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7-24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精选12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1

郭晖是一名残疾女博士,用自己的努力参加国家自学考试,学习了专科、本科课程。20xx年,她以优异成绩获得山东大学硕士学位。

20xx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京大学计划内统招博士,成为北大建校百年以来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联想到这些你觉得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认真学习就好了、不!!!对于残疾人他们需要的是鼓励!勇气!或许对你来说拿杯子-吃饭-喝水-洗澡。都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对他们而言呢?启蒙老师曾经教过要在别人的角度去看他(她)千万不要说他(她)是残疾人怎么怎么样。你想到过别人的感受吗?那些残疾人需要的是“鼓励”而不是嘴上说说就可以了。

看完这本书。《摇着轮椅上北大》你会觉得有什么感受。心里会很难受吧。有些人被逼着骂着才能学习-家长有可能会说:“你是给我学的吗?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才能有出息。”将来才能上好的中学-高中-大学。初中是我们的第一个转折点,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上不了好的初中就上不了好的高中,上不了好的高中当然也上不好好的'大学。有的人以为“钱”可以帮助一切。你想过吗?现在的初中需要的钱是三万-五万!想一想三万至五万可以买多少东西。

想一想我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活。而她又在什么的环境下生活。在明亮的教室里。整齐有序的校服!每个残疾人小时候都是在阴影中度过的。所以……我们好好珍惜吧!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2

梦想是鸟的翅膀。你永远不知道你能飞多远而不展开翅膀。如果你心中有一个梦想,你将生活在希望中,不断创造生命的奇迹。这就是我读《北京大学摇轮椅》这本书的原因。

真的,我读了这本书,我不止一次流泪了。我被书中的那个名叫郭晖的女孩子—这个北京大学建校百年来的第一位残疾女博士深深地打动了。

由于一次次的误诊,郭晖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十二岁少女变成了一个胸部以下高位截瘫的病人。当我读到"幼小的郭晖对她的妈妈说:‘妈妈,我的身子呢?我的腿在哪儿呢?’"时,忍不住流下了同情怜悯的眼泪。郭晖怎么会瘫痪呢?然而,这却是残酷的事实啊!

值得我敬佩的是,郭晖这可怜的女孩儿,并没有抱怨,没有轻贱自己,没有放弃自己。她仰躺在床上,双手举起课本,在一种无法想象的精神世界里,我们开始了一段艰难的自学历程。在短短几年内,我们完成了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课程。自考通过了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还取我获得了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的硕士学位。最令人惊奇的是,在20xx,她被家人护送到北京参加考试,在北京大学100年的历史上赢得了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这是个奇迹。一个神话,一个典型的现代版龟兔赛跑的故事。郭晖 就是那一只顽强、神奇的小乌龟埃跟她比起来,我们这些占尽优势的健全人真是一只只懒惰的兔子。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郭晖的成功而高兴、喝彩、赞叹。

其实,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藏有一双梦想的翅膀。小时候,郭晖就曾想要当居里夫人、李清照、吴健雄……她的梦像花花绿绿的书摆满了床,像五彩缤纷的气球飘挂在卧室的四壁。

有的人的翅膀又大又丰满,一展开就可以直上云霄,而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拥有一双有力的翅膀,被厄运不幸折断。郭晖就是一只折了翅膀仍努力飞翔的鸟儿。在灾难面前,郭晖没有悲观,也没有选择逃避,而是用正视和坚持,闯开了一片新的天地!

哭笑全在自己,成败不由他人! 实际上,人生的每一次挫折也都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面对挫折的态度。珍惜挫折,就是珍惜生命。

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是最可爱最完美的。读了这本书,让我感动的还有站在郭晖背后默默支持她的平凡而伟大的父亲和母亲,为了女儿,年老的母亲拖着病弱的身子二十年如一日照料她的生活起居、已经72高龄的老父亲还奔波在北京街头打工的人流中……如果没有这些“幕后英雄”,郭晖怎么可能成功?

这个世界有黑暗的角落,也有充满阳光的地方。但梦想和对梦想的执着会带领你去飞翔!

