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调研方案

知远网

2025-07-26方案

知远网整理的村调研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村调研方案 篇1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文件精神,深入推进我社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尽快帮助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致富,确保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如期实现,特制订如下工作方案,请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进一步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群众路线,坚持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坚持引领发展、服务群众、转变作风、锻炼干部,推进贫困村加快发展,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为加快推进全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二、驻村帮扶联系点基本情况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社定点联系帮扶镇村,并安排纪检组长吴红英同志作为驻村派驻干部,加强村两委会帮扶助推工作。

镇村距场镇3.5公里,属于旱片死角,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村社道路建设不完善,村道公路不畅,社道大多未硬化。该村共有11个村民小组,农户312户(其中五保户9户、低保户3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89户),农村人口107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6人、残疾人16人、中职、高职在校学生3人),平均每年劳务输出752人,在家人口326人,在家劳动力仅100人左右。全村耕地面积972亩(其中田348亩,土624亩),林地面积为130亩,山坪塘、渠道、蓄水池等设施大部分年久失修,个别地方人畜饮水困难,灌溉保证率较差。该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单一,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农民增收困难,2014年人均年收入1680元。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注重实际,狠抓规划落实。协助帮扶村修改制定发展规划书,按照“一村一策”、因地制宜思路,县社深入实际调研,帮助指导该村制定修改完善发展规划书,使规划书更加贴合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更加能够帮助村脱贫致富。并整合资源、明确项目资金打捆使用,打牢帮扶村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基础。

(二)改善民生,跟进服务。帮助帮扶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便民服务等配套设施,跟进文化、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帮助解决群众行路、饮水、就医、购物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三)明确支撑产业,推进产业建设。引导帮扶村干部群众树立市场经济理念,选择确定特色优势产业,以县社智力、技术、资源等优势,帮助帮扶村解决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切实加快产业发展步伐。

(四)增强“造血”功能,注重人才培养。帮助村“两委”干部培养、回引一批致富带头人,注重从优秀致富带头人中培养发展党员,为其长期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为加快帮扶村脱贫致富,确保扶贫开发目标任务如期实现,我社特成立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由县社党组书记、主任任组长,党组副书记,纪检组长、驻村帮扶派驻干部任副组长,为工作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县社综合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结对帮扶。为更好地开展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更全面地帮助贫困户脱贫解困,我社实行机关干部职工“结对帮扶”制度,全社机关干部职工每人定点帮扶一户贫困户,并开展进村入户结对帮扶活动,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帮助制定脱贫计划,尽快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争取早日脱贫致富。

(三)精心开展。全体干部职工要按照安排,积极参与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县社领导要带头组织、带头参加活动。县社主要领导每年到帮扶镇调研不少于2次,到帮扶村蹲点调研不少于4次。县社其他领导深入帮扶镇、帮扶村全年不少于9次,机关其他干部职工不少于7次,深入帮扶点,走进帮扶户,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宣传政策,确保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推进有力,群众满意。

(四)加强监督。县社要按月公布驻村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季度一小结、半年一总结、年终一考核,对不参与活动或工作不负责任者,县社要给予严肃批评或扣减工作津贴。

村调研方案 篇2

为了更好地满足国土资源管理、规划、保护和合理利用及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需要,确保我县城镇地籍调查工作的顺利实施,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土地管理的相关政策,切实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原则,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土地管理制度,促进和服务于我县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实施条例》和国家《城镇地籍调查规程》、《土地登记办法》以及省市国土资源局的有关文件要求,特制定县建制镇地籍调查实施方案。

一、调查范围、内容和任务

这次城镇地籍调查的范围为1997年《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20xx年《县小城镇规划》测定的规划区域,面积16.2平方公里。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权属调查、地籍测量、编绘图件、面积量算。通过地籍调查,在明确每一宗土地的位置、界线、数量、权属及用途等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准确掌握6个建制镇区域内的土地数量以及商业用地、工业用地、市政用地、公共建筑用地、住宅用地、交通用地、水域用地、农业用地及其它用地的分类,以满足土地权属管理、土地登记管理、土地信息管理、土地利用管理、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县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调查方法

本次地籍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安排部署,采用联合调查的方式,权属调查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完成,测绘工作向外承包,在县国土资源局的监督下完成。

三、调查步骤

(一)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11月1日-20xx年2月1日)

1、举办培训班。由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组织工作人员学习地籍调查有关政策和技术业务知识,通过岗前培训,明确任务,熟悉规程,提高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

2、由县国土资源局对协作单位进行资格审查,择优选用,双方共同编写《县建制镇地籍调查技术任务设计书》,经审核批准后,由甲乙双方法人代表正式签订合同,付诸实施;

