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妞妞》有感

知远网

2025-05-13读后感

知远网整理的读《妞妞》有感(精选13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读《妞妞》有感 篇1

一个尚在襁褓的孩子,一个人到中年的男子;一个身患绝症的生命,一个悲痛欲绝的灵魂;一个悄然远去的女儿,一个无能为力的父亲……这是《妞妞》一书给予我的最深的感触。从《妞妞》才知道了作者周国平,从此便开始爱上这个哲学家——爸爸的温婉情怀。一提到爸爸这个词汇,不免就会联想到他们坚硬而冷酷的外表,那是因为他们总把爱都深深的藏在心底,这份爱温暖而软弱,热热地怦怦跳动。

有些大人来了,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想触及那片温软而不得;孩子却只要伸伸小手,片刻之间就把父亲的爱全部虏获。记得有人说过,爱是从上往下的顺延,如果真有宿命轮回之说,那爸爸上辈子肯定不是欠了孩子的,而是对孩子付出太多,爱不够,又延伸到了这一生。或许爱本就是不为公的舍己,无怨无悔地释放爱的情怀。回翻《妞妞》沉寂许久。前有悬崖,后有追兵。

若是悬崖对面尚有山,越过去尚有可能,虽是困境,却仍是容易选择。可惜上天总是不会恩赐这座山的,跳崖是死,不跳被追兵追至,仍是死。周国平便是面对了这样的两难,背负决定一个生命生死的重压。我有些讶异他的诚实——并未掩饰多多少少因害怕拥有一个残疾孩子的心理而放弃当即手术的事实。只是谁又能怪他,所谓活下来成了个盲孩也许更好无非是活者的臆想。他不是大卫王,无法抛回耶和华的选择之球。只能在两难中选择一个死法,然后在泪水里相伴妞妞短短的一程。生命可能因为浓缩起来,才懂得一分一秒的珍贵。

生命仅一岁半的妞妞应该是幸福的活过了,因为她来过这个彩色的世界,虽然光线已渐渐减弱,风景也变得模糊,可妞妞不知道死亡的靠近,更不懂得父母的伤心,妞妞依然安睡在爸爸的臂弯里,快乐的享受着生命的美好和父爱的温暖,而且她每天所感受到的只有温暖。周国平所珍爱的那些妞妞的小词语,还在手上握着。 也许是没有亲身体会,读完这本书,我无法完全感受到为人父母者真切的丧子之痛,但我却深深地懂得:灵魂在痛苦的砥砺中会更加闪光,把那些真实而又灼热的过往锻造成深沉的回忆,活在当下,懂得感恩,学会珍惜。

我想起了我的爸爸,他一定是像周国平一样也把我视作上帝赐予他的最好礼物吧,所以忽然就很想说说我和我的爸爸。我们的一颦一笑从未远离过我的记忆,穿越时光的过往,暮霭中金色的湖堤上,那一大一小的身影轮廓清晰,爸爸温柔地攥着我的手,怜爱地拍着我的头,永远宽容地对着我笑,不曾陈旧,不曾离去,那个时候,他就是我全部的世界。我想每个父亲的脑海都有一个小词典,我相信我的父亲还一直保留着那些属于我的,而且一直添进新的词条。爸爸温婉的情怀一直萦绕在我的生命中,于是我比妞妞多出的生命,就有了更加丰盛的意义。

读《妞妞》有感 篇2

我读过的书有很多,但最令我感动的是一本叫《妞妞》的书。它告诉我们,一个名叫妞妞的女孩,生下来就得了绝症。但她乐观、坚强,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渡过了灿烂却短暂的562天。

读了这本书,我思绪万千。妞妞是一个婴儿,她承受着成年人的痛苦,承受着老年人的死亡。可是,她却用微笑承受一切,用乐观面对一切,使我感动不已。

妞妞的爸爸也值得我们敬佩。他曾经说过:“我爱女儿胜过爱一切哲学。”妞妞在世的时候,他为妞妞找一切能治好她病的办法,为她写日记……,他给妞妞一份无私的爱;妞妞走了,他悲痛不已,心中却依然爱着妞妞。他的爱使我感动。

其实我很佩服他们,在接受现实后,夫妻两把女儿当作一个健康正常的宝宝照顾,日常护理很细致也罢了,补鱼肝油补钙补这补那打预防针,其实这些对他们的女儿来说已经不必要了,可是他们和宝宝都很坚强,陪女儿玩,给女儿买玩具,教女儿说话……没做过父母根本不能体会他们的心情!

