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读《青铜葵花》有感(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
当我放下青铜葵花这本书时,它带给了我深深的沉思,令人久久不能平静。青铜葵花无疑是另一种声音,它是对苦难与痛苦的描述,也是对苦难与痛苦的诠释,更是那个年代的人们面对苦难与痛苦作出的一种选择!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苦难是无可避免的。主人公青铜与葵花经历了种种磨难:自身身体的不幸受难,亲人的悲惨去世,好友的无奈离开,就连儿童最基本的上学权利也要分个先后。三月的蝗虫更是把整块大麦地的粮食一扫而光,像给麦田剃了个头,地上的农作物也被吃了个精光,这几乎是一场劫难。
面对苦难作出的抉择,往往因人而异:有人可能被直接压垮,或愤世嫉俗或一蹶不振;有人可能选择逃避现实,或龟缩一边,或闭门消沉;当然也有人勇敢正视,或顽强站立,或越挫越强。面对哑巴的残酷现实,青铜仍“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像正常人一样坚持学习;面对父亲的蒙难,葵花终于顽强地挺了过来;面对贫穷与苦难,青铜和葵花互帮互助,快乐成长。现在的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虽然也听到东南亚的'海啸吞没了无数灿烂的生命,将繁荣的东南亚摧残得一片狼藉;虽然也看到阿尔卑斯雪山的突然崩塌,吞没了无数家庭的欢声笑语;特别是汶川大地震降临时,我们亲眼目睹了多少亲人瞬间失去了他们美好的家园。但有时,我们总觉得那些灾难似乎离我们很遥远,当灾难真正降临时,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够做些什么。现在,当我们看到人们面对种种灾难所作出的种种选择时,我们恍然大悟:虽然自然界的各种灾害可以毁坏我们美好的家园,但只要我们拥有一颗快乐而坚强的心,就永远摧毁不了我们对生活的追求!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说:“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青铜葵花正是这样一本阐述苦难、阐述如何面对苦难、磨炼人格的书。
而现在的我们缺少的正是对苦难的了解和认识,不明白苦是什么滋味,不清楚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难!想想自己,有时候一次失败,甚至是一次小小的挫折,就说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可是与青铜葵花相比,我们生活在和平、安宁、幸福的环境下,我们是何等的幸运!我们要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包括苦难,只有真正经历过苦难的人,才能懂得7686苦难的真正含义。去年,面对冰冻三尺的雪灾,我们选择了坚强和自救;面对惨不忍睹的地震,我们选择了镇静和团结。今年8月的“莫拉克”台风,又造成了福建、浙江等5省1103.4万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达449.6千公顷,因灾直接经济损失97.2亿元。面对肆无忌惮的台风灾害,我们仍然坚定地选择了顽强的抗洪和赈灾,冲垮的道路重新畅通了,冲塌的设施重新完善了,冲毁的家园开始重建了!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2
一本书,一支笔,我可以在房间里呆上一整天。因为有书,暑假里我过得充实又快乐。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我在暑假里读过的最喜欢的一本书——《青铜葵花》。
这本书是著名作家曹文轩写的,讲述了一个男孩与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为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可以说,他和她都是不幸的,他们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可以称得上苦难与痛苦的东西,但他们又是幸福的,不同的命运让他们成了幸运的兄妹。在苦难与痛苦面前,他们用各自的爱温暖着对方,用爱的力量征服了一切困难。
这本书诠释了痛苦与苦难的定义!在生活中,我们认为没有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就是痛苦,我们认为被爸爸妈妈打一顿就是痛苦,我们认为一天不吃饭就是苦难,我们认为饭桌上的菜不合胃口就是苦难……记得上三年级时,妈妈怀孕生下了弟弟,从此三口之家变成了四口之家。随之而来的负效应就像地震后的残局——变化太大。妈妈不再能每天陪我阅读后入睡,爸爸也不能每天按时来学校接我回家,爷爷奶奶们也总是围着弟弟转,甚至双休日、寒暑假也再没了外出旅行的计划……每天放学后回家,回家后上学,还总是要忍受弟弟无休止的吵闹。那段时间,我真不想回家,变着法儿地让爸爸晚点来接我。
终于有一天,我彻底爆发了。刚学会到处爬的弟弟,把我放在床头柜上新买的闹钟钟面摔碎了,我发了疯似的吼叫,泪也像断了线的珍珠,在脸上肆意流淌。爸爸关起了我的房门,严厉地训斥了我,可当时的我并不吃他这一套。桌上的书被我全都掀到了地上,就连放在一旁的水晶音乐盒也没有幸免,在地上永远结束了使命。爸爸见我如此不冷静,就关上了门出去了……一连几天,我没有跟爸爸妈妈说一句话,面色凝重的他们也少言寡语。现在想来,在蜜罐里泡大的我是多么的脆弱、多么的不堪一击!
