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知远网

2025-05-13方案

知远网整理的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精选6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请阅读参考。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1

一、目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组织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提高全校师生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确保在实际遭遇台风暴雨时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进行撤离,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选择一个适宜的非上课时段(如课间操或放学后),并提前一周通知全体师生及家长,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地点:学校内所有教学楼、宿舍楼、食堂、操场等可能需要疏散的区域。

三、演练组织机构

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为副总指挥,成员包括各年级主任、班主任、校医、保安队长等。

工作小组:设立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组、医疗救护组、信息通讯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演练有序进行。

四、演练流程

预警发布:演练开始前,由指挥部模拟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息,通过校园广播、班级微信群等方式通知全体师生。

避险准备:

教师引导学生关闭教室门窗,整理好个人物品,保持安静。

宿舍楼的学生在生活老师的指导下,做好防风防水措施,整理好应急包。

疏散指令:指挥部发出疏散指令,启动应急预案。校园广播系统播放预先录制好的`紧急疏散指令,同时各楼层负责人敲响警铃。

疏散行动:

疏散引导组按照预定路线引导师生快速、有序撤离。低楼层先走,高楼层后走,避免拥堵。

安全防护组负责在楼梯口、拐角处等关键位置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推搡、踩踏事故。

医疗救护组随时待命,对可能出现的轻微擦伤、摔伤等情况进行及时处理。

信息通讯组实时记录演练过程,反馈现场情况,确保指挥部对全局的掌控。

集结点集合:师生到达指定的室内避难场所(如体育馆、多功能厅等)或安全地带(如空旷操场)后,立即清点人数,确认全员到位,并向指挥部报告。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指挥部组织召开总结会,对演练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表现优秀的师生进行表扬。

五、注意事项

演练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严肃对待,严格按照既定程序执行,不得嬉戏打闹。

对于年幼或行动不便的学生,应安排专人协助疏散。

演练前需对疏散路线进行检查,确保通道畅通无阻,照明设备正常工作。

演练结束后,及时恢复校园正常秩序,对演练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

六、后续教育

演练结束后,各班应结合实际情况,开展防台风暴雨知识教育,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使他们了解并掌握应对台风暴雨的基本技能。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2

一、演练目的:

提高全校师生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应对意识,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安全地进行疏散。

熟悉并掌握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流程和路线,提升师生应对自然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查找并及时修正可能存在的问题,完善校园安全防护体系。

二、演练组织:

成立演练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德育主任、教务主任、总务主任及各年级组长为成员,负责统筹协调演练各项工作。

设立演练指挥部:设在行政楼一楼会议室,负责演练现场指挥、调度和决策。

组建演练工作小组:包括警戒组、引导组、救护组、后勤保障组等,明确职责分工,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三、演练准备:

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和应急预案,报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批备案。

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详细解读演练方案,明确各自职责,进行必要的培训。

通过主题班会、校园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台风暴雨知识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的动员宣传。

检查、维护校园内的应急设施设备(如应急广播系统、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等),确保其正常运行。

划定疏散路线,设置明显的疏散指示标识,并进行实地踏勘,确保疏散路径畅通无阻。

四、演练步骤:

预警发布:由演练指挥部模拟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响应:各工作小组立即到位,执行相应职责。警戒组检查校园环境,排除安全隐患;引导组在指定位置待命,准备引导学生疏散;救护组备好急救物资,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后勤保障组确保通讯畅通,做好后勤支持。

疏散演练:

室内阶段: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学生关闭门窗,保持安静,避免恐慌。讲解疏散注意事项,强调紧跟队伍、不推搡、不喧哗、不擅自离队。

开始疏散:接到指挥部指令后,引导员按照预定路线引导各班级依次、快速、有序撤离教学楼。学生用书包或衣物遮头,尽量避开悬挂物和积水区域,沿着指定路线前往安全集结点(如操场、体育馆等)。

