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知远网

2025-08-05教案

知远网整理的《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会认“迪、检”等11个生字,会写词语“夸奖”。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读找划圈体会妈妈病情之急,时间之急,大家之急。

3、初步感知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重点、难点:能借助关键语句体会当时情况之紧急。

教学过程: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出示爱迪生图片)这就是爱迪生晚年的照片。

2、老师收集了一些爱迪生的信息打在屏幕上,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内容出示: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4、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先来看看屏幕,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自由读

急性斥责夸奖亮堂委屈

阑尾炎恍然大悟一溜烟检查

(2)去拼音开火车读正音口头作业(检捡)

3、你能不能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爱迪生七岁时,妈妈得(),需要()。爱迪生想了个好办法,()妈妈的命。

同桌互相说说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况紧急。

1、妈妈得了急性盲肠炎,需要马上做手术,那当时的情况怎么样呢?

请你读读2、3自然段。(读后先同桌交流)

a交流:(危急、紧急)

b你又是从哪些词语、句子中感受到这是危急、紧急的.时候呢?找出有关句子反复读读。

3、学习第2、3自然段。

“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说说你的体会,说明了什么,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这句话里有这样一个句式

出示:妈妈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这样的句式还能说吗出示我高兴得()

“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从这里你感受到了什么?

感悟(急性阑尾炎马上来不及)

“大家急得团团转。”

(1)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急”?大家急得团团转。谁急?爸爸急、医生急、爱迪生急等。(做动作读)

(2)爸爸、医生、爱迪生他们为什么急得团团转?请小朋友用心地读读这思考一下。

(3)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那医生有没有想办法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

不做手术行不行?送医院行不行?在房间里做手术行不行?这可怎么办啊?大家急得——团团转(生跟读)

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情景呢?齐读!

是啊多么紧急,多么危急,爱迪生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最后结局如何我们下节课再来讨论。刚才通过朗读感受到了当时情况的紧急,小朋友们说得都非常棒老师要夸奖你们,和爱迪生一样都是聪明的孩子。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写写夸奖这个词。

五、书写“夸奖”

1、观察说说你的发现

2、用手指写一写

3、范写

4、学生书写指导

板书:

30、爱迪生救妈妈

直打滚来不及光线暗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2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识

2、对话的朗读指导

一、导语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发明家,请看大屏幕,认识他吗?(生猜不出可以提示有二千多项发明)(爱迪生)对,他就是爱迪生(板书爱迪生)一齐喊喊他的名字和他打打招呼。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童年时的一个小故事,赶快打开语文书121页,大声朗读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表自己解决,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

读完课文,你能说说讲了爱迪生什么故事吗?(救妈妈

师板书把课题补完整),齐读课题。爱迪生那么聪明,你想不想和他一样?(想)。现在你就是聪明的小爱迪生,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我要完成这份采访记录,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愿意)(出示采访记录表

妈妈病因:

我当时的动作:

爸爸的态度:

我的心情:)

那你就快速的再读一遍课文,一会我来采访。(生再读课文)

三、认识生字

准备好了吗?小爱迪生?(采访开始)

爱迪生,你好!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一下爱迪生动脑筋救妈妈的事迹。妈妈得的什么病?小爱迪生你来(急性阑尾炎)。妈妈得病你着急吗?(着急),那就着急的来一遍。指名读。咱们一齐着急的来一遍好吗?(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听说你当时有一个动作,能说说吗?(奔出家门)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你非常着急吗?(一溜烟

生字卡)。再来一遍,一溜烟说明速度怎么样?(快)谁能快度的来一遍(指名读)。当时爸爸的心情是怎样的?(又气又急),那当时对你的态度怎样?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吗?(斥责生字卡)斥责的语气是怎样的?谁再来试试,男子汉来一遍,女孩们试试。那爱迪生,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委屈),那就委屈的读读吧。指名读,齐读。(师故意把委屈的字卡贴反。生指出错了,错了。师作出迷惑的神态,一生站起来说明原因。师作出突然间明白的神态)谁能说一下我刚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引出恍然大悟

生字卡贴在黑板上)。细心的小爱迪生们你再看看我的记录有没有错误。刚才你在帮我干什么?能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来代替吗?(引出检查)

非常感谢你们这样认真、仔细的帮我完成了采访记录。

妈妈病因:急性阑尾炎

我当时的动作: 一溜烟 奔出家门

爸爸的态度:斥责

我的心情: 委 屈

恍然大悟(造句)

检查(扩词、说话)

但是呀,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记录。领导还给我了一项任务。就是把爱迪生救妈妈的事迹详细的记录下来,你们还能继续帮我吗?(能)。

那咱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吧。

四、精读课文

我想问一下小爱迪生,当时医生是怎样说的`?仔细读读(出示大屏幕: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谁来读读,当时医生说的话,(房间里太暗,没法做手术。)当时医生做了哪些动作?(环顾四周,摇头),加上动作体会一下医生当时的心情,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爸爸?你会怎样说这句话?(指名读:那就多点几盏油灯。)谁再来试试,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读的(着急)。齐读。那作为儿子的你当时是怎样做的?(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笨出大门……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遇到这样的情景,爸爸会怎样说?(出示大屏幕:爸爸一见又气又急,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谁来试试?指名读。你能读的更生气吗?男生读、齐读。这时,你的心情是(委屈的)。那就委屈的读一读。(指名读)女孩、男孩。那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啊?(生读)

最后妈妈脱离危险了吗?结果怎样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

我了解了爱迪生救妈妈的经过了,现在啊,我要用这些词来写一篇简单的报告,咱们也来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用这些词的几个来说一下爱迪生救妈妈的经过。(出示大屏幕:爱迪生

检查 急性阑尾炎 一溜烟 斥责 委屈 恍然大悟)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生讨论)

谁来试试?

六、作业

今天咱们一齐进入了爱迪生的童年时代,回家后咱们再搜集一下关于爱迪生的资料,下节课咱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各位看看哪个环节处理的不好我改正一下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3

学习目标

1.会认“迪”等11个生字,会写“油”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识字和写字

2、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

课前准备

1.让学生查阅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2.老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和生词卡片。

3.学生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人物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很喜欢看书,一定知道爱迪生吧?

2、人物简介。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爱迪生一生有20xx项创造发明,被称为“发明大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3、你想知道什么?板书:为什么救?怎么救?结果?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一)初读感知

想不想马上读读这个故事?自己试着读读课文,请拼音帮忙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读后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生字

1、出示带音节生字词。这些生字词谁能读准?

2、你觉得哪些字的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

“溜”读四声 亮堂的“堂”、委屈的.“屈”读轻声、“斥”翘舌音

3、没有音节你还认识吗?自己读一读。

4、谁能勇敢地来挑战?其他同学认真听,别忘了心里跟读。

5、其他同学你也会读吗?同桌互读,别忘了当好小老师。

6、你觉得哪个字最难记?怎样记住它?

