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丢丢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7-07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乌丢丢读后感(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乌丢丢读后感 篇1

金波先生的童话《乌丢丢的奇遇》告诉我们:只有爱,才是生命的本真。没有爱的灵魂是苍白的,没有爱的灵魂是死水一潭。怀揣积极乐观的心态,让我们一路追寻爱的本真。

“我是爱的探索者永远在跋涉,只管去寻寻觅觅从不问结果。”——金波先生故事的开卷就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于是,在故事的展开中,我们看到了一曲曲关于爱的赞歌,关于生命的诠释,关于追寻的基调。

当吟痴老诗人发现那排排小脚丫,想象着那小脚丫一定是胖胖的,软软的,握在手里热乎乎的'时候,温暖的笑意,就掠过嘴唇;多宝格上陪伴老人六十年的木娃娃、樟木老头、泥猴子、不倒翁们,为吟老举行“重返童年”的聚会,它们让吟老又回到了童年,静夜,烛光,母亲赞赏的微笑都在记忆里慢慢的复活,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温暖着老人的心,同样也温暖着深夜读书人的心;在圆形的途中,当吟老听到芸儿说她种下一个鸡蛋,想让鸡蛋发芽开花时,就蹲下来和她一起铲土,浇水,并真诚的相信鸡蛋能开出最美丽的花,他为失去想象而苍白僵滞的心灵又注入温暖的活水;哦,当乌丢丢沉思良久,终于认真的说出他想做一个真正的人时当他与吟老一起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一个“人”的幸福,感受到幸福来自于内心的丰富,感受到老诗人心灵透明,不停发现的诗人情怀,决定让自己一点点完美起来时,当故事的最后乌丢丢找到珍儿,为了使珍儿拥有一双健康的脚,毫不犹疑的贴近了珍儿,把自己的体温,生命和力量一点一点的融入珍儿的生命之中的时候,给了我最温暖,最直接的一击,让我怦然心动。

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

乌丢丢读后感 篇2

时光荏苒,岁月流逝。暑假已悄然走去,与书相伴,不离不弃的日子却仿佛仍在眼前。我喜欢上了书中那淡淡的墨香,喜欢上了手指在书页上轻轻滑动的感觉。

今年暑假,令我感触最深的一本书便是《乌丢丢的奇遇》。记得那次,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里买书,正当我在阅读区寻找心仪的课外读物时,忽然被“乌丢丢的奇遇”这几个大字给吸引住了。“乌丢丢?奇遇?好奇怪,乌丢丢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又会有怎样的奇遇?”等等一连串的问题,在我脑海中慢慢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想着想着,便不自觉的拿起这本书席地而坐,看了起来……

《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是著名的文学作家金波老师的作品。故事中的乌丢丢(布袋老人的小木偶丢失的一只小脚丫)为了寻找布袋老人,他去了珍儿的家,得到了一个身体,接着他闯进了吟痴老人的家中,在那里他认识了一群可爱的朋友,体会到了真正的快乐。后来,他开始了寻找布袋老人和珍儿的旅途……在远行途中他碰到了逆风的蝴蝶、种鸡蛋的芸儿,明白了爱、信念,理解的深意。最终在火海中救出了珍儿,将自己变成了珍儿的一只健康的脚。

读完这本书,我被乌丢丢的爱心、坚定的信念及对他人的理解所感动。回想下我自己,因为年少无知,经常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和同学争得脸红脖子粗;当有同学遇到困难,我也没有积极的去帮助他们;对于爸爸妈妈无私的为我付出也没有感恩过,更没有体会出他们的不易和对我深深的爱。我想,我会改变自己的不足,以乌丢丢为榜样,向乌丢丢学习如何去关爱身边的人。

金波老师曾说过:“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试想一下,如果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能试着为他人想,能够关心爱护他人,或许就会少了很多的争吵与伤害,带来更多的是幸福与美好。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向乌丢丢学习,学会感恩,学会用爱去回报爱!

