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知道肚脐形成的原因,了解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的关系。
2.用动作表现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感受妈妈的爱。
3. 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激发对妈妈的爱。
4. 初步培养幼儿有礼貌的行为。
5. 大胆说出自己的理解。
活动准备:
1.PPT课件,电脑,磁带,录音机。
2.靠垫若干,人手一个等
活动过程:
一、看看讲讲:“你是从哪里来的”引出话题(出示两幅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互相讨论图片内容)
图片一:这幅图说的是什么意思?图片上有什么?心代表什么意思?
图片二:这张图片又有什么意思呢?
图片三:过了一段时间,有一件事让叔叔和阿姨特别高兴,会是一件什么事呢?
图片四:小宝宝在妈妈的肚子里慢慢长大,他需要什么?
二、观察肚脐了解其形成的原因,知道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
1.播放PPT,介绍肚脐形成的原因。
——你知道这是身体的哪个部位?肚脐到底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感受妈妈对自己的爱。——妈妈给宝宝什么样的营养?
3. 宝宝生下来第一件事是什么?
师小结:宝宝哭了,说明他可以用自己的嘴巴呼吸了,可以开始用嘴巴吃奶了,这下脐带就没有用了。医生会用剪刀把脐带剪断,打一个结,包上纱布,过了几天那个结干了,再过几天那个结就掉了,就成了我们的肚脐。看看你的'肚脐中间是不是有一个结。原来我们的肚脐是一个充满爱的地方,是谁对我们的爱?
三、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
1.提问幼儿“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了?”
2.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和表情来表示。
四、游戏:我来做妈妈
1.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小朋友谈一谈作妈妈的感受。
2.游戏:我来做妈妈 请小朋友每人自己的衣服里塞上一个靠垫,跟着老师的要求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按照慢慢走路- - -扶着肚子散步---弯腰捡东西---轻轻坐下)
3.请小朋友谈做“妈妈’的感受,激发幼儿爱妈妈的情感
五、情感迁移,乐于表达
1.情感迁移。
——除了妈妈,还有谁也爱我们?
——用什么方法能告诉他们,你也很爱他?
2.拓印。
——将爱的印记永远留在幼儿园,留在大家的心里。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幼儿通过猜想、表达、观察,享受了活动带来的快乐。整个教学活动始终深深吸引着幼儿的注意力,他们表现出色,特别是在情感体验这一方面,幼儿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与妈妈身体之间的关系,知道了原来妈妈把爱留在了我们的肚脐里。整个活动都是在温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的,以爱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活动中。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文学作品和画面中感受等待的时间和心情,体会等待所需要的耐心和坚持。
2、能关注生活中需要等待的事情,积极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活动准备】
课件、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话题。
看看,这几个字,认识吗?那后面这几个小点表示什么意思?
二、讨论生活中等待的场景,说说等待时可以做的事情。
请你们来想一想,回忆回忆,平时你什么时候为了什么事情而等待过呢。
等待的时候感觉有些漫长,有些着急,那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边做边等,也许时间可以过得快一点,生活也可以更充实一点。
三、集体观察画面,感受等待的心情。
1、原来生活中的等待无处不在,接下来,请你们来看看,一个人站在窗前,猜猜他在等待什么?
2、傍晚,坐在小桌子边上,美美的在等什么呢?
3、一个人躺在温暖的小床上,可是眼睛还看着门外头,那又是在等待什么呢?
4、看看,这又是在等待什么呢。挂灯笼,放鞭炮是什么时候?
5、那么刚才看到的这些画面,到底在等待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听听。
6、听到了吧,很多事情需要等待,而且等待还需要耐心和坚持,为什么呢?
小结:做事要有始有终,既然等了,就要坚持,如果中途放弃了,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等待的时间越长,需要的耐心越多,就需要我们更多的坚持。
四、自主观察画面,体验等待所需要的耐心和坚持。
1、幼儿观察画面进行想象猜测。
在你们的'小椅子下面,也有一张图片,请你们仔细地看一看,猜一猜,画面里的人在等待什么。轻轻地拿出来,看一看说一说。
2、展示画面,集体讨论。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画面上的人可能在等待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他们到底在等待什么呢?
这些画面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是啊,等待也可以是一份很温馨,很感动,很美丽的心情。
五、欣赏有关等待的视频,懂得视频的含义。
最后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看视频中的孩子在等待什么,感受一下他的心情。
小结:这份等待很有意义,让我们一起去寻找生活中有意义的等待吧。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3
内容与要求
喜欢小动物,并在看看、猜猜中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愿意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大家。
活动重点
喜欢小动物,并在看看、猜猜中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明显特征。
活动难点
较细致观察动物的.局部特征进行推断。
材料与环境创设
课件、音乐。
活动流程
情境激趣——特征猜测——角色扮演。
活动过程
一、情境激趣:
情境:今天小熊过生日,看看谁会来帮他庆祝生日呢?
二、特征猜测:
1、局部特征——小兔子
(1)重点提问:看看是谁来了?你从哪里看出它是兔子?
你们喜欢小兔子吗?喜欢兔子的什么?
(2)小结:小兔小兔真可爱,长长耳朵短尾巴,蹦蹦跳跳真可爱。
2、声音特征——小鸡和母鸡
(1)重点提问:
听听谁来了?