7、现在你还有哪个字没记住?考考你。

8、把生字放在句子中你会读吗?出示课文句子:

(1)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急性阑尾炎:平时肚子疼,难不难受?阑尾炎发作起来,肚子疼得很厉害,有时需要手术,如果不及时,还会有生命危险。

(2)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三)、感悟课文,理解2、3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反馈:课文讲了什么事?

3、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默读第2、3自然段找找有关句子画下来。

4、反馈:理解“迟疑了片刻”,体会妈妈病重,光线太暗无法手术,大家焦急的心情。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油、团、检查、炎”。谁来读一读。按结构可分几类?观察怎样写正确?怎样写漂亮?

2、范写:“炎”两把火,上小下大,上面的火最后一笔是点,下面的火最后一笔是捺。

3、学生写字。

4、同桌互评。

5、会用这些字吗?组词、造句。

四、练习

1、我回填。

(1)上医院已经来不()了,爸爸很着()。

(2)爱迪生长大以后,为电灯的发明()了很多工()。

2、词语积累

疼得()急得()()得()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4

一、特点分析

1、教材特点:本课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课本,是一篇精读课文。讲的是小爱迪生在妈妈病情十分严重光线太暗不能手术的情况下,急中生智想出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突出了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可爱。

2、学生特点:二年级下学期孩子具备一定的识字能力,但语感差,时常丢字、加字、不懂意思。小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基础是朗读,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结合目标指导朗读,渗透学法,及逐步形成良好的语感。

3、教学特点:正确把握语言教学特点,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生动活泼,严谨抓实,立足文本,考虑学生实际。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交流学习体会,增强学生善于发现的意识,激发学生兴趣。

二、设计理念

立足于教材及学生特点,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关注学习语感的培养,凸显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充分体现扎实的风格。

三、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2、感悟课文内容,能结合上下文及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理解词语。

3、通过表演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2、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五、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按照《预习指南》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投影仪。

六、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爱迪生救妈妈》这篇课文,并学习了1、2自然段,老师想知道你们掌握得怎么样?

1、读词(课件出示)

爱迪生检查急性阑尾炎一溜烟溜走

斥责委屈亮堂恍然大悟明晃晃晃动

2、从1、2自然段的学习中,你喜欢爱迪生吗?为什么?(板书:聪明)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复习巩固生字,词组、加深学生理解、为下文作铺垫,提出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精读课文,感受聪明

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爱迪生,感受爱迪生的`聪明吧!

1、用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3—4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一句你认为最能体现爱迪生聪明的句子。画好之后,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有学习主人的意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2、小组交流(请你把找到的句子和其他组员交流一下)

3、汇报交流

1)、(课件出示句子)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亮堂起来。

2)、提问、质疑:为什么这句话最能体现爱迪生聪明?(板书:昏暗镜子亮堂)

3}、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能把你的这份高兴的心情通过朗读的方式表达出来吗?(生齐读)嗯,不仅房间亮堂了,大家的心里也亮堂了。谁再来读?(指名读的好的读)真棒,你不仅让我感到高兴,还让我明白了亮堂的原因是爱迪生想到了把光聚在一起,你们也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自由读、指导齐读)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方法,加深学生理解课文,并正确引导学生怎样有感情地读课文,训练学生的语感]

4)、(课件出示图)你们看,这就是当时的情景,请你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生反馈)

5)、爸爸笑着摸了摸后脑勺,那是什么时候的动作?课文是怎样写的?(生读句子,出示句子)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a、理解“恍然大悟”,造句

b、指名读,读出爸爸的突然明白和医生的满意,并男女赛读

[设计意图:通过指名读、赛读指导学生朗读的感情的处理不当和不到位,更贴近角色,理解人物心理特点。]

6)爸爸现在恍然大悟,那么刚才他怎么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呢?

a、请你再联系第4自然段(自由读)

b、指名读,联系课文

是啊,爸爸对爱迪生的举动感困惑,爱迪生的什么举动引起爸爸的困惑呢?(齐读句子)

c、{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面大镜子。

你认为这段话中哪写得好?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发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学习课文兴趣]

一溜烟似的奔(快)形容一个人跑得快,你还可以怎么说?

明晃晃的大镜子,你可以说成()的大镜子

哪个好?为什么?

指名读,指导读,理解词的运用,想象当时的情景,融入课文。

7)看到爱迪生这样做,爸爸不明白,他是怎么说的呢?(指名读)

(出示句子)“斥责”是什么意思,指导读,读出爸爸的急、气、不明白(指名读)

当你感到不明白的时候,你的眉毛怎样?你会怎样说话?

(练一练,指名读,齐读)

爱迪生是怎么说的?(齐读、出示句子)理解“委屈”

他自己明白吗?如果站在他的立场,那要读出会么样的情绪?(既委屈又高兴)

(指名读,齐读,赛读)

8)、表演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部分(男女分角色读)

通过刚才的朗读,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习回答:爸爸的不明白、反衬了爱迪生的聪明。

指导理解“爸爸的又气又急”,是啊,虽然爸爸的“气”、“斥责”很不应该,但是“急”却是情理中的

[设计意图:重点引导学生读,怎样有感情地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更贴近角色,更能理解课文,提高认知能力]

(三)对比阅读,烘托聪明

1、爸爸急,医生急吗?医生急在哪里?(指名说)

2、指导读,读出医生的没办法和无奈

3、扮演医生,对话中自己设计加上动作表现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创新大胆,角色扮演,活跃课堂气氛]

4、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灯”,应读出怎样的语速(再读、指导读)

5、谁急?大家急,指导理解词语和句子

走来走去想不到办法直昌汗直抓头发象热锅上的蚂蚁

6、你喜欢读谁?会班分角色读,并配合动作

7、当所有的大人都惊惶失措,只有七岁的爱迪生保持冷静,想出办法,怪不得医生这样夸他

[设计意图:烘托对比,角色扮演、加深理解、感悟内容]

(四)夸爱迪生,领悟聪明

1、指名读医生的话(出示句子)医生夸奖爱迪生“今天多亏了……这孩子”

找“夸奖”、“多亏”的近义词

这是医生的由忠赞美,我们也来夸夸他吧!分角色赞美、夸赞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提高说话能力]

(五)补充阅读,探究聪明

1、想一想,爱迪生为什么那么聪明,能想出办法救妈妈?

[设计意图:针对问题,培养学生质疑和设疑的能力]

3、总结:只要我们好学好问,爱动脑筋爱动手,老师相信你们都会成为一个聪明的人,说不定未来的爱迪生就是你!