乌丢丢读后感 篇3

《乌丢丢》的故事这本书是童话故事,这本书主要讲了:吟老和乌丢丢之间的事,第一件事是:有一天,小镇上来了一个耍木偶的布袋爷爷,孩子们看见了,心里很是兴奋。过了一会儿,布袋爷爷挑着担子离开了今天演出的最后一站。第二件事:他有一个邻居叫可人。夏天到了,两边都长着牵牛花,可人还给吟老和乌丢丢一串风铃。可人还带他们到“没有年龄的国度”。第三件事:他们来到了这个小镇,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听说老爷爷病的很严重,他们到老爷爷的墓起乞讨,过了一会儿,老爷爷的墓居然开了猫脸花和蝴蝶花,过了一段时间,他们离开了这个小镇。第四件事:布袋爷爷演出完之后,有一个人任然不走,她叫珍儿,她坐火神庙时,突然,她发现火神庙旁边发现一只脚印,珍儿觉得那只脚印是独脚大侠的,决定立刻去找独脚大侠。我觉得珍儿是一个有爱心的人,我们应该向珍儿学习,奉献自己的一片爱心。

这本书告诉我们了一个道理:爱,是温暖的。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话中吟痴诗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爱,会使人的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爱,会使人的友情变得神圣。我们要懂得用爱来滋养生命,用爱来回报生命,并且珍惜自己的生命。

乌丢丢读后感 篇4

人生最宝贵的就是爱,就像这本书的作者金波爷爷所说:人身的财富是什么?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有爱滋养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爱,会使人的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爱,会使人的友情变得神圣。暑假期间我读了《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它是一个优美而忧伤的童话故事,读完之后使我受益匪浅。

太美的东西,总带有那么点淡淡的哀伤,因为易逝,因为寂寞。吟老总不满意的经常丢在“诗篓”里的那些美丽的残章断句让人伤怀,那个去了“没有年龄的国度”的美丽的可人让人伤怀,印在木娃娃可可额上轻轻的一吻让人伤怀,小脚丫和跛足的珍儿在灯下翩翩起舞,要去赴一株蔷薇花的约会而被狂风卷走的蝴蝶,被多情的雕塑家打碎的雕像,都让人几乎要落下泪来。为什么坚信它们是最美丽的,却又选择让它们永远地离开?

但是吟老告诉乌丢丢说:“死并不可怕,那是每个人的归宿。人死了,还活在别人的记忆里。在记忆里还爱着他,他就没有死。比如布袋爷爷活在小木偶们的回忆里,那个恋人活在雕塑家的心里,可人、母亲活在他的清晰的记忆里。这也是老人的自言自语罢?也许,这就是一个老人对死亡的思索和坦然?──“我感受过欢乐与悲伤、爱与被爱,这就是年龄老去的收获。对逝去的岁月我毫无遗憾。”

是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是爱,给乌丢丢带来了生命,带来了信念,最后他为了爱献出生命。爱是关心他人,爱是带给人快乐,爱是对他人有礼貌,爱是不让别人为你担心,爱是对人关爱真诚,爱是不要让望,爱是付出,爱是回报,爱是生命,如果你明白爱的真谛,你就会懂得怎么去爱。我们要像乌丢丢一样用爱去回报别人,世界上就没有不可能。相信,用爱可以滋润我们的心灵;有爱可以温暖我们的童年;用爱的彩虹可以遮住天空的乌云;有爱可以让世界更美丽。

乌丢丢读后感 篇5

学校进了一批新书,可以借书了,每套新书有18本,一个班满额是36人,刚好可以交换阅读。于是我们每个周五去借书还书。这样有一周的时间可以看书。但是这些书有一部分孩子根本没有看,有的说看过了,有的说不喜欢,有的说我先借给别人看了……各有各的借口,但是我还是希望孩子们能看一看。

《乌丢丢的奇遇》是我们班级借的第二本书。

这是一本很美的书,书中有十四行花环诗,每个故事和诗相辅相成,故事在诗中,诗的结尾又是下一个故事的开始。

里面有首儿歌我很喜欢,和大家分享:

“野牵牛,爬高楼;

高楼高,爬树梢;

树梢长,爬东墙;

东墙滑,爬篱笆;

篱笆细,不敢爬,

躺在地上吹喇叭:

嘀嘀哒!嘀嘀哒!”