3、县国土资源局要按照《规程》要求,印制各种表册,制作界址标桩;

4、发布“通告”,利用各种形式开展政策宣传,使地籍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外业工作阶段(20xx年2月2日-20xx年6月30日)

1、权属调查;

2、平面控制测量;

3、地籍细部测量。

(三)内业工作阶段(20xx年7月1日-20xx年8月31日)

1、依据控制测量的工作底图,按土地类型进行宗地面积量算;

2、汇总各类土地面积统计表;

3、整理编绘1:500城镇地籍图;

4、建立数据库。

(四)总结验收阶段(20xx年9月1日-20xx年9月30日)

1、编写地籍调查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报告;

2、整理资料,分类归档,迎接省、市全面检查验收。

四、主要措施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与我县经济的整体运行紧密相连,直接关系到我县工业生产的发展和城区建设的速度,因此,我们要以切实保护耕地为治本之策,落实在本次地籍调查工作中,地籍调查工作难度大,涉及部门多,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土地权益。要把此项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中,深入研究、周密组织,精心指导,要做好宣传动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要从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充分保证,为地籍调查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二)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地籍调查队伍组建工作。高质量完成地籍调查成果,离不开高素质的地籍调查专业人才。切实抓好地籍调查专业人才的配备,把事业心强、能吃苦、懂业务的人员抽调到这项工作中来。同时,承包方要安排高技术专业队伍和人才以满足我县地籍调查工作的需要。

(三)严格要求,切实把好政策关和质量关。要按照国家和省、市的规程、规定和技术操作规范严把技术关,履行检查验收程序。对调查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解决,避免出现走弯路和返工现象,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村调研方案 篇3

干部驻村联户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是市委今年安排的有着硬性目标要求的两项重要工作。干部驻村联户工作要求做到“两个全覆盖”,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要求“村村达标”。为做好这两项工作,根据市委安排,现就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巡视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村村到”检查,制定本方案:

一、巡视督导范围

巡视督导范围覆盖全市12个县(市、区)和济宁高新区、济宁北湖度假区的6215个行政村。同时,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20XX年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已通过市县验收合格的村,各县(市、区)20XX年前被纳入旧村改造、城市拆迁和压煤搬迁的村,20XX年基层党建标准化考核“村村到”检查过的村以及其他历次检查、观摩认定达标的村,不再重复检查。干部驻村联户工作按照“镇镇到”的形式进行,每个乡镇(街道)巡视6个村,由市下派办从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检查村中筛选;场所检查任务不够6个的,由市下派办随机确定。经过认真核对,此次督导巡视的村为1754个。

二、巡视督导人员、具体分组和时间安排

组建12个巡视督导组,由市下派干部工作团团长带队,到另一个不是该团联系的县(市、区)进行巡视督导,成员由部分市派“第一书记”以及市委组织部、市下派办有关人员组成,每组8至10人。具体分组和所检查县(市、区)见附件1。本组内人员分工和小组划分,由巡视督导组组长根据工作需要进行分工,但每个小组不得少于2人,且必须携带相机、卷尺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检查工具。

10月11日,召开会议进行安排部署。12日,开始组织检查,一周内完成巡视督导任务并上报相关材料。

三、巡视督导方式和内容

巡视督导分两个步骤进行。首先,做好与所督导县(市、区)的沟通衔接工作。到县(市、区)后,先行讲明工作要求,告知逐乡镇进行督导,由县(市、区)合理安排时间、路线。其次,入村检查。乡镇(街道)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需检查村名单,已事先封在信封里,在入村检查前,由联络员根据分工情况,将写有乡镇(街道)名称的信封交给相应检查小组,小组到乡镇后,方可打开信封,公开名单,不得提前打开和公布。对纳入检查范围的'村,采取“村村到”的形式进行检查,具体采取与村党支部书记座谈、走访入户、实地察看、拍照取证等办法进行检查。两项工作都要与村党支部书记详细座谈,做好记录。同时,有干部驻村联户巡视任务的村,要选取10户较偏远户(居住不要过于集中),了解干部入户情况,每户入户了解不低于5分钟;有活动场所建设检查任务的村,须到活动场所进行实地查验,并拍照取证。

检查内容包括:

1、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具体了解该村基本情况、联系该村单位,以及联户干部到户走访情况;

2、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具体了解建设时间,房舍建筑面积是否达到90平方米,有无适量面积的院落,是否有足量的办公桌椅(不少于30套)。每村都要拍摄照片,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①场所房舍1张