七、全课总结

总结全文,鼓励学生发明创造、善于发现、探究问题、并让学生课后做试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八、板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

昏暗镜子亮堂

众人

爱迪生聪明

夸奖赞美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大家读过34课了,这一课的主人公是——(生:爱迪生) , 对他就是爱迪生,(出示爱迪生的图像 爱迪生)你对爱迪生都有哪些了解呢?(生汇报)

是呀,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的一生有20xx多项发明,因此他被誉为世界发明大王,为人类的文化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导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爱迪生救妈妈”(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归纳总结问题:妈妈遇到了什么危险?怎样救妈妈?)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同时思考我们提出的问题。

2、出示句子

①自由读句子

②指名分句读。读准“一溜烟”“明晃晃”理解“斥责”

③谈生字的识记方法。

④游戏巩固。

⑤指导书写生字(斥责)

斥:联系“斤”的书写,第三笔在横中线,第四笔在竖中线,最后不要忘写点。

责:上下结构,上面要写得扁写,中间横短,第三横最长,下面的“贝”略长,横折的横在横中线上。

①说说书写时注意什么 ?

②师边范写边讲解

③生仿写,展评

④生修改

三、学习课文,理解内容,指导感悟

1、学习2——3段,

①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你弄明白了吗?

②急性阑尾炎是什么样的疾病?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谈:你从哪些词语知道的?)

师总结: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在我们肚子的右下方,其中一头跟盲肠相连。因为阑尾很细,而且盲肠里的细菌还常常喜欢袭击阑尾,所以就会引发阑尾炎。它发炎时非常疼痛,一旦穿孔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③抓住红色的词语读这段话,想象当时的情景。

④透过这些词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同桌互说)

⑥指名读,评价想象。

⑦指名读,评价,指名读。齐读

2、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体会爱迪生的爱动脑筋和聪明)

①这可怎么办呢?请同学们小声读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用横线画一画爱迪生是怎么做的?

②课件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出示字卡“一溜烟”,读一读,什么意思?(指名说)

③课件出示句子:爱迪生让几个小伙伴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自由读句子 从这句话中,你知道了什么?

看,这就是当时的情景。(课件出示文中插图)看爱迪生和小伙伴们正在做什么呀?

哦,原来他想了一个镜子聚光的办法,让房间亮堂起来的。

屋子里亮堂了,医生可以做手术了,妈妈也有救了,你的心情怎么样?(高兴)能把你的高兴劲读出来吗?

嗯,不仅房音亮堂了,大家的心里也亮堂了。谁再来读。

你不仅让我感觉到了高兴,还让我明白了房子之所以亮堂起来是因为光聚在了一起。你们也能读出这样的感觉吗?(齐读)

咱们再来他细看看这幅图,这时爸爸在干什么呀?(摸后脑勺)书上是怎么说的?(课件出示: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出示词卡:恍然大悟)读一读。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咱们联系上下文来说说看。

爸爸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镜子把光聚在一起,才使房间亮堂起来的。)

他原来明白吗?(不明白)从哪些句子看出他原来不明白?

课件出示句子: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出示词卡:斥责)读读这个词语(生读,再读)平时爸爸斥责你时语气是怎么样的呢?能读出爸爸的生气吗?(指名读)

此时爱迪生觉得怎么样?(出示词卡:委屈)咱们来读读这个词语(生读,再读)

你们平时受了委屈的时候,是什么心情?能把你的心情读出来吗?(指名读)

3、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事情的结果怎么样?让我们来读读第5自然段(齐读第五段)

医生是怎么夸奖他的?谁来当当医生夸夸爱迪生?(指名读)

过渡:医生是这样夸奖他的`,那么假如当时你也在场你就是着急的爸爸,病痛的妈妈或者帮忙的小伙伴,你会怎么夸奖爱迪生呢?四人小组讨论讨论,请选择一个说一说:

课件:爸爸一把抱起爱迪生,说:“儿子,————————。”

妈妈摸着爱迪生的头,说:“儿子,———————————。”

小伙伴竖起大拇指,说:“爱迪生,———————————。”

让我们一起来夸夸聪明的爱迪生吧。齐读: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四、总结升华。

你觉得爱迪生是个怎样的孩子。

五、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是呀孩子们,生活之中处处有学问,只要你做个有心人,遇事肯动脑筋,想办法,你也会像爱迪生一样聪明,请小朋友从以下几项作业中任选一项,可以与伙伴共同完成:

1、你喜欢“爱迪生救妈妈”的故事吗?把它读给或讲给身边的人听

2、你还知道爱迪生的哪些故事?搜集起来与全班同学分享。

3、爱迪生用镜子聚光的办法真有那么灵吗?跟家人或好朋友一起试一试吧!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词语卡片、挂图。

2.学生准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

四、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这就是爱迪生,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一生共有约两千项创造发现,你知道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他小时候还想过办法救妈妈的命呢(齐读课题)你想知道他是用什么办法救妈妈的吗?请赶快打开书读读课文吧,读后说说你最想对爱迪生说什么?(爱迪生真是聪明)

二、读文识字

1.亲情激励:今天,我们也来学学爱迪生,看看谁能想出好办法帮助大家把生字学得又快又轻松,谁就是我们班的爱迪生。

2.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生字要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3.小组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4.小组推荐识字的好办法,班级交流。

5.大家评比班级“爱迪生”。

6.出示生字词;

(1)谁愿意当小老师领着大家读一读。

(2)学生自愿选择生字,读一读,并在文中找出带这个字的词和句子,读给大家听。

7.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8.指导朗读

①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②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③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④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三、指导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讲识字记忆方法。【加减法】

谈—讠→炎(炎热)

斤+丶→斥(斥责)

由+氵→油(油灯)

大+亏→夸(夸奖)

3.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5.引导欣赏:你认为哪个字写得好,就对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写的字。

6.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发“笑脸”奖。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回忆课文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那个聪明的孩子叫——(爱迪生),长大后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

过渡:在他七岁那年,爱迪生靠他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妈妈到底发生什么危急的事了?爱迪生又是怎样救妈妈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吧!

二、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妈妈怎么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的情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

2.学生交流:(以学生回答的顺序机动理解各个句子)

(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什么叫“直打滚”,(不停地打滚)为什么呀?(疼得受不了了)大家想象一下,妈妈在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脸色、满头大汗、哭、不停地叫)她会叫些什么?你看,妈妈是多么痛苦呀!谁能把这场景读出来?

(2)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

你能给“急忙”换一个词来读一读吗?(出示:爸爸()骑马……)我们想象一下爸爸焦急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3)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为什么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呢?(家离医院太远,,骑马去需要很长时间,可妈妈病情太严重,必须马上做手术)时间太紧张,医生只能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这是多么危险的处境啊!谁能把它读出来?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为什么。

2.品句: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指名扮演医生)板书:暗

3.爸爸提议怎么做?(多点几盏油灯。)对于这个办法,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

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4.升华:此时此刻,医生没有办法,爸爸没有办法,大家都束手无策。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5.比较句子

A、大家急得团团转。

B、大家很急。

(第一个句子具体,更急。)

6.自由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情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学习要求

自主、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

画一画:用直线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说一说:与四人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2.品句: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上述词语变颜色)(指名读、评价读、自由读)

3.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指名读)

4.爱迪生怎么说的?