这首儿歌很押韵,而且很形象,每当我读这首儿歌的时候,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一幅画面:紫红的牵牛花舒展着柔柔的秧,一点一点的往上爬。可是呢?没有支撑,没有依靠,所以牵牛花不断地改变自己的路线,最后疲倦了,放弃,干脆在躺在地上吹喇叭。牵牛花好像一个顽皮的孩童。

别小看这几个简简单单的句子,这样的组合却是一个故事的真实缩写。

“小镇。

街心花园。

鸡蛋花盛开。

芸儿在欣赏花。”

芸儿是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她的小脑瓜中有了一个奇妙的想法,她希望能种出“鸡蛋花”。可是很多人都不理解,甚至会嘲笑她。可是吟痴老人却不这么想,为了女孩儿这美好的愿望,他和芸儿一起种下了“鸡蛋花”。吟痴老人明知这是没有什么结果的,但是他却乐呵呵的陪着芸儿完成了这个心愿。芸儿得到了认同,得到了快乐。连乌丢丢也开始被吟痴老人的行为感动。

“人们因为成长而失去了多少美丽的想象啊!”

这是老人心中的感慨,同时也是作者的感慨:孩子们的世界是美好的,我们不要破坏孩子的想象。

“乌丢丢近几个月来,深深的感受到了作为一个‘人’是多么的幸福,这幸福来自于内心的丰富。”

拥有时不知道珍惜,想珍惜时又不再拥有。

——乌丢丢从最初的玩偶乌丢丢的一只脚

——拥有丑娃的身体

——独脚行天下

——结识吟痴老人

——融入了奇特的世界

——回归珍儿的'家

——发生火灾为救珍儿而失去身体

——成为珍儿的一只脚

——珍儿像健康的孩子一样生活。

乌丢丢曾经很快乐:

“乌丢丢,一条腿,

一跳一跳就像飞,

你在前面飞,

我在后面追……”

但是最终乌丢丢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玩偶,它成为了爱的化身,是幸福的含义。

“他感叹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就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生命才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甚至不朽。

吟痴老人回忆着乌丢丢,一个小木偶,因为带给孩子快乐而获得生命。

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是失去了躯体的“小脚丫”,他都因为被爱而获得了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去回报而使生命美丽。

现在,他望着珍儿轻快的步履,两个生命的融合,使她的生命状态充满了朝气。

他本想把这些话讲给珍儿听,但他看到她用沉思的目光眺望着远方,他知道她在追忆乌丢丢,在感受着生命中爱的真谛。”

故事的结尾很感人。

书中有一个虚无缥缈却有真实存在过的一个人物——可儿。我也很想知道可人究竟去了怎样的一个世界,没有年龄的国度真的会很美好吗?

可人邀请吟痴哥哥到“没有年龄的国度”,吟痴老人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她,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他说:“我不想放弃我的年龄,它给了我衰老,也给了我阅历和智慧,我感受过欢乐与悲伤、爱与被爱,这就是年龄老去的收获。对逝去的岁月我毫无遗憾。”

吟痴老人有一次拒绝了可儿的邀请。他宁可慢慢老去,宁可留在这个世界生活,也不愿意去那个“没有年龄的国度”。

看完了书,我也在问自己:愿意去那个没有年龄的国度吗?

答案是否定的。

也许这个世界充满了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也许有一天自己容颜衰老,青春不再;也许要历经很多的磨难,但是我真实地存在着,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精彩!