父亲对女儿深沉而温柔的爱,让人心碎。从有女儿开始一直到实行安乐死,每一天每一刻,女儿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每一个笑脸,每次发病,都被他记下来。我想这不单单是用笔记,这是印在心里啊,女儿在承受病痛的同时,父母也在承受着身心的剧痛!

书中的珍珍、胡大夫等好多人,都值得我们去学习、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会学到关爱、无怨无悔的精神。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是弱小的渺茫的,其实世界上每一个人每件东西,都有自身存在的价值,既不能骄傲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只要恰到好处的发挥自己的特点,就能充分发挥作用。不要放弃你的幻想,当幻想没有了以后,你还可以生存,但是你虽生犹死。

生活不能没有目标,就像航海不能没有指南针,让自己的目标更远大一些,让我们的眼界再开阔一些,相信我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读《妞妞》有感 篇3

这是一本儿童文学书,书的作者是著名作家张之路,他曾获得中国安徒生奖和国际安徒生提名奖等,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电影一级编剧。

这本书主要讲了有一个名叫妞妞的小女孩,她从小到大的成长经历,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做人要大胆、诚实、讲理和自立才能获得更高的荣誉。下面我就说一个我觉得写的很好的片段吧。妞妞的爸爸很威严,他之所以威严,是因为他有值得威严的资本,他既不会哭,也不会笑,他那威严的脸上似乎永远写着:“正在思考,请勿打扰”。另外,爸爸从来不吃零食,妞妞非常惊异地看到面对一盘盘让人咽口水的杏子话梅、奶油瓜子、五香花生米……爸爸居然不咽口水,甚至连看都不看一眼。他自己不吃,也不让妞妞吃,这可馋坏了妞妞。“人要学会控制自己,包括情感……”

爸爸时常教导妞妞和她的妈妈,从这一个小片段就能够反映出妞妞爸爸非常严格的要求自己,面对这些诱惑都能抵挡住,可想而之,他有多厉害。这本书非常好看,同学们一起来看吧!

读《妞妞》有感 篇4

每次翻开这本书,我总会掉眼泪。

《妞妞》是周国平为自己的女儿写的一本书。妞妞因为在五个月大的时候接受了大量的X光照射,出生未一个月便被查出患有绝症。当父母终于决定为她做手术的时候已经晚了,任何治疗都没有办法挽回这个幼小的生命。可是,周国平并没有放弃她,而是用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陪她度过了简短又漫长的526天。他用真挚的情感记录下了与自己女儿的526个日日夜夜,把对妞妞的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他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这本书就是送给天上的妞妞最好的`礼物。

我总是替妞妞感到幸福,却忘了我也有一个这样伟大的父亲。

父亲对我的要求比较严格。印象里最深刻的就是小时候不听话,父亲用细长的棒子打我手掌心。那时候觉得,父亲是世界上最讨厌的人。所以长大了之后,很少有跟父亲谈心,跟他之间像隔了一条大沟,我始终跨不过去。直到那一次,我才明白什么叫父爱。

天灰蒙蒙的,感觉要下大雨了。下课铃敲响,我飞快的整理好书包,刚往学校大门迈出两步,豆大的雨便打在了我的身上。无奈,便只好返回到学校里避避雨。看着学校里的人一个又一个的人撑着伞走出去,还有爸爸妈妈的接送,别提我有多羡慕。我低下了头,感觉自己不适合那个温暖的场合。正当我准备用校服来代替雨伞冲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了父亲撑着伞悠闲的站在雨中,我以为他是来接我的,心不由得一暖。我朝他挥挥手,他看到了我,二话没说便扭头就走。我愣住了,以为自己认错了爸爸,可那个熟悉的背影要怎么解释?我本想冲上去,可最后还是没有。