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

老师导读

5.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书香课堂)

师:看!房子一下子亮了,妈妈得救了!(课件:屋子亮了的图)

师:你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板书:亮)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板书:镜子)(师生合作读)

6.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那是(恍然大悟)爸爸开始时不明白,斥责爱迪生,可现在,当他看到房子一下子亮起来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这就叫做恍然大悟。

7.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哪个是爸爸?为什么?这时,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朗读,注意加上动作、表情。)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段)

2.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随机抽同学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句子。)

3.师: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板书:聪明)

(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板书:善动脑勤动手)

三、拓展(写一写)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爱迪生说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

四、作业

1.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讲这个小故事。

2.选做题: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善动脑勤动手

(镜子)

暗———————亮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7

教材简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第四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教育性和故事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教学中可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故事情境和人物心情,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机智、可爱,从而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课文。

教学难点:

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并通过朗读领会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预习指南》初步预习课文,能读出生字,读通句子。

2、教具与学具:多媒体课件、小黑板、实物投影仪。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认识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设计略)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感悟,学习重点词句。

一、复习导入

1、认读生字词。(“摘水果”、自由读、开火车读、比赛读。)

2、回忆课文的内容: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文中那个聪明的孩子叫──(爱迪生),长大后他成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他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

过渡:在他七岁那年,爱迪生靠他的聪明才智,救了妈妈。妈妈到底发生什么危急的事了?爱迪生又是怎样救妈妈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两个问题走进故事吧!(看动画课件)

二、朗读、感悟课文

学习第二自然段

1、过渡:妈妈怎么了?(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的情况危险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请自由读读第二自然段,找找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

2、学生交流:(以学生回答的顺序机动理解各个句子)

(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课件)

什么叫“直打滚”,(不停地打滚)为什么呀?(疼得受不了了)大家想象一下,妈妈在直打滚的同时,还会有哪些表现呢?(脸色、满头大汗、哭、不停地叫)她会叫些什么?你看,妈妈是多么痛苦呀!谁能把这场景读出来?

(2)爸爸急忙骑马到几十里外去请医生。(课件)

你能给“急忙”换一个词来读一读吗?(出示:爸爸( )骑马……)我们想象一下爸爸焦急的样子,来读读这句话。

(3)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课件)

为什么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呢?(家离医院太远,,骑马去需要很长时间,可妈妈病情太严重,必须马上做手术)时间太紧张,医生只能决定在家里做手术,这是多么危险的处境啊!谁能把它读出来?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过渡: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请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为什么。

2、品句: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课件)

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指名扮演医生)板书:暗

3、爸爸提议怎么做?(多点几盏油灯。)对于这个办法,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

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4、升华:此时此刻,医生没有办法,爸爸没有办法,大家都束手无策。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5、比较句子(课件)

a、大家急得团团转。

b、大家很急。

(第一个句子具体,更急。)

6、自由读第三段,边读边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情景。

学习第四自然段

1、过渡:就在大家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又是怎么做的呢?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自主、合作学习第四自然段:

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四自然段;

画一画:用直线画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

说一说:与四人小组里的伙伴们交流交流。

2、品句: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课件)

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上述词语变颜色)(指名读、评价读、自由读)

3、爸爸看到了,什么反映?

(课件)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师:就是啊,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爸爸能不气能不急吗?谁愿意当又气又急的爸爸来斥责爱迪生?(指名读)

4、爱迪生怎么说的?

(课件)爱迪生委屈地说:“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

师:谁来读读爱迪生的.话?你为什么这么读?(爱迪生这时候是很委屈的)

分角色朗读:男生读又气又急的爸爸,女生读满腹委屈的爱迪生。

老师导读

5、爱迪生真的想出办法了吗?我们一起看看吧

师:看!房子一下子亮了,妈妈得救了!(课件:屋子亮了的图)

师:你知道屋子为什么会变亮吗?(板书:亮)

(课件)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板书:镜子)(师生合作读)

6、师:此时此刻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师:这时的爸爸用书上的一个词形容,那是(恍然大悟)爸爸开始时不明白,斥责爱迪生,可现在,当他看到房子一下子亮起来了,他一下子明白了,这就叫做恍然大悟。

7、(课件)仔细观察这幅图,猜猜哪个是爸爸?为什么?这时,爸爸恍然大悟会说些什么?(指名说)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指导朗读,注意加上动作、表情。)

学习第五自然段

1、过渡:通过爱迪生想出的好办法,手术的结果怎样了呢?(齐读最后一段)

2、(课件)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随机抽同学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句子。)

3、师:爱迪生为什么这么聪明呢?(板书:聪明)

(爱迪生之所以从小就这么聪明,是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践活动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板书:善动脑 勤动手)

三、拓展(写一写)

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爱迪生说的呢?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呢?请你把它写下来。(写在“随想录”上)

四、作业

1、回家向爸爸妈妈讲讲这个小故事。

2、选做题:课外收集有关爱迪生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30爱迪生救妈妈

聪明────善动脑 勤动手

(镜子)

暗──────—亮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标:1、认识9个生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1、生字的认识

2、对话的朗读指导

一、导语

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大发明家,请看大屏幕,认识他吗?(生猜不出可以提示有二千多项发明)(爱迪生)对,他就是爱迪生(板书爱迪生)一齐喊喊他的名字和他打打招呼。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童年时的一个小故事,赶快打开语文书121页,大声朗读遇到的不认识的生字,借助下面的拼音表自己解决,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

读完课文,你能说说讲了爱迪生什么故事吗?(救妈妈

师板书把课题补完整),齐读课题。爱迪生那么聪明,你想不想和他一样?(想)。现在你就是聪明的小爱迪生,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我要完成这份采访记录,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愿意)(出示采访记录表

妈妈病因:

我当时的动作:

爸爸的态度:

我的心情:)

那你就快速的再读一遍课文,一会我来采访。(生再读课文)

三、认识生字

准备好了吗?小爱迪生?(采访开始)

爱迪生,你好!我是电视台的记者,想采访一下爱迪生动脑筋救妈妈的事迹。妈妈得的什么病?小爱迪生你来(急性阑尾炎)。妈妈得病你着急吗?(着急),那就着急的来一遍。指名读。咱们一齐着急的来一遍好吗?(生字卡贴在黑板上),听说你当时有一个动作,能说说吗?(奔出家门)能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你非常着急吗?(一溜烟