乌丢丢读后感 篇6

在星期天的上午,我读了金波爷爷写的一本书—— 《乌丢丢的奇遇》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古老的小镇上,来了一个耍木偶戏的,他耍的是布袋木偶,人们就叫他“布袋爷爷”。那天演出开始了,只见“布袋爷爷 ”抛出独脚大侠------乌丢丢,乌丢丢弹跳自如,腾云驾雾,小观众们都看傻了眼。演出结束了,人们渐渐散去,“布袋爷爷”也回家了,可大家不知道,“布袋爷爷”木偶上的唯一一只小脚被弄丢了。过了很久,人们都休息了,外面就只剩下一个叫珍儿的单脚女孩,珍儿在回家的路上捡到了“布袋爷爷”木偶的那只小脚,小脚丫对珍儿说自己叫乌丢丢,珍儿把乌丢丢带回了家,正好这一天是珍儿的生日,珍儿妈妈准备送珍儿一个布娃娃。于是珍儿请求妈妈把乌丢丢和布娃娃缝在一起,乌丢丢就又有头和身体了。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可乌丢丢还是很想念“布袋爷爷”。一天,珍儿和乌丢丢起程了,他们在无意中闯进了吟诗老先生的家,意外地认识了“诗娄子”。。。。。。经过重重困难,他们终于来到了“布袋爷爷”的家,可惜得到的却是“布袋爷爷”已去世的消息,他们只好回去过起了平淡的生活。不过,突然有一天,学校发生了火灾,珍儿为了救一条狗而被困在了学校里,乌丢丢舍身相救,身体被烧没了,又只剩下一只小脚丫了。不知是哪天,珍儿妈妈得了重病,珍儿身上的负担加重了,乌丢丢趁珍儿睡着时,把自己的小脚丫给了珍儿,从此,珍儿不再单脚了,她和正常人一样,可以用双脚行走了。

啊!这真是一个优美而忧伤的故事啊。乌丢丢因为给孩子们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去滋养生命,用爱回报他人,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更鲜活,有趣,也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珍儿的友谊变得神圣可敬。看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要有一颗感恩的心,要学会知恩图报。

爸爸的话:我很满意你在这次读书活动中的表现,满意的并不是他的这篇作文写得有多好,而是这背后的努力、坚持,更重要的是:儿子,你真的长大了,明白只要有付出,就一定会有回报的道理。

乌丢丢读后感 篇7

《乌丢丢的奇遇》,一个忧伤的童话,一个爱的童话。里面有一个充满爱心的残疾小女孩叫珍儿,一个演戏的布袋爷爷。布袋爷爷在一次表演中丢了独脚大侠唯一的一只小脚丫,珍儿把它捡了起来,认为小脚丫应该归还于布袋爷爷,于是她不顾黑暗拄着拐杖朝着布袋爷爷离开的方向赶去,找了一家客店又一家客店总是找不到,这才决定把小脚丫带回家中。

在珍儿过生日的时候,珍儿要求妈妈为她做一个丑弟弟叫乌丢丢,并把小脚丫装在他的身上……

乌丢丢有一天不辞而别,误打误撞来到了吟痴老诗人的家。在吟痴诗人的家里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所爱的每一个人都是亲人,要学会用爱来包容大家。

学了这些知识,乌丢丢突然冒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我要去找珍儿。吟老听了连连叫好,第二天早上他们就出发了,她们找呀找找不到,后来遇见一只蝴蝶,一次他在雨中差点失去了生命,是一朵蔷薇花救了它,今年蔷薇花只为了蝴蝶开放,蝴蝶无论受多大的苦也要跟蔷薇花约会但最后它被一阵大风卷进了池塘里,就在这时天晴了风息了,远处的池塘里飘着蝴蝶的灵魂,它去找蔷薇花了。经过了一个个的'小镇,他们终于找到了珍儿的学校,乌丢丢不顾一切冲进学校的大火中去救珍儿,珍儿救出来了,可她的身体却烧成了灰烬,只露出了一只小脚丫。小脚丫回到了珍儿的家里,看到珍儿的脚更跛了,***妈的身体也更虚弱了。于是小脚丫就把自己贴近珍儿那只跛了的脚上,牺牲了自己奉献给了珍儿,珍儿的脚好了。

看——一个充满爱的故事感动了我的心,平时人家给我一样东西或者为我做了一些什么,我只知道说一声谢谢,读了这篇故事以后,我知道了不光说谢谢,还要用爱来回报别人。

老师传授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懂得怎样做人,使我们长大成才,呕心沥血为我们付出了许多,就像课文上说的哪一个人的成长不浸透着教师的心血,哪项创造不蕴含着教师的辛劳一样。我们要好好学习用实际行动回报老师!

