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5、教师小结。生活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健康的,也有不健康的`,要获得与保持健康,就要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因为,生活方式是健康的基石。
(五)活动二
思考为什么林军觉得“说来容易做来难”?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什么?
1、活动目的。让学生知道改正不良习惯,需要健康知识指导,需要坚定信念支撑,需要辅助正确的行动和意志努力,懂得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进而知道改变生活方式的关键是“知”、“信”、“行”的统一。
2、活动形式。自主思考,同桌交流,班上交流,教师小结。
3、具体操作。
(1)教师布置活动要求。
(2)学生独立思考后,同桌之间交流自己的体会。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桌推出代表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分享。
4、教师小结。在现实生活中,像林军这样的事例是客观存在的。反思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是否健康,是否也存在不良生活方式?希望同学们要客观地评价自己。如果存在问题,那么就要对自己提出改正的要求,用健康的知识、坚强的毅力、积极的行动,去战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习惯,这样才能收获与保持健康,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师总结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不可分,如果拥有了健康的生活方式,你将拥有健康。今天学习了生活方式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相信它们将成我们今后健康成长的行动指南。同时,我们要关注家人及周围人的健康,成为健康的使者。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告别愚昧,选择文明,在学习、生活中成为现代健康观念的实践中。
小学教学教案 篇14
【教学内容】:
版本、章、节
【教材分析】:
1.课标中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本节内容的知识体系;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前后教材内容的逻辑关系。
2.本节核心内容的功能和价值(为什么学本节内容),
【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设计思路】:
现本节课的教法学法及体现的理念支撑。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应注意按照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体系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设计评价方案,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另外,也可以创建一个自我评价表,这样学生可以用它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不必面面俱到:
1.反思在备课过程中对教材内容、教学理论、学习方法的认知变化。
2.反思教学设计的落实情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解决等,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解决方案。
3.对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尤其是对以前教学方式进行的改进,通过设计教学反馈,实际的改进效果如何。
4.如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想法吗?或当时听课的老师或者专家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