②场所全貌(含院落)一张

③办公设施1张

检查后请认真梳理,注明每张照片反映的村庄名称,以乡镇为单位打包成文件夹,检查结束后统一报市委组织部组织科。

四、有关要求

1、科学分工,合力推进。此次巡视督导工作量大、任务重,时间要求紧,各巡视督导组要科学分工,合理调配,统筹安排组内人员,保障巡视督导工作稳步推进。要努力做到工作“日清日结”,每天检查完后,及时组织人员整理相关表格(含电子版)和所拍照片,电子文档整理后要以村为单位建立文件夹,再放入相应乡镇和县市区的文件夹,确保巡视督导结束后能够准确及时的上报相关材料。

2、坚持“谁检查、谁负责”。巡视督导人员要认真细致开展检查,严格程序标准进行把关,实事求是上报结果,市委组织部、市下派办将在巡视督导后采取适当方式予以抽查。对所报结果与事实不符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3、形成巡视督导报告。督导结束后,各组要及时形成干部驻村联户工作巡查报告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检查报告,分别报送市下派办和市委组织部组织科。报告内容包括:巡视督导简要情况;干部驻村联户和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的具体情况;发现的突出问题;需要整改和完善的具体意见等。报告需符合实际,组长要对巡视督导工作负责。各组需上报的表格、照片、报告等材料,于10月20日前报市下派办、市委组织部组织科。

4、严格纪律要求。在巡视督导过程中,各组要严格按照中央改进作风八项规定的要求,严肃工作纪律。在工作上做到“三不”,即不因徇私情、不瞒报谎报、不作无原则变通;在生活上做到“四不”,即全程不收受礼品或土特产、不准饮酒、不搞铺张浪费、不向巡视单位提除正常工作以外的要求。迎查单位应如实提供所需资料,不弄虚作假。每个检查小组仅安排1辆车、配备1名向导人员,不得安排其他陪同车辆和陪同人员到村。对弄虚作假和有违规违纪行为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本次巡视督导结束后,市里将根据巡视结果,对驻村联户工作开展较好的县(市、区)和部门单位及个人进行总结宣传,并将结果纳入年度考核内容。对开展工作不力,特别是至今未入户的部门、干部以及有弄虚作假行为的县(市、区)、部门单位和联户干部,进行通报批评;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组织较好、工作扎实、任务完成较好的县(市、区),从“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专项资金中列支经费予以奖补。

村调研方案 篇4

根据县委、政府《关于选派干部开展驻村联户扶贫工作的通知》(略办字〔20XX〕58号)要求,为扎实做好我镇干部联户扶贫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我镇共5个村,其中列入县上整村推进重点贫困村3个:仙台坝村、娘娘坝村、任家院村;一般贫困村2个:羊儿坝村、新店子村。各村基本情况如下:

仙台坝村位于略阳县城东北47公里处,是仙台坝镇机关和集镇所在地。村域面积63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873亩,人均基本农田1.8亩,林地总面积23000亩。全村4个村民小组302户1094人,其中贫困户141户384人,享受低保59户、五保19户;劳动力568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8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493元。

娘娘坝村距镇政府以北4.5公里,常用耕地1228亩,林地面积16668亩,略观公路纵贯三个村民小组。全村辖4个村民小组,195户668人,劳动力337人,其中贫困户105户258人,享受低保44户、五保9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0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主要经济作物及农副业产值收入189万元,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404元。

任家院村距镇政府4公里,全村总面积95平方公里,常用耕地2174亩,林地总面积32000亩,辖8个村民小组234户830人,其中贫困户124户383人,享受低保45户、五保69户;劳动力253人,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4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207元。

羊儿坝村距镇政府以东3公里,全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326亩,林地总面积14536亩,辖3个村民小组169户620人,其中贫困户100户269人,享受低保39户、五保12户;劳动力252人,常年外出务工人134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148元。

新店子村距镇政府以北16公里,全村总面积61平方公里,常用耕地1266亩,林地总面积32000亩,辖5个村民小组173户634人,其中贫困户118户399人,享受低保52户、五保30户;劳动力280人,常年外出务工人110余人。村民收入以种养殖及劳务输出为主,20XX年人均纯收入3005元。

二、联户扶贫范围

镇政府全体在职领导干部29名、5个村党支部116名党员及村级班子成员均参加本次干部驻村联户扶贫工作,实施帮扶。

三、指导思想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方针和“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要求,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坚持领导带头,实施干部联户结对包扶责任制,积极帮助贫困村和贫困群众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提高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推动贫困村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切实做到瞄准贫困,精准扶贫。