父母给了我们生命,让我们衣食不缺,为我们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无私的付出和关爱,我们要珍惜父母给予的并用爱来回报父母。

看了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爱,我觉得乌丢丢没有死,她的生命和珍儿的生命融合在一起,他告诉我们在接受爱的同时更要回报爱。

乌丢丢读后感 篇8

暑假里,妈妈为我买了一本新书,名叫《乌丢丢的奇遇》,看完这本书后,我学会了只要愿意帮助别人,自己就会很快乐。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珍儿从林子的草丛里捡到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脚丫,于是把它安在了一个娃娃的身上,起名叫乌丢丢,后来乌丢丢不辞而别的离开了珍儿的.家,来到了吟老家,认识了许多新朋友,最后,乌丢丢回到了珍儿身边,冲进火海就出了珍儿,把自己仅有的一只小脚丫给了珍儿,把健康给了珍儿的妈妈。

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吟老先生了,他经常帮助他人,吟老为了帮助芸儿种鸡蛋花,想出了各种办法,比如:浇水、唱歌、让母鸡坐在埋鸡蛋的土上来让它发芽......最后在吟老和乌丢丢的帮助下,芸儿开心不已,是啊,帮助别人,自己会收获到喜悦。

在生活中,我也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在家里,我常常帮妈妈扫地,心想,父母天天为我做饭,洗衣……好辛苦呀。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学校的二楼看书,一会儿,打铃了,只见其它同学都把书一扔就回了班里,我和杨茹嘉看到这一幕,便去把书都整齐的放在书架上,看着整齐的书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开心,我们开开心心的回班了。

是啊,正如人们所说:最美的是一颗愿意帮助别人的新,最快乐的事一件帮助别人的事。

乌丢丢读后感 篇9

不久前老师推荐我们读了一本书,书的名字叫《乌丢丢的奇遇》,书中的主人公是乌丢丢,他原是布袋爷爷亲手制作的只有左脚的小木偶——独脚大侠。他唯一的小脚丫丢失后,跛足的珍儿捡到了他,将他缝在布制的丑娃身上。她把他当做自家的一员,爱他,照顾他。可不久,他竟不辞而别,独自出走。无意中,跳到吟老身边。在吟老的启发、指引下,他意识到自己不该只是爱的受益者,应该“用爱来回报爱”。因此才迫不及待地要找到布袋爷爷、珍儿姐姐。到达口袋村,得知布袋爷爷已病逝,便立即赴墓地哀悼;救火过程中,听说珍儿仍在被烈火燃烧的教室里,便纵身冲进火海。珍儿得救,他却被烧得只剩下个小脚丫。珍儿立即准备给他重新缝制个身体,然后送他上学读书,面对如此完美的安排,他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前程,而是珍儿和她母亲的需要。于是,他紧紧贴着珍儿那只残疾的脚“把自己的体温、力量全部融汇进去”,使之全然变成了珍儿的一只健康的脚,而“他却永远地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在,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生命的壮歌!

读完书后,我深深喜欢上了书中的那些可爱的人物。我喜欢热情、冲动、不服输的草上飞;我最喜欢渴望理解,有着美好梦想的善良的种鸡蛋的小姑娘芸儿,她相信只要努力了,付出了,就一定会成功的;我喜欢那只美丽的蝴蝶,那只坚毅勇敢,对友谊很忠诚的逆风而行的蝴蝶,虽然这只蝴蝶死了,但它的灵魂肯定还会带着一个约定、一个信念飞去和蔷薇花见面的;还有那一群可爱的蘑菇人:为了救大家,牺牲了自己,可是他们得到了一颗心……每一个都让我那样的`喜欢,因为他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有着一个看不见的爱的光环。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每一天,都在享受着别人的爱,妈妈爱我们:每天很早很早就起床做好热乎乎的早餐,再把我们从床上哄起,看着我们吃饱,再送我们到站台等车;老师爱我们:每天为我们备课,批改作业,辅导跟不上的同学……所以,我们也应该像乌丢丢学习,学会感恩,学会用爱去回报爱;像逆风的蝶、蘑菇人、种鸡蛋的小姑娘学习,学习他们的忠诚、努力和善良。让我们每一个人也都在享受爱、付出爱的过程中成为美的化身,爱的代言人!

