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远网整理的《草房子》优秀读后感(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1
读这本书,我深深地被目录前的一段话震撼住了。也许,我们谁也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
是啊,每一个人最宝贵的,不正是童年吗?
我依稀记得老师有一次对我们讲: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还是一个苹果。这句话的下句如果让我来补的话,我就会说:你有一个童年,我有一个童年,互相诉说,就有了两个童年!
《草房子》这本书,让我跟着主角桑桑来到了农村,看遍了村子里人们之间的喜怒哀乐。比如说:桑桑天真的把蚊帐拆了做渔网;纸月上学路上被人欺负桑桑挺身而出;白雀和蒋一轮之间情深缘浅,最后,终为陌路;红门最后无奈破产
渐渐地,我感觉我就是这本书的主人公。读这本书,我眼前似乎浮现了那一幕幕场景,动人心弦。
这本书,给我的感受实在是太深,我甚至觉得用一生也写不完我对这本书的感受了。每每读这本书的时候,我都会想起我的童年。想起童年的时光,是那样的美好,可惜无论如今我们怎样努力,终究还是回不去了
《草房子》,这个朴实的名字背后,有着多么令人难以忘怀的故事啊!
金色的童年,纯真的童年,我怀念的的童年!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2
今年暑假,贺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作业:看《草房子》,我开始觉得不就是一本书嘛!可真正捧起书来越看越有趣,越看越让我受到启发。
作品分八章描述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里,他经历了厄运相拼的悲怆,始终坚持了对尊严的执着,目睹了垂暮老人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闪耀的人格光芒,……,正是这不同寻常的六年,构成了他的人生启蒙。里面好多故事令我目不暇接。
首先映入我眼球的是第一章《秃鹤》,秃鹤其实叫陆鹤,与桑桑是同班同学,因为是个十足的秃子,所以大家给他取外号“秃鹤”,还想尽办法捉弄他,连会操的机会也给剥夺了。秃鹤通过强行参加并在关键时刻出丑的方式,报复了别人对他的轻慢与侮辱,但也加深了别人对他的不满。最后,他又通过在春节文艺汇演时挺身而出,出色地完成了角色重新赢得了大家的信任。这使我深刻体会到,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千万不要小看别人,也不要低估自己。
第二个吸引我的故事是《艾地》。主人公秦大奶奶为救落水小孩而奋不顾身跳入水中,竭尽全力推上了小孩,自己却沉了下去,最后终于被人救了起来。然而,不久以后却为了捞油麻小学的一个南瓜,再次落水没能起来。故事让我受到极大的震憾,平凡的小事做好了是不平凡的,秦大奶奶用平凡的举动构成了不平凡的生命。
第三个打动我的故事是《细马》。他虽然是邱二爷是继子,且不怎么讨好邱二妈。但在邱二爷家遭受大雨,房子被冲跨、邱二妈离家出走的情况下,多方寻找,终于找到了邱二妈并给她治好了病,并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给邱二妈盖了一幢新房。从中我看到了细马的孝心,让我不禁想起了课本上讲的“要懂得付出爱,爱父母,用行动回报父母”。
最后一个标题一下子吸引了我《药寮》。我不懂“寮”字什么意思,后来还是书中的蔣一轮告诉我是小屋的意思。《药寮》讲了桑桑病了,温幼菊(老师)教了桑桑一首歌,使绝望的桑桑战胜了恐惧。从中使我知道:恐惧是外强中干的纸老虎,只要满怀生活的希望,就不会被纸老虎所吓倒。
《草房子》中饱含哲理的故事还很多,每一章都让我很感动,认真领悟,真让我终身受益!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3
在假期,我读了一本曹文轩先生的名著——草房子。这本书反映了中国五、六十年代的农村生活。我被生动的人物形象、感人的故事情节深深地打动了。
故事里有一位主人公叫桑桑。他曾把碗橱改成了鸽子窝,偷家里蚊帐做渔网捕鱼。他的生活如此的拮据,但他的童年却充满了乐趣、充满着难忘的回忆。记得他也曾三伏天穿起棉衣、棉裤、戴上棉帽,成为校园里的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线……这正与现在的我们成为了鲜明的.对比:现在的我们渐渐失去了同去,假日里补习班排的满满。我们曾多么渴望桑桑那样的生活
还有一个让我记忆犹新的人物就是细马。他是邱二爷和邱二妈从江南领养回来的孩子。可是他们的房子被冲走了,养父也不幸地患癌去世了,他明明有逃避这个选择,但他却艰苦奋斗,努力赚钱,给养母盖了一座房子。杜小康也是如此,他放弃读书,去和父亲放鸭子。我想,这都是因为这都是由于他们勇于担当家庭的责任—用他们还稚嫩的肩膀扛起来家庭的重任。这让现世纪娇生惯养的我重新反省了一下我自己。