回到家后,我看到妈妈正在准备晚饭,爸爸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我的怒气一下子就上来了,把书包往桌子上一扔,走到房间里把门狠狠的关上。我趴在被窝里,大哭了一场,打心底里觉得这个爸爸是不爱我的。哭着哭着,我便睡着了。醒来的时候不知道几点,只觉得脑袋昏昏沉沉。“你醒了啊?喝点开水吃点药吧。”妈妈心疼的看着我,“你发烧了。”我撇撇嘴:“还不是因为他!”妈妈坐到我的身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爸爸这样做,只是想锻炼你而已。等你长大了到社会上去的时候,会遇到很多的困难,爸爸只想告诉你你要学会独立学会坚强!”我半信半疑,突然房间的门被打开,爸爸重重的摔在了地上。我偷偷的笑了笑,原来爸爸一直躲在我房间外面偷听我和妈妈讲话呢。其实,他还是爱我的。

天下的父母有谁不爱自己的孩子呢?妞妞的生命是短暂的,短暂到她不知道自己的疼痛时为什么,短暂到没有明白父亲对自己的爱。周国平承受了失去女儿的痛苦,而且用自己的笔写下了妞妞短暂的一生,让她成为了永恒。世界上最幸福的就是孩子了!

读《妞妞》有感 篇5

有人评价,《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位父亲用一字一句为女儿亲手垒筑的'坟。

是啊,一本书承载着仅在世界上停留了一年半时光的小生命,作者记录了女儿从最初降临人间、经历确诊为癌变的恐怖、历经病痛折磨的痛苦、最终回归天堂的解脱与留恋。

而在我看来,这本书不仅仅是“父亲亲手垒筑的坟”,更是父亲对子女的深情的真实写照,是亲情最淋漓尽致的表达,是诗人对生命的讴歌,是哲人对生与死的沉思,是人类对病痛与苦难抗争的记载,是智者对人性的弱点的反思。

父亲与诗人

从得知妻子怀孕,周国平先生就对未来的孩子充满了期待,甚至抱有好奇与敬畏的心理,而当他亲手抱着女儿时,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悉心照料妻子与稚嫩的婴孩,当婴儿睡下后,便可以看到父亲整日守候在摇篮旁温柔的望着女儿的脸庞,贪婪的嗅着女儿身上的馨香气息。甚至退学,放弃一切可以获得功名利禄的大好时机,正如作者所言“可是,此时此刻,即使请我去某个国家当国王或者是议员,我也会轻松谢绝的”。

作为曾经野心勃勃的男人,当面对弱小的婴儿时,成了无比温柔父亲:“我愿意放弃千千万万次出国的机会,也不愿意错过你的每一个笑容每一声啼哭”,“你比一切文凭、身份、头衔、幸遇更属于我生命的本质”。

作者在此时的文风是柔如春风般的,对女儿的疼爱与怜惜四处逸散。此时的描写语言细致而温暖,一字一句都是深情的流露。总是描写到生活的细小部分,观察到女儿的每一次动作,每一个神态,每一声呼唤,给读者呈现出一个温馨而恬淡的世界。

面对新生儿的生命,诗人用了诗人视角去赞颂他。细腻又独特,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诗。

读《妞妞》有感 篇6

书中讲述了一个偶然的时间,致使本来毫无打算的夫妻怀上了孩子,再三思考之后,夫妻打算把孩子生下来。但是妻子在怀孕五个月的时候,病了。于是,不得不去医院,医生以病情严重给孕妇做了X光检查。但是,初为人父人母的他们并不知道这对孩子的健康有影响。不久,孩子出生了,是一个可爱的孩子,叫妞妞。但是,不幸的是,孩子生下来,眼睛就患上了严重的眼疾 。夫妻知道情况后,在做手术与不做手术之间犹豫不决,后来,又由于一系列的原因导致可爱的小妞妞离开人世。悲痛的父亲写下了这本书,以此来纪念他那唯一又可爱的妞妞。