生字卡)。再来一遍,一溜烟说明速度怎么样?(快)谁能快度的来一遍(指名读)。当时爸爸的心情是怎样的?(又气又急),那当时对你的态度怎样?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说吗?(斥责生字卡)斥责的语气是怎样的?谁再来试试,男子汉来一遍,女孩们试试。那爱迪生,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委屈),那就委屈的读读吧。指名读,齐读。(师故意把委屈的字卡贴反。生指出错了,错了。师作出迷惑的`神态,一生站起来说明原因。师作出突然间明白的神态)谁能说一下我刚才做了一个什么动作?(引出恍然大悟

生字卡贴在黑板上)。细心的小爱迪生们你再看看我的记录有没有错误。刚才你在帮我干什么?能用课本上的一个词来代替吗?(引出检查)

非常感谢你们这样认真、仔细的帮我完成了采访记录。

妈妈病因:急性阑尾炎

我当时的动作: 一溜烟 奔出家门

爸爸的态度:斥责

我的心情: 委 屈

恍然大悟(造句)

检查(扩词、说话)

但是呀,这只是一次简单的记录。领导还给我了一项任务。就是把爱迪生救妈妈的事迹详细的记录下来,你们还能继续帮我吗?(能)。

那咱们就一起来回忆一下当天发生的事情吧。

四、精读课文

我想问一下小爱迪生,当时医生是怎样说的?仔细读读(出示大屏幕:

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谁来读读,当时医生说的话,(房间里太暗,没法做手术。)当时医生做了哪些动作?(环顾四周,摇头),加上动作体会一下医生当时的心情,谁来试试?(指名读),齐读。

如果你是爸爸?你会怎样说这句话?(指名读:那就多点几盏油灯。)谁再来试试,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情读的(着急)。齐读。那作为儿子的你当时是怎样做的?(生读: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笨出大门……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遇到这样的情景,爸爸会怎样说?(出示大屏幕:爸爸一见又气又急,斥责道:“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谁来试试?指名读。你能读的更生气吗?男生读、齐读。这时,你的心情是(委屈的)。那就委屈的读一读。(指名读)女孩、男孩。那到底想出了什么办法啊?(生读)

最后妈妈脱离危险了吗?结果怎样了?(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五、拓展

我了解了爱迪生救妈妈的经过了,现在啊,我要用这些词来写一篇简单的报告,咱们也来试试,看看你能不能用这些词的几个来说一下爱迪生救妈妈的经过。(出示大屏幕:爱迪生

检查 急性阑尾炎 一溜烟 斥责 委屈 恍然大悟)同桌可以相互讨论一下。(生讨论)

谁来试试?

六、作业

今天咱们一齐进入了爱迪生的童年时代,回家后咱们再搜集一下关于爱迪生的资料,下节课咱们一起来交流,好吗?

各位看看哪个环节处理的不好我改正一下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9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30课。

设计理念:《爱迪救妈妈》是一篇讲述科学家爱迪生小时候爱动脑筋,用聪明智慧救了妈妈的动人故事。课文讲述了童年的爱迪生是多么聪明:妈妈得了阑尾炎,病情十分严重,必须马上动手术,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多亏小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这个动人的故事体现了爱迪生小时候聪明,爱动脑筋,善于想办法的可贵品质。课文与本组《数星星的孩子》张衡一样,意在引导学生从小爱科学,多动脑、多动手,善于新发现。教学时,通过观看插图,阅读课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懂得只有从小动脑筋,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人类有所贡献。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于发现意识。

教学重点

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多读科学家的故事书籍,养成从小爱动脑、爱动手的习惯。

教学难点:

要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领悟内容,体验情感。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出示课题

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知道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播放彩图:爱迪生的塑像,他发明: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

2、导入新课:爱迪生的妈妈得了阑尾炎,病情十分严重,送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必须马上动手术切除阑尾炎,可是,在昏暗的灯光下,医生无法动手术,多亏了小爱迪生开动脑筋想办法,救了妈妈?那么,爱迪生想什么办法来救妈妈呢?(播放课件,观看课文的插图。)

3、板书课题。(读课题,并突出“救”这个词)

(设计意图: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从小就爱动脑筋,想出了许多好主意。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用镜子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感悟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让学生在读课文之前以事半工倍的效果,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录音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齐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画出课文的生字,注上拼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3、教师范读课文。

4、以“开火车”的形式,轮流朗读课文。

5、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帮助纠正读错的字和词。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形式的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画出课文的生字和自然段,了解爱迪生小时候爱动脑筋,真聪明。课文讲述了爱迪生救妈妈的过程:“妈妈患了急性阑尾炎,必须马上动手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拿着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爸爸恍然大悟,医生非常高兴——医生夸奖他真聪明。”再通过观看课文的彩图,为后面学习生字,精读课文,深入理解爱迪生真聪明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巧记生字

1、用课件出示课文全部生字(带拼音):迪、检、性、阑、炎、溜、斥、屈、堂、悟。要求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巧记生字真有办法。

(1)看图(或实物)识生字:堂(亮堂堂)、“恍”、“悟”(爸爸恍然大悟)。

(2)动作演示识字。检(检查)、溜(一溜烟)、斥(爸爸斥责道)、屈(爱迪生委屈。)

(3)游戏找朋友识字。如,氵+留=溜;尸+出=屈;火+火=炎;忄+生=性。

(4)用偏旁串连识字。

性——(忄):恍、情、悟、忙、快。

检——(木):机、杆、材、杉、杨。

溜——(氵):流、清、江、河、汗。

屈——(尸):屋、尽、层、尿、居。

迪——(辶):达、迈、追、边、这。

(5)结构归类认字。

左右结构:检、性、溜、恍、悟;上下结构:炎、屈、堂;半包围结构:迪、阑;独体字:斥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出示生字,看图识字、动作演示识字等多种形式,巧妙地熟记11个生字,为后面精读课文扫清障碍。)

四、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第1自然段(课件出示:爱迪生的图像、伟大的发明家、爱动脑筋、好主意,靠自己聪明救了妈妈的.命)。思考: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发明了什么?(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两千多项发明创造。)他从小就是怎样的一个孩子?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用“伟大”、“发明家”说明爱迪生发明了非常多东西;用“爱动脑筋”、“常常”、“好主意”、“聪明”、“救”,这些词语说明他从小就是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因此,当他的妈妈得病重时,才能用聪明才智救了妈妈的命,从而让学生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2、引导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2—4自然段。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1)妈妈得了什么病,医生怎样决定?(找出妈妈、爸爸动作的词语。)

(2)房间里灯光太暗,爸爸和医生怎样着急?(医生:环顾、迟疑、摇头;医生和爸爸急得团团转。)

(3)爱迪生想了什么办法?爸爸对他这种办法开始怎样?后来怎样?

3、找出描写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来读一读,欣赏感悟。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

(3)爱迪生。动作:“一溜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4、读最后自然段,医生是怎样夸奖爱迪生的?

