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读后感

知远网

2025-05-23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幸福的读后感(精选14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幸福的读后感 篇1

我校开展幸福教育专题活动。寒假伊始的一个深夜,我一口气读完高峰关于“幸福教育”的专著《幸福在心》,深感震撼。看《幸福在心》,很轻松,很亲切,就像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生活的历程。

很轻松,因为本书从头至尾没有涉及到似是而非让人云里雾里的所谓理论的东西。通篇讲述的都是学校教育中一件件自然而然(在我看来,学校就是这样的自然)的事情。就在这自然的表达中,却能看到其中流淌着的作者对教育的真心、真情与智慧。

很亲切,因为书中讲述的也是小学教育。作者从小学校长的角度,写出了发生在自己校园里的一个个故事。也许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所以总觉得这一个个故事,宛如在自己身边一样,有的也许很新颖,但更多的是熟悉和亲切。

作者高峰校长在开篇自序中写到了自己关于学校的梦想:“一所充溢着幸福的理想学校——让我们沿着大树和花草组成的校门走进去:校园是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土地,那是孩子们劳作的试验田……田野深处还有一座座车间……继续往前,你又会看到美轮美奂的图书馆……这些田地、树林、车间、图书馆就组成了孩子学习的场所。……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土壤里,在这些细碎的土壤里,饱含着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童心童趣……”

在高校长的这样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里,我似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的影子,也看到了小林校长在巴学园的影子。

幸福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峰校长认为:“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空气,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份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并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这理应成为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想,幸福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如此。

对于高校长,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最终成了一个教育理想,成了一种教育实践。在《幸福在心》里,我们看到了高校长为了寻找“幸福教育”而精心设计的一次次“幸福之旅”:春天里的“长征”——远足;来自节日的红包;学校里的动物园;班级互访小学者;学校的16个节日;“让每个孩子走到第一排”;“让学校适应孩子”;教师军训,教师夜校,“今天我们都获奖”……一次次幸福之旅,一串串幸福事件,一个个教育细节,让人看到了幸福教育的'花儿在美丽绽放。

高峰校长就像一个设计师,在自己心爱的校园里凭借着幸福教育的理念,传播着幸福教育的种子,设计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故事,创造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奇迹。从胜利四小到北海双语,从自己学校到联盟学校,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遐想,幸福教育可以像花儿一样,次第盛开,幸福教育的种子落到哪里,哪里就开出一片幸福教育的花儿。慢慢地,慢慢地,也许,某一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也开出幸福教育的花儿来了。

幸福的读后感 篇2

“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它出现的频率并不像我们想象得那样少。人们常常只是在幸福的金马车已经驶过去很远时,捡起地上的金鬃毛说,原来我见过她。”

“幸福是一种心灵的振颤。它像会倾听音乐的耳朵一样,需要不断地训练。”

是的,幸福并不如我们想象中那么难以得到,然而,当幸福来临时我们却总是没有察觉到。不要等到幸福走远之后再去回味幸福。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学会感受幸福,学会享受幸福的`时刻。学会活在当下。

父母的关爱是一种幸福,朋友的惺惺相惜是一种幸福,在闲适的午后品读自己喜欢的一本书也是一种幸福。

“我们要提高对于幸福的警惕,当它到来的时刻,激情地享受每一分钟。据科学家研究,有意注意的结果比无意注意要好得多。”

“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这是春天啦!心里就会泛起茸茸的绿意。”

“幸福的时候,我们要对自己说:请记住这一刻!幸福就会长久地伴随我们。”

提醒幸福,增加自己的幸福感。给自己多一些幸福的机会,要记得——

拥有一颗感恩的心,记住对自己有恩的人。

不要焦躁,学会坦然。

学会接受自己不感兴趣的东西,有时候兴趣是培养出来的。

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学会赞美别人。

学会用乐观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学会换种角度思考问题。

保持一颗好奇的心。

经常回忆幸福的时刻,保持幸福感。

幸福的读后感 篇3

幸福,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从黎民百姓到国家领导人,无不关注幸福、探讨幸福、诠释幸福、谋求幸福。