读这本书的感觉,我觉得自己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自己跟着作者融入到其中了,跟着书中的情节,快乐,悲伤,撕心裂肺。记得当时读到妞妞因病痛的折磨而难受的时候,自己的心也纠结成了一团,就像有东西压抑着自己的心,呼吸不了。结尾让我很意外,这对曾经一起经历了近乎生死的.难关,却在度过难关过后分开了。原因不详,可能因为害怕触景生情,也可能是没有感情了。或许,这就是我们惯有的思维,觉得一起经历过艰难困苦的人会更珍惜以后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其实,就像书中那个所说的,分开了就是分开了,没有什么原因,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读完之后,我为小妞妞的死感到痛惜,为大人的悲伤而悲伤,为中国的医疗体制感到悲哀,更多的,我为他们的犹豫不决而感到惋惜。也或许,选择另一条路一样会有风险,但是,生活本来就是在不断探索中前进的,因为没有人教过你该如何去好好的生活,如果愿意承担风险,也意味着会有机会得到高回报。

书的最后,作者写道,很多人看过本书之后,叹息对生活的无奈,我想,生活的确是无奈的,但是,无奈之外,依然可以有自我的想法。对于生与死,我们真的是无可奈何,但是,我们拥有生命的过程,对于生命的过程,我们可以选择,选择自己想要的。需要做出选择的时候,就应该当机立断,不要等到机会过去了,才后悔当时的犹豫不决。

读《妞妞》有感 篇7

记得在去年一个夏天的上午看完了妞妞,那是在外地很是燥热,几篇绿荫投在窗前的书桌上,蝉儿唱得很欢。

书中的周国平是一位父亲,不再是国学家,哲学家,用亲情的角度看着妞妞的成长。我才发现,原来世上所有的男人的心中,女儿都是最柔软的那一部分。从内心深处涌现的温柔,恨不得将时尚所有的美好都给予面前的这个小东西。正当他欢喜于这个小生命的诞生时,一个噩耗如晴天霹雳般传来,妞妞得了绝症,谁又能想象这么一个如花朵般娇嫩美好的小生命会与残酷的死神打交道。于是周国平开始记载了他痛心而又珍贵的一段记忆。过程中不乏平凡父女的温情,但更多的仍是一个即将失去女儿而又无能为力的一个付清的凄苦低吟。最后,妞妞仍是离去,这个小家庭也散了。

读后,我记得当时我是泪流满面的,也开始越发珍惜眼前的一切了。

曾经想过很多次生与死的界限,生是为了什么,死又是什么样的。后来认为生没有意义,这样想来,死就如此罢了。生前的一切都有留下痕迹,即便是为人,死后的人生也只传唱于余晖下孩童的口中。

记得有几次在栏杆上仰望着天,心想着跳下去算了,但这年头只是一瞬间便消失了,因为我眼前忽然出现了家人的面孔。

我经常给朋友说,我活着并奋斗着的理由便是家人,我并不留恋于成功是他人的张申,但我喜欢看家人的微笑,我知道这是个多么微不足道的表情,但他成了我奋斗的唯一理由。

家人都是从事科研工作的,信仰着存在着的东西,有事给他们讲述自己一些很奇异但恐怖的想法时,他们总是一怔,说:“丫儿啊,千万别成为什么哲学家,一些事情别想太明白了,就好好活着,啊?”

于是心里就想着那就糊糊涂涂的过日子吧,至少家人是放心的。

我想,很少有人可以超脱便在这点上吧,或者太好了,太好了,不在于可以简单扫这个世界,也不在于可以实现自我,而在于可以为爱的人奋斗着。

至少相比较于妞妞,我是幸运的,至少我可以健康的或者,看见家人的脸庞,听见他们的声音。不用一直担心着自己何时会与他们离别。可以撒娇,耍无赖,没心没肺的大笑着。

我不清楚时间会带给我什么,会带走我什么,也不清楚自己的世界观会发生什么变化,但是为了家人,我会一直努力并奋斗着。

读《妞妞》有感 篇8

我常常想,如果当初妞妞的妈妈没有被传染上感冒;如果当初高烧急诊的妞妞的妈妈可以遇上一个人性化点的医生;如果可笑的医学博士没有反复对只存在了五个月的妞妞照致命的辐射,如果……可是这世上哪有如果?那么多的“如果”,都是抵不过一个“可是”的。

你可曾经历过,明知道一个至亲至亲的人在不久之后就会死去,却什么也做不了的痛苦?