四、工作目标

通过联系到户,开展“一对多”结对帮扶贫困户,加快扶贫开发步伐,实现五个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条件有较大改善,群众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村容村貌明显改观,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达到贫困村“五有”的目标。到20XX年底,农民人均纯收入在自然增长的基础上再多增收1000元,贫困户全部稳定脱贫。

五、主要任务

(一)深入调查,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和动态管理工作做实做细。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方式,逐户调研,严格按照标准,识别各村贫困户,填报贫困户档案卡册。进而深入了解包扶户产业发展、农民收入构成情况和急需解决的困难,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包扶措施,确保每一个贫困户都有联系人、有具体的脱贫措施。在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找准贫困户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编制完善扶贫发展规划,并对贫困户实施动态管理。

(二)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夯实“三个一”扶贫到户工程。紧扣汉扶发〔20XX〕5号、略办字〔20XX〕58号文件精神要求,从包扶村最突出的问题和群众最关切的事入手,一户制定一个帮扶计划,一户确定一个增收项目,一户落实一个帮扶人员。积极引导包扶村建立扶贫互助资金协会,增强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同时抓好农村技能培训,开展贫困学生资助活动,确保全镇无失学、辍学现象发生。

(三)切实发挥包村工作组作用,协调落实各村扶贫项目。根据各村发展现状,充分发挥各包村工作组作用,积极协调整合各类帮扶资源,加快推进仙台坝村整村推进项目、新农村示范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落实娘娘坝村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搞好任家院村特困户安置点建设项目和通村道路维修、组户路修建工程,规划好新店子村、羊儿坝村脱贫致富项目,加快扶贫步伐,取得帮扶实效。

(四)发挥干部个人优势,多方面联系,多角度帮扶。调动联户干部帮扶积极性,送资金、送物资、送项目、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思路、送文化、送服务,为帮扶户提供致富信息,协助其选项目、学技能,拓宽务工就业渠道;帮助贫困户解决水、电、路、气、讯等基础设施问题和产业发展困难,改善自身居住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为建设和谐、整洁、美丽乡村夯实基础。

(五)领导带头,全员参与、整体联动、立体帮扶。实行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结对包扶贫困户制度,干部全员参与,并动员各村党性强、肯带头、能致富的优秀党员参与进来,宣传党和政府的各项强农惠农抚农政策。同时,协助包扶村抓好农村“两委”和其它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执行力和战斗力,为如期完成三年包村扶贫工作任务。

六、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干部联户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镇长李勇任组长,分管领导晏卫军任副组长,各联村领导及包村组长为成员,由扶贫专干郭敏负责与各包扶单位的`联络工作,并及时向县办收集上报信息。联户干部要严格遵守包扶纪律,严格考勤制度,不得违反“八项规定”精神和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领导小组将对联扶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

(二)完善包扶机制。结合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全镇领导干部包扶全覆盖的原则,结合我镇“三联三帮三促进”活动,除过市、县各驻村工作队包扶后剩余的贫困户,由镇领导干部每人包扶2-3户,一般干部每人包扶3-4户,村党支部成员每人帮扶3-4户,逐层结对,逐户帮扶。

(三)搞好协调配合,做好后勤保障。镇联户干部要加强与市、县驻村工作队的联系,与各联户干部多交流沟通,帮助其全面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实际困难,协助落实救助和帮扶措施,为其发展家庭经济提供服务。同时,为各参扶单位提供良好的工作生活坏境,让他们安心驻村开展扶贫工作。

村调研方案 篇5

一、调研目的

1. 了解基本情况:包括村庄的地理位置、人口数量、人口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农业生产情况、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

2. 分析问题和难题:发现村庄在交通、教育、医疗、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题。

3. 探索发展方向:挖掘村庄的特色和优势,如自然风光、土特产品、人文底蕴等,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方向。

4. 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基于调研结果,制定村庄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推动村庄的改革和发展。

二、调研内容

1. 基本情况调研

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人口统计与结构分析

经济发展现状与趋势

农业生产情况与产业结构

基础设施建设现状(如道路、水电、通讯等)

2. 问题与难题调研

交通不便问题

教育资源匮乏问题

环境污染与治理问题

医疗设施不完善问题

其他社会民生问题

3. 发展方向与优势调研

自然资源与特色产业

人文底蕴与旅游资源

村民意愿与需求调研

潜在发展机会与趋势分析

三、调研方法

1. 文献法:收集并整理相关政策文件、统计资料、研究报告等,为调研提供背景支持。

2. 问卷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问卷,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