现在的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幸福,不要碰到点困难,就觉得周围的人都要和自己一样感同身受。我们要像青铜、葵花一样,面对困境拥有乐观的心态,学会付出,学会爱!
《青铜葵花》它像一剂汤药,净化了我的心灵,修补了我内心的缺陷。请你翻开这本书,来一次阅读之旅吧!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3
《青铜葵花》是著名作家曹文轩的作品,书中葵花的爸爸不幸溺水身亡,葵花被青铜一家领养,从此以后,小葵花就成了青铜家的一分子,他们经历了许多酸甜苦辣……
这本书让我深深震撼了,我为他们的快乐而快乐,也为他们的不幸遭遇而难过。文中有许多片段让我感动得泪流满面,最让我感动和难过的是,青铜奶奶不顾身体去采棉花而陷入了永久的沉睡!
大麦地的孩子们老盼望着看蝗灾,可当蝗灾来临时,没有欢笑,只有哭声一片,蝗虫将庄稼吃得一干二净。米缸里的米已经所剩无几了,青铜奶奶为了不让大家饿肚子,把她的耳环、戒指全都给当了,但家里还是断了粮,奶奶就对家人说:“我好久没看到我妹妹了,我想去看看她,现在家里口粮也紧张,我去她那还能省掉一个人的口粮。”大家没多想就同意了,可等到奶奶回来时,她虚弱得连说话都很艰难了,原来奶奶是去采棉花累倒的,除了青铜奶奶,棉花地里没有一个老人,就连她的'妹妹也来劝过她,说要棉花从她家拿,可奶奶却不肯,左邻右舍都说从来没见过她这么好的老人。青铜一家望着阳光下洁白如雪的棉花,默默地流下了眼泪。
这本书写得十分精彩,读着读着,我的心情常常随着故事情节而跌宕起伏。我为葵花有青铜这样的哥哥而感到高兴,为青铜奶奶没有亲眼看到、亲耳听见青铜说话而感到难过,也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而心怀感恩!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4
曹文轩,是我最喜欢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他写的纯美小说系列,文笔优美,感情真挚。我最喜欢的有两本:《青铜葵花》和《草房子》。今天,咱们就来谈谈《青铜葵花》的故事。
《青铜葵花》讲的是葵花和青铜之间不是兄妹,但胜似亲兄妹一样的感情。青铜葵花,其实是一件雕刻品,用青铜雕刻的葵花能保留得最长久。作者以这种雕刻品命名这本书,显然表达了青铜和葵花之间深厚的感情。
葵花两岁的时候,她的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她,她跟随着爸爸来到乡下,在干校里生活了一段对葵花来说比较安定和幸福的时光。可是,这样的幸福并没有持续很久,葵花的`爸爸在一次事故当中去世了。后来,可怜的葵花被村里最穷的家庭青铜家收养,这个贫困的家庭给了葵花一个温暖的家,她与哑巴哥哥青铜建立了如亲兄妹般的感情:当青铜家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的时候,青铜毫不犹豫地拱手把这个机会让给了葵花,为了教哥哥写字,葵花放弃了所有玩耍嬉戏的时间,教青铜写字,葵花做作业没有灯光,青铜去抓来萤火虫给葵花照明,葵花表演需要一条项链,青铜给葵花做了一条充满爱的冰项链……
读完这本书,我的眼睛湿润了,我对这本书有了深刻的体会:虽然青铜和葵花的生活充满了艰辛,但他们没有被这艰辛击垮,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他们在苦难中相互扶持,找到了幸福,抓到了爱。
爱,还在继续……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5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催人泪下的书。
书中有情,亲情,友情;书中有爱,哥哥对妹妹的爱,父母对儿女的爱,祖母对子孙的爱;书中也有苦,因吃不上饭的哭,因上不了学的苦,因亲人去世的苦。其中,作者曹文轩老师在《青铜葵花》这本书中,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是不折不扣的大苦难。小女孩葵花在意外中失去父亲,而成为孤儿,被大麦地的青铜一家收养。