你可曾目睹过,一个至圣至灵的小生命,没看见过这个世界长什么样,就失去双眼失去感受色彩的权利?

你可曾想象过,一个你最爱的小孩子,临死前还要承受着病痛的折磨,痛得不知怎么办才好的情景?

这个可怜又可爱的小生命,名为妞妞。

可是妞妞不怕这些,因为她是孩子啊!孩子是世界上最奇妙的存在!她爱爸爸,爱妈妈,爱音乐,爱阳光,什么都爱。你要问,这个世界给了她那么多痛苦,不爱吧?“瞎说八道!”妞妞笑着回答了你。她不明白她的痛是肿瘤造成的,她一遍遍的令人心碎的哭诉着:“磕着了!”她以为她只是被什么东西磕疼了!

这个让人心疼的小生命最终还是消失了。也许正是因为她如此天真如此招人疼爱,才使得这个生命悲剧更加悲哀吧?

我不想冰冷地说我们可以从妞妞的死去中得到什么。我只想说,活着,就是一切。这个世界每天都有无数的生命出现和离去,我们的生活充满着悲喜剧。但谁的死都不会阻碍得了地球的转动。我们所能做的,只有适应,适应这个世界的不公平,适应这个世界的残酷,适应这个世界的悲剧。当然,我们也会遇到如妞妞般坚强的人们,他们所带来的温暖,是我们活下去的依托,是我们与邪恶斗争的最有力的武器。

在这个严酷的适应的过程中,有的人迷失了自我,有的人紧紧的守住了自己的本心。然后,在多年以后,后者仰望天空,依旧微笑。他们,就是这个世界的希望。

读《妞妞》有感 篇9

在这冬天,我翻开了这本从未谋面的书。它是由中国著名理学家周国平所写,他在书中以自己的女儿妞妞为主人公,写出了这本感动世人的著作。此书讲述了他的女儿因母体的原因,患上了先天性的眼部肿瘤,她的父母忍痛放弃了手术治疗,选择了让女儿在光明中度过人生的短短18个多月,而周国平就记录下了这522个日日夜夜妞妞的成长,直至她离开人世的一刻。

有人评价这本书是一本小说,此书却没有一丝虚构,有人说这是周国平对对生命理学方面的思考,可这本书仅仅只是描述一个小女孩从出生到死亡的点滴。没有人能够琢磨出这本书的题材,但每个人都应知道这本书的用意和作者的感情。

妞妞是可悲的,却也是幸运的。可悲的是她在同龄人还在享受温暖时,却遭受着眼瘤病痛的折磨,也比任何人都更早的面对死亡。可幸运的是,她有一对慈爱的父母,他们不会抛弃她,他们教会她尽早的认识世界上的事物,可对于随着年龄增长也逐渐长大的肿瘤,妞妞也只是揉揉眼睛,继续用最透彻,最清晰的双眼认识这个陌生的世界。

在看完这本书后,我的心情十分沉重,缓缓合上这本书,掂在手中,仿佛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重量,这本记录了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522天,让我读懂了许多。也许许多人会对妞妞感到惋惜,可从另一个方面来思考,这何尝不是妞妞的幸运呢?妞妞还不到两岁,还没有洞察世界的能力,她不明白大人们的难过,不明白成年人的悲伤,在她的认识中,只有快乐,可能周国平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与其让妞妞在黑暗和悲伤中度过漫长的一生,不如在这短暂的生命中享受无忧无虑的时光,这或许对于一个一岁多的儿童来说,可能这是一个更加好的选择。