乌丢丢读后感 篇10

《乌丢丢的奇遇》是一部优美的童话故事。着名作家金波爷爷用诗一般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乌丢丢原是布袋爷爷木偶戏中的“独脚大侠”,他因为能给孩子带来快乐而获得了生命,他珍惜自己的生命,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是爱让乌丢丢的生命变得更加鲜活、有趣;也让乌丢丢和老诗人的友情变得神圣。

木头小脚丫乌丢丢偶然丢失了他的木偶身体,他遇到了亲情的化身——珍儿,但他不辞而别,来到了吟老家。在诗人的引导下,他终于明白了珍儿和布袋爷爷的意义和价值。于是,他开始以一种回归的方式去寻找自己的亲情,在不断的寻找中,小脚丫经历了许多的奇遇。他在烈火中救出了那只狗和跛脚的珍儿,大火却焚烧了自己的身体。他在找到布袋爷爷的家时却闻知布袋爷爷因为寻找他而去世。在我的心目中,人是残缺不全的,只要心存理想和美好,那么我们都会获得一双理想的翅膀。

乌丢丢读后感 篇11

我看过金波爷爷写的《雨人》《告别童年》《春的消息》的诗篇,他的文字非常优美,具有想象力,我很喜欢他。我想多看看他的作品。妈妈知道后,就帮我买了一本《乌丢丢的奇遇》。这是我第一次接触金波爷爷的小说。于是我带着好奇的心,慢慢地翻开了这本书的第一页。

这是一本关于爱与回报、关怀心灵的书。书中的主人公乌丢丢,他原本是一只布袋木偶,在布袋爷爷的木偶戏里演戏,后来不小心和爷爷走失了,同时也丢掉了自己的身子,于是他成了一只小脚丫,没有心,不停地蹦蹦跳跳。在小姑娘珍儿的帮助下,他又得到了一个新的身子,但是拒绝了得到另外一条腿的机会,因为他说:“我还是想当我的“独脚大侠!”也就在那一刻,他开始变成了一个有生命的人。

虽然他和珍儿在一起很快乐,但是他开始思念布袋爷爷了。于是有一天,他不辞而别了。他跑到了老诗人吟老的“诗篓子”里,于是开始了他们之间的忘年交。吟老是一位宽厚而仁慈的老人,但是他对自己“诗作业”要求特别严格,他经常把自己写的诗都送给了诗篓子。幸好“工作人员”乌丢丢和“诗篓子”用心地把它们都回收到了吟老的头脑里。吟老还以为这是乌丢丢和“诗篓子”的大作呢!

乌丢丢和吟老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他们一起分享了吟老和他的童年收藏品重返童年的晚会。吟老决定带乌丢丢去找他原来的两个家,虽然他很舍不得乌丢丢。在路上了,他们遇见了一只逆风的蝴蝶,他正要去远方和一棵蔷薇相会,因为去年约好了,并且蔷薇曾经帮助过他。这只蝴蝶放弃了吟老和乌丢丢的帮助,坚持要靠自己的努力去找蔷薇,结果他被大风卷到了河里,灵魂变成了一叶白帆,在阳光下的河面闪烁。乌丢丢觉得蝴蝶很固执,但是吟老说:蝴蝶也许是对的,对于自己所爱的人,就应当靠自己的力量来到她身边,做事要听从真诚的心来调遣。”乌丢丢自言自语:“我的心告诉我,要走到布袋爷爷和珍儿身边。”乌丢丢的内心的思念更强了,更真切了。这只小木偶,似乎比一般的人还要懂得珍惜与爱护感情。他和布袋爷爷走丢了,他离开了珍儿,这些都让他觉得后悔和想挽回,他知道了自己的不应该。