然而,在大麦地这个贫穷至极的地方,在青铜家这个贫穷至极的家庭,葵花没有过上富裕的生活,没有过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小小年纪的`她,要和哑巴哥哥一起去田里种地,要上学后回家放牛,要在家人有难时绞尽脑汁地想办法去帮助他们,要放弃那些漂亮的衣服首饰帮助爸爸妈妈省钱,还要承受奶奶去世的痛苦……在还未绽放的年龄,葵花承受了太多她本不该承受的,青铜也负担了太多他本不该负担的,两个还在成长路上的少年,却经历了太多苦难,令人心痛,令人心疼,令人心碎。
想想,与青铜和葵花相比,我们这些现代孩子是不是太幸福了?我们生活在整天车水马龙的都市世界里,我们不必担心自己会跟不上生活的步伐,因为我们的未来几乎都是父母计划好的。我们不必像青铜那样,担心着吃了这顿没下顿,幻想着什么时候自己才能上学,渴望能够学习知识,但又要照顾妹妹和家庭。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们,每天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完全不用担心没有饭吃,甚至有时还会为要吃什么而犯难;我们每天都能在明亮而宽敞的教室里读书写字,倾听老师讲课,与同学交流学习意见;我们也不用费尽心机地照顾那些比自己小的“淘气包”,不必担心她们哪天又会不小心惹出麻烦。
与青铜相比,我们又有何理由埋怨这个世界呢?我们不必像葵花那样,整天顾虑着自己会给家里带来多少负担,整天想着怎样才能让爸爸妈妈少辛苦一点,即使是多么渴望有一张属于自己的照片,但为了给家里省钱还是忍着说“不喜欢拍照”。
我们这些城市里的孩子,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的存在会给家里造成多少负担,从来都没有想过为了让自己过上幸福生活,爸爸妈妈会有多辛苦。
当我们喜欢上某样商品时,我们可以毫不客气地向长辈伸手要钱,然后买来仔细把玩。
与葵花相比,我们又有何理由埋怨这个世界呢?与青铜和葵花这些经历过大苦难的孩子相比,我们又有何理由埋怨这个世界呢?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6
《青铜葵花》是一本很好的书,描写了一个乡村男孩和一个城市女孩的故事,在充满天灾人祸的岁月里。这本书表现了孩子、朋友之间的友谊,家人之间的亲情和人与人之间的爱,还反映了乡村孩子童年的'苦难生活,字里行间无不充盈着感人肺腑、震撼人心的人间真情,这种真情无不湿润着每一位读者的眼睛、震撼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灵。
青铜,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小男孩,他生活在一个清贫,但完整幸福的家庭,可是一个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了--火灾。一场大火夺去了他们的房子,更不幸的是它夺取了青铜清脆的声音,从此他变成了一个哑巴,整个家在几分钟内化为灰烬,只留下老老小小四个人和一头牛。
葵花,一个清秀俊俏的城市小女孩,他生活在一个富裕但残缺不齐的家庭--只有一个爸爸,不久后葵花与爸爸来到了青铜生活的农村,在一次意外中葵花的爸爸溺水身亡,从此葵花变成了孤儿。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青铜与葵花相识了,这两个看似没有任何关系的孩子,却有着比天还高,比海更远的深厚情谊,苦难让他们走到了一起,文章中讲述了两个主人公的共同特点就是怎样面对苦难,他们虽然贫穷,但他们生活的仍然很快乐。
苦难对于人来说,一生中是不可避免的,苦难的种类包括很多,有自然灾害,疾病……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如果你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去面对,那么再大困难也犹如云烟一样瞬即而过,你会在苦难中学会拼搏,学会坚强,最终你会感谢苦难。如果你持一种悲观消极的态度去面对它,苦难就像一个紧箍咒,你就会被它永远困扰着。
《青铜葵花》让我们读懂怎样去面对苦难,他告诉我们,在苦难的背后永不言放弃,成功的彩霞一定会到来。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7