每次端起《与幸福同行》,我都津津有味地看着,不想错过一篇佳作,而里面所写的就是对幸福的一些理解。“无论爱走到哪里,我们都会跟随-财富和成功永远跟爱在一起。”写得多好啊!有爱的地方就有财富和成功。

有人说得好:“人的心是红的,眼睛是黑的,可是眼睛一红,心就黑了。”当我们一味地去追求金钱和利益时,我们往往会忽视自己的言行。幸福并不需要大富大贵,并不需要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幸福其实很简单,去帮助一下你身边的人,他们的快乐让他们感到爱的温暖,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

在中学的校园品读生活,我对幸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实,我们现在的生活也是幸福的,而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辈用他们的汗水、泪水、生命和爱换得的和平安康。

在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张骞连通了中原与西域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原和西域的经贸繁荣;著名的王昭君,她用母仪天下的非凡气度和机智征服了匈奴子民……正是他们的艰辛奋斗促进了我们国家各民族的共同团结和繁荣发展,这才有了一千多年后的今天的幸福生活,让我们于一千年后感受到来自他们的大爱。

幸福是什么?

幸福是温暖的阳光,照耀如波的麦田,沉甸甸的;幸福是淅淅沥沥的春雨,滋润初生的小草,甜甜的;幸福是和煦的微风,抚弄低垂的柳梢,俏俏的……

幸福与爱,相伴相生。

幸福的读后感 篇4

今天我将《美丽中国》这本书全都看完了,这本书中主要说明了我们要做生态文明建设者,保护我们的生态平衡,爱护我们的环境。

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遭到了人们的严重破坏,绿色在消退,枯黄在曼延。我们现在的植物都在严重地缺少,可是人类还没有从梦中苏醒,所以我们要劝说大家,早点从梦中醒来,去保护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家园―地球重新变成一个美丽的星球。不光是植物减少造成的问题,空气也被破坏了。比如我家旁那条清澈的小河,现在已经变成了“垃圾山”。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垃圾扔到河里,之后人们就天天往河里倒垃圾,从桥上过去,总会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搞得这里乌烟瘴气,把清新的空气变得浑浊。我劝大家不要把垃圾再往河里倒垃圾了。现在的水资源中有98%被海洋覆盖,而且这2%的淡水中又有70%多被冰川覆盖,人类难以利用。我们能用的`淡水这么少,怎么能浪费呢?现在不仅植物、空气、水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连野生动物也走向了灭绝。

《美丽中国》这本书中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渡渡鸟、赛加羚羊……将要灭绝的野生动物有江豚、鲨鱼……所以我们要爱护野生动物,不猎杀野生动物,让野生动物与我们和平共处吧!我们要保护环境和爱护动物这样才能让大家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祖国―中国更加辉煌吧!只要我们大家一起努力,就一定会成功的!,

幸福的读后感 篇5

金色的阳光挥洒在我的“闲书”上,可爱的小书仿佛还沉浸在睡梦中,等着我用触醒它——《笑猫日记》之《幸福的鸭子》。

午后,我静静倾听“笑猫”和“麻花儿”的故事——

这个暑假,笑猫和马小跳他们一道,来到了乡下张达外婆的家。他们见到了巨人阿空、腊肠狗拖拖,还在飘散着茉莉花香的小村庄里认识了心中满是幸福的`女鸭子麻花儿。哈哈,一个充满幸福快乐的暑假正悄然开始……

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仿佛没有边际。在她的心中,总藏着甜蜜的感动和不尽的思念……她让大家懂得,原来,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离我们竟是这样的近。呵,听着麻花儿像打饱嗝儿一样快乐歌声,笑猫他们每一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漫漫长大……

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就生活在幸福的乐园中,却浑然不知。倘若,每个人都有一双与麻花儿一样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怀有感恩的心,那么,我们就都能从每天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幸福。因此,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将化为“幸福”,在每一个人的心中无限蔓延,无限充溢。

幸福。其实离我们就是那么近——清晨的阳光照耀在我们微笑的脸庞;倾听银色月光下夏虫的鸣奏;呼吸雨后清新宜人的空气……这,都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最平凡却又是最甜蜜的幸福!