他们继续往前找。又碰到了一个正在种鸡蛋的小丫头芸儿。芸儿想鸡蛋发芽、长大、开花。旁边的人都在取笑她是傻丫头。可这是多么奇幻而多姿多彩的想象力啊,多么简单美好纯真的梦想啊,吟老想好好地爱护她,照顾她的心灵的种子,让她发芽开花。于是他帮助她,一起浇水施肥,甚至请来了会说话的老母鸡来唱歌谣。奇迹出现了,鸡蛋真的发芽了。这棵芽是真的鸡蛋发的芽吗?其实,这已经真的不重要了。我想我自己也可以自己去保持好自己的自由的想象力,内心藏着的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梦想,我都会牢牢地记住,尽量地去完美地做到。

乌丢丢终于找到了珍儿,可是他们重逢的地方确是在大火中。乌丢丢为了救珍儿再一次失去了他的身体,又回到了那只小脚丫。但是这只小脚丫不像以前那只了,它的上面已经有了自己的心跳“咚咚,咚咚......”他看着珍儿的腿更跛了,珍儿的妈妈病的有那么严重,珍儿又那么想自己去学校读书,他决定放弃珍儿的再一次帮助。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去帮助珍儿,让珍儿拥有一双健康的腿,成为一个完整的小姑娘。于是在那天夜里,他紧紧地贴着珍儿的脚,把自己的体温和力量一点一点地给了珍儿那只残疾的脚,他慢慢地消失,融化了,当他感到轻松愉悦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珍儿健康的一只脚了。乌丢丢用他全部生命换来珍儿和自己的新生命。

吟老感叹生命的可贵,因为生命就是爱。有爱滋养着生命,才会变得丰富多彩、有意义、甚至不朽。生命的存在,形式并不重要,无论是“独脚大侠”还是乌丢丢,甚至是没有身体的“小脚丫”,他都会因为被爱获得生命,更因为用爱去回报而使生命更美丽。两个生命的融合,使新生命更充满朝气。也许我们也该学会懂得爱,懂得因爱而快乐,因爱去回报,让我们的心灵变得更美好,生活因此而宽广。

乌丢丢读后感 篇12

《乌丢丢的奇遇》这本书是一个优美而忧伤,又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里面有太多优美的诗句,“我去月亮那里开采银色宝石,我去太阳那里采集金色花朵;在宝石上以花朵镶嵌我的诗,让微风传送去我献给你的歌”真是写的太好了,要是我也能写出这么美的文章、这么富有诗意的句子,该多好呀!

乌丢丢是一只小脚丫,他是一只有生命的小脚丫。他原来是布袋爷爷的木偶的一只脚,是布袋爷爷给了他生命,珍儿给了他血肉,吟痴老先生给了他智慧。有一天,乌丢丢让老先生带他去看望布袋爷爷和珍儿,就开始了一路的奇遇,当乌丢丢终于找到珍儿,为了使珍儿拥有一双健康的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生命一点一点地融入珍儿跛脚之中的时候,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我觉得乌丢丢是一个用爱去回报别人的人,他珍惜生命的可贵,并懂得用爱滋养生命,用爱回报生命。

当然,这本书让我明白了更多的'人生哲理,“我们接受着别人的爱,更不该忘记用爱来回报,就想走上人生之路,你必须迈开左右脚。”这句话,让我深有体会。在人生道路上,如果只知道接受别人的爱,而不知道回报爱,就等于只迈开了左脚,那样是没法走路的;相反,如果只知道付出爱,而不知道接受爱,只等于迈开了右脚,当然也没法走路;但如果我们既接受别人的爱,也付出自己的爱,就是诗中的“迈开左右脚”,那样人生才会丰富多彩,才会一路走好。