在整理书柜时,偶然发现一本书,掸掉上面的灰尘,是一本好书,是《青铜葵花》。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著名的作家—曹文轩。讲述一个7岁女孩葵花和哑巴青铜的故事,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故事。
葵花是个孤儿,2岁时母亲因病而死,和父亲相依为命。可在一次:葵花爸爸开着小船在河上游玩,不小心落水,失去了性命,葵花悲痛不已。从此以后,葵花被好心的大麦地人收养。终于有一天,村长决定让村民们收养葵花,葵花美丽又老实,人见人爱。大家都想收养葵花,可大麦人都不缺孩子,最后,葵花去了青铜家,青铜一家把葵花看做自己的孩子一样,青铜也不再独自一人,连牛儿都替大家高兴。
上学的'时候,只有一人上学,青铜把上学的位儿让给葵花,由葵花上学。上学、放学总是青铜接接送送,葵花又有些自豪。葵花也更加孝顺了。
我心想:“我们也应该孝顺父母,学习青铜谦让的品格。”
青铜一家心灵手巧,大家都教葵花做芦花鞋,在冬天,大家都穿芦花鞋。下大雪时,青铜顶着寒风,在雪中卖鞋,还把自己的芦花鞋卖给别人,自己赤脚在雪中。
为了不让葵花在大麦地受苦,村长决定让葵花住在城里,葵花走了。第二年,葵花又回来了,青铜开心极了,大喊了一声,哑巴青铜会说话了,大家惊叹不已!
我想:“青铜真坚强啊!还会说话了,葵花该多么激动啊!”我情不自禁鼓起了掌!
《青铜葵花》激励我要像青铜一样坚强、谦让;像葵花一样孝顺、文静。该读好书,让家人开心。
我合上书,回忆那些动人的故事。
想想现在,我们不愁吃不愁穿,有些人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们要学会独立、孝顺,做个好孩子,让老师、家长高兴。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8
寒假里我读了《青铜葵花》这本书,令我感慨万千。
《青铜葵花》讲述了这样一个催人泪下的男孩和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一个特别的机缘——葵花的爸爸因寻找女儿落水而死,让城市葵花和乡村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青铜虽然不能说话,却是一个好哥哥,不管妹妹要什么,他都满足她。他们一起生活,一起抗争贫穷,一起长大。12岁那年,像一团黑云似的坏消息传到了大麦地---命运又将女孩葵花召回城市。男孩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尽头,遥望女孩所在的地方……书中有一小段最让我感动:“在水帘下往大草垛跑动的,分明就是葵花,青铜无声无息地躺在地上。不知过了多久,他醒来了。他张开嘴巴,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了一声:‘葵---花!’”青铜竟然能说话了。我知道,这是兄妹俩之间的纯洁的友情感染了他,是爱的力量让青铜终于说话了!
这本书中最触动我心灵的是:他们在那么困苦的.环境下,竟然有这样坚强的意志,把那苦难的日子过得那么纯美、快乐。他们竟能将遭遇的困难绽放成一朵朵美丽的花。
生活中,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会突然而来,又会突然而去,让我们也许无法接受。如果一个人遇到困难就后退,一步步地往后退,最后苦难就一定会把他推到绝境中去;如果遇到大苦难的时候敢于站立起来,击退困难,那痛苦中就也有欢笑和甜蜜。现在,让我们站立,做一个生活的强者!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9
先说“苦”。男主人公青铜五岁在大火中失语,全村最穷的他们却选择了接葵花回家这一善良而艰难的决定。此后,一连串的“灾难”纷纷降临:暴风雨犹如一把火,将本来就贫困的青铜家冲得一贫如洗;新的茅草屋刚刚建好,一次百年不遇的蝗灾又将大麦地的粮食吃得干干净净,青铜家又经历了饥饿的痛苦……但是,接踵而至的灾难并没有击垮淳朴善良的一家人。房子没了,青铜就和坚强的父亲租船到百里之外的海滩打草盖房,苦干一个月,终于盖成了全村最漂亮的茅草房;闹饥荒了,全家就在慈祥的奶奶带领下,挖野菜充饥,心疼妹妹的青铜还特意挖来鲜嫩多汁的茅草根,捉来味甘肥美的野鸭,为全家改善生活!全家人因苦难而更加相亲相爱,更加互相疼惜!