幸福的读后感 篇6

独立德是一位来泥塘镇的医学博士,特别喜欢动物。除了在花园尽头的池塘里饲养了金鱼外,他还在配膳间里关养了兔子。在他家里,白老鼠钻进钢琴里,一只小松鼠蹲在放亚麻布的衣橱里,一只刺猬躺在酒窖里。他还养了一头母牛、一头小牛犊、一匹二十五岁腿有?马、几只小鸡和鸽子、两只小羊羔,拍—拍的鸭子、吉扑的狗、格布的小猪、一只叫波莉尼西亚的鹦鹉和一只叫图图的猫头鹰。他还懂的`动物的语言,可以随时和动物们交谈。他说,“上层人物和动物我更喜欢动物。钱是讨厌的东西。”

有一天,马戏团来到了泥塘镇,鳄鱼的牙齿痛的很厉害,半夜偷偷溜进医生的花园,医生把他领进了房间,给它把牙治好了,当鳄鱼看到这么好的一个家,不同的动物住在不同的地方,非常羡慕,于是他请求杜立德医生收留他,还是以后不吃鱼,和任何牲畜,杜立德医生不忍心拒绝他,就把他留在了家中。从此没有任何人去独立德医生家看病。所以他挣得便士越来越少。他的妹妹说,如果你不把鳄鱼送走,你也会彻底倾家荡产。那时候我也会离你而去。回家,回家结婚。

这加上妹妹的一走,没人收拾家务,简直是雪上加霜。但独立德并没有放弃鳄鱼,他绝的自己生活的很快乐,我想,这就是他的人生。

幸福的读后感 篇7

在寒假里,我看了一本书,是《幸福的鸭子》。书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这只幸福的鸭子,它的幸福来于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它并不算漂亮,但它善良、待人真诚,因此它因为可爱而美丽;它的嗓子也不好,却天生有一种歌唱的激情,喜欢也敢于唱,它的歌声中有对生活的热爱、乐观,所以它的歌声富有感染力;它从不对生活有太高的要求,不管生活有多么艰辛,也总能从中找到乐趣,并把幸福感传染给每一个人……

看了这本书,我深受启发,“麻花儿”的故事里包含了深刻的道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对生活的态度也应该象“麻花儿”一样,要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真诚待人。遇到挫折时,不要怨天尤人,怪社会对自己不公平,而应多想想我为社会做了什么,要乐观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

以前我总在想“幸福”到底是什么,是丰厚的物质条件、优越的生活?从“麻花儿”的故事里懂得了:幸福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更取决于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热爱生活、热爱生命,并用心去感受、体会,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

幸福的读后感 篇8

暑假里我看了一本书,叫《幸福的鸭子》。

《幸福的鸭子》这本书是杨红樱写的《笑猫日记》,系列中的一本。这本书讲的是笑猫在一个暑假里跟着马小跳他们,一起来到张达的外公家。他们看见了巨人“阿空”、残疾腊肠狗“拖拖”和一只叫“麻花儿”的女鸭子。这只鸭子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它很乐观,心中的幸福好像永无边际。

读完这本书后,我却深深的被“麻花儿”感动了。它很懂的为他人着想。就像书中所说的:“无论每天怎样,无论它的身体有多累,它都会找那个患了老年痴呆症的张达的外公玩。”“麻花儿”的心中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无论是遇到了多大的挫折,它也会安慰别人,安慰自己。

这只可爱的小鸭子说过:“如果我的小岛真的能成为他们的秘密的幸福岛,那世界上最幸福的鸭子一定是我。”它为什么这么幸福呢?因为它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干什么都不会感到忧郁和生气,更不会感到沮丧;无论做什么,或遇到的事情有多么糟糕,它都懂的从中寻找快乐,寻找幸福。我原来感受到的幸福是我的生活比别人富裕,我穿的.衣服比别人漂亮,有许多好吃的东西等。看完这本书,我才明白,为什么我总觉得自己不幸福,为什么我总在埋怨生活,原来是缺少的是一颗感恩的心。我要向“麻花儿”学习,学习它乐观的精神,学习它的宽容、大度,知恩图报。

“麻花儿”认为,只要别人幸福,自己就幸福了。我真心的希望有更多像“麻花儿”一样,为他人着想。可在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的做到这一点呢?这个答案无人知晓。但是,我相信,如果有更多的人读一读这本书,就有更多的人懂得这个道理,人间就会有越来越多的“麻花儿”,世界必将变得更美好!