在陆鹤身上我懂得了,尊严的伤害并不是不成功的理由,只有自己尊重自己,才是最好的解药;每个人身上都有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别人的美,欣赏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读完了以后,我懂得了一些道理: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逃避,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不幸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仍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是那么纯真、善良,每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再次回味书中的人物,我越来越觉得羞愧。我想我应该像纸月一样拥有纯净的美、像陆鹤一样拥有执着、倔强的美、像杜小康一样拥有勇于承担,坚韧无比的美……在生活中,面对挫折不退缩、微笑着面对生活。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4
我认为《草房子》是曹文轩写得最好的一本书了。
书中有许多人物,如桑桑、纸月、杜小康、秃鹤等,虽然有些多,但多得恰当,多得合适。似乎这本书就应该这样,就好像是上帝编纂的一本妙极了的书。
我最敬佩的人物是桑桑。文中没有一章的题目是桑桑,他永远是某个章节中的一个小人物。久而久之,他便成了主人公,并且有了属于他和他爸爸桑乔的一个章节——药寮。
桑桑病了,病得很严重,桑桑好像只剩下一副清晰可见的骨架了。但是,他丝毫没有一点要将生活抛弃的想法,他坦然面对上帝赠给他的.“礼品”——他得了鼠疮。寻访了许多大医院,可都是一样的结果。桑桑并没有放弃生命,放弃油麻地。他知道油麻地的孩子在等着他。他变得乐观起来,即使遭遇不幸;他变得坚强起来,即使遭遇挫折;他变得坦然起来,即使吃再苦再苦的药……他永远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他永远只会向人们展示最天真、纯洁、坚强、乐观和活泼的一面,他就是他。
《草房子》是一本值得我们精读的书,因为你会发现,读着读着你好像也进了一幢幢古朴的草房子里。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5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暑假中我读了《草房子》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它是现代作家曹文轩写的,每一章节都讲述了一个充斥着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的故事。故事里有自尊倔强的“秃鹤”,有纯洁善良的纸月,有坚强勇敢的细马,但我最喜欢的是在孤独中成长的杜小康这个人物。
杜小康高高的个子,脸色红润润的,看上去十分健康。由于出生在一个不错的家庭,他身上自带着一股傲气。然而因为他父亲生意失败,他家一夜之间变得负债累累,杜小康也不能上学了,得去远方放鸭。他起初不适应,哭着要回家,后来他终于勇敢地接受,坚强地面对。
一个暴风雨的夜晚,鸭群被风雨冲散,杜小康和父亲昌着风雨,忍着伤痛,分头找鸭子,终于全部找齐,这一刻他真正长大了。放鸭失败后,父亲跨了,但是杜小康却勇敢地站了起来,继承父业,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无惧他人异样的眼光。
我觉得,红门落败的杜小康在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表现的异常理性沉着,他已不再是个无措、害怕的孩子,而成长为一个坚强的男人,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在练舞时,几个动作不会就干脆不练了,在上舞蹈课之前会躲在家中不肯去,每次在这时候,都会让我想到杜小康,在他的坚持面前,我的努力根本不值得一提。那时,总让我想起杜小康的成长经历,然后扬起下巴对自己说;“欣颐,你是最棒的,坚持就是胜利!”
未来的路还很长,一路上会有鲜花和掌声,但也一定会有荆棘和泥泞,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勇敢坚持,不轻易放弃,就一定能到达胜利的彼岸,收获艰辛后胜利的喜悦。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6
这本长篇小说《草房子》让我十分感动,无论是白雀,还是细马、桑桑、杜小康,他们的那纯洁的心灵与那善良的品质,都让读者特别感动。读完了这本书,我才知道:其实我要学的还有很多,比如:桑桑他那般坚强的性格,细马的那一副当家做主的样子与口气……本来,我对自己的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我读了这本《草房子》这本书让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摔跤了,你会对朋友或家长勇敢的说一句:“没事,不疼的。”;在家里,你会学会自立,不要总让爸爸妈妈做这做那……
《草房子》是一本很纯美,很优秀的小说作品,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也寻找到了很多的知识和道理,也让我找回了真正的自己!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7
今天,我读了作家曹文轩的作品《草房子》这本书。书中的主人公桑桑是个非常有个性的小男孩人,他做出的事情总是让我们哭笑不得,但又透着孩子的童真。
有一次,桑桑见别人用渔网捕鱼,每一网都能打出好多的鱼,他非常羡慕,决定自己也要去捕鱼。可桑桑家没有渔网,于是他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法子”——把妈妈的蚊帐摘下来当网用。
晚上妈妈问:“桑桑,你用什么打的鱼虾?”