周国平在书中写到“我爱我的女儿胜于爱一切哲学”这是一个父亲内心的想法,它体现了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爱。

读《妞妞》有感 篇10

《妞妞》的书被我搁置在书柜里将近四年的时间,不太记得买当时我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完妞妞爸写的序,毫不犹豫的买下了。或许我太年轻,孩子两个字是那么的飘渺而遥远,于是《妞妞》的书一放就是四年。前天晚上,我回房间发现书柜里藏着一本我还没读过的书,《妞妞》于20xx年4月25日晚上10点30分读醒。

到底是意外的巧合,人为的选择,还是命中的注定,我身为一个不曾有过这种体会的旁观者渐渐疑惑,人生如梦的同时谁也无法遇见自己的梦何时发生又何时苏醒,唯有浑浑噩噩战战兢兢度过被称为现实的每一天。伴随着妞妞爸的回忆,看着那年他们家发生的一场美丽而凄惨的悲剧。

结婚生子为人生必经之路,妞妞意外降临到他们家,荣升爸爸妈妈的两个人紧张而期待的等着小生命的降临。我想许多初为人父人母的心情都是一样的,每天看着肚子与未出生的妞妞对话,让妞妞熟悉爸妈的声音,那样出来时就能迅速找到自己的爸爸妈妈。孕妇怀胎期间很辛苦,饮食要注意,活动要小心,不能生病不能吃药抵抗外界一切会伤害到胎儿发育的辐射。可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并非所有人都能全部做到,意外本身就是变数。

妞妞是天使的化生,却在降临数日被死神无情宣判死亡的乐章。嫉妒还是捉弄,如此天真可爱不懂世事的孩子要承受癌症的折磨,妞妞爸和妞妞妈所做的决定是常人难以抉择却不得不面对的痛苦决定。死期提前被预告被提醒多么让人感到无助和恐惧,妞妞是他们的女儿,哪怕只活一天也是他们的女儿。日复一日照顾并见证着妞妞的成长是快乐而痛苦的,快乐于眼前美好幸福充满牵挂的付出,痛苦于未来即将发生癌病扩散的折磨,特别珍惜就会特别害怕失去。

妞妞爱看亮亮,爱听音乐,爱一切她所爱的人事物。亮亮消失的太快,以至于妞妞没来的及看清爸爸妈妈的长相,没来的及分辨天空是蓝色,云是白色,草是绿色……还好一直有音乐的陪伴让漆黑的世界里变得没那么可怕寂寞了。妞妞坐在妈妈的腿上,妞妞躺在爸爸的怀里,多么温暖舒服的真实存在啊。完全可以不去理会死神说过的话,反正谁都会死不是吗?忽然莫明的痛侵入到妞妞的身体,想尽办法干扰一个弱小可爱的生命。此刻妞妞爸和妞妞妈不得不承认这一天还是来了。之前的化疗无效,盲目的寻医奔波徒劳,难以忍受却要眼睁睁看着妞妞一点一点坠入深渊。

这场悲剧终于落幕,妞妞成为他们心中永恒的女儿。离婚是意料中的事,每个人心中的痛只能自己承受自己封藏。

读《妞妞》有感 篇11

在语文课上,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对周国平的真实着作《妞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随之就读起了这本书,这是一本记载妞妞的苦难和父亲的无奈。

首先从主人公妞妞说起,这个昙花一现的小生命,刚生下来就被查出身患绝症,在父母的'陪伴下,度过了短暂而又幸福的人生。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但她还没来得及好好看看这个明亮的世界,在她短暂的一年里,只在自己乌黑的小世界里寻找方向,这种感受相信我们是无法体会的,她让我们有敬又哀。

我想这就是命运的不公吧,原本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每天过着无忧无滤、快乐精彩的童年。而不是独自一人承担病魔的折磨和病痛,每天都生活在黑暗世界里,老天爷你为什么这么的不公啊,我深深地为妞妞打抱不平,可是这样也于事不补啊!并不能为她减少痛楚。可我们打心眼儿里敬佩你,在我们心里你是最坚强乐观、懂事可爱的小妞妞,我们永远都记得你。