5、让学生上台边朗读边表演。(三个学生戴头饰表演:医术高明的医生,着急的爸爸,聪明可爱的爱迪生。)学生评议谁表演得好,奖励一本爱迪生的书。

6、你们把平时动脑筋,想出什么办法讲出来,评一评谁是小爱迪生。

7、总结全文,升华主题。从阅读和理解中,感悟小爱迪生开动脑筋,用聪明才智救了妈妈的生命,是多么令人可爱和敬佩啊!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课文、观看插图、多媒体课件,上台表演等形式,一方面感受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用智慧救了妈妈的命,另一方面欣赏课文的语言美,感悟医生的医术高明,爸爸对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利于训练思维,积累语言。)

五、拓展练习,延伸课堂。

1、多读几遍课文,对课文中的医生、爸爸、爱迪生的动作、表情、语言要有感情地读出来。

2、积累并抄写词语:检查、急忙、迟疑、片刻、斥责、委屈、一溜烟、明晃晃、环顾四周、恍然大悟。

3、用“急忙”、“一溜烟”和“恍然大悟”造句。

4、搜集有关爱迪生发明创造的故事,并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小朋友们听。

5、把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一个难题,编成一个小故事写下来。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从而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在词语教学中,紧紧结合《课程标准》中“阅读”的阶段目标——结合上下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运用词语。对有些词语采用读对话、看图,各种形式的说话练习的手段来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夸奖、斥责”这四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一、导入新课

(课件)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他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你们知道我们生活中的哪些东西是他发明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他小时候的故事。(板书、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同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件演示)

2、自读课文:读音字音画出生词和其他自己不理解的词语,想一想它们的意思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3、生字辨析

(课件出示)生字:

yóu音序:y字义:动植物体内所含的脂肪物质。

油部首:氵组词:油画、汽油

结构;左右造句:我喜欢画油画。

jiǎn音序:j字义:1、查2、注意约束

检部首:木组词:检查、早检

结构:左右造句:老师在检查我们的作业。

chá音序:c字义:翻着看。

查部首:木组词:检查、查字典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正在检查作业。

tuán音序:t字义:圆形的。

团部首:口组词:团结、团体

结构:全包围造句:团结起来就能打败敌人。

yán音序:y字义:热、炎症

炎部首:火组词:阑尾炎

结构:上下造句:我的耳朵发炎了。

zé音序:z字义:批评

责部首:贝组词:责怪、责备

结构:上下造句:我受到了妈妈的责备。

chì音序:c字义:责备、多、广

斥部首:斤组词:斥责、怒斥

结构:独体字造句:爸爸斥责我不懂礼貌。

kuā音序:k字义:表扬

夸部首:大组词:夸奖、夸口

结构:上下造句:小红得到了老师的夸奖。

jiǎng音序:j字义:称赞、表扬

奖部首:大组词:奖励、奖品

结构:上下造句:老师奖励我一朵小红花。

4、词语积累

重点词:恍然大悟:忽然醒悟。

迟疑:拿不定主意。

环顾:向四周看;环视。

三、知识拓展

同学们,谁愿意给大家介绍爱迪生呀!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除了在留声机、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方面有发明外,在其他化工领域也有不少创造。爱迪生一生大约有两千项发明创造。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因为他除了有一颗好奇心、一种亲自试验的本能,就是他具有超乎常人的艰苦工作的无穷精力和果敢精神。

四、课堂总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知道了爱迪生的聪明智慧,下节课我们用心去看看他是怎样救妈妈的,好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师生一起做游戏:《幸运五十二》之“猜猜他是谁”。

师逐条朗读以下材料,生根据描述说说这个人是谁:

他常在课堂上问为什么,问得老师无法解答而被老师认为是蠢孩子,只念了三天书就辍学了。

他小时侯孵过鸡蛋;

他曾经在火车上做实验时不小心打翻了白磷引起车厢燃烧而被老车长打聋了右耳朵。

他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电话等两千多中东西,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出示课件,简介爱迪生

3揭题:爱迪生救妈妈

二、复习巩固

1、开火朗读生字,给生字组词。

2、说说调查结果。你对阑尾炎有哪些了解?

三、朗读感悟课文

1、自由朗读全文,找找课文哪个自然段写到了爱迪生妈妈的病情。

2、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课件出示:读读这段话,说说你读懂了写什么?

抓住“直打滚”、“急忙”、“马上”、“来不及了”等词语感悟妈妈病情的紧急。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3、在对比中感悟爱迪生的聪明。(课件出示妈妈躺在病床上的情景)

(1)过渡:此时此刻,你想对医生说什么?

(2)理解句子:出示句子: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

随机理解词语:“环顾四周”、“迟疑”。

(3)对比朗读:找找爸爸想了什么办法,用横线划起来。爱迪生想了什么办法,用波浪线划起来。

a、交流,多媒体出示句子:

爸爸说:“那就多点几盏油灯。”

爱迪生让小伙伴们站在点燃的油灯旁边,由于镜子把光聚在一起,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了。

b、读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引导学生理解爱迪生是如何做的。

(4)情景演示:指名一生扮演爱迪生指挥小伙伴实验:动手做作看,镜子是否可以将光聚集在一起。

(5)提出问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爱迪生吗?自由提问,感受爱迪生对生活的仔细观察,善于发现。

如:爱迪生,你为什么会想到用这个办法来救妈妈呢?

(6)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句话。

4、感悟理解间接描写爱迪生聪明的句子。

(1)过渡:课文中还有许多句子告诉我们爱迪生的办法是非常聪明的,你能找出来吗?

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读一读,找一找。

(2)交流,课件出示句子:

爸爸恍然大悟,医生也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手术做得很成功,妈妈得救了。

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3)学生质疑。随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恍然大悟”。

(4)用高兴,赞赏的语气朗读这些句子。

(5)想象当时的情景,你觉得爸爸会说些什么呢?

课件出示:爸爸看到爱迪生用()救了自己的妈妈,感到十分(),说:“!”

生自由发言,感受爱迪生的聪明。

(6)你相对爱迪生说什么?

四、课内拓展

阅读《爱迪生孵鸡蛋的故事》,再次感受爱迪生爱动脑,善发现的好品质。

和自己最好的伙伴去读读这个故事。

五、作业

1.生字3个

2.课文读3次

3.找一找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11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本组课文文字生动,插图精美,引人入胜。而《爱迪生救妈妈》是本单元的第2篇课文,课文讲的是妈妈的病情十分严重,在切除阑尾炎手术时,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聪明的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救了妈妈的命。读了文章,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看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自主的建构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建构的动态的生成过程,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联系生活学语文、用语文。

三、教学目标预设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炎、团、检查”这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教学二三段,通过读找划圈体会妈妈病情之急,时间之急,大家之急。

4、初步感知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读圈找划体会妈妈病情之急,时间之急,情况危急。

五、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读读课文,圈出生字。

六、教学过程预设

(一)课前谈话

课前我们先做一个游戏,猜猜他是谁?“他是美国人,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一生却共有两千多项创造发明,对人类的文化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电灯就是他发明的,这个人是谁?(生抢答:爱迪生。)你是怎么知道的?板书:爱迪生,学习“迪”。你能简单来讲讲爱迪生吗?