集结与清点:到达安全集结点后,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确保无人遗漏,并向指挥部报告。同时,救护组对“受伤”人员进行模拟救治。

演练总结:演练结束后,领导小组组织召开总结会,对演练过程进行复盘,评估效果,指出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形成书面报告。

五、注意事项:

演练过程中,所有人员必须严格按照预案要求行动,确保人身安全。

对于年幼、行动不便的学生,应安排专人协助疏散。

如遇真实天气恶劣,应视情况调整或推迟演练时间,确保师生安全。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3

一、防台救灾工作指导思想:

我校防台救灾工作,在鹿城区教育局统一领导下,以减轻国家财产损失和师生生命安全为目标,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有效保障学校和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本着预防为主、救助为辅的防台工作原则,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特制订防台风应急预案。

二、成立应急工作小组:

学校防台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成员:全体教师

三、防汛重点:

1.教学楼、功能室、食堂、体育馆等建筑。

2.保证学校及周边的排水畅通。

3.加强台风、暴风雨、雷雨期间学生上、放学时的交通疏导。

4.提高师生对突发性天气变化(暴风雨、雷雨、雷电等)的'自我保护能力。

四、台风前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通过各种宣传工具,运用各种宣传形式,大力宣传防汛救灾知识,教育广大师生,充分认识防汛抗灾抢险的重要意义。坚决克服麻痹侥幸心理,树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思想和“凡事予则立,不予则废”的观点,时刻准备,严阵以待。

2.组织准备:建立防台检查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做好台风前安全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存在的隐患要提出处理意见。高度重视防台救灾工作,加强防台值班和安全检查,落实各项防台措施,保证通讯畅通,并建立监督机制。

3.工作准备:加强对各类防洪、防汛、防风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高度重视台风期间学校安全工作,认真排查一切安全隐患,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4.物资准备:根据可能发生的险情抢险要求,事先准备好抢险物资和器材,以备急用。加强对重点防台部位的检查监督,在台风期间必须要有足够的排险抢修力量,有效的预防防汛突发事件。

五、防台救灾应急反应:

1.学校接到上级政府发布做好紧急防台准备后,或根据台风情况即将发生灾情,立即启动学校防台救灾系统,布置防灾工作,全面进入紧急状态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2.根据本校防台救灾实际情况,组织实施应急反应工作预案,按照防台救灾机构设定,开展本校防台救灾工作,并开展救援抢险行动。

3.台风来临的整个时段,由各校区校长安排小组成员轮流在校值班,值班人员与值班领导应及时到位,值班人员应当不断地在校园内巡视,若发现险情,立即向各校区校长及相关领导报告。

4.加强值班巡视,凡遇暴雨、久雨都必须密切关注学校周边地区,一旦发现险情,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做好师生的撤离。

5.加强台风期间学生上、放学时的交通疏导;确保学校及周边排水畅通。

6.对各建筑物如发现险情立即封闭停止使用,及时转移师生到安全住处,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7.在醒目处贴示安全警示语,提高师生的安全防患意识。

8.准备教室,用来安置周边地区的遇灾人员。

9.若有人员受伤、财产损失或严重事故隐患情况,学校第一时间向鹿城区教育局及上级相关部门报告。

10.报警求助110;火警119;医疗救护120;交通事故122。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4

一、演练目的

提高小学生应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使学生熟悉学校应急疏散路线,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序地撤离至安全地带。

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升学校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组织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选择一个适宜的非上课时间(如课间操或课外活动时段),在校园内进行。演练地点包括教室、走廊、楼梯、操场等学生日常活动区域。

三、演练组织机构

指挥部:由校长担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任副总指挥,成员包括教务处、德育处、后勤保障部门负责人及各班主任。

工作组:设立预警发布组、疏散引导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障组、宣传报道组等,明确各组职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四、演练流程

(一)准备阶段

制定详细的演练方案,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提前进行全员培训。

对疏散路线进行检查,确保畅通无阻,清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向全体师生讲解演练目的、流程、注意事项,强调演练的严肃性和纪律性。