但对于父亲,我感到十分悲痛,在女儿患病期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一天天消瘦,一天天被病魔吞噬,自己却帮不上什么忙。尽管她有时被病魔折磨地睡不着觉,常常半夜疼痛地哇哇大哭,那种感觉真是心如刀割,想让女儿去做手术,又害怕更早的失去她,毕竟手术成功的几率很少。哎……在这里我终于深深地体会到什么是无奈,尤其是对亲情,在这里我只能对您说一声节哀顺便,您真的很伟大。

当翻到末页时,我此时此刻的心情再也无法用任何词汇形容,我只能说命运就是如此,并不是人人都能掌握。

读《妞妞》有感 篇12

世界上最痛的痛是什么?是摘胆剜心油煎火燎吗?非也。究竟是什么呢?周国平先生给出了答案———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出生,有亲眼目睹自己的孩子死去,却无能为力。

妞妞生于1990年4月20日,死于1991年11月7日。500多天里,妞妞让这个家经历了幸福、慌乱、焦灼、痛苦,周国平先生用他的文字和爱,一点点将之记录。但人间的温情敌不过死神的冷酷,爱火没能烧退病魔的侵袭。妞妞,还是走了……

读完整本书,我没有想过哭,因为作者的本意并非博取你的同情与眼泪。我感到了深深的震撼,这不是一个故事,而是一次旅行。我蹚着时间的河,随作者溯洄从之,拾起妞妞生前的每一个镜头。镜头中,周国平先生为妞妞哭泣过,但哭不是失去勇气;为妞妞焦躁过,但焦躁不是失去耐心;为妞妞疯狂过,但疯狂不是失去理智;为妞妞崩溃过,但崩溃不是失去信念。一切都是为了爱,末日也毁灭不了的.爱。

500多天,不过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几十分之一,却为周国平先生烙下了最深的印。为什么呢?因为妞妞是永恒的!从雨儿怀孕的那天起,妞妞就化作了永恒;从那天起,父母对她的爱便不曾间断。妞妞的出生,不过是把永恒化成了现实;妞妞的离去,不过是让永恒归于无形。正如周国平先生所说,死是不存在的。妞妞的出现不是为了死去,死去也不是为了降下惩罚,只是把爱换了一种形式。

生活不过是一场梦,只有不幸的人才会长大。死亡不过是梦的结束,因为上帝的花园里没有死亡,爱在那里永存。

爱是永恒的,正因如此,妞妞也成为了永恒。这根神奇的纽带从来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便被系上。它超脱生死,没有不幸能将它斩断,它是一个生命永存的象征,只有无爱的人才会死去。

《妞妞》是一座坟,告诉我们妞妞已经离去;《妞妞》是一座碑,昭示我们爱不曾散场!

读《妞妞》有感 篇13

今天我没有事做,自己书架上的书又看完了,于是,决定在老姐的书架里找一本书。

我选了一本叫《妞妞》的书,是中国著名作家周国平写的一本札记,讲述了作者的女儿妞妞在一岁半时查出绝症,最终妞妞痛苦地离开了人世。这本书用文字详细地给我们描述了伟大的父爱。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小小的故事:弟弟受伤了,父亲来的时候弟弟向他哭诉,父亲淡淡地听着,然后默默地走了,但是就在拐弯的时候,他飞快地看了一眼弟弟,身影才消失在拐角处。

其实父爱常常是一个细微的动作,也许可能只是一个回头,一声叮嘱,一个抚摸。

在我家,不是严父慈母,而是严母慈父。爸爸特别疼爱我,我想要什么他给我买,还会陪我玩,看书,弹琴,不像妈妈对我严格要求,总希望我成龙成凤,在精神上、成绩上都出类拔萃。

有一次,我生病了,爸爸连夜从重庆赶回来,他坐在病床旁讲故事给我听,还给我买了许多许多东西,什么吃的呀,玩得呀,应有尽有,可把我那吃货老姐高兴的,一口气把爸爸给我买的好吃的一扫而光。

其实父爱同母爱一样伟大!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