3. 访谈法:与村干部、村民代表、专业人士等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看法和感受。

4. 观察法:实地观察村庄的环境、设施、生产活动等,获取直观信息。

5. 统计分析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规律和趋势。

四、调研步骤

1. 准备阶段

制定详细的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目的`、内容、方法和步骤。

组织调研团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准备。

准备调研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问卷、录音笔、相机等。

2. 实施阶段

按照调研方案开展调研工作,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及时整理和分析调研数据,发现问题和亮点。

与村干部和村民保持密切沟通,确保调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总结阶段

撰写调研报告,对调研结果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

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村庄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将调研报告提交给相关部门和领导审阅,并根据反馈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五、注意事项

1. 确保调研的客观性:在调研过程中要保持中立态度,避免主观臆断和偏见。

2. 保护村民隐私:在收集数据时要注意保护村民的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3. 注重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提出的建议和措施要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村庄存在的问题。

4. 加强宣传与沟通:在调研过程中要加强与村民的沟通与交流,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和关切。

通过以上步骤和方法的实施,可以形成一份全面、客观、科学的村调研方案,为村庄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村调研方案 篇6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六届五次全体会议和市委办、市府办《关于做好领导挂钩帮扶老少边岛重点村工作的通知》(莆委〔20xx〕63号)精神,深入基层了解情况转变作风,提高帮扶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经局党组研究,现将我局进驻高峰村蹲点调研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调研目的

把驻村蹲点调研作为机关干部了解基层情况、改进作风的重要举措,通过机关干部与基层党员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真实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培养群众感情、切实转变作风,为开展支持高峰村加快发展出谋献策。通过调研,全面掌握高峰村的村情民风、班子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治安、社会事业等方面的情况,找准抓住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分析相对落后的主要原因和下一步帮扶帮建的工作重点,形成调研报告,制定具体的帮扶方案和工作计划,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挂钩帮扶打好基础,为即将展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提供有效载体,做到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与挂钩帮扶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二、调研内容

(一)基本村情。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村人口数、党员数量等情况。

(二)班子建设。包括班子配备、工作运转、报酬待遇等情况,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三)经济发展。包括村民和村集体经济主要收入来源,20xx年村民人均纯收入、村财政收入情况,目前村级负债情况以及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四)社会治安。包括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维稳工作和信访老户的稳控情况,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五)社会事业。包括计生工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条件、饮水安全、民生工程、困难群体等情况,目前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六)教育实践活动。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当前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如何提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质量,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何更好地聚集整改、取信于民;如何更好服务基层、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如何开门搞活动,让基层群众参与、让基层群众评判等。

三、人员时间安排

(一)20xx年10月29-31日,由梁国镇局长带队,成员有:陈朝霞、黄云鸿、林德新、倪成威、张家胜。

(二)20xx年11月5-7日,由郑玉礼副局长带队,成员有:杨兴斌、龚美金、吴敏达、许赞卫、曾宪燚、林炳勇。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这次驻村调研局领导亲自带队,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把驻村蹲点调研作为机关党员干部党性锻炼的重要举措,主动与挂钩村做好衔接和具体安排工作,以自然村为单位,每组7人,驻村三日两夜,开展好"走访一批困难群众、召开一场座谈会(或现场会)、收集一些问题建议、记好一本民情日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等五个一活动,真正做到掌握情况,体验生活,听取意见,增进感情,共谋发展。

(二)严守驻村纪律。

机关干部驻村期间要自觉树好形象,自带被褥和日常生活用品,住宿原则上集中在村部;村部不具备条件的,可安排在农户家中。驻村期间,每人每天交纳食宿费用30元,伙食费由每组成员组的第一名同志负责预借交纳,并索回正式发票。要严禁接受村级接待和土特产等礼物,严禁玩牌、赌博、喝酒,严禁以驻村名义谋取个人私利,做到不层层陪同、不流于形式、不影响基层干部群众生产生活。

(三)撰写蹲点报告。

每位机关干部驻村蹲点调研结束后,要撰写书面报告,包括驻村体会,群众生产生活哪些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群众对机关干部作风的看法以及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意见建议等。每组蹲点调研结束后,5日内完成蹲点调研报告,由成员组的第一名同志负责收集,统一交给党办(含电子版)。待整体蹲点调研结束后,局党组要提出支持高峰村产业发展、形成"一品一业"、增强自身造血功能的具体方案;要对高峰村贫困户逐一登记造册,安排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要根据驻村蹲点调研内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支持高峰村产业发展方案、机关党员干部结对帮扶一览表及驻村蹲点调研专题报告于20xx年11月30日前分别送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