幸福的读后感 篇9

最近,我读了一本书,名字叫《共筑中国梦——美丽中国 幸福启航》。这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篇章,分别讲述了新中国的崛起、杰出人物和未来。

从这本书中,我感受到中国的崛起,是因为有千千万万个愿意为国家无私奉献的“傻子”。中华民族是坚强、团结的民族,朱元璋一统天下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抗日战争让世界知道了中国人不仅仅热爱和平,更不是懦夫!2008年的北京奥运金牌榜首的位置让西方国家、让全世界知道了中国不是“东亚病夫”!这些都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像一条睡醒的巨龙正在昂首起飞,一只巨大的“公鸡”向全世界宣布:“我回来了!”

那中国梦是什么?中国梦是吴仁宝老村长的致富梦,是航空英模罗阳的航天梦,是中国十三亿人民共同的梦!地震固然可怕,但是十三亿人民共同抗击灾难,还愁抵挡不住?死守卢沟桥的不仅仅是几百名战士,还有身后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民!

我有一个美丽的梦想,希望我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希望通过我坚持不懈的努力,把我的家乡——一个海边小城,建设得更加美好!

幸福的读后感 篇10

暑假里拜读了台湾人蔡礼旭的《幸福人生》讲座稿,蔡老师就如何学习《弟子规》成就幸福人生做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剖析,其中提到我们家长和老师最应该先学习《弟子规》,我十分认同。

我们学校从去年就开始全面组织学生学习、颂扬弟子规精神,可是我们的家长甚至是老师对《弟子规》的内容要求都还不清楚,如何能配合孩子学以致用,所以我认为最该学习的是作为父母的和作为老师的我们。正所谓身教重于言传,身不正怎叫孩子正,蔡礼旭老师在讲座中提到的一个例子,一个好战国的领袖走进孩子的课堂,告诉大家要学会友善,不要跟别人打架,想想看哪个孩子会听,他的话在自己的行动面前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在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大家的互相“倾诉和抱怨”,说自己的孩子这一点不好,那一点不好,几乎就没有好的地方。这和那句老话“孩子都是自己的好”是天壤之别,为什么?我们不禁会问现在的家长是怎么了?个个望子成龙,个个都要让孩子变成自己,让孩子成为实现家长理想的“木偶”。

我们不应该用自己的思想去压制别人,包括我们的孩子,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更何况是人。我们都在想让孩子圆我们的梦,可孩子就得放弃自己的梦,等他们长大做了父母,也会让他们的孩子去圆他们的梦,这样下去越往后的孩子越可怜,而我们是“罪魁祸首”。

我们应该去尊重孩子的思想,多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正做到的却不多,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爱和鼓励。如果是违心的,孩子是会感觉到的,这样的褒奖不如不奖。教育孩子要给他正面的积极的肯定,咱们只看孩子的好,天天说他的优点,孩子就一直按着“好”的暗示发展,越来越好。而相反的,你整天说他的缺点,“啊,你看你这不如谁谁谁,那做的不好……'那孩子就在你整天的这些“不好”的暗示下生活,孩子心理得到的是“我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是不好”,就这样一直不好下去。

蔡礼旭老师在讲座中还提到了分数教育问题。我们家长和老师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你给我好好写作业,你给我好好听课”,家长和老师告诉孩子认真写作业、认真听课是对的,可是为什么加上“给我”两个字呢?难道孩子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为了老师和家长吗?孩子是很容易受到语言影响的,你的话会在无形中影响孩子的意识。父母是孩子一生的榜样,孩子每时每刻都在模仿着大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是父母不折不扣地复制品,孩子也是父母的影子,随时随刻都会把父母的形象、品质、习惯倒影下来。如果当有一天在孩子身上发现了这些不良的言行时,我想大多数的父母都会严厉的批评孩子,说孩子不学好。可是大人们有没有想过,这些缺点都是从何而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上所施,下所效”,作为父母老师我们真应该先来学习、颂扬弟子规的精神,这样才能好的精神代代相传下去。