(二)激趣导入。

1、师:爱迪生多了不起啊!,他的一生有2000多项发明,平均每15天就有一项发明,这在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因此我们说“爱迪生是一位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之所以能成为伟大的发明家就是因为:出示(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能想出一些好主意。)引读。

2、有一次他还靠着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板书课题)指名读,说说课题中哪个字给你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齐读。你还有什么问题要提?(预设: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爱迪生是怎么救妈妈的?妈妈有没有得救?等)

(三)初步感知学习字词

1、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大声读一读,注意把生字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刚才小朋友在读的时候,张老师发现有两个句子好象有点难读。

出示句子: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

一检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a、生字“阑”,猜字谜。

b、“捡”“检”句子辨析。

3、出示生字卡片,看,生字宝宝从句子中钻了出来,来,一起和他们打声招呼吧。齐读3遍。

4、刚才我们小朋友认真地读了课文,现在请你说说读了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指名3个)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5、你能不能用这样一个句式,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爱迪生七岁的时候,妈妈,爱迪生救了妈妈的命。先静静地思考一下。

指名说——说给同桌听一听。

(四)学习课文2、3段。

(1)细读课文第二、三段,感受情况危急。

1、刚才小朋友都提到了急性阑尾炎,那么什么叫急性阑尾炎?小朋友们知道吗?让我们来听听权威人士——医生是怎么说的吧!

2、不幸的是爱迪生的妈妈也得了急性阑尾炎,她生活的年代离我们现在有100多年,那时医学比较落后,如果不及时治疗,那么等待她的只有两个字——死亡。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啊!请小朋友读读课文第2、3自然段,找找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危急?划下来,好吗?

预设1:一天,妈妈突然肚子痛,疼得在床上直打滚。(课件出示)

(1)说说你的想法。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直打滚”是什么样子的呀?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

(2)瞧,躺在床上的妈妈,她感到越来越疼了,请你想象一下,妈妈会疼得。

(3)当我们看到妈妈的痛苦,听到妈妈的叫喊,我们的心里急(指板书)得像一团火一样。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预设2:医生环顾四周,迟疑了片刻,说:“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爸爸说:“那说多点几盏油灯吧!”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大家急得团团转。

(1)小朋友们,请你们也来读读这个句子,你从哪儿感受到了“急”?大家急得团团转。谁急?爸爸急、医生急、爱迪生急等。

(2)爸爸、医生、爱迪生他们为什么急得团团转?请小朋友用心地读读这个句子,思考一下。

(3)房间里光线太暗,没法做手术。那医生有没有想办法呢?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随机理解“环顾四周”和“迟疑片刻”,体会医生的无奈和矛盾。

(4)还有吗?大家为什么急得团团转?(爸爸想的办法不行)你从哪里知道的?(医生还是摇头,连连说不行。)现在你就是医生,你能不能来做一做“连连说不行”是怎样的?

(5)医生想不出办法,爸爸好不容易想的办法还是不行,那就赶快把妈妈送医院吧!(不行)为什么不行?马上读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找一找。(来不及,马上,几十里外)

(6)不做手术行不行?送医院行不行?在房间里做手术行不行?这可怎么办啊?大家急得——团团转(生跟读)

(7)此时此刻,医生和爸爸束手无策,妈妈又危在旦夕,大家都非常着急,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情景呢?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五)回顾板书,设置悬念。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了二三自然段,这一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妈妈疼得直打滚,送医院又来不及,家里光线太暗,大家急得团团转,真是急!急!急!就在这十万火急的时候,突然爱迪生却一溜烟似的跑了出去。他要去干什么呢?他到底会怎么救妈妈呢?我们下节课再学。

(六)复习生字。

出示生字,并能给它组个词。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12

课前透视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生命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读着故事一个聪明可爱、爱动脑、爱动手的小爱迪生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句。

3、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朗读中感悟,并积累词句,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信息资料

生字词语卡片、收集爱迪生的相关资料、挂图或课件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隅

1、谈话:出示爱迪生挂图。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个人吗?(引导学生借助课前收集的资料,介绍爱迪生的生平及发明。)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怎样的孩子,你们想知道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阅读一篇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板题)

2、演示:利用课件或图片、实物等,展示爱迪生的部分发明(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机等)引导学生联想这些发明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大家猜想它们的发明者是谁?引出爱迪生,自然过渡到课文内容。

(由于课文介绍了一个大多学生都比较熟悉的人物,所以教师抓住这个线索,引导学生观察,谈话,拉近学生与文中人物和课文内容的距离。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增加了学生的体验。)

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生字新词,难点字词多读几遍,利用拼音和工具书把字词读准。

2、利用生字词语卡片,互读互查,生字掌握情况。

3、识字游戏:开火车读字、听音抽字卡、出示偏旁组字等。组织学生巩固生字词语的掌握,重点交流识字记字的方法,适当引导学生利用新学的汉字扩词。

(培养学生自主识字能力,丰富了学生识字记字经验。游戏巩固识字,寓教于乐,提高了教学实效。)

朗读

1、学生分组读课文,互相检查读文情况,评议。推举一名读得好的参加全班读文。

2、指读课文,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重点词语和长句子的读法。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组内朗读展示。

4、再读思考:通过阅读你记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指导学生充分读书,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使学生在主动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提高阅读能力,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

想像

1、出示挂图,引导学生看图思考,想想爱迪生是怎样想出办法救自己的妈妈的?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说话练习。

3、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斥责、恍然大悟”等词语。

(结合课文插图的特点,启发学生根据图画想像课文中发生的故事,进行练习说话,培养了学生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结合重点词语的点拨,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写字

1、出示“我会写”的中的生字词语。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窍门、借鉴已有知识分析看如何把字写好。

2、教师示范书写学生认为难点的字。强调重点笔画的书写,如:“炎”字上下两部分不同。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师生共议,展示优秀作业。

(本课要求写的字较少,而且书写上难度不大。因此,采取了集中一课时指导的做法。培养学生自主分析,评议及正确书写的能力。)

第二课时

回顾

1、复习生字词语。利用字词卡片,开火车读、组词、用词说话等。

2、分段指读课文内容。回顾课文大意。

(巩固学习内容,实现自然过渡。)

感悟

1、教师引发学生思考:课文的最后一段里写道:爱迪生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你从课文的什么地方看得出他是个聪明的孩子?找一找,读一读。

2、学生自由读书,教师巡视启发学生抓住人物的表情、语言、神态等,认真阅读,仔细体会。如:从父亲对爱迪生前后的态度变化;从爱迪生的动作表现;从房间内的变化等方面理解。