珍惜生活里的每一天吧,因为你我都有一个梦想!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3

去年我读过一本李春雷先生的《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我是怀着无比感动的心情读完的。

这本书讲述着一位高位截瘫的轮椅女孩,她完全靠自学成为了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李春雷先生他描写的画面让人身在其中,“每个人出生时,上帝都在他的身边藏匿了无数枚钥匙,无论贫穷或富贵,健全或残疾,这些钥匙都是相同的。”可是,对于郭晖(残疾人)来说,她只有靠更勤奋和坚定的信念活下去,同时,也要比常人吃更多更多的苦,我想很多人都感受不到她的痛苦和付出。她十一岁时就沾上了结核,在20世纪50年代之前,一直被称为痨病,无法医治。正是因为这样她的努力和付出要比我们常人多得多,是我们所想不到的。

看完这本书我才知道成功人人都可以,就看你怎么去对待和去努力。人人都在寻找成功之道,成功是人人都可以享有的权利,兴趣是熊熊的烈火,毅力是不竭的燃料,有兴趣就会有希望,有毅力就会有未来!罗马哲学家塞涅卡说得好:“并不是因为事情难我们不敢,而是因为我们不敢事情才难。”命运让郭晖高位截瘫,终生坐在轮椅上,她完全可以每日以泪洗面,但是,她选择了坚强,她勇于挑战自我,结果她成功了。她摇着轮椅上北大,她用行动告诉我们: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是在于人生有无目标。她用生命告诉自己:“我能行。”她知道: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它只给你一次机会,必须抓住。郭晖的成功再一次告诉我们,事业是平常人的事业,只要你培养兴趣,克服惰性,战胜挫折,坚持不懈,你就可以成功。

以前,我也是任务试的学习,每天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后就喜欢看电视,别的什么也不做,为此妈妈很不高兴,经常唠叨着:“知识不会自己飞进你的脑袋里,是要靠人多读多看多记,还要去实践,它才会永远的印在你的脑海里”,“我们没法选择自己生命诞生的环境,但我们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以后的命运。”这也是妈妈常念叨的。后来看完《摇着轮椅上北大》后,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觉得我没有资格不努力,也明白了妈妈常对我唠叨的那些话,所以我慢慢的改掉了那些坏毛病,不再厌倦学习,特别是这本书对我的启发真的很大!

成功,人人都可以,就看你是否为着你心中的方向前进!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4

前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摇着轮椅上北大,一读书名就知道是一个既震撼又动人的故事。

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自学成才的女孩郭辉,她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她12岁那年由于一次小小的事故和众多医生的一次次误诊,她竟然成了无药可救的高位截瘫患者,她除了头和手臂能动之外,浑身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只能僵直的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坐起来。

但这个坚强的女孩没有放弃自己,她开始自学,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郭辉重新“站”了起来,她学会了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还学会了英语、日语、法语。通过全国统考之后取得了山东大学外语学院的硕士学位。在20xx年3月,她进京应考,并一举夺魁,成为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这就像是那神话龟兔赛跑,她就是其中顽韧的小乌龟,比起她来,我们这些健全人真像是一只只懒惰的兔子。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失去双臂的男孩儿用脚将钢琴弹得比正常人用手弹的还要好。为什么这些身体上有残缺的人能在正常人当中异常出众呢?这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残缺给了他们一种压力,我不能就此放弃。

正因为有了这些压力才使他们成为人类中最耀眼的明珠。而有些残疾人整天想着要自杀,可那样有什么用处呢,身体既然已经这样子了,不如乐观一点,自己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中,有一句话说是人的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的手里,一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不能掌握上帝的那一半,但是我们能掌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半。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要再做懒惰的兔子了,好好掌握自己手里的命运吧!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5

我读完了《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不得不敬佩主人公人郭晖。

河北女孩郭晖,命运似乎是捉弄了她,因为一次挫伤和医院的误诊,她竟成了高位截瘫。从五年级开始,她就辍学了,只能躺在床上。但她没有放弃,自学了小学、初中、高中课程,又在父母的帮助下,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取北大,成为北大建校以来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郭晖虽然外表柔弱,实际上是一个英雄。她经过了十几年的苦读,自学了5门外语。她是多么勤奋!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从未退缩。她的坚强令人感动,她的意志令人赞叹,她的信心令人惊讶!那么我们呢?我相信只要有信心,勤奋,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中华争一点光,尽一份力。

我想:其实,每个人都有一双翅膀,但有的人翅膀又大又丰满,一展翅就能冲上云霄。也有的人却因为种种厄运,翅膀被折断。郭晖就是一只翅膀被折断但仍努力飞翔的小鸟,闯出了一片新天地。郭晖的事迹感动过无数的人,现在也在深深地感动着我。

我想起了我的亲身经历。刚开始学舞时,我很讨厌舞蹈,因为两个小时下来,我总是腰酸背痛,直不起腿。但我想起了郭晖。她先后经历了两次开胸大手术,却还是一如既往地学习。这是何等的毅力啊!我静下心来,从基本功开始练习,终于克服了种种困难,在舞蹈大赛上获得了一等奖。

郭晖是一个坚强的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在她的身上完美体现!看看郭晖,就能知道什么叫做坚强!我敬佩郭晖,她与命运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坚强的意志,在以后的日子里将时刻激励我奋发前进!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6