桑桑回答:“就这么打的呗。”
妈妈又追问:“到底用什么打的?”
桑桑只好一五一十地交待了。妈妈听说桑桑把蚊帐剪了,气得不行,决定给桑桑一个惩罚。妈妈把他的蚊帐摘走了,结果睡觉的时候桑桑让蚊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听了这个故事后你一定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吧。我们的主人公做出的事情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也带给我们一些思索,怎样的童年才是快乐的童年?
这本有趣的书希望你也来读一读!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8
今天,我读完了作家曹文轩写的长篇美文小说《草房子》,书中所有人物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都栩栩如生地铺现在我的眼前。我还结识了许多书中的小伙伴,有性格多变的秦大奶奶,亭亭玉立的白雀,做事有些莽撞却十分大方的桑桑……我和他们共同欢笑,共同成长。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书中的一段话说道“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会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远不会衰老,那就是美。”是啊,美的力量是永恒的。人生之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会遇到高潮和低谷。登上高峰时,眼前是“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的 壮丽山河,让人不禁产生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迈与斗志!跌落谷底时,那“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盎然生机和那“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淡淡秋意鼓励着失意的人们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着对生命的热爱和期待!我们要学会留心生活中的美,让这永恒的美激励我们在人生之路上一路高歌不断前行!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9
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这就是油麻地。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这些都出自于曹伯伯的纯美小说《草房子》。
《草房子》记录了一个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的六年小学生活。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催人泪下的故事。每读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感到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善良,尊严,顽强……这一切的一切都散发着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故事中最撼动人心的莫过于秦大奶奶。她是书中最顽固的一个人,在油麻地生活了几十年,房子龟缩在小学的西北角,是学校的一个污点,学校花费了十几年也没能将她赶出校园。在当地人的眼中,她是个可恶的老婆子,总在学校里搞破坏。然而在一个春季,她冒险救了落水的乔乔。在油麻地人悉心照顾下,半个多月后才勉强下地。从此,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动离开校园、用拐杖赶走闯进校园的鸭子,用拐杖关她够不着的窗户……最后,她竟为了学校的一个南瓜,不慎落水而永远地离开了。感动之余,我不禁想;是什么使她发生了如此巨大的变化?是什么使她为了一个区区南瓜不顾眼前白花花的河水吧?是什么使她在垂暮之年发出人性光彩?是爱!是油麻地人的淳朴,是油麻地人对她纯真的爱。也是她那颗感恩的心。关爱、纯朴、感恩书写了秦奶奶完美的最后一笔。
书中最让我佩服的是书中的杜小康。他曾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长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一夜之间,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放鸭子,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但一直生活在蜜罐里的他,在苦难面前表现得分外勇敢和坚强,他没有放弃生活,毅然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杜小康与厄运相拼时的悲怆与优雅告诉我们:苦难来临时,我们不能逃避,而要满怀希望,微笑面对。
《草房子》魔力般吸引着我,荡漾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闪耀在每个主人公身上的人性美,使我不禁赞叹这极致的美。
《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10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没有文化是不行的,是会被社会淘汰的。
从我们呱呱落地开始,父母就教我们识字、写字。再大一点儿,上学了,老师就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说书是人的生命中不可缺少的。
读《草房子》我深有感触。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书的'内容如诗、如歌,虽然作者不是诗人,但他凭着一颗对儿童的同情与关心创造了一个诗一般的小说世界。
桑桑,一个可爱、聪明、活泼、想象力丰富的小男孩。桑桑跟随父母来到父亲任校长工作的油麻地小学。他看到渔夫用渔网捕鱼,就把自己家的蚊帐剪成渔网,到海边捕鱼,还真捕到了大鱼;他为了让自己养的鸽子有一个像样的家,就把家里用的碗柜改成一所鸽舍。这一系列都表现了桑桑可爱、聪明、活泼、想象力丰富的样子。我在今后的生活中也要向桑桑学习,善于动脑、动手,做生活的有心人。读书,让人生亮起来。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11