幸福的读后感 篇11

看了马小跳的故事书,这本书主要写了笑猫和马小跳暑假来到了张达乡下外婆的家,见到了阿空、拖拖,和一只叫麻花儿的鸭子。

麻花儿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容易被感动的心,她心中的幸福来的很自然。听着麻花儿快乐歌声,笑猫他们每个人心中的幸福,都在这个荷花盛开的夏天慢慢扩大。

我很喜欢麻花儿,她看起来长得滑稽,歌唱得也不优美,可她不但乐观向上,而且乐于助人,她用发自内心的快乐带给大家轻松愉快的心情和对未来热切的期望。我的'一个好朋友就是这样的人,她好像从来没有生气的时候,即使别人误会她时,她也是笑脸相对。有一次,她的同桌一支好看的笔丢了,当时她同桌着急地说是她拿的,我的好朋友没有发火,只是平静地说:“不是”,然后默默地帮助同桌寻找,最终在同桌的书本中找到了。她的宽容也打动了同桌,现在他们俩更好了。

我喜欢这本书里的麻花儿,我要做一个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快乐的人。

幸福的读后感 篇12

我校开展幸福教育专题活动。寒假伊始的一个深夜,我一口气读完高峰关于“幸福教育”的专著《幸福在心》,深感震撼。看《幸福在心》,很轻松,很亲切,就像在听一位智者娓娓讲述生活的历程。

很轻松,因为本书从头至尾没有涉及到似是而非让人云里雾里的所谓理论的东西。通篇讲述的都是学校教育中一件件自然而然(在我看来,学校就是这样的自然)的事情。就在这自然的表达中,却能看到其中流淌着的作者对教育的真心、真情与智慧。

很亲切,因为书中讲述的也是小学教育。作者从小学校长的角度,写出了发生在自己校园里的一个个故事。也许因为自己就是一个小学教师,所以总觉得这一个个故事,宛如在自己身边一样,有的也许很新颖,但更多的是熟悉和亲切。

作者高峰校长在开篇自序中写到了自己关于学校的梦想:“一所充溢着幸福的理想学校——让我们沿着大树和花草组成的校门走进去:校园是一块块花花绿绿的土地,那是孩子们劳作的试验田……田野深处还有一座座车间……继续往前,你又会看到美轮美奂的图书馆……这些田地、树林、车间、图书馆就组成了孩子学习的场所。……幸福就像花儿一样开放在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土壤里,在这些细碎的土壤里,饱含着民主平等、尊重关爱、童心童趣……”

在高校长的这样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里,我似乎看到了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学校的影子,也看到了小林校长在巴学园的影子。

幸福教育到底是怎样的呢?高峰校长认为:“让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幸福的空气,让每一个教师都拥有一份幸福生活,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幸福童年并进而拥有幸福的人生——这理应成为一切教育工作者的终极追求!”我想,幸福教育简单来说,就是要实现“教师幸福地教,学生幸福地学”,如此。

对于高校长,一个关于幸福学校的梦想最终成了一个教育理想,成了一种教育实践。在《幸福在心》里,我们看到了高校长为了寻找“幸福教育”而精心设计的`一次次“幸福之旅”:春天里的“长征”——远足;来自节日的红包;学校里的动物园;班级互访小学者;学校的16个节日;“让每个孩子走到第一排”;“让学校适应孩子”;教师军训,教师夜校,“今天我们都获奖”……一次次幸福之旅,一串串幸福事件,一个个教育细节,让人看到了幸福教育的花儿在美丽绽放。

高峰校长就像一个设计师,在自己心爱的校园里凭借着幸福教育的理念,传播着幸福教育的种子,设计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故事,创造着一个个幸福教育的奇迹。从胜利四小到北海双语,从自己学校到联盟学校,这会让人不由自主地遐想,幸福教育可以像花儿一样,次第盛开,幸福教育的种子落到哪里,哪里就开出一片幸福教育的花儿。慢慢地,慢慢地,也许,某一天就在自己的身边也开出幸福教育的花儿来了。

幸福的读后感 篇13

如果单身的时候我读这本书,会觉得他过于自我,会误导一大批年轻人放弃原有的工作,去追求所谓的自由和梦想。而此刻读它,却像是听一个朋友诉说自己的故事,娓娓道来。我尊重任何人的生存方式,那是他的自由,我不仰慕,也不鄙视。因为我也身在其中。你想怎么活,用哪种方式度过此生,都是你的自由。换做以前,可能又会长篇大论一番,现在真的不会了。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成熟---包容一切存在。