在当今享乐主义至上的社会里,其实苦难才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不经历风雨,怎得见彩虹?不经历苦难,怎么磨练意志?君不见,多少蜜罐里长大的孩子,因为缺乏挫折教育,常常因为一点小事就跳楼了,自杀了,他们没有经历过苦难,所以心理太脆弱,经不起打击,经不起挫败,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成为一个有用之才呢?曾有一档综艺节目《变形记》,就是刻意让城里的孩子到乡下去吃苦,虽然结果也许并不尽如人意,但让孩子接受苦难教育、挫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是值得我们反思的。苦难是生活中不可逾越的一道坎,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我们要让孩子知道,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
再来说“善”。“人之初,性本善”,善良,是一种本能,善良也是一种选择。是善良,让青铜一家接纳了无依无靠的葵花;是善良,让爸爸妈妈,把葵花视如己出,善待如初;是善良,让葵花知道感恩,懂得回报,独自孤身一人去外地捡银杏卖钱,给奶奶治病。反观当今浮躁虚荣的社会,急功近利的人们,往往为了一己之利,背信弃义,忘记了善良与感恩,上演着“中山狼”的闹剧;民风不古,老人栽倒了,“扶不扶”也成了社会讨论的热点与话题。莎士比亚说过:“善良的心地,就是黄金”;古人亦云:“善人者,人亦善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善良,永远是这世界上最亮的光,最美的花!
最后说“爱”。浓厚的亲情之爱,在青铜家无时不刻地体现。慈祥的'奶奶,无论多穷,也要为孩子们在蝗灾的时候弄到一点米饭,即使当掉祖传的首饰也在所不惜,最终也因为了给孩子们换取做棉衣的棉花而积劳成疾,含笑而逝;青铜为了给妹妹攒学费,大雪天也要执拗地跑到镇上去卖自制的“芦花鞋”,最后甚至不惜卖掉了自己脚上的鞋,而赤脚跑回家;为了让妹妹好好看一场马戏,不惧与邻村的孩子干架,终于驮着妹妹让她满足了心愿,即使自己浑身是伤,身疲力尽;为了让妹妹晚上能写上作业,青铜捉了一夜的萤火虫,做成了美丽的南瓜花灯,那应该是世界上最美的灯了;为了让妹妹演出时戴上“银项链”,哥哥把房檐下冰凌的砸成一颗颗冰珠,再一颗颗哈气钻洞,做成一条世上独一无二的“冰项链”;最令人感动的莫过于葵花登船离去的日子,青铜没日没夜、风雨无阻地坐在高高的大草垛上,只因为那里能看见妹妹离去的方向,他日益憔悴、日益黑瘦,绵绵无尽的思念终于让“哑巴”哥哥撕心裂肺地喊出了妹妹的名字——“葵花”!每当读到这些感人肺腑的一幕幕,我的眼里都噙满泪水,无法自已。
是的,在青铜一家与葵花之间发生的事情太多、太奇妙,包括青铜与葵花死去的亲哥哥如此相似,包括青铜一家与葵花的一见如故,仿佛前世的亲人一般,是爱,也是缘,让他们的命运紧紧相连,让他们的心灵息息相通。也正是这种浓得化不开的爱,才让他们共同度过了一场又一场的风雨苦难!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0
“每个时代的人,都有每个时代人的痛苦。痛苦绝不是今天的少年才有的。少年时就有一种对痛苦的风度,长大时才可能是一个强者。”这是对《青铜葵花》最好的诠释!
主人公青铜很聪明,却因5岁那年的一场火灾让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而葵花是城里人,天真而带着些秀气。不过,一个特别的机缘,让这两个原本素不相识的孩子走在了一起,以兄妹相称,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他们俩的童年没有富裕的奢华,却有童年的烂漫;没有宽裕的条件,却有无边的幻想。
葵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她明白住在青铜家会让他们肩上的担子更重,所以她从来不像其他的同龄孩子一样,爱打扮,爱挑剔,她总是那样的文静懂事,所以,身着一件破烂的衣服怎么也挡住不了她的清纯与质朴。青铜一家没有把她当成过外人,她就是他们的孩子!