3、组织学生进行自由交流,师生共同研读相关的课文内容,深入理解爱迪生善于思考、观察、动手的好品质。

4、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让学生感悟不同人物的表情、动作和说话的语气,体会课文内容。

(抓住主要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讨论

爱迪生之所以能想出办法救妈妈,原因是什么?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与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拓展

1、你还知道关于爱迪生的哪些资料?在全班交流。

2、收集爱迪生说的名言警句,积累下来。

3、课外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

(实现课内外的有效衔接,拓阔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词语解释:

环顾:向四周看。

迟疑:拿不定主意;犹豫。

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恍然大悟:忽然间明白过来。

相关链接:

爱迪生生平简介

爱迪生(ThomasAlvaEdison)1847年生于美国俄亥俄州。他一生中的发明超过二千多种。他不但成为近代物理史上一位相当杰出的科学家,更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发明家。

爱迪生一生卓越的成就并非侥幸,而是他百折不挠、勇于尝试、敢于创新的成果。由于家境贫困,爱迪生只受过三个月的小学教育,十二岁就开始在火车上工作。虽然如此,他仍然努力不懈,刻苦自学。他在少年时代已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但掌握了丰富的电学、化学等知识,还喜欢在车上和家里进行一些「小实验」。1863年,他在一家铁路公司当服务员,他的发明生涯也从此开始。随着他的发明一个个地诞生,他的名子开始为人熟悉,生活也逐渐富裕起来。

1873年爱迪生制造出双工式发报机,翌年又制造了四工式发报机。1876年,他在门洛帕克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工业研究实验室,也就是「爱迪生发明工厂」。在往后的两年,他发明了留声机,轰动了全世界,使他获得法国爵士的衔头。

爱迪生一生中最大的贡献,就是发明了电灯。他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灯泡。后来他更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为了推广电灯的使用,他研究出并联电路、保险丝、绝缘物质、铜线网络等电器系统的各种附加设备;又制造了电压稳定的发电机和经济配电的三线掣。1882年他在纽约建立了一个电力网。虽然他使用直流电的输电方法限制了传送电力的距离,但这项伟大的贡献,已大大改善了人类的生活。

1883年爱迪生发现热电子发射现象,为电子管的面世奠定了基础。1887年,他在西奥伦治建立了更大的实验室。在那里他的发明更是多不胜数,其中较重大的有1888年的电影摄录机;1896年的电影放映机和镍铁电池。他接二连三的发明,使他在1928年获得了国会金质特别奖。

1931年,爱迪生在西奥伦治与世长辞,享年84岁。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篇13

教学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课标版实验教材第四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帮助医生救助了病危的母亲的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可以说本文是一篇融教育性和故事性于一体的优秀教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悟,并注意积累词语。

2、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

教学难点:理解镜子的聚光原理,反衬爱迪生的聪明。

教学过程设计:

一、 整体入手、导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30课——爱迪生救妈妈(齐读课题)

2、指生分段读课文。大家边听边想:课文哪句话说明了爱迪生救妈妈呢?(找出中心句)

3、齐读中心句。

二、 理解重点词句,体会爱迪生的聪明

(一)学习第二段

1、过渡:爱迪生靠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的命,妈妈的生命有什么危险?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

2、屏幕出示重点句:一检查,原来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马上做手术。

(1)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课文内容,体会急性阑尾炎的严重性和此刻的紧急情况。

(2)用换词法理解:“马上”体会妈妈病情严重。

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刻做手术。

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需要立即做手术。

3、师小结,引读“所以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二)学习第三段

1、过渡: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快往下读一读,找一找。(生读第三自然段)

2、结合“环顾四周、迟疑”等词语体会医生的无奈。

3、结合医生的动作、表情体会爸爸办法的不可行。

4、升华:此时此刻,医生没有办法,爸爸没有办法,大家都束手无策。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分威胁,大家都急得——团团转。

5、结合生活实际谈“团团转”的意思,体会当时的情况紧急。

6、想象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情景。

(三)学习第四段

1、过渡:就在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想出办法了吗?默读第四段,找一找。

2、学生自己的话说一说爱迪生的办法。

3、再读第四段,思考:哪些句子写出了这个办法呢?读一读、找一找、画一画,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4、小组交流后自由汇报

(1)结合“突然、一溜烟、不一会儿”等词语体会爱迪生的速度快。

比较句子 爱迪生奔出大门。

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

(2)结合“捧着、明晃晃、站在、聚光、亮堂”等词体会爱迪生的聪明办法。

5、课间演示光的折射原理,师边演示边解释。

6、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体会爸爸此刻明白了什么。

7、有“斥责”感受爸爸开始时的气愤和对爱迪生的误解,由“委屈”体会爱迪生被冤枉后难过而急切的心情。

8、指导学生朗读,注重生生评读和师生评读。

9、分角色完整朗读第四段,再次感受爱迪生的聪明。

(四)学习第五段

1、齐读第五段,通过理解“夸奖”词意体会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

2、说一说“为什么医生表扬爱迪生是个聪明的孩子呢?”

3、想象此刻爸爸夸奖儿子的话。

4、学生自由夸奖爱迪生。

5、课后用“夸奖”这个词夸夸身边的人。

三、总结全文

教学媒体运用的说明:

一、常规教学手段存在的困难:

1、常规教学缺乏生动性,很多时候调动不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对于难理解的动作、复杂的变化过程,总觉得力不从心。

2、常规教学是一个四方天地,往往在突破难点过程中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二、信息技术在本节课中的作用

本节课我多次比较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出示重点句子,突出重点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句子间的对比与运用等。学生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了重点学习的内容,也增加了学习的兴趣。

特别是在突破本文教学难点时,我采用动画课件,让学生清楚地感知了镜子的折射过程,孩子们通过观察,很容易的就理解了镜子的折射原理,突破了难点,解决了常规教学中用镜子实际操作复杂且受天气限制的困难。

教学反思:

刚从课堂上走下来的我仍然充满了热情和自信,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真心交流。品位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现在结合本节课教学,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还强调:“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我的课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结果怎样这条主线让学生抓住每一段的重点句子来读,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并使阅读逼近了文章的细节内容,这样学生很自然地掌握了课文内容。

在学习文章重点部分时,我指导学生采用读、找、画、思、论的方法。通过评读、指导读、分角色读、练读、互读等多层次的读,借助课件直观演示镜子的折射原理。学生理解到爱迪生想到的这个办法的绝妙,并从中感悟到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本节课虽说较好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也有一些小遗憾。在知道学生朗读方面,我还缺少指导的方法和技巧。特别是本节课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对语文课成败关系重大。我应该感谢这次比赛,它使我拥有了一个新的教学生命。今后,我会沿着这条航线,在教改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