我也担心有一天我就这么无名的离开了,所以,想每天记录一下。可以聊聊几字,也可以通篇作文。不管哪种,都是证明存在的方式。

都说有了孩子会让自己的生命更完整,我也觉得是。以前真的.很任性,现在做事都想着会给孩子造成什么影响。不管做什么,我都会想着我是个妈妈,是个妻子,我不仅仅要做孩子的榜样,还要活得精彩。与其对老公喋喋不休,不如亲身做事去影响他。不管老公有没有改变,至少自己越来越好,不是吗?

任何人都可以过得幸福,只是有些人不喜欢改变,固执的守着自以为正确的生活方式。当然,他以为这就是对的。我喜欢读励志故事,或许自己未经历过,看别人就很传奇。不知道历经苦难之后,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不是就会平和很多呢?

听别人故事,品自己人生。

幸福的读后感 篇14

这是一篇很长很长、有些小复杂、但实际上简单而又温馨的故事,我不知道怎么去评价它。小时候捧起这本书,总觉得主人公好惨好悲哀,于是不由得抛开书本,去向往王子与公主美好的爱情故事;长大后再次捧起这本书,却发觉原来主人公并不凄凉,成长的眼睛让我看到一个美的不真实的她,幸福原来一直在她身旁萦绕,只是需要前文的推磨。这本书名叫《拥抱幸福的小熊》。

主人公是一个叫小念的孩子,童年时因为爸爸的叛变、妈妈的疲惫和同学的白眼,导致她封闭了自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单纯。至始至终陪伴她的,是一个茶色熊公仔,还有一个有点特别的胖男孩霍雨欣。一场车祸之后,那个抛弃他们母女俩的男人拿走了小念最爱的泰迪熊,尽管丢失了小熊,但她在医院里认识了一个最年轻、最善良、魅力无限的医生,林医生。林医生给她最温暖的微笑,最温暖的安慰,最温暖的拥抱,甚至又送小念一个最温暖的泰迪熊,还郑重其事的说,小念要记住,等你长大以后会有很多很多的泰迪,,也会有很多很多的`幸福。还要记住,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小念出院后,生活越发黑暗起来,她一如既往的受尽欺负,在学校的每分每秒都是度日如年。这都不算什么,但妈妈创的小熊绘画班除了刚刚有点小小辉煌后,尽是一片枯枝败叶的未来。她很想念林医生,甚至经常偷偷的去医院看望他,哪怕一眼也好。每天期待着林医生告诉她很多很多的泰迪、很多很多的幸福或许是小念虔诚的盼望和充满天真的固执感动了一直看着她长大的天使,又或许林医生真的是一个伟大的预言家,在她成长岁月的某一天,真的,小念得到了许多可爱的泰迪,还有许多美妙的幸福。

看完整个故事,我意犹未尽。说真的,曾经我以为这个世界赐给小念的太少,但静下心来想想,小念得到的何曾少过?

小学,她拥有了一个一直保护着她的茶色熊公仔;后来,在她最困难时,那个特别的男孩出现给她鼓励;车祸突如其来,加上小熊弄丢,林医生又送了一个泰迪给迷茫的小念,告诉她拥抱泰迪就是拥抱幸福;长大中,她交到了朋友,和曾经一直以欺负她为乐子的阿彬、薛佳结为朋友;其次,小念又得到了好多人的关心,比如林医生、林医生的妈妈林莫阿姨、姨妈、小姐姐;最后,霍雨欣又送给她好多好多的泰迪,完成她一直以来的愿望,那就是拥有很多很多的泰迪和很多很多的幸福。

大家都在坚强着,努力着,小念也一样。作为旁观者的我有什么理由去埋怨命运对她的不公呢?归根结底还是我当初幼稚的想法导致我理解错泰迪熊和幸福的含义呢。

拥抱小熊就是拥抱幸福。小念已经幸福了,成长中的我也要一直幸福。因为那是小念教予我的。

对吧,小念?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