在书中,有一个故事至今让我难以忘怀,它的爱是无声的,却也是最伟大的——
青铜家没有钱了,但仍需要替葵花交学费。此时葵花准备上五年级了,她哭着闹着让爸妈别再替她报名,爸妈不肯:多么聪明的孩子呀,我们不能辜负孩子亲爸的.希望!葵花虽不舍得校园,但为了全家,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在最后的考试中,她胡乱答题,没有好成绩就不能升级,后来,她如愿以偿了,但她没想到全家竟那么气愤!在奶奶的劝导下,葵花说出了真相。全家感动了,老师感动了,葵花还是上学了,只是,学校免除了她的学费。
读了这,我深有感触,掩卷沉思。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话一点儿也不假。想想我自己,上次英语考试,我只不过拿了一个100分,就蛮横无理的要爸爸妈妈给我买好吃的,爸妈没应允,我就赌气不吃饭。妈妈最后缠不过我,只好买了一堆吃的给我,还带我出去玩,我这才“恢复正常饮食”,相比青铜与葵花而言,我显得多么渺小!贫苦一点,是爱,这种爱的意义正如珍珠的痛苦挣扎而磨砺地晶莹剔透,贫苦才创造出一代英雄少年!
没有哭过永远不知道泪涩,没有痛过永远不知道心伤,没有经历过永远不懂得生活,没有坎坷过永远不知道伟大的爱!
——这,就是《青铜葵花》给予我的,最深沉的启示。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1
读完《青铜葵花》后,我认识到了什么是苦难。书中主要讲了两位主人公青铜和葵花之间感人的故事,从中反映了他们生活中的苦,让我不禁泪流满面。
全书的前一部分我感受到了葵花小时候很可怜,她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也在不久后被河水淹死了,只得寄住在青铜家里。中间的一部分让我非常感动,我认为青铜是一个非常好的.哥哥,他非常喜爱自己的妹妹也对她非常好,我也希望有这的哥哥。最后一部分尤其让我感动,甚至让我泪流满面。文中的青铜为了等离开他乡的妹妹,不分日夜地坐在草地上等待妹妹葵花的回来。终于葵花因想念青铜和他的家人,便坐轮船回来了。青铜也在同时,用尽平生所有力气,喊了一声“葵花”,与此同时,我好像听到了青铜那震撼人心的叫声!顿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心想:原来这就是爱的奇迹,一个不会说话的人竟为了另一个人,而会说话了!这位哥哥真好!
青铜与葵花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但厄运却不断发生。在青铜很小的时候家里就发生了一场大火,青铜因此不能说话,青铜父母的心血也在一夜间化为乌有。后来,葵花寄住在青铜家时,他们的生活更加困难,但他们却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葵花来后,又发生了不少灾难和困难,如百年一遇的蝗虫来袭,种下的心血无影无踪;房屋被吹塌,无处生存;洪水灾等一个个巨大的苦难,让人不禁为他们的生活担忧。再想想我们,有书本读,有笔纸写,有电脑玩,有电视看……而青铜与葵花哪。不仅要读书,还要要帮父母分担一些任务,而且这么小就要接受一个个沉重的打击,真让我们些城市孩子羞愧不已。
《青铜葵花》真是一本影响我一生的好书,它让我深受感触,让我领悟到了许多道理。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2
当一位父母双亡的小女孩站在树下,楚楚可怜地望着你,你会养他吗?全村最穷的青铜一家会。
女孩葵花从小父母双亡,是一位孤儿,而男孩青铜也因为5岁时的一场大火而大病一场,醒来时就成了哑巴。当他们在河上相遇时,成了最好的玩伴。当葵花的爸爸去世时,安慰葵花的是青铜,正因如此,葵花成了青铜的妹妹。每当妹妹葵花有困难,第一个帮助她的一定是青铜,为了妹妹葵花,甚至和别人打的遍体鳞伤。青铜一家给了她家的温暖。他们在一起的过程很美好,结局却十分残酷。因为城里市长的一次回忆,葵花被强行带回城,青铜坐在草地上,喊出了人生中第一个词“葵花”……
当读到葵花带着青铜做了一个下午的冰项链上场时,我耳边仿佛回响起了葵花那动人的歌声,我眼里仿佛看见冰项链在灯光下五彩缤纷闪闪发光。这时,我真想进入书里,送给青铜一副手套,问问他手还凉吗?快乐的时光很短,当市长下令带葵花进城的时候,我真想给他一拳,难道就因为一座青铜做的葵花,就要让葵花回来吗?难道葵花是你的吗?你太自私了,你们不管不顾葵花那么久,凭什么一句话就打乱葵花宁静的生活?