这学期的必读书有《草房子》它应该就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本书吧!自从读了那本书,我深感启发,只有像桑乔这样从小时候就开始认真读书的人,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长大了成为模范教师,然后变成小学校长,中学校长。
最终才能明白生活的艰辛吧!而他的儿子桑桑却是一个害羞又调皮的孩子,并且在他父亲的学校里上学,你别看他调皮捣蛋的样子,但他的作文可是一直受到语文老师蒋一轮的夸奖,桑桑好像有一个笔记本里面都是他在自己积累的好词好句,在写作文时,再将它们摘抄下来。
另外,我有一个问题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桑桑敢用石头砸杜小康家的红门?也许是因为他们之间的仇恨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又究竟是什么引起仇恨的呢?后来我才知道。是因为桑桑嫉妒杜小康家里有钱,学习好,总是在别人面前出风头,所以才对他起了仇恨。
当我看到桑桑病了以后,我不自觉的流下了两行热泪—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就这样夭折了,真是大悲哀啊!可是,我看到最后桑乔把桑桑带到一个老先生家,老先生给他开了一副药方子。此后就一直在温幼菊的地方天天熬药给他喝。半月后,他尿出了棕色的尿,渐渐的,他的病竟然好了!我这才松了口气。
啊!我们大家一定不会忍心看到这么一个孩子的生命就这样夭折吧!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12
记得曹文轩叔叔说过一句话: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成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是不衰老的.,那就是美。
的确,曹文轩叔叔的书中语言的表达都充满了美。最近,我读了曹文轩叔叔写的《草房子》这本书,书中的内容深深的打动了我的心。
一个叫做油麻地的乡村小学给小男孩桑桑留下了快乐又难忘的童年记忆——天生秃鹤出于对尊严的执着坚守,而演出的令人发笑又令人心酸的悲喜剧,在孩子眼中显得扑朔迷离的少女纸月的身世之谜;令桑桑自疚不已而实际上注定难成正果的蒋老师与百缺姐的短暂爱情……
我不仅仅被它的魅力吸引住了,还被故事里面的情节深深感动了。我与文中的小主人桑桑同乐同悲。当看到桑桑生病时,我眼眶湿润了,心里不由担心起来,怕桑桑会死掉,真心希望桑桑可以平安度过。
读完了《草房子》,我明白了,童年就是一间充满阳光的草房子,她让我们想起浪漫、温馨、纯真无邪,是一切美好的所在,她美得宁静、悠远,而且永恒……
《草房子》优秀读后感 篇13
这是一部感人的长篇小说,讲述了一个男孩,刻苦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这还是一部讲究品位的小说,记录着小男孩亲眼目睹的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震撼人心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做《草房子》如果不是这本书,我也不会明白:爱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一个再深刻的思想都可能变为常识,只有一个东西永远不衰老,那就是爱!
有一副百看不厌的江南水墨画,里面,有着金色的草房子,苦苦的艾叶,静静的大河,一望无际的芦苇荡……而这个地方,就叫油麻地。在那里生活着一群可爱的孩子:顽皮、聪明的桑桑,秃顶的陆鹤,坚强的杜小康以及柔弱、文静的纸月,个人身上都散发出人性之美的光辉,不断地冲击着我的心灵。
桑桑是一个聪明伶俐,活泼好动的小男骇。在他六年的小学生涯中,做的好事多不胜数,但是闯的祸也不少。比如,他把蚊帐改成渔网来捕鱼,砸锅卖铁买鸽子,把碗柜改造成鸽子的“高级别墅”…… 文弱、柔和的纸月,不仅学习好,而且生性善良、懂事。她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蕴含着巨大的能量,感染和改变着周围的每一个人,仿佛是真善美的化身。正因为她的到来,桑桑变得干净了,不再抢妹妹的饼干吃了,吃饭也变得文雅了,不再把桌上洒得汤汤水水......
每回读到纸月,我便忍不住在心里和她做比较,看我与她之间的差距有多远。我也要像纸月一样,做个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珍惜现在,珍惜友情,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最好。
执着、倔强的陆鹤是个秃顶,常常被人戏弄。陆鹤十分苦恼,他常常坐在河边偷偷的哭泣,想尽办法掩盖自己的缺陷。但自从他勇敢的承担了学校参加汇演的秃头角色,并出色的完成了任务,才让同学和老师对他刮目相看。这令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能让大家改变对的看法,只要心灵美,再丑陋的形象也会散发出动人的光芒。
勇于承担的杜小康,他曾经是油麻地最富有的人家,生活在高大阔气的红门里,但一夜之间,父亲病了,为了给父亲治病,他家里变得一贫如洗,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的他,不得不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到离家很远的大芦荡里去放鸭,当他们的鸭终于下蛋的时候,又不小心把鸭放进了别人家的鱼塘,吃光了人家的小鱼苗,鸭子和船统统被扣留了,他们的希望又一次破灭了。但是杜小康并没有放弃,而是毅然地挑起了家庭的重担,在学校门口摆起了小摊,让每个人都看到了他坚韧之后的美丽与优雅。
《草房子》这本书,用这些最纯真的爱告诉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充满了酸甜苦辣,苦难和幸福犹如白昼和黑夜一样,永远与我们相伴,当苦难来临的时候,我们不能逃避,而是要满怀希望,微笑着去面对。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了人生中很多闪光的地方,如果你自己发现不了自己的优点,那么就很难取得成就。同时要学会宽容大度,欣赏别人,要学会为别人喝彩。
《草房子》是一本永远值得我珍藏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