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像乌丢丢一样有爱心的人。我们的父母,

他们每天都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倾注了全部的爱;我们的老师们,他们认真备课,传授给我们知识;我们的同学们,在我有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在我忧伤的时候安慰我。我一定也要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学会爱,学会用爱回报曾给了我帮助和需要我给予帮助的人们。

乌丢丢读后感 篇13

人生的财富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是爱。我想用童话中吟痴老人和乌丢丢的故事告诉你:有爱滋润的生命,才是鲜活、美丽和不朽的生命。

吟老和乌丢丢何许人也?乌丢丢是一位耍木偶老人制造的,因为他给人们带来了快乐,因此这个独脚大侠也从中获得了生命。吟老是一个孤独的老人,天天写诗,但总对自己写的诗不满意。有一次,乌丢丢在找木偶老人的途中,无意中碰到了吟老,两人结伴而行,一路上老人不停地写诗,乌丢丢从吟老那学到了不少知识,懂得了什么是生命,什么是爱,什么是善良。

一次乌丢丢的一位叫珍儿的朋友的一只脚生病了,无法上学和走路了,乌丢丢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决定帮助珍儿,于是乌丢丢在夜里和珍儿化为了一体,从此,珍儿的脚病好了。

读完这个故事,使我深刻感受到了乌丢丢的善良和爱心,乌丢丢为了别人的幸福,不惜忍痛割爱,他的这种不为自己专为别人着想的精神是多么伟大呀,这使我也不仅想到了生活中的我们,只要我们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处处将变成和谐的`家园。

这就是金波的《乌丢丢的奇遇》。

生命的意义是爱,爱可以感化一切,爱拥有无穷的力量,爱可以让人做到自己希望做的事。

爱又无处不在。一位母亲以超越世界冠军的速度,接住从空中摔下来的孩子;一位母亲至死都还保护着婴儿;母燕为了保护小燕被车撞……无数幅感人的画面曾在我们眼前浮过。

我也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关心热爱生命,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把爱传递,让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人间。

乌丢丢读后感 篇14

《乌丢丢的奇遇》是金波写的一篇散文。

一只蝴蝶为了和去年救过他的蔷薇花相会,逆风飞行。虽然天气有着大风,她却毫不气馁。蝴蝶奋力向目的地飞去,却还是顶不住强风暴雨。最终,一阵大风把她吹到了河心。她的灵魂还在继续向百花园里飞去……蝴蝶不幸死去了,但蝴蝶的灵魂肯定还在寻找着那朵蔷薇花,与她相会。

我被蝴蝶的执着、坚持所震撼,感动。风这么大,连人都很难行走,蝴蝶为了一个约定,冒着这么大的风险,这是为了什么?如果换作我,我一定会安慰自己说:算了,风雨这么大,太危险了,今天不去蔷薇花一定不会怪我的,改天去也没关系。然而蝴蝶依然坚定不移地逆风飞翔,没有丝毫犹豫,没有丝毫怯懦。

生活中像这只蝴蝶一样拥有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人还有很多。比如说,爱迪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他一生都坚持进行发明创造,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了人类。有时就连昆虫也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呢!知了的幼虫为了变成成虫,坚持不懈地爬到树枝上结茧,变成成虫。一只只小小的蚂蚁在运送食物的过程中不也是靠着坚持不懈的精神,最后才能积少成多吗?

无论是拥有这样精神的人还是动物他们都是可敬的。普里尼曾经说过:“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用你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这着,胜利必属于希望。”蝴蝶逆风而行,一切只为了那个美好的承诺!

我们也应该有坚定的信念,有坚持不懈的精神。在学习中,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这些困难像一座座山一样拦在我们面前。如果我们不能勇敢去面对,那我们就无法翻越那一座座山。而成为一个弱者,一个胆小鬼。如果能坚持不懈,坚定信念向上攀登,那这些山在我们眼里就会像一个个小泥丸,被我们踩在脚底下。我们就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就能站在山上领略四周的风景。

狂风虽然猛烈,但无法吹散蝴蝶的信念。让我们做个有坚定信念、坚持不懈的人吧,成功会在不远处向你招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