想着想着,我不禁想到了前几天的“野猫事件”。我们一家走路时看见一只小野猫。那只小野猫瘦瘦的,一根根腰上的.肋骨在空空的肚子上显得格外显眼,身子上有许多树叶,好像洗了一个树叶澡,小猫转了一个身我呆住了,这只小野猫腿上竟有一道伤!那只小野猫楚楚可怜地望着我,我也不能坐视不管,我抱起它跑向爸爸妈妈,那小家伙在我手里也不反抗,可爸妈一看到它就说它身上有跳蚤,让我扔掉。我脑海里中突然想起青铜葵花中,葵花失去爸妈时的那棵大榕树,青铜家最穷,所以在别人都不愿意养葵花的时候,除了青铜,青铜不放弃,最终说服父母,葵花自然也跟他们走了,所以还没到最后一刻就不要轻易放弃!妈妈最终带它去看了医生,送给了奶奶看家护院。
故事的最后,哑巴青铜为何会喊出妹妹葵花的名字?是对妹妹葵花那深深的思念啊!我想,一家人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前方的路有多长,有多少荆棘,我们都要一起走。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3
说不清是第几次读《青铜葵花》了,但是每次翻开碧绿色的扉页,心就立刻沉静下来,心中的喧嚣、烦恼也立刻沉淀下来。封面上葵花上扬的唇角,笑的很灿烂。但这明媚的笑容后面,又经历了多少苦难呢?
书中有很长的篇幅用来写了蝗虫灾害。那种黑压压,蝗虫数量足以遮天蔽日的场景实在是我难以想象的。我想,我们这一辈是幸福的。没有自然灾害,丰衣足食。蝗虫灾害,使本来就困苦的青铜家更是揭不开锅,葵花更是瘦了好几斤。这时候,瘦小的奶奶为了两个孩子,只得一次又一次的用自己的金戒指,金项链去换取为数不多的米。在如此严重的灾害里,每个人面黄肌瘦,然而,青铜一家却仍能保持以往的风格----衣裳依旧是干干净净的,虽然上面有补丁,但又怎么样呢?古话说过“笑脏不笑破”。奶奶的身上总是带着一股清水的味道。看到这里,我脑海中不禁浮现出一张慈祥的老人的`脸,她身上带着一股干净的味道,这使我想和她亲近,愿意和她亲近。在后来写到奶奶生病去世时,我不禁流下了眼泪。奶奶操劳一生,临走之前,还摘了那么多质量上乘的棉花留给青铜和葵花,这是一位多么伟大的老人啊!
人不会总是满于现状的,在欲望的驱使下会拥有改变现状的念头。但是,苦难会让人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一个心怀感恩,时刻铭记过去的灾难的人,定会有一番大的作为。
我不知道曹文轩叔叔用他平实、朴素的语言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否是这个,但是我能肯定,这肯定是他用语言所堆砌起来的高尚精神境界里的一种。
现在很多人都没时间读书,更加没空去领略书中所要表达的精神领域。但是,我宁愿将我空闲的时间多花点儿再读几遍《青铜葵花》,尽管对于这本书的情节我已经烂熟于心,可是我仍旧不敢说,我将这本书读透了。我相信,苦难会让生活更美好的。
读《青铜葵花》有感 篇14
这是一个男孩和一个女孩的故事。男孩叫青铜,女孩叫葵花。因为一个特别的机缘,让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12岁那年,命运又将女孩葵花找回他的城市。男孩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
这是一个非常感人的的故事。作者曹文轩并没有那么多华丽的`语言,而是很朴实的,很自然的,那浓浓的情意都隐藏字里行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