准备必要的演练道具,如警报器、雨具、急救用品等。

(二)演练阶段

预警发布:指挥部通过广播系统模拟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启动应急预案。

疏散指令:接到指令后,各班班主任立即组织学生关闭门窗,整理好个人物品,按照预定疏散路线,快速、有序地向指定安全地点(如学校体育馆、多功能厅等)疏散。

疏散过程:疏散引导组在关键位置进行引导,维持秩序,防止发生推搡、踩踏等事故。安全保障组负责沿途巡查,及时处理突发事件。

到达集合点:各班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医疗救护组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伤害。

(三)演练总结

总指挥对演练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工作组收集师生反馈意见,对演练方案进行修订完善。

宣传报道组通过校园广播、板报等形式,对演练情况进行宣传报道,强化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

五、注意事项

演练过程中,所有人员应严格按照预案操作,不得嬉戏打闹,确保人身安全。

对于身体不适或行动不便的学生,应提前做好特殊安排,确保其能在疏散过程中得到妥善照顾。

演练结束后,及时恢复校园正常秩序,清理演练现场。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5

一、演练目的:

提高师生对台风暴雨等极端天气的防范意识。

使全体师生熟悉学校在台风暴雨来临时的应急疏散流程。

增强师生应对突发灾害时的自我保护和互助能力。

检验学校应急预案的有效性,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二、演练时间与地点:

时间:选择一个无台风、暴雨预警的晴朗天气进行,以确保演练过程的安全。

地点:全校范围,包括教室、走廊、楼梯、操场、避难场所等关键区域。

三、演练组织机构:

组织领导:校长任总指挥,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任副总指挥,各年级主任、班主任、安全员等组成应急疏散演练领导小组。

工作小组:设立信息传递组、疏散引导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障组等,明确职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四、演练内容与步骤:

预警信息发布:通过校园广播系统模拟发布台风暴雨预警信息,告知师生启动应急疏散预案。

课堂应急响应:

教师立即停止教学活动,安抚学生情绪,讲解疏散路线及注意事项。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迅速收好个人物品,关闭电源、门窗。

有序疏散:

疏散引导组按照预定路线引导各班级依次、快速、有序地撤离教室,避免拥挤、推搡。

特别关注低年级及特殊需要的学生,确保其得到妥善照顾。

集结与清点:

各班到达指定避难场所(如体育馆、多功能厅等)后,班主任迅速清点人数,确认无遗漏,并上报给现场指挥部。

医疗救护组待命,随时准备处理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

演练总结:

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对演练情况进行点评,强调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安全教育组对师生进行防台风、暴雨知识再教育,强化安全意识。

五、演练保障措施:

前期准备:提前检查疏散路线、指示标志、应急设施设备是否完好,确保畅通无阻。

安全防护:所有参与人员佩戴必要的安全标识,如荧光背心、安全帽等。

医疗保障:配备基本急救药品和器械,联系附近医疗机构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演练宣传:提前向家长和社会发布演练通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恐慌。

六、演练后续工作:

评估反馈:对演练过程进行详细记录,评估效果,形成书面报告,提出改进建议。

预案修订:根据演练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完善学校台风暴雨应急预案。

小学台风暴雨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篇6

为了检验和完善我校突发安全事件应急预案,提高实际应对和处置实发安全事件的能力,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全校师生员工安全,稳定学校教学、工作、生活秩序,进一步培养师生安全救护意识,真正掌握在突发事件中迅速逃生、自救、互救的基本方法,提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结合坛城镇中心校会议精神,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并进行实际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确保学校的安全与稳定,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提高师生应对紧急事件的.能力,检验学校应对由强雷电、龙卷风、地震等恶劣天气引起的突发安全事件的机制及能力。

二、组织机构

总 指 挥:

副总指挥:

成员:

指挥部下设两个小组:

1、维持秩序组

组长:

成员:全体教师

主要职责:维持各处集合场地的秩序,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应急救护组

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

主要职责:到各个教室搜寻有无未安全撤离的学生,救护未来得及撤离的学生,救助受伤学生。

三、演练安排

1、当强雷电或龙卷风发生时,应先进行应急避险;当强雷电或龙卷风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楼房倒塌或发生地震。演练包括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两个内容。

2、哨声信号:应急避险和紧急疏散均以哨声作为启动信号。

(1)应急避险信号:15秒急促哨声,组织学生进行应急避险。

(2)紧急疏散信号(距应急避险信号约3分钟后发出):三声短哨后,组织学生进行紧急疏散。

听到哨声按预定方案进行演练,全过程要求在5分钟内完成。

四、演练日期:

20xx年03月-20xx年05月

五、参加人员:

第七小学学校全体师生员工。

六、演练活动具体操作程序:

1、总指挥命令示警员鸣响恶劣天气发生的警示信号(急促哨声)。(演练启动时间随机。)

2、急促哨声响起后,负责该节授课的任课教师要马上停止一切教学活动,立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然后组织学生按照预案要求紧急避险。

不在上课的班主任快速进入本班教室协助授课教师组织避险和疏散。

维持秩序组分别安排人员到各楼梯口待命。

3、约3分钟后,三声短哨鸣响,教师组织学生安全有序撤离教室,并组织学生到指定的开阔地按班级集合。要听从维持秩序人员的指挥。

4、班主任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集合地点交接,清点本班学生人数。同时,应急救护组人员进行搜寻救助。

5、班主任向现场指挥报告学生撤离情况。报告内容为:“我班原有xx人,实到xx人,是否全部安全撤离险地,有无人员受伤等。”

6、现场指挥汇总情况后立即向总指挥报告师生撤离情况(含安全撤离所用时间),xxx作好记录。

7、演练活动结束,总指挥简要小结演练活动情况。

七、演练要求与注意事项:

1、为确保演练圆满成功,预防演练过程中发生伤害事故,各班班主任要做好以下演练前的准备工作:

(1)组织学生学习防雷电、防龙卷风和防地震的有关知识,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险及安全撤离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这些方面的认识。强雷电、龙卷风和地震都有可能摧毁房屋,急促哨声响起后,命令学生先在教室应急避险,方法是:身子下蹲,躲进课桌下面,低头弓背,一只手紧抓桌腿,另一只手放到脑后护住头部。(训练前必须清除课桌凳上的钉子等尖锐物。)

三声短哨鸣响后,指挥学生快速从课桌底下钻出来,立即有序在课桌间的过道上排队鱼贯走出教室门,进行紧急疏散,再按照维持秩序人员的指挥迅速转移到操场开阔地集合。疏散过程中须猫着腰,降低重心,双手护住头部;到达集合地点则仍须低头弓背蹲在地上,双手护头。

(2)让学生熟悉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的路线。(紧急集合地点为校园大门两侧及其开阔地,疏散路线为距该班教室最近的楼道安全出口。)

(3)演练前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紧急避险和疏散的训练。

2、参加本次演练的班主任应预先对学生进行演练前的安全教育,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本次活动,确保演练不出事故、圆满成功。教育学生不得拥挤、推搡,不得抢先下楼,不得重返教室,更不得喧哗、开玩笑;撤离过程中如有东西掉了,切不可拾捡,以防事故;如发现有人摔倒,应将其扶起,帮助一起逃离危险地带。

3、发生紧急情况后,当节任课教师为该班的第一指挥者,在该班学生完全撤离后,科任教师跟班一起撤离。

4、其他教职员工,当听到紧急撤离信号后,要主动迅速到各楼层楼梯口协助指挥学生,预防发生拥挤、踩踏等伤害事故,并须在该楼层所有学生都撤离后方能撤离,然后跟班集合。

5、强调出教室门必须排成一队快速走,上下楼梯靠右行,人员较多的楼层可两队并排下楼,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得疾跑下楼。

大家都在看