奎几天,我看了一本书,名叫《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写的是郭晖从一个小学未毕业的残疾人,完全依靠自学成为北京大学博士生所经历的事。

下面,就让我来讲一讲她的经历吧!刚开始她有一双仙子般灵活的腿,跳舞、体育都是她的强项。那么她又是怎么坐上轮椅的呢?一天,她的腿破了,扎了几针却传染上了结核,忽然有一天她的胸部以下失去了知觉,从此就坐上了轮椅。在这种情况下,拥有何等的意志才能摇着轮椅上北大呀!别人一定会说,“我不行”。但郭晖却说出了令人惊叹的两个字“我行”。

刚坐上轮椅,郭晖也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后来在一位医生的劝说下,他又重新试着拿起了书本,这一举就再也放不下了,她的内心重新燃起了火焰,她的翅膀重新飞向了书海,她虽然失去了康复的希望,但又有了成功的可能。十几年来,郭晖以信心为腿,以坚强为脚,她以世上独有的姿态,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创造了中华的骄傲。

郭晖虽然外表是一个娇小的小女孩,实际上她是一个女英雄。她经过了十几年的.苦读,自学了英语、日语、法语、拉丁语、古希腊语,可以想一下,她是多么勤奋、刻苦。勤奋帮她补上了天资不聪的特点,刻苦帮她实现了考上北大的梦想。她经历了风风雨雨却从未退回。她的坚强令人感动、她的意志令人赞美、她的信心令人惊叹!她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和敬佩。那么我们呢,我们是个健全的人,我们能超过她么,我相信我们只要有信心、努力、勤奋就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为中华争一点光,尽一份力。

郭晖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是努力、什么是坚强、什么是意志、什么是勤奋、什么是刻苦。她在磨练中成长,在痛苦中长大,却从不抱怨什么。希望大家都读一读这本书,成为好学生。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7

前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摇着轮椅上北大,一读书名就知道是一个既震撼又动人的故事。

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自学成才的女孩郭辉,她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她12岁那年由于一次小小的事故和众多医生的一次次误诊,她竟然成了无药可救的高位截瘫患者,她除了头和手臂能动之外,浑身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只能僵直的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坐起来。

但这个坚强的女孩没有放弃自己,她开始自学,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郭辉重新“站”了起来,她学会了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还学会了英语、日语、法语。通过全国统考之后取得了山东大学外语学院的硕士学位。在20xx年3月,她进京应考,并一举夺魁,成为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这就像是那神话龟兔赛跑,她就是其中顽韧的小乌龟,比起她来,我们这些健全人真像是一只只懒惰的兔子。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失去双臂的'男孩儿用脚将钢琴弹得比正常人用手弹的还要好。为什么这些身体上有残缺的人能在正常人当中异常出众呢?这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残缺给了他们一种压力,我不能就此放弃。

正因为有了这些压力才使他们成为人类中最耀眼的明珠。而有些残疾人整天想着要自杀,可那样有什么用处呢,身体既然已经这样子了,不如乐观一点,自己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中,有一句话说是人的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的手里,一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不能掌握上帝的那一半,但是我们能掌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半。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要再做懒惰的兔子了,好好掌握自己手里的命运吧!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8

寒假,老师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叫《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主要介绍一位叫郭晖的残疾女孩的故事。

郭晖,这位河北女孩,小时候的她,似乎无所不能。她喜欢小人书,可以去当文学家;她崇拜陈景润,可以去当数学家;她常常对大自然幻想,可以去当科学家;她参加过市里的舞蹈比赛,可以去当舞蹈家……但是,在她11岁的时候,一场小小的意外,使这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女孩。可是,坚强的郭晖没有被病魔打倒。靠坚强的毅力,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学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并且学会了5门外语课程,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看完这本书后,我被郭晖的这种学习精神深深感动。郭晖,这位坚强的女孩,在床上躺着,不能翻身,不能坐起的情况下,还在坚持不懈的学习。而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还有课桌,课椅。还可以走来走去,跑来跑去。可是,为什么我们都不珍惜呢?比比郭晖,想想自己。好好学习吧!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9

前天,爸爸给我买了一本书摇着轮椅上北大,一读书名就知道是一个既震撼又动人的故事。

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的主人公是自学成才的女孩郭辉,她是一位高位截瘫的患者。在她12岁那年由于一次小小的事故和众多医生的一次次误诊,她竟然成了无药可救的高位截瘫患者,她除了头和手臂能动之外,浑身没有知觉,大小便失禁,只能僵直的躺在床上,不能侧身,不能坐起来。

但这个坚强的女孩没有放弃自己,她开始自学,短短几年的时间,这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郭辉重新“站”了起来,她学会了小学、初中、高中、专科、本科的全部课程,还学会了英语、日语、法语。通过全国统考之后取得了山东大学外语学院的硕士学位。在20xx年3月,她进京应考,并一举夺魁,成为北京大学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人女博士。