小鸡的叫声和母鸡一样吗?学一学
(2)小结:原来小鸡的叫声和母鸡不一样,小鸡小鸡叽叽叽,母鸡母鸡咯咯咯。
3、相似特征——小猫和老虎
(1)重点提问:
是谁来了?你从哪里看出来是来了?
小猫和老虎哪里不一样?
(2)小结:原来尖尖耳朵,个子小小的是小猫,圆圆耳朵个子大大的是老虎!
三、角色扮演
1、播放音乐,模仿各种小动物的样子。
重点指导:听清提示进行模仿
2、唱生日歌,为小熊过生日。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知道3月8日是妇女节,知道母爱的伟大。
2、能够用各种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
3、体会妈妈的艰辛,培养幼儿尊重妈妈的情感。
4、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6、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活动准备:
1、晨间谈话活动围绕妇女节的话题:妈妈的生日、爱好习惯、我怎样让妈妈开心等等。
2、教师和家长共同给幼儿讲述爱妈妈的一些故事,也可观看一些教育影片。
3、制作贺卡、画画所需要用的的各色纸、油画棒等。
4、以绘画的形式写一封信给妈妈,画面中表达自己对妈妈的爱。
5、能用实际行动为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过程:
活动一:《我的妈妈长的什么样子》语言,每一个小朋友的妈妈都长的不一样,而你是否有仔细观察过你的妈妈呢?
活动二:《我的妈妈》绘画,将妈妈的样子用画笔画下来。
活动三:《我给妈妈寄封信》,选择一个妈妈可以收到信的地址,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动四:《我和妈妈有一个约定》,和妈妈定下一个只属于两个人的约定。
活动五:《许愿树》,将所有的爱全部都写在树上。让树实现我们的愿望,传递我们的爱。
活动六:《爱的录音》,将一些好听的母爱歌曲记录成MP3。
活动七:《感恩派对》,以"母爱"为主题开展。通过歌曲、朗诵、合唱等形式开展。
教学反思:
古人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一个缺乏爱心,不懂得感恩的人,长大后不懂得体谅、关心他人,不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师长,也难以与人交往,融入社会,更谈不上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爱民族了。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在母爱纯洁而无私的沐浴下长大,在成长的道路上,母亲的付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而现在有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由于对孩子过分宠爱、骄纵,造成了很多孩子对母亲的爱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因此更谈不上关心母亲,感恩母亲了,这对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极为不利。再过几天就是妇女节了,《新纲要》中强调:"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还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因此,借此机会我们设计了以"感恩的心"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小朋友的妈妈来幼儿园和我们一起联欢,希望通过这次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妈妈的辛劳,体会妈妈的爱,进而从感恩母亲开始,懂得知恩图报,成为一名善良的、有着"感恩"的心的人。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5
主题名称
我长大了
活动内容
社会:我在成长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的变化;
2.学玩成长棋,学习表达自己成长的变化。
活动准备
收集小时候的照片、小朋友的书
活动过程
一、观看小时候的照片,了解自己身体相貌的变化
1.出示幼儿的一张照片,大家猜猜他是谁?
2.幼儿结伴交流自己与他人成长中相貌的变化。
3. 教师小结: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有的`变化小,有的变化大,变得不太像了,很有趣。
二、观察小时候的物品,交流成长故事,发现自己在能力上的提高
1.幼儿自由观看、摆弄小时候的各类物品,并与同伴交流。
2.集中选取几个典型让幼儿边展示物品边讲述,说一段话。
3.去小班和弟弟妹妹结对子,介绍自己。
三、学下成长棋
1.小朋友们都觉得自己长大了,可以做很多事情,现在我们一起玩成长棋。
2. 教师介绍玩法
师:由起点开始,如果是已经学会的事情,就往前一步,如果还没有学会,就到休息站里停留一会儿。同时,数一数你停留了几次。
3.你还学会了哪些事情?引导幼儿在空白棋处填写画画。
拟调整:
可以把幼儿小时候的照片及各类物品留在幼儿园一段时间,鼓励幼儿在自由活动时间与同伴交流讲述成长的故事。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 篇6
【活动设计】
林畲是茶的故乡,产量大,栽培。生产历史悠久,具有下火。明目。降脂等的特点,很适合现代人的生活要求,在福建省享有盛名。本次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家乡特产的用处,从而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并为自己是清流人而感到骄傲。自豪。
【活动目标】
1、了解茶在生活中的'用处,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粗浅的茶文化。
2、知道林畲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以圆桌布置成小茶室。各色茶叶,杯子,碟子,水,林畲茶场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与幼儿交谈,生活中父母的爱好,许多幼儿表示父母爱喝茶。
二、幼儿分组进行情感感知:
听音乐进入小茶室:“这是什么地方?有些什么?”
三、体验了解:
1、观看了解各种茶叶:“闻闻桌上各种茶叶的香味,看看它们有什么不一样?”“数一数桌上有几种茶?”
2、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种类,形状。
3、观看林畲茶场的图片,让幼儿知道我们林畲乡是茶的故乡,激发幼儿爱家乡,爱家乡人民的情感。
四、泡茶-闻茶-观茶:
1、教师泡茶,幼儿观察各种茶叶的变化。(颜色。形状)
2、请幼儿品尝茶:“茶的味道怎样?”
3、了解各种茶叶的功用。
4、教师与幼儿共同小结茶叶的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