这就像是那神话龟兔赛跑,她就是其中顽韧的小乌龟,比起她来,我们这些健全人真像是一只只懒惰的兔子。还有一个这样的故事,一个失去双臂的.男孩儿用脚将钢琴弹得比正常人用手弹的还要好。为什么这些身体上有残缺的人能在正常人当中异常出众呢?这是因为他们身体上的残缺给了他们一种压力,我不能就此放弃。

正因为有了这些压力才使他们成为人类中最耀眼的明珠。而有些残疾人整天想着要自杀,可那样有什么用处呢,身体既然已经这样子了,不如乐观一点,自己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手中,有一句话说是人的命运一半掌握在上帝的手里,一半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们不能掌握上帝的那一半,但是我们能掌握好自己手里的那一半。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不要再做懒惰的兔子了,好好掌握自己手里的命运吧!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10

买《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的初衷是让孩子受到启迪,感受身残志坚的郭晖坚强的生命。没想到,我拿起此书读时,也深受启迪。我为之震撼,世间竟有这样的奇女子,无愧为巾帼英雄,是新时代的铁人。

一个高位截瘫的病人,竟如此坚强的活着,是什么给了她生活的勇气?是学习的动力与亲情的力量,成为她人生发迹的支点。

郭晖是一个带着受伤的翅膀努力飞翔的女孩。十二岁那年,因为误诊,她从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高位截瘫的.病人。从此,她离开了学校,从小学五年级的课本开始自学,经过二十二年的苦读,相继完成英语专科、本科课程的学习,20xx年,她获得了山东大学英语硕士学位,后于20xx年考入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政读博士学位,成为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个残疾女博士生。

在灾难面前,有的人陷入了悲观,选择了逃避,但郭晖没有,她的生命核能由此激发,在她看来,在知识面前,她和所有的人一样是平等的。

相比之下,我觉得自己太渺小,甚至没有资格与她相提并论,也许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命吧?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得向她学习,学习她那种刚毅的性格,那种积极乐乐观的生活态度,敢于和命运抗争到底,掌握自己的人生。

命运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如何导航自己的人生,就得看你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不要让你的人生留有遗憾,这才是生命真实的意义所在。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11

她小学没有毕业,她的童年在卧榻上被病魔缠绵,也可以说她没有童年,当别人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她的世界却只有仅仅两平方米。父母为了她负债累累,然而只渴望她能够坐起来看看那两平方米的世界。也许是我们经常所说的吧,当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时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从小爱学习的她又重新拿起书本。当我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讲台有老师的教导,可她却只能爬在床上从小学课本硬是自学到了高中课程,不会的自己啃,不懂的问父亲,就这样用了三年时间赶上了她错过的时光。接着她有自学了专科。

也许在我们看来她没有了一丝希望,但她从来都不这么认为。她报考了山东大学硕士学位,同时自学了英语,日语。这也是我最敬佩的地方。可是让我们更想不到的地方,她攻克了重重难关报考了北大博士学位考试,参考的人有硕导老师等,只有她还是小学都没有毕业,然而只有一个录取名额却落入她的名下。这个人就是郭晖,她钻研这中国学士都棘手的问题,文字翻译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世界各方,她自学攻克这法语,英语,日语,古希腊语,她不差与每一个健全的人。

想想一个健全的我们,一个条件充足的我们,一个人人都有梦想的我们,为我们自己做了些什么。比起她,我们应该值得思考。

《摇着轮椅上北大》读后感 篇12

寒假,老师给我介绍了一本书,叫《摇着轮椅上北大》。这本书主要介绍一位叫郭晖的残疾女孩的故事。

郭晖,这位河北女孩,小时候的她,似乎无所不能。她喜欢小人书,可以去当文学家;她崇拜陈景润,可以去当数学家;她常常对大自然幻想,可以去当科学家;她参加过市里的舞蹈比赛,可以去当舞蹈家……但是,在她11岁的时候,一场小小的意外,使这位漂亮可爱的小姑娘成了一位高位截瘫的女孩。可是,坚强的郭晖没有被病魔打倒。靠坚强的毅力,在家人的帮助下,自学完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课程,并且学会了5门外语课程,考上了北京大学,成为了北大百年历史上第一位残疾女博士。

看完这本书后,我被郭晖的这种学习精神深深感动。郭晖,这位坚强的女孩,在床上躺着,不能翻身,不能坐起的情况下,还在坚持不懈的学习。而我们现在,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还有课桌,课椅。还可以走来走去,跑来跑去。可是,为什么我们都不珍惜呢?比比郭晖,想想自己。好好学习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